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古文:祝钦明字文思,京兆始平人。

现代文:祝钦明别名文思,京兆始平人。

古文:父綝,字叔良,少通经,颇著书质诸家疑异;门人张后胤既显宦,荐于朝,诏对策高第,终无极尉。

现代文:父亲名綝,别名叔良,年轻时通晓先秦史籍,写了不少文章对诸子百家提出疑问和不同观点;他的学生张后胤做了高官后,向朝廷举荐了他,诏令论述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以优秀成绩被录用,在无极县尉的任上去世。

古文:钦明擢明经,为东台典仪。

现代文:祝钦明参加明经科考试中选,任东台典仪。

古文:永淳、天授间,又中英才杰出、业奥《六经》等科,拜著作郎,为太子率更令。

现代文:高宗永淳至武则天天授年间,又先后参加英才杰出、业奥 六经 等科考试中选,授予著作郎,任太子率更令。

古文:中宗在东宫,钦明兼侍读,授太子经,兼弘文馆学士。

现代文:中宗李显退位当皇太子时,祝钦明兼任侍读,给太子讲授儒家经典,兼任弘文馆学士。

古文:中宗复位,擢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

现代文:中宗复位后,提拔为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

古文:进礼部尚书,封鲁国公,食实封户三百。

现代文:后来升任礼部尚书,封为鲁国公,得到收纳三百户租税的实封。

古文:桓彦范、崔玄、袁恕巳,敬晖等皆从受《周官》大义,朝廷尊之。

现代文:桓彦范、崔玄日韦、袁恕己、敬晖等人都跟着他学习《周礼》的主要内容,朝廷敬重他。

古文:以匿亲忌日,为御史中丞萧至忠所劾,贬申州刺史。

现代文:因为隐瞒父母去世的日期,被御史中丞萧至忠弹劾,贬为申州刺史。

古文:入为国子祭酒。

现代文:后来调回朝廷任国子祭酒。

古文:景龙三年,天子将郊,钦明与国子司业郭山恽阴迎韦后意,谬立议曰:《周官》天神曰祀,地祗曰祭,宗庙曰享。

现代文:景龙三年,中宗准备到京城南郊祭祀天地,祝钦明和国子司业郭山恽暗中迎合韦皇后的心意,错误地建议说: 《周礼》把敬天神叫作祀,敬地神叫作祭,敬祖先叫作享。

古文:《大宗伯》曰: 祀大神,祭大祗,享大鬼,王有故不预,则摄而荐。

现代文:《大宗伯》篇说:祀天神,祭地,享祖先,君主有缘故不亲自参加,就派人代理祭献。

古文:追师掌后首服,以待祭祀。

现代文:追师掌管王后的礼帽,准备参加祭祀。

古文:内司服掌后六服,祭祀则供。

现代文:内司服掌管王后的衣、衤俞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这六种礼服,祭祀时就供她穿戴。

古文:又九嫔,凡大祭祀,后裸献则赞瑶爵。

现代文:还有宫中女官,凡有大祭祀活动,王后用酒祭奠祖先时她们就帮忙递送酒杯。

古文:然则后当助天子祀天神、祭地只。

现代文:这样看来,王后就应当协助君主祀天神、祭地。

古文:郑玄称:阙狄,后助王祭群小祀服。

现代文:郑玄声称:阙狄,这是王后协助君主举行小祭祀的礼服。

古文:小祀尚助,况天地哉?

现代文:小祭祀尚且需要王后助祭,何况是祭祀天地呢?

古文:阙狄之上,祎、礻俞、狄,三服皆以助祭,知祎衣助大祀也。

现代文:阙狄以上,衣、衤俞狄,这三种礼服都是用来协助祭祀的,可见衣是用来协助大祭祀的。

古文:王之祭服二:曰先王兗冕,先公冕。

现代文:君主的祭服有两种:叫作先王衮冕,先公冕。

古文:故后助祭,亦以祎衣祭先王,礻俞狄祭先公。

现代文:所以王后协助祭祀,也穿衣祭先王,穿衤俞狄祭先公。

古文:不言助祭天地,举此以明彼,反三隅也。

现代文:这里没谈协助祭祀天地,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全部规章制度,叫作举一反三。

**古文:《春秋外传》:禘郊,天子亲射其牛,王后亲春其粢。 **

现代文:《春秋外传》说: 郊外祭祀,天子亲自射所用的牛,王后亲自舂所用的稷。

古文:世妇诏后之礼事,不专主宗庙。

现代文:女官王后参与祭礼,不只是主持祭祀祖先。

**古文:《祭统》曰: 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内外之官。 **

现代文:《祭统》说: 祭祀,必须夫妻亲自参加,以便警戒宫廷内外的官员。

**古文:哀公问孔子曰: 冕而亲迎,不已重乎? **

现代文:鲁哀公询问孔子说 :君主亲自迎亲,不是太隆重了吗?

**古文:答曰: 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主,君何谓已重焉? **

现代文:孔子回答说: 男女结婚,为先王传宗接代,永远当国家朝廷的主宰,您怎么说这样太隆重了呢?

古文:则知后宜助祭。

现代文:由此可知皇后应当协助祭祀。

古文:臣请因经谊,制仪典。

现代文:我们请求按照经书的义理,制定礼仪规章。

古文:帝虽不睿,犹疑之,召礼官质问。

现代文:中宗虽然并不精明,还是疑惑不定,招见礼部官员咨询。

古文:于是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对: 钦明所引,皆宗庙礼,非祭天地者。

现代文:这时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回答说: 祝钦明引证的,都是祭祀祖先的礼仪,不是祭祀天地的规章。

**古文:周、隋而上,无皇后助祭事。 **

现代文:北周、隋朝以前,没有皇后协助祭祀天地的先例。

古文:帝令宰相参订,绍、钦绪又引博士彭景直共议曰:《周官》所云祀、祭、享,皆互言。

现代文:中宗叫宰相们评议论证,唐绍、蒋钦绪又引荐博士彭景直一起评议说: 《周礼》所讲的祀、祭、享,都是同义词。

**古文:《典瑞》: 两圭以祀地。 **

现代文:《典瑞》说 :两次献酒来 祀 地神。

**古文:《司几筵》: 设祀先王昨席。 **

现代文:《司几筵》说: 摆设 祀 先王的席位。

古文:《内宗》: 掌宗庙祭祀。

现代文:《内宗》说 :掌管宗庙的祭 祀 。

**古文:传曰: 圣人为能飨帝。 **

现代文:书传里说 :圣人才能 享 天神。

**古文: 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

现代文: 春季、秋季祭祀天地,按时思念神灵。

古文:此祀天称享,享庙称祭也。

现代文:这里就是把祀天称为 享 天,享庙称为 祭 庙的例证。

古文:礼家凡称大祭祀,不独主天。

现代文:礼仪家凡是称作大祭祀的,不仅仅是祭祀天神。

古文:《爵人》: 大祭祀,与量人受举斝之卒爵。 祭天不祼,则九嫔赞瑶爵,容庙称大祭祀也。

现代文:《郁人》说: 大祭祀,主管祭器的官员郁人和掌管行政区划的官员量人担任祭祀副职。

古文:钦明据《大宗伯》之职,以谓后有祭天地之礼。

现代文:祭天是不用献酒的,那么宫中女官帮忙递送酒器,祭祀祖先也叫大祭祀。祝钦明根据《大宗伯》的职责,来断定皇后应当参加祭天地的礼仪。

古文:按经: 凡祀大神、祭大祗、享大鬼,帅执事而卜宿,视涤濯,涖玉鬯,省牲镬,奉玉盥,制大号。

现代文:据经典记载 :凡是祀天神、祭地、享祖先,带领办事人员占卜斋戒住所,检查洗涤祭品,督促洗涤祭器,察看烹煮牲畜的鼎锅,清点盛黍稷的玉器,拟订堂皇的名号。

**古文:若王不与祭祀,则摄位。 **

现代文:如果君主不参加祭祀活动,就派人代理他的职责。

古文:自凡而推,兼言王祭天地宗庙也。

现代文:从以上所举例证类推,是统称君主祭祀天地祖先。

**古文:下言: 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 **

现代文:下边还讲: 凡是大祭祀活动,王后不参加,就派人代理献酒。

古文:直王后祭庙一凡耳。

现代文:只是王后祭祀祖先的一个例证而已。

古文:若当助祭天地,应不列重凡。

现代文:如果应当协助祭祀天地,就不会分述大祭、中祭、小祭。

古文:且内宗、外宗所掌,皆佐王后庙荐,无佐祭天地语。

现代文:并且王族女儿、君主的外甥女儿主管的,都是帮忙王后祭祀祖先,没有帮助祭祀天地的说法。

古文:有如助祭天地,谁当赞佐者?

现代文:如果王后协助祭祀天地,谁当她的助手呢?

古文:是则摄荐为宗庙明甚。

现代文:那么这里说的代理献酒是指祭祀祖先就明确得很。

古文:内司服掌后祭服,无祭天服。

现代文:内司服管理的王后祭服,并无祭天的礼服。

**古文:礼家说曰: 后不助祭天地五岳,故无具服。 **

现代文:礼仪家说明道: 王后不参与祭祀天地五岳,所以没有祭祀天地五岳的礼服。

**古文:又言: 后有五辂,以重翟从祭先王先公,以厌翟从飨诸侯,以安车朝夕见王,以翟车采桑,以辇车游宴。 **

现代文:又说 :王后有五种大车,坐重翟陪同祭祀先王先公,坐厌翟陪同款待诸侯,坐安车早晚拜见君主,坐翟车采摘桑叶,坐辇车游乐饮宴。

古文:按此,后无祭天车明甚。

现代文:根据这段记载,王后没有祭天的大车明确得很。

古文:然后助王祭天地,古无闻焉。

现代文:这样看来,皇后协助君主祭祀天地,自古以来都没有这种事。

古文:时左仆射韦巨源助后掎掣帝,夺政事,即传钦明议,帝果用其言,以皇后为亚献。

现代文:当时左仆射韦巨源帮助韦皇后挟制中宗,夺取政权,就帮忙祝钦明讲话,中宗终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命令韦皇后主持第二轮进献仪式。

古文:取大臣李峤等女为斋娘,奉豆笾。

现代文:叫来大臣李峤等人的女儿担任为韦皇后办祭祀事务的斋娘,帮助祭祀。

古文:礼成,诏斋娘有夫者悉进官。

现代文:郊祭结束后,诏令已婚斋娘的丈夫都提升官职。

古文:初,后属婚,上食禁中,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

现代文:当初,韦皇后嫁给中宗当女官,到宫廷进献食物,中宗和朝臣们饮宴,祝钦明自己说会跳八风舞,中宗同意他跳。

古文: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

现代文:祝钦明身体肥胖丑陋,蹲在地上摇着脑袋,鼓大眼睛,左顾右盼,中宗大声欢笑。

**古文: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 是举《五经》扫地矣! **

现代文: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惜说: 这种行为将《五经》的声誉败坏无余了!

古文:景云初,侍御史倪若水劾奏: 钦明、山恽等腐儒无行,以谄佞乱常改作,百王所传,一朝惰放。

现代文:睿宗景云初年,侍御史倪若冰弹劾说: 祝钦明、郭山恽等人是迂腐无用的儒生,行为恶劣,凭着谄媚奸巧扰乱法制改变规章,历代君主的传统,一下子就破坏丢弃了。

**古文:今圣德中兴,不宜使小人在朝,请斥远之,以肃具臣。 **

现代文:如今我朝再次振兴,不应让小人留在朝廷,请把他们赶得远远的,来警戒不称职的朝臣。

古文:乃贬钦明饶州刺史,山恽括州刺史。

现代文:于是把祝钦明贬为饶州刺史,郭山恽贬为括州刺史。

古文:钦明于《五经》为该淹,自见坐不孝免,无以澡祓,乃阿附韦氏,图再用,又坐是见逐,诸儒共羞之。

现代文:祝钦明对于《五经》精通渊博,自己却因不孝获罪而被罢官,无法洗清名声,就奉承巴结韦皇后,希望重新任用,又因而获罪被赶出朝廷,各儒生都为此感到羞愧。

古文:后徙洪州都督,入为崇文馆学士,卒。

现代文:后来改任洪州都督,调回朝廷任崇文馆学士,才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