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纪四

古文:显德四年春正月己丑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仪。

现代文:显德四年春正月一日,世宗上崇元殿接受朝贺,仪仗卫队排列威严整齐。

古文:诏天下见禁罪人,除大辟外,一切释放。

现代文:诏令天下被关押的罪犯,除死刑犯外,全都释放。

古文:壬寅,兵部尚书张昭上言: 奉诏编修太祖实录及梁、唐二末主实录。

现代文:壬寅,兵部尚书张昭上奏说 :奉诏编修太祖实录以及梁、唐二代末主实录。

古文:伏以撰《汉书》者先为项籍,编《蜀记》首序刘璋,贵神器之传授有因,其历数之推迁得序。

现代文:窃以为撰写《汉书》者首先记叙项籍,编修《蜀记》者首先记叙刘璋,是为了强调帝位的传授有因果,天命的推移有次序。

古文:据《五代会要》云:梁末主之上有郢王友珪,篡弑居位,未有纪录,请依《宋书》刘劭例,书为 元凶友珪 ,其末主请依古义书曰后梁实录。又,唐末主之前有应顺帝,在位四月出奔,亦未编纪,请书为前废帝,清泰主为后废帝,其书并为实录。

现代文:因为汉隐帝为君在我朝太祖之前,太祖首建功业,都在汉隐帝朝内,请允许先撰修汉隐帝实录,以完整地记录太祖的事迹功业。又因在唐末帝之前有唐闵帝,在位四个月,逃往卫州,也没有编年记录,请允许补修唐闵帝实录、唐末帝实录,请允许写作唐废帝实录。

古文:丁未,淮南道招讨使李重进奏,破淮贼五千人于寿州北。

现代文:世宗准许。七日,淮南道招讨使李重进上奏,在寿州北部打败南唐贼军五千人。

古文:乙亥,车驾发京师。乙酉,次下蔡。三月庚寅旦,帝率诸军驻于紫金山下,命今上率亲军登山击贼,连破数寨,斩获数千,断其来路,贼军首尾不相救。

现代文:此前,李景派他弟弟伪齐王李达率领全军前来援助寿州,李达驻扎在濠州,派将领许文缜、边镐、朱元领兵数万,逆淮河而上,到紫金山,设立十多座营寨,与城内用烽火相呼应。又修筑几里长的夹道,将抵达寿春,作为运粮的道路,现在被李重进打败。二十日,诏令下月前往淮南。二月十七日,世宗从京城出发,二十七日,到达下蔡。三月三日,世宗率领各军驻扎在紫金山下,命今上赵匡胤率领亲军登山进攻贼军,接连攻破几座营寨,斩杀俘获数千人,切断了贼军的来路,贼军首尾不能相救。

古文:是夜,贼将硃元、硃仁裕、孙璘各举寨来降,降其众万余人。

现代文:这夜,贼将朱元、朱仁裕、孙王各献营寨前来投降,降服了他们的部众一万多人。

古文:翌日,尽陷诸寨,杀获甚众,擒贼大将建州节度使许文缜、前湖南节度使边镐,其余党沿流东奔,帝自率亲骑沿淮北岸追贼。

现代文:第二天,攻陷了各寨,杀死俘虏了很多人,抓获了贼军大将建州节度使许文缜、前湖南节度使边镐,他的残余党徒沿淮河逃往东边,世宗亲自率领骑兵沿着淮河北岸追击逃贼。

古文:及晡,驰二百余里,至镇淮军,杀获数千人,夺战舰粮船数百艘,钱帛器仗不可胜数。

现代文:到傍晚,奔驰二百多里,到涡口的镇淮军,杀死俘虏数千人,夺取战舰和粮船数百艘,钱帛器具武器不可胜数。

古文:甲午,诏发近县丁夫城镇淮军,仍构浮梁于淮上。

现代文:七日,诏令征发附近县邑的民夫在涡口修建城墙,又在淮河上架设浮桥。

古文:庐州都部署刘重进奏,杀贼三千人于寿州东山口,皆紫金山之溃兵也。

现代文:庐州都部署刘重进上奏,在寿州东山口杀死贼军三千人,都是紫金山上逃溃的败兵。

古文:丙午,寿州刘仁赡上表乞降,帝遣阁门使张保绩入城慰抚。

现代文:十一日授宣徽南院使、淮南节度使向训为徐州节度使,兼淮南道行营都监,即命他屯驻淮河边。十二日,世宗从镇淮军再次到下蔡。十九日,寿州刘仁赡上表请求投降,世宗派阁门使张保续进城抚慰他。

古文:翌日,仁赡复令子崇让上表请罪。

现代文:第二天,刘仁赡又令儿子刘崇让上表请降。

古文:戊申,幸寿州城北,刘仁赡与将佐已下及兵士万余人出降,帝慰劳久之,恩赐有差。

现代文:二十一日,世宗到达寿州城北,刘仁赡与将佐以下及士卒一万多人出城投降,世宗慰劳他们很久,按级恩赐不等。

古文:庚戌,诏移寿州于下蔡,以故寿州为寿春县。

现代文:二十三日,诏令迁寿州州府到下蔡,改原寿州为寿春县。

古文:是日,曲赦寿州管内见禁罪人,自今月二十一日已前,凡有过犯,并从释放。

现代文:这天,部分赦免寿州管区内被囚罪犯,从本月二十一日以前,凡有罪行,全予免除。

古文:应归顺职员,并与加恩。

现代文:凡投降的职员,全予恩惠。

古文:寿州管界去城五十里内,放今年秋夏租税。自来百姓,有曾受江南文字聚集山林者,并不问罪。如有曾相伤害者,今后不得更有相仇及经官论诉。

现代文:寿州管区内离城五十里内,免征今年秋夏两季的租税,以前百姓中有曾经接受南唐文书而现聚集山林为寇的,全不追究,如有曾被他们伤害的,以后不得再相仇怨以及投诉官府。

古文:自用兵已来,被掳却骨肉者,不计远近,并许本家识认,官中给物收赎。

现代文:从开战以来,被掳走的骨肉,不计远近,都允许本家认领,官府供给财物赎回。

古文:曾经阵敌处所暴露骸骨,并仰收拾埋瘗。

现代文:曾经作为战场的地方暴露的尸骨,均须收拾埋葬。

古文:自前政令有不便于民者,委本州条例闻奏,当行厘革。

现代文:以前政令有不便于人民的,由本州条列上报,当进行改革。

古文:癸丑,追夺前许州行军司马韩伦在身官爵,配流沙门岛。

现代文:二十六日,削除前许州行军司马韩伦的官职爵位,发配流放到沙门岛。

古文:伦,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令坤之父也。

现代文:韩伦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的父亲。

古文:令坤领陈州,伦在州干预郡政,掊敛之暴,公私患之,为项城民武都等所讼。帝命殿中侍御史率汀就按之,伦诈报汀云 准诏赴阙 ,汀即奏之,帝愈怒,遽令遣劾,尽得其实,故有是命。

现代文:韩令坤任职陈州时,韩伦在州中干预政事,聚敛之残暴,为官府和百姓所怨恨,被项城人武都等告发,世宗命殿中侍御使率汀前往审查,韩伦假报率汀说: 诏令你返京 ,率汀即上奏世宗。世宗更加愤怒,急令追查讯问,弄清了全部事实,所以有这次诏令。

古文:《宋史·韩令坤传》云:伦法当弃市,令坤泣请于世宗,遂免死。遣左谏议大夫尹日就于寿州开仓赈饥民。

现代文:世宗派左谏议大夫尹日就在寿州开仓救济饥民。

古文:丙辰,车驾发下蔡还京。

现代文:二十九日,世宗离开下蔡回京。

古文:帝既诛孙晟,寻窜谟为耀州,既而悔之,故有是命。

现代文:夏四月十二日,世宗从下蔡回到京城。二十日,在大街上处死内供奉官孙延希,御厨使董延勋、副使张皓、武德副使卢继升全被停职。

古文:辛酉,西京奏,伊阳山谷中有金屑,民淘取之。

现代文:当时朝廷重修永福殿,命孙延希监工,世宗看到役夫中有的用瓦片装饭吃,用木片做匙,大怒,就杀了孙延希,罢免了董延勋等人职务。

古文:诏勿禁。乙酉,诏在朝文资官再举堪为令、录、从事者各一人。

现代文:二十七日,将以前投降的南唐士卒,聚合在一起分为三十指挥,号为怀德军。六月六日,西京上奏,伊阳山谷中有金屑,百姓淘取,诏令不予禁止。

古文:秋七月丁亥,以前徐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武行德为左卫上将军。

现代文:秋七月,任前徐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武行德为左卫上将军。

古文:先是,诏行德分兵屯定远县,既为淮寇所袭,王师死者数百人,帝惩其偾军之咎,故以环卫处之。

现代文:此前,诏令武行德分兵屯守定远县,后被淮南贼寇袭击,朝廷部队死亡数百人,世宗惩罚他兵败的过失,所以调他任禁卫之职。

古文:以前河阳节度使李继勋为右卫大将军,责寿春南寨之败也。

现代文:任前河阳节度使李继勋为右卫大将军,以责罚他在寿春南寨的失败。

古文:癸未,前濮州刺史胡立自伪蜀回,蜀主孟昶寓书于帝,其末云:昶昔在龆龀,即离并都,亦承皇帝凤起晋阳,龙兴汾水,合叙乡关之分,以陈玉帛之欢。

现代文:八月一日,兵部尚书张昭上疏,请求依照唐朝旧例,设皇帝征举制以囊括天下英才。世宗阅后觉得很好,因而命张昭详细论述皇帝征举制应当实行的道理,条列上奏。二十一日,宰臣李谷罢去相位,守司空,加食邑实封。

古文:傥蒙惠以嘉音,伫望专驰信使,谨因胡立行次,聊陈感谢披述 云。

现代文:李谷抱病一年,多次上表请求退休,到现在才答应他的请求。十九日,前濮州刺史胡立从伪蜀国回来,蜀国皇帝孟昶托他带信给世宗,希望互通友好。

古文:初,王师之伐秦、凤也,以立为排阵使,既而为蜀所擒。

现代文:当初,朝廷军队讨伐秦州、凤州时,以胡立为排阵使,不久胡立被蜀军擒获。

古文:及秦、凤平,得降军数千人,其后帝念其怀土,悉放归蜀,至是蜀人知感,故归立于我。

现代文:到秦州、凤州平定后,得到投降的蜀军几千人,后来世宗感念他们想念家乡,全放回蜀国,现在蜀人感谢世宗,所以放胡立回到周朝。

古文:时帝再议南征,先期敕令光广造军士袍襦,不即办集,帝怒,命斩之。

现代文:孟昶本出生在太原,所以信中愿意与世宗推论老乡的情份,太宗气他与自己分庭抗礼,不予回信。冬十月三日,左藏库使符令光被处死在街上。当时,世宗再次计划南征,先期令符令光大量制作军士棉衣,符令光没有即时办理,世宗大怒,下令处死他。

古文:时宰臣等至庭救解,帝起入宫,遂戮于都市。

现代文:这时宰臣们到殿廷上想解救符令光,世宗拂袖而去进入宫内,于是符令光被杀死在街上。

古文:令光出勋阀之后,历职内庭,以清慎自守,累总繁剧,甚有廉干之誉。

现代文:符令光出自功臣世家家庭,在朝廷内廷历任宫职,以清廉谨慎自守,长期主管繁重纷杂的事务,很有廉洁干练的名声。

古文:帝素重其为人,每加委用,至是以小过见诛,人皆冤之。

现代文:世宗一向看重他的为人,经常加以重用,现在因小错而被诛,人们都感到他死得冤枉。

古文:戊午,诏悬制科凡三,其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曰经学优深可为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

现代文:五日,诏令公布由皇帝策问阅览的科举项目共有三科:一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二是经学优深可为师法科,三是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

古文: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诏。

现代文:不限前任、现任职员,高官下民,都许应诏赴试。

古文:十一月癸未朔,以内客省使昝居润为宣徽北院使,权东京留守。丙戌,车驾至濠州城下。

现代文:十日,河东伪麟州刺史杨重训献城投降。十五日,诏令于月内御驾暂往淮南。十九日,世宗离开京城。十一月四日,世宗来到濠州城下。

古文:戊子,亲破十八里滩。

现代文:六日,亲自攻破十八里滩。

古文:寨在濠州东北淮水之中,四面阻水,上令甲土数百人跨驼以济。

现代文:当时贼人结寨在濠州东北淮河中流,四面隔水,世宗令数百名披甲战士骑着骆驼渡河。

古文:今上以骑军浮水而渡,遂破其寨,掳其战舰而回。

现代文:今上赵匡胤领骑军泅渡,于是攻破贼寨,获取他们的战舰而回。

古文:癸巳,帝亲率诸军攻濠州,夺关城,破水寨,贼众大败,焚战舰七十余艘,斩首二千级,进军攻羊马城。

现代文:十一日,世宗率领亲军进攻濠州,夺取关城,攻破水寨,贼军大败,烧毁敌舰七十余艘,斩首二千级,接着进军攻打羊马城。

古文:丙申夜,伪濠州团练使郭廷谓上表陈情,且言家在江南,欲遣人禀命于李景,从之。

现代文:十四日夜,伪濠州团练使郭廷谓上表陈请,说他的家在江南,想派人游说李景,世宗应允。

古文:辛丑,帝自濠州率大军水陆齐进,循淮而下,命今上率精骑为前锋。

现代文:十九日,世宗从濠州率大军水陆并进,沿淮河而下,命今上赵匡胤领精锐骑兵做先锋。

古文:癸卯,大破淮贼于涡口,斩首五千级,收降卒二千余人,夺战船三百艘,遂鼓行而东,以追奔寇,昼夜不息,沿淮城栅,所至皆下。

现代文:二十一日,在涡口大败淮南贼寇,斩首五千级,收投降士卒二千多人,夺取战船三百艘,接着击鼓向东,追击逃寇,昼夜不停,沿淮河一带的贼军城邑营寨,所向披靡。

古文:乙巳,至泗州。

现代文:二十三日,到达泗州。

古文:今上乘势麾军,焚郭门,夺月城,帝亲冒矢石以攻其垒。

现代文:今上赵匡胤乘势进军,焚毁外城门,夺取城外小城,世宗冒着弓矢炮石亲自攻打贼城。

古文:丙午,日南至,从臣拜贺于月城之上。十二月乙卯,泗州守将范再遇以其城降,授再遇宿州团练使。

现代文:十二月三日,泗州守将范再遇献城投降,被任为宿州团练使。

古文:戊午,帝自泗州率众东下,命今上领兵行于南岸,与帝夹淮而进。

现代文:六日,世宗从泗州率领部众东下,命赵匡胤领兵在淮河南岸,与世宗夹淮河而前进。

古文:己未,至清口,追及淮贼,军行鼓噪之声闻数十里。

现代文:七日,到达清口,追上淮南贼军,大军前进呐喊的声音,十里外都能听到。

古文:辛酉,至楚州西北,大破贼众,水陆俱奔,有贼船数艘,顺流而逸,帝率骁骑与今上追之数十里,今上擒贼大将伪保义军节度使、江北都应援使陈承昭以献。

现代文:九日,到达楚州西北边,大破敌军,敌军从水路陆路奔逃,有几艘贼船,顺淮河逃走。世宗率领骁勇骑兵与今上赵匡胤追赶数十里,赵匡胤活捉贼军大将伪保义军节度使、江北都应援使陈承昭献上。

古文:收获舟船,除焚荡外得三百余艘,将士除杀溺外得七千余人。

现代文:收缴船只,除焚毁倾覆的以外,得到三百多艘,敌军将士除被杀死淹死的以外抓到七千多人。

古文:初,帝之渡淮也,比无水战之备,每遇贼之战棹,无如之何,敌人亦以此自恃,有轻我之意。

现代文:以前,世宗渡淮河时,全无水战的装备,每当遇上贼军的战船时,就没有办法,敌人也以此为依恃,有轻慢周军的神气。

古文:帝即于京师大集工徒,修成艛舰,逾岁得数百艘,兼得江、淮舟船,遂令所获南军教北人习水战出没之势,未几,舟师大备。

现代文:世宗于是在京城集中大量工匠,修造高大的战船,一年后得到几百艘,加上缴获的江、淮船只,便令俘虏的淮南士兵教北方人学习水战进出的阵势。不久,水军大备。

古文:至是水陆皆捷,故江南大震。

现代文:现在水陆皆捷,因而南唐大惊。

古文:壬戌,伪命濠州团练使郭廷谓以城归顺。

现代文:十日,伪濠州团练使郭廷谓献城归顺。

古文:乙丑,雄武军使崔万迪以涟水归顺。

现代文:十三日,雄武军使崔万迪献涟水归顺。

古文:江南李景遣兵驱掳扬州士庶渡江,焚其州郭而去。

现代文:江南李景派兵驱使掳迫扬州的百姓渡过长江,焚烧扬州城后逃走。二十五日,泰州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