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九

古文: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

现代文: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

古文: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

现代文:万历二十五年考中乡试第一名,七年后成为进士,由庶吉士担任赞善。

古文: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现代文:跟着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法、数学、火器,得到了诸门学问的要义。

古文: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

现代文:于是广泛阅读有关兵机、屯田、盐策、水利等各种书籍。

古文: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

现代文:杨镐四路出兵失败,京师受到很大震动。

古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现代文:徐光启多次上疏请求练兵自卫。神宗皇帝支持他,破格提拔为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古文:练兵通州,列上十议。

现代文:徐光启在通州练兵,上书给皇帝提出了十项意见。

古文: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

现代文:这时辽东战事正在危急关头,政府没有能够满足他的要求。

古文: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现代文:徐光启上疏争论,于是稍微发给民兵一些军事器械。

古文:未几,熹宗即位。

现代文:不久,熹宗即位。

古文: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

现代文:徐光启的志向得不到拓展,请求皇帝裁并淘汰他,皇帝不答应,不久因病回家。

古文:既而以疾归。

现代文:辽阳失陷,召见起用他。

古文: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

现代文:回到朝廷,极力请求多铸造一些西洋大炮,以加强城邑的防守能力。

古文: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

现代文:皇帝认为他说得好,正准备讨论施行,但徐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意见不合,御史丘兆麟弹劾他,又一次称病回家。

古文: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

现代文:天启三年官复原职,不久提拔为礼部右侍郎。

古文: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现代文:五年魏忠贤的党徒智铤弹劾他,被剥夺官职在家闲居。

古文: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

现代文:崇祯元年征召回到朝廷,再次陈述练兵的主张。

古文: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

现代文:不久,以礼部左侍郎的身份管理部里的工作。

古文: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现代文:皇帝正担心国家的资财不够用,下令廷臣进献屯田、盐务方面的好计策。

古文: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

现代文:徐光启说屯田的关键在于开垦荒地,盐政的关键在于严禁私商贩卖。

古文: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

现代文:皇帝奖励他,采纳了他的意见,提拔他为礼部尚书。

古文: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

现代文:这时皇帝因为日食的预测与实际不相符,想要追究天文台官员的过失。

古文:光启言: 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

现代文:徐光启说: 天文台官员预测天象根据郭守敬的历法。

古文: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现代文:元朝时曾经说应当日食却没有出现日食,郭守敬尚且如此,不能怪罪台官的预测不灵。

**古文: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

现代文:微臣听说历法使用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误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加以修正。

古文: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

现代文:皇帝听从他的话,下诏让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等人推算历法,让徐光启做监督。

古文: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日躔历指》一卷、《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日躔表》二卷、《割圜八线表》六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通率表》一卷。

现代文:崇祯四年春天正月,徐光启进献《日躔历指》一卷、《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日躔表》二卷、《割圜八线表》六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通率表》一卷。

古文: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

现代文:这年冬天十月初一,日食,又上测侯四说。

古文: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现代文:他分辨时差里差的方法,最详细周密。

古文: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

现代文:崇祯五年五月以尚书身份兼任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讨论国家机密,和郑以伟同时任命。

古文: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现代文:不久加封太子太保,进入文渊阁。

古文: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

现代文:徐光启一向有经世的才干,也有大干一番事业的抱负。

古文: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

现代文:但当他受到重用时,年纪已老,又正当周延儒、温体仁当政,不可能有什么建树。

古文:明年十月卒。赠少保。

现代文:第二年十月去世,追赠为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