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十七

古文:颜杲卿字昕,与真卿同五世祖,以文儒世家。

现代文:颜杲卿字昕,与颜真卿同五世祖,出身书香门第。

古文:父元孙,有名垂拱间,为濠州刺史。

现代文:父元孙,在垂拱年间颇负盛名,曾任濠州刺史。

古文:杲卿以廕调遂州司法参军。

现代文:杲卿凭父功名任遂州司法参军。

古文:性刚正,莅事明济。

现代文:性格刚强正直,处事明达有效。

古文: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屈。

现代文:曾受刺史责难,严肃辩白,不受屈辱。

古文:开元中,与兄春卿、弟曜卿并以书判超等,吏部侍郎席豫咨嗟推伏。

现代文:开元年间与兄春卿、弟曜卿同以写作判词评为超等,吏部侍郎席豫赞叹推许。

古文:再以最迁范阳户曹参军。

现代文:又以最优升为范阳户曹参军。

古文: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现代文:安禄山闻其名,表奏他任营田判官,代理常山太守。

古文:禄山反,杲卿及长史袁履谦谒于道,赐杲卿紫袍,履谦绯袍,令与假子李钦凑以兵七千屯土门。

现代文:安禄山反叛,杲卿与长史袁履谦晋见安禄山于途中,禄山赐给杲卿紫袍、履谦红袍,命令他们与自己的义子李钦凑率兵七千驻扎土门。

**古文:杲卿指所赐衣谓履谦曰: 与公何为著此? **

现代文:杲卿指着安禄山所赐衣对履谦说: 我与您为什么要穿这个?

古文:履谦悟,乃与真定令贾深、内丘令张通幽定谋图贼。

现代文:履谦醒悟,就与真定县令贾深、内丘领张通幽谋划对付叛贼。

古文: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取幽州。

现代文:杲卿托病不理事,使儿子颜泉明居中往来商议,暗中约定太原尹王承业为内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攻取幽州。

古文:谋泄,禄山杀循,以向润客、牛廷玠守。

现代文:计谋泄露,安禄山杀了贾循,派向润客、牛廷守幽州。

古文:杲卿阳不事事,委政履谦,潜召处士权涣、郭仲邕定策。

现代文:颜杲卿表面上还是不管事,政务委托履谦处理,暗中召集处士权涣、郭仲邕制订计谋。

古文: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

现代文:此时颜真卿在平原,早就听说安贼叛逆图谋,秘密蓄养了一批敢死之士做抵抗坚守之计。

古文:李憕等死,贼使段子光传首徇诸郡,真卿斩子光,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

现代文:李忄登等人被杀,叛贼命段子光将李忄登等首级传送各郡示众,颜真卿杀了段子光,派外甥卢逖到常山约颜杲卿发兵,切断叛贼北路。

古文: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乃矫贼命召钦凑计事,钦凑夜还,杲卿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使履谦及参军冯虔、郡豪翟万德等数人饮劳,既醉,斩之,并杀其将潘惟慎,贼党歼,投尸滹沱水。

现代文:杲卿大喜,认为与颜真卿屯兵相掎角可以挫败叛贼西路锋芒,就假借安贼命令召李钦凑议事,钦凑夜还常山,杲卿推说夜间不可开城门,让他在城外驿舍就宿;派袁履谦及参军冯虔、郡中豪士翟万德等数人陪饮慰劳,待李钦凑醉后,杀了他,并杀了李钦凑的部将潘惟慎,这伙贼党被歼灭,投尸于滹沱河。

古文:履谦以首示杲卿,则喜且泣。

现代文:袁履谦以所斩的李钦凑的首级给颜杲卿看,杲卿喜极泪流。

古文:先是,禄山遣将高邈召兵范阳未还,杲卿使匋城尉崔安石图之。

现代文:原先,安禄山派属将高邈到范阳征召兵马还没返回,颜杲卿命橐城县尉崔安石逮捕他。

古文:邈至满城,虔、万德皆会传舍,安石绐以置酒,邈舍马,虔叱吏缚之。

现代文:高邈到满城,冯虔、翟万德都会集在客舍,崔安石骗说要备酒款待,高邈下马,冯虔命吏人捆绑了他。

古文:而贼将何千年自赵来,虔亦执之。

现代文:贼将何千年从赵来,冯虔也抓住了他。

古文:日未中,送二贼。

现代文:未到中午,就押送高、何两贼见颜杲卿。

古文:杲卿乃遣万德、深、通幽传钦凑首,械两贼送京师,与泉明偕。

现代文:杲卿就派翟万德、贾深、张通幽传送李钦凑首级,并铐送两贼至京城,与颜泉明一起上路。

古文:至太原,王承业欲自以为功,厚遣泉明还,阴令壮士翟乔贼于路。

现代文:到达太原,王承业想邀为己功,就厚赠颜泉明财物,让他返回,而暗地里派壮士翟乔在中途杀害他。

古文:乔不平,告之故,乃免。

现代文:翟乔心里不平,告诉了颜泉明,泉明才得以免祸。

古文:玄宗擢承业大将军,送吏皆被赏。

现代文:玄宗提升王承业为大将军,押送吏人都得到赏赐。

古文:已而事显,乃拜杲卿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履谦常山太守,深司马。

现代文:后来,王承业冒功之事暴露,玄宗就任命颜杲卿为卫尉卿兼御史中丞、袁履谦为常山太守、贾深为司马。

古文:即传檄河北,言王师二十万入土门,遣郭仲邕领百骑为先锋,驰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

现代文:立即传讨贼檄文于河北,声言朝廷兵马二十万进入土门,派郭仲邕率一百骑兵为先锋,驰骋南去,马尾都拖上树枝,扬起漫天尘土,望见的人都说大军到了。

古文:日中,传数百里。

现代文:到中午,消息传了几百里。

古文:贼张献诚方围饶阳,弃甲走。

现代文:贼将张献诚正在围困饶阳,闻讯弃甲而逃。

古文:于是赵、钜鹿、广平、河间并斩伪刺史,传首常山。

现代文:于是赵、钜鹿、广平、河间等地都杀了伪刺史,并将首级传送到常山。

古文:而乐安、博陵、上谷、文安、信都、魏、鄴诸郡皆自固。

现代文:而乐安、博陵、上谷、文安、信都、魏、邺诸郡都坚守各自城池。

古文:杲卿兄弟兵大振。

现代文:颜杲卿兄弟军威大振。

古文:禄山至陕,闻兵兴,大惧。

现代文:安禄山至陕,闻颜杲卿兄弟兵威,十分恐惧。

古文:使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蔡希德自怀会师。

现代文:派史思明等率平卢兵渡河攻打常山,蔡希德自怀州来与史会师。

古文:不涉旬,贼急攻城。

现代文:不到十天,贼兵加紧攻城。

古文:兵少,未及为守计,求救于河东,承业前已攘杀贼功,兵不出。

现代文:颜杲卿兵少,来不及做防守准备,向河东求救。王承业前已窃取杀贼功劳,不肯出兵。

古文: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

现代文:颜杲卿昼夜作战,井水干,矢尽粮竭,六天城破,与袁履谦一起被俘。

古文:贼胁使降,不应。

现代文:贼胁迫投降,颜杲卿不理。

**古文: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 降我,当活而子。 **

现代文:贼押来颜杲卿小儿子颜季明,把刀架在季明脖上说: 投降,就让你儿子活命。

古文:杲卿不答。

现代文:颜杲卿不回答。

古文:遂并卢逖杀之。

现代文:于是贼杀了颜季明与卢逖。

**古文: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 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 **

现代文:颜杲卿被押至洛阳,安禄山愤怒地说: 我提升你为太守,哪点对不起你,你却反我?

古文:杲卿瞋目骂曰: 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

现代文:颜杲卿瞪眼骂说: 你不过是营州放羊的羯奴而已,深受朝廷恩宠,天子哪点对不起你,为何要反叛?

**古文: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从从尔反耶? **

现代文:我家世代是唐朝臣子,恪守忠义,恨不能杀你以报答皇上,岂能跟你造反吗?

**古文: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 复能骂否? **

现代文:安禄山愤恨不已,绑颜杲卿于天津桥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颜杲卿骂不绝口,叛贼钩断了他的舌头,说: 看你还能骂吗?

古文: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

现代文: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死去,时年六十五岁。

古文:履谦既断手足,何千年弟适在傍,咀血喷其面,贼脔之,见者垂泣。

现代文:袁履谦被砍断了手足,何千年弟正在旁边,履谦含血唾在他的脸上。

古文:杲卿宗子近属皆被害。

现代文:贼兵乱刀砍死了履谦,看见的人都流泪。颜杲卿的长子近亲都被杀害。

古文:杲卿已虏,诸郡复为贼守。

现代文:颜杲卿被俘后,各郡又沦陷于贼手。

古文:张通幽以兄相贼,谮杲卿于杨国忠,故不加赠。

现代文:张通幽因为他的哥哥辅佐安禄山,在杨国忠面前说颜杲卿的坏话,所以没有追封颜杲卿。

古文:肃宗在凤翔,真卿表其枉,会通幽为普安太守,上皇杖杀之。

现代文:肃宗在凤翔时,颜真卿上表为颜杲卿辩冤,时值张通幽为普安太守,太上皇用杖刑杀了他。

古文:李光弼、郭子仪收常山,出杲卿、履谦二家亲属数百人于狱,厚给遗,令行丧。

现代文:李光弼、郭子仪收复常山,把颜杲卿、袁履谦两家亲属数百人释放出狱,厚赠钱物,让他们治丧。

古文:乾元初,赠杲卿太子太保,谥曰忠节,封其妻崔清河郡夫人。

现代文:乾元年初,追封颜杲卿为太子太保,定谥号为 忠节 ,封其妻崔氏为清河郡夫人。

古文:初,博士裴郡以杲卿不执政,但谥曰忠,议者不平,故以二惠谥焉。

现代文:起初,博士裴郁认为杲卿不在朝执政,只给谥号为 忠 ,参加讨论的人为之不平,所以用 忠节 两字作为谥号。

古文:逖、季明及宗子等皆赠五品官。

现代文:卢逖、颜季明及长子等都追封为五品官。

古文:建中中,又赠杲卿司徒。

现代文:建中年间,又追封颜杲卿为司徒。

古文:初,杲卿被杀,徇首于衢,莫敢收。

现代文:当初,颜杲卿被杀,首级在大街上示众,没有敢收葬的。

古文:有张凑者,得其发,持谒上皇。

现代文:有一个叫张凑的人,得到了颜杲卿的头发,拿着去拜见太上皇。

古文:是昔见梦,帝寤,为祭。

现代文:这天晚上,肃宗梦见了颜杲卿,醒后为之设祭。

古文:后凑归发于其妻,妻疑之,发若动云。

现代文:后来张凑将头发归还杲卿妻,崔氏有点怀疑,而头发看起来像在动。

古文:后泉明购尸将葬,得刑者言,死时一足先断,与履谦同坎瘗。

现代文:以后颜泉明买下其父遗体将要安葬,从行刑的刽子手得知,杲卿死时一脚先被砍断,与袁履谦埋在一起。

古文:指其域得之,乃葬长安凤栖原。

现代文:指出埋处,发掘得之,遂葬于长安凤栖原。

古文:季明、逖同茔。

现代文:季明与卢逖同一墓穴安葬。

古文:泉明有孝节,喜振人之急。

现代文:颜泉明讲孝道、有节操,喜欢急人之难。

古文:既为承业所遣,未至而常山陷,故客寿阳。

现代文:当初被王承业遣回,未到家而常山失陷,所以客居寿阳。

古文:史思明围李光弼,获泉明,裹以革,送幽州,间关得免。

现代文:史思明围困李光弼时,俘获颜泉明,用皮革裹着,送往幽州,因道路艰险,得以乘机逃脱。

古文:思明归国,而真卿方为蒲州刺史,令泉明到河北求宗属。

现代文:史思明归顺朝廷,而颜真卿正任蒲州刺史,令颜泉明到河北寻找族人亲属。

古文:始,一女及姑女并流离贼中,及是并得之,悉钱三万赎姑女还,取赀复往,则己女复失之。

现代文:过去,一个女儿及姑母之女一起离散在叛贼中,至此就都找到了。颜泉明尽其囊中所有的三万钱赎买了姑母之女回来,然后带了钱再去,自己的女儿又找不到了。

古文:履谦及父故将妻子奴隶尚三百余人,转徙不自存,泉明悉力赡给,分多匀薄,相扶挟度河托真卿。

现代文:袁履谦及自己父亲旧部的妻子奴隶还有三百余人,转徙流离无以为生,颜泉明尽力资助,分多以济少,互相扶助渡河托付给颜真卿。

古文:真卿随所归资送之。

现代文:真卿对这些人随来随即予以资助送回。

古文:泉明之殡父,与履谦分柩,护还长安。

现代文:颜泉明殡殓父亲,是与袁履谦分棺而殓,护灵回长安。

古文:履谦妻疑敛具俭狭,发视之,与杲卿等,乃号踊,待泉明如父。

现代文:袁履谦之妻怀疑自己丈夫装殓俭薄,开棺一看,发现与颜杲卿是一样的,感动得顿足号哭,像父亲那样对待颜泉明。

古文:肃宗拜泉明郫令,政化清明,诛宿盗,人情翕然。

现代文:肃宗任命颜泉明为郫县令,他施政清明,捕杀惯盗,人心和顺。

古文:卒,帝思其质直,赠尚书左仆射,以实户三百封其家。

现代文:成都府尹考核他的政绩为第一,升为彭州司马。家贫,居官清廉,年幼孤儿相依者百口,稀粥都吃不饱,也无怨言。

古文: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

现代文:服母丧期间,哀伤至骨瘦如柴。他的义行,世人以为十分难得。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

古文:博通群书,晓战阵法。

现代文:博览群书,通晓兵法。

古文: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

现代文:志向高远,不拘小节,交游的都是君子长者,不与庸俗之辈合流,当时人不了解他。

古文:开元末,擢进士第。

现代文:开元末年,考中进士。

古文:时兄晓已位监察御史,皆以名称重一时。

现代文:此时其兄张晓已位居监察御史,兄弟都名重一时。

古文:巡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治绩最,而负节义,或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

现代文:张巡由太子舍人的京官,外放为清河县令,政绩突出,有气节讲义气,有因困难来依者,倾囊相助无吝色。

古文:秩满还都。

现代文:任期届满返回京城。

古文:于是杨国忠方专国,权势可炙。

现代文:此时,杨国忠正专权,权势炙手可热。

**古文:或劝一见,且显用,答曰: 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 **

现代文:有人劝张巡晋见他,将可得到重用,张巡回答: 这正是国家的怪事,京官不可当啊。

古文:更调真源令。

现代文:又调任真源县令。

**古文:土多豪猾,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邑中语曰: 南金口,明府手。 **

现代文:县内多强横狡猾的不法之徒,县衙大吏华南金作威作福、专横跋扈,县民谣说: 南金口,明府手。

古文:巡下车,以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现代文:张巡刚到任,就依法处决了他,而赦免了余党,这些人无不改邪归正。

古文:政简约,民甚宜之。

现代文:为政简略,民众很称道。

古文:安禄山反,天宝十五载正月,贼酋张通晤陷宋、曹等州,谯郡太守杨万石降贼,逼巡为长史,使西迎贼军。

现代文:安禄山反叛,天宝十五年正月,叛贼头目张通晤攻陷宋、曹等州,谯郡太守杨万石降贼,强迫张巡任该郡长史,并令他西迎贼军。

古文:巡率吏哭玄元皇帝祠,遂起兵讨贼,从者千余。

现代文:张巡率领属吏哭于玄元皇帝祠,于是起兵讨贼,追随者千余人。

古文:初,灵昌太守嗣吴王祗受诏合河南兵拒禄山,有单父尉贾贲者,阆州刺史璇之子,率吏称吴王兵,击宋州。

现代文:当初,灵昌太守吴王李受皇帝命联合河南兵马抵抗安禄山,单父县尉贾贲乃阆州刺史贾之子,率部属号称是吴王兵马,攻打宋州。

古文:通晤走襄邑,为顿丘令卢韺所杀。

现代文:张通晤逃往襄邑,被顿丘县令卢音英杀死。

古文:贲引军进至雍丘,巡与之合,有众二千。

现代文:贾贲率军进驻雍丘,张巡与他会合,有兵两千。

古文:是时雍丘令令狐潮举县附贼,遂自将东败淮阳兵,虏其众,反接在廷,将杀之,暂出行部。

现代文:此时雍丘县令令狐潮以全县投靠逆贼,就自己带兵向东击败淮阳兵,俘虏了许多人,反绑双手囚于院中,准备杀掉,暂时出去巡视部队。

古文:淮阳囚更解缚,起杀守者,迎贲等入。潮不得归,巡乃屠其妻子,砾城上。

现代文:淮阳俘虏相互解开绳索,杀死守卫,迎接贾贲等人的军队入城,令狐潮不能回城,张巡就杀死了令狐潮的妻子,碎尸于城头。

古文:祗闻,承制拜贲监察御史。

现代文:李奏明皇上,奉诏任命贾贲为监察御史。

古文:潮怨贲,还攻雍丘,贲趋门,为众躏死。

现代文:令狐潮怨恨贾贲,还军攻雍丘,贾贲奔向城门,被乱兵踏死。

古文:巡驰骑决战,身被创不顾,士乃奉巡主军。

现代文:张巡纵马决战,受伤也不顾,将士们就拥戴张巡主持军务。

古文:间道表诸朝,腾笺祗府,祗乃举兗以东委巡经略。

现代文:情况从小道表奏于朝廷,传送报告于吴王李官邸,李就将兖州以东各地交付张巡治理。

古文:潮以贼众四万薄城,人大恐。

现代文:令狐潮率贼军四万兵临城下,人心大为惶恐。

古文:巡谕诸将曰: 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

现代文:张巡训示诸将说 :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敌之心。

**古文:今出不意,可惊而溃也,乘之,势必折。 **

现代文:现在出其不意,可使其受惊而溃败,乘势而击之,必能杀其气焰。

**古文:诸将曰: 善。 **

现代文:诸将说 :很好。

古文:巡乃分千人乘城,以数队出,身前驱,直薄潮军,军却。

现代文:张巡就分兵千人登城防卫,另派几支队伍出击,身先士卒,直逼令狐潮军队,敌军退却。

古文:明日贼攻城,设百楼,巡栅城上,束刍灌膏以焚焉,贼不敢向,巡伺击之。

现代文:第二天贼军攻城,广设登城的战具,张巡设栅栏于城上,扎草灌油而焚烧,贼兵不敢接近,张巡乘机攻击敌军。

古文:积六旬,大小数百战,士带甲食,裹疮斗,潮遂败走,追之,几获。

现代文:历时六十天,大小数百次战斗,士卒吃饭不卸甲,裹伤而战,令狐潮败逃,张巡乘胜追击,几乎抓住令狐潮。

古文:潮怒,复率众来。

现代文:令狐潮恼怒,又率兵来。

古文:然素善巡,至城下,情语巡曰: 本朝危蹙,兵不能出关,天下事去矣。

现代文:但素来与张巡友善,到城下,动情地对张巡说 :唐朝形势危急,兵不能出潼关,大势已去。

**古文:足下以羸兵守危堞,忠无所立,盍相从以苟富贵乎? **

现代文:您以弱兵守危城,无从尽忠,何不跟随我们以求富贵呢?

古文:巡曰: 古者父死于君,义不报。

现代文:张巡说 :古制父被君杀,按理不该报复。

**古文:子乃衔妻孥怨,假力于贼以相图,吾见君头干通衢,为百世笑,奈何? **

现代文:而你却因妻儿而怀怨,借叛贼之力图报复,我将见到你的头颅在大街上示众,为后世耻笑,你怎么办呢?

古文:潮赧然去。

现代文:令狐潮羞惭而去。

古文:当此时,王命不复通,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且上存亡莫知,不如降。

现代文:这时,朝廷音讯断绝,有六员大将对张巡说,己方势单力薄,敌不过贼兵,而且皇上生死不明,不如投降。

古文:六人者,皆官开府、特进。

现代文:这六人都是开府、特进等官。

古文: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率军士朝,人人尽泣。

现代文:张巡表面答应,次日在大堂上挂天子画像,率领军士朝拜,人人都哭泣。

古文:巡引六将至,责以大谊,斩之。

现代文:张巡召引六将到,用大义谴责后杀之。

古文:士心益劝。

现代文:军心更加受到激励。

古文:会粮乏,潮饷贼盐米数百艘且至,巡夜壁城南,潮悉军来拒,巡遣勇士衔枚滨河,取盐米千斛,焚其余而还。

现代文:张巡军适逢缺粮,令孤潮运送给贼兵的载盐米的几百条船将到,张巡夜间设营垒于城南,令狐潮倾巢来抵御,巡派勇士悄然到河边,夺取盐米千斛,烧掉了余下的盐米而回。

古文: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

现代文:城中箭用完了,张巡命士兵扎草人千余,裹上黑衣,夜间用绳索垂吊城下,令狐潮兵竞相发箭,射了许久,才发现是草人;收回草人,得箭数十万支。

古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军大乱,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现代文:后来又在夜间往城下吊人,贼笑其故伎重演,不加防备,于是用五百敢死之士偷袭令狐潮军营,敌军大乱,烧其营帐,追击十余里。

古文:贼惭,益兵围之。

现代文:贼因败而惭恨,增兵围城。

**古文:薪水竭,巡绐潮: 欲引众走,请退军二舍,使我逸。 **

现代文:城内柴水尽,张巡骗令狐潮说,想带领部队离城,请退兵六十里,让我逃走。

古文:潮不知其谋,许之。

现代文:令狐潮不知是计,答应了。

古文:遂空城四出三十里,撤屋发木而还为备。

现代文:张巡就空着城向四面走出三十里,拆房屋取木材回城加强工事。

古文:潮怒,围复合。

现代文:令狐潮怒,又围城。

**古文:巡徐谓潮曰: 君须此城,归马三十匹,我得马且出奔,请君取城以藉口。 **

现代文:张巡从容地对令狐潮说: 您要这座城,请送我三十匹马,我有了马就出逃,您就可以占领此城作为报偿。

**古文:潮归马,巡悉以给骁将,约曰: 贼至,人取一将。 **

现代文:令狐潮给了马,张巡全部发给勇将,并约定说: 贼兵一到,你们一人要抓一贼将。

**古文:明日,潮责巡,答曰: 吾欲去,将士不从,奈何? **

现代文:次日,令狐潮责备张巡,张巡回答说: 我是想走,但将士不听命,怎么办呢?

古文:潮怒欲战,阵未成,三十骑突出,禽将十四,斩百余级,收器械牛马。

现代文:令狐潮发怒想打,阵势还未摆好,三十勇士纵马冲出,俘获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缴获一批兵器牛马。

古文:潮遁还陈留,不复出。

现代文:令狐潮逃回陈留,不再出来了。

古文:七月,潮率贼将瞿伯玉攻城,遣伪使者四人传贼命诏巡,巡斩以徇,余絷送祗所。

现代文:七月份,令狐潮又率贼将翟伯玉攻城,派遣伪使者四人传贼命招降张巡,张巡斩使者示众,剩下的捆送吴王李处。

古文:围凡四月,贼常数万,而巡众才千余,每战辄克。

现代文:围城四个月,贼兵经常是几万人,而张巡兵才千余人,每战总能制胜。

古文:于是河南节度使嗣虢王巨屯彭城,假巡先锋。

现代文:于是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驻扎彭城,命张巡为代理先锋。

古文:俄而鲁、东平陷贼,济阴太守高承义举郡叛,巨引兵东走临淮。

现代文:不久,鲁与东平被贼占领,济阴太守高承义全郡叛变,李巨领兵东奔到临淮。

古文:贼将杨朝宗谋趋宁陵,绝巡饷路。

现代文:贼将杨朝宗计划挥师宁陵,以断绝张巡的粮道。

古文:巡外失巨依,拔众保宁陵,马裁三百,兵三千。

现代文:张巡外面失掉了李巨的依托,就率兵保宁陵,马只三百匹,兵三千人而已。

古文: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等合。

现代文:到睢阳,与太守许远、城父县令姚门言等会合。

古文:乃遣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战宁陵北,斩贼将二十,杀万余人,投尸于汴,水为不流。

现代文:派遣将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与贼战于宁陵之北,斩贼将二十人,杀贼兵万余人,投尸于汴水,河水阻塞不流。

古文:朝宗夜去。

现代文:杨朝宗乘夜逃走。

古文:有诏拜巡主客郎中,副河南节度使。

现代文:肃宗下诏任命张巡为主客郎中、副河南节度使。

古文:巡籍将士有功者请于巨,巨才授折冲、果毅。

现代文:张巡将有功将士名单抄报虢王李巨,李巨只授予折冲、果毅等小官。

**古文:巡谏曰: 宗社尚危,围陵孤外,渠可吝赏与赀? **

现代文:张巡直言规劝说: 社稷还处在危险中,历代先帝陵寝尚在护守之外,怎能吝惜对功臣的赏赐呢?

古文:巨不听。

现代文:李巨不听。

古文:至德二载,禄山死,庆绪遣其下尹子琦将同罗、突厥、奚劲兵与朝宗合,凡十余万,攻睢阳。

现代文:至德二年,安禄山死,安庆绪派其部将尹子琦率领同罗、突厥、奚等族劲旅与杨朝宗会合,总计十余万人,进攻睢阳。

古文:巡励士固守,日中二十战,气不衰。

现代文:张巡激励将士坚守,一日作战二十次,士气不衰。

古文:远自以材不及巡,请禀军事而居其下,巡受不辞,远专治军粮战具。

现代文:许远自以为才能不及张巡,请张巡主持军事而自己甘居其下,张巡受而不辞,许远则专门筹集军粮、整修作战器械。

古文:前此,远将李滔救东平,遂叛入贼,大将田秀荣潜与通。

现代文:在此之前,许远属将李滔在援救东平时,背叛加入贼军,大将田秀荣暗中与李滔通消息。

**古文:或以告远曰: 晨出战,以碧帽为识。 **

现代文:有人向许远告发说 :田秀荣早晨出战时,戴碧色帽作为标识。

**古文:视之如言,尽覆其众。还辄曰: 我诱之也。 **

现代文:许远留意一看,果然如此,作战结果是全队覆灭。回来就说 :我是引诱敌人。

古文:请以精骑往,易锦帽。

现代文:并请求率精锐骑兵出战,换着锦帽。

古文:远以告巡,巡召登城,让之,斩首示贼。

现代文:许远将此事告诉了张巡,张巡叫田秀荣上城,斥责了他,并斩首给贼看。

古文:因出薄战,子琦败,获车马牛羊,悉分士,秋豪无入其家。

现代文:因而亲自领兵与敌作战,尹子琦兵败,缴获的车马牛羊,全部分给将士,一点也不拿回家。

古文:有诏拜巡御史中丞,远侍御史,訚吏部郎中。

现代文:皇上下诏书,任命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侍御史,姚门言为吏部郎中。

古文:巡欲乘胜击陈留,子琦闻,复围城。

现代文:张巡想乘胜攻击陈留,尹子琦得知,又围城。

古文:巡语其下曰: 吾蒙上恩,贼若复来,正有死耳。

现代文:张巡对部属说: 我受皇上恩典,贼兵如再来,我当以死报国。

**古文:诸君虽捐躯,而赏不直勋,以此痛恨! **

现代文:各位虽然为国献身,而赏赐不能酬劳你们的功勋,我感到很痛心!

古文:闻者感概。

现代文:听到的人都很感慨。

古文:乃椎牛大飨,悉军战。

现代文:于是杀牛设宴,犒劳将士,率军出战。

古文:贼望兵少,大笑。

现代文:贼兵看见张巡兵少,大加嘲笑。

古文:巡、远亲鼓之,贼溃,追北数十里。

现代文:张巡、许远亲自擂鼓指挥进攻,贼兵溃败,追击了数十里。

古文:其五月,贼刈麦,乃济师。

现代文:五月份,贼兵割麦,增加了兵力。

古文:巡夜鸣鼓严队,若将出。

现代文:张巡夜间击鼓整队,像要出击的样子。

古文:贼申警。

现代文:贼兵报警。

古文:俄自鼓,贼觇城上兵休,乃弛备。

现代文:一会儿不敲鼓了,贼窥视到城上兵解散了,就松弛了戒备。

古文:巡使南霁云等开门径抵子琦所,斩将拔旗。

现代文:张巡命南霁云等人开城门径直奇袭尹子琦营帐,杀贼将砍军旗。

古文:有大酋被甲,引拓羯千骑麾帜乘城招巡。

现代文:有一个贼兵大头目身披铠甲,领拓羯族骑兵千人挥旗要登城向张巡招降。

**古文:巡阴缒勇士数十人隍中,持钩、陌刀、强弩,约曰: 闻鼓声而奋。 **

现代文:张巡暗中用绳索吊下几十名勇士于城壕中,拿着铁钩、长刀、强弩,与他们约定: 听见鼓声就奋起战斗。

古文:酋恃众不为备,城上噪,伏发禽之,弩注矢外向,救兵不能前。

现代文:贼头目依仗自己人多不加防备,城上鼓噪起来,埋伏的士兵突然袭击,抓获了贼兵头目,并以弩发箭向外射,救兵不能靠前。

古文:俄而缒士复登陴,贼皆愕眙,乃按甲不出。

现代文:一会儿,城壕中的战士又登上城,贼兵都惊愕得瞪大了眼睛,都按甲不动。

古文: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乃得其状。

现代文:张巡想箭射尹子琦,但辨别不清谁是,于是削蒿草为箭,中箭者发现是草箭就很高兴,以为张巡箭用完了,跑去报告尹子琦,这样就知道了尹的所在。

古文:使霁云射,一发中左目,贼还。

现代文:命令南霁云射他,一箭射中尹子琦的左眼,贼退兵。

古文:七月,复围城。

现代文:七月份,又围城。

古文:初,睢阳谷六万斛,可支一岁,而巨发其半餫濮阳、济阴,远固争,不听。

现代文:当初,睢阳储谷六万斛,可够一年食用,而李巨调发了一半送给濮阳、济阴两地,许远力争,李巨不听。

古文:济阴得粮即叛。

现代文:而济阴得粮后就叛变了。

古文:至是食尽,士日赋米一勺,龁木皮、煮纸而食,才千馀人,皆癯劣不能彀,救兵不至。

现代文:至此粮食用完,每天只能发给士兵一小把米,只得啃树皮、煮纸充饥,仅剩千余人,都瘦弱不堪,而救兵又不到。

古文:贼知之,以云冲传堞,巡出钩铭干拄之,使不得进,篝火焚梯。

现代文:贼兵知道这个情况,用云梯、冲车攻城,张巡用钩干顶住,使它不能前进,然后用铁笼罩火烧梯。

古文:贼以钩车、木马进,巡辄破碎之。

现代文:贼以钩车、木马进攻,张巡都击毁了它。

古文:贼服其机,不复攻,穿壕立栅以守。

现代文:贼兵威服于他的机智,不再进攻,挖壕沟树栅栏以防守。

古文: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

现代文:张巡的士兵多饿死,活着的也都是伤病疲惫。

**古文:巡出爱妾曰: 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 **

现代文:张巡牵出自己的爱妾说 :各位将士终年缺粮,而忠义之志一点也不减弱,我恨不得割下我的肉给大家吃,难道还爱惜一妾而坐视士兵挨饿?

古文:乃杀以大飨,坐者皆泣。

现代文:就杀妾来犒赏大家,在座者都哭泣。

古文:巡强令食之,远亦杀奴僮以哺卒,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

现代文:张巡强令大家吃,许远也杀自己的奴仆作为士兵食物,以至于捕雀挖鼠,煮战袍、弓弩来吃。

**古文:贼将李怀忠过城下,巡问: 君事胡几何? **

现代文:贼将李怀忠经过城下,张巡问他: 你效力胡人多久了?

**古文:曰: 二期。 **

现代文:李答: 两年。

**古文:巡曰: 君祖、父官乎? **

现代文:张巡又问 :你的祖父、父亲是做官的吗? 李答: 是的。

**古文:曰: 然。 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从贼,关弓与我确? **

现代文:巡说: 你家世代为官,吃天子的饭,为什么要跟随叛贼,剑拔弩张地与我斗呢?

**古文:怀忠曰: 不然,我昔为将,数死战,竟殁贼,此殆天也。 **

现代文:怀忠说: 不对,我过去为将,几次拼死战,竟为贼俘,这大概是天意吧。

**古文:巡曰: 自古悖逆终夷灭,一日事平,君父母妻子并诛,何忍为此? **

现代文:张巡说 :自古叛逆终究是要被消灭的,一旦叛乱平定,你的父母妻子都要被杀,你怎能忍心干这样的事呢?

古文:怀忠掩涕去,俄率其党数十人降。

现代文:李怀忠掩面流泪而去,不一会儿,带着他的几十人来降。

古文:巡前后说降贼将甚多,皆得其死力。

现代文:张巡先后说服收降的贼军将领很多,都得到他们拼死效力。

古文:御史大夫贺兰进明代巨节度,屯临淮,许叔冀、尚衡次彭城,皆观望莫肯救。

现代文: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接替李巨为节度使,驻扎临淮,许叔冀、尚衡驻彭城,都持观望态度不肯救睢阳之围。

古文:巡使霁云如叔冀请师,不应,遣布数千端。

现代文:张巡命南霁云到许叔冀那里请发救兵,叔冀不答应,只送布数千匹。

古文:霁云嫚骂马上,请决死斗,叔冀不敢应。

现代文:霁云谩骂于马上,要求拼死决斗,叔冀不敢回答。

古文:巡复遣如临淮告急,引精骑三十冒围出,贼万众遮之,霁云左右射,皆披靡。

现代文:张巡又派霁云至临淮告急,率精锐骑兵三十突围出城,贼兵上万阻挡,霁云左右开弓,贼兵都溃败下去。

**古文:既见进明,进明曰: 睢阳存亡已决,兵出何益? **

现代文:南霁云见到了贺兰进明,进明说 :睢阳存亡之事已定,出兵又有什么用处呢?

**古文:霁云曰: 城或未下。如已亡,请以死谢大夫。 **

现代文:南霁云说 :城也许尚未陷落,如已失守,我就以死向您谢罪。

古文:叔冀者,进明麾下也,房琯本以牵制进明,亦兼御史大夫,势相埒而兵精。

现代文:许叔冀其人,是贺兰进明的部下,房本来是以他来牵制贺兰进明的,也兼任了御史大夫,权势相当而兵更精锐。

古文:进明惧师出且见袭,又忌巡声威,恐成功,初无出师意。

现代文:贺兰进明怕出兵后会被许叔冀袭击,又妒忌张巡声名威望,本来就没有出兵的意思。

古文:又爱霁云壮士,欲留之。

现代文:又爱南霁云这位壮士,想留下他。

古文:为大飨,乐作,霁云泣曰: 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

现代文:大设酒宴招待,音乐声起,南霁云哭着说 :昨天冲出睢阳时,将士已整月吃不到粮食了。

古文: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

现代文:现在您不出兵,而设宴奏乐,从大义上讲我不忍心独自享受,虽然吃了,也咽不下去。

**古文:今主将之命不达,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归报中丞也。 **

现代文:现在主将交给我的任务没完成,我请求留下一个指头已示信用,回去向中丞报告吧。

古文:因拔佩刀断指,一座大惊,为出涕。

现代文:说罢就拔佩刀砍断一根手指,满座都大惊,为之流泪。

古文:卒不食去。

现代文:终于不吃而去。

**古文:抽矢回射佛寺浮图,矢著砖,曰: 吾破贼还,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

现代文:抽箭回头射佛寺的宝塔,箭射进砖中,说: 我破灭叛贼回来,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就是我誓言的标志!

古文:至真源,李贲遗马百匹;次宁陵,得城使廉坦兵三千,夜冒围入。

现代文:到了真源,李贲送马百匹;在宁陵宿营时,得到城使廉坦兵三千人,乘夜突围入城。

古文:贼觉,拒之,且战且引,兵多死,所至才千人。

现代文:贼兵发觉,加以阻挡,南霁云边战边进,士兵大多战死,到达的才千人。

**古文:方大雾,巡闻战声,曰: 此霁云等声也。 **

现代文:正遇大雾,张巡听到战斗的声音,说 :这是霁云等的声音。

古文:乃启门,驱贼牛数百入,将士相持泣。

现代文:就打开城门,霁云军赶着获自贼军的几百头牛入城,将士们执手哭泣。

古文:贼知外援绝,围益急。

现代文:贼军知睢阳已无外援,围攻更急。

古文:众议东奔,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

现代文:大家议论向东转移,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放弃,贼兵就会乘胜鼓噪南窜,江、淮必亡。

古文:且帅饥众行,必不达。

现代文:而且带领饥饿士兵行军,必然到不了目的地。

古文: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

现代文:十月初九,贼攻城,将士伤病不能作战。

**古文:巡西向拜曰: 孤城备竭,弗能全。臣生不报陛下,死为鬼以疠贼。 **

现代文:张巡向西叩拜说 :孤城防卫之计已穷,不能保全了,臣活着不能报告陛下,死当为鬼以杀贼。

古文:城遂陷,与远俱执。

现代文:城被攻陷,与许远一起被俘。

**古文: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 安之,勿怖,死乃命也。 **

现代文:张巡的将士见到了,起立而哭,张巡说 :大家镇静,不要怕,死是命中注定的。

古文:众不能仰视。

现代文:大家都不能仰面正视。

**古文:子琦谓巡曰: 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是? **

现代文:尹子琦对张巡说 :听说您督战时,大声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满面,牙也咬碎,何至于这样呢?

**古文:答曰: 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 **

现代文:张巡答说 :我要用正气消灭逆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

古文:子琦怒,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

现代文:尹子琦怒,用刀撬开他的口,发现只剩三、四颗牙齿。

**古文:巡骂曰: 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 **

现代文:张巡骂着说: 我为君父而死,你投靠叛贼,乃是猪狗,怎能长久!

古文:子琦服其节,将释之。

现代文:尹子琦佩服他的气节,想要释放他。

古文:或曰: 彼守义者,乌肯为我用?

现代文:有人说: 他是谨守节义的人,怎肯为我所用?

**古文:且得众心,不可留。 **

现代文:而且他得军心,不可留。

古文:乃以刃胁降,巡不屈。

现代文:于是以刀胁迫投降,张巡不屈服。

古文:又降霁云,未应。

现代文:又逼霁云降,霁云未应声。

**古文:巡呼曰: 南八!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 **

现代文:张巡呼叫: 南八,男儿一死而已,不能向不义的人投降!

**古文:霁云笑曰: 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 **

现代文:霁云笑说: 想有所作为啊,您是了解我的,岂敢不死!

古文:亦不肯降。乃与姚訚、雷万春等三十六人遇害。

现代文:也不肯投降,于是与姚门言、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

古文:巡年四十九。

现代文:张巡时年四十九岁。

**古文:初,子琦议生致五人庆绪所,或曰: 用兵拒守者,巡也。 **

现代文:起初,尹子琦的意见是生俘一人送到安庆绪那里去,有人说: 指挥军队守城抵抗的是张巡。

古文:乃送远洛阳,至偃师,亦以不屈死。

现代文:于是押送许远到洛阳,许远走到偃师,也以不肯屈服而死。

古文:巨之走临淮,巡有姊嫁陆氏,遮王劝勿行,不纳,赐百缣,弗受,为巡补缝行间,军中号 陆家姑 ,先巡被害。

现代文:以前李巨撤至临淮时,张巡有一个嫁给陆家的姐姐,拦着李巨劝他别走,巨不听,赐给细绢百匹,她不接受,在张巡军中缝缝补补,军中称为 陆家姑 ,在张巡之前被害。

古文:巡长七尺,须髯每怒尽张。

现代文:张巡身长七尺,每逢发怒,胡须就都张开。

古文:读书不过三复,终身不忘。

现代文:读书不过三遍,就终身不忘。

古文:为文章不立稿。

现代文:写文章不打草稿。

古文:守睢阳,士卒居人,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

现代文:防守睢阳时,士兵百姓,见面就问姓名,以后没有不认识的。

古文:更潮及子琦,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余万。

现代文:从令狐潮到尹子琦,大小四百次战斗,斩贼将三百、士卒十余万。

古文:其用兵未尝依古法,勒大将教战,各出其意。

现代文:他用兵不曾遵依古法,命令大将教习战法时,按各自的意图。

古文:或问之,答曰: 古者人情敦朴,故军有左右前后,大将居中,三军望之以齐进退。

现代文:有人问为什么,张巡答说: 古时人情敦厚朴实,所以军阵分左右前后,大将在中间,三军望之以统一进退。

**古文:今胡人务驰突,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故吾止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尔。 **

现代文:现在胡人搞的是快速驰骋突击,聚如云合,分如鸟散,变化百出,所以我只是使士兵领会将领意图,将领了解士兵情绪,上下互相熟习,人自为战罢了。

古文:其械甲取之于敌,未尝自脩。

现代文:他的兵器甲胄都是取之于敌,未曾自己修造。

**古文:每战,不亲临行阵,有退者,巡已立其所,谓曰: 我不去此,为我决战。 **

现代文:每次战斗,并不亲临军阵中,有退却的,张巡早已站在那里,说: 我决不离开这里,去为我决战。

古文:士感其诚,皆一当百。

现代文:士兵为其诚意所感,无不以一当百。

古文:待人封锁所疑,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塞暑,虽厮养,必整衣见之,下争致死力,故能以少击众,未尝败。

现代文:待人不猜忌,赏罚严明,与大家同甘苦共冷暖,虽是奴仆,也必定穿戴整齐才见面,下属争着为他拼死效力,所以能够以少击多,未曾败过。

古文: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

现代文:被围日久,开始时是杀马吃,马吃完了,又杀妇女老弱,共吃三万人。

古文: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

现代文:人们知道将要死去,但没有背叛的。

古文: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

现代文:城破之日,剩下的老百姓只四百人而已。

古文:始,肃宗诏中书侍郎张镐代进明节度河南,率浙东李希言、浙西司空袭礼、淮南高适、青州邓景山四节度掎角救睢阳,巡亡三日而镐至,十日而广平王收东京。

现代文:原先,肃宗下诏命中书侍郎张镐接替贺兰进明为河南节度使,率浙东李希言、浙西司空袭礼、淮南高适、青州邓景山四位节度使互为掎角之势,以救睢阳。张巡死后三天张镐兵到,十天后广平王收复东京洛阳。

古文:镐命中书舍人萧昕诔其行。

现代文:张镐命中书舍人萧昕为张巡做悼词。

古文:时议者或谓:巡始守睢阳,众六万,既粮尽,不持满按队出再生之路,与夫食人,宁若全人?

现代文:当时议政者中有人认为:张巡开始守睢阳时,有兵六万,既然粮尽,不保存实力率队出城求再生之路,与其吃人,何如保全人?

古文:于是张澹、李纾、董南史、张建封、樊晁、硃巨川、李翰咸谓巡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

现代文:但是张澹、李纾、董南史、张建封、樊晃、朱巨川、李翰等都认为张巡护卫江、淮,挫贼气焰,天下不亡,是他的功劳。

古文:翰等皆有名士,由是天下无异言。

现代文:李翰等都是名士,从此天下没有异议。

古文:天子下诏,赠巡扬州大都督,远荆州大都督,霁云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扬州大都督,并宠其子孙。

现代文:天子下诏书,追封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南霁云为开府仪同三司,再追封为扬州大都督,并对他们的子孙加以恩宠。

古文:睢阳、雍丘赐徭税三年。

现代文:睢阳、雍丘免徭役税收三年。

古文:巡子亚夫拜金吾大将军,远子玖婺州司马。

现代文:张巡之子张亚夫被任为金吾大将军,许远之子许玫被任为婺州司马。

古文:皆立庙睢阳,岁时致祭。

现代文:在睢阳分别为张巡、许远立庙,每年按时祭祀。

古文:德宗差次至德以来将相功效尤著者,以颜杲卿、袁履谦、卢弈及巡、远、霁云为上。

现代文:德宗为至德以来的将相功绩显著者安排等级次序,以颜杲卿、袁履谦、卢弈及张巡、许远、南霁云为上等。

古文:又赠姚訚潞州大都督,官一子。

现代文:又追封姚门言为潞州大都督,给他的一个儿子赐官。

古文:贞元中,复官巡它子去疾、远子岘。

现代文:贞元年间,又给张巡的另一子张去疾、许远之子许岘赐官。

古文:赠巡妻申国夫人,赐帛百。

现代文:追封张巡之妻为申国夫人,赐绸百匹。

古文:自是讫僖宗,求忠臣后,无不及三人者。

现代文:从此以至僖宗,寻求忠臣后代,没有不包括这三人的。

古文:大中时,图巡、远、霁云像于凌烟阁。

现代文:大中年间,画张巡、许远、南霁云之像于凌烟阁。

古文:睢阳至今祠享,号 双庙 云。

现代文:睢阳二人祠庙至今享受香火,号称 双庙 。

古文:许远者,右相敬宗曾孙。宽厚长者,明吏治。

现代文:许远,乃右相许敬宗之曾孙,是一位宽厚长者,为政清明。

古文:初客河西,章仇兼琼辟署剑南府,欲以子妻之,固辞。

现代文:早年客居河西,章仇兼琼征召他来代理剑南府太守,想以女儿许配给他,许远坚决推辞。

古文:兼琼怒,以事劾贬高要尉。

现代文:章仇兼琼恼怒,借口有过加以弹劾,降为高要县尉。

古文:更赦还。

现代文:后遇赦回。

古文:会禄山反,或荐远于玄宗,召拜睢阳太守。

现代文:适逢安禄山叛变,有人向玄宗推荐许远,被任命为睢阳太守。

古文:远与巡同年生而长,故巡呼为兄。

现代文:许远与张巡同年而大月份,所以张巡呼之为兄。

古文:大历中,巡子去疾上书曰: 孽胡南侵,父巡与睢阳太守远各守一面。

现代文:大历年中,张巡子去疾向代宗上书说 :逆胡南侵时,我父亲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各守城的一面。

古文:城陷,贼所入自远分。

现代文:城破之日,贼兵进城之处从许远防区划分。

古文:尹子琦分郡部曲各一方,巡及将校三十余皆割心剖肌,惨毒备尽,而远与麾下无伤。

现代文:尹子琦将睢阳守军分为两部分,张巡及下属将校三十余人都被挖心割肌,惨毒之极,而许远与其部下却没受到伤害。

**古文:巡临命叹曰: 嗟乎,人有可恨者! **

现代文:张巡临死时叹息说: 唉,有人非常可恨!

**古文:贼曰: 公恨我乎? **

现代文:贼酋说: 您恨我吗?

**古文:答曰: 恨远心不可得,误国家事,若死有知,当不赦于地下。 **

现代文:张巡回答说 :我恨许远人心难测,贻误国事,如我死后有知,在九泉之下也是不会饶恕他的。

古文:故远心向背,梁、宋人皆知之。

现代文:所以许远究竟心向何处,梁、宋的人们都知道。

**古文:使国威丧衄,巡功业堕败,则远于臣不共戴天,请追夺官爵,以刷冤耻。 **

现代文:他导致国威丧失,张巡功业毁坏,臣与许远不共戴天,请陛下追夺他的官爵,以辨冤雪耻。

古文:诏下尚书省,使去疾与许岘及百官议。

现代文:代宗下诏书给尚书省,命张去疾与许岘及百官共议。

古文:皆以去疾证状最明者,城陷而远独生也。

现代文:大家都认为张去疾提出的证据最明显的,就是城破后许远独自活着。

古文:且远本守睢阳,凡屠城以生致主将为功,则远后巡死不足惑。

现代文:许远本来就是睢阳太守,凡破城后的屠杀中都以生俘主将为大功,那么许远死于张巡之后用不着怀疑。

古文:若曰后死者与贼,其先巡死者谓巡当叛,可乎?

现代文:如果说后死者就是附贼,那么先于张巡而死者说张巡一定叛逆,可以吗?

古文:当此时去疾尚幼,事未详知。

现代文:当时张去疾还年幼,不了解详情。

古文:且艰难以来,忠烈未有先二人者,事载简书,若日星不可妄轻重。

现代文:而且自国家遭难以来,讲忠烈没有超过张巡、许远这两人的,事载史册,像日月星辰一样,不可妄加轻重。

古文:议乃罢。

现代文:于是此议作罢。

古文:然议者纷纭不齐。

现代文:然而仍存在议论纷纭的情况。

古文:元和时,韩愈读李翰所为巡传,以为阙远事非是。

现代文:元和年间,韩愈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认为没有写许远事迹是不对的。

古文:其言曰: 二人者,守死成名,先后异耳。

现代文:韩愈说: 张、许两人,以死殉国成名,只是死的时间有先后而已。

古文:二家子弟材下,不能通知其父志,使世疑远畏死而服贼。

现代文:两家子弟才能低下,不能熟知父辈的志向,使世人怀疑许远怕死而降贼。

古文: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地,食其所爱之肉,抗不降乎?

现代文: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要守尺寸之地,吃其所爱者之肉,抵抗而不投降呢?

**古文:且见援不至,人相食而犹守,虽其愚亦知必死矣,然远之不畏死甚明。 **

现代文:而且见援兵不到,饥饿至人吃人还要坚守,虽再愚笨也知必死无疑,由此看出许远之不怕死是很清楚的。

古文:又言: 城陷自所守,此与儿童之见无异。

现代文:韩愈又说 :城破从两人所守之处划分,这简直是儿童之见。

古文:且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现代文:人之将死,他的脏器必有先染病的,拉断一根绳子,必有断绝之处。

**古文:今从而尤之,亦不达于理矣。 **

现代文:现据此谬论而责难许远,也是太不通情理了。

古文:愈于褒贬尤慎,故著之。

现代文:韩愈对于褒贬人和事是非常谨慎的,所以记下他的话。

古文:南霁云者,魏州顿丘人。

现代文:南霁云是魏州顿丘县人。

古文:少微贱,为人操舟。

现代文:少年时贫贱,替人驾船。

古文:禄山反,钜野尉张沼起兵讨贼,拔以为将。

现代文:安禄山反叛,钜野县尉张沼起兵讨贼,提拔他为军官。

古文:尚衡击汴州贼李廷望,以为先锋。

现代文:尚衡攻打汴州贼将李廷望,用他为先锋。

古文:遣至睢阳,与张巡计事。

现代文:被派遣到睢阳,与张巡商议事情。

**古文:退谓人曰: 张公开心待人,真吾所事也。 **

现代文:退下来后对人说 :张公开诚布公待人,真是我应该追随的人。

古文:遂留巡所。

现代文:于是留在张巡处。

古文:巡固劝归,不去。

现代文:张巡坚持劝他回去,也不走。

古文:衡赍金帛迎,霁云谢不受,乃事巡,巡厚加礼。

现代文:尚衡携带金银布帛来迎接,霁云谢绝不受,于是侍奉张巡,张巡厚加礼遇。

古文:始被围,筑台募万死一生者,数日无敢应。

现代文:开始城被围时,筑台招募敢死之士,几天了都没人敢应征。

古文:俄有喑鸣而来者,乃霁云也。

现代文:不久,有人忍痛吞声悲泣而来,原来是霁云。

古文:巡对泣下。

现代文:张巡与之相对流泪。

古文:霁云善骑射,见贼百步内乃发,无不应弦毙。

现代文:南霁云擅长骑马射箭,见到贼兵要近到百步以内才发射,无不应声而倒毙。

古文:子承嗣,历涪州刺史。

现代文:子南承嗣,曾任涪州刺史。

古文:刘辟叛,以无备谪永州。

现代文:刘辟反叛,因疏于防范而被贬到永州。

古文:雷万春者,不详所来,事巡为偏将。

现代文:雷万春其人,来历不详,在张巡部下任偏将。

古文:令狐潮围雍丘,万春立城上与潮语,伏弩发六矢著面,万春不动。

现代文:令狐潮围雍丘时,雷万春在城上与令狐潮说话,埋伏的弩弓发六箭射中雷万春的脸,雷万春岿然不动。

古文:潮疑刻木人,谍得其实,乃大惊。

现代文:令狐潮怀疑是雕刻的木头人,探子探得实情,就大为吃惊。

**古文:遥谓巡曰: 向见雷将军,知君之令严矣。 **

现代文:令孤潮远远地对张巡说: 前见雷将军,就深知您的军令之严。

古文:潮壁雍丘北,谋袭襄邑、宁陵。

现代文:令狐潮在雍丘城北建罕垒,打算袭击襄邑、宁陵。

古文:巡使万春引骑四百压潮,先为贼所包。巡突其围,大破贼,潮遁去。

现代文:张巡命令雷万春领骑兵四百压制令狐潮,却先被贼兵包围,张巡突破围兵,大破贼军,令狐潮逃走。

古文:万春将兵,方略不及霁云,而强毅用命。

现代文:雷万春带兵,谋略上不如霁云,但坚决果敢执行命令。

古文:每战,巡任之与霁云钧。

现代文:每次战斗,张巡使用他与使用南霁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