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五

古文:常衮,京兆人,天宝末,及进士第。

现代文:常衮是京兆府人,天宝末年,考中了进士。

古文:性狷洁,不妄交游。

现代文:生性崇尚廉洁,不随便与人交往。

古文:由太子正字,累为中书舍人。

现代文:从太子正字官,升至中书舍人。

古文:文采赡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

现代文:文章严密华丽,擅长写诏令公文,在当时很有名望。

古文:鱼朝恩赖宠,兼判国子监。

现代文:鱼朝恩仗着皇帝宠信,兼管国子监。

**古文:衮奏: 成均之任,当用名儒,不宜以宦臣领职。 **

现代文:常衮上奏说: 太学主持人,应任命有名的学者,不应由宦官主管。

古文:始,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夺含光门鱼契走城外。

现代文:当初,回纥助唐立有战功的人,可以留住京城,这些异族人生性骄横,后来他们建有府第、佛堂,有时在里面隐藏着军队。多次到中渭桥,和驻军争斗,把含光门的符信抢走跑到城外去。

**古文:衮建言: 今西蕃盘桓境上,数入寇,若相连结,以乘无备,其变不细,请早图之。 **

现代文:常衮上奏说 :现吐蕃在边境游弋,多次入侵,如果和他们勾结起来,趁我们没防备时动手,那祸害就大了,应早点除掉他们。

古文:又天子诞日,诸道争以侈丽奉献,不则为老子、浮屠解祷事。

现代文:皇帝过生日,各地争着献奢华的礼品,或者设道、佛教法事来消灾求福。

古文:衮以为: 汉文帝还千里马不用,晋武帝焚雉头裘,宋高祖碎琥珀枕,是三主者,非有聪明大圣以致治安,谨身率下而已。

现代文:常衮认为 :汉文帝不接受千里马,晋武帝烧毁了用野鸡头上的毛做成的皮衣,南朝宋高祖打碎了琥珀做的枕头,这三位君主,并不是有特别的圣明治好了国家,只是严格要求自己做臣下的榜样。

古文:今诸道馈献,皆淫侈不急,而节度使、刺史非能男耕而女织者,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

现代文:现各地献上的东西,都是奢侈不急用的,节度使、刺史又并非自己生产,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这是搜刮老百姓来向皇上讨好,请求全还给各地。

古文:今军旅未宁,王畿户口十不一在,而诸祠寺写经造像,焚币埋玉,所以赏赉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岁巨万计。

现代文:现战乱尚未平息,京城一带户数都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但各寺庙却抄经文、造神像、烧礼物、埋璧玉,为此赏给僧人、道士、巫师等的钱财,每年极多。

**古文:陛下若以易刍粟,减贫民之赋,天下之福岂有量哉! **

现代文:皇上如用这钱来买粮草,以减轻贫穷老百姓的赋税,国家的福分就享用不尽了!

古文:代宗嘉纳。

现代文:唐代宗称赞并采纳了他的话。

古文:迁礼部侍郎。

现代文:后升任礼部侍郎。

古文:时宦者刘忠翼权震中外,泾原节度使马璘为帝宠任,有所干请,衮皆拒却。

现代文:当时宦官刘忠义权力大到使全国人害怕,泾原节度使马瞞也受皇帝宠信,求他行方便,他都拒绝了。

古文:元载死,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文、崇文馆大学士,与杨绾同执政。

现代文:元载死后,他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任弘文、崇文馆大学士,和杨绾一起掌权。

古文:绾长厚通可,而衮苛细,以清俭自贤。

现代文:杨绾厚道通达;常衮则苛刻琐碎,以清廉节俭自负。

古文:帝内重绾而颛任之,礼遇信爱,衮弗及也,每所恨忌。

现代文:皇帝内心看重杨绾,故一心任用他,在礼节宠信上,常衮比不上,总是忌妒。

古文:会绾卒,衮始当国。

现代文:到杨绾去世了,常衮才开始当权。

古文:先是,百官俸寡狭,议增给之。时韩滉使度支,与衮皆任情轻重。

现代文:此前,群臣俸禄少,经讨论予以增加,当时韩任度支职,和常衮都随私心处理。

古文:滉恶国子司业张参,衮恶太子少詹事赵槊,皆少给之。

现代文:韩讨厌国子司业张参,常衮讨厌太子少詹事赵,就都少加俸禄。

古文:太子文学为洗马副,衮姻家任文学者,其给乃在洗马上。

现代文:太子文学是太子洗马的副手,常衮亲戚任太子文学职,俸禄比太子洗马还多。

古文:其骋私崇怨类此。

现代文:他的利己招怨都和这相似。

古文: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衮奏罢之。

现代文:按旧规矩,每天送宫内厨房的饭菜给宰相家,每家可供十人吃,常衮上奏取消了。

古文:又将让堂封,它宰相不从,乃止。

现代文:他又想取消政事堂的公膳,其他的宰相不同意,才算了。

古文:政事堂北门,异时宰相过舍人院咨逮政事,至衮乃塞之,以示尊大。

现代文:政事堂北门是过去宰相到舍人院咨询政务用的,常衮堵住了这门,以表示地位尊贵。

古文:惩元载败,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者皆摈不用,故世谓之 濌伯 ,以其濌々无贤不肖之辨云。

现代文:鉴于元载被治罪,他禁绝了受贿卖官的路,但所有官员都按规定任用,不是中科举的都不任用,所以当时人称他为 胡涂宰相 ,因为他胡里胡涂不分好歹。

古文:衮为相,散官才朝议,而无封爵,郭子仪言于帝,遂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河内郡公。

现代文:常衮任宰相后,闲职只是朝议大夫,又没有爵位。郭子仪对皇帝说了,才升任银青光禄大夫,封爵河内郡公。

古文:德宗即位,衮奏贬崔祐甫为河南少尹。

现代文:唐德宗登基后,常衮上奏贬崔甫任河南府少尹。

古文:帝怒,使与祐甫换秩,再贬潮州刺史。

现代文:皇帝后来生气了,让他和崔甫交换官职,后又贬为潮州刺史。

古文:建中初,杨炎辅政,起为福建观察使。

现代文:建中初年,杨炎当了宰相,起用他任福建观察使。

古文: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使作为文章,亲加讲导,与为客主钧礼,观游燕飨与焉,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

现代文:先前,福建人不知道学习,常衮去了,为他们设立学校,教他们写文章,亲自讲学指导,对他们行客人和主人平等的礼节,一起参加游览和祭神的仪式,从此风俗有了较大改变,每年经乡贡考试合格送京参加会试的人和内地各州相等。

古文:卒于官,年五十五,赠尚书左仆射。

现代文:他任此职时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赠官为尚书左仆射。

古文:其后闽人春秋配享衮于学官云。

现代文:据说后来福建人每年春秋两季把常衮的牌位放到官学接受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