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二

古文:南居益,字思受,渭南人,尚书企仲族子、师仲从子也。

现代文:南居益,字思受,渭南人,是尚书南企仲的本家儿子、师仲的侄子。

古文:曾祖从吉与曾伯祖大吉皆进士。两人子姓,科第相继。

现代文:居益的曾祖南从吉与曾伯祖南大吉都是进士,他们两个人的儿孙也一个接一个地登上黄榜。

古文:企仲,大吉孙,万历八年进士。

现代文:企仲是大吉的孙子,万历八年进士。

古文:以祖母年高,请终养。

现代文:因为祖母年龄大了,他请假在家给祖母养老送终。

古文:祖母既殁,授刑部主事。

现代文:祖母过世后,他出任刑部主事。

古文:客寓赀其家,夫妇并殁,企仲呼其子还之。

现代文:有一次过客把自己的财物寄存在企仲家里,夫妻两个人一起死掉了,企仲还是把他们的儿子叫来把财物归还了。

古文:吏部尚书孙丕扬以为贤,调为己属。历文选郎,擢太仆少卿,进太仆卿。

现代文:吏部尚书孙丕扬认为企仲有贤德,把他调到自己手下,当文选郎,然后提拔他为太仆少卿,又升为太仆卿。

古文:三十年,帝以疾诏免矿税,释系囚,录建言贬斥诸臣。

现代文:三十年,神宗因病下诏减免矿税,释放在押的囚犯,起用因为提建议被贬免的大臣。

古文:既而悔之,命矿税如故,余所司议行。

现代文:后来又后悔了,传令矿税还照旧征收,余下的由有关部门讨论执行。

古文:吏、刑二部尚书李戴、萧大亨迟数日未奏,企仲请亟罢二人,而敕二部亟如诏奉行。

现代文:吏、刑二部尚书李戴、萧大亨几天里迟迟不向上报请,企仲请神宗立即把他们两个罢免,然后传令二部立即按照诏书执行。

古文:帝大恚,传谕亟停二事,落企仲一官。

现代文:神宗大为恼火,传出指示立即停办这两件事,把企仲贬了一级。

古文:给事中萧近高,御史李培、余懋衡亦请信明诏,帝益怒,并夺其俸,且命益重前贬谪官邹元标等罚,欲以钳言者。

现代文:给事中萧近高,御史李培、余懋衡也请神宗对发布过的诏书保持信用,神宗更为恼火,把他们三个都扣了官俸,并且传令加重对已经贬了官的邹元标等人的处罚,想用这来钳制敢提意见的人。

古文:诸阁臣力争,乃止。

现代文:阁部几个大臣极力争论,神宗才作罢。

古文:而给事中张凤翔迎帝意,劾企仲他事,遂削籍。

现代文:可是给事中张凤翔迎合神宗的心意,上书就别的事情弹劾企仲,企仲于是被剥夺了官籍。

古文:天启初,起太常卿,累迁南京吏部尚书,以老致仕。

现代文:天启初年,企仲得到起用,做了太常卿,又逐渐升到南京吏部尚书,最后因年老退休了。

古文:师仲父轩,吏部郎中,尝著《通鉴纲目前编》。

现代文:师仲的父亲南轩当过吏部郎中,曾经编写过《通鉴纲目前编》。

古文:师仲至南京礼部尚书。

现代文:师仲自己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古文:居益少厉操行,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现代文:居益从小注意砥砺自己的操行,考中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初任刑部主事。

古文:三迁广平知府,擢山西提学副使,雁门参政,历按察使、左右布政使,并在山西。

现代文:经多次升迁,当了广平知府,又晋升为山西提学副使、雁门参政,还做过按察使、左右布政使,但都是在山西。

古文:天启二年,入为太仆卿。

现代文:天启二年,居益入朝当了太仆卿。

古文:明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

现代文:第二年升右副都御史,前往巡抚福建。

古文:红毛夷者,海外杂种,绀眼,赤须发,所谓和兰国也,自昔不通中土,由大泥、咬〈口留〉吧二国通闽商。

现代文:红毛夷是海外来的杂色人种,绀紫色的眼睛,红色的头发和胡须,他们自称和兰国,自古以来跟中国没有往来,后来经过大泥、咬口留吧两国跟福建商人交往上了。

古文:万历中,奸民潘秀引其人据彭湖求市,巡抚徐学聚令转贩之二国。二国险远,商舍而之吕宋。

现代文:万历年间,奸民潘秀领他们占领了澎湖,要求通商,巡抚徐学聚让他们把货物转卖到大泥、咬口留吧二国去,这两个国家水路险远,商人把他们的货物运到吕宋去了。

古文:夷人疑吕宋邀商舶,攻之,又寇广东香山澳,皆败,不敢归国,复入彭湖求市,且筑城焉。

现代文:夷人怀疑吕宋截了他们的商船,就过去攻打吕宋,又侵犯广东的香山澳,都被打败。他们不敢回国,就又到澎湖来请求通商,并且在岛上修筑城墙。

古文:巡抚商周祚拒之,不能靖。会居益代周祚,贼方犯漳、泉,招日本、大泥、咬〈口留〉吧及海寇李旦等为助。

现代文:巡抚商周祚拒击他们,但平定不下,这时居益接替了周祚,敌人正在进犯漳州、泉州,招了些日本、大泥、咬口留吧人及海寇李旦等做援兵。

古文:居益使人招旦,说携大泥、咬〈口留〉吧。

现代文:居益派人去招安了李旦,劝说他带大泥、咬口留吧人来归顺。

古文:贼帅高文律惧,遣使求款,斩之,筑城镇海港,逼贼风柜。贼穷蹙,泛舟去,遂擒文律,海患乃息。

现代文:敌将高文律害怕了,派使者过来求和,居益斩了来使。然后在镇海港建起城堡,把敌人逼到风柜,敌人到了穷途末路,想乘船逃走,官军就活捉了高文律,海上的战患至此才算平息下来。

古文: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

现代文:五年,居益升任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

古文:魏忠贤衔居益叙功不及己,格其赏。

现代文:魏忠贤恨居益在叙功时不提到自己,压下了给他的奖赏。

古文:给事中黄承昊复论居益倚傍门户,躐跻通显,遂削籍去。

现代文:给事中黄承昊又说他拉帮结派,卖身投靠,靠钻营爬上了重要位置,于是居益被剥夺官籍,离开了朝廷。

古文:闽人诣阙讼之,不听。乃立祠以祀,勒碑于彭湖及平远台。

现代文:福建人到京师替他诉冤,熹宗不听,他们就为居益立了一座祠堂纪念他,在澎湖和平远台为他立了碑。

古文:崇祯元年,起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

现代文:崇祯元年,居益起复,担任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库、草场。

古文:陕西镇缺饷至三十余月,居益请以陕赋当输关门者留三十万,纾其急,报可。

现代文:陕西的兵镇缺饷达三十多个月,居益请把应送到关门的陕西田赋留下三十万石,解决部队的困难,庄烈帝回答可以。

古文:畿辅戒严,居益在通州,为城守计甚备。

现代文:京郊戒严时居益在通州,制定的守城办法很完善。

古文:会工部尚书张凤翔坐军械不具下吏,四司郎中瘐死者三,遂诏居益代凤翔。

现代文:这时工部尚书张凤翔因为军用器材没准备齐全被关进了监狱,四司郎中有三个人死在了监狱里,朝廷就诏令居益接替了凤翔。

古文:未几,试炮而炸,兵部尚书梁廷栋劾郎中王守履失职。

现代文:不久,在试验大炮时发生了爆炸事故,兵部尚书梁廷栋弹劾郎中王守履失职。

古文:守履惧,诋兵部郎中王建侯诬己。

现代文:守履害怕了,就攻击说是兵部郎中王建候诬陷自己。

古文:廷议不如守履言,遂下狱。

现代文:朝廷审讯后发现事实不像守履所说,就把他逮捕入狱。

古文:居益疏捄,帝以为徇私,削籍归。廷杖守履六十,斥为民。

现代文:居益上书营救守履,庄烈帝认为居益徇私,把他罢免了官籍,把守履廷杖了六十大棍,罢官为民。

古文:寻叙城守功,复居益冠带。

现代文:不久,朝廷评定守城的功劳,恢复了居益的官籍。

古文:十六年,李自成陷渭南,责南氏饷百六十万。企仲年八十三矣,遇害。

现代文: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打下渭南,向南氏一门勒索一百六十万石军饷,企仲已经八十三岁了,还被贼兵害死。

古文:诱降居益及企仲子礼部主事居业,皆不从。

现代文:贼寇想诱降居益及企仲的儿子、礼部主事居业,他们两个都不肯投降。

古文:明年正月,贼遣兵拥之去,加炮烙。二人终不屈,绝食七日而死。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贼寇派兵把他们带走,加以炮烙,居益、居业始终不屈,绝食七天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