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古文:萧瑀萧瑀,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

现代文:萧瑀别名时文,是南朝后梁明帝萧岿的儿子。

古文:九岁,封新安王。

现代文:九岁那年,被封为新安王。

古文:国除,以女兄为隋晋王妃,故入长安。

现代文:后梁灭亡,因姐姐是隋朝晋王杨广的妃,所以一同进了长安。

古文:瑀爱经术,善属文。

现代文:萧瑀喜爱佛学,会写文章。

古文:性鲠急,鄙远浮华。

现代文:他性情刚直严峻,轻视鄙弃浮华不实。

古文:尝以刘孝标《辩命论》诡悖不经,乃著论非之,以为: 人禀天地而生而谓之命,至吉凶祸福则系诸人。

现代文:曾认为刘孝标的《辩命论》违背事实不近情理,就撰写《非辩命论》批驳它,认为: 人靠天地的赐予而生存就叫天命,至于吉凶祸福却因人而异。

**古文:今一于命,非先王所以教人者。 **

现代文:如果一概归结到天命上去,就不是前代圣贤教导人民的理论。

**古文:通儒柳顾言、诸葛颍叹曰: 是足针孝标膏肓矣! **

现代文:博古通今的学者柳顾言、诸葛颍赞叹说: 这篇文章足以疗救《辩命论》的病根了!

古文:晋王为太子,授右千牛。

现代文:晋王杨广当太子时,萧瑀任太子右千牛。

古文:即帝位,妃为后,而瑀浸亲宠,频迁尚衣奉御、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

现代文:他登上帝位,萧妃册立为皇后,萧瑀就逐渐受到亲近宠信,连续升任尚衣奉御、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

**古文:感末疾,不呼医,曰: 天若假吾余年,因得为遁阶矣! **

现代文:突然患四肢风湿症,不请医生治疗,说 :如果老天给我一个晚年,这正好作为隐退的理由了!

**古文:后闻,责谓曰: 尔亡国后不安小官,而高为怪语,罪不测。 **

现代文:他姐姐知道后,责备他说: 你失去新安王的封号后不乐意当小官,大发怨言,会犯无法预料的大罪。

古文:瑀复治疾,良已。

现代文:萧瑀这才治疗,病才好。

古文:拜内史侍郎,数言事忤旨,稍见忌。

现代文:被任命为内史侍郎,多次说话违反炀帝心意,逐渐地被疏远了。

古文:帝至雁门,为突厥所围,瑀谋曰: 夷俗,可贺敦与兵马事,况义成公主以帝女为之。

现代文:炀帝巡视雁门关,被突厥围困,萧瑀献计说 :突厥的习俗,可汗的妻子可贺敦参与军事活动,何况义成公主是以大隋皇帝女儿的身份当了可贺敦。

古文:若走一介使镌喻,宜不战而解。

现代文:如果派一名使者快去向她报告这事,不用打仗就可解围。

古文:又众商陛下已平突厥,方复事辽东,故怠不肯战。

现代文:还听到将士们议论陛下平息突厥后,又要征讨辽东,所以不肯出力作战。

**古文:愿下诏赦高丽,专讨突厥,则人自奋矣。 **

现代文:请发诏令不打高丽,只打突厥,那就人人奋战了。

古文:帝从之。

现代文:炀帝采用了他的计策。

古文:既而主诡辞谓突厥,果解围去。

现代文:后来义成公主发出了一个假情报,突厥的军队果然撤走了。

**古文:然帝素意伐辽,又衔瑀以谋擫其机,谓群臣曰: 突厥何能为,瑀乘未解时乃绐恐我! **

现代文:然而炀帝一直打算征讨辽东,又恨萧瑀乘着献计干扰他的机谋,对群臣说: 突厥能怎么样,萧瑀乘它还没解围来恐吓我!

古文:遂出瑀为河池郡守。

现代文:于是让他出任河池郡太守。

古文:部有钞贼万人,吏不制,瑀募勇敢士击降之,悉捐赀畜赐有功。

现代文:辖区内有上万名贼寇,当地官吏控制不了,萧瑀招募勇士打降了他们,把缴获的财物都赏给了立功人员。

古文:又击走薛举众数万。

现代文:还打跑了薛举的几万名来犯叛军。

古文:高祖入京师,招之,挈郡自归,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

现代文:高祖李渊进长安后,招呼萧瑀,他献出河池郡投奔了唐朝,被授光禄大夫头衔,封宋国公爵号,任民部尚书官职。

古文:秦王领右元帅,攻洛阳,署瑀府司马。

现代文:秦王李世民兼任右元帅,进攻洛阳,萧瑀任秦王府代理司马。

古文:武德元年迁内史令,帝委以枢管,内外百务悉关决。

现代文:武德元年,升任内史令,高祖把机要事务委托给他,宫庭内外各项政务全都让他参与处理。

古文:或引升御榻,呼曰萧郎。

现代文:有时带他坐上御榻,亲切地喊他 萧郎 。

古文:瑀自力孜孜,抑过绳违无所惮。

现代文:萧瑀勤恳努力孜孜不倦,批评过失纠正错误无所顾忌。

古文:上便宜,每见纳用。

现代文:每当提出有益的建议,都被采用。

**古文:手诏曰: 得公言,社稷所赖,朕既宝之,故赐黄金一函,公其勿辞。 **

现代文:高祖亲笔写诏书说: 您的意见,有利于国家,我很珍爱,所以赏赐一函黄金,您切莫推让。

古文:是岁,州置七职,秦王为雍州牧,以瑀为州都督。

现代文:这一年,要在七个州设置官署,秦王担任雍州牧,任命萧瑀为雍州都督。

古文:诏尝下中书,未即行,帝让其稽,瑀曰: 隋季内史诏敕多违舛,百司不知所承。

现代文:高祖的诏书发到中书省,没有即时执行,高祖责备他们拖拉,萧瑀说: 隋朝末年,内史宣布的诏令常常前后矛盾,各主管官吏不知该听哪种。

古文:今朝廷初基,所以安危者系号令。

现代文:如今开始创建基业,号令关系到国家安危。

**古文:比承一诏,必覆审,使先后不谬,始得下,此所以稽留也。 **

现代文:每当接到一项诏令,一定要反复核对,对前后统一的,才能下发,这就是滞留的原因。

**古文:帝曰: 若尔,朕何忧乎? **

现代文:高祖说: 是那样,我还担心什么呢?

古文:初,瑀关内田宅悉赐勋家,至是,还给之。

现代文:当初,萧瑀在关内的田地房屋都交高祖赏给了功臣,到现在,都还给了他。

古文:瑀尽以分宗族,独留庙室奉祠。

现代文:他全部分给了族人,只留下祠堂祭祀祖先。

古文:王世充平,进尚书右仆射。

现代文:王世充被消灭后,萧瑀升任尚书右仆射。

古文:七年,以荧惑犯右执法,避位,不许。

现代文:武德七年,由于 火星 触犯 右执法星 ,他要求辞职回避,高祖没有同意。

古文:久之,迁左仆射。

现代文:过了很久,改任尚书右仆射。

古文:贞观初,房玄龄、杜如晦新得君,事任稍分,瑀不能无少望,乘罅切诋,辞旨疏躁。

现代文:贞观初年,房玄龄、杜如晦受到太宗皇帝的信任,朝廷职权逐渐分散,萧瑀不能没有怨恨,一有疏漏就猛烈抨击,言辞粗俗浮躁。

古文:太宗怒,废于家。

现代文:太宗生气,让他免职回家。

古文:俄拜特进、太子少师,复为左仆射,实封六百户。

现代文:不久,授予他特进头衔、太子少师官职,恢复左仆射职务,给予收纳六百户租税的实封。

**古文:帝问瑀: 朕欲长保社稷,奈何? **

现代文:太宗询问他: 我想永保江山,该怎么办?

古文:瑀曰: 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籓屏。

现代文:萧瑀说 :夏商周三朝能够长久保住天下的办法,都是分封诸侯作为保卫中央的藩国。

古文:秦置守令,二世而绝。

现代文:秦朝设置郡县,两代就灭亡了。

古文: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

现代文:汉朝把亲属功臣封为王侯,国运也有四百年。

古文:魏、晋废之,亡不旋跬。

现代文:曹魏、晋朝废除分封制,没转过身来就灭亡了。

**古文:此封建之有明效也。 **

现代文:这就是分封制的显著效果。

古文:帝纳之,始议封建。

现代文:太宗采纳了这个意见,开始商议分封国公刺史。

古文:坐与陈叔达忿争御前不恭,免。

现代文:后来因与陈叔达在朝廷愤怒争执而获不尊重皇上的罪过,被免除官职。

古文:岁余,起为晋州都督。

现代文:年底,起用为晋州都督。

古文:入拜太常卿,迁御史大夫,参预朝政。

现代文:后来调回朝廷任太常卿,改任御史大夫,参与朝政。

古文:瑀谕议明辩,然不能容人短,意或偏驳不通,而向法深,房玄龄、魏征、温彦博颇裁正之,其言多黜,瑀亦不平。

现代文:萧瑀议论朝政聪明善辩,但是不能宽容别人的不足,有时存心诡辩观点不一,但他一向法度严谨,房玄龄、魏征、温彦博都不能裁断辩驳,他的意见多数不被采纳,心里也愤愤不平。

古文:会玄龄等小过失,瑀即痛劾,不报,由是自失,罢为太子少傅,加特进,复为太常卿。

现代文:碰巧房玄龄等人犯了小错,萧瑀就拼命弹劾,太宗不予理睬,因此反而给自己造成损失,贬为太子少傅,后来授予特进这个空衔,再任太常卿。

古文:拜河南道巡省大使。

现代文:后来出任河南道巡省大使。

古文:九年,复参预政事。

现代文:贞观九年,又调回朝廷参与政事。

**古文:帝尝曰: 武德季,太上皇有废立议,顾朕挟不赏之功,于昆弟弗见容,瑀于尔时不可以利怵死惧,社稷臣也。 **

现代文:太宗曾说: 武德末年,太上皇有废除建成另立太子的想法,但我立有无法奖赏的功勋,建成、元吉不能容我,萧瑀那时不理他们的利诱威胁,真是个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

**古文:因赐诗曰: 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 **

现代文:所以写诗赐给他说: 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

**古文:又曰: 公守道耿介,古无以过,然善恶太明,或有时而失。 **

现代文:又对萧瑀说 :您守志不移刚直不阿,古人也无法超过,但是善恶分得太清楚了,有时也失去分寸。

**古文:瑀顿首谢曰: 既蒙教,又许以忠亮,虽死日,犹生年也。 **

现代文:萧瑀跪地叩头道歉说 :既承蒙您教导,又肯定我忠诚正直,虽然到了快死的年龄,却如新生一样。

古文:魏征曰: 臣有逆众持法,主恕之以公;孤特守节,主恕之以介。

现代文:魏征说: 有的臣子违背众人心愿坚持法度,国君认为公正而原谅他;孤立无援坚守节操,君主认为刚直而原谅他。

古文:昔闻其言,乃今见之。

现代文:从前听到有关他的传闻,现在才见到他的实际情况。

**古文:使瑀不遇陛下,庸能自保邪? **

现代文:假使萧瑀不是遇到陛下,怎能保全自己呢?

古文:晋王为皇太子,拜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

现代文:晋王李治立为太子,萧瑀被授予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

**古文:帝曰: 三师,以德导太子者也,礼不尊,则无所取法。 **

现代文:太宗说: 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位老师,是用道德教导太子的人,待遇不尊贵,就无处学到礼仪法则。

**古文:乃诏: 师入谒,太子出门迎拜,师答拜;每门,让乃入;师坐,然后坐;书前后著名,称惶恐。 **

现代文:于是发出诏令 :老师进见太子,太子出门迎接礼拜,老师回拜;进门时,太子推让以后才能进去;老师坐下后,太子才坐下;写作文章前后都要写上名字,并且写上 惶恐 一词。

古文:瑀素贵,但中狭。

现代文:萧瑀平生地位尊贵,但是心胸狭窄。

古文:每燕见,辄言: 玄龄辈朋党盗权,若胶固然,特未反耳。

现代文:每到内廷朝见太宗,就反映: 房玄龄一伙人拉帮结派窃取权力,如胶似漆牢不可破,只是还没造反而已。

**古文:帝曰: 知臣莫若君。朕虽不明,宁顿懵臧否? **

现代文:太宗说: 没有谁比君主更了解臣子,我虽然不算聪慧明智,难道对品评善恶也模糊不清?

古文:因为瑀晓解,瑀以帝有所偏信,帝积久亦不平。

现代文:还对萧瑀进行开导。萧瑀认为太宗偏听偏信,时间一长太宗也怨恨他。

**古文:瑀好浮屠法,间请舍家为桑门,帝许之矣,复奏自度不能为,又足疾不入谒,帝曰: 瑀岂不得其所邪? **

现代文:萧瑀喜爱佛学,试探地请求出家当和尚,太宗答应他了,他又说自己考虑不能当,还说腿脚有病不能入朝拜见太宗,太宗说: 萧瑀难道没有得到合适的位置吗?

古文:乃诏夺爵,下除商州刺史。

现代文:于是发出诏书取消封号,贬为商州刺史。

古文:未几,复其封,加特进。

现代文:没过多久,恢复了他的封号,授予特进头衔。

古文:卒,年七十四。

现代文:去世时,七十四岁。

古文:遗命敛以单衣,无卜日。

现代文:遗嘱命令用单层的衣服入殓,安葬不要选择日期。

古文:诏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现代文:诏令追认他为司空、荆州都督,安葬在太宗预先为自己营建的昭陵墓地。

古文:太常谥曰肃,帝以其性忌,改谥贞褊。

现代文:太常寺拟定谥号为 肃 ,太宗认为他习性猜忌,改谥号为 贞褊 。

古文:子锐,尚襄城公主,为太常少卿。

现代文:儿子萧锐,娶太宗的女儿襄城公主为妻,官至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