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八

古文:郑綮,字蕴武。

现代文:郑綮的字叫蕴武。

古文:及进士第,历监察御史,擢累左司郎中。

现代文:他考中了进士,任过监察御史,多次升官后任左司郎中。

古文:因窭甚,丐补庐州刺史。

现代文:因家里很穷,请求任命为庐州刺史。

古文:黄巢掠淮南,綮移檄请无犯州境,巢笑,为敛兵,州独完。

现代文:黄巢掳掠淮南,他发文请求不要侵犯州界,黄巢笑了,为这收了兵,庐州单单保全了。

古文:僖宗嘉之,赐绯鱼。

现代文:唐僖宗嘉奖他,赐给他绯官服银鱼袋。

古文:岁满去,赢钱千缗藏州库。

现代文:他任职期满离职,将剩余的一千贯钱存在庐州仓库里。

古文:后它盗至,终不犯郑使君钱。及杨行密为刺史,送都还綮。

现代文:后来别的盗贼来了,都不动他的钱;到杨行密任庐州刺史,送到京城还给了他。

古文:王徽为御史大夫,以兵部郎中表知杂事,迁给事中。

现代文:王徽任御史大夫,上表推荐他任兵部郎中、知杂事,后升任给事中。

古文:杜弘徽任中书舍人,綮以其兄让能辅政,不宜处禁要,上还制书,不报,辄移病去。

现代文:杜弘徽被任命为中书舍人,郑綮因他哥哥杜让能任宰相,不应在宫禁中任要职,上奏退回任命诏书,皇帝不答复,他就称病离职了。

古文:召为右散骑常侍,往往条摘失政,众讠雚传之,宰相怒,改国子祭酒,议者不直,复还常侍。

现代文:后又被召去任右散骑常侍,常常上奏指责不当的政令,大家都高兴地传诵,宰相发怒了,调他任国子祭酒,有人议论不恰当,又复任常侍官。

古文:大顺后,王政微,綮每以诗谣托讽,中人有诵之天子前者。

现代文:大顺年以后,皇帝威望下降,他常写诗歌暗含劝告,近侍有人在皇帝面前读了这些诗。

**古文:昭宗意其有所蕴未尽,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侧曰: 可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现代文:唐昭宗认为他有抱负没能施展,趁有关部门呈上文书时,就在旁边写道 :可任命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文:綮本善诗,其语多俳谐,故使落调,世共号 郑五歇后体 。

现代文:郑綮原本善于写诗,诗句多滑稽诙谐,故意不把话说完,当时人都称作 郑老五歇后体 。

**古文:至是,省史走其家上谒,綮笑曰; 诸君误矣,人皆不识字,宰相亦不及我。 **

现代文:这时,中书省官员跑到他家去拜见,他笑着说: 诸位弄错了,人们都不认得字,宰相也轮不上我。

古文:史言不妄。

现代文:官员们说没弄错。

**古文:俄闻制诏下,叹曰: 万一然,笑杀天下人! **

现代文:后听说任命诏书已颁下,他叹气说: 如果真是这样,让全国人都笑死了!

**古文:既视事,宗戚诣庆,搔首曰: 歇后郑五作宰相,事可知矣。 **

现代文:他上任后,亲戚们来庆贺,他搔着头说: 歇后体郑老五当了宰相,政事可想而知。

古文:兄储,历天雄节度使,终兵部尚书。

现代文:他自认为不能使人信服,在任职才三个月,就称病请求退休,被任命为太子少保后退了休,此后去世了。

古文: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

现代文:韩偓的字叫致光,京兆府万年县人。

古文: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

现代文:他考中了进士后,任河中府幕僚。

古文:召拜左拾遗,以疾解。

现代文:后被召进朝廷任命为左拾遗,因为生病免职了。

古文:后迁累左谏议大夫。

现代文:多次升官后任左谏议大夫。

古文: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

现代文:宰相崔胤兼任度支,任命他做副手。

古文:王溥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

现代文:王浦又推荐他任翰林学士,后升任中书舍人。

古文:偓尝与胤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正,为功臣。

现代文:韩偓曾和崔胤定计杀刘季述。唐昭宗复位,他是功臣。

古文:帝疾宦人骄横,欲尽去之。

现代文:皇帝恨宦官骄横,想除尽他们。

古文:偓曰: 陛下诛季述时,余皆赦不问,今又诛之,谁不惧死?

现代文:韩偓说: 皇上杀刘季述时,说其余的都赦免不追问,现在又杀他们,哪个不担心被处死呢?

古文:含垢隐忍,须后可也。

现代文:现应忍受羞侮,等待以后再说。

古文:天子威柄,今散在方面,若上下同心,摄领权纲,犹冀天下可治。

现代文:皇上的权力现在被各地篡夺,如果君臣协力,掌管法令,国家治理好还有希望。

古文: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

现代文:宦官中忠厚可以信任的,给予他们恩惠,要他们自己杀死他们的党羽,没有不成功的。

**古文:今食度支者乃八千人,公私牵属不减二万,虽诛六七巨魁,未见有益,适固其逆心耳。 **

现代文:现在在度支官署领食物的宦官就有八千人,公私牵连的不下两万人,即使杀死六七个头子,不会有好处,只会坚定他们叛逆的决心。

**古文:帝前膝曰: 此一事终始属卿。 **

现代文:皇帝移近他说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古文:中书舍人令狐涣任机巧,帝尝欲以当国,俄又悔曰: 涣作宰相或误国,朕当先用卿。 **

现代文:中书舍人令狐涣以机智灵巧见长,皇帝曾想任命为宰相,不久又后悔说: 令狐涣任宰相可能会危害国家,我应该先任用你。

**古文:辞曰: 涣再世宰相,练故事,陛下业已许之。若许涣可改,许臣独不可移乎? **

现代文:他推辞说 :令狐涣两代当宰相,熟悉过去的情况,皇上已答应了他,如果答应他可以改变,答应我就不能改变了吗?

**古文:帝曰: 我未尝面命,亦何惮? **

现代文:皇帝说: 我没有当面任命,怕什么?

古文:偓因荐御史大夫赵崇劲正雅重,可以准绳中外。

现代文:他就推荐御史大夫赵崇刚强、正直、文雅、稳重,可以做朝廷内外的楷模。

古文:帝知偓,崇门生也,叹其能让。

现代文:皇帝了解他是赵崇的学生,赞叹他能谦让。

古文:初,李继昭等以功皆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谓 三使相 ,后稍稍更附韩全诲、周敬容,皆忌胤。

现代文:当初,李继昭等人因功都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人称为 三位使职宰相 ,后来又逐渐增加了韩全诲、周敬容,都忌妒崔胤。

古文:胤闻,召凤翔李茂贞入朝,使留族子继筠宿卫。

现代文:崔胤听说后,召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来京朝拜,要他把侄儿李继先留下管侍卫。

古文:偓闻,以为不可,胤不纳。

现代文:韩偓听说了,认为不好,崔胤不采纳。

古文:偓又语令狐涣,涣曰: 吾属不惜宰相邪?

现代文:韩偓又对令狐涣说,令狐涣道 :我们难道不顾惜宰相职位吗?

**古文:无卫军则为阉竖所图矣。 **

现代文:没有卫兵就被宦官控制了。

**古文:偓曰: 不然。无兵则家与国安,有兵则家与国不可保。 **

现代文:韩偓说: 不对,没有军队,家庭和国家都安全,有军队家庭和国家就无法保全了。

古文:胤闻,忧,未知所出。

现代文:崔胤听说后,发愁了,不知怎么好。

古文:李彦弼见帝倨甚,帝不平,偓请逐之,赦其党许自新,则狂谋自破,帝不用。

现代文:李彦昭见皇帝时很傲慢,皇帝生气了,韩偓请求把他赶走,赦免他的党羽,准许他们重新做人,他们的计谋自然破败了,皇帝没有采纳。

**古文:彦弼谮偓及涣漏禁省语,不可与图政,帝怒,曰: 卿有官属,日夕议事,奈何不欲我见学士邪? **

现代文:李彦弼说韩偓和令狐涣泄漏皇帝在皇宫里说的话,不能和他们商量政事,皇帝发怒说: 你有部下,日夜在一起商议事务,为什么不想要我会见学士呢?

古文:继昭等饮殿中自如,帝怒,偓曰: 三使相有功,不如厚与金帛官爵,毋使豫政事。

现代文:李继昭等人在宫殿里随便喝酒,皇帝发怒了,韩偓说: 三位使职宰相有功劳,不如多赏财物,多封官爵,不要让他们参与政务。

古文:今宰相不得颛决事,继昭辈所奏必听。它日遽改,则人人生怨。

现代文:现在宰相不单独决定政事,李继昭等人上奏必定听从,今后突然改变,人人都会怨恨。

古文:初以卫兵检中人,今敕使、卫兵为一,臣窃寒心,愿诏茂贞还其卫军。

现代文:当初用卫兵约束宦官,现在命使、卫兵合一,我暗地里担心,希望令李茂贞撤回他的卫兵。

**古文:不然,两镇兵斗阙下,朝廷危矣。 **

现代文:不这样,两个藩镇的军队在京城里争斗,国家就危险了。

古文:及胤召硃全忠讨全诲,汴兵将至,偓劝胤督茂贞还卫卒。

现代文:到崔胤召朱全忠来讨伐韩全诲,汴州兵快到了,韩偓劝崔胤催李茂贞撤回卫兵。

古文:又劝表暴内臣罪,因诛全诲等;若茂贞不如诏,即许全忠入朝。未及用,而全诲等已劫帝西幸。

现代文:又劝他上奏宣布宦官的罪状,杀死韩全诲等人;如果李茂贞不听命令,就允许朱全忠到朝廷来,没来得及采纳,韩全诲等人已把皇帝劫持到西边去了。

古文:偓夜追及鄠,见帝恸哭。

现代文:韩偓夜晚追到户县,见到皇帝后痛哭起来。

古文:至凤翔,迁兵部侍郎,进承旨。

现代文:到了凤翔,他升任兵部侍郎、学士承旨。

古文:宰相韦贻范母丧,诏还位,偓当草制,上言: 贻范处丧未数月,遽使视事,伤孝子心。

现代文:宰相韦贻范为母亲守丧,有昭命他回朝廷任职,轮到韩偓起草诏书,他上奏说 :韦贻范守丧没几个月,现马上要他来管事,伤害了儿子的孝心。

古文:今中书事,一相可办。

现代文:现在中书府的事务,一位宰相就能办好。

**古文: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缞而召可也。何必使出峨冠庙堂,入泣血柩侧,毁瘠则废务,勤恪则忘哀,此非人情可处也。 学士使马从皓逼偓求草,偓曰: 腕可断,麻不可草! 从皓曰: 君求死邪? **

现代文:皇上确实看重韦贻范的才干,应等他服完丧再召他来,为什么一定要叫他出门到朝廷行礼,回家到灵柩边哭泣,悲伤过度伤害了身体就耽误了政事,勤于政事又会影响哀悼亲人,这不是人能忍受得了的。 学士使马从皓逼韩偓起草,他说: 你可以砍断我的手腕,但诏令不能起草! 马从皓说: 你找死吗?

古文:明日,百官至,而麻不出,宦侍合噪。

现代文:第二天,群臣来了,但诏书没写,宦官侍从一同起哄。

**古文:茂贞入见帝曰: 命宰相而学士不草麻,非反邪? **

现代文:李茂贞进宫拜见皇帝说 :任命宰相但学士不肯起草诏令,不是反了吗?

古文:艴然出。

现代文:满脸怒气地出去了。

**古文:姚洎闻曰: 使我当直,亦继以死。 **

现代文:姚洎知道后说 :要我值班,我也会接着去以死抗争。

古文:既而帝畏茂贞,卒诏贻范还相,洎代草麻。

现代文:后来皇帝怕李茂贞,终于命韦贻范回来当了宰相,姚洎代替起草了诏令。

古文:自是宦党怒偓甚。

现代文:从此宦官很恨韩偓。

古文:从皓让偓曰: 南司轻北司甚,君乃崔胤、王溥所荐,今日北司虽杀之可也。

现代文:马从皓斥责韩偓说: 南朝廷太轻视北朝廷了,你是崔胤、王溥推荐的,现在北朝廷可以杀了他们。

**古文:两军枢密,以君周岁无奉入,吾等议救接,君知之乎? **

现代文:两军的枢密官,因为你一年没有俸禄了,我们正在商量救济,你知道吗?

古文:偓不敢对。

现代文:韩偓不敢回答。

古文:茂贞疑帝间出依全忠,以兵卫行在。

现代文:李茂贞怀疑皇帝想逃出去依靠朱全忠,派兵守卫皇帝住处。

**古文:帝行武德殿前,因至尚食局,会学士独在,宫人招偓,偓至,再拜哭曰: 崔胤甚健,全忠军必济。 **

现代文:皇帝走到武德殿前面,顺便到了尚食局,遇到只有学士在,命宫人召唤韩偓。韩偓来了,拜了两次哭着说: 崔胤很健康,朱全忠的军队必定获胜。

**古文:帝喜,偓曰: 愿陛下还宫,无为人知。 **

现代文:皇帝高兴了,韩偓说: 希望皇上回宫中,不要被人知道了。

古文:帝赐以面豆而去。

现代文:皇帝赏饭给他后离去了。

古文:全诲诛,宫人多坐死。

现代文:韩全诲被杀了,宦官们多数牵连被处死了。

古文:帝欲尽去余党,偓曰: 礼,人臣无将,将必诛,宫婢负恩不可赦。然不三十年不能成人,尽诛则伤仁。

现代文:皇帝想杀光剩下的党羽,韩偓说: 按照礼制,臣子不能自己做主,自己做主就必定处死,奴婢辜负了皇上的恩德,罪不该赦免,但不到三十年不能长成人,都杀死了就伤害了仁德。

**古文:愿去尤者,自内安外,以静群心。 帝曰: 善。 **

现代文:希望杀死最坏的,从宫内到宫外,使大家安心。 皇帝说 :好。

**古文:崔胤请以辉王为元帅,帝问偓: 它日累吾儿否? **

现代文:崔胤请求任命辉王为元帅,皇帝问韩偓: 这今后会不会拖累我的儿子呢?

**古文:偓曰: 陛下在东内时,天阴雺,王闻乌声曰: 上与后幽困,乌雀声亦悲。 **

现代文:韩偓说: 皇上困在东宫时,天阴有雾,辉王听见乌鸦叫声后说 :皇上和皇后被关押,乌鸦的叫声也是悲伤的。

**古文:陛下闻之恻然,有是否? **

现代文:皇上听到后很伤心,有这事吗?

**古文:帝曰: 然。是儿天生忠孝,与人异。 **

现代文:皇帝说: 是的,这孩子生来忠诚行孝,和别人不一样。

古文:意遂决。

现代文:决心就定了。

古文:偓议附胤类如此。

现代文:韩偓附和崔胤都和这一样。

古文:帝反正,励精政事,偓处可机密,率与帝意合,欲相者三四,让不敢当。

现代文:皇帝复位后,一心想治理好国家。韩偓处理机密政务,都和皇帝的意见相合,皇帝几次想任命他为宰相,他都推让不敢承担。

古文:苏检复引同辅政,遂固辞。

现代文:苏检又推荐他一起任宰相,他还是坚决推辞。

**古文:初,偓侍宴,与京兆郑元规、威远使陈班并席,辞曰: 学士不与外班接。 **

现代文:当初,韩偓侍奉宴席,见和京兆尹郑元规、威远军使陈班坐在一起,就告辞说: 学士不敢和外廷官员交往。

古文:主席者固请,乃坐。既元规、班至,终绝席。

现代文:主持宴会的人坚决请求,他才坐下了,到郑元规、陈班来了,他还是离开了宴席。

**古文: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曰: 侍宴无辄立,二公将以我为知礼。 **

现代文:朱全忠、崔胤到殿前宣布政事,坐着的人都行避席礼,韩偓却不动,并说 :侍奉宴席的人不能随便站着,二位大人会认为我懂得礼节。

古文: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现代文:朱全忠认为韩偓对自己不尊重,愤然离席走了。

古文:有谮偓喜侵侮有位,胤亦与偓贰。

现代文:有人讲谗言说韩偓喜欢顶撞宰相,崔胤也和韩偓不和了。

古文:会逐王溥、陆扆,帝以王赞、赵崇为相,胤执赞、崇非宰相器,帝不得已而罢。赞、崇皆偓所荐为宰相者。

现代文:遇到驱逐了王溥、陆,皇帝任命王赞、赵崇为宰相,崔胤坚持说他们两人不是当宰相的材料,皇帝没办法才将他们免职了,他们两人都是韩偓推荐任宰相的。

古文:全忠见帝,斥偓罪,帝数顾胤,胤不为解。

现代文:朱全忠见到皇帝,斥责韩偓的罪过,皇帝多次看着崔胤,崔胤不帮韩偓说话。

古文:全忠至中书,欲召偓杀之。

现代文:朱全忠到了中书省,想把韩偓叫去杀掉。

**古文:郑元规曰: 偓位侍郎、学士承旨,公无遽。 **

现代文:郑元规说: 韩偓官任侍郎学士承旨,您不要太着急。

古文:全忠乃止,贬濮州司马。

现代文:朱全忠才住手了,将他贬为濮州司马。

**古文:帝执其手流涕曰: 我左右无人矣。 **

现代文:皇帝拉着他的手流下眼泪说 :我身边没有人了。

古文: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

现代文:他又被贬为荣懿县尉,后升任邓州司马。

古文: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还故官。

现代文:天佑二年,又被召去任学士,复任旧职。

古文:偓不敢入朝,挈其族南依王审知而卒。

现代文:韩偓不敢进朝廷,带着他的家族到南边依附王审知,后去世了。

古文:兄仪,字羽光,亦以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

现代文:他哥哥韩仪的字叫羽光,也以翰林学士身份任御史中丞。

古文:偓贬之明年,帝宴文思球场,全忠入,百官坐庑下,全忠怒,贬仪棣州司马,侍御史归蔼登州司户参军。

现代文:韩偓被贬的第二年,皇帝在文思院球场设宴,朱全忠进院,群臣都坐在屋檐下,朱全忠发怒了,将韩仪贬为棣州司马,将侍御史归蔼贬为登州司户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