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古文:睿宗诸子○皇帝宪惠庄太子捴惠文太子范惠宣太子业隋王隆悌睿宗六子:昭成顺圣皇后窦氏生玄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生让皇帝,宫人柳氏生惠庄太子,崔孺人生惠文太子,王德妃生惠宣太子,后宫生隋王隆悌。

现代文:唐睿宗有六子,昭成顺圣皇后窦氏生玄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生让皇帝,宫人柳氏生惠庄太子,崔孺人生惠文太子,王德妃生惠宣太子,后宫生隋王隆悌。

古文:让皇帝宪,本名成器,睿宗长子也。

现代文:让皇帝李宪,本名成器,是睿宗的长子。

古文:初封永平郡王。

现代文:开始封永平郡王。

古文:文明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

现代文:文明元年,立为皇太子,当时他才六岁。

古文:及睿宗降为皇嗣,则天册授成器为皇孙,与诸弟同日出阁,开府置官属。

现代文:到睿宗降为皇嗣,武则天册授成器为皇孙,与他的五个弟弟同一天离朝廷到封地做藩王,开建府署,设置僚属。

古文:长寿二年,改封寿春郡王,仍却入阁。长安中,累转左赞善大夫。加银青光禄大夫。

现代文:长寿二年,改封寿春郡王,长安年中,调任左赞善大夫,加银青光禄大夫之荣誉职。

古文:中宗即位,改封蔡王,迁宗正员外卿,加赐实封四百户,通旧为七百户。

现代文:中宗即位,改封蔡王,升任宗正员外卿,加赐实封四百户,加上原来的共七百户。

古文:成器固辞不敢当大国,依旧为寿春郡王。

现代文:成器坚决辞谢表示不敢当大国,依旧为寿春郡王。

古文:唐隆元年,进封宋王。

现代文:景云元年,晋封李成器为宗王。

古文:其月,睿宗践祚,拜左卫大将军。

现代文:同一月,睿宗登位,李成器授左卫大将军之职。

古文:时将建储贰,以成器嫡长,而玄宗有讨平韦氏之功,意久不定。

现代文:当时将要立皇位继承人,因李成器是嫡长子,而玄宗又有讨平韦氏的大功,故久久不能定。

古文:成器辞曰: 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

现代文:李成器辞让说: 储君,是国家的职位,太平时节就以嫡长子为先,国难之时就应归于有功的。

古文: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

现代文:若处理不当,就海内失望,这不是国家吉祥事。

**古文:臣今敢以死请。 **

现代文:臣斗胆以死请求不要立我为储君。

古文: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

现代文:李成器成天涕泣坚决辞让,言语很恳切。

古文:时诸王、公卿亦言楚王有社稷大功,合居储位。

现代文:当时,诸王和公卿也说平王李隆基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储君。

古文:睿宗嘉成器之意,乃许之。

现代文:睿宗很赞赏成器的心意,就同意了。

古文:玄宗又以成器嫡长,再抗表固让,睿宗不许。乃下制曰: 左卫大将军、宋王成器,朕之元子,当践副君。以隆基有社稷大功,人神佥属,由是朕前恳让,言在必行。

现代文:李隆基又以成器是长兄又一次上表固让,睿宗不许,就下诏 :左卫大将军、宋王成器,朕的长子,本当立为储君,但以三子李隆基有社稷大功,人神共睹,由此,我以其诚心让位,言在必行。

古文:天下至公,诚不可夺。

现代文:天下大公,诚不可夺。

**古文:爰符立季之典,庶协从人之愿。成器可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别加实封二千户。赐物五千段、细马二十匹、奴婢十房、甲第一区、良田三十顷。 **

现代文:从天人之愿,立隆基为储君,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另外加实封三千户,赐五色绸五千段,细马二十匹,奴婢十户,大住宅一区,良田三十顷。

古文:其年十一月拜尚书左仆射,寻迁司徒,其太师、都督并如故。

现代文:这一年十一月,拜尚书左仆射,不久又任司徒。太师,都督之职如故。

古文:明年,表让司徒,拜太子宾客,兼扬州大都督如故。

现代文:第二年,李成器上表辞让司徒之职,拜太子宾客,兼扬州大都督如故。

古文:时太平公主阴有异图,姚元之、宋璟等请出成器及申王成义为刺史,以绝谋者之心。由是成器以司徒兼蒲州刺史。

现代文:当时,太平公主阴有异图,姚元之、宋王景等请求调出李成器和申王李成义为刺史,来断绝有异图者的心,由此,李成器以司徒兼蒲州刺史。

古文:玄宗尝制一大被长枕,将与成器等共申友悌之好,睿宗知而大悦,累加赏叹。

现代文:玄宗曾制了一床被和长枕,将与成器等共申兄弟亲情,睿宗得知,非常高兴,大加赞叹。

古文:先天元年八月,进封司空。

现代文:先天元年八月,晋封成器为司空。

古文:及玄宗讨平萧至忠、岑羲等,成器又进位太尉,依旧兼扬州大都督,加实封一千户。

现代文:到玄宗讨平萧至忠、岑羲等,成器又晋位任太尉,依旧兼扬州大都督之职,又加实封一千户。

古文:月余,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其太尉、扬州大都督并停。

现代文:一月余,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和扬州大都督之职并停。

古文:开元初,历岐州刺史,开府如故。

现代文:开元初年,历任岐州刺史、开府如故。

古文:四年,避昭成皇后尊号,改名宪,封为宁王,实封累至五千五百户。又历泽?泾等州刺史。

现代文:开元四年,避昭成皇后的尊号,改名为宪,封为宁王,实封加起来有五千五百户,又历任泽、泾二州刺史。

古文:初,玄宗兄弟圣历初出閤,列第于东都积善坊,五人分院同居,号 五王宅 。

现代文:当初,玄宗兄弟在圣历初年搬出宫廷居住,五人分院同居,号五王宅。

古文:大足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亦号 五王宅 。

现代文:大足元年,随武则天到长安,赐给在兴庆坊的宅第,也称五王宅。

古文:及先天之后,兴庆是龙潜旧邸,因以为宫。

现代文:到先天年以后,兴庆坊是玄宗皇帝住过的宅第,因此这宅第就成了宫。

古文:宪于胜业东南角赐宅,申王捴、岐王范于安兴坊东南赐宅,薛王业于胜业西北角赐宅,邸第相望,环于宫侧。

现代文:李宪在胜业东南角赐宅,申王扌为、岐王范在安兴坊东南赐宅,薛王业在胜业的西北角赐宅,府邸相望,环绕于宫的四周。

古文:玄宗于兴庆宫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现代文:唐玄宗在兴庆坊的西南置楼,西面题的是: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的是:勤政务本之楼。

古文:玄宗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谑,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诸王每日于侧门朝见,归宅之后,即奏乐。纵饮,击球斗鸡,或近郊从禽,或别墅追赏,不绝于岁月矣。

现代文:唐玄宗经常登楼,听到诸王府的乐声,便召他们登楼同榻宴饮,有时就亲自到他们宅第,赐金分帛,给他们最大快乐和赏赐,诸王每天在侧门朝见,归宅之后,吃酒作乐、击毽斗鸡,或者到近郊追逐鸟兽,或者在别墅作乐,天天不断。

古文:游践之所,中使相望,以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故人无间然。

现代文:游玩所到之处,中使相望,都认为天子兄弟之间友爱,近古无比,彼此之间无隔阂。

古文:玄宗既笃于昆季,虽有谗言交构其间,而友爱如初。

现代文:唐玄宗对兄弟的友情特深,即使有谗言挑拨离间,但仍友爱如初。

古文:宪尤恭谨畏慎,未曾干议时政及与人交结,玄宗尤加信重之。

现代文:李宪尤其恭谦小心,从不干议时政,也不与人交结,唐玄宗也特别信任看重。

古文:尝与宪及岐王范等书曰: 昔魏文帝诗云: 西山一何高,高处殊无极。

现代文:玄宗曾给他和岐王范等写信,说: 过去魏文帝有诗云: 西山一何高,高处殊无极。

古文: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

现代文: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

古文:赐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

现代文:赐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

**古文: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 **

现代文: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

古文:朕每思服药而求羽翼,何如骨肉兄弟天生之羽翼乎!

现代文:朕每想到服药而求羽翼,哪里赶得上骨肉兄弟间的羽翼呢?

古文:陈思有超代之才,堪佐经纶之务,绝其朝谒,卒令忧死。

现代文:陈思王有超人之才,能辅佐国家大事,但不让他朝见谒拜,终使忧死。

古文:魏祚未终,遭司马宣王之夺,岂神丸之效也!

现代文:魏的国运未襄,却遭司马宣王夺权,哪里是神丸之效;舜是大圣人,不记弟弟象的恶行而亲九族,九族和睦,百姓守纪安宁。

古文:虞舜至圣,拾象傲之愆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此为帝王之轨则,于今数千岁,天下归善焉。朕未尝不废寝忘食钦叹者也,顷因余暇,妙选仙经,得此神方,古老云 服之必验 。

现代文:这是帝王的行为准则,到今天已数千年,天下的人都走上了善道,朕一想到这些,就废寝忘食,感叹不已。前一段时间因稍有余暇,妙选仙经,发现这一神方,古老云 服之必验 。

**古文:今分此药,愿与兄弟等同保长龄,永无限极。 **

现代文:今分此药,愿我们兄弟同保长寿,永无极限。

古文:宪,开元九年兼太常卿。

现代文:李宪在开元九年兼任太常卿。

古文:十四年,停太常卿,依旧为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十四年,停太常卿职,依旧是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二十一年,复拜太尉。

现代文:二十一年,又拜太尉。

古文:二十八年冬,宪寝疾,上令中使送医药及珍膳,相望于路,僧崇一疗宪稍瘳,上大悦,特赐绯袍鱼袋,以赏异崇一。

现代文:二十八年冬,李宪卧病在床,玄宗令中使送医药和珍膳,接连不断。僧崇一治疗李宪的病,渐渐好转,玄宗非常高兴,特赐僧崇一绯袍鱼袋,奖赏。

古文:时申王等皆先薨,唯宪独在,上尤加恩贷。

现代文:当时,申王等都先死,只有李宪独在,玄宗特别加以关怀。

古文:每年至宪生日,必幸其宅,移时宴乐。

现代文:每年到李宪的生日,一定亲自去庆贺,在一起宴乐。

古文:居常无日不赐酒酪及异馔等,尚食总监及四方有所进献,食之稍甘,即皆分以赐之。

现代文:过不了几天都要赐酒酪及奇珍佳肴。四方所进献的,只要自己吃了觉得味美的,马上就赐给李宪。

古文:宪尝奏请年终录付史馆每年至数百纸。

现代文:李宪曾写的奏表年终整理付史馆留存,每年达数百页。

**古文:二十九年冬,京城寒甚,凝霜封树,时学者以为《春秋》 雨木冰 即此是,亦名树介,言其象介胄也。宪见而叹曰: 此俗谓树稼者也。谚曰: 树稼,达官怕。 **

现代文:开元二十九年冬,京城特别寒冷,凝结的霜封树,当时学者认为《春秋》中所说的 雨水冰 就是这种状况,也称之为树介,说的是它好像介胄,李宪见此景而叹道: 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树稼,谚语说: 树稼,达官怕。

**古文:必有大臣当之,吾其死矣。 **

现代文:必定有大臣承受灾难,我恐怕要死了。

古文:十一月薨,时年六十三。

现代文:这年十一月死,享年六十三。

古文:茂行若此,易名是凭,自非大号,孰副休烈。按谥法推功尚善曰 让 ,德性宽柔曰 让 ,敬追谥曰让皇帝,宜令所司择曰备礼册命。

现代文:玄宗知死讯,号啕痛哭,左右都掩涕。第二天,玄宗下诏,追怀其高尚品德 ,能以位让,存则能用成其节,殁则当表其贤 , 谦以自牧,乐以为善 。非最高名号,哪能副其实。 谥法推功尚善曰让,德行宽柔曰让,敬追谥让皇帝,当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

古文:宪长子汝阳郡王璡又上表恳辞,盛陈先意,谦退不敢当帝号,手制不许。

现代文:李宪的长子汝阳郡王李又上表恳辞,陈述父亲之意,谦退不敢当帝号,玄宗不许。

古文:及册敛之日,内出御衣一副,仍令右监门大将军高力士赍手书置于灵座之前,其书曰:

现代文:到册封之日,内府出御衣一套,令右监门大将军高力士送玄宗亲笔手书放在灵座之前。

古文:又制追赠宪妃元氏为恭皇后,祔葬于桥陵之侧。

现代文:又追赠宪妃元氏为恭皇后,合葬于桥陵之侧。

古文:及将葬,上遣中使敕璡等务令俭约,送终之物,皆令众见。

现代文:到下葬的时候,玄宗遣中使告谕李等务必节俭,送终之物,不要特殊。

古文:所司请依诸陵旧例,圹内置千味食。监获使、左仆射裴耀卿奏曰: 尚食所料水陆等味一千余种,每色瓶盛,安于藏内,皆是非时瓜果及马牛驴犊麞鹿等肉,并诸药酒三十余色。仪注礼料,皆无所凭。

现代文:有司准备依旧例,墓穴内放千味食一,监护使、左仆射裴耀卿上奏说山珍海味千余种,每色瓶,安放墓穴内,都不是时令物品。 天恩每次申明让帝生前习惯,务令俭约,凡在礼外所加之物,恐怕让帝在九泉之下也会不安。

**古文:伏望依礼减省,以取折衷。 **

现代文:伏望依礼减省。

古文:制从之。及发引,时属大雨,上令庆王泽已下泥中步送十数里,制号其墓为惠陵。

现代文:玄宗听从,到出殡抬出灵柩时,正下大雨,玄宗派庆王李潭下泥中步送十数里,给他墓命名为惠陵。

古文:有子十一人。

现代文:李宪有十子,都历官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