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古文:隐太子建成小字毘沙门。

现代文:隐太子李建成小字毗沙门,是高祖的长子。

古文:资简弛,不治常检,荒色嗜酒,畋猎无度,所从皆博徒大侠。

现代文:资性简慢,行为不检,好色嗜酒,行猎无度,所交结者尽为赌徒大侠。

古文:隋末,高祖被诏捕贼汾、晋间,留建成护家,居河东。

现代文:隋朝末年,高祖受诏前往汾州、晋州地区讨捕贼寇,留下建成护家,居于河东。

古文:高祖已起兵,密召与元吉赴太原,隋人购之急,从间道至,授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

现代文:高祖起兵时,密召建成与元吉前往太原,隋官悬赏收捕甚急,建成从小道赶赴太原,任职为左领军大都督,封为陇西郡公。

古文:引兵略定西河,从平京师。

现代文:率兵略定西河郡,随同平定京师。

古文:唐国建,为世子,开府置官属。

现代文:唐国建置后,拜为唐国世子,开建府署设置官属。

古文:又迁抚军大将军,为东讨元帅,将万人徇洛阳,授尚书令。

现代文:还兼任抚军大将军,担任东讨元帅,率兵十万东巡洛阳,返回后任职为尚书令。

古文:高祖受禅,立为皇太子。

现代文:高祖接受隋禅之后,立建成为皇太子。

古文:诏率将军桑显和击司竹群盗,平之。

现代文:下诏建成率领将军桑显和进击司竹群盗,将其平定。

古文:凉州人安兴贵杀李轨,以众降,诏趣原州应接。

现代文:凉州人安兴贵杀其帅李轨,率众归降,下诏建成前往原州接应他们。

古文:建成素骄,不恤士,虽甚署,昼夜驰猎,众不堪其劳,亡者过半。

现代文:建成素来骄慢,不恤士卒,虽然正值酷暑,仍昼夜驰猎不止,众人不堪其劳,逃者过半。

古文:帝欲其习事,乃敕非军国大务听裁决之。

现代文:高祖想让他熟习政务,便下令除了军国大事外其余政务悉听裁决。

古文:又以李纲、郑善果为宫官,参谋议。

现代文:又命李纲、郑善果担任东宫官员,参与谋议。

古文:稽胡刘屳成寇边,诏建成进讨,破之鄠州,斩虏千计,引渠长悉官之,使还招群胡。

现代文:稽胡首领刘人山成进犯边郡,下诏建成进讨,击破其寇于州,斩杀及俘虏以千计,将其酋帅全都授予官职,使之回去招诱群胡。

古文:屳成与它大帅降,建成畏其众,绐欲城州县者,使降胡操筑,阴勒兵杀六千人,屳成奔梁师都。

现代文:人山成与其他大帅归降,建成畏其人众,假托为州县修筑城墙,派已归降的胡人操持板筑之具,暗地派兵诛杀六千余人,人山成投奔梁师都而去。

古文:尝循行北边,遇贼四百出降,悉馘其耳纵之。

现代文:建成曾率兵巡行北方边地,遇贼四百人出降,尽割其耳然后放走。

古文:中允王珪、洗马魏征以帝初兴,建成不知谋,而秦王数平剧寇,功冠天下,英豪归之,阴许立为皇太子,势危甚。

现代文:中允王王圭、洗马魏征认为高祖初起时,建成未参预其谋,而秦王世民数次荡平巨寇,战功为天下之冠,英雄豪杰归心于他,高祖暗自答应立他为皇太子,因此建成之势甚危。

古文:会刘黑闼乱河北,珪等进说曰: 殿下特以嫡长居东宫,非有功德为人所称道。

现代文:时逢刘黑闼作乱于河北,王王圭等人便进劝建成说: 殿下仅以嫡长子身份居于东宫,没有功德为人称道。

**古文:今黑闼痍叛残孽,众不盈万,利兵鏖之,唾手可决,请往讨,因结山东英俊心,自封殖。 **

现代文:如今黑闼所率残兵剩将不满一万,率领精兵与之决战,唾手可以取胜。请殿下前往讨伐,乘便交结山东英雄豪杰,深自封植。

古文:建成遂请行。

现代文:建成便奏请出征。

**古文:黑闼败洺水,建成问征曰: 山东其定乎? **

现代文:当时黑闼败于氵名水,建成问魏征说: 山东平定下来了吗?

**古文:对曰: 黑闼虽败,杀伤太甚,其魁党皆县名处死,妻子系虏,欲降无繇,虽有赦令,获者必戮,不大荡宥,恐残贼啸结,民未可安。 **

现代文:魏征回答: 黑闼虽然战败,但我军对其部众杀伤太甚,其党羽全都悬赏捕捉予以处死,妻子儿女掳为奴婢,欲降而无路,朝廷虽有赦令,而捕获者必遭屠戮,不大加宽赦宥免,恐怕残贼还会啸聚,民众还未安定。

古文:既而黑闼复振,庐江王瑗弃洺州,山东乱。

现代文:不久黑闼军势果然复振,庐江王李瑗放弃氵名州,山东又乱。

古文:命齐王元吉讨之,有诏降者赦罪,众不信。

现代文:便命齐王李元吉往讨,有诏书宣布降者赦罪,但众人不信。

古文:建成至,获俘皆抚遣之,百姓欣悦。

现代文:建成到达后,对俘获者全都予以抚慰遣还,百姓欢欣鼓舞。

古文:贼惧,夜奔,兵追战。

现代文:余贼害怕,连夜奔逃,建成调兵追击。

**古文:黑闼众犹盛,乃纵囚使相告曰: 褫而甲还乡里,若妻子获者,既已释矣。 **

现代文:当时黑闼部众仍很强大,便释放囚徒使其相互传告说: 脱下你们的铠甲返回乡里吧,你们被捕获的妻子儿女都已释放回家了。

古文:众乃散,或缚其渠长降,遂禽黑闼。

现代文:其部众才纷纷解散,有的还捆缚其首领归降,由此擒获黑闼。

古文:帝晚多内宠,张婕妤、尹德妃最幸,亲戚分事宫府。

现代文:高祖晚年内宠甚多,其中张婕妤、尹德妃最受宠幸,其亲戚分别侍奉东宫及齐王府。

古文:建成与元吉通谋,内结妃御以自固。

现代文:建成既与齐王元吉通谋,内结高祖妃嫔以自固其位。

古文:当是时,海内未定,秦王数将兵在外,诸妃希所见。

现代文:当此之时,海内还未平定,秦王世民常常领兵在外,很少见到高祖诸妃。

古文:及洛阳平,帝遣诸妃驰阅后宫,见府库服玩,皆私有求索,为兄弟请官。

现代文:洛阳平定之后,高祖派遣诸妃驰往东都检视宫人及府库珍玩,全都私下有所求索,并为娘家兄弟求官。

古文:秦王已封帑簿,及官爵非有功不得,妃媛曹怨之。

现代文:秦王已经封奏府库财簿,至于官职爵位,非有战功者不与,由此妃嫔之人怨恨不已。

古文:会为陕东道行台,有诏属内得专处决。

现代文:随后为陕东道行台,有诏属内事务可以全权办理。

古文:王以美田给淮安王神通,而张婕妤为父丐之,帝手诏赐田,诏至,神通已得前,不肯与。

现代文:秦王将肥美之田给予淮安王李神通,而张婕妤为其父请求其地,高祖下手诏赐田。诏书到时,神通前已得田,不肯交出。

**古文:婕妤妄曰: 诏赐妾父田,而王夺与人。 **

现代文:婕妤诬奏说: 诏书赐予妾父田产,而秦王夺去给予他人。

**古文:帝怒,召秦王让曰: 我诏令不如尔教邪? **

现代文:高祖发怒,召见秦王责让说: 我的诏令不如你的王府教令吗?

**古文:他日,谓裴寂曰: 儿久典兵,为儒生所误,非复我昔日子。 **

现代文:有一天,对裴寂说: 孩儿久掌兵权,被儒生教坏,不再像我从前的儿子了。

古文:秦府属杜如晦骑过尹妃父门,恚其傲,率家童捽殴,折一指。

现代文:秦王府属官杜如晦骑马经过尹德妃之父门前,妃父恨其傲慢,率其家僮将如晦拖下马来殴打,断其一指。

**古文:父惧,即使妃前诉秦王左右暴其父,帝不察,大怒,诘王曰: 儿左右乃凌我妃家,况百姓乎? **

现代文:其父害怕出事,便让德妃在高祖前诉说秦王左右欺凌其父。高祖不明真情,大发脾气,训斥秦王说: 儿之左右竟敢欺凌我妃嫔之家,何况平民百姓呢!

古文:王自辨晓,讫不置,繇是见疏。

现代文:秦王百般辩解,高祖置之不理,因此日渐疏远。

古文:帝召诸王燕,秦王感母之不及有天下也,偶独泣,帝顾不乐,妃媛因得中伤之,为建成游说曰: 海内无事,陛下春秋高,当自娱,秦王辄悲泣,正为嗔忌妾属耳。

现代文:有一次,高祖召集诸王宴飨,秦王思念其母早逝而不见拥有天下,故而独自悲泣,高祖见此很不高兴,诸妃趁机加以中伤,为建成游说: 如今海内无事,陛下年事已高,应当娱乐自己,秦王感愤悲泣,正因忌恨我等。

古文:使陛下万岁后,王得志,妾属无遗类。

现代文:假如陛下万岁之后,秦王得志,妾等必无遗类。

**古文:东宫慈爱,必能全养。 **

现代文:东宫太子,为人慈爱,必能保全供养我等。

古文:乃皆悲不自胜。

现代文:说罢全都悲不自胜。

古文:帝恻然,遂无易太子意。

现代文:高祖恻然伤感,便打消了更换太子的主意。

古文:突厥入寇,帝议迁都,秦王苦谏止。

现代文:后遇突厥兵马进犯关中,高祖打算迁都避寇,因秦王苦谏而止。

**古文:建成见帝曰: 秦王欲外御寇,沮迁都议,以久其兵,而谋篡夺。 **

现代文:建成往见高祖说: 秦王想抵御外寇,阻止迁都之意,是为了久掌兵权,而谋夺帝位。

古文:帝浸不悦。

现代文:高祖渐渐不喜秦王。

古文:初,帝令秦王居西宫承乾殿,元吉居武德殿,与上台、东宫昼夜往来,皆携弓刀,相遇如家人礼。

现代文:起初,高祖令秦王居于西宫承乾殿,元吉居于武德殿,与上台、东宫昼夜都可往来,出行皆带弓箭刀仗,相遇则行家人之礼。

古文:由是皇太子令、秦齐二王教与诏敕杂行,内外惧,莫知所从。

现代文:因此皇太子令及秦、齐二王教与高祖诏敕并行,内外惶惧,不知所从。

古文:建成等私募四方骁勇及长安恶少年二千人为宫甲,屯左右长林门,号 长林兵 。

现代文:建成等人私自招募四方骁勇及长安恶少年二千人蓄为宫甲,分屯于左右长林门,号为 长林兵 。

古文:又令左虞候率可达志募幽州突厥兵三百内宫中,将攻西宫。

现代文:又令左虞候率可达志招募幽州突厥兵士三百人进入宫中,准备进攻西宫。

古文:或告於帝,帝召建成责谓,乃流志巂州。

现代文:有人向高祖告发,高祖召建成予以训斥,随即将可达志流放至州。

古文:华阴杨文干素凶诐,建成昵之,使为庆州总管,遣募兵送京师,欲为变。

现代文:华阴人杨文干素来凶险,建成与他亲昵,使他任职为庆州总管,派遣使者令他招募兵士送往京师,准备起事。

古文:时帝幸仁智宫,秦王、元吉从,建成谓元吉曰: 秦王且遍见诸妃,彼金宝多,有以赂遗之也。

现代文:当时高祖出巡仁智宫,秦王世民与齐王元吉随从。建成对元吉说: 秦王将遍拜诸妃,他的金银宝物很多,尽可拿出来赠送。

**古文:吾安得箕踞受祸?安危之计决今日。 元吉曰: 善。 **

现代文:我怎能坐待祸患临头呢?安危之计决定于今日。 元吉说: 对。

古文:乃命郎将尒硃焕、校尉桥公山赍甲遗文干,趣兴兵。

现代文:建成便命令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持甲送与文干,催他起兵。

古文:焕等惧,至豳乡白反状,宁州人杜凤亦上变。

现代文:尔朱焕等人感到害怕,行至豳乡时上告谋反之状,宁州人杜凤也告发此事。

古文:帝遣司农卿宇文颖驿召文干,元吉阴结颖,使告文干,文干遽率兵反。

现代文:高祖派遣司农卿宇文颖驰驿征召文干,元吉暗与宇文颖交结,托他告知文干,文干立即率兵造反。

古文:帝以建成首谋,未忍治,即诏捕王珪、魏征及左卫率韦挺、舍人徐师、左卫车骑冯世立,欲杀之以薄太子罪。

现代文:高祖因建成为首谋,不忍加以劾治,便下诏逮捕王王圭、魏征及左卫率韦挺、舍人徐师谟、左卫车骑冯世立等东宫官员,想杀掉他们以减轻太子的罪过。

古文:乃手诏召建成,建成惧,不敢往。

现代文:便下手诏征召建成,建成恐惧,不敢前往。

古文:师劝遂举兵,詹事主簿赵弘智谏建成捐车服,轻往谢罪。

现代文:师谟劝他就此起兵,詹事主簿赵弘智谏劝建成减损车驾服用之物,轻车前往认罪。

古文:乃诣行在所,未至,屏官属,径入谒,叩头请死,投身於地,不能起。

现代文:于是前至行在处所,将到其地时,建成屏退官属,径自入见高祖,叩头请死,伏身于地而不能站起。

古文:帝怒,夜囚幕中,使兵卫守。

现代文:高祖大怒,其夜囚禁于幕中,派兵加以防守。

古文:会文干陷宁州,帝惊,以宫近贼,夜率卫士南趣,山行十馀里,明乃还宫。

现代文:恰遇文干攻陷宁州,高祖大惊,因仁智宫接近贼境,夜率卫士南奔,沿山行走十余里地,天亮后才返回宫中。

**古文:召秦王问计,对曰: 文干竖子耳,官司当即禽之,就使假刻漏之久,正须遣一将可办。 **

现代文:高祖召秦王问计,秦王回答说: 文干这小子,州县官员即可将他擒获,即使一时不能拿获,只须派遣一将就能解决问题。

古文:帝曰: 事连建成,恐应者众。

现代文:高祖说: 此事与建成有牵连,恐响应者众多。

**古文:尔自行,还,吾以尔为太子,使建成王蜀,蜀地狭,不足为变,若不能事汝,取之易也。 **

现代文:你亲自前去平叛,返回后,我立你为太子,废建成为蜀王,蜀地狭隘,不足为变,如不能侍奉你,取之亦易。

古文:秦王率众趣宁州,文干为其下所杀,以其首降,执宇文颖送京师。

现代文:秦王便率众前趋宁州,文干已被其部下所杀,而以其首级归降,抓获宇文颖押送京师。

古文:秦王之行,元吉及内嬖更为建成请,封德彝亦阴说帝,由是意解,复诏建成居守,但责兄弟不相容,而谪王珪、韦挺、天策兵曹参军杜淹於远方。

现代文:秦王出发后,元吉与高祖妃嫔轮流为建成求情,封德彝也暗自劝解高祖,由此怒意渐解,重新下诏令建成返京居守,仅仅责备他于兄弟之间不能相容,而贬谪王王圭、韦挺与天策兵曹参军杜淹于远方。

古文:然怨猜日结。

现代文:然而猜忌怨恨日益加深。

古文:建成等召秦王夜宴,毒酒而进之,王暴疾,血数升,淮安王扶掖还宫。

现代文:建成等人后来召请秦王夜宴,下毒于酒而进奉秦王,秦王忽得暴病,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持秦王返还西宫。

**古文:帝问疾,因敕建成: 秦王不能酒,毋夜聚。 **

现代文:高祖前来问疾,因敕令建成说: 秦王不能饮酒,不要在夜里聚饮了。

古文:又谓秦王曰: 吾起晋阳,平天下,皆尔力,将定东宫,尔亟让,故成而美志。

现代文:又对秦王说: 我起兵于晋阳,平定天下,都靠你出力,议立东宫时,你一再推让,以故成全你的美意。

古文:又太子立多历年,吾重夺之。

现代文:再说太子已立多年,不好废黜他。

古文:观而兄弟终不相下,同在京师,忿阋且深。

现代文:看来你们兄弟终究难以和好,同在京师,怨恨日益加深。

**古文:尔还洛阳行台,自陕以东悉主之,建天子旌旗,如梁孝王故事。 **

现代文:你还是返回洛阳行台为好,自陕州以东归你主管,可建天子旌旗,依照西汉梁孝王旧例。

**古文:王泣曰: 非所愿也,不可远膝下。 **

现代文:秦王哭着说道: 我不愿这样做,我不能离开膝下。

**古文:帝曰: 陆贾,汉臣也,犹递过诸子,况我天下主,东西两宫,思汝即往,何所悲邪? **

现代文:高祖说: 陆贾是西汉大臣,尚能轮流居住于诸子之家,何况我是天下之主,东西两宫,近在咫尺,思念你时就能前往,何须悲伤呢?

**古文:王将行,建成等谋曰: 秦王得土地甲兵,必为患;留之京师,一匹夫耳。 **

现代文:秦王将行,建成等人商议说: 秦王得到土地甲兵,必为后患;留在京师,仅一匹夫而已。

古文:因密使人说帝,言 秦王左右皆山东人,闻还洛,皆洒然喜,观其意,不复来矣 。

现代文:因而密令数人劝说高祖说: 秦王左右尽是山东人士,闻知返回洛阳,全都欣喜非常,观其意图,不再做返回的打算了。

古文:事果寝。

现代文:其事果然中止。

古文:俄而突厥寇边,太子荐元吉北讨,欲因其兵作乱。

现代文:不久又逢突厥进犯边郡,太子推荐元吉领兵北讨,想借其兵马作乱。

古文: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劝秦王先图之。

现代文: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都劝秦王先下手为强。

古文:王乃密奏建成等与后宫乱,因曰: 臣无负兄弟,今乃欲杀臣,是为世充、建德复仇。

现代文:秦王便密奏建成等人与后宫淫乱,并说: 臣无负于兄弟,如今竟想杀臣,这是在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

**古文:使臣死,虽地下,愧见诸贼。 **

现代文:如使臣遭枉杀,虽在地下,也愧与诸贼相见。

**古文:帝大惊,报曰: 旦日当穷治,而必早参。 **

现代文:高祖大惊,回报说: 明早将追问此事,你得早些入朝。

**古文:张婕妤驰语建成,乃召元吉谋,曰: 请勒宫甲,托疾不朝。 **

现代文:张婕妤派人驰告建成,建成便召元吉谋议。元吉说: 那就授甲持兵于宫,托疾不去朝见。

**古文:建成曰: 善,然不共入朝,事何繇知? **

现代文:建成说: 对。但不一道入朝,怎能得知事情的变化呢?

古文:迟明,乘马至玄武门,秦王先至,以勇士九人自卫。

现代文:天刚亮时,建成、元吉乘马前往玄武门,秦王已先到达,率勇士九人自卫。

古文:时帝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入。

现代文:当时高祖已宣召裴寂、萧蠫、陈叔达、封德彝、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人入宫。

古文: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遽反走,秦王随呼之,元吉引弓欲射,不能彀者三。

现代文: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时,发觉事情有变,立即返回,秦王随后呼喊,元吉弯弓欲射,接连三次未果。

古文:秦王射建成即死,元吉中矢走,敬德追杀之。

现代文:秦王随即射死建成,元吉中箭逃走,尉迟敬德将他追杀。

古文:俄而东宫、齐府兵三千攻玄武门,闭不得入。接战久之,矢及殿屋。

现代文:不久东宫与齐王府精兵三千人攻打玄武门,因门闭而不能入内,交战良久,射箭达于内殿。

古文:王左右数百骑至,合击之,众遂溃。

现代文:秦王左右数百骑赶到,合力进击,其众才溃散而逃。

**古文:帝谓裴寂等曰: 事今奈何? **

现代文:高祖对裴寂等人说: 事到如今该怎么办呢?

古文:萧瑀、陈叔达曰: 臣闻内外无限,父子不亲,失而弗断,反蒙其乱。

现代文:萧蠫、陈叔达说: 臣等闻知内外没有界限,父子之间不亲,当决断时不断,反会蒙受其乱。

古文:建成、元吉自草昧以来,未始与谋,既立,又无功德,疑贰相济,为萧墙忧。

现代文:建成、元吉在义旗草创之际,并未预谋,既立之后,又无功德可言,常怀疑贰之心以济其恶,以致祸起萧墙。

**古文: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立为太子,付军国大务,陛下释重负矣。 **

现代文: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可立他为皇太子,托付军国大事,陛下就能如释重负了。

**古文:帝曰: 此吾志也! **

现代文:高祖说: 这正是我的夙愿!

**古文:乃召秦王至,尉抚之曰: 朕几有投杼之惑。 **

现代文:便召秦王前来,抚慰他说: 我差点有投杼而起受人迷惑的事啊!

古文:秦王号泣不能止。

现代文:秦王号泣而难以抑制。

古文:建成死年三十八。

现代文:建成死时年龄为三十八岁。

古文:长子承宗为太原王,早卒;承道安陆王,承德河东王,承训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义巨鹿王,皆坐诛。

现代文:其长子承宗被封为太原王,早逝;次子承道为安陆王,承德为河东王,承训为武安王,承明为汝南王,承义为巨鹿王,全都坐罪诛死。

古文:诏除建成、元吉属籍。

现代文:下诏除去建成、元吉的唐室属籍。

古文:其党疑惧,更相告,庐江王瑗遂反。

现代文:二人党羽猜疑恐惧,相互告发,庐江王李瑗由此起兵造反。

古文:乃下诏建成、元吉、瑗支党不得相告讦,由是遂安。

现代文:朝廷便下诏宣布建成、元吉与李瑗枝党不得相互告讦,由此天下才安定下来。

古文:太宗立,追封建成为息王,谥曰隐,以礼改葬,诏东宫旧臣皆会,帝於宜秋门哭之,以子福为后。

现代文:太宗即位后,追封建成为息王,谥为隐,按王礼改葬,下诏东宫旧臣都来会集,太宗亲临宜秋门哭泣,命皇子李福过继为建成之后。

古文:十六年,追今赠。

现代文:贞观十六年,追赠为皇太子。

古文:宇文颖者,代人。

现代文:宇文颖是代州人。

古文:自李密所来降,为农圃监,封化政郡公。

现代文:从李密那里前来归降,担任农圃监,封为化政郡公。

古文: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琼子保定嗣。

现代文:性情贪婪昏庸,与元吉交情甚厚,以故参预文干逆谋。事败之后,高祖责问他说: 我因文干谋叛,所以派你前去召他,你怎能参预逆谋呢?

古文:薨,无子,国除。

现代文:宇文颖无词应答,被斩首处死。

古文:巢刺王元吉小字三胡。

现代文:巢剌王李元吉小字三胡,是高祖的第四子。

古文:高祖兵已西,留守太原,封姑臧郡公,进齐国,总十五郡诸军事,加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

现代文:高祖起兵西行时,留守于太原,封为姑臧郡公,进封为齐国公,总管河东十五郡诸军事,加官为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

古文:帝受禅,进王齐,为并州总管。

现代文:高祖受禅即位之后,进封为齐王,担任并州总管。

古文:初,元吉生,太穆皇后恶其貌,不举,侍媪陈善意私乳之。

现代文:起初,元吉出生时,太穆皇后不喜其貌,不想养他,其侍媪陈善意私自乳养。

古文:及长,猜鸷好兵,居边久,益骄侈。

现代文:长大成人之后,为人残忍好兵,居守边郡日久,愈益骄奢淫逸。

古文:常令奴客、诸妾数百人被甲习战,相击刺,死伤甚众。

现代文:常令奴仆、诸妾数百人披甲练习交战,相互击刺,以致死伤甚众。

古文:后元吉中创,善意止之,元吉恚,命壮士拉死,私谥慈训夫人。

现代文:后来元吉被刺伤,善意制止他这样胡作非为,元吉发怒,命壮士将她弄死,而私谥她为慈训夫人。

古文:刘武周略汾、晋,诏遣右卫将军宇文歆助守。

现代文:刘武周进犯汾、晋地区,朝廷下诏派遣右卫将军宇文歆协助他防守并州。

**古文:元吉喜鹰狗,出常载罝罔三十车,曰: 我宁三日不食,不可一日不猎。 **

现代文:元吉喜好鹰狗,出城常载猎网满三十余车,并说: 我宁可三天不吃饭,也不能一日不行猎。

古文:夜潜出淫民家,府门不闭。

现代文:夜里潜出府门纵淫于民家,不闭府门。

古文:歆骤谏,不纳,乃显表於帝曰: 王数出与窦诞纵猎,蹂民田,纵左右攘夺,畜产为尽。

现代文:宇文歆多次劝谏,完全不听。宇文歆便上表于高祖说: 齐王多次出城与窦诞肆意游猎,蹂践民田,放纵左右公然劫夺,民间六畜殆尽。

古文:每射於道,观人避矢以为乐。

现代文:常常当道而射,观人避箭以为乐笑。

古文:百姓怨毒。

现代文:百姓无比怨恨。

**古文:不可与共守。 **

现代文:不可与他共守此城。

古文:有诏召还。

现代文:有诏书召他还京。

古文:元吉密讽民诣阙请,乃得归。

现代文:元吉暗示父老百姓赴京请留,才得以恢复其职。

古文:武周以五千骑屯黄蛇岭,元吉使将军张达以步卒百人尝寇,达辞兵少,强之,至则尽没。

现代文:武周率五千骑兵驻于黄蛇岭,元吉派将军张达率步兵一百人试着与贼寇交战,张达因兵少不愿出战,元吉强使他出战,结果尽没于阵。

古文:达怒,导武周陷榆次。

现代文:张达大怒,便引导武周攻陷榆次县城。

古文:元吉保祁,贼急攻之,遁还并州,贼张甚。

现代文:元吉退保祁县,贼众急攻其城,元吉随即逃回并州,贼寇气势甚张。

**古文:元吉绐司马刘德威曰: 公以老弱守,吾率锐士拒贼。 **

现代文:元吉哄骗司马刘德威说: 您带老弱守城,我率锐士出战击贼。

古文:因赍宝物、携妻妾夜出,委军奔京师,并州陷。

现代文:因而携带妻妾宝物夜出,抛弃军队奔还京师,以致并州失陷。

古文:帝怒,自是尝令从秦王征讨,不复颛军矣。

现代文:高祖大怒,此后只让他随同秦王征讨,而不再让他独挡一面了。

古文:寻授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

现代文:不久,任职为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

古文:秦王围东都,窦建德来援,王以精骑逆战,留元吉、屈突通守,而世充易之,辄出兵,元吉设伏劫之,斩首八百级,禽其将。

现代文:秦王围攻东都时,窦建德前来援救,秦王率领精骑迎战,而留元吉与屈突通继续围困东都,世充小看他们,随即出兵进战,元吉设伏劫击,斩首八百级,生擒其战将。

古文:东都平,拜司空,赐衮冕服、鼓吹二部、班剑二十人、黄金二千斤,与太子、秦王得三炉铸钱。

现代文:东都平定之后,拜为司空,赐予衮冕礼服、鼓吹两部、执剑卫士二十人、黄金二千斤,与太子、秦王各得三炉铸钱自用。

古文:累进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

现代文:累进为司徒,兼领侍中、并州大都督。

古文:时秦王有功,而太子不为中外所属,元吉喜乱,欲并图之。

现代文:当时秦王建有大功,而皇太子不为朝廷内外所瞩目,元吉惟恐不乱,想一起除去两人。

**古文:乃构於太子曰: 秦王功业日隆,为上所爱,殿下虽为太子,位不安,不早计,还踵受祸矣,请为殿下杀之。 **

现代文:于是向太子建成说: 秦王功业日隆,为皇上所爱,殿下虽为太子,其位不安,不早为计,转眼就会受祸,请为殿下杀掉秦王。

古文:太子不忍,元吉数讽不已,许之。

现代文:太子不忍心,元吉多次劝说不止,太子方才答应。

古文:於是邀结宫掖,厚赂中书令封德彝,使为游说,帝遂疏秦王,爱太子。

现代文:于是邀结宫中妃嫔,厚贿中书令封德彝,让他们游说高祖,以致高祖果然疏远秦王,亲近太子。

古文:元吉乃多匿亡命壮士,厚赐之,使为用。

现代文:元吉还藏匿许多亡命壮士,厚赐他们以钱财,使之为己所用。

**古文:元吉记室参军荣九思为诗刺之曰: 丹青饰成庆,玉帛礼专诸。 **

现代文:元吉的记室参军荣九思做诗讽喻他说: 用丹青装饰成庆,拿玉帛礼遇专诸。

古文:元吉见之,弗悟也。

现代文:元吉见后,不悟其意。

古文:其典签裴宣俨免官,往事秦府,元吉疑事泄,鸩杀之。

现代文:其典签裴宣俨罢官后,前往侍奉于秦王府,元吉怀疑其事会被泄露,因而毒杀宣俨。

古文:自是人莫敢言。

现代文:从此以后人莫敢言。

**古文:秦王尝从帝幸元吉第,伏护军宇文宝寝内,将以刺王,太子固止之,元吉愠曰: 为兄计,於我何害? **

现代文:秦王曾经随同高祖前往元吉宅第,元吉命其护军宇文宝埋伏于寝室之内,准备刺杀秦王,太子坚决制止这样做,元吉发脾气说: 这是为兄考虑,他对我有什么危害呢?

古文:突厥郁射设入围乌城,建成荐元吉北讨,乃多引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与行,又籍秦府精兵益麾下。

现代文:后逢突厥酋帅郁射设进围乌城,建成推荐元吉领兵北讨,还引荐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多人全都同行,又将秦王府精兵并入其府。

古文:帝知之,不能禁。

现代文:高祖知其谋而不能禁制。

**古文:元吉承间密请害秦王,帝曰: 是有定四海功,杀之无名。 **

现代文:元吉乘机密请加害秦王,高祖说: 他有平定四海之功,杀他没有理由。

**古文:元吉曰: 王昔平东都,顾望不即西,散金帛树私惠,岂非反邪? **

现代文:元吉说: 秦王从前平定东都后,顾望而不西还,散发金银丝帛以立私恩,难道不是反状吗?

古文:帝不应。

现代文:高祖不予回答。

古文:太子与元吉谋: 兵行,吾与秦王至昆明池,伏壮士拉之,以暴卒闻,上无不信。

现代文:太子便与元吉谋议说: 大军出发时,我与秦王到昆明池宴别,埋伏壮士杀秦王,而以暴逝奏闻,皇上没有不相信的。

**古文:然后说帝付吾国,吾以尔为皇太弟,而尽击杀叔宝等。 **

现代文:然后再劝说父皇将帝位让给我,我就封你为皇太弟,而尽杀秦叔宝等人。

古文:率更令王晊密以谋告秦王,王召僚属谋,皆曰: 元吉戾很,使得志,且不能事其兄。

现代文:率更令王日至暗中将其阴谋告知秦王,秦王召集僚属商议,大家都说: 元吉凶残阴险,使他得志,终究不能侍奉其兄。

**古文:往者护军薛宝以元吉字合之,其文成 唐 ,元吉喜曰: 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 **

现代文:从前护军薛宝上符录说, 元吉 二字可合成一个 唐 字。元吉大喜说: 只要除去秦王,夺取东宫易如反掌!

**古文:为乱未克,已复倾夺,大王不蚤正之,社稷非复唐有。 **

现代文:制造此乱还未如愿,就已复怀攘夺之心。大王如不早日正定其乱,社稷江山就会非复唐室所有。

古文:秦王由是定计。

现代文:秦王由此定计平乱。

古文:死年二十四。

现代文:元吉死时年龄为二十四岁。

古文:子承业为梁郡王,承鸾渔阳王,承奖普安王,承裕江夏王,承度义阳王,并伏诛。

现代文:其子承业受封为梁郡王,承鸾为渔阳王,承奖为普安王,承裕为江夏王,承度为义阳王,全都连坐诛死。

古文:贞观初,改葬,追爵海陵郡王及谥。

现代文:贞观初年,下诏改葬元吉,追封海陵郡王的爵位与谥号。

古文:后改封巢,以曹王明嗣。

现代文:后来又改封为巢王,并将曹王李明过继给他以主持其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