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三

古文:裴冕,河东人也,为河东冠族。

现代文:裴冕,河东人,是河东的望族。

古文:天宝初,以门廕再迁渭南县尉,以吏道闻。

现代文:天宝初年,凭藉门荫关系再升为渭南县尉,以精明强干闻名。

古文:御史中丞王鉷充京畿采访使,表为判官。

现代文:御史中丞王钅共充任京畿采访使,上奏任他为判官。

古文:迁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

现代文:升为监察御史,担任殿中侍御史。

古文:冕虽无学术,守职通明,果于临事,鉷甚委之。

现代文:冕虽然不学无术,但恪守职责通晓明达,处事果断,钅共非常信任他。

古文:及鉷得罪伏法,时宰臣李林甫方窃权柄,人咸惧之,鉷宾佐数百,不敢窥鉷门。

现代文:到了钅共获罪伏法,此时宰臣李林甫窃取大权,人们都很怕他,钅共有宾客及辅佐之士数百人,都不敢偷看钅共的住宅。

古文:冕独收鉷尸,亲自护丧,瘗于近郊,冕自是知名。

现代文:冕只身一人收拾钅共的尸体,亲自护丧,埋葬在近郊,冕由于此事而知名。

古文: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行军司马,累迁员外郎中。

现代文: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奏表任他为行军司马,多次升为员外郎中。

古文:玄宗幸蜀,至益昌郡,遥诏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以冕为御史中丞兼左庶子,为之副。

现代文:玄宗幸驾到蜀,走到益昌郡时,遥诏太子担任天下兵马元帅,任冕为御史中丞兼任左庶子,为他的副职。

古文:是时,冕为河西行军司马,授御史中丞,诏赴朝廷。

现代文:此时,冕担任河西行军司马,授予御史中丞,诏令赶赴朝廷。

古文:遇太子于平凉,具陈事势,劝之朔方,亟入灵武。

现代文:在平凉遇见太子,陈述当时的形势,劝他到朔方去,赶快进入灵武。

古文:冕与杜鸿渐、崔漪等劝进曰: 主上厌勤大位,南幸蜀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天意人事,不可固违。

现代文:冕与杜鸿渐、崔漪等人劝说道: 自主上在大位上静心管理,现在幸驾到蜀,宗社神器必须有所归宿,天意人事不能固持违反。

古文:若逡巡退让,失亿兆心,则大事去矣!

现代文:如果徘徊退让,将失去众多人心,那么大事将去了!

**古文:臣等犹知之,况贤智乎! **

现代文:我们做臣的都知道这些,何况贤人智者呢!

古文:太子曰: 南平寇逆,奉迎銮舆,退居储贰,侍膳左右,岂不乐哉!

现代文:太子说: 在南方平定贼寇,迎接皇上,然后退让仍做太子,侍膳左右,不是很快乐吗?

**古文:公等何言之过也? **

现代文:你们为什么说这样不好呢?

古文:冕与杜鸿渐又进曰: 殿下藉累圣之资,有天下之表。

现代文:冕和杜鸿渐又进言说: 殿下凭借多年圣贤的资历,有统治天下的仪表。

古文:元贞万国,二十余年,殷忧启圣,正在今日。

现代文:元贞万国,二十多年,忧虑启望圣贤,正在今日。

古文:所从殿下六军将士,皆关辅百姓,日夜思归。

现代文:殿下手下的六军将士,都是百姓,日夜思念还乡。

**古文:大军一散,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从众,臣等敢以死请。 **

现代文:大军一旦离散,不可能再聚集,不如因此抚慰随从众心,我们都愿以死相恳求。

古文:凡劝进五上,乃依。

现代文:大约向殿下进言奉劝五次,于是依从。

古文:肃宗即位,以定策功,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倚以为政。

现代文:肃宗即位,来评定策略功劳,冕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靠他来从政。

古文:冕性忠勤,悉心奉公,稍得人心。

现代文:冕性格忠诚勤勉,全身心奉公逐渐取得人心。

古文:然不识大体,以聚人曰财,乃下令卖官鬻爵,度尼僧道士,以储积为务。

现代文:却不识大体,由于聚集钱财,于是命令卖官封爵,规定尼僧道士,以储积钱财为事务。

古文:人不愿者,科令就之,其价益贱,事转为弊。

现代文:有不愿意者,以法制处理,其官爵价格越来越低,此事变成了坏事。

古文:肃宗移幸凤翔,罢冕知政事,迁右仆射。

现代文:肃宗幸驾凤翔,罢免了冕的职务,任右仆射。

古文:两京平,以功封冀国公,食实封五百户。

现代文:两京平定后,以功劳封为冀国公,实封五百户。

古文:寻加御史大夫、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使。

现代文:不久加授御史大夫、成都尹,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古文:又入为右仆射。

现代文:又入朝廷任右仆射。

古文:永泰元年,与裴遵庆等并集贤待制。

现代文:永泰元年,与裴遵庆等人一并在集贤院待制。

古文:代宗求旧,拜冕兼御史大夫,充护山陵使。

现代文:代宗需求旧臣,升冕兼任御史大夫,充任护山陵使。

古文:冕以幸臣李辅国权盛,将附之,乃表辅国亲昵术士中书舍人刘烜充山陵使判官。

现代文:由于宠臣李辅国权势很大,冕准备依附于他,于是上表推荐与辅国所亲善的术士中书舍人刘火亘充任山陵使判官。

古文:烜坐法,冕坐贬施州刺史。

现代文:火亘获罪伏法,冕因受牵连贬为施州刺史。

古文:数月,移澧州刺史,复征为左仆射。

现代文:几个月后,移任他为澧州刺史,又升为左仆射。

古文:元载秉政。载为新平县尉,王鉷辟在巡内,冕常引之,载颇德冕。

现代文:元载掌权,当初载任新平县尉时,王钅共将此辟为巡视范围内,冕经常推荐载,载非常感激冕。

古文:会宰臣杜鸿渐卒,载遂举冕代之。

现代文:适逢宰臣杜鸿渐死了,载于是推荐冕替代他。

古文:冕时已衰瘵,载以其顺己,引为同列。

现代文:冕此时已经衰老,载由于是冕顺从自己,引荐他为自己同列。

古文:受命之际,蹈舞绝倒,载趋而扶起,代为谢词。

现代文:在受职的时候,冕高兴得跌倒在地,载快步扶起他,代他向皇上谢恩。

古文:冕兼掌兵权留守之任,俸钱每月二千余贯。

现代文:冕兼任掌管兵权留守之任,俸禄每月二千多贯。

古文:性本侈靡,好尚车服及营珍馔,名马在枥,直数百金者常十数。

现代文:性情爱好奢侈,喜好豪华车服及山珍海味,在枥的名马,价值数百金的有十几匹。

古文:每会宾友,滋味品数,坐客有昧于名者。

现代文:每次宴请宾客朋友,滋味品数,坐客中间有的人根本不知道馔肴的名称。

古文:自创巾子,其状新奇,市肆因而效之,呼为 仆射样 。

现代文:自己创建的头巾,其形状新奇,而在市场被仿效,称为 仆射样 。

古文:初代鸿渐,小吏以俸钱文簿白之,冕顾子弟,喜见于色,其嗜利若此。

现代文:当初替代鸿渐时,小吏将俸禄文本念给他听时,冕对子弟们喜形于色,其好钱财大多如此。

古文:拜职未盈月,卒,大历四年十二月也。

现代文:任职不满月,在大历四年便死了。

古文:上悼之,辍朝三日,赠太尉,赙制五百匹、粟五百石。

现代文:皇上悼念他,辍朝三天,赠予太尉,赠帛五百匹、粟五百石。

古文:裴遵庆,绛州闻喜人也。代袭冠冕,为河东著族。

现代文:裴茂,凭借门荫关系做官,多次升为京兆府司录参军。

古文:遵庆志气深厚,机鉴敏达,自幼强学,博涉载籍,谨身晦迹,不干当世之务。

现代文:来王真镇守陕州,推荐他为判官,王真转到襄州,又任为行军司马,王真待他非常看重。

古文:以门廕累授潞府司法参军,时年已老,未为人所知。

现代文:等到王真在淮西战败,茂不能留在其军,茂于是以密表上奏。朝廷认为王真掌握重兵,不喜欢他,下密诏由茂替代王真任襄州刺史,充当防御使。

古文:随调吏部,授大理寺丞,剖断刑狱,举正纲条,理行始著。

现代文:茂原来镇守城,等到接受密令后,率部下二千人赶赴襄阳。

古文:迁司门员外、吏部员外郎,专判南曹。

现代文:此时王真也奉诏仍然担任旧职,王真于是在江边渡口设置酒席等待他。

古文:天宝中,海内无事,九流辐辏会府,每岁吏部选人,动盈万数。

现代文:茂开始说借道入朝廷,等见到王真,马上说奉命替代他的职位,并且想马上处理事务。王真告诉他说: 王真已经奉皇上的命令又在此地复职。 茂迷惑不解,对他的手下人说: 此话荒谬。

古文:遵庆敏识强记,精核文簿,详而不滞,时称吏事第一,由是大知名。

现代文:于是指挥人马向王真的军队射箭,由此两军相互交战,茂大败,士卒几乎全部歼灭。

古文:天宝末,杨国忠当国,出不附己者例为外官,遵庆亦出为郡守。

现代文:茂逃回城旧营,調追过来抓住了他。朝廷想安定汉南,于是将此事归咎于茂。宝应元年七月,下敕令说:茂度量狭小,刚开始起兵便没成功,行事却无符节。

古文:肃宗即位,征拜给事中、尚书右丞、吏部侍郎。

现代文:等到失败被俘后,却又迟迟不赴召,快到京师时,皇上敕命下达。

古文:恭俭克己,迟重谨密,颇有时望。

现代文:茂被流放上路后,到了蓝田驿,赐予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