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纪三

古文:开运元年秋七月辛未朔,帝御崇元殿,大赦天下,改天福九年为开运元年。

现代文:开运元年秋七月一日,少帝驾临崇元殿,大赦天下,改天福九年为开运元年。

古文:河北诸州,曾经契丹蹂践处,与免今年秋税。

现代文:河北各州,曾经被契丹践踏的地方,免除今年秋税。

古文:诸军将士等第各赐优给。

现代文:各军将士依等第各赐予优厚的礼物,各州郡征借钱币布帛,赦书到达的当日起,停止征收。

古文:诸州率借钱帛,赦书到日,画时罢征,出一千贯已上者与免科徭,一万贯已上者与授本州上佐云。是日宣赦未毕,会大雷雨,匆遽而罢。

现代文:借出一千贯以上的人免除科税徭役,借出一万贯以上的人授予本州上佐等等。这天宣谕赦书还未结束,碰上雷阵大雨,只好匆匆收场。

古文:丙戌,以前金州节度使田武为沧州节度使兼北面行营步军右厢都指挥使,以前相州节度使郭谨为鄜州节度使。十二月己亥朔,幸皋门,射中白兔。

现代文:当时京城被雷震死的有几百人,明德门内震落了石龙的头部,有识之士认为石是皇族的姓,这可能是非常不祥的预兆。八月一日,少帝委派十五位将领抵御契丹。九月一日,日蚀。二十三日,太原上奏,代州刺史白文珂在七里烽击败契丹,斩杀了千余名敌兵,活捉将校七十几人。十二月一日,少帝幸临皋门,射中白兔。

古文:癸丑,福州节度使硃文进加同平章事,封闽国王。

现代文:十五日,福州节度使朱文进加官同平章事,封为闽国王。

古文:丁巳,青州杨光远降。

现代文:二十九日,青州杨光远投降。

古文:光远子承勋等斩观察判官邱涛、牙将白延祚、杨赡、杜延寿等首级,送于招讨使李守贞,乃纵火大噪,劫其父处于私第,以城纳款,遣即墨县令王德柔贡表待罪。

现代文:杨光远的儿子杨承勋等斩下观察判官邱涛,牙将白延祚、杨赡、杜延寿等的头颅,送往招讨使李守贞,又放火大声呐喊,劫持他的父亲杨光远,关入私宅,开城归顺,并派即墨县令王德柔进表等候治罪。

古文:杨光远亦遣节度判官杨麟奉表请死。诏释之。

现代文:杨光远也派节度判官杨麟进表请求处斩,少帝下诏予以赦免。

古文:是月,契丹耶律德光与赵延寿领全军入寇,围恆州,分兵陷鼓城、藁城、元氏、高邑、昭庆、宁晋、蒲泽、栾城、柏乡等县,前锋至邢州,河北诸州告急。诏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率师屯邢州,赵在礼屯鄴都。

现代文:闰十二月二日,任命杨承信为右羽林将军,杨承祚为右骁骑卫将军,他们都是杨光远的儿子,先前到京城请求治罪,所以特恩授这些官职。五日,李守贞上奏,杨光远去世,当初,杨光远上表归顺朝廷之后,少帝因为杨光远刚归附朝廷,打算设法保全他,舆论认为: 岂有反叛罪状滔天而获赦免的道理!

古文:开运二年春正月戊戌朔,帝不受朝贺,不豫故也。

现代文:于是少帝命令李守贞就便处置,李守贞便派人杀死了杨光远,并以病逝上奏朝廷。开运二年春正月一日,少帝没有接受百官朝贺,是因为身体不适的原因。

古文:己亥,张从恩部领兵士自邢州退至相州,人情震恐。

现代文:二日,张从恩带领军队从邢州退守相州,人心震惊。

古文:赵在礼还屯澶州,马全节归鄴都,遣右神武统军张彦泽屯黎阳,诏西京留守景延广将兵守胡梁渡。

现代文:赵在礼回守澶州,马全节回归邺都,少帝派右神武统军张彦泽驻守黎阳,下令让西京留守景延广率兵驻守胡梁渡。

古文:契丹寇邢州。

现代文:契丹侵犯邢州。

古文:诏滑州节度使皇甫遇率兵赴邢州,马全节赴相州。

现代文:六日,滑州上奏,这个月的二日到四日,相州路烽火不传。

古文:至鄴都,遇辽军数万,且战且却,至榆林店,辽军继至,遇与彦超力战百余合,遇马毙步战,安审琦引骑兵逾水以救,辽军乃还。是夜,张从恩引军退保黎阳,唯留五百人守安阳河桥。

现代文:八日,少帝康复进用常膳。契丹侵犯氵名、磁两州以及邺都的西北州界,所在官员向朝廷告急。十五日,朝廷军队与契丹在相州北部的安阳河上相持不下,皇甫遇、慕容彦超率领前锋与敌军骑兵在榆林店展开战斗,皇甫遇的战马被流矢射中,仅幸免于难。这天夜里,张从恩带兵退保黎阳,只留下五百人驻守安阳河桥梁。

**古文:既而知州符彦伦与军校谋曰: 此夜纷纭,人无固志,五百疲兵,安能守桥! **

现代文:接着知州符彦伦与军校商议 :这天夜晚战火纷乱,将士没有坚守的志向,五百疲惫士兵,怎能守住桥梁!

古文:即抽入相州,婴城为备。

现代文:便抽身进入相州,绕城设防。

古文:至曙,贼军万余骑已阵于安阳河北,彦伦令城上扬旗鼓噪,贼不之测。

现代文:到天亮,贼兵一万多人已经在安阳河的北岸摆开阵势。符彦伦命令城墙上摇旗呐喊,贼兵不能猜测其中奥秘。

古文:至辰时,渡河而南,悉阵甲骑于城下,如攻城之状。

现代文:到上午八时,贼兵渡过安阳河向南进犯,把甲兵骑士陈列在城下,有如攻城之状。

**古文:彦伦曰: 此敌将走矣。 **

现代文:符彦伦说: 这些敌兵将要逃跑了。

古文:乃出甲士五百于城北,张弓弩以待之,契丹果引去。

现代文:于是派五百甲士从城北出击,张开了弓弩来等待贼兵,契丹果然退兵离去。

**古文:当皇甫遇榆林战时,至晚敌众自相惊曰: 晋军悉至矣。 **

现代文:当皇甫遇在榆林作战的时候,到了晚上敌兵相互惊扰说: 晋朝军队全部到达了。

古文:癸亥,以枢密直学士李穀为三司副使,判留司三司公事。

现代文:契丹国主在邯郸听说这一消息,就引兵向北逃去了,朝廷军队保住了黎阳。

古文:乙丑,车驾发离京师。是月,京城北壕春冰之上有文,若大树花叶,凡数十株,宛若图画,观者如堵。

现代文:二十四日,相州上奏,契丹抽兵后撤,那里乡村逃避贼寇的老百姓,已经被打发派遣回各自的家乡经营耕种。开始,少帝因不适初愈,不能亲率军旅出征,紧接着张从恩、马全节相继奏报贼兵充斥,恒州杜威奏告形势危急,少帝说 :这群贼寇不平定,实难安寝,当率众一战,以救朔方百姓,如果迟疑不决,苟且偷安,那么大河以北,就会沦为寇贼的土地了。

古文:二月戊辰朔,车驾次滑州。

现代文:当天就命各将点阅兵士,商定出征计策。二十四日,少帝下诏御驾亲征。二月一日,御驾到达滑州。

古文:己巳,渡浮桥,幸黎阳劳军,至晚还滑州。

现代文:二日,渡过浮桥,到黎阳慰劳部队,晚上才回滑州。

古文:以沧州节度使田武充东北面行营都部署。

现代文:任沧州节度使田武为东北面行营都部署。

古文:甲戌,幸澶州,以景延广为随驾马步军都钤辖。

现代文:七日,到达澶州,以景延广为随驾马步军都钤辖。

古文:丙子,大阅诸军于戚城,帝亲临之。

现代文:九日,在戚城大阅各军,少帝亲临。

古文:戊寅,北面行营副招讨使马全节、行营都监李守贞、右神武统军张彦泽等以前军先发。

现代文:十一日,北面行营副招讨使马全节、行营都监李守贞、右神武统军张彦泽等率领前军先出发。

古文:己卯,以许州节度使符彦卿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以左神武统军潘环为北面行营步军都指挥使。

现代文:十二日,以许州节度使符彦卿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以左神武统军潘环为北面行营步军都指挥使。

古文:辛巳,幸杨村故垒。

现代文:十四日,驾临杨村旧时战场。

古文:符彦卿、皇甫遇、李殷率诸军进发。

现代文:符彦卿、皇甫遇、李殷率领各军进发。

古文:以左散骑常侍边光范为枢密直学士。

现代文:诏令黄河以北各州,凡契丹贼寇所经过的地方,官民遭受杀害的,由所在地收埋,酌情祭奠。

古文:诏河北诸州,应蕃骑经由之地,吏民遭杀害者,委所在收瘗,量事祭奠。诏恆州杜威与马全节等会合进军。

现代文:诏令恒州杜威与马全节等会合进军。

古文:丙戌,幸铁丘阅马,因幸赵在礼、李从温军。

现代文:十九日,驾临铁丘检阅战马,顺便看望赵在礼、李从温部队。

古文:是日大雪。

现代文:当日大雪。

古文:戊子,安审琦、梁汉璋领兵北征。

现代文:二十一日,安审琦、梁汉璋领兵北征。

古文:府州防御使折从阮奏,部领兵士攻围契丹胜州,降之,见进兵趋朔州。

现代文:府州防御使折从阮上奏,率领士兵围攻契丹胜州,降伏了他们,现进军朔州。

古文:甲午,以河中节度使安审琦为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许州节度使符彦卿充马步军左厢都指挥使,滑州节度使皇甫遇充马步军右厢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梁汉璋充马军左右厢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殷充步军左右厢都指挥使,左神武统军张彦泽充马军左右厢都排阵使,右神武统军潘环充步军左右厢排阵使。

现代文:二十七日,以河中节度使安审琦为北面行营马军步军都虞候,许州节度使符彦卿兼马步军左厢都指挥使,滑州节度使皇甫遇兼马步军右厢都指挥使,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梁汉璋兼马军左右厢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殷兼步军左右厢都指挥使,左神武统军潘彦泽兼马军左右厢都排阵使,右神武统军潘环兼步军左右厢排阵使。

古文:丙申,以端明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冯玉为户部尚书,充枢密使。

现代文:二十九日,以端明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冯玉为户部尚书、兼枢密使。

古文:三月戊戌,契丹陷祁州,刺史沈斌死之。

现代文:三月二日,契丹攻陷祁州,祁州刺史沈斌殉国。

古文:乙巳,左补阙袁范先陷契丹,自贼中逃归。

现代文:九日,左补阙袁范先原陷于契丹,现从契丹逃回。

古文:杜威奏,与李守贞、马全节、安审琦、皇甫遇部领大军赴定州。

现代文:杜威上奏,与李守贞、马全节、安审琦、皇甫遇率领大军奔赴定州。

古文:易州刺史安审约奏,二月三日夜,差壮丁斫敌营,杀敌十余人。

现代文:易州刺史安审约报告,二月三日夜,派丁壮士兵斫杀敌营,杀死贼军一千多人。

古文:是日,以符彦卿为北面行营马步军左右厢都排阵使,以皇甫遇为北面行营马步军左厢排阵使,以王周为马步军右厢排阵使。

现代文:同日,以符彦卿为北面行营马步军左右厢都排阵使,以皇甫遇为北面行营马步军左厢排阵使,以王周为马步军右厢排阵使。

古文:丁未,畋于戚城,还幸景延广、安审信军。

现代文:十一日,在戚城狩猎。回时看望景延广、安审信部队。

古文:庚戌,王师攻泰州,刺史晋庭谦以城降。

现代文:十四日,晋军攻打泰州,泰州刺史晋庭谦献城投降。

古文:易州奏,郎山塞将孙方简破契丹千余人,斩其将嘉哩相公,掳其妻以献。

现代文:易州上奏,郎山边塞将领孙方简打败契丹一千多人,杀死蕃将谐里相公,俘获他妻子献上。

古文:甲寅,杜威奏,收复满城,获契丹首领默埒相公,并蕃汉兵士二千人。

现代文:十八日,杜威上奏,收复满城,俘获契丹首领没剌相公,以及蕃汉兵士二千人。

古文:以前户部尚书李怿为兵部尚书。

现代文:十九日,杜威又上奏,收复遂城。

古文:乙卯,杜威奏,收复遂城。

现代文:二十日再奏,大军从遂城退到满城。

古文:丙辰奏,大军自遂城却退至满城。时敌将赵延寿部曲来降,言: 契丹主昨至古北口,幽州走报,汉军大下,收却泰州。寻下令诸部,令辎重入塞,轻骑却回。

现代文:当时贼将赵延寿投降的部下说 :契丹国主昨天到达古北口、幽州时听到飞报,晋军大量杀来收复泰州,于是立即下令各部,令将辎重驮回塞外,轻骑退回。

**古文:契丹率五万余骑,来势极盛,明日前锋必至,请为之备。 **

现代文:契丹王率领五万多骑兵,来势汹汹,明天前锋部队必到,请做准备。

古文:杜威、李守贞谋曰: 我师粮运不继,深入贼疆,而逢大敌,亡之道也。

现代文:杜威,李守贞商议说 :我军粮运跟不上,深入贼寇疆土,而遇上大敌,这是灭亡之道。

**古文:不如退还泰州,观其兵势强弱而御之。 **

现代文:不如退回泰州,视其兵力的强弱再抵御他。

古文:军士皆以为然。

现代文:军士们都以为是。

古文:是日,还满城。

现代文:这天,退回满城。

古文:丁巳,至泰州。

现代文:二十一日,到泰州。

古文:戊午,契丹前锋已至。

现代文:二十二日,契丹前锋已到。

古文:己未,大军发泰州而南,契丹踵其后。

现代文:二十三日,晋军离开泰州南回,契丹人跟踪而来。

古文:是日,次阳城。

现代文:当天,驻扎阳城。

古文:庚申,敌骑如墙而来,我步军为方阵以御之。选劲骑击敌,斗二十余合,南行十余里,贼势稍却,渡白沟而去。

现代文:二十四日,契丹骑兵如城墙般压来,晋军步兵布设方阵抵御,挑选劲骑击贼,交战二十余合,南行十多里,贼势稍微退却,渡过白沟离去。

**古文:辛酉,杜威召诸将议曰: 北主自来,实为勍敌,若不血战,吾辈何以求免。 **

现代文:二十五日,杜威召集各将商议说 :契丹国主亲自前来,实是我们的劲敌,若不血战一场,我们如何避开他们。

古文:诸将然之。

现代文:诸将以为然。

古文:是日,敌骑还绕官军,相去数里。

现代文:当日,敌人骑兵包围晋军,相隔数里。

**古文:敌众围绕,渐束其营。《宋史·药元福传》: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是日,东北风猛,扬尘折树。契丹主坐车中谓众曰: 汉军尽来,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 **

现代文:第二天,晋军列阵而行,两军转战,杀声惊天动地,才行十多里,军中人马饥饿疲乏。二十七日,大军到白团卫村下营,人马都干渴,营中挖井,刚挖到水井就坍坏,兵士们取来泥巴挤出水来喝。这天,东北刮大风,扬起灰尘折断树木,契丹国主坐在战车中对部众说: 晋军全来,也仅如此罢了,今天都可活捉他们,然后再平定天下。

**古文:令下马拔鹿角,飞矢雨集。军士大呼曰: 招讨使何不用军,而令士卒虚死! **

现代文:于是令下马拔起寨营鹿角,飞箭如雨聚集,晋军士兵大叫道 :招讨使为何不进军,而让士卒枉死!

**古文:诸将咸请击之。杜威曰: 候风势稍慢,观其进退。 **

现代文:众将都请出击,杜威说: 等风势稍缓,看情况再定进退。

古文:元福乃率麾下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

现代文:李守贞说: 这风有助于我,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在这天暗风狂之中,敌人不知我军有多少,如要等风停,我们就没有活着回去的了。

古文:时步骑齐进,追袭二十余里。至阳城东,贼军稍稍成列,我骑复击之,乃渡河而去。

现代文:于是高呼各军奋力杀贼,张彦泽、符彦卿、皇甫遇等领骑军奋勇攻击,风势更加猛烈,沙尘蔽日如夜,敌军于是大败。这时步军骑军齐头并进,直到阳城以东,贼军逐渐形成阵势,晋军骑兵又进攻他们,敌军于是渡过黄河而去。

古文:守贞曰: 今日危急极矣,幸诸君奋命,吾事获济。

现代文:李守贞说 :今天危险极了,幸亏诸君奋勇拼命,我们才得胜。

**古文:两日以来,人马渴乏,今吃水之后,脚重难行,速宜收军定州,保全而还,上策也。 **

现代文:两天以来,人马干渴疲乏,现在喝水之后,脚重难以行走,应赶快收军到定州,保全而回,这是上策。

古文:由是诸将整众而还。

现代文:因此各将整顿部队而回。

古文:是时,契丹主坐车中,及败走,车行十余里,追兵既急,获一橐驼,乘之而走。

现代文:这时契丹国主坐在车上,当败逃时,乘马走了十多里,后面追兵又急,找到一匹骆驼,骑上它逃走。

古文:乙丑,杜威等大军自定州班师入恆州。

现代文:二十八日,杜威等大军从定州班师,回到恒州。

古文:夏四月丙子,以车驾将还京,差官往西京告天地宗庙社稷。

现代文:夏四月十一日,因少帝将要回京,便派官吏前往西京禀告天地祭祀宗庙社稷。

古文:辛巳,驾发澶州。

现代文:十六日,少帝从澶州出发回京。

古文:甲申,至京师,曲赦在京禁囚。

现代文:十九日,到达京师,赦免在京关押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