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七

古文:季友尚宪宗永昌公主,拜驸马都尉。

现代文:于季友与宪宗的永昌公主结婚,封官驸马都尉。

古文:从穆宗猎苑中,求改頔谥,会徐泗节度使李愬亦为请,更赐谥曰思。

现代文:跟随穆宗在禁苑中打猎时,请求改于由页的谥号,遇上徐泗节度使李訫也请求,于是改谥号为思。

古文:方,长庆时以勋家子通豪侠,欲事河朔,以策干宰相元稹。而李逢吉党谋倾执政,乃告稹结客刺裴度,事下有司,验无状,方坐诛。

现代文:尚书右丞张正甫退回诏书,右补阙高钅弋、太常博士王彦威不赞成,他们说: 于由页是文官,却倔强违反命令,擅自在襄州、邓州集结军队,想胁迫朝廷;杀无辜的人,扣留皇帝判罪的犯人;阻拦皇帝使臣,妄改礼乐。被迫朝拜,不是他的本意,能寿终正寝,已是幸运,不应改谥号。 皇帝没采纳。

古文:王智兴,字匡谏,怀州温人。

现代文:王智兴的字叫匡谏,怀州温县人。

古文:少骁锐,为徐州牙兵,事刺史李洧。

现代文:年轻时健壮勇敢,在徐州当亲兵,侍奉刺史李洧。

古文:洧弃李纳,挈州自归。

现代文:李洧背离李纳,自愿率徐州归顺朝廷。

古文:纳怒,急攻洧。

现代文:李纳发怒了,拼命进攻李洧。

古文:智兴能驶步,奉表,不数日至京师告急,德宗出朔方军五千击纳,解去,自是为徐特将。

现代文:王智兴善于骑马快跑,拿着奏章几天就跑到京城告急,德宗派朔方军五千名攻打李纳,李纳退走了,王智兴从此当了徐州独挡一面的将领。

古文:讨吴元济也。李师道谋挠王师,数侵徐救蔡。

现代文:讨伐吴元济时,李师道想干扰朝廷军队,多次入侵徐州救援蔡州。

古文:节度使李愿遣智兴率步骑拒贼。

现代文:节度使李愿派王智兴率步、骑兵抵抗叛军。

古文:其将王朝晏方攻沛,智兴逆击,败之,朝晏脱身保沂州。

现代文:李师道的将领王朝晏正进攻沛县,王智兴迎战,打败了他,他逃去守卫沂州。

**古文:进破姚海兵五万于丰北,获美妾三人,智兴曰: 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 **

现代文:王智兴进兵在丰县北边打败了姚海的五万军队,俘获了三名漂亮的小妾,他说 :军队里有女人,怎能不打败仗!

古文:即斩以徇。

现代文:就把她们杀了示众。

古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

现代文:王朝晏从沂州率轻装士兵袭击沛县,夜里在狄丘会战,王智兴又打败了他。

古文:累迁侍御史。

现代文:多次升官后任侍御史。

古文:元和十三年,伐师道,智兴以步骑八千次胡陵,与忠武军会,以骑畀其子晏平、晏宰为先锋,自率军继之。

现代文:元和十三年,讨伐李师道。王智兴率步、骑步八千人驻扎在胡陵,和忠武军会合,将骑兵交给他儿子王晏平、王晏宰率领任先锋,自己率军队接应他们。

古文:坏河桥,收黄队,攻金乡,拔鱼台,俘斩万计。

现代文:破坏了黄河桥梁,收复了黄队,进攻金乡,攻占鱼台,俘虏、杀死敌人数以万计。

古文:贼平,进御史中丞。

现代文:叛贼被讨平后,升任御史中丞。

古文:明年,召还,为沂州刺史。

现代文:第二年,被召回任命为沂州刺史。

古文:长庆初,河朔用兵,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充武宁军副使、河北行营诸军都知兵马使,帅兵三千度河。

现代文:长庆初年,征伐河北,他升任检校左散骑常侍、武宁军副使、河北行营各军都知兵马使,率领三千军队渡过了黄河。

古文:属朝廷用崔群为武宁节度使,群畏智兴难制,密请追还京师,未报。

现代文:当时朝廷任命崔群为武宁军节度使。他怕王智兴难以控制,秘密请求把王智兴调到京城,朝廷没有答复。

古文:会赦王廷凑,诸节度班师。

现代文:遇上赦免了王廷凑,各节度使撤军。

古文:智兴还,群遣寮属迎之,令士季甲而入。

现代文:王智兴回去,他派下属迎接他,命兵将解除武装后进城。

**古文:智兴心不悦,因勒兵斩关入,杀异己者十余辈,然后谒群谢曰: 此军情也! **

现代文:王智兴心里不高兴,就率军攻破城门进城,杀死了十几个不附和自己的人,此后才去拜见他说 :这是兵将们的愿望!

古文:群乃治装去,智兴以兵卫送还朝;至埇桥,掠盐铁院及贡物,劫商旅,逐濠州刺史侯弘度。

现代文:他就整理行装离去。王智兴率军护送他回朝廷,走到土甬桥,抢劫了盐铁院和进贡的物资,又拦劫商人,赶走了濠州刺史侯弘度。

古文:朝廷甫罢兵,不能讨,即诏检校工部尚书,充本军节度使。

现代文:朝廷刚解散了军队,不能讨伐他,就下诏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武宁军节度使。

古文:智兴由是揫索财赂,交权幸以贾虚名,用度不足,始税泗口以佐军须。

现代文:王智兴从此搜刮钱财,交结权贵幸臣来沽名钓誉,开支不够,开始在泗口收税来帮助军费开支。

古文:李騕攻宋州,智兴悉锐师出宋西鄙,破之漳口。

现代文:李宀介进攻宋州,王智兴率全部精兵进军宋州西边,在漳口打败了他。

古文:騕平,加检校尚书左仆射。

现代文:他被讨平后,王智兴升任检校尚书左仆射。

古文:李同捷以沧德叛,智兴请悉师三万赍五月粮讨贼,诏拜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沧德行营招抚使。

现代文:李同捷占据沧德反叛,王智兴请求率全部三万军队带五个月粮食去讨伐,有诏任命他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沧德行营招抚使。

古文:既战,降其将十辈、锐士三千,遂拔棣州。

现代文:接战后,招降了敌将十人、精兵三千,于是攻占了棣州。

古文:诸将闻,战愈力,遂有功。

现代文:众将听说了,作战更加卖力,就讨平了叛贼。

古文:入朝,燕麟德殿,赐予备厚。

现代文:后入京朝拜,皇帝赐宴麟德殿,赏赐丰厚。

古文:册拜太傅,封雁门郡王,进兼侍中。

现代文:封他担任太傅、雁门郡王,兼任侍中。

古文:改忠武、河中、宣武三节度。

现代文:曾调任忠武、河中、宣武三处节度使。

古文:卒,年七十九,赠太尉。

现代文:后去世了,享年七十九岁,赠官太尉。

古文:子九人,晏平、宰知名。

现代文:他有九个儿子,王晏平、王宰有名气。

古文:晏平幼从父军,以讨同捷功,检校右散骑常侍、朔方灵盐节度使。

现代文:王晏平年轻时跟父亲从军,因讨伐李同捷的功劳,任检校右散骑常侍,朔方、灵盐节度使。

古文:父丧,擅取马四百、兵械七千自卫归洛阳。

现代文:父亲去世,他擅自调骑兵四百人、步兵七千人保护自己回到洛阳。

古文:御史劾之,有诏流康州,不即行,阴求援于河北三镇。

现代文:御史弹劾他,皇帝下诏流放康州。他不立即上路,暗中向河北三处藩镇求援。

古文:三镇表其困,改抚州司马。

现代文:三位节度使上表求情,改任抚州司马。

古文:给事中韦温、薛廷老、卢弘宣等还诏不敢下,改永州司户参军。

现代文:给事中韦温、薛廷老、卢弘宣等人退还诏书不愿交办,又改任永州司户参军。

古文:温固执,文宗谕而止。

现代文:韦温坚持不让,文宗开导后他才答应了。

古文:晏宰,后去 晏 ,独名宰。

现代文:王晏宰后来去掉 晏 字,单名叫宰。

古文:少拳果,长隶神策军。

现代文:他年轻时有勇力、果断,年长后隶属神策军。

古文:甘露之变,以功兼御史大夫,为光州刺史。有美政,观察使段文昌荐之朝,除盐州刺史。

现代文:甘露事变,他因功任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有好政绩,观察使段文昌在朝廷推荐他,就任命他为盐州刺史。

古文:持法严,人不甚便。

现代文:他执行法纪严格,人们认为不方便。

古文:累擢邠宁庆节度使。回鹘平,徙忠武军。

现代文:他多次升官后任、宁、庆州节度使,回纥被讨平后,调任忠武军节度使。

古文:讨刘稹也,诏宰以兵出魏博,趋磁州。

现代文:讨伐刘稹时,有诏命王宰率军从魏博进兵,进攻磁州。

古文:当是时,何弘敬阴首鼠,闻宰至,大惧,即引军济漳水。

现代文:那时候,何弘敬暗中犹豫,听说王宰来了,很害怕,马上率兵渡过了漳水。

**古文:宰相李德裕建言: 河阳兵寡,以忠武为援,既以捍洛,则并制魏博。 **

现代文:宰相李德裕建议说 :河阳兵少,应用忠武军做援军,既保卫了洛阳,又牵制了魏博。

古文:遂诏宰以兵五千椎锋,兼统河阳行营。

现代文:于是下诏王宰率五千军队任先锋,兼管河阳行营。

古文:进取天井关,贼党离沮。

现代文:他进军占领了天井关,叛贼分裂、害怕了。

古文:德裕以宰乘破竹势不遂取泽州,以其子晏实守磁,为顾望计,帝有诏切责。

现代文:李德裕认为王宰不乘破竹之势立即攻占泽州,却派他儿子王晏实据守磁州,是打算观望,皇帝下诏责备他。

古文:宰惧,急攻陵川,破贼石会关,进攻泽州。

现代文:他害怕了,拼命进攻陵川,在石会关打败了叛军,又进军攻打泽州。

古文:其将郭谊杀稹降。

现代文:刘稹的部将郭谊杀了刘稹投降了。

古文:宰传稹首京师,遂节度太原。

现代文:王宰将刘稹的头用传车送到京城,于是任命他为太原节度使。

古文:宣宗初,入朝,厚结权幸求宰相,周墀劾之,乃还军。

现代文:宣宗初年,他进京朝拜,用厚礼结交权贵幸臣谋求任宰相,周墀弹劾他,他就回到了军中。

古文:吐蕃引党项、回鹘寇河西,诏统代北诸军进击。

现代文:吐蕃率领党项、回纥进犯河西,有诏命他率代北各军进攻。

古文:以疾不任事,徙河阳。

现代文:他因病不能任职,被调到河阳。

古文:罢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

现代文:又贬任太子少保,分管洛阳分署。

古文:进少傅,卒。

现代文:后升任少傅,去世了。

古文:晏实幼机警,智兴自养之,故名与诸父齿。

现代文:王晏实年轻时机智敏锐,王智兴自己抚养他,因此他的名字和父辈同辈分。

古文:稹平,擢淄州刺史,终天雄节度使。

现代文:刘稹被讨平后,他升任淄州刺史,后来官当到天雄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