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古文:太平公主,则天皇后所生,后爱之倾诸女。

现代文:太平公主,为则天皇后所生,则天皇后喜爱她超过了别的公主。

古文:荣国夫人死,后丐主为道士,以幸冥福。

现代文:荣国夫人死后,武后将太平公主舍为女道士,以求冥福。

古文:仪凤中,吐蕃请主下嫁,后不欲弃之夷,乃真筑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亲事。

现代文:仪凤年间,吐蕃请求将公主下嫁给其赞普,武后不欲将她弃于夷狄,便真的修筑宫观,如同方士薰沐斋戒,以拒绝和亲之事。

古文:久之,主衣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歌舞帝前。

现代文:过后不久,公主穿紫袍系玉带,折叠上巾,披挂打扮,歌舞于帝、后面前。

**古文:帝及后大笑曰: 儿不为武官,何遽尔? **

现代文:高宗与武后大笑道: 女儿又不当武官,为何这样打扮?

**古文:主曰: 以赐驸马可乎? **

现代文:公主说 :赐给驸马不行吗?

古文: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

现代文:高宗明白她的意思,选择薛绍作为驸马。

古文:假万年县为婚馆,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燎相属,道樾为枯。

现代文:借万年县衙门作为婚馆,因门狭窄不能容纳翟车,有关官员拆毁院墙让车进入,从兴安门设置燎烛相连,路旁大树为此枯焦。

古文:绍死,更嫁武承嗣,会承嗣小疾,罢昏。

现代文:薛绍被杀之后,改嫁给武承嗣,恰逢承嗣生病,便取消婚约。

古文:后杀武攸暨妻,以配主。

现代文:武后便杀掉武攸暨之妻,将公主改嫁给攸暨。

古文: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后常谓 类我 。

现代文:太平公主额头方,脸颊宽,足智多谋,武后常说与自己相似。

古文:而主内与谋,外检畏,终后世无它訾。

现代文:而公主内虽善谋,外则检点畏惧,在整个武后当政的时代未出差错。

古文:永淳之前,亲王食实户八百,增至千辄止;公主不过三百,而主独加户五十。

现代文:永淳年间以前,亲王享受实封八百户,增至一千就停止了;公主封邑不超三百户,而太平公主额外再加五十。

古文:及圣历时,进及三千户。

现代文:到圣历年间时,增至三千户。

古文:预诛二张功,增号镇国,与相王均封五千,而薛、武二家女皆食实封。

现代文:因参预诛除二张立功,进号为镇国太平公主,与相王一样增封至五千户,而公主所生的薛、武两家之女全都享受实封户邑。

古文:主与相王卫王成王、长宁安乐二公主给卫士,环第十步一区,持兵呵卫,僭肖宫省。

现代文:太平公主与相王、卫王、成王、长宁公主、安乐公主并给卫士,环宅每十步设一哨所,持兵器巡逻警卫,僭拟宫禁之制。

古文:神龙时,与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凡七公主,皆开府置官属,视亲王。

现代文:神龙年间,太平与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总共七位公主,全都开建府署设置官属,视同亲王。

古文:安乐户至三千,长宁二千五百,府不置长史。

现代文:安乐公主封户达到三千,长宁公主封户二千五百,其府不设长史。

古文:宜城、定安非韦后所生,户止二千。

现代文:宜城、定安二公主非韦后所生,只封二千户。

古文:主三子:崇简、崇敏、崇行,皆拜三品。

现代文:太平公主的三个儿子崇简、崇敏、崇行,全都授予三品官衔。

古文:韦后、上官昭容用事,自以谋出主下远甚,惮之。

现代文:当时韦后与上官昭容擅权于禁中,都认为自己的智谋比太平公主差得太远,很畏惧她。

古文:主亦自以轧而可胜,故益横。

现代文:公主也自认为可以倾轧而取胜,因此日益豪横。

古文:于是推进天下士,谓儒者多窭狭,厚持金帛谢之,以动大议,远近翕然响之。

现代文:于是推举进用天下之士。她认为儒生文人往往贫寒困窘,便厚送金帛以资助,由此以取美名,远近士人交口称颂。

古文:玄宗将诛韦氏,主与秘计,遣子崇简从。

现代文:玄宗准备诛除韦氏时,太平公主参与密谋,还派其子崇简随从玄宗。

古文:事定,将立相王,未有以发其端者。

现代文:事定之后,准备拥立相王为帝,但不好下手。

**古文:主顾温王乃儿子,可劫以为功,乃入见王曰: 天下事归相王,此非儿所坐。 **

现代文:太平公主认为温王不过是个小孩子,可以劫持他建立大功,便入见温王说: 天下事权已归相王,此位非儿所坐。

古文:乃掖王下,取乘舆服进睿宗。

现代文:便抱温王下座,取乘舆服用之物进奉睿宗。

古文:睿宗即位,主权由此震天下,加实封至万户,三子封王,余皆祭酒、九卿。

现代文:睿宗即位,太平公主的权势由此而震动天下,增加实封达到万户,三个儿子封为异姓王,其余尽为祭酒、九卿。

古文:主每奏事,漏数徙乃得退,所言皆从。

现代文:太平公主每次入朝奏事,计时漏壶数换方才退下,所说之话尽都听从。

古文:有所论荐,或自寒冗躐进至侍从,旋踵将相。

现代文:所荐举之人,有的从寒冗之位骤升至侍从清职,不久接连拜将为相。

古文: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闻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画可而已。

现代文:朝廷政事,非她参预不可,有时不入朝,那么宰相就上门商议政事可否,天子只须画押而已。

古文:主侍武后久,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逢合,无不中。

现代文:太平公主侍奉武后很长时间,由此善于观察君主微意,先事逢迎,无不中意。

古文:田园遍近甸,皆上腴。

现代文:其家田园遍布近郊,全是上等好田。

古文:吴、蜀、岭峤市作器用,州县护送,道相望也。

现代文:往吴、蜀、岭表地区买造器物,州县派人护送,道路相望不绝。

古文:天下珍滋谲怪充于家,供帐声伎与天子等。

现代文:天下奇珍异宝充斥于家。供应之物、歌舞之乐与天子相等。

古文:侍儿曳纨谷者数百,奴伯妪监千人,陇右牧马至万匹。

现代文:侍儿披服绸缎者数百人,奴伯监妪上千人,陇右牧马上万匹。

古文:长安浮屠慧范畜赀千万,谐结权近,本善张易之。及易之诛,或言其豫谋者,于是封上庸郡公,月给奉稍。

现代文:长安僧人慧范资财上千万,善于结交权贵。本与张易之友善,易之被诛杀之后,有人上言说慧范参与过谋议,由此被封为上庸郡公,每月给俸禄供应。

古文:主乳媪与通,奏擢三品御史大夫。

现代文:公主的奶妈与他相通,便上奏提升为三品官衔的御史大夫。

古文:御史魏传弓劾其奸赃四十万,请论死。

现代文:御史魏传弓弹劾慧范奸赃四十万,奏请处以死刑。

**古文:中宗欲赦之,进曰: 刑赏,国大事,陛下赏已妄加矣,又欲废刑,天下其谓何? **

现代文:中宗想赦免他,魏传弓上前说: 刑赏是国家大事,陛下之赏已妄加其人身上,又想为他废刑,天下人将会说什么呢?

古文:帝不得已,削银青阶。

现代文:中宗不得已,只好下令削夺其银青光禄大夫的官爵。

古文:大夫薛谦光劾慧范不法,不可贷,主为申理,故谦光等反得罪。

现代文:大夫薛谦光劾奏慧范行为不轨,不可宽贷。太平公主为他申辩,以故谦光等人反倒获罪。

古文:玄宗以太子监国,使宋王、岐王总禁兵。

现代文:后来玄宗以太子身份监国治政,派宋王、岐王总率禁兵。

古文:主恚权分,乘辇至光范门,召宰相白废太子。

现代文:太平公主愤恨其权被夺,乘车至光范门,召集宰相商议废黜太子。

古文:于是宋璟、姚元之不悦,请出主东都,帝不许,诏主居蒲州。

现代文:由此宋瞡、姚元之不高兴,奏请让太平公主出居东都,睿宗不答应,下诏公主出居蒲州。

古文:主大望,太子惧,奏斥璟、元之以销戢怨嫌。

现代文:公主大为不满,太子恐惧,上奏斥退宋瞡、姚元之以消除怨嫌。

古文:监察御史慕容珣复劾慧范事,帝疑珣离间骨肉,贬密州司马。

现代文:监察御史慕容繤再次劾奏慧范之事,睿宗怀疑慕容繤离间皇室骨肉,将他贬为密州司马。

古文:主居外四月,太子表追还京师。

现代文:公主居外四个月后,太子上表追请公主返回京师。

古文:时宰相七人,五出主门下。

现代文:当时共有宰相七人,其中五人出自公主门下。

古文:又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羽林军李慈皆私谒主。

现代文:另外,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羽林军李慈全都私自拜见公主。

古文:主内忌太子明,又宰相皆其党,乃有逆谋。

现代文:太平公主内忌太子英明,外见宰相多是其党徒,便着手策划叛逆阴谋。

古文:先天二年,与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崔湜、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李晋、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贾膺福、鸿胪卿唐晙及元楷、慈、慧范等谋废太子,使元楷、慈举羽林兵入武德殿杀太子,怀贞、羲、至忠举兵南衙为应。

现代文:先天二年,与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崔、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李晋、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贾膺福、鸿胪卿唐以及常元楷、李慈、慧范等人谋议废黜太子,派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兵进入武德殿杀害太子,窦怀贞、岑羲、萧至忠起兵于南衙作为接应。

古文:既有日矣,太子得其奸,召岐王、薛王、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晈、中书侍郎王琚、吏部侍郎崔日用定策。

现代文:既已定下日期,而太子已先掌握其奸谋,便召集歧王、薛王、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中书侍郎王琚、吏部侍郎崔日用商议决策。

古文:前一日,因毛仲取内闲马三百,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叩虔化门,枭元楷、慈于北阙下,缚膺福内客省,执羲、至忠至朝堂,斩之,因大赦天下。

现代文:在太平公主准备动手的前一天,派毛仲取出内苑马匹三百,率领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往叩虔化门,枭示常元楷、李慈之首于北阙之下,绑缚贾膺福于内客省,抓获岑羲、萧至忠至朝堂之上,将他们斩杀,随后大赦天下。

古文:主闻变,亡入南山,三日不出,赐死于第。

现代文:太平公主闻知事变,逃入终南山中,三天之后才出来,命她自尽于家。

古文: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

现代文:诸子以及党徒被处死者有数十人。

古文:簿其田赀,瑰宝若山,督子贷,凡三年不能尽。

现代文:没其田产资财,珍宝堆积如山,督其借贷,历时三年还不能征收完毕。

古文:崇简素知主谋,苦谏,主怒,榜掠尤楚,至是复官爵,赐氏李。

现代文:崇简素知太平公主的逆谋,尽力苦谏,太平公主大怒,棍棒责打极为楚毒。到这时仍旧恢复他的官职,赐姓为李氏。

古文:大足中,忤张易之,为武后所杀。

现代文:起初,太平公主建造观池于乐游原上,作为盛大集会之用。

古文:帝追赠,以礼改葬,号墓为陵。

现代文:既败之后,赐予宁、申、歧、薛四王,京都人士每年拔除不祥于其地。

古文:安乐公主,最幼女。

现代文:安乐公主是韦后所生的最小的女儿。

古文:帝迁房陵而主生,解衣以褓之,名曰裹儿。

现代文:中宗谪迁房陵时出生于路上,解下衣服用作襁褓,由此取名为裹儿。

古文:姝秀辩敏,后尤爱之。

现代文:相貌秀美,聪明善辩,韦后特别喜爱她。

古文:下嫁武崇训。

现代文:下嫁给武崇训。

古文:帝复位,光艳动天下,侯王柄臣多出其门。

现代文:中宗恢复帝位之后,安乐公主恃其宠爱权倾天下,侯王权臣多出其门。

古文:尝作诏,箝其前,请帝署可,帝笑从之。

现代文:曾自做诏书,蒙住前面的内容,请中宗画押,中宗笑着答应其请。

古文:又请为皇太女,左仆射魏元忠谏不可,主曰: 元忠,山东木强,乌足论国事?

现代文:还奏请立为皇太女,左仆射魏元忠劝谏不可如此行事,安乐公主说: 元忠是山东愚顽倔强之人,怎能与他商议国事?

**古文:阿武子尚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 **

现代文:阿武尚且当上皇帝,我本是皇帝的女儿,有何不可呢?

古文:与太平等七公主皆开府,而主府官属尤滥,皆出屠贩,纳訾售官,降墨敕斜封授之,故号 斜封官 。

现代文:与太平等七公主全都开置府署,而安乐公主府属官员尤为浮滥,尽都出自屠贩之家,因是捐纳资财买得官职,批降墨敕斜封授职,以故被称之为 斜封官 。

古文:主营第及安乐佛庐,皆宪写宫省,而工緻过之。

现代文:安乐公主营建居室及安乐佛庐,全都模拟宫禁,而工巧还要超出一头。

**古文:尝请昆明池为私沼,帝曰: 先帝未有以与人者。 **

现代文:她曾奏请将昆明池赐给她作为私家池沼,中宗说 :先帝从未将它给过别人。

古文:主不悦,自凿定昆池,延袤数里。定,言可抗订之也。

现代文:安乐公主不高兴,便自己动手开凿定昆池,绵延数里之地。 定 的意思是可与之相抗衡的意思。

古文:司农卿赵履温为缮治,累石肖华山,隥彴横邪,回渊九折,以石瀵水。

现代文:司农卿赵履石为她家缮治,累砌石头以模仿华山,石阶石桥,纵横交错,溪水九折回旋,并造石泉喷水。

古文:又为宝炉,镂怪兽神禽,间以璖贝珊瑚,不可涯计。

现代文:还铸造宝炉,镂刻怪兽神鸟于其上,其间镶嵌王车王渠珊瑚不计其数。

古文:崇训死,主素与武延秀乱,即嫁之。

现代文:驸马武崇训死后,安乐公主因素与武延秀私通,便随即嫁给他。

古文:是日,假后车辂,自宫送至第,帝与后为御安福门临观,诏雍州长史窦怀贞为礼会使,弘文学士为傧,相王障车,捐赐金帛不赀。

现代文:出嫁这天,借用皇后车驾,自宫中送至其家,中宗与韦后为之出临安福门观览,并下诏雍州长史窦怀贞为礼会使、弘文馆学士作为傧相,相王为之障车,捐赐金帛不计其数。

古文:翌日,大会群臣太极殿,主被翠服出,向天子再拜,南面拜公卿,公卿皆伏地稽首。

现代文:第二天,大会群臣于太极殿,安乐公主披服翠衣以出,向天子叩头两次,又南面拜见公卿,公卿大夫全都伏地叩头。

古文:武攸暨与太平公主偶舞为帝寿。

现代文:武攸暨与太平公主双舞于前为帝拜寿。

古文:赐群臣帛数十万。

现代文:赐予群臣绢帛数十万。

古文:帝御承天门,大赦,因赐民酺三日,内外官赐勋,缘礼官属兼阶、爵。

现代文:中宗临御承天门,大赦天下,赏赐民众宴饮三天,内外官员普赐勋爵,缘礼官属兼赐官阶与爵号。

古文:夺临川长公主宅以为第,旁彻民庐,怨声嚣然。

现代文:夺取临川长公主的旧宅作为府第,广拆民房,怨声载道。

古文:第成,禁藏空殚,假万骑仗、内音乐送主还第,天子亲幸,宴近臣。

现代文:宅第建成之后,禁中财物为之一空,还借用万骑仪仗、内府音乐护送公主还家,天子亲出临幸,宴飨近臣。

古文:崇训子方数岁,拜太常卿,封镐国公,实封户五百。

现代文:崇训之子年仅数岁,就授职太常卿,封为镐国公,享受实封五百户。

古文:公主满孺月,帝、后复幸第,大赦天下。

现代文:安乐公主生子满月,中宗与韦后再临其家,并大赦天下。

古文:时主与长宁、定安三家厮台掠民子女为奴婢,左台侍御史袁从一缚送狱,主入诉,帝为手诏喻免。

现代文:当时安乐公主与长宁公主、定安公主三家家丁掠取平民子女作为奴婢,左台侍御史袁从一缚送下狱,公主入朝申诉,中宗为她下手诏,命令从一释放。

古文:从一曰: 陛下纳主诉,纵奴驺掠平民,何以治天下?

现代文:从一说 :陛下接受公主的申诉,纵容奴仆掠取平民,凭什么治理天下?

**古文:臣知放奴则免祸,劾奴则得罪于主,然不忍屈陛下法,自偷生也。 **

现代文:臣知道释放其奴就可免祸,劾治其奴就会得罪公主,但不忍亏屈陛下之法,以苟且偷生。

古文:不纳。

现代文:中宗对他的奏请不予接受。

古文:临淄王诛庶人,主方览镜作眉,闻乱,走至右延明门,兵及,斩其首。追贬为 悖逆庶人 。

现代文:临淄王诛除韦庶人时,安乐公主正在揽镜画眉,闻知乱起,逃至右延明门,追兵赶到,斩其首级,追贬为 悖逆庶人 。

古文:睿宗即位,诏以二品礼葬之。

现代文:睿宗即位之后,下诏按二品官的礼节予以安葬。

古文:赵履温谄事主,尝褫朝服,以项挽车。

现代文:赵履温谄事安乐公主,曾脱去朝服,以项颈亲挽其车。

古文:庶人死,蹈舞承天门呼万岁,临淄王斩之,父子同刑。

现代文:韦庶人死后,他在承天门前手舞足蹈高呼万岁,临淄王下令斩其首级,父子同被处死。

古文:百姓疾其兴役,割取肉去。

现代文:百姓恨他兴起徭役害民,争割其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