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七

古文:李怀仙,柳城胡也。

现代文:李怀仙,是柳城的胡人。

古文:世事契丹,守营州。

现代文:世代为契丹属下,守卫营州。

古文:善骑射,智数敏给。

现代文:擅长骑马射箭,思维敏捷有计谋。

古文:禄山之反,以为裨将。

现代文:安禄山叛乱,任他为副将。

古文:史思明盗河南,留次子朝清守幽州,以阿史那玉、高如震辅之。

现代文:史思明攻陷河南,留次子史朝清守幽州,派阿史那玉、高如震辅佐。

古文:朝义杀立,移檄诛朝清。

现代文:史朝义杀父自立,还要诛杀史朝清。

古文:二将乱,朝义以怀仙为幽州节度使,督兵驰入。

现代文:阿史那玉与高如震两将叛变,史朝义派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带兵入州。

古文:如震欲拒,不及计,乃出迎。

现代文:高如震本打算拒绝不纳,但来不及想出对策,只得出来迎接。

古文:怀仙外示宽以安士,居三日,大会,斩如震,州部悉平。

现代文:李怀仙表现极宽容以安人心。过了三天,大集会众将,斩杀高如震,州部乃平定下来。

古文:朝义败,将趋范阳。

现代文:后来,史朝义兵败,准备去范阳。

古文:中人骆奉先间遣镌说,怀仙遂降,使其将李抱忠以兵三千戍范阳。

现代文:中人骆奉先派人从小路来详细与他剖析利害祸福,李怀仙降,派将领李抱忠带兵三千戍守范阳。

古文:朝义至,抱忠闭关不内,乃缢死,斩其首,因奉先以献。

现代文:史朝义到了,李抱忠闭关不接纳。史朝义自缢死,李怀仙斩下他的头,由骆奉先献入京师。

古文:仆固怀恩即表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迁检校兵部尚书,王武威郡。

现代文:仆固怀恩上表推荐李怀仙任幽州卢龙节度使,后升检校兵部尚书,封爵武威郡王。

古文:属怀恩反,边羌挐战不解,朝廷方勤西师,故怀仙与田承嗣、薛嵩、张忠志等得招还散亡,治城邑甲兵,自署文武将吏,私贡赋,天子不能制。

现代文:后来跟着仆固怀恩叛变,边域各处战争不止。朝廷正招抚西方之师,所以李怀仙与田承嗣、薛嵩、张忠志等人得以招回亡散兵卒,治城邑,修甲兵,自己设置文武官将,地方贡赋据为私有,天子无法控制。

古文:大历三年,麾下硃希彩、硃泚、泚弟滔谋杀怀仙,斩阍者以入,希彩不至。

现代文:大历三年,他的麾下朱希彩、朱氵此、朱滔,打算杀了李怀仙,朱氵此兄弟杀了门卫进屋,但朱希彩还没来。

**古文:黎明,泚惧欲亡,滔曰: 谋不成,有死,逃将焉往? **

现代文:到天快亮了,朱氵此害怕起来,打算逃跑,朱滔说 :计划如果不能成功,只有一死。逃能逃到哪里去?

古文:俄希彩至,共斩怀仙,族其家。

现代文:一会儿朱希彩来了,共同杀了李怀仙及其一家。

古文:希彩自称留后。

现代文:朱希彩自称留后。

古文:张忠志以兵讨其乱,不克。

现代文:张忠志带兵来讨伐,未能得手。

古文:代宗因赦罪,诏宰相王缙为节度使,以希彩副之。

现代文:代宗也只得赦他的罪,诏令宰相王缙为节度使,任朱希彩为节度副使。

古文:希彩闻缙至,搜卒伍,大陈戎备以逆。

现代文:朱希彩听说王缙要来,就召集士卒,武装迎接王缙。

古文:缙建旌棨徐驱,希彩迎谒恭甚。

现代文:王缙带着旗旌仪仗,慢慢行进,朱希彩迎接拜见,甚为恭敬。

古文:缙度不可制,劳军,阅旬乃还。

现代文:王缙估计无法制服他,于是犒劳士兵,过了十来天就回去了。

古文:希彩即领节度。

现代文:朱希彩就此领了节度的事务。

古文:五年,封高密郡王。

现代文:大历五年,诏令封朱希彩为高密郡王。

古文:骜恣不轨,人不堪。

现代文:朱希彩为人桀骜恣肆,手下不堪其虐。

古文:七年,其下李瑗间众之怨,杀之,共推硃泚为留后。

现代文:大历七年,朱希彩手下李瑗挑起众人对李希彩的不满,杀了他,共同推戴朱氵此为留后。

古文:泚自有传。

现代文:朱滔,生性诡诈反复无常。

古文:硃滔,性变诈多端倪。希彩以同宗倚爱之,使主帐下亲兵。

现代文:朱希彩因与之同宗而喜爱他倚仗他,让他主管帐下之亲兵。

古文:泚领节度,遣滔将兵三千为天子西乘塞,为诸军倡。

现代文:朱氵此任节度使后,派朱滔带三千人马去泾州为天子防秋,为诸军中之首倡者。

古文:始,安、史后,山东虽外臣顺,实傲肆不廷。

现代文:起先,从安史之乱以后,山东方面,外表上仍为臣服,实质上桀骜不驯。

古文:至泚首效款,帝嘉之,召见滔殿中。

现代文:到朱氵此,首次表示效忠朝廷,皇帝大为奖许,召朱滔到殿中相见。

**古文:帝问曰: 卿材孰与泚多? **

现代文:皇帝问: 你的才能与朱氵此比,谁的更大?

**古文:滔曰: 统御士众,方略明辨,臣不及泚;臣年二十八,获谒天子,泚长臣五年,未识朝廷,此不及臣。 **

现代文:朱滔说 :统率士众,辨明形势,制定方略这些方面臣比不上朱氵此;不过,臣今年二十八岁,能荣获谒见天子的机会,朱氵此比我年长五岁,还未上过朝廷,这是他比不上臣的地方。

古文:帝愈嘉,特诏勒兵贯王城而出,屯泾州,置酒开远门饯之。

现代文:皇帝听后,更加高兴,特诏令带了兵贯穿王城而出,屯驻泾州,还在开远门设酒为他饯行。

**古文:戍还,乃谋夺泚兵,诡说曰: 天下诸侯未有朝者,先至,可以得天子意,子孙安矣。 **

现代文:待他秋防回来,就产生了夺朱氵此兵权的打算,骗朱氵此说 :天下的诸侯还没有人去朝见的,谁先去,可以得到天子的肯定,子孙就可安享富贵了。

古文:泚信之,因入朝。

现代文:朱氵此信以为真,就入朝见天子。

古文:稍不相平,泚遂乞留,西讨吐蕃。以滔权知留后,兼御史大夫。

现代文:后来时势又不平静,朱氵此要求留下防守,后奉命西去讨伐吐蕃,让朱滔暂掌留后职,兼御史大夫。

古文:滔杀有功者李瑗等二十馀人,威振军中。

现代文:朱滔将前有功人员李瑗等二十余人杀死,因而威镇军中。

古文:李惟岳拒命,滔与成德张孝忠再破之束鹿,取深州,进检校司徒,遂领节度,赐德、棣二州。

现代文:李惟岳不奉天子命谋反,朱滔与成德的张孝忠再次在束鹿将李惟岳打败,攻取深州,升任检校司徒,掌管节度事,受赐德、棣二州。

古文:德宗以康日知为深、赵二州团练使,诏滔还镇。

现代文:德宗任康日知为深、赵二州的团练使,诏令朱滔四镇。

古文:滔失深州,不平,又请恒、定七州所赋供军,复不许,愈怨。

现代文:朱滔失去深州,心中不平,又请求要恒、定等七州的赋税以供军饷,又不得允许,怨恨就更深了。

古文:时马燧围田悦,悦穷,间滔与王武俊同叛。

现代文:那时,马燧正围困田悦,田悦窘迫,于是使人离间朱滔与王武俊一同反叛。

古文:滔姑子刘怦为涿州刺史,以书谏曰: 司徒身节制,太尉位宰相,恩遇极矣。

现代文:朱滔姑妈的儿子刘怦是涿州刺史,写信劝他: 司徒身为节制,太尉位于宰相,所得恩宠可谓到了极顶。

古文:今昌平有太尉乡、司徒里,不朽业也。

现代文:直到如今,昌平还有太尉乡、司徒里,真是万代不朽之功业。

古文:能以忠顺自将,则无不济。

现代文:能以忠顺自我约束,则没有不成功业的。

古文:比忘上乐战,不顾成败如安、史者,今复何有?

现代文:前不久背恩皇上,乐于征战不顾成败的如安禄山、史思明等人,如今还留有什么?

**古文:司徒图之,无贻悔。 **

现代文:司徒您要好好考虑,谨慎从事,切莫做后悔的事。

古文:滔不从,连兵救悦。

现代文:朱滔不听,与王武俊联兵去援救田悦。

古文:又惧张孝忠之袭,使怦壁险而军。

现代文:既而又害怕张孝忠袭击自己,派刘怦倚险筑工事而守。

古文:滔激其众曰: 士蹀血斗,既下坚城,朝廷乃见夺,奏赏不报。

现代文:朱滔激励其士众说: 大伙儿浴血奋战,攻下坚城,却遭朝廷排挤,我们奏捷而不得赏赐。

**古文:君等疾趋,破马燧军以取赀粮,可乎? **

现代文:你等迅速出击,攻破马燧军夺取粮草财物,好吗?

古文:军中不应,三号之,乃曰: 幽人死于南者,骸撑不揜,痛藏心髓,奈何复欲暴骨中野乎?

现代文:军中无人应答。三次号召,才有人说: 幽燕之人战死在南方的,尸骸都暴露野外,无人掩埋,看了谁不心痛?

**古文:司徒兄弟受国宠,士各蒙官赏,愿安之,不恤其它。 **

现代文:为什么还要人暴尸野外呢?司徒您兄弟受国家宠信,我们也可蒙受官赏。对此我们安心了,不再求其他。

古文:滔罢,潜杀不可共乱者数十人。

现代文:朱滔这才作罢,暗中将不肯跟他一起谋乱的人杀了几十人。

古文:日知发其谋于燧,天子闻,以悦未下,重起两寇,即封滔通义郡王,实户三百。

现代文:康日知向马燧揭发了朱滔的阴谋。天子知道后,因为田悦还未攻下,不想再树一敌,于是封朱滔为通义郡王,实封三百户。

古文:滔愈悖,分兵与武俊屯赵州胁日知,矫诏发其粮贮,即引兵救悦,次束鹿。

现代文:朱滔越来越悖逆,分兵给王武俊屯扎在赵州胁迫康日知,伪造诏书调拨他的粮草,并率兵去助田悦,驻扎在束鹿。

**古文:军大噪曰: 天子令司徒北还,而南救魏,宁有诏邪? **

现代文:军中大哗说: 天子命司徒北上回镇,而现在却南下救魏,有诏令吗?

古文:滔惧,走匿传舍。

现代文:朱滔害怕众怒,躲进传舍里。

古文:裨将蔡雄好谕士曰: 始天子约取成德,所得州县赐有功者。

现代文:裨将蔡雄出来好言解释 :当初天子约司徒取成德,所得的州县赐给有功者。

古文:拔深州者,燕也。

现代文:攻克深州的,是我们燕人。

古文:本镇常苦无丝纩,冀得深州以佐调率,今顾不得。

现代文:本镇常苦于缺乏丝絮,希望能得到深州有助于调济缺乏,如今却又得不到。

**古文:又天子以帛赐有功士,为马燧掠去,今引而南,非自为也。 **

现代文:另外,天子将帛赐给有功者,但又被马燧半途抢去。现在引军南下,不是为了司徒本人。

**古文:军中悔谢,复曰: 虽然,司徒南行违诏书,莫如还。 **

现代文:兵士们听了都表示道歉自己的鲁莽,又说: 虽然是为了大家,但司徒南行违背诏令,不如还是回去。

古文:滔回次深州,诛首变者二百人。

现代文:朱滔回军到达深州,诛杀出头哗闹的二百来人。

古文:众惧,乃率兵南壁宁晋,与武俊合。

现代文:众人都怕了,朱滔才率兵南下,在宁晋筑工事坚守,与王武俊的兵会合。

古文:帝命马燧、李怀光击之,滔属郑云逵、田景仙皆奔燧。

现代文:皇帝命马燧、李怀光去回击,朱滔的部属郑云逵、田景仙都奔归马燧。

古文:已而滔破怀光军,则与王师屯魏桥,久不战。

现代文:后来,朱滔击败了李怀光,便与王师屯兵在魏桥两端,相望而不交战。

**古文:悦德滔援,欲尊而臣之,滔让武俊,曰: 箧山之胜,王大夫力也。 **

现代文:田悦感激朱滔的援救,准备尊朱滔为王,自愿为臣。朱滔谦让给王武俊,说 :箧山之所以能取胜,全赖王大夫之力。

古文:于是,滔、武俊官属共议: 古有列国连衡共抗秦。

现代文:于是,朱滔、王武俊官属们共同商议说 :古代有列国连衡共同抗秦。

古文:今公等在此,李大夫在郓,请如七国,并建号,用天子正朔。

现代文:如今公等在这里,李大夫在郓。不如仿效战国七国,大家都建国号,用天子的正朔年号。

古文:且师在外,其动无名,岂长为叛臣,士何所归?

现代文:况且师在外,行动没有名义,难道能长久为叛逆之臣?兵士将何所归?

**古文:宜择日定约,顺人心,不如盟者共伐之。 **

现代文:效七国旧例则仍尊唐皇帝为天子,我们就名正言顺了。我们该快些选定日期定好盟约,以顺人心,违背盟约的就大家共同讨伐。

古文:滔等从之。

现代文:朱滔等人都同意。

古文:滔以禄山、思明皆起燕,俄覆灭,恶其名,以冀尧所都,因号冀,武俊号赵,悦号魏,纳号齐。

现代文:朱滔因为安禄山、史思明都起兵于燕,后来均遭覆灭,所以厌恶 燕 这一名称;而尧则都于冀,所以取国号为 冀 ,王武俊国号 赵 ,田悦国号 魏 ,李纳国号 齐 。

古文:建中三年冬十月庚申,为坛魏西,祀天,各僭为王,与武俊等三让乃就位。

现代文:建中三年冬十月庚申日,在魏西筑坛,祭天,各人都僭称为王,与王武俊、田悦等人三次谦让,才各自就位。

古文:滔为盟主,称孤;武俊、悦及纳称寡人。

现代文:朱滔为盟主,自称时用 孤 ,王武俊、田悦、李纳,自称时用 寡人 。

**古文:是日,三叛军上有云气颇异,燧望笑曰: 是云无知,乃为贼瑞邪! **

现代文:这一天,三叛军头上有云气呈现异样,马燧望着笑说: 这云无知,竟然去为贼人现瑞兆!

古文:先是,其地土息高三丈,魏人韦稔佞悦,以为益土之兆。

现代文:先前,那块地方突然长高了三丈。魏人韦稔为谄媚田悦,说这是将会扩充疆域的征兆。

古文:后二年,滔等册遗,正值其所。

现代文:两年后,朱滔等册立王所,就在此地。

古文:滔改幽州为范阳府,以子为府留后,称元帅,用亲信为留守。

现代文:朱滔将幽州改为范阳府,让儿子做府留后,称元帅,又用亲信为留守。

古文:滔等居室皆曰殿,妻曰妃,子为国公,下皆称臣,谓殿下。

现代文:朱滔等的居室都称之为 殿 ,妻子称为妃,儿子为国公,以下皆为臣,称呼朱滔为殿下。

古文:上书曰笺,所下曰令。

现代文:臣属上书叫笺,朱滔所下达的叫令。

古文:置左右内史,视丞相;内史令、监,视侍中、中书令;东西侍郎,视门下、中书;东曹给事、西曹舍人,视给事中、中书舍人;司议大夫,视谏议大夫;六官省,视尚书;东、西曹仆射,视左右仆射;御史台曰执宪,置大夫至监察御史,驱使要籍官曰承令;左右将军曰虎牙、豹略;军使曰鹰扬、龙骧。

现代文:设置左右内史,有如丞相;设内史令、内史监,有如侍中、中书令;设东西侍郎,有如门下、中书;设东曹给事、西曹舍人,有如给事中、中书舍人;设司议大夫,有如谏议大夫;设六官省,有如尚书;设东西曹仆射,有如左右仆射;设御史台称为执宪,置大夫直至监察御史;设驱使要籍官称为承令;设左右将军,称为虎牙、豹略;设军使,称为鹰扬、龙骧。

古文:以刘怦为范阳府留守,柳良器、李子千为左右内史,滔兄琼瑰、陆庆为东、西曹仆射,杨霁、马寔、寇瞻、杨荣国为司文、司武、司礼、司刑侍郎,李士真、樊播为执宪大夫、中丞。

现代文:任刘怦为范阳府留守,任柳良器、李子千为左右内史,任朱滔的哥哥朱琼瑰、朱陆庆为东、西曹仆射,任杨霁、马萛、寇瞻、杨荣国为司文、司武、司礼、司刑侍郎,任李士真、樊播为执宪大夫、中丞。

古文:其馀以次补署。

现代文:其余的人依次委任官职。

古文:聘处士张遂、王道为司谏。

现代文:又聘任处士张遂、王道为司谏。

古文:燧遣李晟将兵至易、定,率张茂昭攻涿、莫,以绝滔援。

现代文:马燧派李晟率兵至易州、定州,率领张茂昭攻涿州、莫州,以断绝朱滔的援救。

古文:明年,围清苑,滔将郑景济固守。

现代文:第二年,又围清苑,朱滔的将领郑景济坚守。

古文:滔使马寔将兵万人,与武俊拒燧,自以兵万馀救清苑,绝晟粮道。

现代文:朱滔派马萛率领一万人,与王武俊合力抗拒马燧,而他自己则带兵一万多去救助清苑,断绝李晟的粮道。

古文:兵至定州,晟不知,夜引兵还。

现代文:朱滔兵到定州,李晟不知道,夜里带兵回去了。

古文:滔疑有伏,不敢逼,遽保瀛州。

现代文:朱滔对此大惑不解,怀疑有伏兵,不敢靠近,而去保瀛州。

古文:而孝忠、晟合兵千人城莱水,滔骁将乌萨戒以兵七百袭杀城卒数百,晟不出。

现代文:此时张孝忠、李晟合兵一千在莱水筑城堡,朱滔的骁将乌萨戒带领七百人袭击,杀死了守城卒几百人,李晟不出城。

古文:景济望滔军立帜为应。

现代文:郑景济对着朱滔军竖旗帜呼应。

古文:滔进军薄晟营,晟战不利,城中兵亦出,晟大败,奔易州。

现代文:朱滔进军,逼近李晟营垒。李晟迎战不利,城中兵也出来了,李晟大败,逃奔易州。

古文:茂昭走满城。

现代文:张茂昭去满城。

古文:滔已破晟,则回屯河间不进。

现代文:朱滔打败李晟后,回头屯扎在河间按兵不进。

古文:武俊使宋端趣让,滔怒曰: 孤亟战且病,就医药,而王已复云云。

现代文:王武俊派宋端去催促,朱滔发怒说: 孤频频作战又得了病,正在就医,王还要噜嗦。

古文:孤南救魏,弃兄背君如脱屣。

现代文:孤为了南下救魏,抛弃兄长,背叛国君,就像丢破鞋一样。

**古文:王必相疑,亦听所为! **

现代文:王若定要疑我,由他自便。

古文:端还,武俊谓寔曰: 寡人望王速来指纵,决胜负,复何恶?

现代文:宋端将话带了回去。王武俊对马萛说 :我希望王能速来,是希望他来指方向,决胜负,为什么那么恶声恶气?

**古文:王异日并天下,寡人得六七城,为节度足矣。 **

现代文:王将来并有天下,我只求有六七个城邑,当个节度就足够了。

古文:寔遣具道所以然,武俊亦遣使谢滔,滔悦,亦报谢。

现代文:马萛派人去作了解释,王武俊也派人去向朱滔道歉,朱滔很高兴,也派人答谢。

古文:然武俊内衔之,滋不怿,与田悦潜谋绝滔。

现代文:不过,王武俊心中总存了个疙瘩,对朱滔的不满越来越甚,暗中与田悦商议如何与朱滔断绝。

古文:及泚反,燧等皆班师,武俊、寔亦还。

现代文:及至朱氵此反叛,马燧等人均班师回朝,王武俊、马萛也各自回去。

古文:悦、武俊遣使至河间,贺泚即位。

现代文:田悦、王武俊派使者到河间,恭贺大秦皇帝即位。

古文:武俊诡请寔共攻康日知于赵州,谋覆其军,不克。

现代文:王武俊诈请马萛共同攻击康日知,想颠覆他的军队,但交战未能取胜。

古文:实归,武俊饯之,厚赠遗。

现代文:马萛归去时,王武俊为之饯别,馈赠甚厚。

古文:泚遣人密召滔,使趋洛阳。

现代文:朱氵此派人秘密召朱滔,要他去洛阳。

**古文:滔发书,西向再拜,移檄诸道曰: 今发突骑四十万走洛阳,与皇帝会上阳宫。 **

现代文:朱滔很高兴,发书回答,且朝西再拜,同时向各道发出檄书说 :现在调发精锐骑兵四十万到洛阳去,与皇帝相会于上阳宫。

古文:使王郅说悦连和俱西。

现代文:派王郅去劝说田悦和他连兵一同西去。

古文:滔素强调敛,武俊等不能堪。

现代文:朱滔一向强行调兵敛财,王武俊等人颇不胜负担。

古文:又令各以兵五千从攻洛,欲僭称帝,乘舆、法从及赦令皆具。

现代文:朱滔这次又令他们各出兵五千人,跟随他一同去攻洛阳,也打算僭越称帝,乘舆、法从及赦令帝王用品全都准备好了。

古文:初,回纥以女妻奚王,大历末,奚乱,杀王,女逃归,道平卢,滔以锦绣张道,待其至,请为婚,女悦,许焉。

现代文:当初,回纥可汗将女儿嫁给奚王,大历末年,奚国内乱,杀了王。回纥可汗女逃归,路过平卢,朱滔在路边张设锦绣,迎接回纥女。

古文:既而遣使修婿礼于回纥,回纥喜,报以名马重宝。

现代文:回纥女来后,朱滔向她求婚,回纥女很高兴,就同意了。后来,朱滔派使者去回纥表达女婿之礼,回纥可汗也很高兴,答谢他名马重宝。

**古文:及僭相王,与武俊、悦、纳纳四金钥于回纥,曰: 四国愿听命于可汗,谨上金钥,启闭出纳,唯所命。 **

现代文:到他自称诸侯王时,就与王武俊、田悦、李纳共同送了四把金钥匙给回纥,说: 我们四国,愿听命于可汗,特此奉上金钥匙,此后开关出入,均惟可汗命是从。

古文:至是,乞师焉。

现代文:这时他要去洛阳,就向回纥求兵。

古文:回纥以二千骑从,而武俊亦先乞师,以断怀光饷路,未至,而王师还。

现代文:回纥给了两千人马。王武俊也先向回纥讨兵,想切断李怀光的运粮道。但回纥兵还未到,而王师已回。

**古文:回纥过幽州,滔使说其酋达干曰: 若能同度河而南,玉帛子女不赀,计可得也。 **

现代文:回纥兵经过幽州,朱滔派使者去劝说其酋长达干 :假若您能与我们同渡河南下,那里女子财物不计其数,都可取得。

**古文:达干许诺,滔啖以金帛,约曰: 五十里舍,以须悦军。 **

现代文:达干同意,朱滔用金钱玉帛贿赂,与他相约: 进军五十里就驻扎下来,等待田悦军到。

古文:滔兵五万,车千乘,骑二万,士私属万馀,虏兵三千,马、橐它倍之;过武俊境,武俊劳之,牛酒刍米皆具。

现代文:朱滔领兵五万,战车一千乘,骑兵两万,士人私下相跟的一万多,再加虏兵三千,马和骆驼六千。经过王武俊辖境,王武俊出来犒劳,酒肉米饭饲料一应俱全。

古文:然悦已用武俊谋,不肯出,储峙于野以待。

现代文:不过,田悦已采用王武俊的策略,不肯出兵,而把兵储屯在郊野。

古文:滔至贝州,悦刺史邢曹俊上谒滔,即归闭城守,滔疑之,次永济。

现代文:朱滔到了贝州,田悦的刺史邢曹俊来上谒朱滔,施行一般礼节后,邢曹俊即刻回去闭城而守。朱滔心中疑惑,驻扎在永济。

**古文:武俊阴遣客反间滔曰: 悦有憾,须公南,以兵断公归路,宜少备。 **

现代文:王武俊暗中派门客去挑拨,对朱滔说 :田悦对你有不满,待你过去南下后,就用兵掐断你的归路。你该有所准备。

古文:滔闻怒,入永济,执悦吏掠讯,不得其情,杀之。

现代文:朱滔听说后很生气。进入永济城,抓住田悦的官吏拷打审讯,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就把那官吏杀了。

古文:使回纥大掠,南及澶、卫,系执老幼无遗者。

现代文:又唆使回纥兵大肆抢掠,南及澶州、卫州,无论男女老幼一起抓走。

古文:悦大恐,阖城自保。

现代文:田悦大惊,闭城自保。

古文:滔遣将杨布略定馆陶,屯平恩,置官吏。

现代文:朱滔派大将杨布攻下馆陶,屯扎在平恩,就此设置官吏。

古文:滔整军北还,使马寔屯冠氏,闻悦死,遂攻魏州,围贝州。

现代文:朱滔整顿军队打算北归,派马萛屯守冠氏,此时,听说田悦死了,于是进攻魏州,围困贝州。

古文:于是,武俊、李抱真合军击滔。

现代文:那时,王武俊、李抱真合军攻击朱滔。

古文:滔急召寔至贝州,步马乏顿。

现代文:朱滔急忙召马萛到贝州来,但人马均极困乏。

古文:明日,辄约战,寔请休士三日,蔡雄、达干等畏武俊坚壁难图,请战。

现代文:第二天,朱滔就要他出战,马萛要求让士兵休息三天。蔡雄、达干等担心王武俊工事坚固,难以攻克,请朱滔出战。

**古文:杨布曰: 大王将取东都,逢小敌即怯,何以长驱天下邪? **

现代文:杨布说: 大王将去攻取东都,现在遇上小敌就怯阵,将来怎能长驱天下呢?

古文:术士尹少伯亦言必胜。

现代文:术士尹少伯也说出战必胜。

古文:既战,为二军所乘,大败,大将硃良祐、李进皆被执,委杖如丘,滔奔入德州。

现代文:于是第二天出战,但被王武俊、李抱真两军压倒,结果大败,大将朱良、李进都被抓去,丢弃的兵械堆积如山,朱滔逃奔德州。

古文:恨少伯、雄、布之谬,杀之。

现代文:心中怀恨尹少伯、蔡雄、杨布,把他们都杀了。

古文:俄而京师平,滔已败,不能军,走还幽州,上书待罪。

现代文:不久,京师乱平,朱滔也败得不能成军,于是回到幽州,上书皇帝,谢罪待命。

古文:有诏武俊、抱真开示大信,若诚心审固者,当洗衅录勋,与更始。

现代文:有诏给王武俊、李抱真,只要他们诚心归国,能将功补过,则均可不计前罪。

古文:初,滔以刘怦忠力,使留守,及败,疑图己,仿徨不敢入。

现代文:当初,朱滔因刘怦忠诚有勇,使他任范阳留守,到自己兵败,怕他会谋害自己,彷徨不敢入城。

古文:怦闻其至,搜兵缮铠,夹道陈二十里迎谒,望滔哭,滔遂入府。

现代文:刘怦听说朱滔回镇,召集士兵,修整武器,出城二十里夹道迎接,刘怦望见朱滔,禁不住泪流满面。朱滔这才入府。

古文:气沮索,日邑邑,被病,政事一委怦。

现代文:以后,心中沮丧,每日郁郁不乐,生了病。于是将一切政事全交给刘怦。

古文:贞元元年死,年四十二,赠司徒。

现代文:贞元元年死,年四十二岁,追赠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