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

古文:关播,字务元,卫州汲人也。

现代文:关播的字叫务元,是卫州汲县人。

古文:天宝末,举进士。

现代文:天宝末年,考中了进士。

古文:邓景山为淮南节度使,辟为从事,累授卫佐评事,迁右补阙。

现代文:邓景山任淮南节度使时,任命他为从事,多次升官后任卫佐评事,又升任右补阙。

古文:善言物理,尤精释氏之学。

现代文:他善于分析事物的原理,尤其精通佛教学说。

古文:大历中,神策军使王驾鹤妻关氏以播与同宗,深遇之。

现代文:大历年间,神策军使王驾鹤的妻子关氏因关播和她同姓,对他很好。

古文:元载恶其交往,出为河南府兵曹,摄职数县,皆有政能。

现代文:元载厌恶他们互相往来,把他调出京城任河南府兵曹,代理过几个县的政务,都有政绩。

古文:陈少游领浙东、淮南,又辟为判官,历检校金部员外,摄滁州刺史。李灵曜阻兵,跋扈于梁汴。

现代文:陈少游主管浙东淮南道,又任命他为判官,后又当过检校金部员外,代理滁州刺史,李灵曜反叛,在汴州一带横行。

古文:少游自总兵镇淮上,所在盗贼峰起。播调阅州兵,令其守备。

现代文:陈少游亲自率军镇守淮河,各地出现了盗匪,关播调集检阅了各州的留守军队,命他们保卫地方。

古文:又为政清净简惠,既无盗贼,人甚安之。

现代文:他执政简朴实惠,又没有盗匪,人们都安心了。

古文:杨绾、常衮知政事,荐播为都官员外郎。

现代文:杨绾、常衮当宰相掌权,推荐他任都官员外郎。

古文:德宗登极,湖南山洞中有王国良者,聚众为盗,令播往宣抚之。

现代文:唐德宗即位,湖南地区山区洞穴中有个叫王国良的,纠集人马为匪,皇帝命关播去招降他们。

**古文:临行,召对于别殿,上问政理之要,播奏云: 为政之本,须求有道贤人,乃可得理。 **

现代文:临行前,皇帝在别殿里召见他,问他治国的关键。他回答说: 治国的关键,应是访求得道的良才,这样才能治理好。

**古文:上谓播云: 朕下诏求贤良,当躬新阅试,亦遣使臣黜陟,广加搜访闻荐,擢其能者用之,冀以傅理。 **

现代文:皇上对关播说: 我曾颁布诏令求贤才,将亲自考核,也命黜陟使,广泛访求推荐,提拔任命其中有才能的人,以期能辅助治理。

**古文:播奏曰: 下诏求贤黜陟举荐,唯得求名词之士,安有有道贤人肯随牒举选乎? **

现代文:关播又说道: 下诏令求贤才,黜陟使推荐,只能得到有名的会写文章的人,哪有得道贤才愿按规定参加考试呢?

**古文:上悦其言,谓播曰: 卿且使去,回日当与卿论政事。 **

现代文:皇帝赏识他的话,对他说: 你先去出使,回来后再和你谈论治国的事。

**古文:播又奏曰: 臣今奏诏招抚,国良不受命,臣请便宣恩命,语邻境速出兵翦除。 **

现代文:关播又报告说: 我现奉命去招降,王国良如不服从命令,我请求相机行事,叫附近官府迅速出兵消灭他。

**古文:上曰: 卿言深合朕意。 **

现代文:皇帝说: 你的话正合我的心意。

古文:使回,改兵部员外,迁河中少尹。

现代文:他出使回来后,被调任兵部员外,又升任河中府少尹。

古文:建中初,张镒为河中少尹。

现代文:建中初年,张镒任河中府少尹。

古文:镒寻入相,二年七月,迁播给事中。

现代文:张镒不久到京城任宰相,建中二年七月,提升关播任给事中。

古文:旧例,诸司甲库,皆是胥吏掌知,为弊颇久,播始建议并以士人知之,至今称当。

现代文:按过去惯例,各部门文书档案库都由小官吏掌管,长期存在弊端,关播首先提议任用科举出身的官员共同管理,到现在被认为恰当。

古文:转刑部侍郎、奉迎皇太后副使。

现代文:后被调任刑部侍郎、奉迎皇太后副使。

古文:卢杞以播柔缓,冀其易制,骤称荐之。

现代文:卢杞因为关播温和耐心,认为他容易被控制,极力称赞推荐他。

古文:寻迁吏部侍郎,转刑部尚书、知删定。

现代文:不久他升任吏部侍郎,后又任刑部尚书、知删定。

古文:奏上元中,诏择古今名将十人于武成王庙配享,如文宣王庙之仪。

现代文:他上奏说上元年间,皇帝曾下诏挑选古今十位名将送进姜太公庙中接受祭祀,像孔夫子庙中一样。

古文:播以 太公古称大贤,今其下称亚圣,于义不安。

现代文:他认为: 姜太公古代只被认为是大贤人,现却称在他之下的为亚圣,这不合道理。

古文:又孔子十哲,皆是当时弟子,今所择名将,年代不同,于义既乖,于事又失。

现代文:再说孔门的十位哲人,都是他当时的弟子,现选择的名将,朝代不同,既不合礼仪,事例又不相合。

**古文:臣请删去名将配享之仪及十哲之称。 **

现代文:我请求除去选名将入庙接受祭祀的礼仪和他们十人的哲人称号。

古文:从之。

现代文:皇帝下诏同意了。

古文:建中三年十月,拜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

现代文:建中三年十月,他被任命为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

古文:时政事决在卢杞,播但敛衽取容而已。

现代文:当时政务由卢杞决定,关播只是顺从讨他的欢心。

古文:乏于知人之鉴,好大言虚诞者,播必悦而亲信之。

现代文:关播缺乏知人之明,喜欢说大话瞎吹的人,他必定欣赏并亲近信任。

古文:有李元平、陶公达、张愻、刘承诫,皆言谈诡妄,讠夸大可立功名,亦有微材薄艺。

现代文:李元平、陶公达、张訹、刘承诫,都喜欢说大话,吹嘘可以立大功,实际也有点才能。

古文:播累奏云元平等皆可将相也,请阅试用之,上以为然,以元平为补阙。

现代文:关播多次上奏说李元平等人都可任将相,请求考查任用他们,皇帝认为他说得对,任命李元平为补阙。

古文:会淮西节度李希烈叛乱,上以汝州要镇,令选择刺史。

现代文:遇上淮西节度李希烈反叛,皇帝认为汝州是重要城镇,命选派刺史。

古文:播荐元平为汝州刺史,寻加检校吏部郎中、汝州别驾,知州事。

现代文:关播推荐李元平任汝州刺史,不久提升李元平任检校吏部郎中、汝州别驾,知州事。

古文:元平至州旬日,为希烈所擒,汝州陷贼,中外哂之。

现代文:李元平到汝州只十天,被李希烈俘虏,汝州被叛军占领,朝廷内外都嘲笑关播。

古文:由是公达等未克任用。

现代文:因此陶公达等人没能被重用。

古文:播与卢杞等从驾幸奉天,既而杞、白志贞等并贬黜,播尚知政事,中外嚣然,以为不可,遂罢相,改刑部尚书。

现代文:关播和卢杞等随皇帝逃到奉天,后来卢杞、白志贞等人都被贬官,关播还掌管朝政,朝廷内外议论纷纷,认为不应该,于是被罢相,改任刑部尚书。

**古文:大臣韦伦等泣于朝曰: 宰相不能谋猷翊赞,以至今日,而尚为尚书,可痛心也! **

现代文:重臣韦伦等人在朝中哭着说: 当宰相不能谋划辅佐皇上,到了今天这地步,还官任尚书,我们觉得痛心!

古文:贞元四年,回纥请和亲,以咸安公主出降可汗,令播以本官加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持节充送咸安公主及册可汗使,奉使往来,皆清俭谨慎,蕃人悦之。

现代文:贞元四年,回纥请求和亲,皇帝将咸安公主下嫁回纥可汗,在关播原官职外加封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命持符节任送咸安公主和册封回纥可汗的使臣,他担任使臣去来,都清廉俭朴小心谨慎,异族人敬重他。

古文:使回,迁兵部尚书,固辞疾,请罢官,改太子少师致仕。

现代文:他出使归来,被提升任兵部尚书,但他称病坚决推辞,请求免官,后改任太子少师退休。

古文:播致仕之后,减去僮仆车骑,闭关守静,不萦外事,士君子重之。

现代文:关播退休后,裁减仆人车马,闭门静养,不干预外边的事务,当时士人都称赞他。

古文:贞元十三年正月卒,时年七十九,废朝一日,赠太子太保。

现代文:贞元十三年正月,他去世了,当时七十九岁,皇帝停止上朝一天致哀,赠官为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