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四

古文:北狄契丹,本东胡种,其先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

现代文:契丹,本是东胡族人,其祖先被匈奴所破,退保鲜卑山。

古文:魏青龙中,部酋比能稍桀骜,为幽州刺史王雄所杀,众遂微,逃潢水之南,黄龙之北。

现代文:魏时青龙年间,部落酋长比能稍有不驯,被幽州刺史王雄所杀,部落衰微,逃至潢水之南,黄龙之北。

古文:至元魏,自号曰契丹。

现代文:至后魏时,自称契丹。

古文: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

现代文:地处离京师东北五千多里。东接高丽,西连奚,南挨营州,北靠、室韦,以冷陉山为屏障自卫。

古文:射猎居处无常。

现代文:逐猎往来,居无定处。

古文:其君大贺氏,有胜兵四万,析八部,臣于突厥,以为俟斤。

现代文:其君长为大贺氏,有精兵四万,分为八部,臣事突厥,任职俟斤。

古文:凡调发攻战,则诸部毕会;猎则部得自行。

现代文:凡有调发争战,各部会合;若是猎射,则各部分散行动。

古文:与奚不平,每斗不利,辄遁保鲜卑山。

现代文:与奚不和,争战若不利就退守鲜卑山。

古文:风俗与突厥大抵略侔。

现代文:风俗与突厥大体相同。

古文:死不墓,以马车载尸入山,置于树颠。

现代文:人死不埋,用马车送入大山,将尸体放在树巅。

古文:子孙死,父母旦夕哭;父母死则否,亦无丧期。

现代文:子孙死,父母早晚都哭悼;父母死,子孙不哭,也没有服丧期。

古文:武德中,其大酋孙敖曹与靺鞨长突地稽俱遣人来朝,而君长或小入寇边。

现代文:武德年间,大酋长孙敖曹与君长突地稽都派人入朝,而君长们时有骚扰边境之事。

古文:后二年,君长乃遣使者上名马、丰貂。

现代文:两年后,君长咄罗派使者来贡名马、丰貂。

古文:贞观二年,摩会来降。

现代文:贞观二年,君长摩会来降。

古文:突厥颉利可汗不欲外夷与唐合,乃请以梁师都易契丹。

现代文:突厥的颉利可汗不愿意外夷与唐和好,请求拿梁师都与契丹交换。

古文:太宗曰: 契丹、突厥不同类,今已降我,尚可索邪?

现代文:太宗说 :契丹、突厥不同类。现在契丹已经降我了,怎么还可以索要?

**古文:师都,唐编户,盗我州部,突厥辄为助,我将禽之,谊不可易降者。 **

现代文:师都,原是唐的编户,抢夺我的州部,突厥竟然容纳助他,我正准备擒拿他,决不可用他换降者。

古文:明年,摩会复入朝,赐鼓纛,由是有常贡。

现代文:第二年,摩会又入朝,皇帝赐他鼓纛,从此有例贡。

古文:帝伐高丽,悉发酋长与奚首领从军。

现代文:皇帝讨伐高丽,调发所有酋长与奚的首领从军。

古文:帝还,过营州,尽召其长窟哥及老人,差赐缯采,以窟哥为左武卫将军。

现代文:班师时,皇帝过营州,召集君长窟哥及老人等,分级赐给缯绸等物,委任窟哥为左武卫将军。

古文:大酋辱纥主曲据又率众归,即其部为玄州,拜曲据刺史,隶营州都督府。

现代文:大酋辱纥主曲据又率众归降。即列其部为玄州,委任曲据为刺史,隶属营州都督府。

古文:未几,窟哥举部内属,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封无极男,赐氏李。

现代文:不久,窟哥全部都来归附,于是设置松漠都督府,委派窟哥为使掌管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封爵无极男,赐姓李氏。

古文:以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问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俱隶松漠府,即以辱纥主为之刺史。

现代文:列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问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都隶属松漠府,即任辱纥主为刺史。

古文:窟哥死,与奚连叛,行军总管阿史德枢宾等执松漠都督阿卜固献东都。

现代文:窟哥死,契丹与奚联手叛乱。行军总管阿史德枢宾等抓住松漠都督阿卜固献到东都。

古文:窟哥有二孙:曰枯莫离,为左卫将军、弹汗州刺史,封归顺郡王;曰尽忠,为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

现代文:窟哥有两个孙子:一叫枯莫离,任左卫将军、弹汗州刺史,封爵归顺郡王;一叫尽忠,任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

古文:而敖曹有孙曰万荣,为归诚州刺史。

现代文:契丹别部酋帅孙敖曹有个孙子叫万荣,任归诚州刺史。

古文:于是营州都督赵文翙骄沓,数侵侮其下,尽忠等皆怨望。

现代文:那时,营州都督赵文岁羽骄且贪,多次侵侮下属,尽忠等人心中怨恨。

古文:万荣本以侍子入朝,知中国险易,挟乱不疑,即共举兵,杀文翙,盗营州反。

现代文:孙万荣本是以侍子身份入朝的,了解中国的虚实,于是共同举兵杀了赵文岁羽,窃据营州谋反。

古文:尽忠自号无上可汗,以万荣为将,纵兵四略,所向辄下,不重浃,众数万,妄言十万,攻崇州,执讨击副使许钦寂。

现代文:尽忠自称是无上可汗,任万荣为将,纵兵四处侵略,所到之处即被攻下,不到二十天,聚众几万人,妄称有十万,攻打崇州,擒拿讨击副使许钦寂。

古文:武后怒,诏鹰扬将军曹仁师、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右武威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击之;以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纳言姚为之副。

现代文:武后怒,诏令鹰扬将军曹仁师、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右武威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员大将率兵讨伐;派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纳言姚王寿为副使。

古文:更号万荣曰万斩,尽忠曰尽灭。

现代文:改称万荣为万斩,尽忠为尽灭。

古文:诸将战西硖石黄麞谷,王师败绩,玄遇、仁节皆为虏禽。

现代文:诸将与万荣战于西硖石黄獐谷,王师败,张玄遇、麻仁节被俘。

古文:进攻平州,不克。

现代文:进攻平州,也不胜。

古文:败书闻,后乃以右武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为清边道大总管,击契丹;募天下人奴有勇者,官畀主直,悉发以击虏。

现代文:败书报入朝廷,武后派右武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为清边道大总管,进攻契丹;召募天下勇敢的奴隶,官府付给主人该奴的身价,开拔去击契丹。

古文:万荣衔枚夜袭檀州,清边道副总管张九节募死士数百薄战,万荣败而走山。

现代文:万荣夜里悄悄地偷袭檀州,清边道副总管张九节召募敢死勇士数百人迎战,万荣败逃入山。

古文:俄而尽忠死,突厥默啜袭破其部。

现代文:不久尽忠死,突厥默啜击破其部。

古文:万荣收散兵复振,使别将骆务整、何阿小入冀州,杀刺史陆宝积,掠数千人。

现代文:万荣收聚散兵重整旗鼓,派别将骆务整、何阿小入冀州,杀刺史陆宝积,掳掠数千人。

古文:武后闻尽忠死,更诏夏官尚书王孝杰、羽林卫将军苏宏晖率兵十七万讨契丹,战东硖石,师败,孝杰死之。

现代文:武后听说尽忠死,再诏令夏官尚书王孝杰、羽林卫将军苏宏晖率兵十七万去讨契丹,在东硖石一仗,王师败,王孝杰战死。

古文:万荣席已胜,遂屠幽州。

现代文:万荣乘胜屠掠幽州。

古文:攸宜遣将讨捕,不能克。

现代文:武攸宜派将讨伐捉拿,不能取胜。

古文:乃命右金吾卫大将军河内郡王武懿宗为神兵道大总管,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娄师德为清边道大总管,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为清边中道前军总管,兵凡二十万击贼。

现代文:于是诏命右金吾卫大将军、河内郡王武懿宗为神兵道大总管,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娄师德为清边道大总管,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为清边中道前军总管,带兵二十万讨贼。

古文:万荣锐甚,鼓而南,残瀛州属县,恣肆无所惮。

现代文:万荣勇猛异常,浩荡南行,践踏瀛州属县,恣肆无所忌惮。

古文:于是神兵道总管杨玄基率奚军掩其尾,契丹大败,获何阿小,降别将李楷固、骆务整,收仗械如积。

现代文:神兵道总管杨玄基率奚兵掩击其尾部,契丹大败。擒获何阿小,令别将李楷固、骆务整投降,收缴兵器堆积如山。

古文:万荣委军走,残队复合,与奚搏。奚四面攻,乃大溃,万荣左驰。

现代文:万荣弃军逃走,残兵再次集聚,与奚兵搏战,奚兵四面出击,契丹大败,万荣东逃。

古文:张九节为三伏伺之,万荣穷,与家奴轻骑走潞河东,惫甚,卧林下,奴斩其首,九节传之东都,馀众溃。

现代文:张九节设了三道埋伏线等他,万荣窘困,与家奴轻骑避至潞河东,疲惫极了,卧林下休息,家奴斩其首。张九节将其首传运至东都,余众溃败。

古文:攸宜凯而还,后喜,为赦天下,改元为神功。

现代文:武攸宜凯旋。武后很高兴,大赦天下,改元为神功。

古文:契丹不能立,遂附突厥。

现代文:契丹不能立国,于是依附突厥。

古文:久视元年,诏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讨契丹,破之。

现代文:久视元年,诏令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讨伐契丹,取胜。

古文:此两人皆虏善将,尝犯边,数窘官军者也,及是有功。

现代文:这两人原是契丹的良将,曾侵犯边境,多次让官军吃败仗。至此为唐立功。

古文:开元二年,尽忠从父弟都督失活以默啜政衰,率部落与颉利发伊健啜来归,玄宗赐丹书铁券。

现代文:开元二年,尽忠的表弟都督李失活因默啜政衰,率部落与颉利发伊健啜来归附,玄宗赐给丹书铁券。

古文:后二年,与奚长李大酺皆来,诏复置松漠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授左金吾卫大将军。仍其府置静析军,以失活为经略大使,所统八部皆擢其酋为刺史。

现代文:两年后,与奚君长李大酉甫同入朝。诏令再置松漠府,任李失活为都督,封爵松漠郡王,授职左金吾卫大将军;就在其府设置静析军,派失活为经略大使,他所统辖八部都提拔其酋长为刺史。

古文:诏将军薛泰为押蕃落使,督军镇抚。

现代文:诏命将军薛泰为押蕃落使,督军镇抚。

古文:帝以东平王外孙杨元嗣女为永乐公主,妻失活。

现代文:皇帝封东平王外孙杨元嗣的女儿为永乐公主,嫁给失活。

古文:明年,失活死,赠特进,帝遣使吊祠,以其弟中郎将娑固袭封及所领。

现代文:第二年,失活死,追赠特进,皇帝派使者吊祭。让失活弟中郎将娑固袭封及所领官职。

古文:明年,娑固与公主来朝,宴赍有加。

现代文:明年,娑固与公主来朝,宴饮招待,赏赐甚多。

古文:有可突于者,为静析军副使,悍勇得众,娑固欲去之,未决。可突于反攻娑固,娑固奔营州。

现代文:静析军副使可突于骁勇且得众心,娑固想除掉他,决心未下,可突于反过来攻娑固,娑固逃奔营州。

古文:都督许钦澹以州甲五百,合奚君长李大酺兵共攻可突于。不胜,娑固、大酺皆死。钦澹惧,徙军入榆关。

现代文:都督许钦澹派州中甲兵五百会同奚君长李大酉甫兵共攻可突于,不胜,娑固、大酉甫均战死,钦澹害怕,将军队迁入榆关。

古文:可突于奉娑固从父弟郁于为君,遣使者谢罪。

现代文:可突于拥娑固的堂叔郁于为君长,派使者入朝谢罪。

古文:有诏即拜郁于松漠郡王,而赦可突于。

现代文:皇帝下诏,就封郁于为松漠郡王,而赦免可突于。

古文:郁于来朝,授率更令,以宗室所出女慕容为燕郡公主妻之。

现代文:郁于来朝,授职率更令,将宗室所生女慕容氏封为燕郡公主许配给他。

古文:可突于亦来朝,擢左羽林卫将军。

现代文:可突于也来朝,提升为左羽林卫将军。

古文:郁于死,弟吐于嗣,与可突于有隙,不能定其下,携公主来奔,封辽阳郡王,留宿卫。

现代文:郁于死,弟吐于即位,与可突于相互猜忌,不能安定其属下,于是带了公主来朝投奔,皇帝改封他为辽阳郡王,留任宿卫。

古文:可突于奉尽忠弟邵固统众,诏许袭王。

现代文:可突于拥尽忠之弟邵固为君主。有诏同意他继袭王位。

古文:天子封禅,邵固与诸蕃长皆从行在。

现代文:天子封禅,邵固与各蕃长都随从到行宫。

古文:明年,拜左羽林卫大将军,徙王广化郡,以宗室出女陈为东华公主,妻邵固,诏官其部酋长百馀人,邵固以子入侍。

现代文:第二年,委任邵固为左羽林卫大将军,改封广化郡王,将宗室所生女陈氏封为东华公主,许配邵固。有诏封其部酋长百余人为官。邵固派儿子入侍。

古文:可突于复来,不为宰相李元纮所礼,鞅鞅去。

现代文:可突于又来朝,宰相李元未以礼接待,怏怏而归。

古文:张说曰: 彼兽心者,唯利是向。

现代文:张说说: 可突于人面兽心,惟利是视。

**古文:且方持国,下所附也,不假以礼,不来矣。 **

现代文:现正掌国政,人心归附。不用礼羁縻他,以后不来了。

古文:后三年,可突于杀邵固,立屈烈为王,胁奚众共降突厥。公主走平庐军。

现代文:三年后,可突于杀了邵固,立屈烈为王,胁迫奚人共降突厥,东华公主投奔平卢军。

古文:诏幽州长史、知范阳节度事赵含章击之。遣中书舍人裴宽、给事中薛偘大募壮士,拜忠王浚河北道行军元帅,以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副之,帅程伯献、张文俨、宋之悌、李东蒙、赵万功、郭英杰等八总管兵击契丹。

现代文:诏令幽州长史、掌管范阳节度事赵含章去讨伐,派中书舍人裴宽、给事中薛亻品广募壮士,授职忠王浚为河北道行军元帅,派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亻由先为副元帅,率领程伯献、张文俨、宋之悌、李东蒙、赵万功、郭英杰等八总管的兵讨伐契丹。

古文:既又以忠王兼河东道诸军元帅,王不行。

现代文:后来又要忠王兼任河东道诸军元帅。忠王没有启程。

古文:以礼部尚书信安郡王祎持节河北道行军副元帅,与含章出塞捕虏,大破之。

现代文:于是诏令礼部尚书、信安郡王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与赵含章一道出塞捕获贼人,将契丹打得大败,可突于逃走,奚人降。

古文:可突于走,奚众降,王以二蕃俘级告诸庙。

现代文:信安郡王将契丹及奚被杀被俘的人祭告宗庙。

古文:明年,可突于盗边,幽州长史薛楚玉、副总管郭英杰、吴克勤、乌知义、罗守忠率万骑及奚击之,战都山下。

现代文:第二年,可突于侵扰边境,幽州长史薛楚玉、副总管郭英杰、吴克勤、乌知义、罗守忠率领一万骑兵以及奚兵来反击,战于都山下。

古文:可突于以突厥兵来,奚惧,持两端,众走险;知义、守忠败,英杰、克勤死之,杀唐兵万人。

现代文:可突于率了突厥兵来,奚人害怕了,犹豫不定,后来分散逃走,据守险地。乌知义、罗守忠败,郭英杰、吴克勤战死,唐兵被杀的有万人。

古文:帝擢张守珪为幽州长史经略之。

现代文:皇帝提拔张守王圭为幽州长史去指挥、治理。

古文:守珪既善将,可突于恐,阳请臣而稍趋西北倚突厥。

现代文:守王圭善于指挥战役,可突于害怕了,表面请降,而实际上渐往西北去倚靠突厥。

古文:其衙官李过折与可突于内不平,守珪使客王悔阴邀之,以兵围可突于,过折即夜斩可突于、屈烈及支党数十人,自归。

现代文:其时,契丹衙官李过折与可突于有些矛盾,守王圭让客座管记王悔私下里邀约李过折,用兵包围可突于。过折当晚斩杀可突于、屈烈及其支党几十人后归附。

古文:守珪使过折统其部,函可突于等首传东都。

现代文:守王圭派过折统帅可突于部,将可突于等人的头装盒传送东都。

古文:拜过折北平郡王,为松漠都督。

现代文:诏封李过折北平郡王,任松漠都督。

古文:可突于残党击杀过折,屠其家。一子剌乾走安东,拜左骁卫将军。

现代文:后来,可突于的残党击杀了李过折并其家属,只有一个儿子剌乾逃奔安东免难,任职左骁卫将军。

古文:二十五年,守珪讨契丹,再破之,有诏自今战有功必告庙。

现代文:开元二十五年,张守王圭讨伐契丹,两次击破其军。有诏令自这次战争开始,作战有功一定要祭告宗庙。

古文:天宝四载,契丹大酋李怀秀降,拜松漠都督,封崇顺王,以宗室出女独孤为静乐公主妻之。

现代文:天宝四年,契丹大酋李怀秀降。委任他为松漠都督,封崇顺王,将宗室所生女独孤氏封为静乐公主许配给李怀秀。

古文:是岁,杀公主叛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讨破之。

现代文:这一年,怀秀杀了公主叛离而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将他击破。

古文:更封其酋楷落为恭仁王,代松漠都督。

现代文:改封其酋长楷落为恭仁王,代理松漠都督。

古文:禄山方幸,表讨契丹以向帝意。

现代文:其时安禄山正得宠,上表请求去讨伐契丹以称皇帝心意。

古文:发幽州、云中、平庐、河东兵十余万,以奚为乡导,大战潢水南。

现代文:调发幽州、云中、平卢、河东的兵共十多万,用奚人为向导,大战于潢水之南。

古文:禄山败,死者数千。

现代文:禄山败,死者几千人。

古文:自是禄山与相侵掠未尝解,至其反乃已。

现代文:从此禄山与契丹相互侵掠不停,直到安禄山反叛才罢。

古文:契丹在开元、天宝间,使朝献者无虑二十。

现代文:契丹在开元天宝年间,派使入朝贡献不下二十次。

古文:故事,以范阳节度为押奚、契丹使,自至德后,籓镇擅地务自安,鄣戍斥候益谨,不生事于边;奚、契丹亦鲜入寇,岁选酋豪数十入长安朝会,每引见,赐与有秩,其下率数百皆驻馆幽州。

现代文:以前,派范阳节度使为押奚、契丹使,自肃宗至德年后,藩镇专有其地,致力于自安。险处的防守及侦察格外严谨,不使边界有事,奚、契丹也很少来侵扰,每年还选酋豪们几十人入长安朝会。每次引见,都赐与有秩,其下几百人都馆宿幽州。

古文:至德、宝应时再朝献,大历中十三,贞元间三,元和中七,大和、开成间凡四。

现代文:至德、宝应年间两次入朝贡献,大历中入朝十三次,贞元年间三次,元和年间七次,大和、开成年间四次。

古文:然天子恶其外附回鹘,不复官爵渠长。

现代文:但是天子不喜欢契丹外附回鹘,所以不再封爵任官给他们的首领。

古文:会昌二年,回鹘破,契丹酋屈戍始复内附,拜云麾将军、守右武卫将军。

现代文:会昌二年,回鹘被攻破,契丹酋长屈戍再次归附。授他云麾将军,任守右武卫将军。

古文:于是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为易回鹘所与旧印,赐唐新印,曰 奉国契丹之印 。

现代文:此时,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为了换回回鹘所给的旧印,赐契丹唐制新印,印文是 奉国契丹之印 。

古文:咸通中,其王习尔之再遣使者入朝,部落浸强。

现代文:懿宗咸通年间,契丹王习尔之两次派使者入朝,部落渐强。

古文:习尔之死,族人钦德嗣。

现代文:习尔之死,族人钦德即位。

古文:光启时,方天下盗兴,北疆多故,乃钞奚、室韦,小小部种皆役服之,因入寇幽、蓟。

现代文:光启时,天下盗贼蜂起,北疆多事。契丹乘机攻取奚、室韦,小小部种都听其指挥。于是侵扰幽州、蓟州。

古文:刘仁恭穷师逾摘星山讨之,岁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马多死。

现代文:刘仁恭发所有的兵力越过摘星山去讨伐,烧毁塞下牧草,使契丹不能放牧,马很多饿死。

古文:契丹乃乞盟,献良马求牧地,仁恭许之。

现代文:契丹只好求盟,献良马求牧地,刘仁恭同意。

古文:复败约入寇,刘守光戍平州,契丹以万骑入,守光伪与和,帐饮具于野,伏发,禽其大将。

现代文:后来又毁约来侵扰,刘守光戍守平州,契丹将一万骑兵入州,守光假装与他们言和,在野外设帐宴饮,伏兵擒其大将。

古文:群胡恸,愿纳马五千以赎,不许。

现代文:契丹众人悲痛,愿用五千匹马赎人。刘守光不同意。

古文:钦德输重赂求之,乃与盟,十年不敢近边。

现代文:钦德用重金来请求,这才与他们盟誓。以后十年契丹不敢来侵犯。

古文:钦德晚节政不竞,其八部大人法常三岁代,时耶律阿保机建鼓旗为一部,不肯代,自号为王而有国,大贺氏遂亡。

现代文:钦德晚年政令权威不强,契丹八部的大人法中有三年一换的条款,那时耶律阿保机建鼓旗为一部,不肯换,自称为契丹王而统领了国家,大贺氏就亡了。

古文:奚,亦东胡种,为匈奴所破,保乌丸山。汉曹操斩其帅蹋顿,盖其后也。

现代文:奚,也是东胡种,被匈奴打败后退守乌丸山,汉时曹操曾斩杀手下帅将蹋顿,就是奚的后代。

古文:元魏时自号库真奚,居鲜卑故地,直京师东北四千里。

现代文:后魏时他们自称库真奚,居于鲜卑的旧地,在京师东北四千多里。

古文:其地东北接契丹,西突厥,南白狼河,北。

现代文:其地东北接契丹,西连突厥,南为白浪河,北连靅国。

古文:喜战斗,兵有五部,部一俟斤主之。

现代文:与突厥同俗,逐水草而放牧,以毡庐为房舍,用车环绕周围为营。

古文:其国西抵大洛泊,距回纥牙三千里,多依土护真水。

现代文:君长日常有五百人持兵器在牙廷守卫,其余的部落都散居在山谷间。国内无赋税,以射猎为资产。庄稼多糜子,收获后窖藏于山下。凿木为臼,用瓦罐煮饭,掺寒水而食。

古文:其马善登,其羊黑。

现代文:其马长于登高,羊黑色。

古文:盛夏必徙保冷陉山,山直妫州西北。

现代文:盛夏时迁徙到冷陉山,山在妫州西北。

古文:至隋始去 库真 ,但曰奚。

现代文:到隋时去掉 库真 ,单称奚。

古文:武德中,高开道借其兵再寇幽州,长史王诜击破之。

现代文:武德年中,高开道两次借他们的兵入侵幽州,长史王诜将他们击破。

古文:太宗贞观三年始来朝,阅十七岁,凡四朝贡。

现代文:太宗贞观三年才派人来朝,以后十七年中共来朝贡四次。

古文:帝伐高丽,大酋苏支从战有功。

现代文:皇帝亲征高丽,奚大酋苏支随战有功。

古文:不数年,其长可度者内附,帝为置饶乐都督府,拜可度者使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都督,封楼烦县公,赐李氏。

现代文:几年后,其君长可度者来归附,皇帝设置饶乐都督府,授可度者长使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都督,封爵楼烦县公,赐姓李。

古文:以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祁黎州,奥失部为洛瑰州,度稽部为太鲁州,元俟折部为渴野州,各以酋领辱纥主为刺史,隶饶乐府。

现代文:将阿会部列为弱水州,处和部列为祁黎州,奥失部列为洛瑰州,度稽部列为太鲁州,元俟折部列为渴野州,各州均以原酋领辱纥主为刺史,隶属饶乐府。

古文:复置东夷都护府于营州,兼统松漠、饶乐地,置东夷校尉。

现代文:再置东夷都护府于营州,兼统松漠、饶乐等地,设东夷校尉。

古文:显庆间可度者死,奚遂叛。

现代文:显庆年间,可度者死,奚人叛。

古文:五年,以定襄都督阿史德枢宾、左武候将军延陀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含珠为冷陉道行军总管。

现代文:显庆五年派定襄都督阿史德枢宾、左武侯将军延陀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含珠等人为冷陉道行军总管。

古文:明年,诏尚书右丞崔馀庆持节总护定襄等三都督讨之,奚惧乞降,斩其王匹帝。

现代文:第二年,诏令尚书右丞崔余庆持节总护定襄等三都督前往讨伐。奚害怕了,乞降,斩杀其王匹帝。

古文:万岁通天中,契丹反,奚亦叛,与突厥相表里,号 两蕃 。

现代文:万岁通天元年,契丹反叛,奚也反,与突厥互为表里,号称 两蕃 。

古文:延和元年,以左羽林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孙佺、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帅兵十二万,为三军,袭击其部。

现代文:延和元年,派左羽林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孙亻全,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率兵十二万,分为三军袭击其部落。

古文:次冷陉,前军楷洛与奚酋李大酺战不利。

现代文:驻军冷陉。前军李楷洛与奚酋长李大酉甫交战,不利。

**古文:佺惧,敛军,诈大酺曰: 我奉诏来慰抚若等,而楷洛违节度辄战,非天子意,方戮以徇。 **

现代文:孙亻全害怕,按军不敢救,骗李大酉甫说: 我是奉诏来慰抚你们的。而李楷洛不听指挥与你们交战。这不是天子的意旨,我正要斩他示众呢。

**古文:大酺曰: 诚慰抚我,有所赐乎? **

现代文:大酉甫说: 如果确实是来慰抚的,带来什么东西赐给我们呢?

古文:佺出军中缯帛、袍带与之。

现代文:孙亻全拿出军中的绸缎、锦袍、玉带等给他,李大酉甫称谢,请孙亻全班师。

古文:大酺谢,请佺还师,举军得脱,争先无部伍,大酺兵蹑之,遂大败,杀伤数万。佺、以悌皆为虏禽,送默啜害之。

现代文:全军才得脱身,但返回时大家争先恐后,无队伍行列可言。大酉甫的兵随后追击,王师大败。杀伤好几万,孙亻全、周以悌都被俘,送交默啜,遭到杀害。

古文:朝廷方多故,不暇讨。

现代文:当时朝廷正多事,无暇去讨伐。

古文:玄宗开元二年,使奥苏悔落丐降,封饶乐郡王,左金吾卫大将军、饶乐都督。

现代文:玄宗开元二年,奚派奥苏悔落来请降,封奚酋为饶乐郡王,委任为左金吾卫大将军、饶乐都督。

古文:诏宗室出女辛为固安公主,妻大酺。

现代文:又诏令宗室所生女辛封为固安公主,嫁给李大酉甫。

古文:明年,身入朝成昏。

现代文:第二年,李大酉甫亲自入朝成婚。

古文:始复营州都督府,遣右领军将军李济持节护送。

现代文:恢复营州都督府,派右领军将军李济持节护送回国。

古文:大酺后与契丹可突于斗,死。

现代文:李大酉甫后来与契丹可突于交战,战死。

古文:弟鲁苏领其部,袭王。

现代文:弟鲁苏继承其位,继袭王爵。

古文:诏兼保塞军经略大使。

现代文:诏令鲁苏兼保塞军经略大使。

古文:牙官塞默羯谋叛,公主置酒诱杀之,帝嘉其功,赐主累万。

现代文:牙官塞默羯谋叛,固安公主设宴将他诱杀。皇帝嘉奖其功劳,赐公主财物上万。

古文:会与其母相告讦得罪,更以盛安公主女韦为东光公主妻之。

现代文:其时固安公主与其母不和,互相控告。于是另以盛安公主的女儿韦封为东光公主嫁鲁苏为妻。

古文:后三年,封鲁苏奉诚郡王,右羽林卫将军,擢其首领无虑二百人,皆位郎将。

现代文:三年后,封鲁苏为奉诚郡王,任右羽林卫将军,提拔其首领二百人为郎将。

古文:久之,契丹可突于反,胁奚众并附突厥。

现代文:后来,契丹可突于反叛,胁迫奚一同依附突厥。

古文:鲁苏不能制,奔榆关,公主奔平庐。

现代文:鲁苏不能控制,于是逃奔榆关,东光公主奔归平卢。

古文:幽州长史赵含章发清夷军讨破之,众稍自归。

现代文:幽州长史赵含章发清夷军击败了叛众,奚众才渐渐回归。

古文:明年,信安王祎降其酋李诗锁高等部落五千帐,以其地为归义州,因以王诗,拜左羽林军大将军、本州都督,赐帛十万,置其部幽州之偏。

现代文:第二年,信安王讨叛,奚酋李诗锁高等部落五千帐归降,列其地为归义州,封李诗为归义王,任他为左羽林军大将军、本州都督,赐帛十万段,移其部落于幽州侧。

古文:李诗死,子延宠嗣,与契丹又叛,为幽州张守珪所困。

现代文:李诗死,子延宠即位,又与契丹伙同反叛,被幽州长史张守王圭所困。

古文:延宠降,复拜饶乐都督、怀信王,以宗室出女杨为宜芳公主妻之。

现代文:延宠降,仍任他为饶乐都督,封怀信王,以宗室所生女杨氏封为宜芳公主嫁延宠为妻。

古文:延宠杀公主复叛,诏立它酋婆固为昭信王、饶乐都督,以定其部。

现代文:延宠杀了公主又叛,诏令立另一酋长婆固为昭信王、饶乐都督,平定其部落。

古文:安禄山节度范阳,诡边功,数与鏖斗,饰俘以献,诛其君李日越,料所俘骁壮戍云南。

现代文:安禄山节度范阳时,邀边功,多次与之鏖战,擒人献俘。诛杀其君王李日越,挑选俘虏中的骁壮者派去戍守云南。

古文:终帝世,凡八朝献,至德、大历间十二。

现代文:终玄宗之世,八次来朝贡献,至德大历年间共入朝十二次。

古文:贞元四年,与室韦攻振武。

现代文:贞元四年,与室韦攻打振武。

古文:后七年,幽州残其众六万。

现代文:七年后,幽州兵击破奚兵六万。

古文:德宗时,两朝献。

现代文:德宗时,两次朝献。

古文:元和元年,君梅落身入朝,拜检校司空、归诚郡王。

现代文:元和元年,奚君梅落亲自入朝,诏令任他为检校司空,封为归诚郡王。

古文:以部酋索氏为左威卫将军、檀蓟州游弈兵马使,没辱孤平州游弈兵马使,皆赐李氏。

现代文:任其部酋索氏为左威卫将军,檀、蓟两州游弈兵马使。任没辱孤为平州游弈兵马使,均赐姓李氏。

古文:然阴结回鹘、室韦兵犯西城、振武。

现代文:然而他们暗中勾结回鹘、室韦侵犯西城、振武。

古文:大抵宪宗世四朝献。

现代文:终宪宗之世,四次朝献。

古文:大和四年,复盗边,庐龙李载义破之,执大将二百余人,缚其帅茹羯来献,文宗赐冠带,授右骁卫将军。

现代文:大和四年,再次侵扰边界,卢龙的李载义将他打败,俘获大将二百余人,缚其帅茹羯来献。文宗赦其罪,赐给冠带,任他为右骁卫将军。

古文:后五年,大首领匿舍朗来朝。

现代文:五年后,大首领匿舍朗来朝。

古文:大中元年,北部诸山奚悉叛,庐龙张仲武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万,辎贮五百乘,献京师。

现代文:大中元年,北部众山奚都反叛,卢龙的张仲武抓获大酋领,焚烧帐落二十万,收取其刺史以下的面耳三百人,牛羊七万,辎贮五百车入献京师。

古文:咸通九年,其王突董苏使大都督萨葛入朝。

现代文:咸通九年,奚王突董苏派大都督萨葛入朝。

古文:是后契丹方强,奚不敢亢,而举部役属。

现代文:此后,契丹日强,奚不敢也不能与之抗衡,就举部依附。

古文:虏政苛,奚怨之,其酋去诸引别部内附,保妫州北山,遂为东、西奚。

现代文:契丹政苛严,奚又有怨恨。其酋长去诸,引支部来归附,据守妫州北山,从此就有了东奚与西奚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