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四

古文:韩游瑰,河西灵武人。

现代文:韩游瑰,河西灵武人。

古文:仕本军,累历偏裨,积功至邠宁节度使。

现代文:在本军任职,历任偏裨将佐,积累军功升至宁节度使。

古文:德宗出幸奉天,卫兵未集,游瑰与庆州刺史论惟明合兵三千人赴难,自乾陵北过赴醴泉以拒泚。

现代文:德宗出京临幸奉天,侍卫军尚未聚集,韩游瑰与庆州刺史论惟明合兵三千人奔赴国难,从乾陵北面经过赴醴泉以抵拒朱氵此。

古文:会有人自京城来,言贼信宿当至,上遽令追游瑰等军伍。

现代文:适逢有人从京城来,说贼兵两宿便会来到,皇上命令立即追回韩游瑰等人的部队。

古文:才入壁,泚党果至。乃出斗城下,小不利,乃退入城。

现代文:刚进入壁垒,朱氵此的军队果然来到,韩游瑰便出城在城下同贼兵接战,略有失利,便退回城中。

古文:贼急夺门,游瑰与贼隔门血战,会暝方解。

现代文:贼军急忙抢夺城门,韩游瑰与贼军隔着城门血战,直到天黑才解围。

古文:自是贼日攻城,游瑰、惟明乘城拒守,躬当矢石,不暇寝息,赴难之功,游瑰首焉。

现代文:从此贼军每天攻城,韩游瑰、论惟明倚城据守,亲自冒着弓矢流石作战,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解救国难的功劳,首先要数韩游瑰。

古文:李怀光反,从驾山南。

现代文:李怀光反叛,韩游瑰随从圣驾到山南。

古文:德宗以禁军无职局,六军特置统军一员,秩从二品,以游瑰、惟明、贾隐林等分典从驾禁兵。

现代文:德宗因禁军中无职务设置,在六军中特设统军一员,品阶为从二品,命韩游瑰、论惟明、贾隐林等分别统领随从圣驾的禁军。

古文:李晟移军东渭桥,与骆元光、尚可孤分扼京东要路;浑瑊与游瑰、戴休颜分典京西要路,掎角进攻。

现代文:李晟移兵至东渭桥,与骆元光、尚可孤分兵扼守京师东面的要道,浑王咸与韩游瑰、戴休颜分别统兵扼守京城西面的要道,形成犄角攻击之势。

古文:兴元元年,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例授 奉天定难功臣 。

现代文:兴元元年,韩游瑰被授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援例授予 奉天定难功臣 的称号。

古文:李晟收京城,游瑰三将亦破贼于咸阳。

现代文:李晟收复京师,韩游瑰等三将也在咸阳击败贼军。

古文:德宗自兴元还京,浑瑊与游瑰、休颜三将从;李晟、尚可孤、骆元光三将奉迎,论功行封,与瑊等相次,还镇邠宁。

现代文:德宗从兴元返回京师,浑王咸与韩游瑰、戴休颜等三将随从,李晟、尚可孤、骆元光三将奉迎,论功行赏,韩游瑰与浑王咸等相近,之后返回宁镇署。

古文:三年,以子钦绪与妖贼李广弘同谋不轨,时游瑰镇长武城,事将发,钦绪奔于邠州;邠州将吏械送京师。

现代文:贞元三年,因其子韩钦绪与妖贼李广弘共同图谋不轨,当时韩游瑰镇守长武城,事情将要发作,韩钦绪逃往州,州将吏给他戴上刑具押送京师。

古文:游瑰以子大逆,请代归,固欲诣阙,诏不许。

现代文:韩游瑰因儿子大逆不道,请求代替儿子归案,坚决要求前往京师,皇上不许。

古文:游瑰锁系钦绪二子送京师,请从坐,上亦宥之。

现代文:韩游瑰便将韩钦绪的两个儿子戴上枷锁送至京师,请求以胁从治罪,皇上也宽赦了他们。

古文:十二月,游瑰入朝,素服待罪,入朝堂;遽命释之,劳遇如故,复令还镇。

现代文:十二月,韩游瑰入朝,身着平民服装等待治罪,进入朝堂,皇上立即命人给他松绑,和从前一样对待他,又令他返回军镇。

古文:初,游瑰入觐,邠州将吏以其子谋叛,又御军无政,谓必受代,饯送之礼甚薄。

现代文:起初,韩游瑰入朝觐见,州将吏因其子谋反,本人统御军队又无政绩,以为他必定会被取代,为他送行的礼仪很简单。

古文:及游瑰见上,盛论边事,请筑丰义城以备蕃寇,上以特达,委用如初。

现代文:及至韩游瑰面见皇上,畅论戍边事宜,奏请修筑丰义城以防备吐蕃入寇,皇上认为他特别通达事理,和原来一样委用他。

古文:及还镇,军中惧不自安。

现代文:待韩游瑰回镇,军中将吏皆恐惧不安。

古文:大将范希朝善将兵,名闻军中;游瑰畏其逼己,将因事诛之。

现代文:大将范希朝善于带兵,在军中闻名,韩游瑰害怕他胁迫自己,准备借故杀掉他。

古文:希朝惧,出奔凤翔。上素知名,召入宿卫。

现代文:范希朝恐惧,出逃至凤翔,皇上素来闻知其名声,召他入宫任值宿警卫。

古文:及游瑰遣五百人筑丰义城,两板而溃。

现代文:及至韩游瑰派遣五百人修筑丰义城,筑了两层便垮了。

古文:又宁州戍卒数百人,纵掠而叛。

现代文:义宁州守兵数百人,肆意抢掠直至叛乱。

古文:其无方略,失士心,皆此类也。

现代文:韩游瑰治军无方,失去人心,都表现为这类事。

古文:自宁州卒叛,吐蕃入寇,游瑰自率众戍宁州。

现代文:自从宁州守军叛变,吐蕃入侵,韩游瑰就亲自率兵戍守宁州。

古文:四年七月,除将军张献甫代游瑰,不俟献甫至,又不告众知,乃轻骑夜出归朝。

现代文:贞元四年七月,朝廷任命将军张献甫替代韩游瑰,韩游瑰不等张献甫到达,又不告诉部下知道,便轻装骑马连夜出镇回朝。

古文:将卒素骄,闻献甫严急,因其无帅,纵兵大掠,且围监军杨明义第,请奏范希朝为帅。

现代文:他部下将士素来骄横,听说张献甫治军严明急迫,便趁着没有主帅的时机,放纵士兵大肆抢掠,并且包围了监军杨明义的住宅,要求他奏请范希朝为主帅。

**古文:都虞侯杨朝晟初逃难郊外,翌日闻请希朝,乃复入城,与军众曰: 所请甚惬,我来贺也。 **

现代文:都虞候杨朝晟起初逃难到郊外,次日听说请求让范希朝为主帅,便返身入城,对军士们说: 你们的请求令人快意,我来恭贺啊。

古文:叛卒稍安。

现代文:叛军这才渐渐安静下来。

古文:朝晟乃与诸将密谋,晨率甲兵而出,召叛卒告曰: 前请者不获,张尚书来,昨日已入邠州。

现代文:杨朝晟便与诸将密谋,清晨率领甲士出来,召集叛乱的兵士告诉他们说: 你们先前的请求未获皇上恩准,张尚书来了,昨日已进入州城。

古文:汝等谋叛,皆当死。

现代文:你们谋反,皆当死罪。

**古文:吾不尽杀,谁为贼首,各言之,以罪归之,余悉不问。 **

现代文:我不会把你们都杀死,谁是贼首,各人说清楚,罪责由他们承担,其余的人概不追究。

古文:于众中唱二百余人,立斩之,军城方定。

现代文:在叛卒中点出两百多人,立即处斩,军队才得以安定。

古文:上闻军情欲希朝,乃授宁州刺史,为献甫邠宁之副。

现代文:皇上听说军心拥戴范希朝,便授范希朝宁州刺史,作为宁节度使张献甫的副职。

古文:游瑰至京,授右龙武统军。

现代文:韩游瑰回到京师后,被授右龙武统军。

古文:十四年卒。

现代文:贞元十四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