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古文:崔祐甫,字贻孙,太子宾客孝公沔之子也。

现代文:崔讳甫的字叫贻孙,是太子宾客、孝公崔沔的儿子。

古文:世以礼法为闻家。

现代文:他家世代以守礼制有名。

古文:第进士,调寿安尉。

现代文:他考中了进士,被封为寿安县县尉。

古文:安禄山陷洛阳,祐甫冒矢石入私庙,负木主以逃。

现代文:安禄山攻陷了洛阳,崔讳甫冒着危险到家祠里,把神主背着逃了出来。

古文:自起居舍人累迁中书舍人。

现代文:从起居舍人多次升官后任中书舍人。

古文:性刚直,遇事不回。

现代文:他性格刚强梗直,遇事不肯回头。

古文:时侍郎阙,祐甫摄省事,数与宰相常衮争议不平。

现代文:当时中书侍郎空缺,崔讳甫代管中书省事务,多次和宰相常衮争议不妥协。

古文:衮怒,使知吏部选,每拟官,衮辄驳异,祐甫不为下。

现代文:常衮发怒了,派他分管吏部选派官员,每次拟定选派官员,常衮就驳斥打回去,崔讳甫不肯低头。

**古文:会硃泚军中猫鼠同乳,表其瑞,诏示衮,衮率群臣贺,祐甫独曰: 可吊不可贺。 **

现代文:遇到朱氵此军中发现有猫给小老鼠喂奶,上表称吉兆,有诏给常衮看,常衮率百官道贺。崔讳甫却说: 这事应警觉而不应祝贺。

**古文:诏使问状,对曰: 臣闻《礼》: 迎猫,为其食田鼠。 **

现代文:送诏书的问他原因,他说: 我看到《礼记》上说: 迎猫神,因为猫能吃田鼠。

古文:以其为人去害,虽细必录。

现代文:猫能为人除害,虽然小人们也认为可取。

古文:今猫受畜于人,不能食鼠而反乳之,无乃失其性邪?

现代文:现猫被人喂养,不吃老鼠反而给它喂奶,难道不是丧失了它的本性吗?

古文:猫职不修,其应若曰法吏有不触邪,疆吏有不捍敌。

现代文:这预兆的应验好像是执法的官吏有不敢触犯邪恶的,边境将领有不敢抵御敌人的。

**古文:臣愚以为当命有司察贪吏,诫边候,勤徼巡,则猫能致功,鼠不为害。 **

现代文:我认为应命令有关部门查找贪赃的官吏,督查边境的守卫,多多巡逻,那么猫就能效力,老鼠就不能为害了。

古文:代宗异其言,衮益不喜。

现代文:唐代宗对他的话感到惊异,常衮更不高兴了。

古文:帝崩,衮与礼官议: 礼,为君斩衰三年。

现代文:皇帝去世了,常衮和管礼仪的官员商议说: 按礼制,应给国君服丧三年。

古文:汉文帝权制三十六日。

现代文:汉文帝改为三十六天。

古文:我太宗文皇帝崩,遗诏亦三十六日,群臣不忍,既葬而除,略尽四月。

现代文:我朝太宗皇帝去世,留下诏令也说只服丧三十六天,百官不忍心,下葬除服后,差不多服了四个月的丧。

古文:高宗如汉故事。

现代文:高宗皇帝的丧期和汉代旧制一样。

古文:玄宗以来,始变天子丧为二十七日。

现代文:玄宗皇帝以后,才变皇帝丧期为二十七天。

**古文:乃者,遗诏虽曰 天下吏民,三日释服 ,群臣宜如皇帝服二十七日乃除。 **

现代文:过去,皇帝留下的诏令虽说 全国吏和老百姓,三天除服 ,但百官应像皇帝那样服丧二十七天才除服。

**古文:祐甫曰: 遗诏无臣、庶人之别,是皇帝宜二十七日,而群臣三日也。 **

现代文:崔讳甫说 :遗诏没有百官和老百姓的区分。这是说皇帝应服丧二十七天,但百官只三天。

**古文:衮曰: 贺循称,吏者,官长所署,非公卿百官也。 **

现代文:常衮说: 贺循说过,吏是百官的部属,不是指大臣百官。

古文:祐甫对: 《传曰》 委之三吏 ,乃三公也。

现代文:崔讳甫说: 《传》称 把这交给三位吏 ,吏指的是三公。

**古文:史称循吏、良吏,岂胥吏欤? **

现代文:史书称循吏、良吏,难道都是小官吏吗?

古文:衮曰: 礼非天降地出,人情而已。

现代文:常衮说 :礼制并非天地生成,是人们感情的寄托。

**古文:且公卿在臣膺受宠禄,今与黔首同,信宿而除,于公安乎? **

现代文:公卿百官接受了皇帝的宠信和俸禄,现服丧却和老百姓一样,过了两夜就除掉丧服,良心上过意吗?

古文:祐甫曰: 若遗诏何?

现代文:崔讳甫说 :你怎么对待皇帝留下的诏令呢?

**古文:诏而可改,孰不可改? **

现代文:诏令都可以改动,还有什么不能改动呢?

古文:意象殊厉。

现代文:语气脸色都极严厉。

**古文:衮方入临,遣从吏扶立殿墀上,祐甫指之谓众曰: 臣哭君前,有扶礼乎? **

现代文:常衮刚才进殿哀悼时,派手下人扶着他站在殿上,崔讳甫指着他对百官说: 臣下在皇帝面前哀悼,有搀扶的礼节吗?

古文:衮不胜怒,乃劾祐甫率情变礼,挠国典,请贬潮州刺史。

现代文:常衮怒不可遏,就弹劾崔讳甫随意改变礼制,妨碍国家礼仪,请求贬为潮州刺史。

古文:德宗以为重,改河南少尹。

现代文:唐德宗认为处分重了,改为河南府少尹。

古文:始肃宗时,天下务剧,宰相更直掌事,若休沐还第,非大诏命,不待遍晓,则听直者代署以闻。

现代文:从唐肃宗时开始,国家事务繁多,宰相轮流值班管事,如有休假回家,不是重要诏令,不需一一告知,就让值班的宰相代替签名报上。

古文:是时郭子仪、硃泚俱以平章事当署敕尾,而不行宰相事。

现代文:当时郭子仪、朱氵此都任宰相应在诏令后签名,但他们并没有管理宰相事务。

古文:帝新即位,衮如故事代署。

现代文:唐德宗刚登基,常衮按老办法代他们签了名。

古文:子仪、泚入,言祐甫不宜贬,帝曰: 卿向何所言?

现代文:郭子仪、朱氵此进京后,说崔讳甫不应贬官,皇帝说: 你们原来怎么说的?

**古文:今云非邪? **

现代文:现在又说不应该了吗?

古文:二人对初不知。

现代文:他们俩人说当初不知道。

古文:帝怒,以衮为罔上。

现代文:皇帝发怒了,认为常衮欺骗皇帝。

古文:是日,群臣苴绖立月华门外,即两换职,以衮河南少尹,而拜祐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这天,百官穿着丧服站在月华门外,有诏命两人对调职务,任命常衮为河南府少尹,崔讳甫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文:俄改中书侍郎。

现代文:不久改任中书侍郎。

古文:自至德、乾元以来,天下战讨,启丐填委,故官赏缪紊。

现代文:自从乾元、至德年以来,全国战乱,都请求使用空白委任状,所以官制奖赏混乱。

古文:永泰后,稍稍平定,而元载用事,非贿谢不与官,刬塞公路,纲纪大坏。

现代文:永泰年以后,略为安定了。但元载当权,不送贿赂就不封官,堵塞了正当升官的途径,法制大乱。

古文:载诛,杨绾相,未几卒。

现代文:元载被杀死后,杨绾任宰相,不久就去世了。

古文:衮当国,惩其敝,凡奏请一杜绝之,惟文辞入第乃得进,然无所甄异,贤愚同滞焉。

现代文:常衮当权,鉴于元载的弊政,凡是推荐全部不用,只有考中科举才能任官,但没有区别,贤才和愚人一样得不到推荐任用。

古文:及祐甫,则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莫不谐允。

现代文:到崔讳甫任宰相,推荐的只要是人才,就毫不犹豫畏惧,凭公心行事。不到一年,任命官员近八百人,其中没有不称职的。

**古文:帝尝谓曰: 人言卿拟官多亲旧,何邪? **

现代文:皇帝曾对他说 :人们说你任命官员多用亲戚熟人,为什么这样呢?

**古文:对曰: 陛下令臣进拟庶官,夫进拟者必悉其才行,如不与闻知,何由得其实? **

现代文:他回答说: 皇上命我推荐官员,推荐必定要熟悉他的才能和品行,如果不熟悉了解,怎么知道他的真实情况呢?

古文:帝以为然。

现代文: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古文:神策军使王驾鹤者,典卫兵久,权震中外,帝将代之,惧其变,以问祐甫,祐甫曰: 是无足虑。 **

现代文:神策军使王驾鹤,掌管禁军时间长了,权势使全国的人都害怕,皇帝想更换他,又怕他叛乱,就问崔讳甫办法,崔讳甫说 :这不费事。

古文:即召驾鹤留语移时,而代者已入军中矣。

现代文:他立刻把王驾鹤召来谈了一个时辰的话,替代他的人就已到军中上任了。

古文:淄青李正己畏帝威断,表献钱三十万缗,以观朝廷。帝意其诈,未能答。

现代文: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害怕皇帝的威严和果断,上奏献上三十万贯钱,来试探皇帝,皇帝估计他是假意,没办法答复他。

古文:祐甫曰: 正己诚诈,陛下不如因遣使劳其军,以所献就赐将士。

现代文:崔讳甫说 :李正己确实是假意,皇上不如乘机派使者慰劳他的军队,将他说要献的钱赏给他的军队。

古文:若正己奉承诏书,是陛下恩洽士心;若不用,彼自敛怨,军且乱。

现代文:如果李正己按诏令办了,这就使皇上的恩德深入到兵将心里;如果他不照办,他将自招怨恨,军队就会反对他。

**古文:又使诸籓不以朝廷为重贿。 **

现代文:又能使各藩镇不认为朝廷看重钱财。

**古文:帝曰: 善。 **

现代文:皇帝说 :好。

古文:正己惭服。

现代文:李正己为此感到惭愧而且佩服。

古文:时议者韪其谟谋,谓可复贞观、开元之治。

现代文:当时议论的人赞美他的谋略,认为可以恢复贞观、开元年的盛世。

古文:是岁被疾,诏肩舆至中书,卧而承旨,若还第,即遣使咨决。

现代文:这年他害病了,有诏让他乘轿子到中书省,躺着接受诏令,如果他回家去了,就派使者去请他谋划或决断。

古文:薨,年六十,赠太傅,谥曰文贞。

现代文:他去世时,享年六十岁,赠官为太傅,赐谥号叫文贞。

古文:故事,门下侍郎未有赠三师者,帝以其有大臣节,特宠异之。

现代文:按惯例,门下侍郎没有赠官为三师的,皇帝因为他有重臣的节操,所以特别优宠他。

古文:硃泚乱,祐甫妻王陷贼中,泚尝与祐甫同列,遗以缯帛菽粟,受而缄鐍之,帝还京,具封以献,士君子益重其家法云。

现代文:据说朱氵此反叛时,崔讳甫的妻子王氏身在叛军控制区,朱氵此因曾和崔讳甫同事,就送给她绸缎和粮食,她收下后都封存起来。皇帝回到京城后,他都原封献上,当时的士人更推崇他的家教了。

古文:子植嗣。

现代文:他的侄儿崔植做了他的继承人。

古文:植字公修,祐甫弟庐江令婴甫子也。

现代文:崔植的字叫公修,是崔祐甫弟弟庐江县县令崔婴甫的儿子。

**古文:祐甫病,谓妻曰: 吾殁,当以庐江次子主吾祀。 **

现代文:崔祐甫生病了,对他的妻子说: 我死后,要崔婴甫的二儿子做我的继承人。

古文:及卒,护丧者以闻,帝恻然,召植,使即丧次终服。

现代文:他死后,办理丧礼的人报告了这事,皇帝很同情,把崔植召来,叫他作为继承人参加葬礼和服丧。

古文:补弘文生。

现代文:后增补他为弘文生。

古文:博通经史,于《易》尤邃。

现代文:他精通儒经和史书,对《周易》的研究尤其精深。

古文:与郑覃同时为补阙,皆贤宰相后,每朝廷有得失,两人者更疏论执,誉望蔚然。

现代文:他和郑覃同时任补阙官,都是名宰相的后代,每当朝廷措施有失误,他们两人就上奏指出,很有名声和威望。

古文:元和中,为给事中。时皇甫镈判度支,建言减百官奉禀,植封还诏书。

现代文:元和年间,他担任给事中,当时皇甫镈任判度支职,建议削减群臣的俸禄,崔植不批准为此起草的诏书。

古文:镈又请天下所纳盐酒利增估者,以新准旧,一切追偿。

现代文:皇甫镈又请求要全国缴纳盐酒利润加价的,按新价算旧账,补交所有利润。

**古文:植奏言: 用兵久,百姓凋罄,往虽估逾其实,今不可复收。 **

现代文:崔植上奏说: 打仗的时间长了,老百姓贫穷了,过去虽价格高于规定的,但现不能再收了。

古文:于是议者咸罪镈,镈惧而止。

现代文:当时议论的人都指责皇甫镈,皇甫镈害怕就取消了。

古文:长庆初,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长庆年初期,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文:穆宗问: 贞观、开元中治道最盛,何致而然? **

现代文:唐穆宗问道: 贞观、开元年间国家治理得最好,是因为什么?

古文:植曰: 太宗资上圣,兴民间,知百姓疾苦,故厉精思治,又以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为之佐,君明臣忠,圣贤相维,治致升平,固其宜也。

现代文:崔植说: 太宗皇帝天生睿智,从地方上来,知道老百姓的困苦,所以全力治国;又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王圭做他的辅佐,皇帝英明臣子忠诚,相辅相成,造就了盛世,当然是自然的。

古文:玄宗在天后时,身践忧患,既即位,得姚崇、宋璟,此二人蚤夜孜孜,纳君于道。

现代文:玄宗皇帝在武则天皇后时,亲身经历了忧患,登基后,得到了姚崇、宋瞡,这两人日夜操劳,使国君能按正道治国。

古文:珪尝手写《尚书》《无逸》,为图以献,劝帝出入观省以自戒。

现代文:宋瞡曾亲手抄写了《尚书·无逸篇》,画成图画献上,劝皇帝出进看后反省告诫自己。

古文:其后朽暗,乃代以山水图,稍怠于勤,左右不复箴规,奸臣日用事,以至于败。

现代文:后来图画陈旧朽坏,就用山水画取代了它,皇帝就逐渐懈怠了,近臣不再劝谏,奸臣逐渐当了权,以致国家大乱。

古文:昔德宗尝问先臣祐甫开元、天宝事,先臣具道治乱所以然,臣在童鹴,记其说。

现代文:过去德宗皇帝曾问我父亲崔甫开元、天宝年间的事,我父亲详细说了治理好坏的原因,我在童年时,就记下了他的话。

**古文:今愿陛下以《无逸》为元龟,则天下幸甚。 **

现代文:现希望皇上以《无逸篇》为指南,那么全国人民就很幸运了。

古文:他日又问: 司马迁言汉文帝惜十家产而罢露台,身衣弋绨,履革舄,集上书囊为殿帷,信乎?

现代文:另一天皇帝又问道 :司马迁说汉文帝爱惜十户人家的财产而不筑灵台,穿黑色粗丝的衣服,穿皮制的鞋,把装奏章的袋子积累起来做成宫殿的帷幕,是真的吗?

**古文:何太俭邪? **

现代文:怎么这么节俭呢?

古文:植曰: 良史非儿言。汉承秦侈纵之馀,海内凋窭,文帝从代来,知稼穑艰难,是以躬履俭约,为天下守财。

现代文:崔植说 :有名的史家不会乱说,汉朝在秦朝奢侈荒淫之后,全国贫困,汉文帝从代地来,知道耕种的辛劳,因此自身节俭,为国家积累财富。

古文:景帝遵而不改,故家给户足。

现代文:汉景帝遵从他没有改变,所以人民富足。

古文:至武帝时,钱朽贯,谷红腐,乃能出师征伐,威动四方;然侈靡不节,末年户口减半,税及舟车,人不聊,乃下哀痛诏,封丞相为富人侯。

现代文:到了汉武帝时,仓库里的钱串都朽了、粮食都烂了,于是才能出兵征讨,威震四方;但汉武帝奢侈而不节制,后期人口减少了一半,连船和车都要收税,人民无法活下去,于是才颁布罪己诏,把丞相封为富民侯。

**古文:然则帝王不可以不示俭而天下足。 **

现代文:因此帝王为国家富足不能不节俭。

**古文:帝曰: 卿言善,患行之为难耳! **

现代文:皇帝说 :您说得虽然对,但担心实行起来困难哪!

古文:时朝廷悉收河朔三镇,而刘总又以幽、蓟七州献诸朝,且惧部将构乱,乃先籍豪锐不检者送京师,而硃克融在籍中。

现代文:当时朝廷完全收复了河北三处藩镇的辖区,而且刘总又将幽、蓟等七州交还了朝廷,刘总担心部下将领叛乱,就先挑选其中强横有野心不守规矩的送到京城来,朱克融也在其中。

古文:植与杜元颖不知兵,谓蕃镇且平,不复料天下安危事,而克融等羁旅塞踬,愿得官自效,日诉于前,皆抑不与。

现代文:崔植和杜元颖不懂军事,以为藩镇将要铲平了,不再考虑国家的安危,朱克融等人住在旅店里贫困了,希望封官效力,每天来中书省诉说,都没有任命他们。

古文:及遣张弘靖赴镇,纵克融等北还,不数月,克融乱,复失河朔矣。

现代文:到派张弘靖去任节度使时,又放朱克融等人北归。不到几个月,朱克融反叛,国家又丢失了河北。

古文:天下尤之,植内惭。

现代文:全国人都责怪崔植等人,崔植内心也惭愧。

古文:罢为刑部尚书,旋授岳鄂观察使。

现代文:后罢相任刑部尚书,随即被任命为岳鄂观察使。

古文:未几,迁岭南节度使,还拜户部尚书。

现代文:不久,升任岭南节度使,后回京城任户部尚书。

古文:终华州刺史,赠尚书左仆射。

现代文:去世时任华州刺史,赠官为尚书左仆射。

古文:倰,字德长,祐甫从子也。

现代文:崔統的字叫德长,是崔祐甫的侄儿。

古文:性介洁,矜己之清,视赃负者若雠。

现代文:生性耿直廉洁,以自己的廉洁自负,看到贪赃枉法的像见了仇人一样。

古文:以苏州刺史奏课第一,迁湖南观察使。

现代文:任苏州刺史时在全国政绩最好,后升任湖南观察使。

古文:湖南旧法,虽丰年,贸易不出境,邻部灾荒不恤也。

现代文:按湖南地区的旧规矩,即使丰年,粮食买卖也不出境,邻近地区受灾也不管。

古文:倰至,谓属吏曰: 此岂人情乎?

现代文:他去后,对下属官员说: 这合人情吗?

**古文:无闭籴以重困民。 **

现代文:不要阻碍粮食流通让人民买卖都困难。

古文:削其禁,自是商贾流通,赀物益饶。

现代文:他于是废除这禁令,从此商人往来,人民更富裕了。

古文:入为户部侍郎,判度支。

现代文:后入京任户部侍郎、判度支。

古文:时田弘正徙镇州,以魏兵二千行。

现代文:当时田弘正调到镇州任节度使,带领魏州两千兵上任。

古文:既至,留自卫,请度支给岁粮,穆宗下其议,倰固执不与,弘正不得已,遣魏卒。

现代文:到任后,把军队留下保卫自己,请求度支供应军饷,唐穆宗交臣下讨论这事,崔統坚持不发,田弘正没办法,把魏州兵打发回去了。

古文:俄而镇兵乱,弘正遇害,倰之为也。

现代文:不久镇州发生兵变,田弘正被杀害了,这是崔統造成的。

古文:时天子失德,倰党与盛,有司不敢名其罪。

现代文:当时皇帝不行仁政,崔統的同伙势力很大,有关部门不敢指出他的罪名。

古文:出为凤翔节度使。

现代文:后来他出京任凤翔节度使。

古文:逾年,徙河南尹。

现代文:过了一年,调任河南尹。

古文:以户部尚书致仕,卒,赠太子少保,谥曰肃。

现代文:在户部尚书任上辞官,后去世了,赠官为太子少保,赐谥号叫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