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六

古文:《玉堂闲话》:知温少年,与外弟徐某为盗于兗、郓之境。

现代文:房知温,字伯玉,兖州瑕丘人。年少时勇猛有力,在本地军队当兵,担任赤甲都官健。

古文:梁将葛从周镇其地,选置麾下。

现代文:后梁将领葛从周镇守兖州时,被选拔进葛的部下。

古文:时部将牛存节屯于镇,好摴博,每求辨采者,知温以善博见推,因得侍左右,遂熟于存节。

现代文:当时部将牛存节驻扎兖州,喜爱赌博,常寻求有特长的人,房知温因善于博弈被推崇,因此得以服侍左右,便与牛存节来往密切。

古文:及王师范遣刘鄩据兗州,梁祖命存节将兵讨之,知温夕缒出奔,存节喜而纳焉。明夜,窃良马一驷,复入城,鄩乃擢为裨将。

现代文:到王师范派刘寻阝占据了兖州,梁太祖令牛存节率兵讨伐,房知温在夜晚用绳子拴着自己吊出城投奔,牛存节高兴地接纳了他,第二天夜晚,房知温偷窃了四匹好马,又进入了兖州城里。

古文:鄩降,隶于同州刘知俊,知俊补为克和军使。

现代文:刘寻阝便提拔他做了偏将。刘寻阝投降后,房知温隶属同州刘知俊,刘知俊把他补充为克和军使。

古文:知俊奔岐,改隶魏州杨师厚,以为马步军校,渐升至亲随指挥使,继加检校司空。

现代文:刘知俊出奔岐地,他又改属魏州杨师厚,担任马步军校,后来逐渐升迁到亲随指挥使。接着加封检校司空。

古文:庄宗入魏,赐姓,名绍英,改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加检校司徒、澶州刺史、行台右千牛卫大将军。

现代文:后唐庄宗李存勖进入魏州。赐给他李姓,改名绍英,改任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加官检校司徒、澶州刺史、行台右千牛卫大将军。

古文:庄宗平梁,历曹、贝州刺史,权充东北面蕃汉马步都虞候,遣戍瓦桥关。

现代文:庄宗平定梁州,房知温历任曹、贝二州刺史,临时充任东北方蕃汉马步都虞候,被派去戍守瓦桥关。

古文:明宗自鄴入洛,知温与王晏球首赴焉。

现代文:明宗从邺城进入洛阳,房知温与王晏球首先奔赴那里。

古文:明宗自总管府署知温滑州两使留后。

现代文:明宗以总管府身份暂任房知温为滑州两使留后。

古文:天成元年,授兗州节度使。

现代文:天成元年,任命为兖州节度使。

古文:明宗即位,诏充北面招讨,屯于卢台军。

现代文:明宗即位,诏令他任北方招讨,驻扎卢台军防区。

古文:以卢文进来归,加特进、同平章事,赏招讨之功也。

现代文:因卢文进前来归顺,加封特进、同平章事,以奖赏他招讨的功劳。

古文:后除乌震为招讨副使,代知温归镇。知温怒震遽至,有怨言,因纵博,诱牙兵杀震于席上。

现代文:后来任命乌震为招讨副使,代替房知温回去镇守,房知温恼恨乌震突然到来,口出怨言,因此放纵赌博,诱使牙兵在赌桌上杀害了乌震。

古文:会次将安审通保骑军隔河按甲不动,知温惧不济,乃束身渡水,复结审通,逐其乱军以奏。时朝廷姑息知温,下诏于鄴尽杀军士家口老幼凡数万,清漳为之变色。

现代文:碰上副将安审通带领骑兵隔河按兵不动,房知温害怕安审通不帮忙,便束身渡水,又勾结安审通追杀叛乱军队以上奏朝廷,当时,朝廷放纵宽容房知温,从邺城传下命令,杀掉了叛军士兵家中老小共几万人。清漳水因此改变了颜色。

古文:寻诏遣知温就便之镇,以安反侧。

现代文:不久,诏令派房知温因便去镇守兖都,以此安定动荡的局面。

古文:俄改徐州节度使,加兼侍中。会朝廷起兵伐高季兴,授荆南招讨使,知行府事。

现代文:不多时,调任徐州节度使,加官兼任侍中,碰上朝廷兴兵讨伐高季兴,任命房知温为荆南招讨使,兼理行府事务。

古文:寻丁母忧,起复云麾将军,墨缞即戎,竟无功而还。

现代文:不久,遇上母亲的丧事,服丧期起用为云麾将军,穿着黑色丧服率军出征,结果无功而返。

古文:长兴中,节制文阳。

现代文:长兴年间,出任汶阳节制。

古文:越二年,除平卢军节度使,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东平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三百户。

现代文:过了二年,出任平卢军节度使,历官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为东平王,食邑五千户,实封三百户。

古文:天福元年冬十二月辛巳,卒于镇。

现代文:天福元年十二月辛巳日,死在镇守任上。

古文:赠太尉,归葬于瑕丘,诏立神道碑。

现代文:追赠为太尉,送回安葬在瑕丘,诏令替他立神道碑。

古文:知温性粗犷,动罕由礼。

现代文:房知温性情粗犷豪放,举止动作很少有礼可循。

古文:每迎待王人,不改戎服,寡言笑,多纵左右排辱宾僚,他日知误,亦无愧色。

现代文:常常迎送朝廷官员,也不更换军装。很少言语欢笑,多放纵左右随从侮辱宾客僚属,事后方知荒谬,但也没有惭愧的表现。

古文:始与唐末帝尝失意于杯盘间,以白刃相恐,及末帝即位,知温忧甚,末帝乃封王爵以宁之也。知温径赴洛阳,申其宿过,且感新恩,末帝开怀以厚礼慰而遣之。

现代文:当初,曾经与后唐末帝在酒宴上闹翻,用刀子相威吓。末帝即位,房知温非常恐惧,末帝便封给他王的爵位来安稳他,房知温直赴洛阳,申述他从前的过错,并且感激新赐给他的恩宠,末帝胸怀大度,用丰厚的礼物慰藉,打发他回去。

古文:及还郡,厚敛不已,积货数百万,治第于南城,出则以妓乐相随,任意所之,曾不以政事为务。

现代文:等到回到郡治,又不停地搜刮民财,聚积几百万财货,在城南修建了府宅,出去时以乐妓伶人相随从,想去哪就去哪,全不把国家政事作为自己的工作。

古文:有幕客颜衎者,正直之士也,委曲陈其利病,知温不能用焉。

现代文:有个名叫颜絗的幕僚,是个正直的士人,委婉地向他陈述利害,房知温不采纳他的劝谏。

古文:及高祖建义入洛,尚不即进献,耀兵于牙帐之下,衎正色谓曰: 清泰富有天下,多力善战,岂明公之比!

现代文:到高祖树立义旗进入洛阳,房知温不仅不马上前去献礼,还在军帐之下炫耀武力。颜絗严肃地对他说: 末帝富贵拥有天下,力量雄厚,关于打仗,哪里是明公你可以匹敌的?

古文:而天运有归,坐成灰烬。

现代文:然而天命有定,过不了多久唐室就将变为灰烬。

古文:今青州迁延不贡,何以求安?

现代文:如今青州拖延,不缴纳贡礼,凭什么求取安稳?

古文:建立先人之坟在于榆社,其岗阜重复,松桧蔼然,占者云 后必出公侯 ,故建立自为墓,恐子孙易之也。

现代文:成千上百的武将,不足以作为依靠,我深深地替大王你担忧。 房知温于是驰马向高祖上表致贺,青州才得以安宁。不久,因陶醉酒色酿成疾病而死,他的部下将领分占了他所收刮的财货,照例成为富豪之家。

古文:子守恩,《周书》有传。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

现代文:颜絗又劝说房知温的儿子房彦儒进献钱货十万贯,以资助国家的开销,朝廷任命房彦儒为沂州刺史,房知温的家人有幸得以保全,全靠颜絗的力量。康福,蔚州人,世代担任本州军校。

古文:祖嗣,蕃汉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子太师。

现代文:祖父康嗣,曾担任蕃汉总知兵马使,追赠太子太师。

古文:父公政,历职至平塞军使,累赠太傅。

现代文:父亲康公政,历官至平塞军使,追赠太傅。

古文:福便弓马,少事后唐武皇,累补军职,充承天军都监。

现代文:康福熟谙弓箭兵马,年轻时事奉后唐武皇,历补军职,兼承天军都监。

古文:庄宗嗣位,尝谓左右曰: 我本蕃人,以羊马为活业。

现代文:庄宗即位,曾经对左右侍臣说: 我本来是蕃地人,以放羊牧马为生。

**古文:彼康福者,体貌丰厚,宜领财货,可令总辖马牧。 **

现代文:那康福,形貌丰满仁厚,应主管财货,可让他总管马匹牧畜。

古文:由是署为马坊使,大有蕃息。

现代文:因此任命他为马坊使,他使马匹繁殖生息很快。

古文:及明宗为乱兵所迫,将离魏县,会福牧小坊马数千匹于相州,乃驱而归。

现代文:当明宗被叛军所胁迫,将离开魏县时,遇上康福在相州牧放几千匹小马,便与康福一同驱马而回。

古文:明宗即位,授飞龙使,俄转磁州刺史,充襄州兵马都监。

现代文:明宗即位,任康福为飞龙使,不久调任磁州刺史,兼襄州兵马都监。

古文:寻以江陵叛命,朝廷举兵伐之,以福为荆南道行营兵马都监,俄以王师无功而还。

现代文:不久因为江陵反叛,朝廷兴兵讨伐,任康福为荆南道行营兵马都监,不久因朝廷军队无功而还。

古文:福善诸蕃语,明宗视政之暇,每召入便殿,谘访时之利病,福即以蕃语奏之。

现代文:康福精通各蕃族语言,明宗在主持朝政的闲暇,常召他进入便殿,咨询时政的利弊,康福就用蕃语奏答。

**古文:枢密使重诲恶焉,常面戒之曰: 康福但乱奏事,有日斩之! **

现代文:枢密使安重诲憎恶他,经常当面警告他说: 康福你只是胡乱禀奏朝事,当心有一天要杀掉你。

古文:福惧。

现代文:康福很是惧怕。

古文:会灵武兵马留后韩浔,以人情不协,虑为所图,上表请帅,制加福光禄大夫、检校司空,行凉州刺史,充朔方、河西等军节度,灵威雄警甘肃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温池榷税等使。

现代文:碰上灵武兵马留后韩氵寻在任上不得人心,担心被人算计,上表请求指派主帅,明宗便下令封康福为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代理凉州刺史,兼朔方、河西等军节度使,灵、威、雄、甘、肃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盐池榷税等使。

古文:福之是拜,盖重诲嫉而出之,福泣而辞之。

现代文:康福的这次授官,是因为安重诲嫉恨他而将他调出京城,康福哭泣着推辞不受。

古文:明宗宣重诲别与商议,重诲奏曰: 臣累奉圣旨,令与康福一事,今福骤升节镇,更欲何求!

现代文:明宗令安重诲再另做商议,安重诲奏告道: 我多次承奉圣旨,让我给康福担任一职,现在康福骤然提升为节镇,还想要求什么啊?

**古文:况已有成命,难于改移。 **

现代文:况且已经有了圣命,很难改移。

**古文:明宗不得已,谓福曰: 重诲不肯,非朕意也。 **

现代文:明宗不得已便对康福说: 安重诲不愿更改,不是我的意思。

**古文:福辞,明宗曰: 朕遣兵援助,勿过忧也。 **

现代文:康福向明宗告辞,明宗说: 我派兵援助你,不要过于忧虑。

古文:因令将军牛知柔领兵送赴镇。

现代文:便令将军牛知柔率兵送康福前往藩镇上任。

古文:行次青岗峡,会大雪,令人登山望之,见川下烟火,吐蕃数千帐在焉,寇不之觉,因分军三道以掩之。蕃众大骇,弃帐幕而走,杀之殆尽,获玉璞、羊马甚多。

现代文:走到青岗峡,遇上大雪,令人登上山巅望,只见山川下烟火缭绕的地方,吐蕃几千营帐驻扎在那里,蕃贼没有发觉唐军来到,康福趁机分兵三路掩杀吐蕃,蕃军大惊,丢下帐幕逃去,几乎被杀尽,缴获玉璞、羊马极多。

古文:到镇岁余,西戎皆款附,改赐福耀忠匡定保节功臣,累加官爵。

现代文:到藩镇上任一年多,西戎都平安依附,朝廷改赐康福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名号,接连加官进爵。

古文:福镇灵武凡三岁,每岁大稔,仓储盈羡,有马千驷,因为人所谮。

现代文:康福镇守灵武共有三年,每年年成丰收,仓廪储积满盈,有战马数千匹,因而被人诬陷。

**古文:安重诲奏曰: 累据使臣所言,康福大有宝货,必负朝廷。 **

现代文:安重诲上奏道 :根据多次使官所说,康福大聚财宝货物,一定有背叛朝廷之心。

**古文:明宗密遣人谓曰: 朕何负于卿,而有异心耶! **

现代文:明宗秘密派人对康福说: 我哪里亏待了你,你却有背叛之心?

**古文:福奏曰: 臣受国重恩,有死无贰,岂愿负于圣人,此必谗人之言也。 **

现代文:康福上奏道: 我蒙受朝廷恩宠,至死不变心,岂肯辜负皇上,这一定是谗人之言。

古文:因表乞入觐,不允。

现代文:因此上表请求入朝觐见明宗,明宗不予准允。

古文:及再上章,随而赴阙,移授彰义军节度使,又转邠州,检校太傅。

现代文:到再次上奏时,就让他回朝觐见,改任他为彰义军节度使,又改任州,授检校太傅。

古文:清泰中,移镇秦州,加特进、开国侯,充西面都部署。

现代文:清泰年间,移镇秦州,加封特进、开国侯,兼西面都部署。

古文:高祖受命,就加检校太尉、开国公。

现代文:后晋高祖登上帝位,加封检校太尉、开国公。

古文:未几,又加同平章事。

现代文:不久,又加同平章事。

古文:及移领河中,加兼侍中。以天和节入觐,改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增食邑至五千户,实封五百户。

现代文:当调任河中时,加兼侍中,在天和节入朝觐见,改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增赐食邑达到五千户,实封五百户。

古文:久之,受代归阙。

现代文:过了很久,去职回朝。

古文:天福七年秋,卒于京师,年五十八。

现代文:天福七年秋,在京城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古文:赠太师,谥曰武安。

现代文:追赐太师,谥号武安。

古文:福无军功,属明宗龙跃,有际会之幸,擢自小校,暴为贵人,每食非羊之全髀不能饫腹,与士大夫交言,懵无所别。

现代文:康福没有军功,遭逢明宗即位之时,有附会风云之幸。从小校提拔起来,突然变为贵族,每天吃饭没有整羊腿就不能吃饱,与士大夫一起交谈,混然没有特出之处。

古文:在天水日,尝有疾,幕客谒问,福拥衾而坐。

现代文:在天水的时候,曾经染过病,幕客谒见探问,康福拥锦被而坐。

**古文:客有退者,谓同列曰: 锦衾烂兮! **

现代文:幕客退下来,有位引用《诗经?唐风?葛生》中的一句诗对同僚说 :锦衾烂兮。

**古文:福闻之,遽召言者,怒视曰: 吾虽生于塞下,乃唐人也,何得以为烂奚! **

现代文:康福听见了,马上叫来说这话的人,怒目而视道: 我虽然生于塞下,却是汉人,怎么是异族的烂奚呢!

古文:开运中,卒,赠太师。

现代文:便呵叱他出去,从此以后,各幕客不敢再对他使用典雅的辞句。

古文:彦威与太妃为同宗,少帝以舅事之,彦威未尝自以为言。

现代文:后来又有个姓骆的下等幕客,他的祖先与后唐懿祖都来自金山府,在公宴上,康福对随从们说: 骆评事官职虽然卑微,但论门族则非常高贵,是真正的沙陀人。

古文:及卒,太妃与少帝临丧,人始知为国戚,闻者益重其人焉。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人也,唐潞州节度使抱真之后。曾祖融、祖毅、父矩,皆不仕。

现代文:听到的人都私下里暗笑不止。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人,是唐潞州节度使李抱真的后代。曾祖父李融、祖父李毅、父亲李矩,都不曾入仕做官。

古文:周年十六,为内丘捕贼将,以任侠自负。

现代文:李周十六岁时,担任内丘捕贼将,以豪侠仗义自诩。

古文:时河朔群盗充斥,南北交兵,行旅无援者不敢出郡邑。

现代文:当时河朔群盗充斥,南北交战,没有援助的来往旅客不敢外出郡府州邑。

古文:有士人卢岳,家于太原,携妻子囊橐寓于逆旅,进退无所保,唯与所亲相对流涕,周悯之,请援送以归。

现代文:有个名叫卢岳的士人,家住太原,带着妻子儿女和箱子口袋住在客馆,进退都没有保障,只与自己的亲人相对流泪,李周怜悯他,请让帮助他们送他们回去。

古文:行经西山中,有贼夜于林麓间俟之,射卢岳,中其马。

现代文:行经西山中,有强盗夜晚在山坡林间守候他们,射击卢岳,射中了他的乘马。

**古文:周大呼曰: 尔为谁耶? **

现代文:李周大吼道 :你们是谁呢?

**古文:贼闻其声,相谓曰: 李君至此矣。 **

现代文:强盗听出了他的声音,相互说: 李周到这里了。

古文:即时散走。

现代文:马上散开逃走。

古文:岳全其行装,至于家。

现代文:卢岳保全了他的行装,完好地抵达家中。

古文:周将辞去,岳谓周曰: 岳明历象,善知人。子有奇表,方颐隆准,眉目疏朗,身长七尺,乃将相之材也。

现代文:李周将要辞别回去,卢岳对李周说: 我明了历数相术,善于看相卜卦,你有奇特的仪表,方脸高鼻,眉毛眼睛明朗,身长七尺,这乃是将相的身材。

**古文:河东李氏将有天下,子宜事之,以求富贵。 **

现代文:河东李氏将要拥有天下,你应该去事奉他,以求取功名富贵。

古文:周辞以母老而归。

现代文:李周以母亲年老推辞而回。

古文:既而梁将葛从周拔邢、洺,唐武皇麾兵南下,筑垒于青山口。

现代文:不久梁将葛从周攻取邢、氵名两州,唐武皇率兵南下,在青山口构筑营垒。

古文: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

现代文:李周不知投靠谁好,因想到卢岳的话,便去投奔青山寨将领张污落,唐武皇奖赏他,补任他为万胜黄头军使。

古文: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

现代文:武皇平定云州,庄宗攻战柏乡,李周都有功劳,被提升为匡霸军都指挥使。

古文:少聪敏,多智略,事武皇,尤所委信。

现代文:庄宗进入魏地,李周率军屯守临河、杨刘,所到之地与士兵同甘共苦。

古文:及庄宗即位,迁左监门卫将军,充四方馆使,出护邢州军。梁将王彦章以数万众攻之。

现代文:李周尤长于守护城池,一天因他奔赴母亲的丧事,由其他将领代替防守,他走后,那座城池就将被攻陷,庄宗连忙派人前去追赶李周,让他穿着丧服守城。庄宗北征,李周与宦官焦彦宾留守杨刘城,梁将王彦章率领几万军队前来进攻。

**古文:周日夜乘城,躬当矢石,使人驰告庄宗,请百里趋程,以纾其难。庄宗曰: 李周在内,朕何忧也! **

现代文:李周日夜登城,亲身抵挡飞箭流石,并派人快马禀告庄宗,请求百里兼程,以解危难,庄宗说: 李周在城中,我担心什么!

古文:遂日行二舍,不废畋猎,既至,士众绝粮三日矣。

现代文:便每天只走六十里路,仍不停止田猎,到达的时候,将士断绝粮食已经三天了。

**古文:及攻围既解,庄宗谓周曰: 微卿九拒之劳,诸公等为梁人所掳矣。 **

现代文:等到围困解开,庄宗对李周说: 如果没有你多次阻击的功劳,恐怕各位都被梁军俘虏了。

古文:同光中,历相、蔡二州刺史,及蜀平,授西川节度副使。

现代文:同光年间,历任相、蔡二州刺史,蜀地平定后,被任为西川节度副使。

古文:天成二年春,迁遂州两使留后,寻正授节旄,未几,受代归阙。

现代文:天成二年春节,迁任遂州两使留后,不久正式授任节度使,不多时,辞官回朝。

古文:三年秋,出为邠州节度使,会庆州刺史窦廷琬据城拒命,周奉诏讨平之。

现代文:三年秋天,外出担任州节度使,碰上庆州刺史窦廷琬据城违抗皇命,李周奉命讨伐平定他。

古文:长兴、清泰中,历徐、安、雍、汴四镇,所至无苛政,人皆乐之。

现代文:长兴、清泰年间,历镇徐、安、雍、汴四州,所到的地方没有苛政,老百姓都安居乐业。

古文:高祖有天下,复镇邠州,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侍中。

现代文:晋高祖夺取天下后,李周再次镇守州,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侍中。

古文:及罢镇赴阙,会少帝幸澶渊,以周累朝耆德,乃命为东京留守。

现代文:到免镇职回朝,逢上少帝临幸澶渊,因李周是历朝老臣,便命他为东京留守。

古文:车驾还京,授开封尹。

现代文:少帝回京时,拜为开封尹。

古文:及遘疾,梦焚旌旗铠甲,因自嗟叹,上章请退,寻卒于官,时年七十四。

现代文:到染上疾病时,梦见焚烧旌旗铠甲,因此而独自感慨嗟叹,上章请求退职,不久在官府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古文:诏赠太师,陪葬于明宗徽陵之北。

现代文:诏令追赠太师,陪葬在后唐明宗徽陵的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