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二

古文:安王友宁,字安仁,少习诗礼,长喜兵法,有倜傥之风。

现代文:安王朱友宁,字安仁。小时学习诗书礼乐,长大喜爱兵法,有洒脱不羁的风度。

古文:太祖镇汴,累署军职,每因出师,多命统骁果以从。

现代文:太祖镇守汴州时,朱友宁历任军中职务,每次跟太祖出征,大多统领骁勇之士相随。

古文:及擒秦宗权,太祖令友宁轞送宗权西献于长安,诏加检校右散骑常侍、行右监门卫将军。

现代文:到抓获秦宗权时,太祖令友宁用囚车押送秦宗权向西到长安献上,唐朝天子诏令加封朱友宁为检校右散骑常侍、代理右监门卫将军。

古文:自是继立军功,累官至检校司空兼龚、柳二州刺史。

现代文:从此接连建立军功,历官至检校司空兼龚州、柳州刺史。

古文:太祖驻军岐下,遣友宁领所部兵先归梁苑,以备守御。

现代文:太祖驻军岐下时,派朱友宁领部下士兵先回大梁准备防守。

古文:属青帅王师范构乱,以关东诸镇兵悉在岐、陇,欲乘虚窃发,自齐、鲁至于华下,罗布奸党,皆诈以委输贡奉为名,阴与淮夷、并门结好。

现代文:遇上青州主帅王师范作乱,因为函谷关以东各镇的兵马全在岐下、陇州,王师范想乘机暗自发兵,从齐州、鲁州到华下,遍布奸党,都假称以运输朝廷贡奉为名,暗中与淮南吴国和并门贼寇结为友好。

古文:会有青人诣裴迪言其状,迪以事告,友宁不俟命乃率兵万余人东讨。

现代文:逢上青州人拜见裴迪,描述了这一情况,裴迪将事情上报,朱友宁不等下令就率领士兵一万多人往东征讨。

古文:师范遣其弟将兵围齐州。友宁引兵救之,青寇大败,夺马四千蹄,斩首数千级。

现代文:王师范派他弟弟领兵包围齐州,朱友宁领兵救援齐州,青州贼寇大败,梁军夺得战马四千匹,斩杀数千人。

古文:及昭宗归长安,朝廷议迎驾功,友宁授岭南西道节度使,加特进、检校司徒,赐号迎銮毅勇功臣。

现代文:到昭宗回到长安,朝廷议定迎驾的功劳,朱友宁被授与岭南西道节度使,加封特进、检校司徒,赐与迎銮毅勇功臣名号。

古文:时青寇数千,越险潜伏,欲入兗州。

现代文:这时青州贼寇数千之众,越过险阻潜伏下来,想进入兖州。

古文:友宁知之,伏兵于兗南邀之,大破贼众,竟无免者。

现代文:朱友宁知悉后,在兖州南部埋伏士兵以拦击他们,大败贼众,没有能够逃脱的。

古文:及进迫寇垒,与青人战于石楼,王师小却,友宁旁自峻阜驰骑以赴敌,所乘马蹶而仆,遂没于阵。

现代文:从此兖州城危急,朱友宁督监各军进逼营丘,首先攻打博昌县,一个多月不能攻下。太祖大怒,派刘捍督战,朱友宁于是抓来十万民夫,各令他们背着木头石块,牵着牛和驴子,在博昌城南筑造土山。当民夫来到后,朱友宁将人畜木石混在一起筑成一座山,人畜哀嚎的声音,几十里外都能听见。

古文:友宁将战之前日,有大白蛇蟠于帐中,友宁心恶之,既而果遇祸焉。

现代文:不久博昌城攻下,城中人全被屠杀,清河因而堵塞不流。到进逼敌寇营垒时,与青州人在石楼交战,朝廷军队被打退,朱友宁从附近险峻的山路奔马迎战敌人,坐骑跌倒而被摔下来,于是死于阵中。

古文:密王友伦,幼聪悟,喜笔札,晓声律。

现代文:密王朱友伦,小时聪明颖悟,喜爱文笔,懂得音律。

**古文:及长,好骑射,有经度之智,太祖每奇之,曰: 吾家千里驹也。 **

现代文:到长大后,爱好骑马射箭,有指挥治理的谋略,太祖常感到惊奇,说: 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

古文:年十九,为宣武军校。

现代文:年十九岁时,任宣武军军校。

古文:景福初,充元从骑军都将,寻表为右武卫将军,渐委戎事。太祖征兗、郓,友伦勒所部兵收聚粮谷,以济军须。

现代文:景福初年,兼任元从骑军都将,接着上奏朝廷任右武卫将军,逐渐让他参与军事,太祖征伐兖州、郓州时,朱友伦领部下士兵收聚粮食,以接济军中所需。

古文:幽、沧军至内黄,友伦前锋夜渡河击贼,夺马千匹,擒斩甚众。

现代文:幽州、沧州军队攻到内黄时,朱友伦前锋夜渡黄河攻击贼寇,夺得战马千匹,俘获斩杀晋军很多人。

古文:因引兵往八议关,卒逢晋军万余骑,友伦乃分布兵士,多设疑军。因声鼓誓众,士伍奋跃,追斩数十里。

现代文:因便领兵前往八议关,突然遭遇晋军一万多骑兵,朱友伦于是分布兵士,设置许多疑军,并击鼓激励部众,士兵奋勇向前,追击斩杀数十里。

古文:其后,李罕之请以上党来归,为晋军所围。

现代文:此后李罕之请求献出上党归降梁军,被晋军包围。

古文:太祖遣友伦总步骑数万,越险救应,遂大破晋军。

现代文:太祖派朱友伦总领步兵骑兵几万人,越过险阻救援李罕之,于是大败晋军。

古文:唐朝加检校司空、守藤州刺史。

现代文:唐朝加封他为检校司空,守藤州刺史。

古文:天复元年,岐、陇用兵,晋人乘虚侵于北鄙。

现代文:天复元年,岐下、陇州发生战争,晋人乘虚侵扰北部边境。

古文:友伦率徒兵三万径往矾山,晋人望尘奔逸。

现代文:朱友伦率领步兵三万直扑矾山,晋军望风而逃。

古文:友伦与氏叔琮等蹑其辙,追至太原,摩垒挑战,获牛马万余。

现代文:朱友伦与氏叔琮等视其车迹追踪,一直追到太原,兵临城下挑战,夺得牛马一万余。

古文:二年,领所部兵西赴凤翔,前后累接战。

现代文:二年,率领部下士兵西赴凤翔,先后屡次作战。

古文:三年,昭宗归长安,制授友伦宁远军节度使、检校司徒,赐号迎銮毅勇功臣。

现代文:三年,昭宗回到长安,诏授朱友伦为宁远军节度使、检校司徒,赐与迎銮毅勇功臣名号。

古文:于是存追封朗王,友宁追封安王,友伦追封密王。

现代文:到太祖东归时,留下朱友伦警卫京城。一年多后,因会同宾客踢球,从马上摔下来死了。

古文:郴王友裕,字端夫,太祖长子也。

现代文:昭宗停止上朝一日,诏令赠他为太傅,归葬在砀山县。郴王朱友裕,字端夫,是太祖的长子。

古文:幼善射御,从太祖征伐,性宽厚,颇得士心。

现代文:小时精于射箭骑马,跟随太祖征战,性情宽厚,很得士兵拥戴。

古文:唐中和中,太祖会并帅李克用攻围华州,贼将黄鄴固守甚坚。

现代文:唐朝中和年间,太祖会同并州主帅李克用围攻华州,贼将黄邺防守极严。

古文:俄有一人登陴大詈,克用令北骑连射,终不能中,命友裕射之,应弦而毙。

现代文:忽然有一贼人登上城墙大骂,李克用令蕃族骑兵接连射击,始终不能射中;再命朱友裕射击他,贼兵应弦而倒。

古文:大军喜噪,声震山谷,克用因以良弓百矢遗焉。

现代文:大军欢呼呐喊,声震山谷,李克用于是将良弓和一百支箭送给友裕。

古文:太祖镇汴,表为宣武军牙校。

现代文:太祖镇守汴州时,表奏朝廷任朱友裕为牙校。

古文:及蔡贼殄灭,朝廷议功,加检校左仆射,寻为牙内马步都指挥使。景福元年,总大军伐徐。

现代文:到蔡州贼寇被消灭后,朝廷论功,加封他为检校左仆射,接着任牙内马军步军都指挥使,景福元年,总领大军攻打徐州。

古文:时硃瑾领兗、郓之众,为徐戎外援,阵于彭门南石佛山下。

现代文:当时朱瑾带领兖州、郓州的部众,作为徐州军队的外援,在彭门以南的石佛山下列阵。

古文:友裕纵兵击之,斩获甚众,瑾领残党宵遁。

现代文:朱友裕指挥部队攻击朱瑾,杀死和俘虏敌人极多,朱瑾带着残部在夜晚逃走。

古文:时都虞候硃友恭羽书闻于太祖,诬友裕按兵不追贼,太祖大怒,因驿骑传符,令裨将庞师古代友裕为帅,仍令按劾其事。

现代文:这时都虞候朱友恭用羽毛急信告诉太祖,诬告朱友裕按兵不追击逃寇,太祖大怒,于是通过驿骑传授符节信件,令偏将庞师古代替朱友裕任主帅,并令庞师古审劾朱友裕的过失。

古文:会使人误致书于友裕,友裕惧,遂以数骑遁于山中。

现代文:恰巧使者误将符信传给了朱友裕,友裕害怕,于是带着几位骑兵逃往山中。

古文:寻诣广王于辉州,以诉其冤。

现代文:接着到辉州找广王朱全昱,申诉冤屈。

古文:赖元贞皇后闻而召之,令束身归汴,力为营救,太祖乃舍之,令权知许州。

现代文:元贞皇后闻讯而传召他,令他缚着自己回到汴京请罪,元贞皇后从旁极力营救,太祖才释放了他,令他临时主管许州。

古文:乾宁二年,加检校司空,寻为武宁军节度留后。

现代文:乾宁二年,加封为检校司空,接着任武宁军节度留后。

古文:四年,太祖下东平,改天平军留后,加检校司徒。

现代文:四年,太祖攻下东平,朱友裕改任天平军留后,加封为检校司徒。

古文:光启元年,再领许州。

现代文:光化元年,再次统领许州。

古文:天复初,为奉国军节度留后。

现代文:天复初年,任奉国军节度留后。

古文:太祖兼镇河中,以友裕为护国军节度留后,寻迁华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兴德尹。

现代文:太祖兼统河中时,以朱友裕为护国军节度留后,接着迁任华州节度使,加封为检校太保、兴德尹。

古文:天祐元年七月,兼行营都统,领步骑数万,经略邠、岐。

现代文:天元年七月,兼任行营都统,率领步兵骑兵几万人,攻打州、岐下。

古文:十月,友裕有疾,将校乃谋旋师,寻卒于梨园,归葬东京。

现代文:十月,朱友裕生病,将校们于是商议回师,不久朱友裕死在梨园,运回东京安葬。

古文:开平初,追赠郴王。

现代文:开平初年,追赠为郴王。

古文:友珪,小字遥喜,母失其姓,本亳州营妓也。

现代文:乾化三年,又追赠为太师。庶人朱友珪,小名叫遥喜。母亲不知姓氏,本是亳州军妓。

古文:唐光启中,帝徇地亳州,召而侍寝。

现代文:唐朝光启年间,太祖巡行亳州,召她陪睡。

古文:月余,将舍之而去,以娠告。

现代文:一个多月后准备离她而去,她告诉太祖说已有身孕。

古文:是时,元贞皇后贤而有宠,帝素惮之,由是不果携归大梁,因留亳州,以别宅贮之。

现代文:这时,元贞张皇后贤德而得宠,太祖一向畏惧她,因此最后还是没把这军妓带回大梁,仍留在亳州,在别宅蓄养她。

古文:及期,妓以生男来告,帝喜,故字之曰遥喜。

现代文:到产期后,军妓告诉太祖生下男孩,太祖很高兴,所以给他取小名叫遥喜。

古文:后迎归汴。

现代文:后来接到汴京。

古文:受禅后封郢王。

现代文:太祖受禅称帝后封朱友王圭为郢王。

古文:开平四年十月,为检校司徒,充左右控鹤都指挥使,兼管四蕃将军。

现代文:开平四年十月,封检校司徒,充任左右控鹤军都指挥使,兼管四蕃将军。

古文:乾化元年,充诸军都虞候。

现代文:乾化元年,充任诸军都虞候。

古文:二年,弑太祖篡位,均王以兵讨之,自杀,追废为庶人。

现代文:二年,杀害太祖篡夺帝位,均王领兵征讨他,朱友王圭自杀,追废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