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帝纪下

古文:六月,遣兗州节度使刘鄩、华州节度使尹皓、崇州节度使温昭图、庄宅使段凝领军攻同州。

现代文:贞明六年六月,末帝遣兖州节度使刘寻阝、华州节度使尹皓、崇州节度使温昭图、庄宅使段凝领军攻打同州。

古文:先是,河中硃友谦袭陷同州,节度使程全晖单骑奔京师。

现代文:在这以前,河中朱友谦袭击占领了同州,同州节度使程全晖单骑逃往京师。

古文:友谦以其子令德为同州留后,表求节旄,不允;既而帝虑友谦怨望,遂命兼镇同州,制命将下而友谦已叛,遣使求援于晋,故命将讨之。

现代文:朱友谦以他的儿子朱令德任同州留后,上表朝廷请求节旄,皇上不答应。不久末帝担心朱友谦心怀怨恨,就命他兼镇同州。诏令都准备下达而朱友谦已经反叛,派人向晋人求援,所以末帝任命将领征讨他。

古文:九月庚寅,以供奉官郎公远充契丹欢好使。

现代文:九月二日,以供奉官郎公远兼任契丹欢好使。

古文:晋王遣都将李嗣昭、李存审、王建及率师来援同州,战于城下。

现代文:晋王派都将李嗣昭、李存审、王建及领军前来救援同州,在同州城下交战。

古文:我师败绩,诸将以余众退保华州罗文寨。

现代文:朝廷军队战败,众将领着残余部下退守华州罗文寨。

古文:冬十月,陈州妖贼毋乙、董乙伏诛。

现代文:冬十月,陈州妖贼毋乙、董乙被诛杀。

古文:陈州里俗之人,喜习左道,依浮屠氏之教,自立一宗,号曰 上乘 。

现代文:陈州乡俗之人,喜欢学习邪门歪道,依据佛教,自立一派,叫作 上乘 佛教。

古文:不食荤茹,诱化庸民,揉杂淫秽,宵聚昼散。

现代文:不食荤腥,诱惑教化平庸之民,混乱淫秽,晚上相聚,白天分散。

古文:州县因循,遂致滋蔓。

现代文:州城县邑因相效仿,以致滋蔓发展。

古文:时刺史惠王友能恃戚籓之宠,动多不法,故奸惹之徒,望风影附。

现代文:当时刺史惠王朱友能自恃亲戚藩镇的宠威,动辄多干不法之事,所以奸邪诡诈之徒,投奔依附于他。

古文:毋乙数辈,渐及千人,攻掠乡社,长吏不能诘。

现代文:毋乙数人结为一党,逐渐发展到千人,攻击抢掠乡村里社,官吏不敢追究。

古文:是月,镇州大将王德明杀其帅王熔,自称留后,遣使来求援。

现代文:到这时朝廷出动禁军以及几州的部队合力追击,贼党溃败,活捉了毋乙等首领八十多人,带上桎梏押送到京城,全部在街市上处死。龙德元年二月,镇州大将王德明杀死他的主帅王,自称为留后,派使者前来求援。

古文:宰臣敬翔请许之,租庸使赵岩等以为不可,乃止。

现代文:宰臣敬翔请皇上答应他,租庸使赵岩等认为不能,才作罢。

古文:三月丁亥朔,祠部员外郎李枢上言: 请禁天下私度僧尼,及不许妄求师号紫衣。

现代文:三月一日,祠部员外郎李枢向皇上禀告: 请禁止天下私自度脱僧人尼姑,并不准妄自请求大师的称号和穿紫色衣服。

**古文:如愿出家受戒者,皆须赴阙比试艺业施行,愿归俗者一听自便。 **

现代文:如有自愿出家受戒的人,都须到京城比试造诣道行,愿意还俗的听其自便。

古文:诏曰: 两都左右街赐紫衣及师号僧,委功德使具名闻奏。

现代文:诏令说 :两都左右街赐与紫衣以及大师称号的僧人,根据功德具名造册上报朝廷。

古文:今后有阙,方得奏荐,仍须道行精至,夏腊高深,方得补填。

现代文:今后有缺,才能上奏推荐,仍须道行精深完备,年高德劭,才能补任。

古文:每遇明圣节,两街各许官坛度七人。

现代文:每遇明圣节,两街各许官坛度脱七人。

古文:诸道如要度僧,亦仰就京官坛,仍令祠部给牒。

现代文:各道如要度脱僧人,也须上京来到官坛,仍令祠部给予名牒。

古文:可降封房陵侯。

现代文:朱友能逃走,据守陈州,诏令张汉杰率领部队前往征讨。

古文:于戏!君臣之礼,彼有不恭;伯仲之恩,予垂立爱。

现代文:五月,兖州节度使、兼任河东道行营都招讨使刘寻阝去世。秋七月,陈州朱友能投降。

古文:顾兹轻典,岂称群情,凡在臣僚,当体朕意。 甲辰,制以特进、检校太傅、衡王友谅可封嗣广王。

现代文:十一日,末帝降诏贬封朱友能为房陵侯。十五日,诏令特进、检校太傅、衡王朱友谅可封为嗣广王。

古文:冬十月,北面招讨使戴思远攻德胜寨之北城,晋人来援,思远败于戚城。

现代文:冬十月,北面招讨使戴思远进攻德胜寨的北城,晋人前来救援,戴思远在戚城战败。

古文:龙德二年春正月,戴思远率师袭魏州。

现代文:龙德二年春正月,戴思远领军袭击魏州。

古文:时晋王方攻镇州,故思远乘虚以袭之,陷成安,而思远遂急攻德胜北城,晋将李存审极力拒守。

现代文:当时晋王正在攻打镇州,所以思远乘虚而入,攻陷成安,接着急攻德胜北城,晋将李存审极力拒守。

古文:二月,晋王以兵至,思远收军而退,复保杨村。

现代文:二月,晋王领兵来到,戴思远收军而退,再次固守杨村。

古文:八月,段凝、张朗攻卫州,下之,获刺史李存儒以献。

现代文:八月,段凝、张朗攻打卫州,占领了它,俘获卫州刺史李存儒献上。

古文:戴思远又下淇门、共城、新乡等三县。

现代文:戴思远又攻下淇门、共城、新乡等三县。

古文:自是澶州之西、相州之南,皆为梁有,晋人失军储三分之一焉。

现代文:从此澶州以西,相州以南,都被梁朝占有,晋人失去军需储备的三分之一。

古文:龙德三年春三月,晋潞州节度留后李继韬遣使以城归顺。

现代文:龙德三年春三月,晋潞州节度留后李继韬派使者向梁朝请求献城投降。

古文:先是,继韬父嗣昭为潞州节度使,战殁于镇州城下,晋王欲以嗣昭长子继俦袭父位。

现代文:在这以前,李继韬的父亲李嗣昭为潞州节度使,战死在镇州城下,晋王想以李嗣昭的长子李继俦继承父亲的职位。

古文:继韬在潞州,即执继俦囚之,遣使来送款,仍以二幼子为质。

现代文:李继韬在潞州即抓住李继俦并囚禁他,派遣使者前来请降,并把他的两个小儿子送做人质。

古文:泽州刺史裴约不从继韬之谋,帝命董璋为泽州刺史,令将兵攻之。

现代文:泽州刺史裴约不顺从李继韬投降,末帝命董璋为泽州刺史,令他领兵攻打裴约。

古文:夏四月己巳,晋王即唐帝位于魏州,改天祐二十年为同光元年。

现代文:夏四月二十五日,晋王在魏州建立后唐国号,并即帝位,改天二十年为同光元年。

古文:闰月壬寅,唐军袭郓州,陷之。巡检使陈州刺史刘遂严,本州都指挥使燕颙奔归京师,皆斩于都市。

现代文:闰四月二十八日,后唐军队袭击郓州,占领了它,巡检使、前陈州刺史刘遂严和郓州都指挥使燕逃往京城,都被处死在大街上。

古文:五月,以滑州节度使王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现代文:五月,以滑州节度使王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古文:辛酉,王彦章率舟师自杨村寨浮河而下,断德胜之浮梁。攻南城,下之,杀数十人。

现代文:十八日,王彦章率领舟船部队从杨村寨驾船沿黄河而下,切断德胜浮桥,进攻南城,占领了它,杀死数千人。

古文:唐帝弃德胜之北城,并军保杨刘。

现代文:后唐庄宗李存勖放弃德胜北城,合军保卫杨刘城。

古文:己巳,王彦章、段凝围杨刘城。

现代文:二十六日,王彦章、段凝包围杨刘城。

古文:六月乙亥,唐帝引军援杨刘,潜军至博州,筑垒于河东岸。

现代文:六月二日,后唐庄宗领军援救杨刘城,军队偷偷开到博州,在黄河东岸修筑堡垒。

古文:戊子,王彦章、杜晏球率兵急攻博州之新垒,不克,遂退保于邹口。

现代文:十五日,王彦章、杜晏球领兵急攻博州新筑堡垒,不能攻下,于是退守邹口。

古文:秋七月丁未,唐帝引军沿河而南。王彦章弃邹口,复至杨刘。

现代文:秋七月五日,后唐庄宗引军沿黄河向南,王彦章放弃邹口又到杨刘城。

古文:己未,自杨刘拔营退保杨村寨。

现代文:十七日,从杨刘城拔营退守杨村寨。

古文:八月,以段凝代王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现代文:八月,以段凝代替王彦章任北面行营招讨使。

古文:戊子,段凝营于王村,引军自高陵渡河,复临河而还。

现代文:十七日,段凝在王村扎营,领军从高陵渡过黄河,收复临河而回。

古文:董璋攻泽州,下之。

现代文:董璋进攻泽州,攻下了它。

古文:庚寅,唐帝军于胡城,先锋将康延孝率百骑奔于唐,尽泄其军机。

现代文:十九日,后唐庄宗驻军于朝城,先锋将康延孝率领一百骑兵投奔后唐,泄露了梁军全部军机。

古文:命滑州节度使王彦章率兵屯守郓之东境。

现代文:末帝命滑州节度使王彦章领兵屯守在郓州东境。

古文:九月戊辰,彦章以众渡汶,与唐军遇于递防镇,彦章不利,退保中都。

现代文:九月二十七日,王彦章率领部队渡过汶水,与后唐军队在递坊镇遭遇,王彦章不利,退守中都。

古文:冬十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现代文:冬十月一日,发生日蚀。

古文:甲戌,唐帝引师袭中都,王彦章兵溃,于是彦章与监军张汉杰及赵廷隐、刘嗣彬、李知节、唐文通、王山兴等皆为唐人所获。

现代文:四日,后唐庄宗领兵袭击中都,王彦章军队溃败,于是王彦章与监军张汉杰以及赵廷隐、刘嗣彬、李知节、康文通、王山兴等人都被后唐军队俘获。

古文:翼日,彦章死于任城。

现代文:后来,王彦章死在任城。

古文:帝闻中都之败,唐军长驱将至,遣张汉伦驰驿召段凝于河上;汉伦坠马伤足,复限水潦,不能进。

现代文:末帝听到中都战役失败,唐军长驱而来,便派张汉伦驰马前往黄河边召回段凝,不料张汉伦在路上从马背上摔下来伤了脚,又被洪水所限,不能前行。

**古文:时禁军尚有四千人,硃圭请以拒唐军,帝不从,登建国门召开封尹王瓚,谓之曰: 段凝未至,社稷系卿方略。 **

现代文:当时京师禁军还有四千人,朱王圭请求使用禁军抵拒唐军,末帝不听从,登上建国门召见开封尹王瓒,对他说: 段凝久久不来,国家就依赖于您的方略了。

古文:瓚即驱军民登城为备。

现代文:王瓒于是发动军民登上城墙做准备。

**古文:或劝帝西奔洛阳,赵岩曰: 势已如是,一下此楼,谁心可保。 **

现代文:有人劝末帝西奔洛阳,赵岩说: 形势已到这一地步,一离开这座楼,还有谁能靠得住?

古文:乃止。

现代文:末帝才作罢。

**古文:俄报曰: 晋军过曹州矣! **

现代文:一会儿有报告说 :唐军已过曹州了。

古文:帝置传国宝于卧内,俄失其所在,已为左右所窃迎唐帝矣。

现代文:末帝将传国宝放在卧室内,一下就不见了,已经被身边的人偷去迎接后唐皇帝了。

**古文:帝召控鹤都将皇甫麟,谓之曰: 吾与晋人世仇,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无令落仇人之手。 **

现代文:末帝召来控鹤都将皇甫麟,对他说: 我与太原晋人是世仇,不能死在他们的刀斧之下。您可以结束我的性命,不要让我落入他们的手中。

**古文:麟不忍,帝曰: 卿不忍,将卖我耶! **

现代文:皇甫麟不忍心,末帝说: 您不忍心,就是要出卖我!

古文:《册府元龟》作或解云 瑱 字, 一十一,十月一八 ,知此句 日 字因下文有 日 字而衍,今姑仍其旧。果以一十一年至十月九日亡。

现代文:皇甫麟举起刀准备自刎,末帝抱住他,因而相向大声痛哭。八日晚上,皇甫麟在建国楼的廊下向末帝进刀,末帝驾崩,皇甫麟随即自刎。

古文:唐帝初入东京,闻帝殂,怃然叹曰: 敌惠敌怨,不在后嗣。

现代文:天亮时,唐军攻打封丘门,王瓒相迎投降。唐庄宗李存勖入宫,末帝妃子郭氏号哭着迎拜。唐庄宗刚入汴京,听到末帝驾崩,怃然叹息说 :对方的恩惠对方的仇怨,都不涉及他的后代。

**古文:朕与梁主十年对垒,恨不生见其面。 **

现代文:我与梁主对阵十年,遗憾不能活着见他一面。

古文:寻诏河南尹张全义收葬之,其首藏于太社。

现代文:即诏令河南尹张全义收葬末帝,将他首级藏在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