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本纪第八

古文: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其父臬捩鸡,本出于西夷,自硃邪归唐,从硃邪入居阴山。

现代文: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他的父亲皋捩鸡,本来是西夷人,自从朱邪归唐,跟随朱邪到阴山居住。

古文:其后,晋王李克用起于云、朔之间,臬捩鸡以善骑射,常从晋王征伐有功,官至洺州刺史。

现代文:后来晋王李克用的势力在云、朔地区发展起来,皋捩鸡善骑射,常跟着晋王作战立功,官至洛州刺史。

古文:臬捩鸡生敬瑭,其姓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也。

现代文:皋捩鸡生敬瑭,改姓名,不知他的姓开始是根据什么改的。

古文:敬瑭为人沈厚寡言,明宗爱之,妻以女,是为永宁公主,由是常隶明宗帐下,号左射军。

现代文:敬瑭为人沉着寡言,明宗喜欢他,把女儿永宁公主嫁给他为妻,常在明宗帐下,号左射军。

古文:庄宗已得魏,梁将刘掞急攻清平,庄宗驰救之。兵未及阵,为掞所掩,敬瑭以十余骑横槊驰击,取之以旋。

现代文:庄宗已经攻占魏州,梁将刘寻阝急攻清平,庄宗去救,尚未立阵,就被刘寻阝包围,敬瑭率十数骑横拿长矛奔驰着攻击敌军,帮助庄宗突围回师。

古文:庄宗拊其背而壮之,手啗以酥,啗酥,夷狄所重,由是名动军中。

现代文:庄宗拍着他的背感谢他,手拿乳酪给他吃,送乳酪,是少数民族的重礼,因此名震全军。

古文:十五年,庄宗战于胡柳,前锋周德威战死,敬瑭以左射军从明宗复击败梁兵。

现代文:天十五年,庄宗在胡柳作战,前锋周德威战死,敬瑭用左射军跟随明宗击败梁兵。

古文:明宗战胡卢套、杨村,为梁兵所败,敬瑭常脱明宗于危。

现代文:明宗在胡卢套、杨村被梁兵打败,敬瑭常把明宗救出重围。

古文:赵在礼之乱,明宗讨之,至魏而兵变,明宗初欲自归于天子,明己所以不反者。

现代文:赵在礼反叛,明宗去讨伐,至魏也发生兵变,明宗起初想自己回去向天子说明自己没有反叛。

古文:敬瑭献计曰: 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者乎?

现代文:敬瑭献计说 :哪有在外发生兵变,上将独自没有责任的事呢?

古文:且犹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

现代文:而犹豫不决是兵家之大忌,应该立即进兵。

**古文:愿得骑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门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 **

现代文:我愿率三百骑兵先攻汴州,夷门是天下的要害,得到就可以成功。

古文:明宗然之,与之骁骑三百,渡黎阳为前锋,明宗遂入汴。

现代文:明宗同意了,给他三百骁骑,渡黎阳做前锋,明宗果然顺利攻占汴州。

古文:庄宗自洛后至,不得入,而兵皆溃去。

现代文:庄宗从洛阳来迟一步不得入,大军都溃散了。

古文:庄宗西还,明宗以敬瑭为前锋趣汜水,且收其散卒。

现代文:庄宗回到洛阳,明宗用敬瑭为前锋进军汜水,并收集散卒。

古文:庄宗遇弑,明宗入立,拜敬瑭保义军节度使,赐号 竭忠建策兴复功臣 ,兼六军诸卫副使。

现代文:庄宗被弑,明宗入京称帝,升敬瑭为保义军节度使,赐号 竭忠建策兴复功臣 ,兼六军诸卫副使。

古文:在陕为政以廉闻。

现代文:在陕州因为政廉洁而闻名。

古文:是时,诸侯多不奉法,邓州陶、亳州李鄴皆以赃污论死,明宗下诏书褒廉吏普州安崇阮、洺州张万进、耀州孙岳等以讽天下,而以敬瑭为首。

现代文:那时诸侯多不守法,邓州陶王巳、亳州李邺都因贪污被处死,明宗下诏书褒奖廉吏普州安崇阮、氵名州张万进、耀州孙岳等人以宣示天下,而以敬瑭为第一。

**古文:天成二年十月,从幸汴州,为御营使,拜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六军副使如故,改赐 耀忠匡定保节功臣。 **

现代文:天成二年十月,跟随明宗到汴州,为御营使,升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仍任六军副使;改赐 耀忠匡定保节功臣 。

古文:三年四月,徙镇天雄,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

现代文:天成三年四月,移镇天雄,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

古文:五月,拜驸马都尉。

现代文:五月,授给驸马都尉。

古文:董璋反东川,为行营都招讨使,不克而还。

现代文:董璋在东川反叛,石敬瑭任行营都招讨使,未攻下而回。

古文:复兼六军诸卫副使。

现代文:再兼六军诸卫副使。

古文:徙镇河阳三城,未行,而契丹、吐浑、突厥皆入寇,是时,秦王从荣统六军,敬瑭疑其必及祸,不欲为其副,乃自请行。及制出,不落副使,辄复辞行。

现代文:移镇河阳三城,未行,契丹、吐浑、突厥都进犯边境,那时秦王从荣统率六军,敬瑭怀疑他必然生出祸端,不愿当他的副手,就自己请求出镇御敌,谁知制书出,没有免去副使之职,又再去请求辞职出镇。

古文:明宗数责大臣问谁可行者,范延光、赵延寿等卒以敬瑭为请,乃拜河东节度使、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落六军副使,乃行。

现代文:明宗几次要大臣讨论谁能出镇防边,范延光、赵延寿等人都推荐敬瑭,于是任命他为河东节度使,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免去六军副使,才出镇。

古文:明年,明宗崩,愍帝即位,加中书令。

现代文:长兴四年,明宗去世,愍帝即位,加中书令。

古文:三月,徙镇成德。

现代文:三月,移镇成德。

古文:清泰元年五月,复镇太原,来朝京师。

现代文:清泰元年五月,再镇太原,到京城朝拜。

古文:潞王从珂反于凤翔,愍帝出奔,遇敬瑭于道。敬瑭杀帝从者百余人,幽帝于卫州而去。废帝即位,疑敬瑭必反。

现代文:潞王从珂在凤翔造反,愍帝出逃在路上遇见敬瑭,敬瑭杀帝从者一百多人,把帝幽禁在卫州而去,废帝即位,怀疑敬瑭必反叛。

古文:天福元年五月,徙镇天平,敬瑭果不受命,谓其属曰: 先帝授吾太原使老焉,今无故而迁,是疑吾反也。

现代文:天福元年,移镇天平,敬瑭果然不接受命令,对部下说: 先帝任命我镇守太原,是叫我养老,现在无故迁徙,是怀疑我造反呀。

**古文:且太原地险而粟多,吾当内檄诸镇,外求援于契丹,可乎? **

现代文:而且太原地险粮多,我如果传檄诸镇,外求援于契丹,能成功吗?

古文:桑维翰、刘知远等共以为然。

现代文:桑维翰、刘知远等都认为可以成功。

古文:乃上表论废帝不当立,请立许王从益为明宗嗣。

现代文:于是上表说废帝不应该当皇帝,请求立许王益为帝。

古文:废帝下诏削夺敬瑭官爵,命张敬达等讨之,敬瑭求援于契丹。

现代文:废帝下诏削夺敬瑭官爵,命张敬达等人去讨伐,敬瑭向契丹求援。

古文: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入自雁门,与唐兵战,敬达大败。

现代文:九月,契丹耶律德光率军入雁门关,与唐兵交战,敬达大败。

古文:敬瑭夜出北门见耶律德光,约为父子。

现代文:敬瑭夜出北门见耶律德光,约为父子。

古文:十一月丁酉,皇帝即位,国号晋。

现代文:十一月十二日,即帝位,国号晋。

古文:以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州入于契丹。

现代文:把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古文:己亥,大赦,改元。

现代文:十四日,大赦,改元天福。

古文:掌书记桑维翰为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使事。

现代文:任掌书记桑维翰为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管枢密使事。

古文:闰月丙寅,翰林学士承旨、尚书户部侍郎赵莹为门下侍郎,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现代文:闰十一月十一日,任翰林学士承旨、尚书户部侍郎赵莹为门下侍郎,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古文:甲戌,赵德钧及其子延寿叛于唐来降,契丹锁之以归。

现代文:十九日,赵德钧及其子延寿叛唐来归降,契丹给他们戴上枷锁随同北归。

古文:己卯,次河阳,节度使苌从简叛于唐来降。

现代文:二十四日,到河阳,节度使苌从简叛唐来归降。

古文:辛巳,至自太原。

现代文:二十六日,从太原到达洛阳。

古文:卢文纪、姚顗罢。

现代文:卢文纪、姚岂页罢相。

古文:甲申,大赦,杀张延朗、刘延朗,赦房暠。

现代文:二十九日,大赦,杀张延朗、刘延朗,赦房詗。

古文:十二月乙酉,如河阳。

现代文:十二月一日,前往河阳。

古文:追降王从珂为庶人。

现代文:追降潞王从珂为庶人。

古文:丁亥,司空冯道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三日,任司空冯道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文:己丑,曹州指挥使石重立杀其刺史郑玩。

现代文:五日,曹州指挥使石重立杀其刺史郑玩。

古文:辛卯,御札求直言。

现代文:七日,下御札要求群臣敢于直言。

古文:癸巳,镇州牙内都虞候秘琼逐其节度副使李彦琦。

现代文:九日,镇州牙内都虞候秘琼驱逐其节度副使李彦琦。

古文:同州裨将门鐸杀其将杨汉宾。

现代文:同州裨将门铎杀其将杨汉宾。

古文:庚子,天平军节度使王建立杀其副使李彦赟。

现代文:十六日,天平军节度使王建立杀其副使李彦斌贝。

古文:旱。

现代文:旱灾。

古文:二年春正月癸亥,安远军节度使卢文进叛降于吴。

现代文:天福二年正月十日,安远军节度使卢文进叛变投降吴。

古文:丁卯,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杀齐州防御使秘琼。

现代文:十四日,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杀齐州防御使秘琼。

古文:戊寅,兵部侍郎李崧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

现代文:二十五日,任兵部侍郎李菘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

古文:封唐宗室子为公,及隋酅公为二王后,以周介公备三恪。二月丁西,契丹使太子解里来。

现代文:封唐宗室子为公,对唐天子的子孙礼之如宾客。二月十四日,契丹使者皇太子解里来。

古文:三月庚辰,如汴州。

现代文:三月二十七日,前往汴州。

古文:夏四月丁亥,赦囚,蠲民租赋。

现代文:四月五日,大赦囚犯,免除当年租赋。

古文:赵莹使于契丹。

现代文:派赵莹出使契丹。

古文:辛卯,宣武军节度使杨光远进助国钱。

现代文:九日,宣武军节度使杨光远进助国钱。

古文:契丹使宫苑使李可兴来。

现代文:契丹派宫苑使李可兴来。

古文:五月壬戌,御札求直言。

现代文:五月十一日,御札求直言。

古文:丁丑,追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高祖璟谥曰孝安,庙号靖祖,祖妣秦氏谥曰孝安元;曾祖彬谥曰孝简,庙号肃祖,祖妣安氏谥曰孝简恭;祖昱谥曰孝平,庙号睿祖,祖妣来氏谥曰孝平献;考绍雍谥曰孝元,庙号献祖,妣何氏谥曰孝元懿。

现代文:二十六日,追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高祖王景谥曰孝安,庙号靖祖,祖妣秦氏谥曰孝安元;曾祖郴谥曰孝简,庙号肃祖,祖妣安氏谥曰孝简恭;祖昱谥曰孝平,庙号睿祖,祖妣来氏谥曰孝平献;考绍雍谥曰孝元,庙号献祖,妣何氏谥曰孝元懿。

古文:六月癸未,契丹使夷离毕来。

现代文:六月二日,契丹使者夷离毕来。

古文: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反。

现代文: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反叛。

古文:丁酉,传箭于义成军节度使符彦饶。

现代文:十六日,赐箭给义成军节度使符彦饶。

古文:丁未,杨光远为魏府四面行营都部署。

现代文:二十六日,任杨光远为魏府四面行营都部署。

古文:东都巡检张从宾反,留守判官李遐死之,奉国都指挥使侯益、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讨之。

现代文:东都巡检张从宾反叛,留守判官李遐死,派奉国都指挥使侯益、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去讨伐。

古文:从宾寇河阳,杀皇子重乂;寇河南,杀皇子重信。

现代文:从宾进犯河阳,杀皇子重信;进犯河南,杀皇子重繧。

古文:秋七月,从宾陷汜水关,杀巡检使宋廷浩。

现代文:七月,从宾攻占汜水关,杀巡检使宋廷浩。

古文:壬子,右卫大将军尹晖叛奔于吴,不克,伏诛。

现代文:右卫大将军尹晕叛逃淮南,在路上被杀。

古文:右监门卫大将军娄继英叛降于张从宾。

现代文:右监门卫大将军娄继英叛变投降张从宾。

古文:义成军乱,杀戍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白奉进。

现代文:义成军内乱,杀戍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白奉进。

古文:甲寅,戍将奉国指挥使马万执符彦饶归于京师,命杀之于赤冈。

现代文:四日,戍将奉国指挥使马万捉住符彦饶送往京城,诏命在赤冈杀掉。

古文:乙卯,杨光远为魏府行营都招讨使。

现代文:五日,任光远为魏府行营都招讨使。

古文:辛酉,杜重威克汜水关。

现代文:十一日,杜重威攻克汜水关,张从宾投河死。

古文:壬申,杨光远克博州。

现代文:二十二日,杨光远攻克博州。

古文:丙子,安州屯防指挥使王晖杀其节度使周瑰,右卫上将军李金全讨之。

现代文:二十六日,安州屯防指挥使王晖杀其节度使周瑰,派右卫大将军李金全去讨伐。

古文:八月丙申,静难军节度使安叔千进添都马。

现代文:八月二十六日,靖难军节度使安叔千进添都马。

古文:乙巳,赦非死罪囚及张从宾、符彦饶、王晖余党。

现代文:二十五日,赦非死罪囚及张从宾、符彦饶、王晖余党。

古文:九月,杨光远进粟。

现代文:九月,杨光远进粟。

古文:冬十月辛巳,禁造甲兵。

现代文:十月二日,禁造甲兵。

古文:三年春二月戊戌,诸镇皆进物以助国。

现代文:天福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诸镇都进献物资帮助国家。

古文:三月壬戌,回鹘可汗王仁美使翟全福来。丁丑,禁私造铜器。

现代文:三月十五日,回鹘可汗派翟全福来。三十日,禁止私造铜器。

古文:秋七月辛酉,以皇业钱作受命宝。

现代文:七月十六日,用皇帝私钱做受命宝。

古文:八月戊寅,冯道及左仆射刘昫为契丹册礼使。

现代文:八月四日,派冯道及左仆射刘日句为契丹册礼使。

古文:壬午,澶州刺史冯晖降。

现代文:八日,澶州刺史冯晖降晋。

古文:丙戌,许御署官选。

现代文:十二日,许御署官选。

古文:己丑,蠲水旱民税。

现代文:十五日,免去当年水旱灾区农民租税。

古文:辛丑,归伶官于契丹。

现代文:二十七日,把伶官送给契丹。

古文:九月己酉,赦范延光。

现代文:九月五日,赦范延光。

古文:己未,归静鞭官刘守威,金吾勘契官王殷、司天鸡叫学生殷晖于契丹。

现代文:十五日,送静鞭官刘守威、金吾勘契官王殷、司天鸡叫学生殷晖给契丹。

古文:于阗使马继荣来,回鹘使李万金来。

现代文:于田使者马继荣来。回鹘使者李万金来。

古文:己巳,赦魏州,蠲民税。

现代文:二十五日,赦魏州,免当年农民租税。

古文:是月,宣徽南院使刘处让为枢密使。

现代文:同月,任宣徽南院使刘处让为枢密使。

古文:冬十月戊寅,契丹使中书令韩频来奉册曰英武明义皇帝。

现代文:十月五日,契丹使者中书令韩颊来奉册曰英武明义皇帝。

古文:庚辰,升汴州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雍州为晋昌军。

现代文:七日,升汴州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雍州为晋昌军。

古文:戊子,右金吾卫大将军马从斌使于契丹。

现代文:十五日,派右金吾卫大将军马从斌出使契丹。

古文:己未,契丹使梅里来。

现代文:二十二日,契丹使者梅里来。

古文:戊戌,大赦。

现代文:二十五日,大赦。

古文:庚子,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

现代文:二十七日,封李圣天为大宝于田国王。

古文:十一月辛亥,升广晋府为鄴都。

现代文:十一月八日,升广晋府为邺都。

古文:壬戌,除铸钱令。

现代文:十九日,公布铸钱的诏令。

古文:十二月丙子,封子重贵为郑王。

现代文:十二月三日,封子从贵为郑王。

古文:四年春正月,盗发唐愍皇帝墓。

现代文:天福四年正月,盗发掘唐愍帝墓。

古文:辛亥,澶州防御使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现代文:九日,澶州防御使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古文:旌表深州民李自伦门闾。

现代文:旌表深州民李自伦门闾。

古文:三月乙巳,回鹘使其都督拽里敦来。

现代文:三月三日,回鹘使者都督拽里敦来。

古文:丙辰,颁《调元历》。

现代文:十四日,颁布《调元历》。

古文:灵州戍将王彦忠以怀远城反。

现代文:灵州戍将王彦忠在怀远城反叛。

古文:己未,彦忠降,供奉官齐延祚杀之。

现代文:十七日彦忠降,供奉官齐延祚杀掉他。

古文:夏四月辛巳,封回鹘可汗王仁美为奉化可汗。

现代文:四月十日,封回鹘可汗王仁美为奉化可汗。

古文:甲申,废枢密使。

现代文:十三日,废枢密使。

古文:秋七月丙辰,复禁铸钱。

现代文:七月十七日,又禁止铸钱。

古文:闰月壬申,桑维翰罢。

现代文:闰七月三日,桑维翰罢相。

古文:八月己亥朔,河决博平。

现代文:八月一日,黄河在博平决堤。

古文:西戎寇泾州,彰义军节度使张彦泽败之,执其首领野离罗虾独。

现代文:西戎进犯泾州,彰义军节度使张彦泽打败西戎,捉住其首领野离罗虾独。

古文:九月丁丑,契丹使粘木孤来。

现代文:九月九日,契丹使者粘木孤来。

古文:癸未,封李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后。

现代文:十五日,封李从益为郇国公以做唐后嗣。

古文:丙戌,高丽王建使其广评侍郎邢顺来。

现代文:十八日,高丽王建派使者广评侍郎邢顺来。

古文:冬十一月乙亥,立唐高祖、太宗、庄宗、明宗、愍帝庙于西京。

现代文:十一月八日,立唐高祖、太宗、庄宗、明宗、愍帝庙于西京。

古文:戊子,契丹使遥折来,吐蕃罢延族来附。

现代文:二十一日,契丹使者遥折来,吐蕃罢延族来归附。

古文: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德音除民公私债。

现代文:天福五年正月一日,下诏免去民众公私债务。

古文:己丑,回鹘使石海金来。

现代文:二十三日,回鹘使者石海金来。

古文:夏四月甲子,契丹兴化王来。

现代文:四月二十九日,契丹兴化王来。

古文:五月丙戌,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叛附于唐。

现代文:五月二十一日,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叛变归附南唐。

古文:六月癸卯,李昪遣其将李承裕入于安州,金全奔于唐,安远军节度使马全节及承裕战,败之。丁巳,克安州,承裕奔于云梦,全节执而杀之。

现代文:六月九日,李繮派李承裕率军入安州,金全逃归南唐,安远军节度使马全节战败承裕。二十三日,攻克安州,承裕逃到云梦,被全节捉住杀掉了。

古文:秋八月丁酉,阅稼于西郊。

现代文:八月四日,在西郊视察农民庄稼。

古文:己未,西京留守杨光远杀太子太师范延光。

现代文:二十六日,西京留守杨光远杀太子太师范延光。

古文:九月丁卯,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九月五日,任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文:辛巳,阅稼于沙台。

现代文:十九日,在沙台视察农民庄稼。

古文:冬十月丁未,契丹使舍利来。

现代文:十月十五日,契丹使者舍利来。

古文:十一月丙子,冬至,始用二舞。

现代文:十一月十五日,冬至,开始用二舞。

古文:六年春正月戊寅,封唐叔虞为兴安王,台骀为昌宁公。

现代文:天福六年正月十八日,封唐叔虞为兴安王,台骀为昌宁公。

古文:二月戊申,停买宴钱。

现代文:二月十八日,停止买宴钱。

古文:三月,除民二年至四年以前税。

现代文:三月,免去农民二年至四年以前的税。

古文:夏四月己未,契丹使述括来。

现代文:四月三十日,契丹使者述括来。

古文:五月,吐浑首领白承福来。

现代文:五月,吐浑首领白承福来。

古文:秋七月壬午,突厥使薛同海来。

现代文:七月二十四日,突厥使者薛同海来。

古文:八月壬辰,如鄴都,开封尹郑王重贵留守东京,宣徽南院使张从恩东京内外兵马都监。

现代文:八月五日,前往邺都,开封尹郑王重贵留守东京,宣徽南院使张从恩为东京内外兵马都监。

古文:壬寅,大赦。

现代文:十五日,大赦。

古文:甲寅,光禄卿张澄使于契丹。

现代文:二十七日,派光禄卿张澄出使契丹。

古文:九月乙亥,前安国军节度使杨彦询使于契丹。

现代文:九月十八日,派前安国军节度使杨彦询出使契丹。

古文:丁丑,吐浑使白可久来。

现代文:二十日,吐浑使者白可久来。

古文:河决中都,入于沓河。

现代文:黄河在中都决堤,水流入沓河。

古文:冬十月,河决滑、濮、郓、澶州。

现代文:十月,黄河在滑、濮、郓、澶州决堤。

古文: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反。

现代文: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反叛。

古文:十一月丁丑,西京留守高行周为南面军前都部署以讨之。

现代文:十一月二十一日,派西京留守高行周为南面军前都部署去讨伐。

古文:十二月丙戌朔,郑王重贵为广晋尹,徙封齐王。

现代文:十二月一日,郑王重贵为广晋尹,徙封齐王。

古文:先锋都指挥使郭金海及安从进战于唐州,败之。

现代文:先锋都指挥使郭金海在唐州战败安从进。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反。

古文: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反。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镇州行营招讨使。

现代文:派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镇州行营招讨使。

古文:丙申,契丹遣使者来。

现代文:十一日,契丹派使者来。

古文:戊戌,杜重威及安重荣战于宗城,败之。七年春正月丁巳,克镇州,安重荣伏诛,赦广晋。

现代文:十三日,杜重威在宗城战败安重荣。天福七年正月二日,攻克镇州,安重荣处死,赦免广晋吏民。

古文:庚午,契丹使达剌来。

现代文:十五日,契丹使者达剌来。

古文:三月,归德军节度使安彦威塞决河于滑州。

现代文:三月,归德军节度使安彦威在滑州堵塞黄河缺口。

古文:闰月,天兴蝗食麦。

现代文:闰三月,天兴县蝗虫吃麦苗。

古文:夏五月乙巳,尊皇太妃刘氏为太后。

现代文:五月二十二日,尊皇太妃刘氏为太后。

古文:六月丙辰,吐浑使念丑汉来。

现代文:六月四日,吐浑使者念丑汉来。

古文:乙丑,皇帝崩于保昌殿。

现代文:十三日,皇帝死于保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