唐明宗家人传第三

古文:○淑妃王氏淑妃王氏,邠州饼家子也,有美色,号 花见羞 。

现代文:淑妃王氏,邠州人,家里以卖饼为生,面目俊美,号 花见羞 。

古文:少卖梁故将刘鄩为侍兒,鄩卒,王氏无所归。

现代文:年少时卖给梁将刘寻阝当侍儿,寻阝死,王氏无处可归。

古文:是时,明宗夏夫人已卒,方求别室,有言王氏于安重诲者,重诲以告明宗而纳之。

现代文:那时,明宗夏夫人死,正找适当的人,有人对安重诲讲到王氏,重诲告诉明宗纳为妾。

古文:王氏素得鄩金甚多,悉以遣明宗左右及诸子妇,人人皆为王氏称誉,明宗益爱之。

现代文:王氏得到寻阝的金银很多,全部送给明宗左右及诸子妇人,人人都讲王氏的好话,明宗更加喜爱她。

古文:而夫人曹氏为人简质,常避事,由是王氏专宠。

现代文:夫人曹氏为人简单质朴,常常怕事,因此王氏专宠。

**古文:明宗即位,议立皇后,而曹氏当立,曹氏谓王氏曰: 我素多病,而性不耐烦,妹当代我。 **

现代文:明宗即帝位,商议立皇后,曹氏当立,曹氏对王氏说: 我多病,性情不耐烦,妹应当代替我当。

**古文:王氏曰: 后,帝匹也,至尊之位,谁敢干之! **

现代文:王氏说: 后,帝王的匹配,至尊之位,谁敢随便代替呢?

古文:乃立曹氏为皇后,王氏为淑妃。

现代文:于是立曹氏为皇后,王氏为淑妃。

古文:妃事皇后亦甚谨,每帝晨起,盥栉服御,皆妃执事左右,及罢朝,帝与皇后食,妃侍,食彻乃退,未尝少懈,皇后心亦益爱之。

现代文:妃侍奉皇后很谨慎,每次帝早晨起来洗漱穿衣都是淑妃服侍左右,罢朝,帝与皇后吃饭,淑妃侍左右,食毕才退,从不懈怠。皇后心里也非常喜欢她。

古文:然宫中之事,皆主于妃。

现代文:然而宫中的事都由妃做主。

古文:明宗病,妃与宦者孟汉琼出纳左右,遂专用事,杀安重诲、秦王从荣,皆与焉。

现代文:明宗病重,淑妃与宦官孟汉琼左右侍奉,日益专权,杀安重诲、秦王从荣都参与了。

古文:刘鄩诸子,皆以妃故封拜官爵。

现代文:刘寻阝几个儿子都因为淑妃的帮助而封官拜爵。

古文:愍帝即位,册尊皇后为皇太后,妃为皇太妃。

现代文:愍帝即位,册封皇后为皇太后,妃为皇太妃。

古文:初,明宗后宫有生子者,命妃母之,是为许王从益。

现代文:起初,明宗后宫有生子的,明宗叫妃收养,就是许王从益。

**古文:从益乳母司衣王氏,见明宗已老而秦王握兵,心欲自托为后计,乃曰: 兒思秦王。 **

现代文:从益乳母司衣王氏,见明宗已老而秦王掌握兵权,想为自己日后打算,就说: 儿思秦王。

古文:是时从益已四岁,又数教从益自言求见秦王。

现代文:当时从益已经四岁,又教从益自己说要求见秦王。

古文:明宗遣乳妪将兒往来秦府,遂与从荣私通,从荣因使王氏伺察宫中动静。

现代文:明宗就派她将从益往来秦王府。就与从荣私通,从荣叫王氏观察宫中动静。

古文:从荣已死,司衣王氏以谓秦王实以兵入宫卫天子,而以反见诛,出怨言。

现代文:从荣已死,司衣王氏认为秦王实际是用兵入宫保卫天子,然而以反叛被诛,口出怨言。

古文:愍帝闻之,大怒,赐司衣王氏死,而事连太妃,由是心不悦,欲迁之至德宫,以太后素善妃,惧伤其意而止,然待之甚薄。

现代文:愍帝听说后大怒,赐司衣王氏死,然而这事和太妃有牵连,因此不高兴,想把她迁到至德宫,因太后和妃从来很好,怕伤害太后的感情而没迁,但是待她很淡薄。

**古文:废帝入立,尝置酒妃院,妃举酒曰: 愿辞皇帝为比丘尼。 **

现代文:废帝即位,曾在妃院设宴,妃举酒杯说 :愿意辞别皇帝去当尼姑。

**古文:帝惊,问其故,曰 小兒处偶得命,若大人不容,则死之日,何面见先帝! **

现代文:帝大惊,问原因,妃说: 小儿处偶然得命,如果大儿不容,那么到死的时候,有啥脸面去见先帝?

古文:因泣下。

现代文:说着哭了。

古文:废帝亦为之凄然,待之颇厚。

现代文:废帝也为她悲伤,待她很好。

古文:石敬瑭兵犯京师,废帝聚族将自焚。

现代文:石敬瑭进攻京城,废帝聚族准备自焚。

**古文:妃谓太后曰: 事急矣,宜少回避,以俟姑夫。 **

现代文:妃对太后说: 事急了,应该回避,等候姑夫。

**古文:太后曰: 我家至此,何忍独生,妹自勉之! **

现代文:太后说: 我家到这种地步,我不忍心一个人活着,你自己保重吧!

古文:太后乃与帝俱燔死,而妃与许王从益及其妹匿于鞠院以免。

现代文:太后与帝自焚死,妃与许王从益及其妹藏在鞠场内得免死。

古文:晋高祖立,妃自请为尼,不可,乃迁于至德宫。

现代文:晋高祖即位,妃自己请求当尼姑未成,迁到至德宫住。

古文:晋迁都汴,以妃子母俱东,置于宫中,高祖皇后事妃如母。

现代文:晋迁都到汴州,妃母子都相随,安置宫中,高祖皇后待她如母。

古文:天福四年九月癸未,诏以郇国三千户封唐许王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祀,服色、旌旗一依旧制。

现代文:天福四年九月十五日,诏以郇国三千户封唐许王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的祭祀,服色、旌旗都依照唐的旧制。

古文:太常议立庄宗、明宗、愍帝三室,以至德宫为庙;诏立高祖、太宗,为五庙,使从益岁时主祠。

现代文:太常卿商议立庄宗、明宗、愍帝三室,用至德宫为庙;诏立高祖、太宗,为五庙,派从益主持祠庙祭祀。

古文:出帝即位,妃母子俱还洛阳。

现代文:出帝即位,妃母子都回到洛阳。

古文:契丹犯京师,赵延寿所尚明宗公主已死,耶律德光乃为延寿娶从益妹,是为永安公主。

现代文:契丹进攻京城,赵延寿所娶明宗公主已经死了,耶律德光就为延寿娶从益妹,称永安公主。

古文:公主不知其母为谁,素亦养于妃,妃至京师主婚礼。

现代文:公主不知母亲是谁,由妃抚养长大,妃到京城主持婚礼。

**古文:德光见明宗画像,焚香再拜,顾妃曰: 明宗与我约为弟兄,尔吾嫂也。 **

现代文:德光见到明宗画像,焚香礼拜,对妃说 :明宗与我约为弟兄,你是我嫂子。

**古文:已而靳之曰: 今日乃吾妇也。 **

现代文:不久欣然说: 现在是我妻了。

古文:乃拜从益为彰信军节度使,从益辞,不之官,与妃俱还洛阳。

现代文:就用从益为彰信军节度使,从益推辞不肯当官,和妃都回到洛阳。

古文:德光北归,留萧翰守汴州。

现代文:德光北归,留萧翰守汴州。

古文:汉高祖起太原,翰欲北去,乃使人召从益,委以中国。

现代文:汉高祖太原起兵,翰想北去,就派人召从益把中原委托给他。

古文:从益子母逃于徽陵域中,以避使者,使者迫之以东,遂以从益权知南朝军国事。

现代文:从益子母逃到徽陵去躲避使者,使者强迫他东来,叫从益权知南朝军国事。

古文:从益御崇元殿,翰率契丹诸将拜殿上,晋群臣拜殿下。

现代文:从益坐崇元殿,翰率契丹诸将拜殿上,晋群臣拜殿下。

古文:群臣入谒太妃,妃曰: 吾家子母孤弱,为翰所迫,此岂福邪?

现代文:群臣入见太妃,妃说 :我家母子孤弱,被翰强迫,这不是福呀!

**古文:祸行至矣! **

现代文:祸快到了!

古文:乃以王松、赵上交为左右丞相,李式、翟光鄴为枢密使,燕将刘祚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现代文:才以王松、赵上交为左右丞相,李式、翟光邺为枢密使,燕将刘祚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古文:翰留契丹兵千人属祚而去。

现代文:萧翰留契丹兵一千人归刘祚而北去。

古文:汉高祖拥兵而南,从益遣人召高行周、武行德等为拒,行周等皆不至,乃与王松谋以燕兵闭城自守。

现代文:汉高祖率兵南下,从益派人召高行周、武行德等人去抵抗,行周等人都不到,就与王松商议用燕兵闭城自守。

**古文:妃曰: 吾家亡国之余,安敢与人争天下! **

现代文:妃说 :亡国之后,怎敢与别人争天下?

古文:乃遣人上书迎汉高祖。

现代文:立即派人上书迎接汉高祖。

古文:古之知孝者莫如舜,知义者莫如孔、孟,其于君臣父子之际详矣,使其不幸而遭焉,其亦如是而已矣!

现代文:高祖听说他曾召行周,不至,就派郭从义先率兵入京城杀妃母子。妃临死大喊说 :我家母子有什么罪?为啥不留下我儿子使他每年寒食节拿一盂饭酒到明宗坟上祭祀。

古文:从璟之于庄宗,知所从而得其死矣。

现代文:听见的人都感到悲伤。从益死的时候才十七岁。

古文:哀哉!秦王从荣,天成元年,以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拜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秦王从荣,天成元年,以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升任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文:三年,徙镇河东。

现代文:三年,移镇河东。

古文:长兴元年,拜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

现代文:长兴元年,当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

古文:从璟死,从荣于诸皇子次最长,又握兵柄。

现代文:从王景死,从荣在各位皇子中年龄最大,又掌兵权。

古文:然其为人轻隽而鹰视,颇喜儒,学为歌诗,多招文学之士,赋诗饮酒,故后生浮薄之徒,日进谀佞以骄其心。

现代文:然而他的为人轻浮狡猾而狠毒,喜欢儒学,学写诗歌,招集了许多文学之士,赋诗饮酒,所以是轻浮无知的人,每天阿谀奉迎得使他更加骄傲。

古文:自将相大臣皆患之,明宗颇知其非而不能裁制。

现代文:将相大臣都很忧愁,明宗非常了解他的错误,然而管不了他。

**古文:从荣尝侍侧,明宗问曰: 尔军政之余,习何事业? **

现代文:从荣曾侍奉明宗,明宗问他说 :你在处理军政大事之后干些什么?

**古文:对曰: 有暇读书,与诸儒讲论经义尔。 **

现代文:回答说: 有空就读书,和各位儒士讲论经义。

古文:明宗曰: 经有君臣父子之道,然须硕儒端士,乃可亲之。

现代文:明宗说 :经里讲的有君臣父子关系的道理,然而只有真才实学为人正直的儒士才应该接近。

古文:吾见先帝好作歌诗,甚无谓也。

现代文:我看见先帝喜欢做诗歌,实在没什么好处啊。

古文:汝将家子,文章非素习,必不能工,传于人口,徒取笑也。

现代文:你是将家之子,平时不学文章,必然不精通,传到别人那里,只能受到取笑。

**古文:吾老矣,于经义虽不能晓,然尚喜屡闻之,甚余不足学也。 **

现代文:我老了,对于经义虽然不晓得,然而喜欢听别人讲讲,其他的就不要学了。

古文:是岁秋,封从荣秦王。

现代文:当年秋,封从荣为秦王。

古文:故事,诸王受封不朝庙,而有司希旨,欲重其礼,乃建议曰: 古者因禘、尝而发爵禄,所以示不敢专。

现代文:按旧例,诸王受封不朝庙,然而有司为了讨好他,想搞隆重的礼仪,就建议说: 古代因袭祭祀的老规矩,曾因此而给爵禄,所以不朝庙。

**古文:今受大封而不告庙,非敬顺之道也。 **

现代文:现在受了重大的封爵不朝庙,不是孝敬的做法啊!

古文:于是从荣朝服,乘辂车,具卤簿,至朝堂受册,出,载册以车,朝于太庙,京师之人皆以为荣。

现代文:于是从荣穿朝服,乘大车,记录在簿籍上,到朝堂受册封,出来后,把封册放在车上去朝太庙,京城的人都认为他很光荣。

古文:三年,加兼中书令。

现代文:长兴三年,加封中书令。

**古文:有司又言: 故事,亲王班宰相下,今秦王位高而班下,不称。 **

现代文:有司又说: 旧例,亲王朝班站在宰相之下,现在秦王地位高,却站在宰相之下,不相称。

古文:于是与宰相分班而居右。

现代文:于是和宰相平行分班站在右边。

古文:四年,加尚书令,食邑万户。

现代文:四年,加封尚书令,食邑万户。

古文:太仆少卿何泽上书,请立从荣为皇太子。

现代文:太仆少卿何泽上书,请立从荣为皇太子。

**古文:是时明宗已病,得泽书不悦,顾左右曰: 群臣欲立太子,吾当养老于河东。 **

现代文:那时明宗已得病,看到泽的上书很不高兴,对左右侍奉的人说: 群臣想立太子,我要到河东养老。

古文:乃召大臣议立太子事,大臣皆莫敢可否。

现代文:就召集大臣们讨论立太子的事,大臣都不敢说可否。

**古文:从荣入白曰: 臣闻奸人言,欲立臣为太子,臣实不愿也。 **

现代文:从荣进来自己说 :臣听奸人说,想立臣为太子,臣实在不愿意呀。

**古文:明宗曰: 此群臣之欲尔。 **

现代文:明宗说 :这是大臣们的意思。

**古文:从荣出,见范延光、赵延寿等曰: 诸公议欲立吾为太子,是欲夺吾兵柄而幽之东宫耳。 **

现代文:从荣出来见到范延光、赵延寿等人说: 诸位大臣商议想立我为太子,是想夺我兵权而幽禁在东宫吧。

古文:延光等患之,乃加从荣天下兵马大元帅。

现代文:延光等对此很忧虑,就加封从荣天下兵马大元帅。

古文:有司又言: 元帅或统诸道,或专一面,自前世无天下大元帅之名,其礼无所考按。

现代文:有司又说: 元帅有统率诸道的,也有专管一面的,以前没有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称,庆礼无法考究。

古文:请自节度使以下,凡领兵职者,皆具橐鞬以军礼庭参;其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初见亦如之,其后许如客礼。

现代文:请从节度使以下,凡是有军职的人,都背着装弓箭的袋子用军礼参见;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开始也这样见礼,以后以客礼相见。

古文:凡元帅府文符行天下,皆用帖。

现代文:凡是元帅府的文符颁行天下都用帖。

**古文:又升班在宰相上。 **

现代文:把站班升在宰相之上。

古文:从荣大宴元帅府,诸将皆有颁给:控鹤、奉圣、严卫指挥使,人马一匹、绢十匹;其诸军指挥使,人绢十匹;都头已下,七匹至三匹。

现代文:从荣大宴元帅府,对诸将都给予赏赐:控鹤、奉圣、严卫指挥使,每人马一匹、绢十匹;诸军指挥使每人绢十匹;都头以下七匹至三匹。

古文:又请严卫、捧圣千人为牙兵,每入朝,以数百骑先后,张弓挟矢,驰走道上,见者皆震慑。

现代文:又请严卫、捧圣千人为牙兵,每次入朝用数百骑兵前后护卫,张弓挟箭,在街道上奔驰,看见的人都很害怕。

古文:从荣又命其寮属及四方游士试作《征淮檄》,陈己所以平一天下之意。

现代文:从荣又命令他的僚属及四方游士做征淮檄书,表示自己要平定天下的意思。

古文:言事者请为诸王择师傅,以加训导。

现代文:大臣中有人上书请为诸王选择老师进行教导。

古文:宰相难其事,因请从荣自择。

现代文:宰相对此事不敢决定,请从荣自己选择老师。

古文:从荣乃请翰林学士崔棁、刑部侍郎任赞为元帅判官。

现代文:从荣要请翰林学士崔腄、刑部侍郎任赞为元帅判官。

**古文:明宗曰: 学士代予言,不可也。 **

现代文:明宗说: 学士代我说话,不行啊。

**古文:从荣出而恚曰: 任以元帅而不得请属寮,非吾所谕也。 **

现代文:从荣出来后愤恨的说 :叫我当元帅又不得请僚属,这不是对我的训导。

古文:将相大臣见从荣权位益隆,而轻脱如此,皆知其祸而莫敢言者。

现代文:将相大臣见从荣权位一天比一天显赫,然而这样轻浮,都知道要发生祸乱但不敢说话。

古文:惟延光、延寿阴有避祸意,数见明宗,涕泣求解枢密,二人皆引去,而从荣之难作。

现代文:只有延光、延寿为了避祸多次进见明宗,哭着要求解除枢密使的职务,二人都辞官而去,不久从荣之乱就发生了。

古文:十一月戊子,雪,明宗幸宫西士和亭,得伤寒疾。

现代文:十一月十六日,雪,明宗到宫的西边士和亭赏雪,得了伤寒病。

古文:己丑,从荣与枢密使硃弘昭、冯赟入问起居于广寿殿,帝不能知人。

现代文:十七日,从荣与枢密使朱弘昭、冯斌贝到广寿殿问候起居,明宗已昏迷得认不得人了。

**古文:王淑妃告曰 从荣在此。 **

现代文:王淑妃说 :从荣在这里。

**古文:又曰: 弘昭等在此。 **

现代文:又说 :弘昭等在此。

古文:皆不应。

现代文:明宗都不答应。

古文:从荣等去,乃迁于雍和殿,宫中皆恸哭。

现代文:从荣等人去后,才把明宗迁移到雍和殿,宫中的人都痛哭。

**古文:至夜半后,帝蹶然自兴于榻,而侍疾者皆去,顾殿上守漏宫女曰: 夜漏几何? **

现代文:到半夜后,明宗突然醒来,侍候的人都不在身旁,对殿上守夜的宫女说: 夜漏几更?

**古文:对曰: 四更矣! **

现代文:回答说 :四更了!

古文:帝即唾肉如肺者数片,溺涎液斗余。

现代文:帝吐出像肺一样的肉数片,涎液一斗多。

**古文:守漏者曰: 大家省事乎? **

现代文:守漏的宫女说: 皇帝好些了吗?

**古文:曰: 吾不知也。 **

现代文:明宗说: 我不知道。

**古文:有顷,六宫皆至,曰: 大家还魂矣! **

现代文:过了一会,六宫妃子都到了,说 :皇帝还魂了!

古文:因进粥一器。

现代文:送上一碗稀饭。

古文:至旦,疾少愈,而从荣称疾不朝。

现代文:至早晨,病稍有好转,从荣称病不肯朝见。

古文:初,从荣常忌宋王从厚贤于己,而惧不为嗣。

现代文:以前,从荣常常忌恨宋王从厚比自己贤能,害怕不能继承皇位。

古文:其平居骄矜自得,及闻人道宋王之善,则愀然有不足之色。

现代文:他平时骄傲自夸很得意,一听到别人夸宋王好就露出不高兴的神色。

古文:其入问疾也,见帝已不知人,既去,而闻宫中哭声,以谓帝已崩矣,乃谋以兵入宫。

现代文:入宫探望明宗的病,看见明宗昏迷得已经认不得人了,出去后又听到宫中的哭声,认为皇帝已经死了,就商议率兵入宫。

**古文:使其押衙马处钧告弘昭等,欲以牙兵入宿卫,问何所可以居者。弘昭等对曰: 宫中皆王所可居,王自择之。 **

现代文:派押衙马处钧告诉弘昭等人,想用牙兵入宫宿卫,问住在哪里,弘昭等人说: 宫中哪里都可以住,你自己选择。

**古文:因私谓处钧曰: 圣上万福,王宜竭力忠孝,不可草草。 **

现代文:私下对处钧说: 皇帝病情好转,秦王应竭力尽忠孝,不可随便。

**古文:处钧具以告从荣,从荣还遣处钧语弘昭等曰: 尔辈不念家族乎? **

现代文:处钧把这话都告诉了从荣,从荣又派处钧对弘昭等人说: 你们不怕灭族吗?

**古文:弘昭、赟及宣徽使孟汉琼等入告王淑妃以谋之,曰: 此事须得侍卫兵为助。 **

现代文:弘昭、斌贝和宣徽使孟汉琼等人进宫告诉王淑妃,商议说: 这件事必须得到侍卫兵的帮助。

古文:乃召侍卫指挥使康义诚,谋于竹林之下。

现代文:就召侍卫指挥使康义诚在竹林下商议。

**古文:义诚有子在秦王府,不敢决其谋,谓弘昭曰: 仆为将校,惟公所使尔! **

现代文:义诚的儿子在秦王府做事,不敢赞成弘昭等人的意见,对弘昭说 :我是将校,听你们指使!

古文:弘昭大惧。

现代文:弘昭大惊。

**古文:明日,从荣遣马处钧告冯赟曰: 吾今日入居兴圣宫。 **

现代文:次日,从荣派马处钧对冯斌贝说: 我今天到兴圣宫居住。

古文:又告义诚,义诚许诺。

现代文:又告诉义诚,义诚答应了。

古文:赟即驰入内,见义诚及弘昭、汉琼等坐中兴殿阁议事,赟责义诚曰: 主上所以畜养吾徒者,为今日尔!今安危之机,间不容发,奈何以子故怀顾望,使秦王得至此门,主上安所归乎?

现代文:斌贝即跑到宫里,见义诚及弘昭、汉琼等人坐在中兴殿商议,斌贝责备义诚说 :皇帝养活我们为的是今天用我们,现在安危的关头已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你为啥因儿子的原因就抱着观望的态度,假若秦王进了这个门,皇帝到哪里去呢?

**古文:吾辈复有种乎? **

现代文:我们还能不灭族吗?

**古文:汉琼曰: 贱命不足惜,吾自率兵拒之。 **

现代文:汉琼说 :贱命不足惜,我自己率兵抵抗。

**古文:即入见曰: 从荣反,兵已攻端门。 **

现代文:立即进见明宗说: 从荣造反,兵已攻端门。

古文:宫中相顾号泣。

现代文:宫中一片哭声。

**古文:明宗问弘昭等曰: 实有之乎? **

现代文:明宗问弘昭等人说 :有这种事吗?

**古文:对曰: 有之。 **

现代文:回答说 :有。

**古文:明宗以手指天泣下,良久曰: 义诚自处置,毋令震动京师。 **

现代文:明宗用手指着天哭了,过了一会儿说: 义诚自己处理,不要震动京城。

古文:潞王子重吉在侧,明宗曰: 吾与尔父起微贱,至取天下,数救我危窘。

现代文:潞王的儿子重吉在旁边,明宗说 :我和你父亲出身穷人家,夺天下时多次在危困中救我。

古文:从荣得何气力,而作此恶事!

现代文:从荣出了啥力,却做这种可恶事!

**古文:尔亟以兵守诸门。 **

现代文:你快点率兵把守宫门。

古文:重吉即以控鹤兵守宫门。

现代文:重吉立即派控鹤兵守住宫门。

古文:是日,从荣自河南府拥兵千人以出。

现代文:当日,从荣从河南府率兵千人出来。

古文:从荣寮属甚众,而正直之士多见恶,其尤所恶者刘赞、王居敏,而所昵者刘陟、高辇。

现代文:从荣僚属很多,然而正直的大臣他都厌恶,他最厌恶的是刘赞、王居敏,最亲近的是刘陟、高辇。

**古文:从荣兵出,与陟、辇并辔耳语,行至天津桥南,指日景谓辇曰: 明日而今,诛王居敏矣! **

现代文:从荣率兵出来与陟、辇并马低声说话,走到天津桥南,指着太阳对辇说: 明天这时,杀王居敏了!

古文:因阵兵桥北,下据胡床而坐,使人召康义诚。

现代文:把军队摆在桥北,自己下马坐在胡床之上,派人召康义诚。

古文:而端门已闭,叩左掖门,亦闭,而于门隙中见捧圣指挥使硃弘实率骑兵从北来,即驰告从荣。

现代文:这时宫门已经关闭,叩左掖门,也关闭了,从门缝中看到捧圣指挥使朱弘实率骑兵从北来,立即飞马报告从荣。

古文:从荣惊惧,索铁厌心,自调弓矢。

现代文:从荣吃惊害怕,拿来铁弓,自己调好弓箭。

古文:皇城使安从益率骑兵三百冲之,从荣兵射之,从益稍却。

现代文:皇城使安从益率三百骑兵冲到,从荣兵射箭,从益稍退。

古文:弘实骑兵五百自左掖门出,方渡河,而后军来者甚众,从荣乃走归河南府,其判官任赞已下皆走出定鼎门,牙兵劫嘉善坊而溃。

现代文:弘实五百骑兵从左掖门出来,刚渡河,后军来的很多,从荣才退回河南府,判官任赞等人都走出定鼎门,牙兵在嘉善坊抢劫后溃散。

古文:从荣夫妻匿床下,从益杀之。

现代文:从荣夫妻藏在床下,被从益捉住杀了。

古文:明宗闻从荣已死,悲咽几堕于榻,绝而苏者再。

现代文:明宗听说从荣已经死了,悲哀哭泣得几乎跌落床下,几次昏倒。

**古文:冯道率百寮入见,明宗曰: 吾家事若此,惭见群臣! **

现代文:冯道率百官进见,明宗说: 我家闹成这个样子,无面目见大臣们!

古文: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现代文:君臣互相看着,哭得衣襟都湿了。

古文:从荣二子尚幼,皆从死。

现代文:从荣两个儿子还小,都被杀了。

古文:后六日而明宗崩。

现代文:过了六天,明宗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