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三

古文:齐澣,字洗心,定州义丰人。

现代文:齐澣,字洗心,是定州义丰人。

古文:少开敏,年十四,见特进李峤,峤称有王佐才。

现代文:少年时就很聪颖。十四岁时去见到特进李峤,李峤称赞他有王佐之才。

古文:中宗在庐陵,澣上言请抑诸武,迎太子东宫,不报。

现代文:中宗在武后称帝时又成为庐陵王。那时,齐澣曾上言请稍抑制各武姓人的权势,将太子迎回东宫,武后不做回答。

**古文:及太子还,武后召氵幹宴同明殿,谕曰: 朕母子如初,卿豫有力焉,方不次待尔。 **

现代文:及至太子回京,武后召齐澣在同明殿宴饮,对齐澣说: 我母子能和好如初,你出了不少力。我不会亏待你。

古文:澣辞母老不忍远离,赏而罢。

现代文:齐澣以母亲年老不能远离为理由向武后辞谢,得了赏赐后回家。

古文:圣历初,及进士第,以拔萃调蒲州司法参军。

现代文:圣历初年,考中进士,因特别优秀,调任蒲州司法参军。

**古文:有父子连坐论死者,澣曰: 条落则本枯,奈何俱死? **

现代文:有父子两人被牵连都判了死罪,齐澣说: 枝条都砍了,树根也就枯死了,怎么可以父子都判死呢?

古文:议贷其父,太守不听,固争,卒原。

现代文:建议宽恕父亲。太守不听,齐澣反复争论,终于赦免了父亲。

古文:景云初,姚崇取为监察御史。

现代文:景云初年,姚崇取他为监察御史。

古文:凡劾奏,常先风教,号善职。

现代文:齐澣每有检举,常常风教在先,当时称之为善职。

古文:睿宗将祠太庙,刑部尚书裴谈摄太尉,先告。

现代文:睿宗将祭祠太庙,刑部尚书裴谈代理太尉,先去告庙。

**古文:澣奏: 孝享摄事,稽首而拜,恭明神也,而谈慢媟不恭。 **

现代文:齐澣上奏: 祭告宗庙,孝享之事,应该头至地稽首而拜,是为了对神明表示恭敬。而裴谈轻率不恭。

古文:并劾谈 神昏形滓,挟邪以罔上。

现代文:同时揭发裴谈 :昏庸污浊,挟邪而欺上。

古文:神龙时,事武三思,陷敬晖,没其家以获进。

现代文:神龙年中,依附武三思,陷害敬晖,抄没敬晖的家以获取进身。

**古文:妻外淫,男女不得姓氏。夫告神慢,事主不忠,家不治,有是三罪,不可不置之法。 **

现代文:其妻外有情夫。有告神时怠慢,事主不忠,治家不严三种罪状,不可不绳之以法。

古文:谈由是下除汾州刺史。

现代文:裴谈因此下降为汾州刺史。

古文:开元初,姚崇复相,用为给事中、中书舍人。

现代文:开元初年,姚崇恢复宰相职位,用齐澣为给事中、中书舍人。

古文:论驳及诰诏皆援准古谊,朝廷大政必咨之,时号 解事舍人 。

现代文:他若撰文有所论驳或草拟诰诏,都要援引古法古义,朝廷大政都要问问他,当时称他为 解事舍人 。

古文:数讽崇年老宜避位。

现代文:齐澣多次暗示姚崇年老了应该退位。

古文:时宋璟在广州,因劝崇举自代,崇用其谋。

现代文:那时,宋瞡在广州,于是劝姚崇推荐宋瞡接替自己,姚崇照他的话做了。

**古文:璟为相,它日问曰: 吾不敢冀房、杜,比尔日诸公云何? **

现代文:宋瞡为宰相,有一天问齐澣: 我不敢自比房玄龄、杜如晦,但比近来的几位如何?

**古文:澣曰: 不如。 **

现代文:齐澣回答 :比不上。

**古文:璟请故,答曰: 前时近郊户三百以为困,今不百户,是以知之。 **

现代文:宋瞡问原因。齐澣说 :前些时近郊有三百户,尚且觉得困窘。现在不到一百户了,由此就可以得知。

古文:马怀素等绪次四库书,表澣为副,改秘书少监。

现代文:马怀素等人来编次四库书,上表推荐齐澣任副职,乃改任秘书少监。

古文:出为汴州刺史,地当舟车凑集,事浩繁,前刺史数不称职,唯倪若水与澣以清毅闻,吏民颂美。

现代文:出京任汴州刺史,汴州是交通要道,车船齐集,事情很多,以前的刺史好几任都不称职,只有倪若水与齐澣以清廉果毅闻名,吏民都称颂。

古文:玄宗封太山,历汴、宋、许,车骑数万,王公妃主四夷君长马、橐驼亦数万,所顿弥数十里。

现代文:玄宗封禅泰山时,历经汴州、宋州、许州,车骑有好几万,王公、嫔妃、公主、四夷君长的马、骆驼也有好几万。休息进餐时绵延几十里。

古文:澣列长棚,帟幕联亘,上食凡千舆,纳筦钥,身进膳,帝以为知礼,喜甚,为留三日,赐帛二千匹。

现代文:齐澣建设长棚,帘幕相互连接。

古文:澣以淮至徐城险急,凿渠十八里,入青水,人便其漕。

现代文:每次奉上食物要几千车,齐澣亲自奉进膳食。皇帝认为他知礼,很高兴,因而留下三天,赐帛二千匹。齐澣因为从淮到徐城一段湍流险急,乃凿渠十八里,汇入青水,漕运因此便利。

古文:中书令张说择丞辖,以王丘为左,澣为右。

现代文:中书令张说选择丞宰,以王丘为左丞,齐澣为右丞。

古文:李元纮、杜暹当国,表宋璟为吏部尚书,澣及苏晋为侍郎,世谓台选。

现代文:李元、杜暹执政时,表荐宋瞡为吏部尚书,齐澣及苏晋为侍郎,当时称之为 台选 。

**古文:尝奏事,帝指政事堂曰: 非卿尚谁居者。 **

现代文:齐澣曾奏事,皇帝指着政事堂说: 这地方除了你,谁还有资格在里面?

古文:是时,开府王毛仲宠甚,与龙武将军葛福顺相婚嫁,毛仲请奏无不从。

现代文:那时,开府王毛仲甚为得宠,与龙武将军葛福顺相互婚嫁。王毛仲有什么奏请,没有不得到允许的。

古文:澣乘间曰: 福顺典兵马,与毛仲为婚家,小人宠极则奸生,不预图,且有后患。

现代文:齐澣找机会奏说 :葛福顺主管兵马,与王毛仲结为姻亲。小人得宠多了就会生奸心,不做预防,会有后患的。

**古文:高力士小心谨畏,加宦人可备禁中驱使,腹心所委,何必毛仲哉? **

现代文:高力士为人细心,严谨有礼,可以用作禁中的驱使者。心腹所能委托的,不一定是王毛仲。

**古文:又言: 君不密失臣,臣不密失身,惟陛下密此言。 **

现代文:又说: 君如果不能守秘将会失去臣子,臣不能守秘将会失身送命,希望陛下秘守今天的谈话。

**古文:帝嘉纳,且劳曰: 卿第出,我徐计其宜。 **

现代文:皇帝接纳他的建议,且慰抚他说: 你只管放心出去,我会慢慢设法的。

古文:会大理丞麻察坐事,出为兴州别驾,澣往饯,因道谏语。

现代文:正逢大理丞麻察犯了事,贬为兴州别驾,齐澣去与他饯别,提到对皇帝的劝谏。

古文:察素奸佻,遽言状。

现代文:麻察一向奸诈狡猾,即刻将此事上告。

古文:帝怒,召澣入殿中曰: 卿向疑朕不密,而反告察,谓何?

现代文:皇帝大怒,把齐澣召到殿中,对他说 :你前时担心我不能保密,而你反而去告诉麻察,这是怎么说?

**古文:且察轻躁无行,常游太平门者,讵不知邪? **

现代文:何况麻察轻率无德,是常去太平门的人,你难道不知道吗?

古文:澣免冠顿首谢,贬高州良德丞,察再贬皇化尉,其党齐敷、郭禀皆流放。

现代文:齐澣摘下官帽谢罪,被贬为高州良德丞,麻察再贬为皇化尉,其党羽齐敷、郭禀都遭流放。

古文:久之,澣徙索卢丞、郴州长史、濠常二州刺史。

现代文:很久以后,齐澣调为索卢丞、郴州长史、濠州常州二州的刺史。

古文: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现代文:又迁到润州,州的北面是瓜步沙尾,有六十里迂回曲折处,船很多在那里倾覆。

古文:澣徙漕路繇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

现代文:齐澣改变漕路,由京口埭,治理伊娄渠,直达扬子江,就再也没有翻船的事发生了,还节约了运费几十万。

古文:又立伊娄埭,官征其入;招还流人五百户,置明州以安辑之。

现代文:另设立伊娄埭,官征其税入;又招回流亡在外的人五百户,设置明州安顿他们。

古文:复徙汴州。

现代文:于是又调齐澣任汴州刺史。

古文:澣中失势,益怅恨,素操浸衰。更倚力士助,得为两道采访使,兴利以中天子意,裒货财遗谢贵幸。

现代文:齐澣中年失势,心中惆怅而懈怠,自律放松,倚仗了高力士的帮助,才得任两道采访使,努力兴利使天子中意,又搜集财货送给高力士做酬谢。

古文:纳刘戒女为妾,不答其妻。

现代文:娶了刘戒的女儿为妾,不理睬妻子。

古文:李林甫恶其行,欲挤而废之。

现代文:李林甫厌恶其丑行,想排挤掉他。

古文:会其幕府坐赃,事连澣,诏矜澣老,放归田里。

现代文:正好,他的幕府受贿被告发,案情牵连到齐澣。皇帝怜恤齐澣年老,诏令放他回归乡里。

古文:天宝初,召为太子少詹事,留司东都。

现代文:天宝初年,又招为太子少詹事,留司东都。

古文:严挺之亦为林甫所废,与澣家居,杖屦经过不缺日,林甫畏之,乃用澣为平阳太守,离其谋。

现代文:严挺之也被李林甫排挤废官,与齐澣家居,每日来往。李林甫怕他们有什么,又用齐澣为平阳太守,把他们两人分开。

古文:更以黄老清静为治,卒,年七十二。

现代文:齐澣复为官,以黄老之说以清静简政治理。死时年七十二岁。

古文:肃宗时,录林甫所陷者,皆褒洗,故澣赠礼部尚书。

现代文:肃宗时,查检被李林甫陷害的人,都昭雪褒奖,所以追赠齐澣为礼部尚书。

古文:澣尝称陈希烈、宋遥、苗晋卿、韦述之才,后皆大显。

现代文:齐澣曾经称赞陈希烈、宋遥、苗晋卿、韦述等人有才。

古文:明日,嫁其女。

现代文:这些人后来都甚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