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四

古文:来瑱,邠州永寿人也。

现代文:来瑱,邠州永寿人。

古文:父曜,起于卒伍。

现代文:父亲曜,起用于卒伍。

古文:开元十八年,为鸿胪卿同正员、安西副都护、持节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后为右领军大将军、仗内五坊等使,名著西陲。

现代文:开元十八年,任鸿胪卿同正员、安西副都护、持节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后来任右领军大将军、仗内五坊等使,在西陲享有名声。

古文:宝应元年,以子贵,赠太子太保。

现代文:宝应元年,凭借儿子显贵,被赠以太子太保。

古文:瑱少尚名节,慷慨有大志,颇涉书传。

现代文:瑱年少时崇尚名节,慷慨怀有远大志向,阅览大量书传。

古文:天宝初,四镇从职。

现代文:天宝初年,在四镇任职。

古文:十一载,为左赞善大夫、殿中侍御史,充伊西、北庭行军司马。

现代文:十一年,任左赞善大夫、殿中侍御史,充任伊西、北庭行军司马。

古文:玄宗诏朝臣举智谋果决、才堪统众者各一人。

现代文:玄宗下诏,命令朝臣推荐具有智谋、处事果断及具有统帅众人才能的各一人。

古文:拾遗张镐荐瑱有纵横之略,临事能断,堪当御悔之任。

现代文:拾遗张镐推荐瑱具有纵横的才略,处置大事能当机立断,可以担任御侮之重托。

古文:丁母忧,以孝闻。

现代文:母亲去世,以孝敬闻名。

古文:安禄山反,张垍复荐之,起复兼汝南郡太守,未行,改颍川太守。

现代文:安禄山反叛,张土自又推荐他,起用为兼汝南郡太守,未任职,改为颍川太守。

古文:贼攻之。城中积粟素多,瑱缮修有备。

现代文:贼军攻城,城中积粮平时就很多,瑱修缮完备设施。

古文:贼继至城下,瑱亲射之,无不应弦而毙。

现代文:贼军来到城下,瑱亲手操弓射箭,敌军无不应弦而死。

古文:贼使降将毕思琛招瑱,琛即瑱父曜故将,城下拜泣吊瑱,瑱不应。

现代文:贼军派降将毕思琛向瑱招降,琛是瑱的父亲曜的老部将,琛在城下为瑱担忧而拜在地上哭泣,瑱不答应。

古文:前后杀贼颇众,咸呼瑱为 来嚼铁 。

现代文:前后杀死贼军很多,都呼喊瑱为 来嚼铁 。

古文: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摄御史中丞、本郡防御使及河南淮南游奕逐要招讨等使。

现代文:凭战功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升为御史中丞、本郡防御使以及河南淮南游奕逐要招讨等使职。

古文:鲁炅败于叶县,退守南阳,乃以瑱为南阳太守、兼御史中丞,充山南东道节度防御处置等使以代炅。

现代文:鲁炅在叶县战败,退守南阳,于是以瑱任南阳太守、兼御史中丞,充任山南东道节度防御处置等使替代炅。

古文:寻以嗣虢王巨为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因奏炅守南阳,诏各复本位。

现代文:不久以嗣虢王巨任为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由于上奏炅能够固守南阳,皇上诏令瑱官复本位。

古文:贼攻围南阳累月,瑱分兵与襄阳节度使魏仲犀救之。

现代文:贼军包围攻打南阳几个月,瑱分布兵力与襄阳节度使魏仲犀援救炅。

古文:犀遣弟孟驯将兵至明府桥,望风败走,贼追蹙,大败而还。

现代文:犀派遣其弟弟魏驯领兵到明府桥,望风而逃,贼军追赶,驯大败而回。

古文:兵素少,遇败,人情恟惧,瑱绥抚训练,贼不能侵。

现代文:南阳的军队素来就少,遭遇战败,人心恐惧,瑱安抚训练,使贼军不敢进犯。

古文:诏为淮南西道节度使。

现代文:诏令担任淮南西道节度使。

古文:收复两京,与鲁炅同制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大夫,封颍国公,食实封二百户,余如故。

现代文:收复两京后,与鲁炅同时加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大夫,封为颍国公,供养实封二百户,其余官职如故。

古文:乾元元年,召为殿中监。

现代文:乾元元年,诏任为殿中监。

古文:二年,初除凉州刺史、河南节度经略副大使。

现代文:二年,开始任凉州刺史、河南节度经略副大使。

古文:未行,属相州官军为史思明所败,东京震骇。

现代文:未任职,所属的官军在相州被史思明打败,东京震惊害怕。

古文:元帅司徒郭子仪镇谷水,乃以瑱为陕州刺史,充陕、虢等州节度,并潼关防御、团练、镇守使。

现代文:元帅司徒郭子仪镇守水,于是任瑱为陕州刺史,充任陕、虢等州节度,并担任潼关防御、团练、镇守使。

古文:乾元三年四月十三日,襄州军将张维瑾、曹玠率众谋乱,杀刺史史翙。

现代文:乾元三年四月十三日,襄州军将领张维瑾、曹率众叛乱,杀死刺史史岁羽。

古文:以瑱为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山南东道襄、邓、均、房、金、商、随、郢、复十州节度观察处置使。

现代文:以瑱任襄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充任山南东道襄、邓、均、房、金、商、随、郢、复十个州节度观察处置使。

古文:上元三年,肃宗召瑱入京。

现代文:上元三年,肃宗召令瑱回京师。

古文:瑱乐襄州,将士亦慕瑱之政,因讽将吏、州牧、县宰上表请留之,身赴诏命,行及邓州,复诏归镇。

现代文:瑱喜欢在襄州,手下将士也敬慕瑱的为政之道,由此瑱暗示将吏、州牧、县宰上表,请求将瑱留在襄州,自己服从诏命,当走到邓州时,皇上又诏令回襄州镇守。

古文:肃宗闻其计而恶之。

现代文:肃宗听说这个计谋后不喜欢他。

古文:后吕諲、王仲昇及中官皆言瑱布恩惠,惧其得士心,以瑱为邓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襄、邓、唐、复、郢、随等六州节度,余并如故。

现代文:后来吕、王仲升以及中官都说瑱广布恩惠,害怕他得到众人之心,以瑱任邓州刺史,充任山南东道襄、邓、唐、复、郢、随等六个州节度,其余官职如故。

古文:俄而淮西节度王仲昇与贼将谢钦让战于申州城下,为贼所虏。

现代文:不多时,淮西节度王仲升与贼军将领谢钦让在申州城展开战斗,升被贼军抓获。

古文:初,仲昇被围累月,吕諲病于江陵,瑱在襄州,又恐仲昇构己,遂顾望不救。

现代文:当初,仲升被包围几个月,吕在江陵患病,瑱在襄州,由于担心仲升对自己构罪,瑱于是顾望而不救援。

古文:及师出,仲昇已没。

现代文:等到出兵时,仲癉已经战败。

**古文:裴频表陈瑱之状,谋夺其位,称 瑱善谋而勇,崛强难制,宜早除之,可一战而擒也。 **

现代文:裴茂多次上表陈述瑱的情况,以谋求夺得他的职位,称 瑱善于谋略而且勇敢,崛起强盛难以制服,应该早些除掉他,可以在一次战斗中将他擒获 。

古文:肃宗然之,遂以瑱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安州刺史,充淮西申、安、蕲、黄、光、沔节度观察,兼河南陈、豫、许、郑、汴、曹、宋、颍、泗十五州节度观察使,外示尊崇,实夺其权也。

现代文:肃宗同意了,于是任瑱为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安州刺史,充任淮西申、安、蕲、黄、光、沔节度观察,兼河南陈、豫、许、郑、汴、曹、宋、颍、泗十五个州节度观察使,在表面上像是尊崇,实际是夺他的权力。

古文:加裴兼御史中丞、襄邓等七州防御使以代之。

现代文:加授裴茂兼御史中丞,襄邓等七个州防御使,以替代瑱。

古文:瑱惧不自安,上表称 淮西无粮馈军,臣去秋种得麦,请待收麦毕赴上 ,复讽属吏请留之。

现代文:瑱担心自己安全,上表称 淮西已经无粮食供应军队,臣去年秋天种了麦子,请求等收完麦子后赴任 ,又暗示所属部下向皇上奏书请求将他留下。

古文:裴于商州召募,以窥去就。

现代文:裴茂在商州召募兵马,以观察他的去向动静。

古文:宝应元年五月,代宗即位,因复授瑱襄州节度、奉义军渭北兵马等使,官如故,潜令裴图之。

现代文:宝应元年五月,代宗即位,又授予瑱为襄州节度、奉义军渭北兵马等使,其他官职如故,暗中命令裴茂图谋他。

古文:其月十九日,裴率众浮汉江而下。

现代文:十九日,裴茂率众兵马行船沿汉江而下。

古文:日暮,候者白瑱,谋于帐下,副使薛南阳曰: 尚书奉诏留镇,裴以兵代,是无名也。

现代文:太阳落山的时候,放哨的人告诉瑱,瑱在帐下谋划,副使薛南阳说: 尚书奉诏令留下镇守,裴茂带兵来想取代,这是没有名义的。

古文:且之智勇,非尚书敌也,众心归尚书,不归于。

现代文:况且茂的智谋勇敢是不能与尚书相比较的,众人之心归向尚书,不归向茂。

古文:彼若乘我之不虞,今夕而至,直烧城市,我众必惧而乱,彼乘乱而击,则可忧也。

现代文:他们如果乘我方不备,今天晚上袭击,直接燃烧城市,我方肯定会害怕而慌乱,敌人乘乱攻打,这是我方担忧之处。

**古文:若及明而至,尚书破之必矣。 **

现代文:如果等到天亮而来,尚书肯定能击败他们。

**古文:翌日平明,督军士五千列于谷水北,瑱以兵逆之,登高而阵,呼将士告之曰: 尔何事来? **

现代文:第二天天刚亮,茂率军士五千人在水以北列队,瑱派兵与之对峙,登上高处布阵,呼叫茂的将士告诉茂: 你来干什么?

古文:曰: 尚书不受命,谨奉中丞伐罪人。

现代文:回答说: 尚书不接受皇上命令,现奉中丞的命令讨伐罪人。

**古文:若尚书受替,谨当释兵。 **

现代文:如果尚书接受替代之令,我们马上解除兵围。

**古文:瑱曰: 恩制复除瑱此州。 **

现代文:瑱说: 皇上命令又任我来镇守此州。

**古文:及取告身敕书以示,军皆曰: 伪也。承命讨君,岂千里空归,富贵在于今日。 **

现代文:于是取来敕书展示,茂的士兵都说: 这是假的,奉命讨伐你,怎么能走了千里路却空手而归,富贵就决定于今天了。

古文:遂争射之。

现代文:于是争相射他。

**古文:瑱奔归旗下,薛南阳曰: 事急矣,请以三百骑为奇兵,尚书勿与之战。 **

现代文:瑱跑回旗下,薛南阳说: 情况紧急,请求以三百骑兵作为奇兵,尚书请不要和他们战斗。

古文:两军相见,遂以麾下旁万山而出其背,表里夹击,军大败,投水而死,杀获殆尽。

现代文:两军相见,于是从旁边的万山出击兵马,表里夹击,茂军大败,投水淹死,死伤殆尽。

古文:及弟荐脱身北走,妻子并为瑱所擒,瑱甚厚抚之。

现代文:茂和弟弟荐脱身向北逃跑,他们的妻和子被瑱所俘获,瑱以厚礼安抚他们。

古文:因抗表谢罪。

现代文:由此抗表谢罪。

古文:擒于申口,送至京师,长流费州,赐死于蓝田故驿。

现代文:在申口抓获茂,送到京师,长期流放到贾州,又在蓝田旧驿赐死。

古文:八月,瑱入朝谢罪,代宗特宠异之,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山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代左仆射裴冕充山陵使。

现代文:八月,瑱进入朝廷谢罪,代宗对他特别宠爱。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旧担任山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替代左仆射裴冕任山陵使。

古文:以尝侍轩闼,用存宽免之辜;缅范旧章,兼膺黜削之谴。

现代文:此时中官骠骑大将军程元振以身居要职处事,告发瑱言谈之中有不顺朝廷之意,王仲升在贼军平息后回朝,证明瑱与贼军合谋,致使仲升被贼军俘获二年,代宗对瑱长期内心不满。由此下诏书说:略。

古文:其身官爵,一切削除。宝应二年正月,贬播州县尉员外置。

现代文:宝应二年正月,贬为播州县尉员外置。

古文:翌日,赐死于鄠县,籍没其家。

现代文:第二天,在县赐死,没收家产。

古文:瑱之被刑也,门客四散,掩于坎中。

现代文:瑱被赐死后,其门客四处逃散,都躲藏起来。

古文:校书郎殷亮后至,独哭于尸侧,货所乘驴以备棺衾,夜诣县令长孙演以情告之,演义而从之。

现代文:校书郎殷亮后来赶到,独自一人在尸体旁痛哭,将自己骑的驴子卖掉用来买棺木殓衣,晚上以情告诉县令长孙演,演仗义同意了。

古文:亮夜葬而祭,走归京师。

现代文:亮在夜晚将瑱埋葬凭祭他,然后回到京师。

古文:代宗既悟元振之诬构,积其过而配流溱州。

现代文:代宗后来知道元振诬陷他人,连同过去的过失将他流放到溱州。

古文:先是,瑱行军司马庞充统兵二千人赴河南,至汝州,闻瑱死,将士鱼目等回兵袭襄州,左兵马使李昭御之,奔房州。

现代文:后来,瑱的行军司马庞充率二千兵马去河南,到达汝州,听到瑱死去的消息,将领鱼目等人带兵返回袭击襄州,左兵马使李昭抵御,又逃往房州。

古文:昭及薛南阳与右兵马使梁崇义不叶相图,为崇义所杀。

现代文:昭和薛南阳与右兵马使梁崇义之间不合谐,被崇义所杀。

古文:朝廷授崇义节度使、兼御史中丞以代瑱。

现代文:朝廷授予崇义为节度使,替代瑱兼任御史中丞。

古文:崇义瑱立祠,四时拜飨,不居瑱及正堂视事,于东厢下构一小室而寝止,抗疏哀请收葬,优诏许之。

现代文:崇义为瑱立祠,四时用酒食供奉,不住在瑱的厅室以及不在正堂处置公务,在东厢房建一小室睡觉,上奏哀请将瑱收葬,朝廷优先下诏同意了。

古文:广德元年,追复官爵。

现代文:广德元年追授原官爵。

古文:周智光,本以骑射从军,常有戎捷,自行间登偏裨。

现代文:周智光,原来以骑马射箭从军,经常立战功,不久任副将。

古文: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镇陕州,与之昵狎。

现代文:宦官鱼朝恩任观军容使,镇守陕州,与他亲近。

古文:朝恩以扈从功,恩渥崇厚,奏请多允,屡于上前赏拔智光,累迁华州刺史、同华二州节度使及潼关防御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现代文:朝恩凭借扈从的位置,受到很多皇上恩宠,奏请的事情大多同意,多次在皇上面前赏赐提拔智光,多次升为华州刺史、同华二州节度使及潼关防御使,加授检校工部尚书,兼任御史大夫。

古文: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蔷、浑、奴束刂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现代文: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浑、奴剌十多万人侵犯奉天、醴泉等县,智光出兵拦截,在澄城破敌,收缴驼、马等军资万计,并追逐敌兵到州。

古文:智光与杜冕不协,遂杀鄜州刺史张麟,坑杜冕家属八十一人,焚坊州庐舍三千余家。

现代文:智光与杜冕之间不和,于是杀死州刺史张麟,将杜冕家属共计八十一人活埋,烧毁坊州的房舍三千多家。

古文:惧罪,召不赴命。

现代文:害怕获罪,朝廷下诏却不赴命。

古文:朝廷外示优容,俾杜冕使梁州,实避仇也。

现代文:朝廷在外表示宽待,派杜冕出使梁州,实际上是避开智光和杜冕仇人相遇。

古文:永泰二年十二月,智光专杀前虢州刺史、兼御史中孙庞充。

现代文:永泰二年十二月,智光独断地要杀前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

古文:充方居缞绖,潜行,智光追而斩之。

现代文:充正在服丧事,暗中逃走,智光追赶他将他杀死。

古文:又劫诸节度使进奉货物及转运米二万石,据州反。

现代文:又劫持各节度使进奉皇上的货物以及所运输的大米二万石,占据本州反叛。

古文:智光自鄜坊专杀,朝廷患之,遂聚亡命不逞之徒,众至数万,纵其剽掠,以结其心。

现代文:自从智光在州独断杀人,朝廷认为他是祸患,又聚集亡命之徒近万人,纵容他们剽掠,以结交他们的心。

古文:初,与陕州节度使皇甫温不协,监军张志斌自陕入奏,智光馆给礼慢,志斌责其不肃。

现代文:当初,与陕州节度使皇甫温不和,监军张志斌从陕州来进奏,智光在礼节上给予怠慢,志斌责备他不肃紧。

古文:智光大怒曰: 仆固怀恩岂有反状!

现代文:智光大怒说: 仆固怀恩怎么能有反状!

古文:皆由尔鼠辈作福作威,惧死不敢入朝。

现代文:都是你们这些鼠辈作威作福,怕死不敢进朝。

**古文:我本不反,今为尔作之。 **

现代文:我本来不想反叛,今天为了你就反叛了。

古文:因叱下斩之,脔其肉以饲从者。

现代文:喝令将其斩首,将其肉切成小块给同行来的人吃。

古文:时淮南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崔圆入觐,方物百万,智光强留其半。

现代文:此时淮南节度使崔圆入朝觐见皇上,准允进献物品百万,智光强行留下一半。

古文:举选之士竦骇,或窃同州路以过,智光使部将邀斩于乾坑店,横死者众。

现代文:举选的人非常惊吓,有的人偷偷地从同州绕过,智光派部将在乾坑店将他们杀死,死者很多。

古文:优诏以智光为尚书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以授之。

现代文:朝廷宽容他任他为尚书左仆射,派中使余元仙持告示去他那里授予官职。

古文:智光受诏慢骂曰: 智光有数子,皆弯弓二百斤,有万人敌,堪出将入相。

现代文:智光在接受诏令时蛮横地骂道: 智光有几个儿子,都能持二百斤的弓箭,可抵挡万人,完全能够做将入相。

**古文:只如挟天子令诸侯。天下只有周智光合作。 **

现代文:如果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只有周智光能做。

古文:因历数大臣之过。元仙股怵,智光增绢百匹遣之。

现代文:由此,历数朝中大臣的罪过,元仙害怕,智光赠送给他百匹绢布送走他。

古文:于州郭置生祠,俾将吏百姓祈祷。

现代文:在州周围修置生祠,使将吏百姓在里面祈祷。

古文:大历二年正月,密诏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郭子仪率兵讨智光,许以便宜从事。

现代文:大历二年正月,秘密诏令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郭子仪率兵讨伐智光,准备见机行事灵活处理。

古文:时同、华路绝,上召子仪女婿工部侍郎赵纵受口诏付子仪,纵裂帛写诏置蜡丸中,遣家童间道达焉。

现代文:当时同州、华州的道路断绝,皇上召见郭子仪的女婿工部侍郎赵纵接受口头诏令交付给郭子仪,赵纵裁帛书写诏令放进蜡丸中,派遣家童抄小路送达。

古文:子仪奉诏将出师,华州将士相顾携贰。

现代文:郭子仪奉命诏令准备出师,华州将士相继叛离。

古文:智光大将李汉惠自同州以其所管降子仪。

现代文:周智光的大将军李汉惠从同州率其所属投降郭子仪。

古文:贬智光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如故。

现代文:周智光被贬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如故。

古文:乃听将一百人随身,便路赴任,其所部将士官吏,一无所问。

现代文:于是带领一百人随从,抄小道赴任,其所领属的将士官吏,一无所问。

古文:乃以兵部侍郎张仲光为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潼关防御使;又以大理卿敬括为同州刺史、兼御史大夫、长春宫等使。

现代文:于是任兵部侍郎张仲光为华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潼关防御使;又任大理卿敬括为同州刺史、兼御史大夫、长春宫等使。

古文:是日,智光为帐下将斩首,并子元耀、元干等二人来献。

现代文:这天,周智光被其营帐的部下斩首,一并儿子元耀,元斡二人献上。

古文:丁卯,枭智光首于皇城之南街,二子腰斩以示众。

现代文:丁卯时辰,悬挂周智光的头于皇城的南街,两个儿子腰斩用来示众。

古文:判官监察御史邵贲、都虞候蒋罗汉并伏诛,余党各以亲疏准法定罪。

现代文:判官监察御史邵贲、都虞候蒋罗汉一并伏法杀头,余党各以亲疏依法定罪。

古文:命有司具仪奏告太清宫、太庙、七陵。

现代文:命令有司具仪上奏告太清宫、太庙、七陵。

古文: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入观,次潼关,闻智光阻兵,驻所部将往御之。

现代文:当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朝见帝王,驻扎潼关,听说智光阻兵,派其部将前去抵御。

古文:及智光死,忠臣进兵入华州大掠,自赤水至潼关二百里间,畜产财物殆尽,官吏至有著纸衣或数日不食者。

现代文:等到智光一死,李忠臣率兵进入华州大肆掠夺,从赤水到潼关二百里间,畜产财物抢劫一空,官吏有的穿纸衣,有的多日没有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