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六

古文:于頔,字允元,河南人也,周太师燕文公谨之后也。

现代文:于頔字允元,河南人,周太师燕文公于谨的子孙。

古文:始以廕补千牛,调授华阴尉,黜陟使刘湾辟为判官。

现代文:最初因先人而得官任千牛,调授华阴县尉,黜陟使刘湾召他做判官。

古文:又以栎阳主簿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

现代文:又以栎阳主簿之职代理监察御史,担任蕃使判官。

古文:再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赐紫。充入西蕃计会使,将命称旨,时论以为有出疆专对之能。

现代文:再度升任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赐紫服,担任西蕃计会使,传达诏令圣旨,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有出使域外交涉应对的才能。

古文:历长安县令、驾部郎中。

现代文:于頔历任长安县令、驾部郎中。

古文:出为湖州刺史。

现代文:后出任湖州刺史。

古文:因行县至长城方山,其下有水曰西湖,南朝疏凿,溉田三千顷,久堙废。

现代文:因下县巡视,到了方城山,山下有水名西湖,南朝时开凿疏浚,灌溉农田三千顷,因年久堵塞废弃。

古文:頔命设堤塘以复之,岁获粳稻蒲鱼之利,人赖以济。

现代文:于頔命修堤挖塘以恢复旧貌,每年能获稻谷蒲苇鱼类之利,百姓赖以为生。

古文:州境陆地褊狭,其送终者往往不掩其棺槥,頔葬朽骨凡十余所。

现代文:湖州境内陆地面积狭小,死了人往往无处掩埋棺木,于頔安排葬地共有十余处。

古文:改苏州刺史,浚沟渎,整街衢,至今赖之。

现代文:后调任苏州刺史,疏浚沟渎,修整街衢,当地生民至今还仰赖他当初这些举措。

古文:吴俗事鬼,頔疾其淫祀废生业,神宇皆撤去,唯吴太伯、伍员等三数庙存焉。

现代文:吴地风俗喜敬鬼神,于頔痛恨滥行祭礼荒废正业,便将神庙都撤除,只吴太伯、伍员等几个庙宇留存。

古文:虽为政有绩,然横暴已甚,追憾湖州旧尉,封杖以计强决之。

现代文:虽然他治政有功绩,但过于横暴,追恨湖州原任县尉,用计密施杖刑将其强行处决。

古文:观察使王纬奏其事,德宗不省。

现代文:观察使王纬将此事奏报朝廷,德宗不予查究。

**古文:及后頔累迁,乃与纬书曰: 一蒙恶奏,三度改官。 **

现代文:此后于頔一再升迁,便致书王纬声称: 承蒙你一次恶意上奏,我得以三度升官。

古文:由大理卿迁陕虢观察使。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

现代文:他由大理卿升任陕虢观察使,自以为得意,越发恣意逞威施虐。

古文: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现代文:对官吏日日施加责罚,他们心中恐惧不安甚于被重重地踏上一只脚。

古文:掾姚岘不胜其虐,与其弟泛舟于河,遂自投而死。

现代文:属吏姚岘不堪忍受凌辱,同兄弟泛舟黄河时,投河而死。

古文:贞元十四年,为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

现代文:贞元十四年,于頔任襄州刺史,被委派为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

古文:地与蔡州邻。吴少诚之叛,頔率兵赴唐州,收吴房、朗山县,又破贼于濯神沟。

现代文:所辖地域与蔡州毗邻,吴少诚反叛,于頔率兵赴唐州,收吴房、郎山县,又在濯神沟击溃贼人。

古文:于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汉南之地。

现代文:这时便扩大军队编制,招募战士,兵器犀利甲胄精良,亻严然有独霸汉南之地的架势。

古文:小失意者,皆以军法从事。

现代文:部属中稍有不如他意的,一概以军法处置。

古文:因请升襄州为大都督府,府比郓、魏。

现代文:于是向朝廷请求襄州为大都督府,级别同于郓州、魏州。

古文:时德宗方姑息方镇,闻頔事状,亦无可奈何,但允顺而已。

现代文:当时德宗正姑息迁就各方镇,听说于頔的奏请,也无可奈何,只有应从而已。

古文:頔奏请无不从。于是公然聚敛,恣意虐杀,专以凌上威下为务。

现代文:于頔之奏请皇上无不从,于是他公然搜刮钱财,肆意虐杀无辜,专门干些欺上凌下的事。

古文:邓州刺史元洪,頔诬以赃罪奏闻,朝旨不得已为流端州,命中使监焉。

现代文:邓州刺史元洪,被于頔诬陷有贪赃之罪上奏,朝廷不得已颁旨将元洪流放端州,命中使监护前往。

古文:至隋州枣阳县,頔命部将领士卒数百人,劫洪至襄州,拘留之。

现代文:行至隋州枣阳县,于頔命部将率士卒数百人将元洪劫掠到襄州,拘禁起来。

古文:中使奔归京师。德宗怒,笞之数十。

现代文:中使奔回京师,德宗大怒,将中使鞭笞数十。

古文:頔又表洪其责太重,复降中使景忠信宣旨慰谕。遂除洪吉州长史,然后洪获赴谪所。

现代文:于頔又上表说对元洪责罚太重,朝廷便派中使景忠信至襄州宣旨抚慰,于是授元洪为吉州长史,然后元洪才得赴贬谪之地。

古文:又怒判官薛正伦,奏贬峡州长史。

现代文:于頔又恼怒判官薛正伦,奏请贬其为峡州长史。

古文:及敕下,頔怒已解,复奏请为判官,德宗皆从之。

现代文:等到圣旨下达,于頔怒气已消,再度奏请薛正伦仍做判官,德宗都依从他。

古文:正伦卒,未殡,頔以兵围其宅,令孽男逼娶其嫡女。

现代文:薛正伦去世,尚未殡葬,于頔便率兵包围薛宅,让自己的庶子逼娶薛正伦的嫡生女。

古文:頔累迁至左仆射、平章事、燕国公。

现代文:于頔屡屡升迁至左仆射、平章事、燕国公。

古文:俄而不奉诏旨,擅总兵据南阳,朝廷几为之旰食。

现代文:不久,便不遵奉诏令圣旨,擅自统兵占据南阳,朝廷为此几乎陷于慌乱。

古文:及宪宗即位,威肃四方,頔稍戒惧。

现代文:及至宪宗即位,威严振肃四方,于頔稍有警惕畏惧。

古文:以第四子季友求尚主。宪宗以长女永昌公主降焉。

现代文:他让第四子季友求娶公主为妻,宪宗降旨将长女永昌公主许配。

古文:其第二子方,屡讽其父归朝入觐,册拜司空、平章事。

现代文:于頔的第二子于方屡次劝父亲回到朝中,他便入朝谒见天子,被册封为司空、平章事。

古文:元和中,内官梁守谦掌枢密,颇招权利。

现代文:元和年间,宦官梁守谦执掌枢密院,颇能招徕权要谋取利益。

古文:有梁正言者,勇于射利,自言与守谦宗盟情厚,頔子敏与之游处。

现代文:有个叫梁正言的人,热衷牟利,自称与梁守谦同族情谊深厚,于頔之子于敏同他有交往。

古文:正言取頔财贿,言赂守谦,以求出镇。

现代文:梁正言向于頔索取钱财,说去贿赂梁守谦,以求使于頔出朝镇守。

古文:久之无效,敏责其货于正言。乃诱正言之僮,支解弃于溷中。

现代文:许久不见动静,于敏责备父亲白送钱财给梁正言,便诱骗梁正言的僮仆来家,将他杀死肢解后弃于茅厕之中。

古文:八年春,敏奴王再荣诣银台门告其事,即日捕頔孔目官沈璧、家僮十余人,于内侍狱鞫问。

现代文:元和八年春,于敏的奴仆王再荣到银台门告发了这件事,当天便拘捕于頔的孔目官沈璧及家僮十余人监禁在宫内候审。

古文:寻出付台狱,诏御史中丞薛存诚、刑部侍郎王播、大理卿武少仪为三司使按问,乃搜死奴于其第,获之。

现代文:随后便押出宫门交付御史台牢狱,诏令御史中丞薛存诚、刑部侍郎王播、大理卿武少仪为三司使负责审案,于是到于頔宅中搜寻死奴,找到了尸体。

古文:頔率其男赞善大夫正、驸马都尉季友,素服单骑,将赴阙下,待罪于建福门。

现代文:于頔带领他的儿子赞善大夫于正、驸马都尉于季友,着白衣,自己一人骑马,准备面见皇上,在建福门等候降旨问罪。

古文:门司不纳,退于街南,负墙而立,遣人进表。

现代文:守门官不接纳,只好退到街南,靠墙站立,派人呈上奏表。

古文:阁门使以无引不受,日没方归。

现代文:阁门使因他无人引荐而不接受,直到日落他们才返回。

古文:明日,复待罪于建福门。宰相喻令还第,贬为恩王傅。

现代文:次日,又到建福门等候降罪,宰相通知让他回宅,贬为恩王傅。

古文:敏长流雷州,锢身发遣。

现代文:于敏远远流放至雷州,刑具加身遣送。

古文:殿中少监、驸马都尉季友,追夺两任官阶,令其家循省。

现代文:殿中少监、驸马都尉于季友追免两任官阶,命他全家离京。

古文:左赞善大夫正、秘书丞方并停见任。

现代文:左赞善大夫于正、秘书丞于方一并停任现职。

古文:孔目官沈璧决四十,配流封州。

现代文:孔目官沈璧处杖刑四十,流放封州。

古文:奴犀牛与刘干同手杀人,宜付京兆府决杀。

现代文:奴仆犀牛与刘干共同杀人,当交付京兆府处决。

古文:敏行至商山赐死。梁正言、僧鉴虚并付京兆府决杀。

现代文:于敏行至商山诏命赐死,梁正言、僧鉴虚一同交付京兆府处死。

古文:頔其年十月,改授太子宾客。

现代文:于頔在那年十月改授太子宾客。

古文:十年,王师讨淮、蔡,诸侯贡财助军。頔进银七千两、金五百两、玉带二,诏不纳,复还之。

现代文:元和十年,王师讨伐淮州、蔡州叛逆,诸侯王贡献钱财资助军队,于頔进奉银七千两、金五百两、玉带二条,诏命不收,又退还于頔。

古文:十三年,頔表求致仕。宰臣拟授太子少保,御笔改为太子宾客。

现代文:元和十三年,于頔上表请求辞官归家,宰臣拟授他太子少保,皇上御笔改为太子宾客。

古文:其年八月卒,赠太保,谥曰 厉 。

现代文:那年八月于頔去世,追赠太保,谥号为 厉 。

古文:其子季友从猎苑中,诉于穆宗,赐谥曰 思 。

现代文:其子季友伴随皇上在御苑狩猎,向穆宗诉说,穆宗便赐于頔谥号为 思 。

古文:右丞张正甫封敕,请还本谥。

现代文:右补阙高钺上疏议论此事道:

古文:右补阙高钺上疏论之曰:夫谥者,所以惩恶劝善,激浊扬清,使忠臣义士知劝,乱臣贼子知惧。虽窃位于当时,死加恶谥者,所以惩暴戾,垂沮劝。

现代文: 谥号,是用以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使忠臣义士知道努力,乱臣贼子知道畏惧的。虽然生前在当世窃取高位,死后却追加恶谥,那是用以警戒暴戾之人,让奖惩之意延续后世。

古文:孔子修《春秋》,乱臣贼子惧,盖为此也。

现代文: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惧,大概原因就在此吧。

古文:垂范如此而不能救,况又隳其典法乎?

现代文:像这样垂典范于后世尚且不能挽救,何况更去毁坏这种典章法规呢?

古文:臣风闻此事是徐泗节度使李愬奏请。

现代文: 臣风闻此事乃徐泗节度使李訫奏请。

古文:李愬勋臣节将,陛下宠其勋劳,赐其爵禄、车服、第宅则可,若乱朝廷典法,将何以沮劝?

现代文:李訫是勋臣名将,陛下宠爱他的功劳,赐给他爵禄、车马服饰、住宅是可以的,假若破坏朝廷典章法度,今后如何惩恶扬善?

**古文:仲尼曰: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

现代文:仲尼说: 惟独美名与重器,不可用以送。

古文:名器,君之所司,若以假人,与之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

现代文:美名重器,是国君所使用的,若用以送人,等于将政权送人,政权失去,国家跟着就会丢失。

古文:頔顷镇襄、汉,杀戮不辜,恣行凶暴。

现代文:于頔镇守襄州、汉南不久,便杀戮无辜,恣意施行凶暴。

古文:移军襄、邓,迫胁朝廷,擅留逐臣,徼遮天使。

现代文:布署军队在襄州、邓州,胁迫朝廷,擅自扣留被逐之臣,连天子使臣也不放在眼里。

古文:当先朝嗣位之始,贵安反侧,以靖四方。幸免鈇钺之诛,得全腰领而毙,诚宜谥之 缪厉 ,以沮凶邪,岂可曲加美名,以惠奸宄。

现代文:先朝皇上即位之初,为保国家安定,扭转了动乱局面,使得四方宁静,于頔幸免被斩于斧钺之下,得以全尸而死,确实应加谥为 缪厉 ,以警戒凶邪;怎么可以不恰当地追加美名,使奸邪之人得到恩惠呢!

古文:如此,则是于頔生为奸臣,死获美谥,窃恐天下有识之士,谓圣朝无人,有此倒置。

现代文:像这样做,那么于頔生为奸臣,死获美谥,臣担心天下有识之士说我圣朝无人,才会有这种黑白颠倒的事。

古文:伏请速追前诏,却依太常谥为厉,使朝典无亏,国章不滥。

现代文:臣俯首请求速速追回前诏,仍依太常寺谥于頔为 厉 ,使朝廷典章不受损害,国家法规不遭践踏。

古文:太常博士王彦威又疏曰:

现代文:太常博士王彦威又上疏说:

古文:古之圣王立谥法者,所以彰善恶、垂劝诫。

现代文: 古时圣王建立加谥之法,是为了彰扬善恶,表明奖惩。

古文:使一字之褒,赏逾绂冕;一言之贬,辱过朝市。

现代文:使一字之褒,其奖赏超过贵服冠冕;一言之贬,其耻辱超过集市上示众。

古文:此有国之典礼,陛下劝惩之大柄也。

现代文:这是立国的重要礼法,陛下劝善惩恶的重大权力。

古文: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现代文:于頔一时重权在握,便肆行暴虐,使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古文: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现代文:他擅自兴兵,越级施用宫乐,侵辱中使,擅自扣留钦犯,杀戮无辜,惩罚、勒索没有止境,因此臣给他定谥号为 厉 。

古文:今陛下不忍,改赐为 思 ,诚出圣慈,实害圣政。

现代文:现在陛下不忍,改赐为 思 ,的确出于圣上的慈心,但确实损害了圣上的政德。

古文:伏以陛下自临宸扆,懋建大中,闻善若惊,从谏不倦。

现代文: 臣俯首以为,陛下自临帝位,建盛世之业,闻善若惊,从谏不倦。

古文:况当统天立极之始,所谓执法慎名之时,一垂恩光,大启侥幸。

现代文:何况正当统治天下登立极位之初,即所谓执掌国法珍爱名誉之时,一旦降下恩泽,便能大开侥幸腾达之路。

古文: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

现代文:再说像于頔这样不遵法度,但陛下不忍加以惩罚,臣担心今后像他这样的不法之徒就更多了,死后也要依于頔之例奏请美谥,陛下怎样处置呢?

古文:是恩曲于前而弊生于后。

现代文:这样做是圣恩误加于前人,而弊端生发于后世。

古文:若以李吉甫有赐谥之例,则甫之为相也,有犯上杀人之罪乎?

现代文:如果以李吉甫有赐谥之先例,那么李吉甫做宰相时,难道有犯上杀人之罪吗?

古文:以頔况之,恐非伦类。

现代文:于頔同他相比,恐怕还不是一类的人。

古文:如以頔常入财助国,改过来觐,两使绝域,可以赎论,夫伤物害人,剥下奉上,纳贿求幸,尤不可长其渐焉。

现代文:如果凭着于頔时常贡献财物资助国家,改正过错来朝谒拜,两度出使远域,那么可以抵消对他的谴责。但是他伤物害人,剥下奉上,纳贿求宠,长这种日益滋蔓的恶行尤其不可助。

古文:自两河宿兵,垂七十年,王师憓征,疮痏未息。

现代文:自从河南河北作乱,将近七十年,王师征讨不止,国家创伤不息。

古文:及张茂昭以易定入觐,程权以沧景归朝,故恩礼殊尤,以劝来者。

现代文:及至张茂昭以易定之地入觐,程权以沧景之地归朝,之所以恩惠礼遇特别厚重,是为了勉励后来的人。

古文:而于頔以文吏之职,居腹心之地,而倔强犯命,不获已而入朝,岂茂昭之比乎!

现代文:而于頔以文官的职位,居处国家腹心之地,却倔强不服,侵犯圣命,没受处罚而让他入朝,哪里能同张茂昭等人相比呢!

古文:纵有入财使远之勤,何以掩其恶迹!

现代文:纵然有贡献财物出使远域的功劳,又怎能掩盖他的恶迹呢?

古文:伏望陛下恩由义断,泽以礼成,褒贬道存,侥幸路绝,则天下幸甚。

现代文:臣俯首恳望陛下根据义节确定恩宠,根据礼法施予惠泽,使褒贬之正道得以维护,侥幸腾达的路途被断绝,那么天下确实大幸啊。

古文:疏奏不报,竟谥为思。

现代文:奏疏未获上报,最终仍谥于頔为 思 。

古文:长庆中,以戚里勋家诸贵引用于方,复至和王傅,家富于财。

现代文:长庆年间,靠着亲戚中诸勋贵引荐,于頔之子于方又官至和王傅,家财富有。

古文:方交结游侠,务于速进。

现代文:于方交结游侠,一心致力于迅速升官。

古文:元稹作相,欲以其策平河朔群盗,方以策画干稹。

现代文:元稹做了宰相,欲用策略平定河朔盗贼,于方将自己的计策进呈元稹。

古文:而李逢吉之党欲倾裴度,乃令人告稹欲结客刺度。

现代文:此时李逢吉一党欲倾覆裴度,便派人诬告元稹企图结交刺客刺杀裴度。

古文:事下法司,按鞫无状,而方竟坐诛。

现代文:事情下交给执法部门,审察未见证据,可是于方竟然获罪被诛。

古文:韩弘,颍川人。

现代文:韩弘,颍川人。

古文:其祖、父无闻,世居滑之匡城。

现代文:其祖父、父亲皆无名声,世代居住在滑州之匡城。

古文:少孤,依母族。刘玄佐即其舅也。

现代文:少小父母亡故,依附母家亲族,刘玄佐便是他的舅父。

古文:事玄佐为州掾,累奏试大理评事。

现代文:他跟随刘玄佐做州府属吏,屡次奏请试官大理评事。

古文:玄佐卒,子士宁被逐。弘出汴州,为宋州南城将。刘全谅时为都知兵马使。

现代文:刘玄佐死后,其子刘士宁被逐,韩弘离开汴州,任宋州南城守将,刘全谅当时任都知兵马使。

古文:贞元十五年,全谅卒,汴军怀玄佐之惠,又以弘长厚,共请为留后,环监军使请表其事,朝廷亦以玄佐故许之。

现代文:贞元十五年,刘全谅去世,汴州军怀念刘玄佐的恩德,又因韩弘为人谨厚,共同请求他为留后,缠着监军使要他上表请求此事,朝廷也因刘玄佐的关系而批准。

古文:自试大理评事检校工部尚书、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宋亳汴颍观察等使。

现代文:韩弘自试官大理评事起,先后任检校工部尚书、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宋亳汴颍观察使等职。

古文:时吴少诚遣人至汴,密与刘全谅谋,因曲环卒袭陈许。

现代文:当时吴少诚派人到汴州,意图与刘全谅密谋,通过曲环突袭陈州、许州。

古文:会全谅卒,其人在传舍,弘喜获节钺,即斩其人以闻。立出军三千,助禁军共讨少诚。

现代文:恰值刘全谅去世,那使者住在传舍,韩弘喜获兵权,立即斩了那人禀报朝廷,并立刻派兵三千,协助朝廷禁军共同讨伐吴少诚。

古文:汴州自刘士宁之后,军益骄恣,及陆长源遇害,颇轻主帅。

现代文:汴州自刘士宁被逐之后,军士日益骄横放纵,及至陆长源被害,便将主帅也不放在眼里。

古文:其为乱魁党数十百人。弘视事数月,皆知其人。

现代文:其中作乱之祸首党徒数十百人,韩弘任职数月,将那帮人都弄清楚了。

古文:有部将刘锷者,凶卒之魁也。

现代文:有一部将名叫刘锷,为这班暴徒之首领。

古文:弘欲大振威望。

现代文:韩弘决心大振威望。

古文:一日,引短兵于衙门,召锷与其党三百,数其罪,尽斩之以徇,血流道中。弘对宾僚言笑自若。

现代文:一天,他在衙门布署好持短兵器的兵士,然后召集刘锷及其同党三百人,列举他们的罪状,将他们全部斩首以示众,鲜血直流淌到路上,而韩弘对着幕僚们谈笑自若。

古文:自是讫弘入朝,二十余年,军众十万,无敢怙乱者。

现代文:自此直到韩弘入朝,二十余年,十万军士,无人敢作乱取利。

古文:累授检校左右仆射、司空。

现代文:韩弘先后授检校左右仆射、司空。

古文: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

现代文:宪宗即位,加授同平章事。

古文:时王锷检校司空、平章事。

现代文:当时王锷任检校司空、平章事。

古文:致书于宰臣武元衡,耻在王锷之下。

现代文:韩弘致书宰臣武元衡,说自己耻于位居王锷之下。

古文:宪宗方欲用形势以临淮西,乃授以司徒、平章事,班在锷上。

现代文:宪宗正欲趁当下形势驾临淮西,便授韩弘以司徒、平章事,官阶在王锷之上。

古文:及用严绶为招讨,为贼所败,弘方镇汴州,当两河贼之冲要,朝廷虑其异志,欲以兵柄授之,而令李光颜、乌重胤实当旗鼓。

现代文:及至用严绶为招讨使,被贼人打败,韩弘正镇守汴州,辖地正当两河叛贼之军事重地,朝廷顾虑他心怀异志,意图虚授兵权给他,而任命李光颜、乌重胤实际掌握军队。

古文:乃授弘淮西诸军行营都统,令兵部郎中、知制诰李程宣赐官告。

现代文:于是授韩弘淮西诸军行营都统,派兵部侍中、知制诰李程宣布赐官诰令。

古文:弘实不离理所,唯令其子公武率师三千隶李光颜军。

现代文:韩弘果然不离署衙,只命其子韩公武率兵三千隶属李光颜军。

古文:弘虽居统帅,常不欲诸军立功,阴为逗挠之计。

现代文:韩弘虽位居统帅之职,实际不想让将领们立功,暗中耍弄手腕阻挠。

古文:每闻献捷,辄数日不怡,其危国邀功如是。

现代文:每闻报捷,便一连数日不高兴,他只顾自己邀功不惜危害国家到了如此地步。

古文:吴元济诛,以统帅功,加检校司徒、兼侍中,封许国公,罢行营都统。

现代文:吴元济被诛后,韩弘以统帅之功加封检校司徒、兼侍中,封许国公,免去行营都统职务。

古文:十四年,诛李师道,收复河南二州,弘大惧。

现代文:元和十四年,诛李师道,收复河南二州,韩弘十分恐惧。

古文:其年七月,尽携汴之牙校千余人入觐。对于便殿,拜舞之际,以其足疾,命中使掖之。

现代文:当年七月,韩弘带领汴州全体牙校千余人入朝谒天子,皇上在便殿召见,叩拜舞蹈时,因他有足疾,命宦官搀扶他。

古文:宴赐加等,预册徽号大礼。

现代文:皇上赐宴并加授官级,提前举行册封徽号大礼。

古文:进绢三十五万匹、騑三万匹、银器二百七十件。三上章坚辞戎务,愿留京师奉朝请。

现代文:韩弘献绢三十五万匹、粗绸三万匹、银器二百七十件,并三次上表章坚决请求辞去军务,希望留在京师奉请朝命。

古文:诏曰:

现代文:皇上下诏道:

古文:纳大忠,树嘉绩,为臣所以明极节;锡殊宠,进高秩,有国所以待元臣。

现代文: 胸怀大忠,建树嘉绩,是臣子表明最高节操的方式;赏赐殊宠,擢升高位,是国君给予良臣的恩遇。

古文:况乎邦教诞敷,王言总会,百辟攸宪,四方式瞻。

现代文:何况邦教普施,天子圣明,诸侯归顺,四方仰服。

古文:永念于怀,久虚其位,载扬成命,佥曰休哉。

现代文:朕心永念臣之勋绩,长久地虚位以待,发布成命,众口称善。

古文: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兼侍中、使持节汴州诸军事、汴州刺史、上柱国、许国公、食邑三千户韩弘,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

现代文: 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兼侍中、使持节汴州诸军事、汴州刺史、上柱国、许国公、食邑三千户韩弘,如神降世,才能卓异,积蓄深厚,蔚为栋梁,胸中蕴藏深广的器量,外表显示庄重的风姿。

古文:有匡国济时之心,推诚不耀;有夷凶禁暴之略,仗义益彰。

现代文:有扶国济世之忠心,敬献赤诚而不夸耀;有除凶平暴之谋略,仗义行事而美名益彰。

古文:自镇浚郊,二十余载,师徒禀训而咸肃,吏士奉法而愈明。

现代文:自镇守汴州以来,二十余载,师徒秉承训诫全都专心尽责,吏士奉守法规行为愈益清明。

古文:俗臻和平,人用庶富,威声之重,隐若山崇。

现代文:民俗臻于平和,百姓因此富庶,威名之重,稳如山岳。

古文:属者,淮濆濯征,命统群帅,克殄残孽,惟乃有指踪之功。

现代文: 先前,征讨淮西叛乱,奉朝命统领群帅,翦除残贼,有指挥谋划之功劳。

古文:及齐境兴妖,分师进讨,遂枭元恶,惟乃有略地之效。

现代文:及至齐地妖寇兴乱,分兵进讨,终于诛灭元凶,有收复失地之业绩。

古文:既闻旋旆,俄请执珪,深陈魏阙之诚,远继韩侯之志。朝天有庆,就日方伸。

现代文:班师回朝之后,随即请求谒见皇上,深表辅佐天子之忠心,遥继韩侯扶国之志向,朝拜上天即获喜庆,依傍皇上志气得伸。

古文:又抗表章,固辞戎旅,三加敦谕,所守弥坚。

现代文:又奏表章直言,坚辞军务,虽朝廷屡加敦促晓谕,主意愈益坚定。

古文:于蕃于宣,谅切于注意;我弼我辅,难违其衷恳。

现代文:朕为君主,深切理解为臣的心思;辅佐之臣,难以违背他真诚的请求。

古文:式遂良愿,载兼上司。

现代文:宜满足他的良愿,兼及他的上司。

古文:论道之荣,因之以齐八政;中枢之长,升之以赞万务。

现代文:丰富的治国理论,循此可使八政齐振;辅臣中最优异之人,宜擢升他助理万般国务。

古文:玄衮赤舄,备于宠光;不有其人,孰膺斯任?

现代文:朕玄服赤鞋,享尽光宠,若不是有此人,谁能担当辅佐的重任。

古文:可守司徒、兼中书令。

现代文:可命其守司徒、兼中书令。

古文:乃以吏部尚书张弘靖兼平章事,代弘镇宣武。

现代文:于是命吏部尚书张弘靖兼平章事,替代韩弘镇守宣武。

古文:宪宗崩,以弘摄冢宰。

现代文:宪宗驾崩,命韩弘兼任冢宰。

古文:十五年六月,以本官兼河中尹、河中晋绛节度观察等使。

现代文:元和十五年六月,韩弘以本官兼任河中尹、河中晋绛节度观察使等职。

古文:时弘弟充为郑滑节度使,子公武为鄜坊节度使。

现代文:当时韩弘弟韩充为郑滑节度使,弘子公武为坊节度使。

古文:父子兄弟,皆秉节钺,人臣之宠,冠绝一时。

现代文:父子兄弟,皆掌兵权,为人臣受恩宠,一时无过之者。

古文:二年,请老乞罢戎镇,三表从之。

现代文:长庆二年,韩弘以年老请求免去节度使职务,三度上表皇上方才应允。

古文:依前守司徒、中书令。

现代文:依前例任司徒、中书令。

古文:其年十二月病卒,时年五十八。赠太尉,赙绢二千匹、布七百端、米粟千硕。

现代文:当年十二月病故,时年五十八,追赠太尉,资助丧事用绢二千匹、布七百端、米粟千石。

古文:初,弘镇大梁二十余载,四州征赋皆为己有,未尝上供。有私钱百万贯、粟三百万斛、马七千匹,兵械称是。

现代文:当初,韩弘镇守汴州二十余载,四州征赋皆据为己有,未曾上供朝廷,私积钱财百万贯、粟三百万斛、马七千匹以及与此相称的兵械。

古文:专务聚财积粟,峻法树威。而庄重寡言,沉谋勇断,邻封如吴少诚、李师道辈皆惮之。

现代文:他专务聚敛钱财积蓄粮食,严于刑法以树威望,而为人庄重寡言,沉稳多谋,勇敢果断,邻郡守官如吴少诚、李师道之辈皆惧怕他。

古文:诏使宣谕,弘多倨待。

现代文:朝廷使臣前来宣诏,韩弘往往傲慢地接待。

古文:及齐、蔡贼平,势屈入觐,两朝宠待加等,弘竟以名位始终,人臣之幸也。

现代文:及至平定齐蔡叛贼,威势受抑乃入朝晋见,两朝赐宠加爵,韩弘生前身后均享名位,真是为人臣之大幸啊。

古文:时公武已卒,弘孙绍宗嗣。

现代文:韩弘去世时公武已死,其孙韩绍宗承嗣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