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七

古文:艾万年,米脂人。

现代文:艾万年,米脂人。

古文:由武学生从军,积功至神木参将。

现代文:早年由武学生从军作战,积累战功做到神木参将。

古文:崇祯四年从曹文诏复河曲。

现代文:崇祯四年,万年跟着曹文诏收复了河曲。

古文:点灯子入山西,万年从文诏连败之桑落镇、花地窊、雾露山。都司王世虎、守备姚进忠战死。

现代文:点灯子进入山西后,万年跟着文诏在桑落镇、花地纞、雾露山连连打败他,都司王世虎、守备姚进忠战死。

古文:贼退屯石楼之康家山,西距河三十里。绥德知州周士奇、守备孙守法伏兵含峪,渡河袭杀之。

现代文:贼寇退驻石楼地区的康家山,往西距离黄河三十里,绥德知州周士奇、守备孙守法在含峪埋下伏兵,渡过黄河突袭成功杀掉了点灯子。

古文:五年从参政樊一蘅讨平不沾泥。

现代文:五年万年跟随参政樊一衡讨伐、平定了不沾泥。

古文:山西告警,隶文诏东讨,与李卑一月奏五捷。又与贺人龙败八大王、扫地王兵。

现代文:山西传来战警,万年隶属于文诏部下东讨,和李卑一起一个月内五次告捷,又和贺人龙一道打败了八大王、扫地王的贼兵。

古文:明年,贼将东遁,连破之延家山、亢义村、贾寨村,擢副总兵。

现代文:第二年贼兵打算向东逃窜时,万年在延家山、亢义村、贾家村连连打败他们,被提升为副总兵。

古文:初,山西既中贼,其土寇亦乘间起,三关王刚、孝义通天柱、临县王之臣皆残破城邑。

现代文:当初山西在受到流寇侵扰之后,当地的土匪也乘机而起,三关的王刚、孝义的通天柱、临县的王之晋都打家劫舍,破坏城镇。

古文:后见贼衰,相继归顺,然阴结党不散。

现代文:后来看到流寇衰败,他们相继归顺,但暗中拉帮结伙不肯解散。

古文:巡抚戴君恩新视事,谋诛之。

现代文:巡抚戴君恩刚刚上任,打算除掉他们。

古文:七年正月迎春,召王刚宴,杀之,并杀通天柱于他所,而万年亦捕杀王豹五与其党领兵王,生擒翻山动,姬关锁、掌世王,献俘京师,晋中巨盗略靖。

现代文:七年正月迎春时,君恩召王刚来参加宴会,把他杀了,又在别的地方杀死了通天柱,万年也捕杀了王豹五和他的同伙领兵王,活捉了翻山动、姬关锁、掌世王,把他们送到了京师,山西的巨盗大都被平定了。

古文:豹五即之臣也。

现代文:豹五也就是之臣。

古文:有议君恩杀降者,给事中张第元力言诸贼蹂躏之惨,请录万年功。

现代文:有人议论说万年杀害降人,给事中张第元极力陈述这些土匪糟踏山西的惨状,请登录万年的功绩。

古文:万年适遘疾告归,寻加署都督佥事。

现代文:万年当时正生病请假在家,不久朝廷给他加官试任都督佥事。

古文:八年二月,上疏言:

现代文:八年二月,万年上书说:

古文:臣仗剑从戎七载,复府谷,解孤山围,救清水、黄甫、木瓜十一营堡。转战高山,设伏河曲,有马镇、虎头岩、石台山、西川之捷。

现代文: 我仗剑从军历经七载,收复府谷,解孤山之围,援救过清水、黄甫、木瓜等十一座营堡,转战于崇山峻岭之中,在河曲打过埋伏,先后取得了马镇、虎头岩、石台山、西川之战的胜利。

古文:战平阳、汾州、太原,复临县及虒亭驿。大小数十战,精力尽耗。

现代文:在山西先后战于平阳、汾州、太原,收复了临县及虎亭驿,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下来,精力都耗尽了。

古文:与臣共事者李卑,溘先朝露。

现代文:和我一起共事的李卑,已经溘然长逝了。

古文:臣病势奄奄,犹力战冀北。

现代文:我病势奄奄,仍然在冀北力战。

古文:又抚剿王刚、豹五、领兵王、通天柱,解散贼一万三千有奇。

现代文:去年又招抚、剿灭了王刚、豹五、领兵王、通天柱等,解散了一万三千多贼兵。

古文:蒙恩许臣养病,而督臣洪承畴檄又至,臣不敢不力疾上道。但念灭贼之法,不外剿抚,今剿抚俱未合机宜,臣不得不极言。

现代文:皇上开恩批准我在家养病,而督臣洪承畴的征召檄文又来了,我不敢不扶病上路,但考虑消除贼寇的办法不外乎剿灭或招安,现在剿灭和招安两种办法都不得当,我不得不斗胆直言。

古文:夫剿贼不患贼多,患贼走。

现代文: 剿灭贼寇不怕他人多,怕他流窜。

古文:盖叠嶂重峦,皆其渊薮,兵未至而贼先逃,所以难灭,其故则兵寡也。

现代文:重峦叠嶂都是贼兵的聚集点,官兵还没到他就先跑掉了,所以不好消灭他,原因在于官兵人手少。

古文:当事非不知兵寡,因糗粮不足,为苟且计,日引月长,以至于今,虽多措饷,多设兵,而已不可救矣。

现代文:掌权者并不是不知道官兵人少,只是因为粮草不足,所以做那种得过且过的打算,天长日久,延续到现在,即使多凑饷,多派兵力,也已经无法挽救了。

古文:宜合计贼众多寡,用兵若干,饷若干,度其足用,然后审察地利,用正用奇,用伏用间,或击首尾,或冲左右,有不即时殄灭者,臣不信也。

现代文:我认为应该合计贼兵到底有多少,应该用多少官兵,多少粮饷,估计够用时,再审察地利,或者正面进攻,或者奇兵袭击,或者打埋伏,或者走小路,或者打击贼兵首尾,或者冲击贼兵左右,这样我不相信还会有不能立即消灭的。

古文:次则行坚壁清野之法,困贼于死地,然后可言抚。

现代文: 其次就是推行坚壁清野的办法,把贼兵困于死地,然后才能谈论招安。

古文:盖群贼携妻挈子,无城栅,无辎重,暮楚朝秦,传食中土,以剽掠为生。

现代文:群贼拖家带口,没有城栅,没有辎重,晚上在湖北早上就到了陕西,在中原地带辗转觅食,以剽掠为生。

古文:诚令附近村屯移入城郭,储精兵火器以待之,贼衣食易尽,生理一绝,鸟惊鼠窜。

现代文:假如让附近乡村的居民迁入城中,城中准备精兵火器等着他,贼兵衣食不足,容易用完,生路一断绝,就会如同飞鸟一样惊逃,如老鼠一样亡命了。

古文:然后选精锐,据要害以击之;或体陛下好生之心,诛厥渠魁,宥其协从,不伤仁,不损威,乃抚剿良策。

现代文:然后朝廷派遣精锐部队,占据要害打击他们;或者陛下体察爱惜生灵的善心,杀掉贼首,宽恕那些胁从的百姓,这样无害于爱人之德,无损于朝廷尊严就消除了贼寇,这才是剿灭、招安的好办法呀。

古文:帝深嘉之,下所司议行,然卒不能用其策也。

现代文:崇祯皇帝十分称赞他的主意,把他的奏议交给有关部门讨论执行,但最终还是没能使用他的计策。

古文:寻授孤山副总兵,戍平凉。

现代文:不久万年出任孤山副总兵,驻守平凉。

古文:当是时,总督洪承畴迫六月灭贼之期,急进战。

现代文:这个时候,总督洪承畴迫于六个月消灭贼寇的限期,急于进战。

古文:诸将见贼众兵寡,咸自揣不敌,而势不可止。

现代文:将领们看到贼兵多官兵人少,都自己猜想打贼兵不过,但势不得已。

古文:万年及副将刘成功、柳国镇,游击王锡命合兵三千,以六月十四日至宁州之襄乐,遇贼大战,斩首数百。

现代文:万年和副将刘成功、柳国镇,游击王锡命联合了三千官兵,于六月十四日到达宁州襄乐一带遇上贼兵展开大战,斩敌数百人。

古文:伏兵骤起,围之数重。

现代文:突然伏兵出来把他们包围了几层。

古文:万年、国镇力战不支,皆战殁。

现代文:万年、国镇拼死相战,体力不支,都阵亡了。

古文:军中失二将,为夺气。

现代文:成功、锡命带着重伤逃回来,士卒死了一千多人。

古文:猛如虎,本塞外降人,家榆林,积功至游击。

现代文:朝廷得知后按规定对万年给予了追赠和抚恤。猛如虎,原来是从塞外过来归附的降人,家住在榆林,早年从军,积累战功做到游击将军。

古文:崇祯五年,击邢红狼于高平,解其围。

现代文:崇祯五年,如虎在高平攻打邢红狼,解除了他对高平的围困。

古文:明年败贼寿阳黑山,覆姬关锁军。

现代文:第二年,他又在寿阳黑山打败贼寇,铲除了姬关锁的贼兵。

古文:已,从曹文诏追贼西偃、碧霞村,斩混世王。

现代文:后来跟着曹文诏在西偃、碧霞村追击贼寇,斩杀了混世王。

古文:与颇希牧逐贼寿阳东。又与陈国威、马杰破来远寨。

现代文:接着他跟颇希牧一道在寿阳东部追赶贼寇,又和陈国威、马杰一道打下了来远寨。

古文:从文诏大破贼范村。

现代文:之后他跟随文诏在范村把贼寇打得大败。

古文:国威以步卒三百夜劫贼红山岭,如虎、杰及虎大威、和应诏击杀九条龙。

现代文:国威率领三百名步兵在红山岭夜袭贼寇,如虎、马杰及虎大威、和应诏打败并杀掉了九条龙。

古文:寻以巡抚许鼎臣命,由文水入山剿贼。

现代文:不久,按照巡抚许鼎臣的命令,如虎从文水出发进山里边剿贼。

古文:又与大威、应诏、杰由皋落山剿东犯之贼,并有功。

现代文:又跟大威、应诏、马杰一道经过皋落山去剿除东犯的贼寇,前前后后都立下了战功。

古文:贼流入畿南,山西警渐息,如虎仍隶鼎臣。

现代文:贼寇流入畿南后,山西的战事渐渐平息了,如虎仍然隶属鼎臣的指挥。

古文:七年剿贼沁源,馘五条龙。

现代文:七年,奉命到沁源剿贼,斩杀了贼将五条龙。

古文:如虎骁勇善战,与虎大威齐名。

现代文:如虎为人骁勇、果断,善于打仗,与虎大威一样有名气。

古文:戴君恩、吴甡相继为巡抚,并委任之。

现代文:戴君恩、吴生生相继担任山西巡抚,都重用他。

古文:以功进参将。

现代文:朝廷因功提拔他做了参将。

古文:其年冬,贼在河南,欲乘冰北渡,如虎、大威扼之河滨。

现代文:那年冬天,贼寇在黄河南面,想乘黄河结冰的机会北渡,如虎、大威在黄河北岸阻击他们。

古文:八年二月与大威、国威斩剧贼高加计。山西贼尽平,用甡荐加副总兵。

现代文:八年二月,如虎和大威、国威斩杀了贼兵大将高加计,山西的贼寇全部被平定了,如虎因为吴生生的举荐被提升为副总兵。

古文:其冬以防河功,加署都督佥事。

现代文:这年冬天又因为保卫黄河的战功,担任都督佥事。

古文:连岁防河及援剿河南贼,劳绩甚著。

现代文:连续几年,如虎在防守黄河以及援助南岸剿贼方面,战功十分显著。

古文:十一年冬,京师有警,如虎督兵勤王。

现代文:十一年冬天,京师周围发生战事,如虎率兵前去勤王。

古文:明年四月擢蓟镇中协总兵官。

现代文:第二年四月,朝廷提拔他担任蓟镇中协总兵官。

古文:十三年坐事落职,发边方立功。

现代文:十三年,如虎因事被剥夺了官职,发配到边境上立功赎罪。

古文:督师杨嗣昌请于朝,令从入蜀。

现代文:督师杨嗣昌向朝廷申请让他跟着自己到四川去了。

古文:十一月,监军万元吉大飨将士于保宁。

现代文:十一月,监军万元吉在保宁隆重犒赏官兵将士。

古文:以诸军进止不一,擢如虎为正总统,张应元副之,率军趋绵州。分遣诸将屯要害。

现代文:因为各部队去留有别,就提升如虎为正总统,张应元为副总统,一起率军奔赴绵州,分派各个将领驻扎在要害地带。

古文:而元吉自间道走射洪,扼蓬溪以待贼。

现代文:元吉自己从小路上进军射洪,守住蓬溪等待贼兵过来。

古文:贼方屯安岳界,侦官军且至,宵遁,抵内江。

现代文:贼寇当时正驻扎在安岳境内,侦察到官兵就要来了,当夜就逃窜到内江去了。

古文:如虎简骁骑追之。元吉、应元营安岳城下,以扼其归路。

现代文:如虎挑选精干的骑兵在后面追击,元吉、应元把军营扎在安岳城下,切断他们的归路。

古文:十二月,张献忠陷泸州,其地三面阻江,惟立石站可北走。

现代文:十二月,张献忠打下泸州,这个地方三面临江,只有立石站一个地方可以向北边出去。

古文:元吉以贼居绝地,将遣大兵南捣其老巢,而伏兵旁塞玉蟾寺,蹙贼北窜永川,逆而击之,可尽殄。

现代文:元吉认为贼寇这下住在绝地,打算派遣大军从南边直捣他们的老巢,在他们旁边的要塞玉蟾寺埋下伏兵,准备在贼寇北窜永川时,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以为这下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歼灭了。

古文:永川知县已先遁,城中止丞簿一二人。

现代文:可是永川知县已经先逃跑了,城中只有一两个县丞、主簿之类的人。

古文:如虎觅向导不可得,夜宿西关空舍。及抵立石,贼已先渡南溪返走。

现代文:如虎找不到向导,晚上就在西关的空房中宿营,等他赶到立石站时,贼寇已经渡过南溪回头先跑掉了。

古文:关中将贺人龙军隔水不击,贼遂越成都,走汉川、德阳,渡绵河入巴州。

现代文:关中军的将领贺人龙带兵驻在对岸也不打,贼寇于是越过成都,跑到汉川、德阳,渡过绵河进入了巴州。

古文:明年正月,嗣昌亲统舟师下云阳,檄诸将陆追贼,诸军乃尽蹑贼后。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嗣昌亲率水师进驻云阳,传令各位将官在陆地上追击贼寇,于是各路官兵都跟踪在贼寇后面。

古文:贼折而东返,归路悉空,不可复遏。

现代文:贼寇突然取路向东回走,归路上没有防守,所以官兵没办法再拦住他们。

古文:如虎所将止六百骑,余皆左良玉部兵,骄悍不可制,所过肆焚掠,惟参将刘士杰勇敢思立功。

现代文:如虎所率领的只有六百多骑兵是自己的部下,剩下的都是左良玉部队的士兵,他们骄悍成性,无法管制,所过之处大肆烧杀抢劫,只有参将刘士杰勇敢作战,想要立功。

古文:诸军从良玉,多优闲不战。改隶如虎,驰逐山谷风雪中,咸怨望。

现代文:这些部队跟着良玉时,很多时间都悠闲自在,不打仗,现在隶属如虎部下,总是在山谷、风雪中奔驰作战,都有了怨言。

**古文:谣曰: 想杀我左镇,跑杀我猛镇。 **

现代文:他们编顺口溜说: 左镇想死我,猛镇跑死我。

古文:时贺人龙兵已大噪西归,所恃止如虎,元吉深忧之。

现代文:当时贺人龙的部队已经大吵大闹地西撤了,这里能依靠的只有如虎了,元吉对此深感忧虑。

古文:贼自巴州至开县,官军追之,遇诸黄陵城。

现代文:贼寇自巴州开到开县,官兵追击他们,在黄陵城遇上了贼寇。

古文:日晡雨作,诸将疲乏,请诘朝战。

现代文:当时天色已暗,正下着雨,将领们都疲倦了,请求明天早上再打。

古文:士杰奋曰: 四旬逐贼,今始及之。

现代文:士杰精神抖擞地说 :追了四十天,现在才追上这些贼。放着不打,我不干!

**古文:舍弗击,我不能也。 **

现代文:拿着武器就出发了,如虎鼓励其他将领们跟了上去。士杰在前,所向披靡。

古文:执戈先,如虎激诸军继之。士杰所当,辄摧陷。献忠登高望官军,见无后继,密抽壮骑潜行箐谷中,乘高大呼驰下。

现代文:献忠登上高处观看官军的阵势,看到没有后援,就暗中抽调精锐的骑兵从长满林木的山谷中开出来,居高临下,大叫着飞奔而下。

古文:良玉兵先溃,士杰及游击郭开、如虎子先捷并战死。

现代文:良玉的部队首先溃退了,士杰及游击郭开、如虎的儿子先捷都阵亡了。

古文:如虎率亲兵力战,部将挟上马,溃围出,旗纛军符尽失。

现代文:如虎率领自己的亲兵奋力厮杀,部将把他扶上马,突围而出,军旗、军符都丢失了。

古文:乃收残卒从嗣昌下荆州。

现代文:于是收回残兵,跟着嗣昌到了荆州。

古文:及嗣昌死,率所部扼德安、黄州。

现代文:等嗣昌死后,如虎率领自己的队伍驻守在德安、黄州。

古文:会疽发背,不能战,退屯承天,寻移驻南阳。

现代文:后来他背上长了疽疮,不能打仗,就退驻承天,不久又移驻南阳。

古文:十一月,李自成覆傅宗龙兵,乘势来攻。

现代文:十一月,李自成打垮了傅宗龙的部队,乘胜来攻打南阳。

古文:如虎与刘光祚凭城固守,用计杀贼精卒数千。

现代文:如虎和刘光祚借着城墙顽强地守御作战,设计杀死了贼寇几千名精兵。

**古文:贼言之再三,复骂曰: 若此,须换却心肝。 **

现代文:后来城被打了下来,如虎手提着短兵器和贼兵展开巷战,他大喊着往返冲击,鲜血染红了战袍、衣袖。

古文:贼笑曰: 换不难。 遂剖心剜肝而死。

现代文:经过唐王府门口时,他朝北叩头在地,感谢皇上对他的大恩,自称没力气打下去了,然后就被贼兵用刀剑给戮死了。

古文:尤世威,榆林卫人。与兄世功、弟世禄并勇敢知名。

现代文:光祚及分守参议艾毓初、南阳知县姚运熙都在这次事变中死难,唐王也遇害了。尤世威,榆林卫人。他和哥哥世功、弟弟世禄三个人都作战勇敢,知名当时。

古文:天启中,世威积官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

现代文:天启年间,世威做官做到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

古文:七年迁山海中部副总兵。

现代文:七年升任山海中部副总兵。

古文:宁远告警,从大帅满桂赴援,力战城东有功,增秩受赐。

现代文:宁远告警,他跟着大帅满桂赴援,在城东力战,立下战功,得到提级和赏赐。

古文:崇祯二年擢总兵官,镇守居庸、昌平。

现代文:崇祯二年,世威升任总兵官,镇守居庸、昌平。

古文:其冬,京师戒严,命提兵五千防顺义。

现代文:这年冬天,京师戒严,朝廷命令他率兵五千防守顺义。

古文:俄命还镇,防护诸陵。

现代文:不久命令他返回驻地,防护皇陵。

古文:四年代宋伟为山海总兵官,积资至左都督。

现代文:四年,他接替宋伟担任山海总兵官,累计资历升到左都督。

古文:七年命偕宁远总兵官吴襄驰援宣府。坐拥兵不进,褫职论戍。

现代文:七年,朝廷命令他和宁远总兵官吴襄一起驰援宣府,因为他拥兵不进,被剥夺官职,判处戍边。

古文:未行,会流贼躏河南,诏世威充为事官,与副将张外嘉统关门铁骑五千往剿。

现代文:尚未动身,正好流贼在破坏河南,朝廷诏令世威充任办事官员,与副将张外嘉统率山海关关门的五千铁骑前往剿贼。

古文:明年正月,贼陷凤阳。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贼寇打下了凤阳。

古文:世威以二千五百骑赴之,抵亳州。会总督洪承畴出关讨贼,次信阳,命世威趋汝州。

现代文:世威带领二千五百名骑兵前往,开到亳州时,碰上总督洪承畴出关讨贼,驻扎在信阳,传令世威赶赴汝州。

古文:甫二日,承畴亦至。

现代文:他才到两天,承畴也来了。

古文:时贼见河南兵盛,悉奔入关中。

现代文:当时贼寇看到河南的官兵势力强盛,都跑到关中去了。

古文:承畴将入关征讨,乃大会诸将,令分防汝、雒诸要害。

现代文:承畴打算入关征讨,就把各位将领都召集来,命令他们分守汝州、雒南的各处要害。

古文:以世威部下皆劲旅,令与参将徐来朝分驻永宁、卢氏山中,以扼雒南兰草川、朱阳关之险。

现代文:因为世威的部下都是精兵强将,承畴让他和参将徐来朝分别驻守在永宁、卢氏一带的山里,以便扼守雒南兰草川、朱阳关的天险。

**古文:戒之曰: 灵、陕,贼所出入,汝勿懈! **

现代文:承畴告诫他说: 灵草川、陕州是贼寇出入的门户,你可不要放松啊!

古文:及承畴既入关,贼避之而南,复由蓝田走卢氏。扼于世威,仍入商、雒山中。

现代文:等承畴入关后,贼寇躲开他向南逃,又从蓝田逃到卢氏来,被世威拦截后,又逃进商州、雒南一带山中。

古文:来朝所部三千人不肯入山,大噪。贼至,来朝逃,一军尽殁。

现代文:来朝所率领的三千士兵不肯进山,大吵大闹,贼兵来后,来朝逃跑了,他的部队全部覆灭了。

古文:世威军暴露久,大疫,与贼战失利。世威及游击刘肇基、罗岱俱负重伤,军大溃。

现代文:世威的军队在野外驻久了,发生了严重的病疫,跟贼兵交战失利,世威及游击刘肇基、罗岱都负了重伤,官军大败。

古文:贼遂越卢氏,走永宁。

现代文:贼寇于是越过卢氏,直奔永宁。

古文:事闻,命解任侯勘。

现代文:这事朝廷知道后,就命令把世威解除职务,听候查处。

古文:十年,宣大总督卢象升言: 世威善抚士卒,晓军机,徒以数千客旅久戍荒山,疾作失利。

现代文:十年,宣大总督卢象升说: 世威善于安抚士卒,懂得军事,只是因为他的几千客兵久守荒山,发生病疫,才交战失利。

**古文:今当用兵时,弃之可惜。 **

现代文:现在正值用兵之时,不用他是可惜的。

古文:乃命赴象升军自效。

现代文:朝廷于是命令世威跟着象升的大军立功自赎。

古文:及象升战殁,自免归。

现代文:等象升战死,世威自请罢免,回家去了。

古文:十五年以廷臣荐,命与弟世禄赴京候调。召对中左门,复告归。

现代文:十五年,因为朝臣的推荐,崇祯皇帝命令世威和他的弟弟世禄赴京,等候调用,召他们到中左门问了一次话,他们又请假回乡去了。

古文:明年十月,李自成陷西安,传檄榆林招降。

现代文:第二年十月,李自成打下西安,传发檄文到榆林招降。

古文:总兵官王定惧,率所部精兵弃城走。

现代文:总兵官王定怕了,率领部下的精兵弃城逃跑了。

古文:时巡抚张凤翼未至,城中士马单弱,人心汹汹。

现代文:当时巡抚张凤翼还没到任,榆林城里兵马单弱,人心惶惶。

古文:布政使都任亟集副将惠显、参将刘廷杰等与里居将帅世威及王世钦、王世国、侯世禄、侯拱极、王学书、故延绥总兵李昌龄议城守。众推世威为主帅。

现代文:布政使都任赶忙召集副将惠显、参将刘廷杰等以及赋闲在家的将帅世威及王世钦、王世国、侯世禄、侯拱极、王学书及原延绥总兵李昌龄一起讨论守城,大家公推世威当主帅。

古文:无何,贼十万众陷延安,下绥德,复遣使说降。

现代文:不久,贼军十万兵力打下延安,占领了绥德,又派使者来劝降。

古文:廷杰大呼曰: 长安虽破,三边如故。

现代文:廷杰大声喊叫说: 长安虽然被打下了,三边依旧有官兵驻着。

古文:贼皆中州子弟,杀其父兄而驱之战,必非所愿。

现代文:贼兵都是中州子弟,杀死他们的父兄然后驱使他们来打仗,当然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

**古文:榆林天下劲兵,一战夺其气,然后约宁夏、固原为三师迭进,贼可平也。 **

现代文:榆林号称天下强兵,只要我们一战之下打掉他们的锐气,然后约宁夏、固原的部队来,安排三处兵力轮流出击,贼寇是可以平定的。

古文:众然其言,乃歃血誓师,简卒乘,缮甲仗,各出私财佐军。

现代文:他们都同意他的意见,于是就歃血誓师,简选兵力,修整兵器,各自捐出自家的私财充作军费,准备防贼。

古文:守具未备,贼已抵城下。

现代文:防守的战备尚未齐全,贼寇已兵临城下。

古文:延杰募死士,乞师套部。

现代文:廷杰召募死士,又向河套的部落借兵。

古文:师将至,贼分兵却之,攻城甚力。

现代文:这些军队将到榆林时,贼寇分兵击退了他们,一面更加用力攻城。

古文:官军力战,杀贼无算。

现代文:官军奋力作战,杀死了无数的贼兵。

古文:贼益众来攻,起飞楼逼城中,矢石交至,世威等战益厉。

现代文:贼寇增加兵力来攻打,架起飞楼威慑城中,箭头、飞石不断地打过来,世威等更加勇猛战斗。

古文:守七昼夜,贼乃穴城,置大炮轰之,城遂破。

现代文:他们防守了七个昼夜,贼兵挖地道通向城墙,又放大炮轰炸,城终于失守。

古文:世威等犹督众巷战,妇人竖子亦发屋瓦击贼,贼尸相枕藉。

现代文:世威等人继续指挥官兵巷战,妇女、儿童也扔房瓦打击贼兵,贼兵的尸体堆满各处。

古文:既而力不支,任死之,侯世禄父子及学书俱不屈死。

现代文:后来他们体力不支了,都任阵亡,侯世禄父子和学礼都不屈而死。

古文:贼怒廷杰勾套部,磔之,至死骂不绝口。

现代文:贼寇恨廷杰联合河套的部落军,把他绞杀了,廷杰至死骂不绝口。

古文:世威、世钦、世国、昌龄并被执,缚至西安。

现代文:世威、世钦、世国、昌龄都被活捉,绑送西安。

古文:自成坐秦王府欲降之,四人不屈膝。

现代文:自成坐在秦王府里想让他们投降,他们四个不愿屈膝拜他。

**古文:自成曰: 诸公皆名将,助我平天下,取封侯,可乎? **

现代文:自成说: 你们几个都是名将,帮我打定天下,博取封侯,怎么样?

**古文:众骂曰: 汝驿卒,敢大言侮我! **

现代文:他们骂道 :你一个小小的驿卒,也敢说大话侮辱我们!

古文:世国,威弟,保定总兵官继子,由柳沟总兵官罢归。

现代文:自成笑了,上前来为他们松绑,世钦唾骂说: 驿卒不要过来,弄脏了将军的衣服!

古文:甫数日,竟拒贼以死。

现代文:自成恼了,把他们都给杀死了。

古文:世威弟世禄,为宁夏总兵官,累著战功,至是与世威同死。

现代文:世威的弟弟世禄曾经当过宁夏总兵官,历次立下战功,现在跟世威一同死去。

古文:世威从弟翟文为靖边营副将。尝从洪承畴败闯贼于凤翔之官亭,斩首七百余级。

现代文:世威的堂弟翟文是靖边营副将,曾经跟着洪承畴在凤翔的官亭打败闯贼,斩获七百多首级。

古文:至是,率敢死士出南门奋击,杀伤甚众,中矢死。

现代文:到这个时候,他率领敢死队出南门跟贼兵厮杀,杀死了很多贼兵,自己也中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