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五

古文:韩建,字佐时,许州长社人。

现代文:韩建,字佐时,许州长社人。

古文:父叔丰,世为牙校。

现代文:父亲韩叔丰,一生任牙校。

古文:初,秦宗权之据蔡州,招合亡命,建隶为军士,累转至小校。

现代文:当初,秦宗权盘踞蔡州时,招聚亡命之人,韩建在其中做军士,接连升至小校。

古文:唐中和初,忠武监军杨复光起兵于蔡,宗权遣其将鹿宴宏赴之,建与里人王建俱隶宴宏军,入援京师。

现代文:唐朝中和初年,忠武监军杨复光在蔡州起兵,秦宗权派他的将领鹿宴弘前往征讨,韩建与同乡王建都在鹿宴弘军中,入关援助京师。

古文:贼平,复光暴卒。

现代文:贼寇被平定,杨复光暴死。

古文:时僖宗在蜀,宴宏率所部赴行在。路出山南,因攻剽郡邑,据有兴元。宴宏自为留后,以建为蜀郡刺史。

现代文:当时唐僖宗在蜀地,鹿宴弘率领部下前往蜀地行宫,路过南山顺便攻打剽掠郡邑,占据兴元府,鹿宴弘自任留后,以韩建为蜀郡刺史。

古文:唐军容使田令孜密遣人诱建,啖以厚利,建时惧为宴宏所并,乃率所部归行在,令孜补为神策都校、金吾将军,出为潼关防御使兼华州刺史。

现代文:唐朝军容使田令孜秘密派人引诱韩建,许以厚利,韩建当时害怕被鹿宴弘吞并,于是率领部下投奔蜀地归顺皇帝,田令孜补任他为神策都校、金吾将军,出任潼关防御使兼华州刺史。

古文:河、潼经大寇之后,户口流散,建披荆棘,辟污莱,劝课农事,树植蔬果,出入闾里,亲问疾苦,不数年,流亡毕复,军民充实。

现代文:黄河、潼关一带在经受大寇之后,民户流离散失,韩建披荆斩棘,辟除污泽草莱,鼓励农民种田,栽种蔬菜果树,深入乡村街市,亲自抚问民间疾苦,不几年流亡的人民都回来了,军民充实富足。

古文:建比不知书,治郡之暇,日课学习。遣人于器皿、床榻之上各题其名,建视之既熟,乃渐通文字。

现代文:韩建全不识字,在管理郡政的闲暇时间,每天学习,派人在器具、床凳上面分别写上部下的名字,韩建在看得很熟之后,才逐渐学会了认字。

古文:俄迁华商节度、潼关守捉等使,累加检校太尉、平章事。

现代文:不久迁任华州、商州节度使、潼关守捉使等,接连加封为检校太尉、平章事。

古文:乾宁二年,建与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举兵赴阙,迫昭宗请以王珙为河中帅,害大臣于都下。

现代文:乾宁二年,韩建与凤翔李茂贞、州王行瑜领兵赴京,迫使昭宗任王珙为河中主帅,在都城下杀害大臣。

古文:河中王珂召晋军以为援,及晋军渡河,昭宗幸石门。

现代文:河中王珂召来晋军作为援助,当晋军渡过黄河后,唐昭宗逃往石门。

古文:三年四月,昭宗遣延王、通王率禁兵讨李茂贞,为茂贞所败,车驾幸渭桥。

现代文:三年四月,昭宗派延王、通王率领禁军讨伐李茂贞,被李茂贞打败,御驾逃往渭桥,另日,到达富平。

古文:翼日,次富平,将幸河中,建奉表迎驾,俄自至渭北,恳乞东幸,许之。

现代文:将往河中时,韩建奉表迎驾,很快亲自到达渭水以北,恳请昭宗到东边去,昭宗答应了他。

古文:七月十五日,昭宗至华下,百官士庶相继而至。

现代文:七月十五日,昭宗到华州,百官众人相继而至。

古文:建寻加兼中书令,充京畿安抚制置等使,又兼京兆尹、京城把截使。

现代文:韩建即被加封为兼中书令,充任京畿安抚制置等使,又兼京兆尹、京城把截使。

古文:昭宗久在华州,思还宫掖,每花朝月夕,游宴西溪,与群臣属咏歌诗,歔欷流涕。

现代文:昭宗久在华州,想回宫廷,每当开花的早晨和有月的夜晚,游宴于西溪,与群臣写作吟颂诗歌,欷虚欠流泪。

**古文:建每从容奏曰: 臣为陛下修营大内,结信诸侯,一二年间,必期兴复。 **

现代文:韩建常常从容上奏说: 臣为陛下修建营造宫廷,与诸侯结好,一二年间,必将兴盛恢复。

古文:乃以建兼领修创京城使,建自华督役辇运工作,复治大明宫。

现代文:于是昭宗以韩建兼任修创京城使,韩建从华州督察役使运输工作,重修大明宫。

古文:四年二月,有诣建告睦王已下八王谋杀建,建囚八王于别宅,放散随驾殿后军二万人,杀捧日都头李筠。自是天子益微,宿卫之士尽矣。

现代文:四年二月,有人密告睦王以下等八位王要谋杀韩建,韩建将八王囚禁于别宅,遣散随驾殿后军二万人,杀死捧日都头李筠,从此天子势力更加微弱,保卫他的卫士都没有了。

古文:八月,建以兵围十六宅,通王以下十一王并遇害于石堤谷,以谋逆闻。

现代文:八月,韩建领兵包围十六宅,通王以下十一位王都在石堤谷遇害,韩建将他们以谋反叛逆的罪行宣告天下。

古文:又害太子詹事马道殷、将作监许岩士,贬宰相硃朴,皆昭宗宠昵者也。

现代文:又杀害太子詹事马道殷、将作监许岩士,贬谪宰相朱朴,这些人都是昭宗宠爱亲近的人。

古文:建寻兼同州节度使。

现代文:不久,韩建兼任同州节度使。

古文:光化元年,升华州为兴德府,以建为尹。

现代文:光化元年,朝廷将华州升格为兴德府,以韩建为府尹。

古文:八月,车驾还京。

现代文:八月,御驾还京。

古文:九月,册拜太傅,进封许国公,并赐铁券。

现代文:九月,韩建被册拜为太傅,进封为许国公,并赐给铁券。

古文:天复元年十一月,宦官韩全诲迫天子幸凤翔,建亦预其谋。

现代文:天复元年十一月,宦官韩全诲胁迫天子到凤翔,韩建也参与了他的阴谋。

古文:太祖闻之,自河中引军而西。

现代文:太祖闻讯,从河中领军向西。

古文:是日,全忠杀之。太祖与建素有军中昆弟之契,及见,其怒骤息,寻表建为许州节度使。

现代文:前锋抵达同州时,韩建的判官司马邺献城投降,太祖于是转移军队迫近华州,韩建害怕而请降。太祖指责他胁迫国君的罪行,韩建说这是从事李巨川的主意,太祖于是诛杀了李巨川。太祖与韩建一向有军中兄弟的情谊,到与韩建相见时,太祖的怒气骤然消失,立即上表请任韩建为许州节度使。

古文:昭宗东迁,以建为佑国军节度使、京兆尹。

现代文:昭宗东迁洛阳,以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京兆尹。

**古文:车驾至陕,召太祖与建侍宴,宫妓奏乐,何皇后举觞以赐太祖,建蹑足,太祖遽起曰: 臣醉不任。 **

现代文:车驾从长安到达陕州时,昭宗召来太祖与韩建侍候宴饮,宫中歌妓奏起音乐,何皇后举起酒杯赐太祖饮酒,韩建暗中用脚踩着太祖的脚示意,太祖立即站起说: 臣喝醉了,不能再喝。

古文:伪若颠仆即去。

现代文:假装要醉倒的样子就离去了。

**古文:建私谓太祖曰: 上与宫人附耳而语,幕下有兵仗声,恐图王尔。 **

现代文:韩建私下对太祖说 :皇上与宫人贴着耳朵说话,帐幕后面有兵器发出的响声,恐怕要谋害您呢。

古文:天祐三年,改青州节度使。

现代文:天三年,改任青州节度使。

古文:及受禅,征为司徒、平章事,充诸道盐铁转运使。

现代文:后太祖接受禅让登上帝位,征韩建为司徒、平章事,兼任各道盐铁转运使。

古文:开平二年,加侍中,充建昌宫使。

现代文:开平二年,加封为侍中,兼任建昌宫使。

古文:三年,郊祀于洛,以建为大礼使。

现代文:三年,在洛阳郊外祭天,以韩建为大礼使。

古文:建为上宰,每谒见,时有直言。

现代文:韩建为上等宰臣,每次谒见太祖,时有直言以告。

古文:太祖为性刚严,群下将迎不暇,待建稍异,故优容之。

现代文:太祖为人性情刚烈严厉,群臣奉迎不暇,而待韩建稍有不同,所以能宽容他。

古文:时朝廷命从训告国哀于陈、许,至二日军乱,与建并命。

现代文:九月,册封为太保,让他不再操劳政事。四年三月,任匡国军节度使,陈、许、蔡州观察使。乾化二年六月,朝廷新有内难,人心动摇,部将张厚乘机作乱,在衙署杀害韩建,时年五十八岁。

古文:乾化三年,追赠太师。李罕之,陈州项城人。

现代文:李罕之,陈州项城人。

古文:父文,世田家。

现代文:父亲李文,一生种田。

古文:罕之拳勇趫捷,力兼数人。

现代文:李罕之勇敢敏捷,力气可抵数人。

古文:少学为儒,不成,又落发为僧,以其无赖,所至不容。

现代文:小时学做儒士,不成,又削发为僧,因他无赖流浪,到哪里都不被收容。

古文:曾乞食于酸枣县,自旦至晡,无与之者,乃掷钵于地,毁弃僧衣,亡命为盗。

现代文:曾到酸枣县要饭,从早到晚,没有人给他,于是把瓦钵朝地下一摔,撕烂并扔掉僧衣,跑去做强盗。

古文:会黄巢起曹、濮,罕之因合徒作剽,渐至魁首。

现代文:正遇上黄巢在曹州、濮州起势,李罕之于是聚合党徒进行抢掠,逐渐成为首领。

古文:及贼巢渡江,罕之因以兵将背贼归于唐,高骈录其功,表为光州刺史。

现代文:到黄巢贼党渡过长江时,李罕之乘机领着兵将背叛贼党投奔唐朝,高骈登录他的功劳,上表推举他为光州刺史。

古文:岁余,为蔡贼秦宗权寇迫,不能守,乃弃郡归项城,收合余众,依河阳诸葛爽,爽署为怀州刺史。

现代文:一年多后,李罕之被蔡州贼寇秦宗权侵扰逼迫,不能守住光州,于是放弃州城跑到项城,收聚残余部众,依附河阳诸葛爽,诸葛爽暂任他为怀州刺史。

古文:光启初,僖宗以爽为东南面招讨,以击宗权,爽乃表罕之为副,令将兵屯宋州。

现代文:光启初年,唐僖宗任诸葛爽为东南面招讨,以攻击秦宗权,诸葛爽就表奏任李罕之为副手,令他领兵驻守宋州。

古文:蔡寇凶焰日炽,兵锋不敌。

现代文:蔡州贼寇势力日盛,抵挡不住。

古文:中和四年,爽表罕之为河南尹、东都留守。

现代文:中和四年,诸葛爽表奏李罕之为河南尹、东都留守。

古文:是岁,李克用脱上源之难,敛军西归,路由洛阳,罕之迎谒,供帐馆待甚优,因与克用厚相结托。

现代文:这年,李克用摆脱上源的险难,收军西归,路经洛阳,李罕之迎接拜谒他,供给帐篷馆舍住宿,接待很优厚,并与李克用互相结交依托。

古文:时罕之有众三千,以圣善寺为府。

现代文:当时李罕之有部众三千人,以圣善寺为帅府。

古文:光启元年,蔡贼秦宗权遣将孙儒来攻,罕之对垒数月,以兵少备竭,委城而遁,西保于渑池。

现代文:光启元年,蔡贼秦宗权派将领孙儒来进攻,李罕之与之对阵数月,因兵少而储备用光,弃城而逃,向西固守渑池。

古文:蔡贼据京城月余,焚烧宫阙,剽剥居民。

现代文:蔡贼占据京城一个多月,焚烧宫殿,剽掠居民。

古文:贼既退去,鞠为煨烬,寂无鸡犬之音。罕之复引其众,筑垒于市西。

现代文:贼寇退后,京城全被踏为灰烬,静寂全无鸡犬之声,李罕之又领着他的部众,在市西修筑城堡。

古文:明年冬,诸葛爽死,其将刘经推爽子仲方为帅,经惧罕之难制,自引兵镇洛阳。

现代文:第二年冬天,诸葛爽去世,他的将领刘经推举诸葛爽的儿子诸葛仲方为主帅,刘经怕李罕之难以控制,便自己领兵镇守洛阳。

古文:罕之部曲有李瑭、郭璆者,情不相叶,欲相图害,罕之怒,诛璆,军情由是不睦。

现代文:李罕之有部将名叫李瑭、郭趚,感情不和,都想谋杀对方。李罕之发怒,诛杀了郭趚,军心因此不和。

古文:刘经因其有间,掩击罕之于渑池。军乱,保乾壕。

现代文:刘经趁他内部有矛盾,便在渑池掩击李罕之,李罕之军队散乱,退守乾壕。

古文:经急攻之,为罕之所败,罕之乘胜追至洛阳。

现代文:刘经紧急攻打李罕之,却被李罕之打败,李罕之乘胜追到洛阳。

古文:时经保敬爱寺,罕之保苑中飞龙厩。罕之激励其众攻敬爱寺,数日,因风纵火,尽燔之,经众奔窜,追斩殆尽。

现代文:这时刘经守着敬爱寺,李罕之守着苑中飞龙厩,李罕之激励部下攻打敬爱寺,几天后,顺风放火,全部烧着了敬爱寺,刘经部众逃奔乱窜,被追杀将尽。

古文:罕之进逼河阳,营于巩县,陈舟于汜水,将渡,诸葛仲方遣将张言率师拒于河上。

现代文:李罕之进逼河阳,在巩县扎营,在汜水布下船只,准备过渡,诸葛仲方派将领张言率领军队在黄河岸边抵挡。

古文:时仲方年幼,政在刘经,诸将心多不附。

现代文:这时仲方年纪还小,大权掌握在刘经手中,将领们内心多不归附。

古文:张言密与罕之修好;经知其谋,言惧,引众渡河归罕之,因合势攻河阳,为经所败,罕之与言退保怀州。

现代文:张言暗中与李罕之结好,刘经知悉他们的阴谋,张言害怕,带着部众渡过黄河归顺李罕之,于是合兵攻打河阳,被刘经打败,李罕之与张言退守怀州。

古文:冬,蔡将孙儒陷河阳。

现代文:冬季,蔡贼将领孙儒攻陷河阳。

古文:仲方泛轻舟来奔,孙儒遂自称节度使。

现代文:诸葛仲方划着小船来投奔,孙儒于是自称为河阳节度使。

古文:俄而蔡贼为我军所败,孙儒弃河阳归蔡。

现代文:不久蔡州贼寇被梁军打败,孙儒放弃河阳回到蔡州。

古文:罕之与言收合其众,求援于太原,李克用遣泽州刺史安金俊率骑助之,遂收河阳。

现代文:李罕之与张言收聚部众,向太原晋军求援,李克用派泽州刺史安金俊率领骑兵帮助他,于是收复河阳。

古文:克用表罕之为节度、同平章事;又表言为河南尹、东都留守。

现代文:李克用任李罕之为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又任张言为河南尹、东都留守。

古文:罕之既与言患难交契,刻臂为盟,永同休戚,如张耳、陈余之义也。

现代文:李罕之既与张言结为患难之交,刻臂为盟,永远休戚与共,如张耳、陈余的情义。

古文:罕之虽有胆决,雄猜翻覆,而抚民御众无方略,率多苛暴,性复贪冒,不得士心。

现代文:李罕之虽有胆量决断,但疑心极重,反复多变,而统治民众全无方略,大多苛刻残暴,性情又贪婪,不得人心。

古文:既得河阳,出兵攻晋、绛。

现代文:在获取河阳后,出兵攻打晋州、绛州。

古文:时大乱之后,野无耕稼,罕之部下以俘剽为资,啖人作食。

现代文:当时在大乱之后,田野没有耕种庄稼,李罕之靠俘获抢劫为业,吃人作为粮食。

古文:绛州刺史王友遇以城降,罕之乃进攻晋州,河中王重盈遣使求援于太祖。

现代文:绛州刺史王友遇献城投降,李罕之于是进攻晋州,河中王重盈派使者向太祖求援。

古文:时张言治军有法,善积聚,勤于播植,军储不乏。

现代文:当时张言治军有方,善于积聚,勤于耕种,军粮不缺。

古文:言输粟于罕之,以给其军,罕之求索无限,言颇苦之,力不能应,罕之则录河南府吏笞责之。

现代文:张言向李罕之供给粮食,以补充他的军需,李罕之索求没有止限,张言对此很觉苦恼;当张言能力不能满足李罕之的需求时,李罕之就抓住河南府吏鞭打督责他。

古文:东诸侯修贡行在,多为罕之邀留,王重盈苦其侵削,密结张言请图之。

现代文:东方诸侯向皇帝出行所在地进贡的财物,大都被李罕之拦截夺取,王重盈对他的侵凌深感苦恼,暗中联络张言请求共同除掉李罕之。

古文:文德元年春,会罕之尽出其众攻平阳,言夜出师掩击河阳,罕之无备,单步仅免,举族为言所俘。

现代文:文德元年春天,李罕之派出他的全部兵力攻打平阳,张言夜晚出兵掩击河阳,李罕之没有防备,仅他一人徒步逃脱,全家都被张言俘获。

古文:罕之奔于太原,李克用表为泽州刺史,仍领河阳节度使。

现代文:李罕之逃往太原,李克用任他为泽州刺史,仍然遥任河阳节度使。

古文:三月,克用遣其将李存孝率师三万助之,来攻怀、孟。

现代文:三月,李克用派他的部将李存孝率领三万军队帮助李罕之,来攻打怀州、孟州。

古文:城中食尽,备豫皆竭,张言遣其孥入质,且求救于太祖;太祖遣葛从周、牛存节赴之,逆战于流河店。

现代文:城中粮食吃尽,防御工事瘫痪,张言以他儿子做人质,向太祖求援。太祖派葛从周、牛存节赴援,在流河店迎战。

古文:会晋将安休休以一军奔于蔡,存孝引军而退,罕之保于泽州。

现代文:遇上晋军将领安休休领着一支军队投奔蔡州,李存孝便领军而退,李罕之守卫泽州。

古文:自是罕之日以兵寇钞怀、孟、晋、绛,数百里内,郡邑无长吏,闾里无居民。

现代文:从此李罕之每天派兵侵扰抢劫怀、孟、晋、绛各州,数百里之内,城邑没有敢为头的官吏,村巷没有敢居住的人民。

古文:河内百姓,相结屯寨,或出樵汲,即为俘馘。

现代文:河内的百姓屯聚于村寨,有时出去打柴汲水,就被李罕之抓去。

古文:虽奇峰绝磴,梯危架险,亦为罕之部众攻取。

现代文:就是奇峰绝道、扎架设梯才能到达的险要,也被李罕之部众攻取。

古文:先是,蒲、绛之间有山曰摩云,邑人立栅于上,以避寇乱;罕之以百余人攻下之,军中因号罕之为李摩云。

现代文:此前,蒲州、绛州之间有座摩云山,当地人在山上搭起房屋以避贼寇的扰乱,李罕之带领一百多人攻下了它,军队中因而称李罕之叫李摩云。

古文:自是数州之民,屠啖殆尽,荆棘蔽野,烟火断绝,凡十余年。

现代文:从此数州的人民,被杀戮啖食,几乎完尽,荆棘遍野,烟火断绝,共十多年。

古文:乾宁二年,李克用出师以拒邠、凤,营于渭北,天子以克用为邠州行营四面都统,克用乃表罕之为副。

现代文:乾宁二年,李克用出兵抵御州、凤翔部队,在渭水北岸扎营,天子任李克用为州行营四面都统,李克用于是表奏李罕之为副手。

古文:及诛王行瑜,罕之以功授检校太尉,食邑千户。

现代文:到诛灭王行瑜后,李罕之因功授予检校太尉,食邑一千户。

古文:罕之自以功多,私谓晋将盖寓曰: 余自河阳失守,来依巨廕,岁月滋久,功效未施。

现代文:李罕之自以为功多,私下对晋军将领盖寓说: 我自从河阳失守以后,来依附晋王这棵大树的荫庇,岁月日渐长久,未见功效。

古文:比年以来,倦于师旅,所谓老夫耄矣,无能为也。

现代文:近年以来,厌倦军旅之事,正所谓年纪老了,没有作为了。

**古文:望吾王仁愍,太傅哀怜,与一小镇,休兵养疾,一二年间即归老菟裘,幸也。 **

现代文:希望晋王仁悯,太傅哀怜,给我一处小镇,不再打仗,休养疾病,一二年间就归老乡里,就是有幸了。

古文:寓为言之,克用不对。

现代文:盖寓为他传话,李克用不做回答。

古文:每籓镇缺帅,议所不及,罕之私心郁郁,盖寓惧其他图,亟为论之。

现代文:尽管常有藩镇缺乏统帅,在讨论委任时都不提到他,李罕之内心郁郁不乐,盖寓怕他另有所图,屡次为他抱不平。

**古文:克用曰: 吾于罕之,岂惜一镇;吾有罕之,亦如董卓之有吕布,雄则雄矣,鹰鸟之性,饱则飏去,实惧翻覆毒余也。 **

现代文:李克用说: 我对罕之,岂是舍不得一处藩镇?我有罕之,就像董卓有吕布,英雄倒是一位英雄,只是具有鹰的本性,吃饱了就要飞走,实在是怕他反复而加害于我啊!

**古文:光化元年十二月,晋之潞帅薛志勤卒,罕之乘其丧,自泽州率众径入潞州,自称留后,以状闻于克用曰: 闻志勤之丧,新帅未至,虑为他盗所窥,不俟命,已屯于潞矣。 **

现代文:光化元年十二月,晋地潞州统帅薛志勤去世,李罕之乘着他新亡,从泽州领兵直入潞州,自称潞州留后,将情况报告给李克用说: 听到志勤的死,新的统帅没到,担心被其他盗寇图取,我不等下令就已驻扎在潞州了。

古文:克用怒,遣李昭嗣讨之,罕之执其守将马溉、伊铎、何万友,沁州刺史傅瑶等,遣其子颢拘送于太祖以求援焉。

现代文:李克用大怒,派李嗣昭讨伐他,李罕之抓住潞州守将马溉、伊铎、何万友和沁州刺史傅瑶等人,派他儿子李颢押送给太祖以求援。

古文:其子颢以舟载柩,归葬河阴县。

现代文:这时李罕之突然生病,不能主事。

古文:开平二年春,诏赠中书令。冯行袭,字正臣,武当人也。

现代文:第二年六月,病重,太祖令丁会替代他,调李罕之任河阳节度使,走到怀州时,死在驿舍中,时年五十八岁。冯行袭,字正臣,武当人。

古文:历职为本郡都校。

现代文:历年在本郡担任都校职务。

古文:中和中,僖宗在蜀,有贼首孙喜者,聚徒数千人欲入武当,刺史吕煜惶骇无策略。

现代文:中和年间,唐僖宗在蜀地,有位叫孙喜的贼寇头目,聚集数千党徒想进入武当,均州刺史吕烨惶恐惧怕无计可施。

古文:行袭伏勇士于江南,乘小舟逆喜,谓喜曰: 郡人得良牧,众心归矣,但缘兵多,民惧掳掠。

现代文:冯行袭在江南埋伏下勇士,自己乘着小船去迎接孙喜。对孙喜说 :我郡人民能得到您这样的好官,民心都拥戴您了,但因为您带的兵很多,人民害怕被抢掠劫夺。

**古文:若驻军江北,领肘腋以赴之,使某前导,以安慰士民,可立定也。 **

现代文:如果把军队驻扎在江北,只带着左右心腹到武当,让我为您做前导,以慰安本地兵士人民,武当可立即平定啊。

古文:喜然之。

现代文:孙喜认为说得对。

古文:既渡江,军吏迎谒,伏甲奋起,行袭击喜仆地,仗剑斩之,其党尽殪,贼众在江北者悉奔溃。

现代文:渡过江后,军吏向前迎接拜见,埋伏的甲士奋然跃起,冯行袭将孙喜打倒在地,用剑杀死了他,随从的党徒都被杀死,江北的党徒们全部逃散。

古文:山南节度使刘巨容以功上言,寻授均州刺史。

现代文:山南节度使刘巨容将功劳上报,马上授与冯行袭为均州刺史。

古文:州西有长山,当襄、汉、蜀路,群贼屯据,以邀劫贡奉,行袭又破之。

现代文:均州西面有一座长山,面对通往襄阳、汉中、蜀地的道路,成群的盗贼啸聚据守在那里,以拦劫向上进献的贡奉,冯行袭又击败他们。

古文:洋州节度使葛佐奏辟为行军司马,请将兵镇谷口,通秦、蜀道,由是益知名。

现代文:洋州节度葛佐奏请授予冯行袭行军司马的官职,请他镇守谷口,打通通向秦、蜀两地的通道,因而更加闻名。

古文:李茂贞遣养子继臻窃据金州,行袭攻下之,因授金州防御使。

现代文:李茂贞派他的养子李继臻窃据金州,冯行袭攻下了金州,因而授任他为金州防御使。

古文:时兴元杨守亮将袭京师,道出金、商,行袭逆击,大破之。

现代文:这时兴元府杨守亮准备袭击京师长安,要从金州和商州路过,冯行袭迎击,大败他们。

古文:诏升金州为节镇,以戎昭军为额,即以行袭为节度使。

现代文:皇上诏令将金州升格为持节藩镇,以戎昭军作为部队的名号,就以冯行袭为节度使。

古文:及太祖义旗西征,行袭遣副使鲁崇矩禀受制令。

现代文:当梁太祖举起义旗向西征伐时,冯行袭派遣副使鲁崇矩接受太祖的命令。

古文:会唐昭宗幸凤翔,太祖帅师奉迎,久之未出。

现代文:这时唐昭宗驾临凤翔,太祖率领军队侍奉迎接,好久不见从凤翔府城出来。

古文:中尉韩全诲遣中官郄文晏等二十余人分命矫诏,欲征江、淮兵屯于金州,以胁太祖之军,行袭定策尽杀之,收其诏敕送于太祖。

现代文:中尉韩全诲派遣中官郄文晏等二十多人假托唐昭宗的诏令,想征召江、淮一带部队屯驻金州,以威胁太祖的军队,冯行袭定计将他们全部杀死,把他们伪造的诏令送给太祖。

古文:天祐元年,兼领洋州节度使。

现代文:天元年,兼任洋州节度使。

古文:太祖之伐荆、襄,行袭令其子勖以舟师会于均、房,预收复功,迁匡国军节度使。

现代文:当太祖讨伐荆州、襄州时,冯行袭令他的儿子冯率领水军在均州、房州迎候,预先立下收复荆、襄的功劳,升迁为匡国军节度使。

古文:到任,诛大吏张澄,暴其罪,州人莫不惴慑。

现代文:到任后,诛杀大吏张澄,公布他的暴行,许州人没有不心惊胆颤的。

古文:在许三年,上供外,别进助军羡粮二十万石。

现代文:在许州三年,除应上交贡奉外,另外还多交纳军粮二十万石。

古文:及太祖郊禋,行袭请入觐,贡献巨万,恩礼殊厚。

现代文:当太祖称帝后到郊外祭天时,冯行袭请求进去见太祖,献上巨额财富,太祖赐恩礼待特别优厚。

古文:寻诏翰林学士杜晓撰德政碑以赐之,累官至兼中书令,册拜司空。

现代文:接着诏令翰林学士杜晓撰刻德政碑赐给冯行袭,接连迁升官职到兼任中书令,册封为司空。

古文:开平中卒,辍朝一日,赠太傅,谥曰忠敬。

现代文:开平年间去世,朝廷停止朝拜一天,追封为太傅,谥号叫忠敬。

古文:行袭性严烈,为政深刻,然所至有天幸,境内尝大蝗,寻有群鸟啄食,不为害;民或艰食,必有稆谷,出于垅亩。

现代文:冯行袭性格严厉刚烈,为官峻切苛刻,然而他所到的地方都有上天相助,境内曾发生大蝗虫,接着就有成群的乌鸦啄食蝗虫,没有成为灾害;人民有时饥荒缺粮,必定就有不用栽种自生自长的稆谷出现在田地中。

古文:虽威福在己,而恆竭力以奉于王室,故能保其功名。

现代文:虽然自己有威有福,但总是尽心竭力奉侍王室,所以能保全他的功名。

古文:行袭魁岸雄壮,面有青志,当时目为 冯青面 。

现代文:冯行袭身材魁武雄壮,脸上有青痣,当时人们叫他 冯青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