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

古文: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

现代文:浑瑊本来是铁勒部族九姓中的浑姓。

古文:世为皋兰都督。父释之,有才武,从朔方军,积战多,迁累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宁朔郡王。

现代文:世代任皋兰都督,父亲浑释之,有文才武艺,参加朔方军,战功多,经多次提升,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宁朔郡王。

古文:广德中与吐蕃战没。

现代文:广德年间,与吐蕃作战阵亡。

**古文:瑊年十一,善骑射,随释之防秋,朔方节度使张齐丘戏曰: 与乳媪俱来邪? **

现代文:浑瑊十一岁就很会骑马射箭,跟随父亲释之秋天防卫边塞,朔方节度使张齐丘开玩笑说 :你与奶妈一起来的吗?

古文:是岁立跳荡功。

现代文:这年立下临阵破敌的功劳。

古文:后二年,从破贺鲁部,拔石堡城、龙驹岛,其勇常冠军。

现代文:这之后两年,随军打败贺鲁部族,攻占石堡城、龙驹岛,勇冠全军。

古文:署折冲果毅。

现代文:任折冲果毅。

古文:节度使安思顺授瑊偏师,入葛禄部,略特罗斯山,破阿布思,与诸军城永清及天安军。

现代文:节度使安思顺交给浑瑊一支侧翼部队,攻入葛禄部族,攻下特罗斯山,占领阿布思,与各路部队在永清和天安军修筑城墙。

古文:迁中郎将。

现代文:升中郎将。

古文:禄山反,从李光弼定河北,射贼骁将李立节,贯其左肩,死之。

现代文:安禄山反叛,跟随李光弼平定河北,箭射叛军将领李立节,射穿他的左肩,使他重伤而死。

古文:肃宗即位,瑊以兵趋行在。至天德,与虏军遇,败之。

现代文:肃宗即位,浑瑊带兵奔向皇帝避乱的行宫,到天德县时,与叛军相遇,打败了他们。

古文: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安庆绪,胜之新乡,擢武锋军使。

现代文:跟随郭子仪收复京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征讨安庆绪,在新乡战胜了他。升任武锋军使。

古文:从仆固怀恩平史朝义,大小数十战,功最,改太常卿,实封二百户。

现代文:跟随仆固怀恩平定史朝义,经历大小几十次战役,功劳最多,改任太常卿,实封二百户。

古文:怀恩反,瑊以所部归子仪,会释之丧,起复朔方行营兵马使。

现代文:仆固怀恩叛变,浑瑊带自己的部队归属郭子仪,碰到父亲释之逝世,守丧期未满被征召为朔方行营兵马使。

古文:从子仪击吐蕃邠州,留屯邠。

现代文:跟随郭子仪在州反击吐蕃入侵,留驻州。

古文:虏复入,至奉天,瑊战漠谷,有功,迁太子宾客,屯奉天。

现代文:敌军又入侵,攻至奉天县,浑瑊在漠谷作战有功劳,升为太子宾客,驻军奉天。

古文:周智光反,子仪令瑊以步骑万人下同州。

现代文:周智光反叛,郭子仪命令浑瑊带领步骑兵一万人攻下同州。

古文:智光平,以邠宁隶朔方军,瑊屯宜禄。

现代文:平定周智光叛乱后,把宁隶属于朔方军,浑瑊驻扎在宜禄。

古文:大历七年,吐蕃盗塞深入,瑊会泾原节度使马璘讨之。

现代文:大历七年,吐蕃偷越边塞深入边境,浑瑊会合泾原节度使马瞞征讨吐蕃,驻扎在黄菩原。

古文: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

现代文:浑瑊带领军队据守险要,用长枪设立壁垒自守,阻止敌军冲击。

古文: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既还,虏蹑而入,遂大败,死者十八。

现代文:原任守将史抗等人心里看不起浑瑊,招呼随从撤去长枪,喝令骑兵冲击敌军,还兵回营,敌军跟踪冲入壁垒,于是被敌军大败,士兵被杀死十分之八。

**古文:子仪召诸将曰: 朔方军高天下,今败于虏,奈何? **

现代文:郭子仪召集众将说 :朔方军是国家最强的军队,现在被敌军打败了,怎么办?

**古文:瑊曰: 愿再战。 **

现代文:浑瑊说 :愿意第二次作战。

古文:乃驰朝那,与盐州刺史李国臣趋秦原。吐蕃引去,瑊邀击破之,悉夺所掠而还。

现代文:于是带领军队奔向朝那,与盐州刺史李国臣向秦原急进,吐蕃军退走,浑瑊拦腰攻击,打败了敌军,全部夺回敌军掳掠的人畜财物回营。

古文:自是岁防长武城盛秋,领邠州刺史。

现代文:从这以后,每年在盛秋收获时驻防灵武城,兼任州刺史。

古文:吐蕃入方渠、怀安,瑊击走之。

现代文:吐蕃入侵方渠、怀安,浑瑊打退了他们。

古文:子仪入朝,留知邠宁庆兵马后务。

现代文:郭子仪回京朝见皇帝,留浑瑊主持宁庆兵马善后工作。

古文:回纥侵太原,破鲍防军。

现代文:回纥侵犯太原,打败了鲍防的军队。

古文:拜瑊都知兵马使,自石岭关而南,督诸军掎角,虏引去。

现代文:朝廷拜浑瑊为都知兵马使,从石岭关向南,督令各路部队夹击敌军,敌军退走。

古文:进兼单于副都护、振武军使。

现代文:升兼单于副都护,振武军使。

古文:子仪为太尉,德宗析所部为三节度,以瑊兼单于大都护,振武、东受降城、镇北大都护府、绥银麟胜州节度副大使。

现代文:郭子仪任太尉,德宗把他统帅的军队分为三个节度使统领。命浑瑊兼任单于大都护,振武、东受降城、镇北大都护府、绥银麟胜州节度副大使。

古文:未几,崔宁领朔方,故召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现代文:不久崔宁统帅朔方军,所以命浑瑊任左金吾卫大将军。

古文:建中中,李希烈诈为瑊书,若同乱者,帝识其谍,用不疑,更赐良马、锦币。

现代文:建中年间,李希烈假冒浑瑊的名义写信,好与他一同叛乱,皇帝识破了他的奸谋,信用浑瑊,不加猜疑,还赐良马、锦缎和钱。

古文:普王为荆襄元帅讨希烈也,以瑊为中军都虞候。

现代文:普王任荆襄元帅征讨李希烈,任浑瑊做中军都虞候。

古文:帝狩奉天,瑊率家人子弟以从,授行在都虞候、京畿渭北节度使。

现代文:皇帝到奉天避乱,浑瑊率领童仆和兄弟儿子随从护卫,任命为行宫都虞候、京畿渭北节度使。

古文:硃泚兵薄城,战谯门,晨至日中不解。或以刍车至,瑊曳车塞门,焚以战,贼乃解。

现代文:朱氵此的叛军逼近城墙,浑瑊与敌军在城门拼杀,从早晨到中午,敌人不解围,有兵推草料车来了,浑瑊拉过草料车堵住城门,点燃草料车用来作战,敌人才解围退开。

古文:泚治攻具,矢石四集如雨,昼夜不息,凡浃日,凿堑圜城。

现代文:朱氵此整备攻城器具,箭矢石头从四面像雨点般攻向城头,日夜不停,共十天,开凿壕沟围住城,城中死的人躺得到处都是,人心惊惶。

古文:城中死者可藉,人心危惴,或夜缒出掇蔬本供御,帝与瑊相泣。

现代文:有人夜晚用绳从城上缒出城外,采菜根供皇帝食用,皇帝与浑瑊相对哭泣。

古文:泚方据乾陵下瞰城,翠翟红袍,左右宦人趋走,宴赐拜舞,又纵慢辞戏斥天子,以为胜在景刻。

现代文:朱氵此刚占据乾陵,向下俯瞰城中,头饰翠雉尾,身穿红袍,左右宦官奔走侍奉,宴乐赏赐,舞蹈跪拜,呼喊侮辱性的话戏弄皇帝,认为取胜只旦夕间的事情。

古文:使骑环驰,责大臣不识天命。造云梁,广数十丈,施大轮,濡氈及革冒之,周布水囊为鄣,指城东北;构木庐,蒙革周置之,运薪土其下,将塞隍。

现代文:派骑兵围绕城墙奔驰,斥责大臣不懂天命;制造云桥,宽几十丈,装上大轮子,用湿毡、生牛皮蒙着,周围挂着水袋作为屏障,推向城的东北面;又造木屋,蒙上生牛皮放在城墙的四周,运柴草和土填在木屋下面,准备用它来填塞护城河。

**古文:帝召瑊,授以诏书千余,自御史大夫、实封五百户而下,募突将死士当贼,赐瑊笔,使量功署诏,不足则署衣以授,因曰: 朕与公诀矣,令马承倩往,有急可奏。 **

现代文:皇帝召来浑瑊,交给他一千多道诏书,从御史大夫、实封五百户以下的官吏中,招募敢死突击队抵挡叛军,赐给浑瑊一支笔,让他根据功劳大小写诏书,不够用就写在衣服上交给参战的人。在这危急的时刻,皇帝说: 我与你诀别了,派马承倩随你去,有紧急军情可以报告。

古文:瑊俯伏呜咽,帝抚而遣之。

现代文:浑瑊俯伏在地呜呜咽咽地哭,皇帝抚慰着他,派他上前线。

古文:瑊前与防城使侯仲庄揣云梁所道,掘大隧,积马矢及薪然之。贼乘风推梁以进,载数千人。

现代文:浑瑊到前线与防城使侯仲庄预计云桥是必经之路,在下面挖掘很大的地道,堆积马粪柴草烧着,叛军乘风推云桥攻城,上载几千人。

古文:王师乘城者皆冻馁,甲弊兵盬,瑊但以忠义感率使当贼,人忧不支,群臣号天以祷。

现代文:官军上城防守的人又冻又饿,甲衣破旧,兵器损坏,浑瑊只用忠义做表率,感召将士抵挡叛军进攻,人们担心守不住,群臣呼天祈祷。

古文:瑊中矢,自揠去,被血而战愈厉。

现代文:浑瑊中箭,自己拔去,披着浑身鲜血,作战更加勇猛。

古文:云梁及隧而陷,风返悉焚,贼皆死,举城欢噪。

现代文:云桥到地道处,塌陷洞中,风助火势,云桥全部烧毁,叛军都死了。全城欢呼鼓噪。

古文:是日诏授瑊二子官,乃第赏将校。

现代文:这天,皇帝下诏书,委任浑瑊两个儿子的官职,又依次赏赐将校。

古文:泚攻城益急,会李怀光奔难,贼乃去。

现代文:朱氵此攻城更加紧急,逢李怀光奔赴奉天解救皇帝危难,叛军才退走。

古文:进行在都知兵马使,实封五百户。

现代文:浑瑊升任行宫都知兵马使,实封五百户。

古文:乘舆进狩山南,瑊以诸军卫入谷口,怀光追骑至,后军击却之。

现代文:皇帝车驾到山南避乱,浑瑊率各路军马和侍卫队进入谷口,叛将李怀光的骑兵追来,后卫部队打退了他。

古文:迁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灵盐丰夏定远西城天德军节度、朔方邠宁振武道永平军奉天行营副元帅。

现代文:升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灵盐丰夏定远西城天德军节度使、朔方宁振武道永平军奉天行营副元帅。

**古文:帝临轩授钺,用汉拜韩信故事,制曰: 寇贼干纪,授尔节钺,以戡多难,往钦哉! **

现代文:皇帝亲临行宫前平台赐给斧钺,沿用汉高祖筑坛拜韩信为大将的先例,皇帝命令说 :叛贼冲犯纲纪,赐给你符节斧,用它平定叛乱!去执行我的命令!

**古文:瑊顿首曰: 敢不毕力以对扬天子休命? **

现代文:浑瑊叩头说 :敢不竭尽全力,来对答称扬天子的美好命令。

古文:乃率诸军趋京师。

现代文:于是率领各路部队向京师急进。

古文:贼韩旻拒武功,瑊率吐蕃论莽罗兵破之武亭川,斩首万级,遂屯奉天,以抗西面。

现代文:叛贼韩在武功抗拒官军,浑瑊率领吐蕃论莽罗的部队在武亭川打败了他,斩了一万多颗首级,于是驻扎在奉天,来抵抗西面的敌军。

古文:李晟自东渭桥破贼,瑊与韩游瑰、戴休颜以西军收咸阳,进屯延秋门。

现代文:李晟从东渭桥打败叛军,浑瑊与韩游瑰、戴休颜用西部的军队收复咸阳,进驻延秋门。

古文:泚平,论功,以瑊兼侍中,实封户八百。

现代文:朱氵此叛乱平定后,评定功劳,用浑瑊兼任侍中,实封八百户。

古文:天子还宫,授河中绛慈隰节度使、河中同陕虢行营副元帅,繇楼烦郡王徙咸宁;赐大宁里甲第,女乐五人,将相送归第,与李晟钧礼。

现代文:天子回到皇宫,委任他为河中绛隰慈节度使、河中同陕虢行营副元帅,由楼烦郡王迁为咸宁郡王,赐给大宁里的显贵府第、五名女乐伎,将相送他回府第,与李晟同等礼遇。

古文:俄加朔方行营副元帅,与马燧同讨李怀光。

现代文:不久加封为朔方行营副元帅,与马燧一起征讨李怀光。

古文:怀光平,检校司空,任一子五品官。

现代文:李怀光叛乱平定后,封检校司空,委任他的一个儿子做五品官。

古文:还屯河中。

现代文:回军驻扎在河中郡。

古文:吐蕃相尚结赞陷盐、夏,阴窥京师,而畏瑊与李晟、马燧,欲以计胜之。

现代文:吐蕃丞相尚结赞攻陷盐、夏两州,暗中图谋进犯京师,但害怕浑瑊与李晟、马燧,想用诡计战胜他们。

古文:乃诡辞重礼,请燧讲好,燧苦赞,帝乃诏约盟平凉川,以瑊为会盟使。

现代文:于是用花言巧语和重礼,请求马燧准许讲和。马燧一力坚持赞成讲和,皇帝才命令在平凉州会盟订约,用浑瑊做会盟使。

古文:为结赞所劫,副使崔汉衡以下皆陷,惟瑊得免。

现代文:使团被尚结赞劫持,副使崔汉衡以下的人都陷入敌手,只浑瑊脱身免祸。

古文:自奉天入朝,羸服待罪,诏释之。

现代文:从奉天回到朝廷,穿着贫民服,等朝廷治罪。

古文:会吐蕃复入盗,使瑊镇奉天。虏罢,还河中。

现代文:朝廷下令释放他。碰到吐蕃又入侵,朝廷派浑瑊镇守奉天,与吐蕃战事结束后,浑瑊回到河中郡。

古文:贞元四年,虏入泾、邠,授邠宁庆副元帅。

现代文:贞元四年,吐蕃军又入侵泾两州,朝廷委任浑瑊为宁庆副元帅。

古文:进检校司徒,兼中书令。

现代文:升任检校司徒兼中书令。

古文:十五年卒,年六十四。群臣奉慰延英,赠太师,谥曰忠武。

现代文:贞元十五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群臣在延英殿慰问,追封为太师,谥号 忠武 。

古文:丧车至自镇,帝复废朝。

现代文:灵车送到浑瑊自己的军镇,皇帝又因此伤感而罢朝。

古文:瑊好书,通《春秋》、《汉书》。尝慕《司马迁自叙》,著《行纪》一篇,其辞一不矜大。

现代文:浑瑊爱好读书,通晓《春秋》、《汉书》,曾仰慕《司马迁自叙》,自己写了一篇《行纪》,它的语言全不夸张。

古文:天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岁时贡奉,必躬阅视。

现代文:性格忠诚谨慎,功劳越高但性情更谦虚。逢年过节献给朝廷的财物,必定亲自过目。

古文:每有赐予,下拜跽受,常若在帝前,世方之金日磾,故帝终始信待。

现代文:每有赏赐,就下拜,跪着直着上身接受,常常像在皇帝跟前一样,世人把他比作汉朝的金日石单。所以皇帝始终信任他,厚待他。

**古文:贞元后,天子常恐籓侯生事,稍桀骜则姑息之,惟瑊有所奏论不尽从可,辄私喜曰: 上不疑我。 **

现代文:贞元后期,天子常怕藩镇叛乱,稍不驯顺的就姑息他们,只有浑瑊有上奏的事不全部批准,浑瑊就私下高兴地说 :皇帝不怀疑我。

古文:故治蒲十六年,常持军,猜间不能入。

现代文:所以治理蒲州十六年,常常主持军务,君臣间不猜疑,不受奸臣离间。

古文:君子贤之。

现代文:君子认为浑瑊是贤才。

古文:本名日进,稍显改焉。

现代文:本名叫日进,稍显贵就改了名。

古文:五子,镐、钅岁为达官。

现代文:有五个儿子,浑镐、浑钅岁都是显贵的官。

古文:镐谦谨,喜交士大夫,历邓、唐二州刺史,有政誉。

现代文:浑镐谦虚谨慎,喜欢交结士大夫,历任邓、唐二州刺史,有政绩声誉。

古文:元和中,延州沙陀部苦边吏贪,震扰不安。

现代文:元和年间,延州沙陀部痛恨边防官员贪婪,骚扰边境不得安宁。

古文:李绛建言,宜选才职称者为刺史。

现代文:李绛建议朝廷,应当挑才能职位相称的人任刺史。

古文:乃任镐延州。

现代文:于是任命浑镐任延州刺史。

古文:会讨王承宗,而义武节度使任迪简病不能军,以镐将家可用,乃迁检校右散骑常侍、义武军节度副使,俄代迪简为使。

现代文:碰到征讨王承宗,但义武节度使任迪简病重不能统率军队,认为浑镐是将领家的儿子可以任用,就升浑镐任检校右散骑常侍、义武军节度副使。不久代替任迪简任节度使。

古文:治兵颇有法,然短于计略,不持重。

现代文:统率军队很有法度,但不会用计谋,不稳重。

古文:镇、定二军间不百里,镐引兵压镇境而屯,距贼三十里,鼓角声相闻。

现代文:镇州、定州二军中间不到百里,浑镐领兵压着镇州边境驻扎部队,距离叛军三十里,鼓角的声音双方都能听到。

古文:贼始亦畏,见镐无斥候,乃潜师入定境,焚廥蓄,屠乡聚,镐军遂摇。

现代文:叛军开始很害怕,看见浑镐没有派出侦察兵,于是军队暗中开进定州境内,焚烧粮草库,屠杀乡野百姓,浑镐的部队于是动摇不稳了。

古文:亦会中人督战,乃出薄贼,大败而还。

现代文:也碰到宦官督战,于是出兵逼近叛军,大败而回。

古文:诏以陈楚代之。

现代文:朝廷命令陈楚代替浑镐。

古文:时师饥冻,闻镐方罢,遂乱,劫镐之家,至裸辱。

现代文:当时部队又冻又饿,刚听到浑镐罢官,就发动兵变,抢劫了浑镐的家,到了脱光他衣服来羞辱他的地步。

古文:楚闻,驰入城,乃定。

现代文:陈楚听到消息,骑马奔进城中,才安定下来。

古文:令军中敛所剽归镐,以兵卫出之。

现代文:命令军中收集抢夺的财物归还浑镐,派兵保护着送出城。

古文:贬韶州刺史。

现代文:浑镐被贬为韶州刺史。

古文:后代州刺史韩重华奏收镐供军金币十余万,乃复贬循州。

现代文:后来代州刺史韩重华上奏朝廷没收浑镐私占的军饷十多万,就又降到循州任刺史。

古文:卒,赠工部尚书。

现代文:死后,追封为工部尚书。

古文:钅岁以廕补诸卫参军,累拟至丰州刺史。

现代文:浑钅岁因是功臣的儿子补诸卫参军,经多次提升,官至丰州刺史。

古文:坐赃七百万,文宗以勋臣子,贬袁州司马。

现代文:犯贪污七百万的罪,文宗因为是功臣的儿子,降职为袁州司马。

古文:还为袁王傅,至太子詹事。

现代文:回朝任袁王的师傅,官至太子詹事。

古文:训、注乱,或言钅岁匿贾餗,为百骑所捕,苦辨乃免,然家为兵剽皆尽。

现代文:李训、郑注叛乱,有人说浑钅岁留藏了贾饣束,被一百名骑兵逮捕,苦苦辩解才免罪,但家财被乱兵抢劫干净。

古文:文宗怜之,授少府监,迁殿中。

现代文:文宗怜惜他,任命为少府监,升殿中。

**古文:宰相以瑊之裔,擢刺史,帝曰: 是岂可以牧民?念其父功,富之可也。 **

现代文:宰相因为他是浑瑊的后代,准备让他出任刺史。皇帝说: 这人怎么能治理百姓,念他父亲的功劳,使他富足就行了。

古文:宰相言钅岁尝治郡有绩,从之,拜寿州刺史。

现代文:宰相说浑钅岁曾经治理郡有政绩,皇帝答应了宰相的提议,任命为寿州刺史。

古文:终诸卫大将军。

现代文:死时职务是诸卫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