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传第三十八

古文:○王峻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阳人也。

现代文: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阳人。

古文:父丰,为乐营将。

现代文:父亲王丰,为乐营将。

古文:峻少以善歌事梁节度使张筠。唐庄宗已下魏博,筠弃相州,走归京师。

现代文:王峻年轻时靠擅长唱歌事奉梁节度使张筠唐庄宗攻克魏博后,张筠放弃相州,逃回京师。

古文:租庸使赵岩过筠家,筠命峻歌佐酒,岩见而悦之。是时岩方用事,筠因以峻遣岩。

现代文:租庸使趟岩经过张筠家,张筠让王峻唱歌助酒,趟岩见了很喜欢他这时赵岩正专权,张筠因而把王峻送给赵岩。

古文:梁亡,岩族诛,峻流落民间。久之,事三司使张延朗,延朗不甚爱之。

现代文:梁灭亡,趟岩被灭族,王峻流落到民间过了很久,事奉三司使张延朗,张延朗不很喜欢他。

古文:晋高祖灭唐,杀延朗,是时汉高祖从晋起兵,因悉以延朗赀产赐之,峻因得事汉高祖。

现代文:晋高祖灭唐,杀掉张延朗,这时汉高祖随着晋起兵,晋高祖就把张延朗的资产全部赏赐给汉高祖,王峻因此得以事奉汉高祖。

古文:高祖镇河东,峻为客将。

现代文:漠高祖镇守河束,王峻为客将。

古文:高祖即位,拜峻客省使。汉遣郭从义讨赵思绾,以峻监其军。

现代文:汉高祖登位,拜任王峻为客省使汉派郭从义讨伐赵思绾,派王峻监督军队。

古文:累迁宣徽北院使。

现代文:屡经升迁为宣徽北院使。

古文:周太祖镇天雄军,峻为监军。

现代文:周太祖镇守天雄军,王峻任监军。

古文:汉隐帝已杀大臣史弘肇等,又遣人杀周太祖及峻等,峻等遂与太祖举兵犯京师。

现代文:汉隐帝已杀大臣史弘肇等人,又派人杀周太祖和王峻等人,王峻等人于是和周太祖出兵进犯京师。

古文:太祖监国,以汉太后命拜峻枢密使。

现代文:周太祖监国,假藉汉太后的命令拜任王峻为枢密使。

古文:太祖将兵北出,至澶州,返军向京师。

现代文:周太祖率兵北出,到达澶州,回师杀向京城。

古文:是时,太祖已遣冯道迎湘阴公赟于徐州,而汉宗室蔡王信在许州。

现代文:这时,周太祖已派冯道在徐州迎接湘阴公刘簧,而汉的宗室蔡王刘信在许州。

古文:峻与王殷谋,遣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率兵之宋州、前申州刺史马鐸之许州以伺变,崇、鐸遂幽赟而杀信。

现代文:王峻和王殷商计,派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率兵到宋州、前申州刺史马铎到许州窥伺事变,郭崇、马铎于是杀掉刘赞、刘信。

古文:太祖入立,拜峻右仆射、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现代文:周太祖登位,拜任王峻为右仆射、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古文:刘旻攻晋州,峻为行营都部署,得以便宜从事。

现代文:刘曼进攻晋州,王峻任行营都部署,得以全权相机行事。

古文:别遣陈思让、康延沼自乌岭出绛州与峻会。

现代文:另派陈思让、康延沼从乌岭出绛州和王峻会师。

古文:峻至陕州,留不进。

现代文:王峻到达陕州,停留不前。

古文:太祖遣使者翟守素驰至陕州,谕峻欲亲征。

现代文:周太祖派遣使臣翟守素驰马赶到陕州,告诉王峻说周太祖要亲自出征。

古文:峻屏左右谓守素曰: 晋州城坚不可近,而刘旻兵锐亦未可当,臣所以留此者,非怯也,盖有待尔。

现代文:王峻屏退手下人对翟守素说: 晋州城坚牢不可接近,而刘曼的军队也锐不可挡,我之所以留在这里,不是胆怯,是有所等待罢了。

古文:且陛下新即位,四方籓镇,未有威德以加之,岂宜轻举!

现代文:而且陛下刚登位,对四方藩镇,还没有施以威严和恩德,哪里能够轻举妄动!

**古文:而兗州慕容彦超反迹已露,若陛下出汜水,则彦超入京师,陛下何以待之? **

现代文:而充州慕容彦超反叛的迹象已经表露,如果陛下出汜水,慕容彦超就会进入京师,陛下拿什么对付他?

古文:守素驰还,具道峻言。

现代文:翟守素驰马返回,把王峻的话一五一十地汇报给周太祖。

**古文:是时,太祖已下诏西幸,闻峻语,遽自提其耳曰: 几败吾事! **

现代文:适时,周太祖已下诏宣布西去,听了王峻的话,赶紧拉着自己的耳朵说: 差点壤了我的事!

古文:乃止不行。

现代文:于是停止前进。

**古文:峻军出自绛州,前锋报过蒙坑,峻喜,谓其属曰: 蒙坑,晋、绛之险也,旻不分兵扼之,使吾过此,可知其必败也。 **

现代文:王峻的军队从绛州出发,前锋报告说已过蒙坑,王峻心喜,对他的僚属说: 蒙坑,是晋、绛二州的天险,刘曼不派兵扼守,让我们过去了,可知他必败无疑。

古文:峻军去晋州一舍,旻闻周兵大至,即解去。

现代文:王峻的军队距晋州三十里时,刘曼获知周兵大批到来,就撤军离去。

古文:诸将皆欲追之,峻犹豫不决。

现代文:将领们都想追击,王峻犹豫不决。

古文:明日,遣骑兵追旻,不及而还。

现代文:第二夭,派骑兵追赶刘曼,没有追上而返回。

古文:从讨慕容彦超,为随驾都部署,率众先登。

现代文:王峻跟随讨伐慕容彦超,任随驾都部署,率领众兵抢先登城。

古文:峻与太祖俱起于魏,自谓佐命之功,以天下为己任。

现代文:王峻和周太祖都在魏州起家,自认为有辅佐皇帝创业的功劳,以天下马己任。

古文:凡所论请,事无大小,期于必得,或小不如志,言色辄不逊,太祖每优容之。

现代文:凡是议论请求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期望必能如愿,有时稍不如意,言语脸色就不恭敬,周太祖每每宽容他。

古文:峻年长于太祖二岁,往往呼峻为兄,或称其字,峻由是益横。

现代文:王峻的年龄比周太祖大雨岁,周太祖往往称王峻为兄,有时称他的字,王峻因此更加骄横。

古文:郑仁诲、李重进、向训等,皆太祖故时偏裨,太祖初即位,谦抑未欲进用,而峻心忌之。

现代文:郑仁诲、李重进、向训等人,都是周太祖旧时的副将,周太祖刚登位,谦退不愿进用,而王峻心中忌恨他们。

古文:自破慕容彦超还,即求解枢密以探上意,太祖慰劳之。

现代文:自从攻破慕容彦超回来,就请求解除枢密使的职务以便试探皇帝的心意,周太祖慰劳他。

古文:峻多发书诸镇,求为保荐,居数日,诸镇皆驰骑上峻书,太祖大骇。

现代文:王峻发出许多信给各藩镇,请求保荐他,过了几天,各藩镇都驰马献上王峻的信,周太祖大惊。

**古文:峻连章求解,因不视事,太祖遣近臣召之曰: 卿若不出,吾当自往候卿。 **

现代文:王峻接连上书请求解职,因而不管事,周太祖派近臣召见他说: 你如果不出来,我含亲自前来恭候你。

**古文:峻曰: 车驾若来,是致臣有不测也。 **

现代文:王峻说: 皇帝的车驾如果前来,这是让我有不测之祸。

古文:然殊无出意。

现代文:但根本没有出来的意思。

古文:枢密直学士陈同与峻相善,太祖即遣同召峻。

现代文:枢密直学士陈同和王峻很友好,周太祖就派陈同去宣召王峻。

**古文:同还奏曰: 峻意少解,然请陛下声言严驾,若将幸之,则峻必出矣。 **

现代文:陈同回来奏报说: 王峻的主意稍有松动,但请求陛下声称要准备车驾,像是要去请他的样子,那么王峻必定出来。

古文:太祖僶俛从之。

现代文:周太祖尽力照办。

古文:峻闻太祖且来,遂驰入谒。

现代文:王峻听说周太祖要来,于是驰马进见。

古文:峻于枢密院起事,极其华侈,邀太祖临幸,赐予甚厚。

现代文:王峻在枢密院修建厅堂,非常奢华,邀周太祖临幸,周太祖赐予十分丰厚。

**古文:太祖于内园起一小殿,峻辄奏曰: 宫室已多,何用此为? **

现代文:周太祖在内院建一小殿,王峻就上奏说: 官室已经很多,修小殿做什么?

**古文:太祖曰: 枢密院屋不少,卿亦何必有作? **

现代文:周太祖说: 枢密院的房屋不少,你又何必修建?

古文:峻惭不能对。

现代文:王峻羞惭不能回答。

古文:峻为枢密使兼宰相,又求兼领平卢。

现代文:王峻任枢密使兼宰相,又请求兼任平卢节度使。

古文:已受命,暂之镇,又请借左藏库绫万匹,太祖皆勉从之。

现代文:已经接受任命,刚到任所又请求借左藏库丝绸一万匹,周太祖都尽量顺从他。

古文:又请用颜衎、陈同代李谷、范质为相,太祖曰: 进退宰相,岂可仓卒?

现代文:又请求任用颜衍、陈同取代李谷、范质担任宰相,周太祖说: 任用和辞退宰相,难道能仓猝行事?

**古文:当徐思之。 **

现代文:应当慢慢考虑。

古文:峻论请不已,语渐不逊。

现代文:王峻不断议论请求,言语渐渐不恭敬。

古文:日亭午,太祖未食,峻争不已,是时寒食假,太祖曰: 俟假开,当为卿行。 峻乃退。太祖遂不能忍,明日御便殿,召百官皆入,即幽峻于别所。

现代文:中午时分,周太祖还未进食,王峻争执不停,这时正是寒食假,周太祖说: 等到寒食过去,会替你办, 王峻纔退下周太祖于是不能忍受,第二天到便殿,召百官都进殿,随即把王峻凶禁在别的处所。

**古文:太祖见冯道,泣曰: 峻凌朕,不能忍! **

现代文:周太祖见到冯道,哭泣着说: 王峻欺凌我,不能忍了!

古文:即贬商州司马,卒于贬所。峻已被黜,太祖以峻监修国史,意其所书不实,因召史官取日历读之,史官以禁中事非外所知,惧以漏落得罪。

现代文:王峻随即被贬为商州司马,死在贬所王峻被废黜后,周太祖因王峻监修国史,估计他记载木实,因而宣召史官取来按日记录政事的册查看,史官推托说官禁中的事不是外人可以知道的,害怕因泄漏而获罪。

古文:峻贬后,李穀监修,因请命近臣录禁中事付史馆,乃命枢密直学士就枢密院录送史馆,自此始。

现代文:王峻被贬官后,李谷监修国史,因而请求命令近臣记录宫禁中的事交付史馆,于是命令枢密直学士到枢密院誊录并送交史馆,从此开始这样做。

古文:○王殷

现代文:王殷,大名人。

古文:王殷,大名人也。少为军卒,以军功累迁灵武马步军都指挥使。

现代文:年轻时当兵,因军功屡升为灵武马步军都指挥使。

古文:唐废帝时,从范延光讨张令昭于魏,以功拜祁州刺史。

现代文:唐废帝时,随范延光在魏州讨伐张令昭,因功拜任祁州刺史。

古文:晋天福中,徙原州刺史。

现代文:晋天福中,调任原州刺史。

古文:殷事母以孝闻,欲与人游,必先白母,母所不可者,未尝取往。

现代文:王殷事奉母亲以孝顺出名,想和人出游,必定事先告诉母亲,母亲不认可的,不曾敢去。

古文:及为刺史,政事有小失,母责之,殷即取杖授婢仆,自笞于母前。

现代文:等到任刺史时,政事小有过失,母亲责备他,王殷就取来刑杖交给婢仆,在母亲面前捶打自己。

古文:母亡服丧,晋高祖诏殷起复,以为宪州刺史,殷乞终丧。

现代文:母亲死后服丧,晋高祖下诏书让王殷起复,任命为宪州刺史,王殷请求服完丧。

古文:服除,出帝以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

现代文:完丧后,晋出帝任命他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

古文:后从汉高祖讨杜重威,先登力战,矢中其脑,镞自口出而不死,高祖嘉之,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节度使。

现代文:后来随汉高祖讨伐杜重威,首先登城,奋力作战,箭射中他的头,箭头从他口中穿出而没有死,汉高祖表彰他,任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任宁江军节度使。

古文:契丹犯边,汉遣殷以兵屯澶州。

现代文:契丹侵犯边境,汉派王殷率兵屯驻澶州。

古文:隐帝已杀杨邠等,诏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杀殷于澶州,又诏郭崇杀周太祖于魏。

现代文:漠隐帝已杀掉杨郇等人,下韶让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在澶州杀掉王殷,又下诏命令郭崇在魏州杀掉周太祖。

古文:诏书至澶州,弘义恐事不果,反以告殷,殷遣人驰至魏告周太祖,遂起兵反。

现代文:诏书到达澶州,李弘义怕不能成事,反而把事情告诉王殷,王殷派人驰马到魏州告诉周太祖,于是起兵反叛。

古文:太祖入立,拜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出为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领亲军,自河以北皆受殷节度。

现代文:周太祖登位,拜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出任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照旧统领亲军,从黄河以北都受王殷指挥。

古文:殷颇务聚敛,太祖闻而恶之,遣人谓之曰: 吾起魏时,帑廪储畜岂少邪?

现代文:王殷致力于聚敛财富,周太祖听说后厌恶此事,派人对他说: 我在魏州起兵时,库存的钱粮难道少吗?

**古文:汝为国家用,足矣。 **

现代文:你为国为家而用,够了。

古文:殷不听。

现代文:王殷不听。

古文:殷与王峻俱从太祖起自魏,后峻得罪,殷不自安。

现代文:壬殷和王峻都随周太祖在魏州起兵,后来王峻获罪,王殷心中不安。

古文:广顺三年秋九月永寿节,殷求入为寿,太祖许之,而惧其疑也,复遣使止之。明年,太祖有事于南郊。是冬,殷来朝,殷握兵柄,职当警卫,出入多以兵从,又求兵甲,以备非常。

现代文:广顺三年秋九月永寿节,壬殷请求进朝祝寿,周太祖同意了,而怕他疑心,又派使臣阻止他《第二年周太祖在南郊祭祀,这年冬天,王殷前来朝见,王殷手握兵权,职当警卫,进出常常带兵相随,又请求给他武器,以防万一。

古文:是时,太祖卧疾,疑殷有异志,乃力疾御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执之,削夺在身官爵,长流登州。已而杀之,徙其家属于登州。

现代文:这时,周太祖因病卧床,怀疑土殷有二心,于是带病驾临滋德殿,王殷进来问候起居,周太祖就命令抓捕他,削夺在身官爵,长期流放登州不久杀掉他,把他的家属迁到登州。

古文:○刘词刘词,字好谦,大名元城人也。

现代文:刘词字好谦,大名元城人。

古文:少事杨师厚,以勇悍知名。

现代文:年轻时追随杨师厚,以勇猛强悍出名。

古文:唐庄宗下魏博,与梁战夹河,词以军功为效节军使,迁长剑指挥使,坐事左迁汝州十馀年。

现代文:唐庄宗攻克魏博,和梁在黄河两岸交战,刘词因军功任效节军使,升任长剑指挥使,因事降职到汝州十多年。

古文:废帝时,诏诸州镇选骁勇者充禁军,词得选为禁军校。

现代文:唐废帝时,下诏让各州镇挑选骁悍勇猛的人充实禁军,刘词得以被选为禁军校。

古文:从破张从宾、杨光远,以功迁奉国第一军都虞候。

现代文:参与打败张从宾、杨光速,因功升任奉国第一军都虞候。

古文:从马全节破安州,以功迁指挥使。

现代文:跟随马全节攻克安州,因功升任指挥使。

古文:从杜重威破镇州,以先登功拜泌州刺史。

现代文:随同杜重威攻克镇州,因首先登城之功拜任泌州刺史。

古文:晋军讨安从进,为襄州行营都虞候,以功迁泌州团练使。

现代文:晋军讨伐安从进,他担任襄州行营都虞候,因功升任泌州团练使。

古文:徙房州,岁馀,为政不苛挠,人颇便之。

现代文:调任到房州,一年多,为政不骚扰百姓,人人都觉得便利。

古文: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谓人曰: 我以此取富贵,岂可一日辄忘之?

现代文:刘词空闲时,常常穿着镗甲,头枕戈戟而卧,对人说: 我靠它们取得富贵,难道能一天忘了它们吗?

**古文:且人情易习,若一堕其筋力,有事何以报国! **

现代文:而且人的性情容易积习难改,如果一旦筋力怠惰,有战事时拿什么报国!

古文:汉高祖时,复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

现代文:汉高祖时,又任奉国右厢都指挥使。

古文:汉军讨李守贞于河中,词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节度使,为行营都虞候,以功拜镇国军节度使。

现代文:汉军在河中讨伐李守贞,刘词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宁江军节度使,任行营都虞候,因功拜任镇国军节度使。

古文:周太祖入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周太祖登位,加同中害门下平章事。

古文:历镇安国、河阳三城。

现代文:相继镇守安国、河阳三城。

古文:世宗战高平,樊爱能等军败南走,遇词而止之曰: 军败矣,可无前也。 词不听,辄趣兵以进,世宗嘉之,以为随驾都部署。

现代文:周世宗在高平作战,樊爱能等军战败南逃,碰上刘词并劝阻他说: 军队败了,可以不前进了 刘词不听,反而催兵前进,周世宗嘉奖他,任命为随驾都部署。

古文:及班师,以为河东行营副都部署,徙镇永兴。

现代文:到回师后,任命为河东行营副都部署,调任镇守永兴。

古文:明年卒于镇,年六十五,赠侍中,谥忠惠。

现代文:第二年死在任上,享年六十五岁,追赠为侍中,谧号忠惠。

古文:○王环王环,镇州真定人也。以勇力事孟知祥为御者,及知祥僭号于蜀,使典卫兵。

现代文:王环,镇州真定人,因勇猛有力为孟知祥驾车,到孟知祥在蜀越分称帝时,让他拳管卫兵。

古文:晋开运之乱,秦、凤、阶、成入于蜀,孟昶以环为凤州节度使。

现代文:晋开运年间动乱时,秦、凤、阶、成四州都归入蜀,孟昶任命王环为凤州节度使。

古文:周世宗即位,明年,遣王景、向训攻秦、凤州,数为环所败,大臣皆请罢兵。

现代文:周世宗登位,第二年,派王景、向训攻打秦、凤二州,多次被王环打败,大臣们都请求停战。

**古文:世宗曰: 吾欲一天下以为家,而声教不及秦、凤,今兵已出,无功而返,吾有惭焉。 **

现代文:周世宗说: 我想统一天下成一家,而风声教化不能到达秦、凤二州,如今已出兵,无功而回,我对此感到羞惭。

古文:乃决意攻之。

现代文:于是决意进攻。

古文:周兵粮道颇艰,昶遣兵五千出堂仓抵黄花谷以争粮道。

现代文:周兵运粮的路很艰险,孟昶派兵五千人出堂仓到达黄花谷争夺粮道。

古文:景、训先知其来,命排阵使张建雄以兵二千当谷口,别遣裨将以劲兵千人出其后,伏堂仓以待其归。

现代文:王景、向训事先知道他们前来,命令排阵使张建雄率兵二干人把守谷口,另派副将率强兵一千人绕到他们后面,埋伏在堂仓等待他们返回。

古文:蜀兵前遇建雄,战不胜,退走堂仓,伏发,尽殪之,由是蜀兵守诸城堡者皆溃。初,昶遣其秦州节度使高处俦以兵援环,未至,闻堂仓兵败,亦溃归,处俦判官赵玭闭城不内,处俦遂奔成都,玭乃以城降,成、阶二州相继亦降,独环坚守百馀日,然后克之。

现代文:蜀兵在前面遇上张建雄,交战不胜,退逃到堂仓,伏兵出动,把他们全部杀死,因此把守各城堡的蜀兵都溃散了,当初,孟昶派遣秦州节度使高处俦率兵援助王环,还没到,获知堂仓兵败,也溃逃而回,高处俦属下判官赵砒关闭城门不让他进去,高处俦于是逃奔成都,趟砒于是献城投降,成、阶二州相继也投降了,惟独王环坚守一百多天,然后纔被攻克。

**古文:世宗召见环,叹曰: 三州已降,环独坚守,吾数以书招之,而环不答,至于力屈就擒,虽不能死,亦忠其所事也,用之可劝事君者。 **

现代文:周世宗召见壬环,感叹说: 三个州郡都已投降,王环独力坚守,我多次写信招降他,而王环不理睬,以至于力尽被擒,虽然未能以死殉职,也还忠于他所事奉的君主,起用他可以鼓励那些事奉君主的人。

古文:乃拜环右骁卫将军。

现代文:于是拜任王环为右骁卫将军。

古文:是时,周师已征淮,即以环佐侯章为攻取贼城水砦副部署。

现代文:适时,后周军队已经出征淮地,就让王环协助侯章为攻取贼城水寨副部署。

古文:其父嗣伦,为麟州刺史。从阮为人,温恭长者,居父丧,以孝闻。唐庄宗镇太原,以为牙将,后以为府州刺史。晋出帝与契丹败盟,从阮以兵攻契丹,取其城堡十馀,迁本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契丹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汉高祖入立,于府州建永安军,以从阮为节度使。明年,以其族朝京师,徙镇武胜,即拜从阮子德扆为府州团练使。

现代文:当初,周军南征,李景在淮河陈兵,战船很多,周军没有打水仗的战船,周世宗为此担忧,于是在京城西面设置造船务,制造几百艘战舰,又得到李景的降兵,教他们水战第一:年,周世宗再次征伐淮地,派遣王环率领水兵几千人,从蔡河进入淮河,壬环在军中,不曾有战功;和王环一道被抓获的蜀兵,周世宗小杀他们,让他们全部随军作战,后来很多人都大南方投奔李景,周世宗对王环更加深信不疑,不久李景部将许文缜、边镐等人部被抓获,周世宗全部任命他们为将军,和王环等人在京师成排修建府宅,一年四时赏赐十分鲎厚,第:年周世宗又到淮南,又让王环随行,王环患病,死在泗州。折从阮字可久,原名折从速,避汉高祖的名讳,改名阮,云中人。他的父亲折嗣伦,担任麟州刺史,折从阮约为人,像一个潍和恭谨的长者,为父亲服丧,以孝顺出名唐庄宗镇守太原,让他做牙将,后来任命他为府州刺史,晋出帝和契丹毁弃盟约,折从阮率兵攻打契丹,攻取契丹城堡十多处,升任本州岛团练使,兼任朔州刺史、安北部护、振武军节度使、契丹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汉高祖登位,在府州建置永安军,任命折从阮为节度使第二年,折从阮率领他的族人到京师朝拜,调任镇守武胜,随即任命折从阮的儿子折德康为府州团练使。

古文:周太祖入立,从阮历徙宣义、保义、静难三镇。

现代文:周太祖登位,折从阮依次调任宣义、保义、静难三镇节度使。

古文:显德二年,罢还京师,行至洛阳卒,赠中书令。

现代文:显德二年,罢任回到京师,走到洛阳时去世,赠官为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