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纪二

古文:显德二年春正月辛未朔,帝不受朝贺。辛卯,诏: 在朝文班,各举堪为令录者一人,虽姻族近亲,亦无妨嫌。

现代文:显德二年春正月二十一日,诏令 :在朝各位文官,各推荐可加任用的一人,即使是姻族近亲,也不用避嫌。

**古文:授官之日,各署举主姓名,若在官贪浊不任、懦弱不理,并量事状重轻,连坐举主。 **

现代文:授官之日,各记载推荐人的姓名,如果被推荐人为官贪婪昏庸不能胜任,懦怯软弱不能理政,将根据情节轻重,一同处罚推荐人。

古文:二月戊申,遣使赴西京,赐太子太师致仕侯益、白文珂、宋彦筠等茶药钱帛各有差,仍降诏存问。

现代文:二十五日,诏令: 凡逃亡农户的庄田,均允许别人任意耕种,供纳税租。如果在三周年内原户主回来,他的桑田不论荒熟,均交回他一半;五周年内回归旧业的,交还三分之一;五周年以外回归的,其庄田除原户主的坟地以外,不在交付范围。

古文:壬戌,诏曰: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虽尧、舜、禹、汤之上圣,文、武、成康之至明,尚犹思逆耳之言,求苦口之药,何况后人之不逮哉!

现代文:临近北方的各州,凡有陷于蕃地的农户,从蕃地回归旧业的,五周年内回来的,交还三分之二的庄田;十周年内回来的,交还一半;十五周年回来的,交还三分之一;十五周年以外回来的,不在交还范围内。 二月二十三日,诏令说: 善于治政的人不能有圆满无阙的政绩,善于处世的人不能没有过错失误,就是尧、舜、禹、汤这样最高的圣人,文、武、成、康这样非常的明主,都思逆耳之忠言,求苦口之良药,何况后代不及他们的人呢?

古文:朕承先帝之灵,居至尊之位,涉道犹浅,经事未深,常惧昏蒙,不克负荷。

现代文: 朕蒙先帝的英灵,居皇帝的高位,从事政治还短,经历世事不深,经常担心昏庸愚昧,不能承担重任。

古文:自临宸极,已过周星,至于刑政取舍之间,国家措置之事,岂能尽是,须有未周,朕犹自知,人岂不察。

现代文:自从即位之后,已经历一年,对于刑政的取舍,国家的安排,哪能全都正确?一定有不周全的地方,朕自己都知道,别人哪没觉察!

古文:而在位者未有一人指朕躬之过失,食禄者曾无一言论时政之是非,岂朕之寡昧不足与言耶?

现代文:然而在官位的没有一人指摘朕的过失,食官禄的竟无一言论及朝政的是非,是因为朕的寡陋不值得与朕说话呢?

古文:岂人之循默未肯尽心耶?

现代文:还是为官的因循沉默不肯尽心呢?

古文:岂左右前后有所畏忌耶?

现代文:是朕身边的人有所畏忌呢?

古文:岂高卑疏近自生间别耶?

现代文:还是因尊卑亲疏而产生隔阂呢?

**古文:古人云: 君子大言受大禄,小言受小禄。 **

现代文: 古人说: 君子进大言才受大禄,进小言就受小禄。

**古文:又云: 官箴王阙。 **

现代文:又说 :为官的要规劝君王的过失。

古文:则是士大夫之有禄位,无不言之人。

现代文:那么有禄位的士大夫中,就应没有不进诤言的人。

古文:然则为人上者,不能感其心而致其言,此朕之过也。得不求骨鲠之辞,询正直之议,共申裨益,庶洽治平。

现代文:而是作为君王的人,不能感动他们的心而让他们进言,这是朕的过失,没有去索求刚直的言辞,询访正直的建议,共同补益国是,协力治国安民。

古文:朕于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量之深浅,知任用之当否?

现代文:朕对于卿大夫,不能尽知他们的才能,不能尽识他们的面目,如果不听其言而观其行,考其心意而察其忠贞,那么怎么能得知器识谋略的深浅,任用的当与不当?

古文: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

现代文:如果进言而不听罪就在我,如果想听而不进言,责任又在谁?

古文:应内外文武臣僚,今后或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论谏。

现代文: 凡朝廷内外文武臣僚,今后如有所见所闻,都允许上章议论进谏。

古文:若朕躬之有阙失,得以尽言;时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隐。

现代文:如果朕有过失,可以尽量进言;时政有弊病,不应有隐瞒。

古文:方求名实,岂尚虚华,苟或素不工文,但可直书其事。辞有谬误者,固当舍短,言涉伤忤者,必与留中,所冀尽情,免至多虑。

现代文:只求名实相符,不尚虚空浮华,如果不善文笔,尽管直书其事,词句有错误的,固当舍短求长,言语有抵牾的,必将取长补短,希望的是尽情进言,不要有过多的后虑。

古文:诸有司局公事者,各宜举职,事有不便者,革之可也,理有可行者,举之可也,勿务因循,渐成讹谬。

现代文:凡众部门官员,应各尽其责,有不可行的事,可以革除它,有可行的事,可以推荐它,不要因循守旧,逐渐形成讹谬。

古文:《通鉴》:浚胡卢河在正月,至三月始建军额。

现代文:三月二日,在李晏口设立静安军,静安军南离冀州一百里,北距深州三十里,夹胡卢河建造营垒。

古文:先是,贝、冀之境密迩北疆,居常敌骑涉河而南,驰突往来洞无阻碍,北鄙之地民不安居。

现代文:此前,贝州、冀州边界,与契丹疆土非常接近,平常敌人骑兵过河向南,来往奔驰,畅通无阻,北部边界,民不安居。

古文:帝乃按图定策,遣许州节度使王彦超、曹州节度使韩通等领兵他徙,筑垒于李晏口,以兵戍守,功未毕,契丹众寻至,彦超等击退之。

现代文:世宗于是根据地图制定对策,派许州节度使王彦超、曹州节度使韩通等领兵迁移,在李晏口修建营垒,以兵戍守,工程尚未完成,契丹旋即领兵而来,王彦超等打退他们。

古文:及垒成,颇扼要害,自是敌骑虽至,不敢涉河,边民稍得耕牧焉。

现代文:到营垒筑成后,扼守要害之处,从此敌人骑兵即使来到,也不敢过河,边境人民稍稍得以耕田放牧了。

古文:壬辰,尚书礼部贡院进新及第进士李覃等一十六人所试诗赋、文论、策文等。诏曰: 国家设贡举之司,求英俊之士,务询文行,方中科名。

现代文:二十三日,尚书礼部贡院呈上新录取的进士李覃等十六人考试的诗赋、文论、策文等,世宗诏令说 :国家设置贡举部门,是为选拔英俊之士,务须考查文才德行,才得让博取科举功名。

古文:比闻近年以来,多有滥进,或以年劳而得第,或因媒势以出身。

现代文:朕不断听说近年以来,选拔人才多有虚假失真,有的因长年苦读而为进士及第,有的却因关系权势而成进士出身。

古文:今岁所放举人,试令看验,果见纰缪,须至去留。

现代文:今年所取举人中,试看验证,果然有滥误,必须再加取舍。

古文:其李覃、何严、杨徽之、赵邻几等四人,宜放及第。

现代文:其中李覃、何日严、杨徽之、赵邻几等四人,应当及第。

古文:其严说、武允成、王汾、闾邱舜卿、任惟吉、周度、张慎徽、王翥、马文、刘选、程浩然、李震等一十二人,艺学未精,并宜勾落,且令苦学,以俟再来。

现代文:而严说、武允成、王汾、闾丘舜卿、任惟吉、周度、张慎徽、王翥、马文、刘选、程浩然、李震等十二人,学艺未精,均当落第,令他们刻苦攻读,等以后再试。

**古文:世宗自克高平,常训兵讲武,思混一天下,及览其策,欣然听纳,由是平南之意益坚矣。五月辛未,回鹘遣使贡方物。凤翔节度使王景上言: 奉诏攻收秦、凤二州,已于今月一日领军由大散关路进军次。 **

现代文:礼部侍郎刘温叟在选拔士人上有过失,据其过失,理当贬谪,现特予宽恕容让,刘温叟免予定罪,将来的贡举公事,再令有关部门另外制订条例上奏。 五月四日,凤翔节度使王景上奏: 奉诏攻伐秦、凤二州,已在本月一日领军从大散关进军。

古文:先是,晋末契丹入晋,秦州节度使何建以秦、成、阶三州入蜀,蜀人又取凤州。

现代文:此前,后晋末年契丹人攻入晋朝时,秦州节度使何建率领秦、成、阶三州归顺蜀国,蜀人又占取了凤州。

古文:释氏贞宗,圣人妙道,助世劝善,其利甚优。

现代文:现在,秦州、凤州人民怨恨蜀国的暴政,不断地上京,请朝廷发兵收复故地,世宗于是诏令王景与宣徽南院使向训领军前往。

古文:前代以来,累有条贯,近年已降,颇紊规绳。

现代文:七日,诏令说: 佛教帮助人世鼓励行善,它的好处甚大。以前历代都有条规,近年以来条规紊乱。

古文:近览诸州奏闻,继有缁徒犯法,盖无科禁,遂至尤违,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乡村之中其弊转甚。

现代文:最近阅览各州的报告,看到不断有僧人犯法之事,这是因为没有规章的约束,以至于大行违逆,私自度脱僧人尼姑,日渐芜杂,新修的寺院也逐渐增多,乡村之中,弊端更盛。

古文:漏网背军之辈,苟剃削以逃刑;行奸为盗之徒,托住持而隐恶。

现代文:流亡的叛兵,去当和尚以逃避法办;作奸的盗贼,躲到寺院以隐瞒罪行。

古文:将隆教法,须辨否臧,宜举旧章,用革前弊。

现代文:要兴盛佛教,须辨别善恶,应恢复以前规章,以革除当前弊病。

古文: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所有功德佛像及僧尼,并腾并于合留寺院内安置。

现代文: 各道州府县镇村坊,凡有诏赐名号的寺院,一切照旧,那些没有诏赐名号的,均得关闭废除,寺院中的功德佛像以及僧人尼姑,全迁出合并到准许保留的寺院中去安置。

古文:天下诸县城郭内,若无敕额寺院,只于合停废寺院内,选功德屋宇最多者,或寺院僧尼各留一所,若无尼住,只留僧寺院一所。

现代文:天下各县城内,如根本没有诏赐名号的寺院,那就在应当关闭废除的寺院中,挑选功德房屋最多的寺院,僧人、尼姑寺院各保留一所,如果没有尼姑居住,就只保留僧人寺院一所。

古文:诸军镇坊郭及二百户已上者,亦依诸县例指挥。

现代文:各二百户以上的军镇、城邑、村坊,也依照各县城规定办理。

古文:如边远州郡无敕额寺院处,于停废寺院内僧尼各留两所。

现代文:如边远的州郡中没有诏赐名号的寺院,就在应当关闭废除的寺院中为僧人、尼姑各保留两所。

古文:今后并不得创造寺院兰若。王公戚里诸道节刺已下,今后不得奏请创造寺院及请开置戒坛。

现代文:今后均不准修建新的寺院,王公贵戚以及各道节度使刺史以下人等,今后不准上奏请求创建寺院以及请求开设戒坛。

古文:男子女子如有志愿出家者,并取父母、祖父母处分,已孤者取同居伯叔兄处分,候听许方得出家。

现代文:男女如有志愿出家者,全由其父母、祖父祖母决定,已是孤儿的由同住的伯叔兄长决定,被准许才能出家。

古文:男年十五已上,念得经文一百纸,或读得经文五百纸,女年十三已上,念得经文七十纸,或读得经文三百纸者,经本府陈状乞剃头,委录事参军本判官试验经文。

现代文:男子年十五岁以上,能念一百页经文,或能读五百页经文,女子年十三岁以上,能念七十页经文,或能读三百页经文者,向所在官府申请削发,由录事参军判官考核念读经文。

古文:其未剃头间,须留发髻,如有私剃头者,却勒还俗,其本师主决重杖勒还俗,仍配役三年。

现代文:在没被削发时,须保留发髻,如有私自削发者,勒令他还俗。他的师主判重杖之刑,勒令还俗,并服役三年。

古文:两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各处置戒坛,候受戒时,两京委祠部差官引试,其大名府等三处,只委本判官录事参军引试。

现代文:两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各处设置戒坛,等候受戒时到,两京委任祠部派官员引试,大名府等三处只委任本州府判官录事参军引试。

古文:如有私受戒者,其本人、师主、临坛三纲、知事僧尼,并同私剃头例科罪。

现代文:如有私自受戒者,他本人、师主、临坛三纲、主事僧尼,均依照私自削发例惩治。

古文:应合剃头受戒人等,逐处闻奏,候敕下,委祠部给付凭由,方得剃头受戒。

现代文:凡应削发受戒的人,由各地上奏朝廷,等诏令下达后,由祠部发给凭证,才能削发受戒。

古文:应男女有父母、祖父母在,别无兒息侍养,不听出家。

现代文:凡男女其父母、祖父母还活着,又没有其他的儿子服侍奉养,就不准出家。

古文:曾有罪犯,遭官司刑责之人,及弃背父母、逃亡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徒党、山林亡命、未获贼徒、负罪潜窜人等,并不得出家剃头。

现代文:曾犯有罪行,受过官司刑责的人,以及背弃父母之人,逃亡的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党徒、山林强盗、未捕获的贼党、负罪潜逃之人,均不准削发出家。

古文:如有寺院辄容受者,其本人及师主、三纲、知事僧尼、邻房同住僧,并仰收捉禁勘,申奏取裁。

现代文:如有寺院擅自收容他们,他本人以及师主、三纲、主事僧尼、隔壁同住的僧人,都要收审,上奏听取裁决。

古文:右谏议大夫李知损配流沙门岛,坐妄贡章疏,斥讟贵近,及求使两浙故也。己丑,前太常卿边蔚卒。

现代文:十八日,秦州伪观察判官赵王比献城投降,诏令任赵王比为郢州刺史。冬十月七日,成州归顺。

古文:是月始议南征。

现代文:本月开始商议南征。

古文:十一月乙未朔,以宰臣李穀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寿等州行府事;以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部署;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一十二将,各带征行之号以从焉。

现代文:十一月一日,以宰臣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管理庐州、寿州行府事务;以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部署;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位将领,各以出征的名号以跟从。

古文:己亥,谕淮南州县,诏曰:朕自缵承基构,统御寰瀛,方当恭己临朝,诞修文德,岂欲兴兵动众,专耀武功!

现代文:五日,告谕淮南州县,诏令说: 朕自继承帝位,驾御寰宇,正应恭敬治理朝政,大修文德,哪愿兴兵动众,炫耀武力!

古文:顾兹昏乱之邦,须举吊伐之义。

现代文:只是看到昏惑叛乱的淮南伪邦,必须高扬吊民伐罪的义举。

古文:蠢尔淮甸,敢拒大帮,因唐室之陵迟,接黄寇之纷乱,飞扬跋扈,垂六十年,盗据一方,僭称伪号。

现代文:你们小小淮甸,敢于抗拒大国,趁唐朝王室的衰微,继黄巢贼寇的纷乱,飞扬跋扈,近六十年,盗占盘踞一方,僭称吴国、南唐伪号。

古文:幸数朝之多事,与北境以交通,厚启兵端,诱为边患。

现代文:以中原数朝多事为幸,与北部外敌勾通,大动杀伐之心,诱使北蕃为我边患。

古文:晋、汉之代,寰海未宁,而乃招纳叛亡,朋助凶慝,李金全之据安陆,李守贞之叛河中,大起师徒,来为应援,攻侵高密,杀掠吏民,迫夺闽、越之封疆,涂炭湘、潭之士庶。

现代文:晋、汉两代,海内不宁,而你们招降纳叛,佐助元凶,李金全占据安陆,李守贞在河中府反叛,你们大兴士卒,前来接应他们,攻击侵犯高密,杀掠官吏百姓,强夺闽、越的土地,蹂躏湘、潭的人民。

古文:以至我朝启运,东鲁不庭,发兵而应接叛臣,观衅而凭凌徐部。

现代文:以致我汉朝开国承运,东鲁不来朝拜,你们发兵应接叛臣,趁机侵凌徐部。

古文:沭阳之役,曲直可知,尚示包荒,犹稽问罪。

现代文:沐阳之战,是非了然,我朝尚宽宏大量,未向你们问罪。

古文:迩后维扬一境,连岁阻饥,我国家念彼灾荒,大许籴易。

现代文:此后,淮扬一带,连年饥荒,我朝怜悯你们的灾荒,卖给你们许多的粮食。

古文:前后擒获将士,皆遣放还,自来禁戢边兵,不令侵挠。

现代文:前后俘虏你们的将士,都被放回;我们一向禁止边防军士,不准侵扰你们。

古文:我无所负,彼实多奸,勾诱契丹至今未已,结连并寇与我为雠,罪恶难名,人神共愤。

现代文:我们没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实在是你们过于奸邪,勾结诱招契丹,至今尚未停止,结交联合并州贼寇,以我为仇敌,罪恶难以言状,人神共同愤怒。

古文:今则推轮命将,鸣鼓出师,征浙右之楼船,下朗陵之戈甲,东西合势,水陆齐攻。

现代文: 现在我们驱车命将,鸣鼓出兵,征发浙西的大船,调来朗陵的戈甲,东西合势,水陆齐攻。

古文:吴孙皓之计穷,自当归命;陈叔宝之数尽,何处偷生!

现代文:吴国孙皓走投无路时,自动投降归顺;陈朝后主气数完尽时,何处容他生存!

古文:应淮南将士军人百姓等,久隔朝廷,莫闻声教,虽从伪俗,应乐华风,必须善择安危,早图去就。

现代文:凡淮南将士军民,久违大朝,未闻声德教化,虽然一时顺从伪朝,但应亲近中原正统,须善于选择安危,早定去向。

古文:如能投戈献款,举郡来降,具牛酒以犒师,纳圭符而请命,车服玉帛岂吝旌酬,土地山河诚无爱惜。

现代文:如能放下武器表示归顺,全郡投降,准备牛酒以犒劳我将士,交出符印而听从我命令,那么车服玉帛,奖赏你们决不吝惜,土地山河,封给你们决不小气。

古文:刑赏之令,信若丹青,苟或执迷,宁免后悔。

现代文:奖惩之令,信如丹青,如果执迷不误,就不免将要后悔。

古文:辛亥,以前沧州节度使李晖为邠州节度使。

现代文:王师所至,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就如及时澍雨,百姓父老,务请放心安居,抢掠焚烧之类,必使禁止不生。

古文:壬子,潞州奏,破河东贼军于祁县。

现代文:十八日,潞州上奏,在祁县打败河东贼军。

古文:癸丑,西南面行营都部署王景奏,收复凤州,获伪命节度使王环。

现代文:十九日,西南面行营都部署王景上奏,收复凤州,抓获伪节度使王环。

古文:乙卯。曲赦秦、凤、阶、成等州管内罪人,自显德二年十一月已前,凡有罪犯,无问轻重,一切释放。

现代文:二十一日,部分赦免秦、凤、阶、成等州管区内犯人,从今年十一月以前,凡有罪犯,不管轻重,全部释放。

古文:己未,邢州奏,河东刘崇死。

现代文:二十五日,邢州上奏,河东刘崇死亡。

古文:壬戌,淮南前军都部署李穀奏,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破淮贼于来远镇。

现代文:二十八日,淮南前军都部署李谷上奏,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在来远镇打败淮南贼军。

古文:十二月丙寅,以左金吾大将军盖万为右监门上将军。

现代文:十二月十日,李谷上奏,在寿州城下打败淮南贼军二千人。

古文:丁卯,淄州奏,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范卒。

现代文:十五日,李谷上奏,在山口镇打败淮南贼军一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