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八

古文:马世龙,字苍元,宁夏人。由世职举武会试,历宣府游击。

现代文:马世龙,字苍元,宁夏人。早年由世袭的职务上考中武举会试,做过宣府游击军将。

古文:天启二年抉永平副总兵。

现代文:天启二年,他升任永平副总兵。

古文:署兵部孙承宗奇其才,荐授署都督佥事,充三屯营总兵官。

现代文:代理兵部事务的孙承宗欣赏他的才干,推荐他做了都督佥事,充任三屯营总兵官。

古文:承宗出镇,荐为山海总兵,俾领中部,调总兵王世钦、尤世禄分领南北二部。

现代文:承宗出任辽东镇守后,推荐世龙做了山海总兵,让他领管中部,调总兵王世钦、尤世禄分管南、北二部。

古文:明年正月赐尚方剑,实授府衔。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朝廷赐给世龙尚方宝剑,正式授官都督佥事。

古文:承宗为筑坛拜大将,代行授钺礼,军马钱谷尽属之。

现代文:承宗为他修建了任命大将的祭坛,为他举行了授钺仪式,把军队中的军马钱粮等事务全交给他管理。

古文:寻定分地,世龙居中,驻卫城,世钦南海,世禄北山,并受世龙节制,兵各万五千人。

现代文:不久确定五路将领分守的地盘,世龙在中间,驻在卫城之中,世钦分防南海,世禄分防北山,都接受世龙的管制,每部各一万五千人。

古文:世龙感承宗知已,颇尽力,与承宗定计出守关外诸城。

现代文:世龙感激承宗对自己的赏识,做事很尽心尽力,和承宗一起商定计策,出兵驻守关外的城镇。

古文:四年,偕巡抚喻安性及袁崇焕东巡广宁,又与崇焕、世钦航海抵盖套,相度形势而还。

现代文:四年,他陪同巡抚喻安性及袁崇焕东巡广宁,又和崇焕、世钦一起航海到达盖套,考察了地理形势,然后返回。

古文:叙劳,加右都督。

现代文:评定功劳,朝廷给他加官为左都督。

古文:当是时,承宗统士马十余万,用将校数百人,岁费军储数百万。

现代文:当时,承宗统率着十多万兵马,手下使唤的将校有几百人,每年开支军费几百万两白银。

古文:诸有求于承宗者,率因世龙,不得则大恚。

现代文:那些有求于承宗的人,大都通过世龙开口,达不到目的就异常恼火。

古文:而世龙貌伟,中实怯,忌承宗者多击世龙以撼之。

现代文:可是世龙为人虽相貌雄壮,实际上心里胆小,所以那些忌恨承宗的人也大都通过抨击世龙来拆承宗的台。

**古文:承宗抗辩于朝曰: 人谓其贪淫朘削,臣敢以百口保其必无。 **

现代文:承宗抗言上书向朝廷辩解说: 别人说世龙贪婪、荒淫、剥削他人,我敢用一百张嘴巴保证没有这些事。

古文:帝以承宗故,不问。

现代文:熹宗皇帝因为承宗的缘故,对这些没加追究。

古文:五年九月,世龙误信降人刘伯漒言、遣前锋副将鲁之甲、参将李承先率师袭取耀州,败没。

现代文:五年九月,世龙误信降人刘伯氵强的话,派遣先锋副将鲁之甲、参将李承先率兵袭取耀州,全军覆没了。

古文:言官交章劾奏,严旨切责,令戴罪图功。

现代文:言官纷纷上书弹劾,熹宗颁布诏书对世龙做了严厉批评,让他戴罪立功。

古文:时魏忠贤方以清君侧疑承宗,其党攻世龙者并及承宗。

现代文:当时魏忠贤正怀疑承宗想要清君侧,他的党羽攻击世龙时就连带攻击承宗。

古文:承宗不安其位去,以兵部尚书高第来代。

现代文:承宗在自己的位置上感到不安,离职走了,朝廷派兵部尚书高第来接任。

古文:职方主事徐日久者,先佐第挠辽事,及从第赞画,力攻世龙。

现代文:职方主事徐日久这个人,起初帮助高第干涉辽东的事务,现在跟高第来参谋军事,就极力上书攻击世龙。

古文:世龙阴结忠贤,反削日久籍。

现代文:世龙暗中勾结魏忠贤,反而把日久给剥夺了官籍。

古文:其冬,世龙亦谢病去。

现代文:这年冬天,世龙也告病还乡去了。

古文:崇祯元年,王在晋为尚书。世龙上疏极论其罪,有诏逮世龙,久不至。

现代文:崇祯元年,王在晋做尚书,世龙上书极力数说他的罪过,朝廷下诏逮捕世龙,很长时间没抓到。

古文:在晋罢,始诣狱。

现代文:在晋罢官后,世龙才来投案。

古文:二年冬,都城戒严。刑部尚书乔允升荐世龙才,诏图功自赎。

现代文:二年冬天,京师戒严,刑部尚书乔允升上书推荐世龙的才干,崇祯皇帝命令他立功赎罪。

古文:会祖大寿师溃,京师大震。

现代文:正好祖大寿的部队逃跑了,京师受到很大震动。

古文:承宗再起督师,以便宜遣世龙驰谕大寿听命。

现代文:承宗这时又出来担任督师,就让世龙见机行事,飞马到祖大寿那里叫他归顺。

古文:及满桂战死,遂令世龙代为总理,赐尚方剑,尽统诸镇援师。

现代文:等满桂阵亡后,崇祯皇帝就让世龙接任总理,赐给他尚方宝剑,让他统率所有从各地来救援京师的部队。

古文:三年三月进左都督。

现代文:三年三月,世龙被提升为左都督。

古文:时遵化、永平,迁安、滦州四城失守已三月。

现代文:当时遵化、永平、迁安、滦州四城失守已经三个月了。

古文:承宗、大寿隔关门,与世龙诸军声息断绝。

现代文:承宗、大寿隔了一道山海关大门,跟世龙的各军音讯不通。

古文:帝急诏四方兵勤王,昌平尤世威、蓟镇杨肇基、保定曹鸣雷、山海宋伟、山西王国樑、固原杨麒、延绥吴自勉、临洮王承恩、宁夏尤世禄、甘肃杨嘉谟,所将皆诸边锐卒;内地则山东、河南、南都、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诸军,亦先后至。

现代文:崇祯皇帝赶忙下诏要各地的部队来勤王,昌平的尤世威、蓟镇的杨肇基、保定的曹鸣雷、山海的宋伟、山西的王国梁、固原的杨麒、延绥的吴自勉、临洮的王承恩、宁夏的尤世禄、甘肃的杨嘉谟等大将赶来,他们所带来的都是边疆各地的精兵。内地有山东、河南、南京、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四川的部队也先后赶来了。

古文:并壁蓟门,观望不进。

现代文:这些部队都驻扎在蓟门,观望不前。

古文:给事中张第元上言: 世龙在关数载,绩效无闻,非若卫、霍之俦,功名足以服人也。

现代文:给事中张第元上书说: 世龙在山海关干了几年,没听说建立过什么功勋,不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所建立的功名足以服人。

古文:诸帅宿将,非世龙偏裨,欲驱策节制,谁能甘之。

现代文:这些带兵的老将,并不是世龙的偏裨小校,他即使想加以调遣、辖制,哪个人能甘心听他的呢?

**古文:师老财匮,锐气日消,延及夏秋,将有不可言者。 **

现代文:这样子下去,兵力衰减,浪费钱财,一天天磨掉了锐气,误到夏秋季节时,结果将不堪设想。

古文:帝以世龙方规进取,不纳其言。

现代文:崇祯皇帝因为世龙正在部署作战,没听他的意见。

古文:时大寿于五月十日薄滦州。明日,世龙等以师会。又明日复其城。

现代文:当时大寿于五月十日兵临滦州,第二天,世龙等率兵同他会合,第三天收复了滦州城。

古文:十三日,游击靳国臣复迁安。

现代文:十三日,游击靳国臣收复了迁安。

古文:明日,副将何可纲复永平。

现代文:第二天,副将何可刚收复了永平。

古文:又二日,别将复遵化。

现代文:又过两天,另外一些将领收复了遵化。

古文:阅五月,四城始复。

现代文:就这样四城在失陷后经过五个月才得到恢复。

古文:论功,大寿最,世禄次之。

现代文:评定战功时,大寿排在第一,世禄第二。

古文:世龙加太子少保,荫本卫世千户。

现代文:世龙被加官太子少保,荫封后代为本卫世袭千户。

古文:八月复谢病归。

现代文:八月,他又称病回去了。

古文:六年五月,插汉虎墩兔合套寇犯宁夏,总兵贺虎臣战殁,诏起世龙代之。

现代文:六年五月,插汉的虎墩兔联合河套地方的狄人来侵犯宁夏,总兵贺虎臣阵亡,朝廷颁诏起用世龙去接替他。

古文:世龙生长宁夏,习其形势,大修战备。

现代文:世龙在宁夏长大,熟悉当地的山川形势,上任后大修战备。

古文:明年正月,二部入犯,遣参将卜应第大破之,斩首二百有奇。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这两个部落进来骚扰,世龙派参将卜应第把他们打得大败,斩获二百多个首级。

古文:逾月,套寇犯贺兰山。世龙遣降丁潜入其营,馘其长撒儿甲,斩级如前。

现代文:过了一个月,河套地区的狄寇进犯贺兰山,世龙派遣投降过来的兵丁偷偷进入他们的营帐中,割下了他们首领撒儿甲的脑袋,斩获的首级跟上次数目相当。

古文:未几,插部大举入寇。世龙遣副将娄光先等分五道伏要害,而己中道待之,夹击,斩首八百有奇。

现代文:不久,插部大举来犯,世龙派副将娄光先等分五路埋伏在要害地带,自己在中路等敌人过来,然后群起夹击,斩获了八百多首级。

古文:巡抚王振奇亦斩三百余级。

现代文:巡抚王振奇也斩了三百多首级。

古文:寇复犯河西玉泉宫,世龙复邀斩五百余。

现代文:敌人来进犯河西的玉泉营,世龙又拦截作战,斩敌五百多人。

古文: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

现代文:当年七月他们又来侵犯枣国堡,世龙又把他们打得大败,俘获、杀死了一千多敌兵。

古文: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现代文:在半年中他屡奏大捷,名震西塞。不久,世龙死在任上,终年仅四十多岁。

古文:赠都督同知,赐祭葬。张可大,字观甫,应天人。

现代文:后来朝廷评定他的功绩,追赠他为太子太傅,世袭锦衣佥事,并按照规定给予了抚恤。张可大,字观甫,应天人。

古文:世袭南京羽林左卫千户,举万历二十九年武会试,授建昌守备。

现代文:世袭南京羽林左卫千户,又考中万历二十九年武举会试,初任建昌守备。

古文:迁浙江都司佥书,分守瓜洲、仪真,江洋大盗敛迹。

现代文:后来升任浙江都司佥书,负责守卫瓜洲、仪真,江洋大盗在他任职期间不敢逞凶。

古文:税监鲁保死,淮抚李三才令可大录其赀。保家馈重贿,却不受。

现代文:税监鲁保死后,淮州巡抚李三才让可大登记他的财产,鲁保家给他送来重礼,可大拒不受贿。

**古文:叶向高赴召过仪,见而异之,曰: 此不特良将,且良吏也。 **

现代文:叶向高应召赴京时经过仪真,见到可大后惊奇地说: 这个人不仅是个良将,也是一个良吏的料子呢。

古文:迁刘河游击,改广东高肇参将。调浙江舟山。

现代文:后来他升任刘河游击,改任广东高肇参将,然后调到浙江舟山。

古文:奉命征黎,与总兵王鸣鹤用黑番为导,捣其巢,黎乃灭。

现代文:在此期间,他奉命征讨黎都,与总兵王鹤鸣一起用黑番做向导,捣毁了贼寇的巢穴,黎部才算被消灭了。

古文:舟山,宋昌国城也,居海中,有七十二墺,为浙东要害。

现代文:舟山,也就是宋朝称为昌国城的地方,位于大海之中,有七十二个小岛,是浙江的战略要地。

古文:可大条上八议,皆硕画。

现代文:可大向朝廷列举了八条主张,都是宏谋高议,对国家大有裨益。

古文:倭犯五罩湖、白沙港、茶山,潭头,连败之,加副总兵。

现代文:倭寇侵犯五罩湖、白沙港、茶山潭头,可大接连打败了他们,被加官副总兵。

古文:城久圮,可大与副使蔡献臣筑之,两月工竣。

现代文:当地城墙坍塌已久,可大与副使蔡献臣加以修建,只两个月就完工了。

古文:城内外田数千亩,海潮害稼。

现代文:城内外有水田几千亩,海潮妨害耕种。

古文:可大筑碶蓄淡水,遂为膏腴。民称曰: 张公碶 。

现代文:可大修建蓄水闸储蓄淡水,这些田土就改造成为沃土,百姓都叫这些蓄水闸称为 张公石契 。

古文:天启元年以都指挥使掌南京锦衣卫。

现代文:天启元年,可大以都指挥使的身份掌管南京锦衣卫。

古文:六年擢都督佥事,佥书南京右府。

现代文:六年升任都督佥事,在南京右府担任佥书。

古文:崇祯元年出为登莱总兵官。

现代文:崇祯元年,可大出任登莱总兵官。

古文:会议裁登、莱抚镇,乃命以总兵官视登州副总兵事,而巡抚遂罢不设。

现代文:当朝廷讨论罢设登莱巡抚时,就命令可大以总兵官的身份办理登州副总兵的差事,巡抚就停设了。

古文:可大尽心海防,亲历巡视,图沿海地形、兵力强弱,为《海防图说》上之。

现代文:可大全心全意地加强海防,亲自到各处视察,绘图记载沿海一带的地形和兵力强弱,撰写《海防图说》报送给朝廷。

古文:二年冬,白莲贼余党围莱阳,可大击破之,焚其六砦,斩伪国公二人,围遂解。

现代文:二年冬天,白莲贼的余党包围了莱阳,可大把他们打败,焚烧了他们的六个营寨,斩杀了他们的两个伪国公,莱阳之围才解除。

古文:京师被兵,可大入卫,守西直、广宁诸门。

现代文:京师受到侵犯时,可大进京防卫,把守西直、广宁等城门。

古文:明年,以勤王功,升都督同知。

现代文:第二年,因为勤王的战功,升任都督同知。

古文:刘兴治反东江,遂奉诏还镇。

现代文:刘兴治在东江造起反来,可大于是奉命返回驻地。

古文:已而四城并复,朝议复设登莱巡抚,以孙元化为之。

现代文:后来丢失的四座城池都得到收复,朝廷决定重新设置登莱巡抚,由孙元化出任。

古文:元化率关外八千人至,强半皆辽人。

现代文:元化率领关外部队八千人来了,其中一大半是辽东人。

古文:可大虑有变,屡言于元化,不听。

现代文:可大担心发生意外,屡次给元化讲,元化不听。

古文:四年七月,录前守城功,进右都督。

现代文:四年七月,朝廷评定他以前守城的功劳,提拔可大做了右都督。

古文:十月,佥书南京左府,兼督池河、浦口二军,登人泣留之。

现代文:十月,调他到南京左府当佥书,兼管池河、浦江二处驻军,登州人流着泪挽留他。

古文:未行而孔有德反吴桥,东陷六城。

现代文:可大尚未动身,孔有德在六桥造起反来,往东打下了六座城池。

古文:可大急往剿,元化檄止之,不听。次莱州,遇元化,复为所阻,乃还镇。

现代文:可大急忙前往征剿,元化传令制止他,可大不听,当可大行军途中驻在莱州时,碰上了元化,又被他阻拦,才返回驻地。

古文:岁将晏,有德暮薄城。可大请击之,元化持抚议,不许。

现代文:这一年就要结束时,有德在傍晚时候兵临城下,可大请求出击,元化主张招安,不让他出兵。

古文:可大陈利害甚切,元化期明岁元日发兵合击。

现代文:可大把利害讲得很明白了,元化才约定明年元旦节出兵合击。

古文:至期,元化兵不发。

现代文:到了那一天,元化的部队没动。

古文:明日,合兵战城东,可大兵屡胜。

现代文:第二天,双方在城东对敌作战,可大的部队屡屡得胜。

古文:元化部卒皆辽人,亲党多,无斗志。

现代文:元化的部下都是辽东人,反贼中有很多他们的亲朋好友,所以没有斗志。

古文:其将张焘先走,可大兵亦败。

现代文:元化的将领张焘率先逃走,可大的部队也战败了。

古文:中军管维城,游击陈良谟,守备盛洛、姚士良皆战死。

现代文:中军管维城,游击陈良谟,守备盛洛、姚士良都战死了。

古文:焘兵半降有德,遣归为内应。元化开门纳之,可大谏,不听。

现代文:张焘的士兵有一半投降了有德,有德派他们回来做内应,元化要开门让他们进来,可大劝阻,元化不听。

古文:夜半贼至,城遂陷。

现代文:半夜里反贼打来,城就被打下了。

古文:可大时守水城,抚膺大恸。解所佩印付旗鼓,间道走济南上之。

现代文:可大当时正在防守水城,听说后抚膺大哭,伤心透了,解下他所佩带的官印交给旗手和鼓手,让他们走小路把它交给济南的上司。

古文:还家辞母,令弟可度、子鹿征奉母航海趋天津。

现代文:回到家里拜别了自己的母亲,让弟弟可度、儿子鹿征护送母亲航海到天津去。

古文:而以佩剑付部将,尽斩诸婢妾,遂投缳死。

现代文:然后把佩剑交给部将,把所有的丫环都杀死,可大方结绳自缢而死。

古文:事闻,赠特进荣禄大夫、太子少傅,谥庄节,赐祭葬,予世荫,建祠曰: 旌忠 。

现代文:事情报朝廷知道后,朝廷追赠可大为特进荣禄大夫、太子少傅,谥庄节,赐予他公祭、丧葬,并予以世袭封荫,为他建立了一所祠堂,名叫 旌忠祠 。

古文:可大好学能诗,敦节行,有儒将风。

现代文:可大爱好学问,善于做诗,很注意品行修养,有儒将的风范。

古文:为南京锦衣时,欧阳晖由刑部主事谪本卫知事,尝赋诗有 阴霾国事非 句,扬州知府刘铎书之扇,赠一僧。

现代文:他总领南京锦衣卫时,欧阳晖由刑部主事贬来锦衣卫做知事,欧阳晖曾经做了一首诗,中间有一句话说 阴霾国事非 ,扬州知府刘铎把它写在扇面上赠给了一个和尚。

古文:崇祯中,以蓟镇副总兵为总督吴阿衡中军。

现代文:恨刘铎的人就向魏忠贤做了诬告,欧阳晖、刘铎都遭到逮捕。

古文:十一年冬,墙子岭失事,与阿衡并力战死。

现代文:可大管教旗牌、差官,又捐出官俸帮助他们两人,为他们的妻子、儿女选择房屋居住。他为人崇尚道义的事例大都与此相类似。

古文: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

现代文:他的弟弟可仕,字文峙,用字不用名。文峙隐居博学,曾经编辑过明代平民百姓的诗集一百卷。秦良玉,忠州人,早年嫁石石主宣抚使马千乘为妻。

古文: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与副将周国柱扼贼邓坎。

现代文:万历二十七年,千乘率领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率五百名精兵运粮相随,同副将周国柱在邓坎遏制贼寇。

古文: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二日,贼兵乘官军设宴饮酒,夜间过来偷袭。

古文: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

现代文:良玉夫妇首先击败他们,追赶到贼兵境内,一连打下金筑等人的七个营寨。

古文: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现代文:后来他们跟酉阳的各路官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兵,在南川路战功第一。

古文:贼平,良玉不言功。

现代文:贼兵剿平后,良玉没有自报战功。

古文: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现代文:后来,千乘被部落内的百姓起诉入狱,病死在云阳监狱中,良玉代理了他的职务。

古文: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现代文:良玉富有胆略,擅长骑马射箭,兼通诗文,仪态娴雅,但是对部下要求很严格,每次行军传令,将士都严肃执行。

古文: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现代文:她的军队称为白杆兵,是周围地区都害怕的一支劲旅。

古文:泰昌时,征其兵援辽。

现代文:泰昌年间,朝廷征调她的兵力援助辽东。

古文:良玉遣兄邦屏、弟民屏先以数千人往。

现代文:良玉派遣哥哥邦屏、弟弟民屏先率领几千人前去。

古文:朝命赐良玉三品服,授邦屏都司佥书,民屏守备。

现代文:朝廷下令赐给良玉三品官服,任命邦屏为都司佥书,民屏为守备。

古文:天启元年,邦屏渡浑河战死,民屏突围出。

现代文:天启元年,邦屏抢渡浑河时战死,民屏突围出去。

古文:良玉自统精卒三千赴之,所过秋毫无犯。

现代文:良玉亲率三千精兵前来,对沿途经过的地方没有丝毫侵扰。

古文:诏加二品服,即予封诰。

现代文:朝廷下诏加她二品官服,并且给了她封诰印信。

古文:子祥麟授指挥使。

现代文:她的儿子马祥麟也授官指挥使。

**古文:良玉陈邦屏死状,请优恤。因言: 臣自征播以来,所建之功,不满谗妒口,贝锦高张,忠诚孰表。 **

现代文:良玉向朝廷陈述了邦屏的死状,请求给予抚恤,借此机会又说: 我从出征播州以来所立下的战功塞不住别人忌贤妒能的嘴巴,他们故意编造谣言诬陷我,有谁表彰过我的忠诚呢?

古文:帝优诏报之。

现代文:熹宗皇帝颁布了一道措辞婉转的诏书回答了她。

古文:兵部尚书张鹤鸣言: 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砫、酉阳二土司功。

现代文:兵部尚书张鹤鸣说 :浑河这场血战斩获敌人首级数千,实际上是石柱、酉阳两地土司的功劳。

古文:邦屏既殁,良玉即遣使入都,制冬衣一千五百,分给残卒,而身督精兵三千抵榆关。

现代文:邦屏死后良玉派遣使者来京城,请求为她的军队缝制了一千五百套冬衣,分给了残存的士兵,然后就率领三千精兵抵达榆关。

古文:上急公家难,下复私门仇,气甚壮。

现代文:她这样做往上说是忧念国家的危难,往下说是为了报复自家的仇恨,所以胆子更壮了。

**古文:宜录邦屏子,进民屏官。 **

现代文:朝廷应该把邦屏的儿子收录入官,提升民屏的官职。

古文:乃赠邦屏都督佥事,锡世荫,与陈策等合祠;民屏进都司佥书。

现代文:于是朝廷追赠邦屏为都督佥事,准予子孙世袭,把他同陈策等人放在同一个庙堂里祭祀,又提升民屏为都督佥书。

古文:部议再征兵二千。

现代文:兵部让良玉再征集二千名士兵。

古文:良玉与民屏驰还,抵家甫一日,而奢崇明党樊龙反重庆,赍金帛结援。

现代文:良玉与民屏骑兵返回石柱,到家才一天功夫,奢崇明的党羽樊龙在重庆造反,让人带着金银、丝绸过来拉良玉入伙。

古文:良玉斩其使,即发兵率民屏及邦屏子翼明、拱明溯流西上,度渝城,奄至重庆南坪关,扼贼归路。

现代文:良玉杀了他派来的使者,立即带领民屏、邦屏的儿子翼明、拱明一起出战,逆流而上,渡过渝城,乘敌不备,到达重庆的南坪关,扼住贼兵的归路。

古文:伏兵袭两河,焚其舟。

现代文:又埋下伏兵袭击贼寇占领的两条河流,烧毁了他们的船只。

古文:分兵守忠州,驰檄夔州,令急防翟塘上下。

现代文:然后分派部队守护忠州,派人骑马传布檄文到夔州,要当地驻军赶紧防守瞿塘峡上下游地段。

古文:贼出战,即败归。

现代文:贼兵出来作战,即刻败回。

**古文:良玉上其状,擢民屏参将,翼明、拱明守备。 **

现代文:良玉向朝廷报告了这次战况,朝廷提升民屏为参将,翼明、拱明为守备。

古文:已而奢崇明围成都急,巡抚朱燮元檄良玉讨。

现代文:不多久,奢崇明围攻成都,情况紧急,巡抚朱燮元发布檄文调良玉前往讨贼。

古文:时诸土司皆贪贼赂,逗遛不进。独良玉鼓行而西,收新都,长驱抵成都,贼遂解围去。

现代文:当时各地的土司都贪图贼寇的贿赂,按兵不动,只有良玉击鼓西征,收复新都后,长驱直入抵达成都,贼兵于是解围离去。

古文:良玉乃还军攻二郎关,民屏先登,已,克佛图关,复重庆。

现代文:良玉接着回师攻打二郎关,民屏一马当先登上了城墙。过后他们又打下了佛图关,收复了重庆。

古文:良玉初举兵,即以疏闻。

现代文:良玉这次刚一出征就上书报告了朝廷,朝廷下令加封良玉为夫人,赐给她封诰印信。

古文:命封夫人,锡诰命,至是复授都督佥事,充总兵官。命祥麟为宣慰使,民屏进副总兵,翼明、拱明进参将。

现代文:到这时给她封官为都督佥事,让她担任了总兵官,让祥麟做了宣慰使,提升民屏为副总兵,翼明、拱明为参将。

古文:良玉益感奋,先后攻克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诸大巢,蜀贼底定。

现代文:良玉从此更加感恩于朝廷,奋不顾身,先后打下了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等大贼窝,四川的贼寇彻底给平定了。

古文:复以援贵州功,数赉金币。

现代文:再加上她援助贵州的战功,熹宗皇帝几次赐给她金币作为奖赏。

古文:三年六月,良玉上言: 臣率翼明、拱明提兵裹粮,累奏红崖墩诸捷。

现代文:三年六月,良玉上书说: 我带着翼明、拱明裹粮出战,先后取得了像红崖墩三战那样的胜利。

古文: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

现代文:可是那些离间我们君臣的大将们,他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在那里整天挥着胳膊吹嘘,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

古文: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现代文:那些自己被贼兵打败了的人就担心别人战胜贼兵;自己被贼兵吓住了的人就怕别人胆子比贼兵大。

古文:如总兵李维新,渡河一战,败衄归营,反闭门拒臣,不容一见。

现代文:像总兵李维新,他在渡河一战中失败回营,反而拒我于门外,不容我进城相见。

**古文: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静夜思之,亦当愧死。 **

现代文:以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忌妒一个巾帼妇人,他如果夜静时想一想就应当羞死。

古文:帝优诏报之,命文武大吏皆以礼待,不得疑忌。

现代文:熹宗皇帝又下达诏书好言抚慰她,并且下令文武官吏都要以礼待她,不得有任何猜忌。

古文:是年,民屏从巡抚王三善抵陆广,兵败先遁。

现代文:这一年民屏跟从巡抚王三善抵达陆广,军队战败后抢先逃回。

古文:其冬,从战大方,屡捷。

现代文:冬季他又从征,在大方激战,屡战屡胜。

古文:明年正月,退师。贼来袭,战死。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他班师回营,贼兵前来偷袭,民屏阵亡了。

古文:二子佐明、祚明得脱,皆重伤。

现代文:他的两个儿子佐明、祚明得以逃脱,身上也负了重伤。

古文:良玉请恤,赠都督同知,立祠赐祭,官二子。

现代文:良玉上书请求给以恤典,朝廷就赐官都督同知给他,并且为他修建庙堂,举行了祭奠仪式,又给他的两个儿子封了官。

古文:而是时翼明、拱明皆进官至副总兵。

现代文:这个时候翼明、拱明都已做了副总兵。

古文: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与翼明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

现代文: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同翼明接受诏书的号召出兵勤王,并拿出家中的资产充作军饷。

古文: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

现代文:崇祯皇帝特意下诏书赞扬她,并在平台召见她,赐给她彩帛和羊酒,赋了四首诗赞扬她的功劳。

古文: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而翼明驻近畿。

现代文:恰好四城收复了,就命令良玉还乡,而让翼明驻兵京城近郊。

古文:明年筑大凌河城。

现代文:第二年修筑大凌河城。

古文:翼明以万人护筑,城成,命撤兵还镇。

现代文:翼明率领一万人看管筑城。城修好以后,命令他撤兵回营。

古文:七年,流贼陷河南,加翼明总兵官,督军赴讨。

现代文:崇祯七年,流贼打下河南,朝廷任命翼明为总兵官,让他率领军队前去讨伐。

古文:明年,邓玘死,以所部皆蜀人,命翼明将之,连破贼于青崖河、吴家堰、袁家坪,扼贼走郧西路。

现代文:第二年,邓王己死了,因为他的部下都是四川人,朝廷就下令让翼明率领他们,在青崖河、吴家堰、袁家坪连连打败贼兵,扼住了贼兵通往郧西的道路。

古文:翼明性恇怯,部将连败,不以实闻,革都督衔,贬二秩办贼。已,从卢象升逐贼谷城。

现代文:只是翼明的性情慌张、胆子不大,部下的将领连连失败,他却不如实向上汇报,因此被免去了都督军衔,贬官二级,继续剿贼,后来他跟从卢象升在谷城追逐贼兵。

古文:贼走均州,翼明败之青石铺。

现代文:贼兵逃往均州,翼明在清石铺打败了他们。

古文:贼入山自保,翼明攻破之。

现代文:贼兵进入了山地自卫,翼明又打败了他们。

古文:连破贼界山、三道河、花园沟,擒黑煞神、飞山虎。

现代文:接着又在界山、三道河、花园沟连连破贼,捉住黑煞神、飞山虎两位贼军将领。

古文:贼出没郧、襄间,抚治郧阳苗胙土遣使招降,翼明赞其事,为贼所绐,卒不绛。

现代文:贼兵出没在郧阳、襄阳一带,巡抚郧阳的苗胙土派遣使者去招降贼寇时,翼明赞成此事,结果上当受骗了,贼兵最终没有投降。

古文:翼明、胙土皆被劾。

现代文:翼明、胙土都受到弹劾。

古文:已而贼犯襄阳,翼明连战得利,屯兵庙滩,以扼汉江之浅。

现代文:后来贼兵进犯襄阳,翼明连续作战获取战果,屯兵庙滩,用来扼守汉江的浅水处。

古文:而罗汝才、刘国能自深水以渡,遂大扰蕲、黄间。

现代文:只是罗汝才、刘国能却从深水处渡了过去,接着就在蕲春、黄冈一带大肆骚扰。

古文:帝以郧、襄属邑尽残,罢胙土,切责翼明,寻亦被劾解官。

现代文:崇祯皇帝因为郧阳、襄阳所属的城市都被毁坏完了,于是罢了胙土的官,严厉批评了翼明,不久翼明又被弹劾,解除了官职。

古文:而良玉自京师还,不复援剿,专办蜀贼。

现代文:良玉从京师返回以后,不再走出四川援剿,专门致力于惩办四川的贼寇。

古文: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

现代文:七年二月,贼兵打下夔州,围攻太平,良玉到来才撤退。

古文:十三年扼罗汝才于巫山。

现代文:十三年在巫山扼住罗汝才。

古文:汝才犯夔州,良玉师至乃去。

现代文:汝才进犯夔州,良玉的军队赶到,他才离开。

古文:已,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留马垭,斩其魁东山虎。

现代文:后来,良玉在马家塞阻击贼兵,斩获了六百首级,又在留马垭追击打败了他们,杀了他的首领东山虎。

古文:复合他将大败之谭家坪北山,又破之仙寺岭。

现代文:又联合其他将领在谭家坪的北山大败他们,又在仙寺岭打败了他们。

古文:良玉夺汝才大纛,擒其渠副塌天,贼势渐衰。

现代文:良玉奇取了汝才的军旗,捉拿了贼兵首领副塌天,贼兵势力这才逐渐衰弱了。

古文:当是时,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

现代文:这个时候,督师杨嗣昌把贼兵全部驱逐到四川来。

古文: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

现代文:四川巡抚邵捷春率领二万弱兵戍守重庆,所能依靠的只有良玉和张令二人的军队。

古文: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

现代文: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回家,捷春让他负责视察营垒。

古文:见良玉军整,心异之。

现代文:他见到良玉的部下军容整齐,心里感到奇怪。

**古文: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 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恩,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 **

现代文:良玉安排酒席招待他时,对逊之说: 邵公不懂兵法,我作为一个妇道人家,蒙受国家的恩惠,论情理应当为国而死,所恨的只是要与邵公一起死罢了。

古文:逊之问故,良玉曰: 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

现代文:逊之问他什么原因,良玉说: 邵公调我到他附近来,距他所驻的重庆只有三四十里,而派遣张令守黄泥洼,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地利。

古文:贼据归、巫万山巅,俯瞰吾营。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

现代文:贼兵假如占据归山、巫山的顶峰,向下俯瞰我们的军营,再用强劲的骑兵居高临下,俯冲下来,张令一定会被打败,张令败后再来打我,我失败后还能解救重庆的危急吗?

古文: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

现代文:况且督师把四川当作沟壑,想把贼兵都赶到四川来,这一点无论聪明人还是愚蠢人都知道。

**古文: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 **

现代文:邵公不在这个时候争山夺险,迫使贼兵不敢来攻击我们,却一味在这里进行消极防守,这是必败之路啊。

古文:逊之深然之。

现代文:逊之认为这话说得很对。

古文:已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

现代文:不多久捷春把军营迁移到大昌,监军万元吉也屯兵巫山,与良玉相互呼应。

古文: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于观音岩、三黄岭,遂从上马渡过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竹坪,挫其锋。

现代文:那年十月,张献忠在观音岩、三黄岭连连打败官军,接着从上马渡过江进兵,良玉偕同张令急忙在竹菌坪扼制他们,挫败了他们的前锋。

古文: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

现代文:当张令被贼兵杀死时,良玉前去援救没有成功,辗转作战又失败了,部下的三万人几乎全部死光。

古文:乃单骑见捷春请曰: 事急矣,尽发吾溪峒卒,可得二万。

现代文:于是单枪匹马去向捷春请求说: 情况紧急了,把我溪峒的士兵全部调出,还可以有二万人。

**古文: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 **

现代文:我自拿出一半粮饷,其余一半如果能向官府支取,就可以继续剿贼。

古文:捷春见嗣昌与己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

现代文:捷春看到嗣昌与自己不和,而仓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谢绝她的计策,没有采用。

古文:良玉乃叹息归。

现代文:良玉就只好叹息而归。

古文:时摇、黄十三家贼横蜀中。

现代文:当时摇天动、黄龙等十三家贼兵在四川横行。

古文:有秦缵勋者,良玉族人也,为贼耳目,被擒,杀狱卒遁去。

现代文:有一个叫秦缵勋的人,是良玉的族人,给贼兵当了耳目,被捉拿后杀死狱卒逃跑了。

古文:良玉捕执以献,无脱者。

现代文:良玉抓获了他,把他交给了官府,他的手下也没有一个逃脱。

古文: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

现代文:张献忠完全占领湖北,打算再一次进入四川。

古文: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

现代文:良玉画出全四川的形势上呈给巡抚陈士奇,请增派兵力守住三个关隘,士奇没能听她的建议。

古文: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

现代文:良玉又上呈给巡按刘之勃,之勃赞同他的建议,但是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拨出来。

古文:十七年春,献忠遂长驱犯夔州。

现代文:十七年春天,张献忠就长驱直入进犯夔州。

古文: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

现代文:良玉骑马前往援助,由于寡不敌众,败退回来。

**古文: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 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 **

现代文:等到全四川都失陷以后,良玉对她的部下慷慨激昂地说 :我的兄弟两个人都为国事而死,我作为一个孱弱的妇道人家,蒙受国恩达二十年之久,现在不幸到了这个地步,怎么敢拿所剩不多的年月来投靠贼寇呢?

**古文:悉召所部约曰: 有从贼者,族无赦! **

现代文:她召集部下的将士给他们订立规约说: 有跟随贼兵走的,坚决杀而不赦!

古文:乃分兵守四境。

现代文:接着分兵把守四处边界。

古文: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砫者。

现代文:贼兵在四川到处招纳土司,却没有人敢到石石主来。

古文: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现代文:后来张献忠死了,良玉竟然享尽天年才去世。

古文:翼明既罢,崇祯十六年冬,起四川总兵官。道梗,命不达。

现代文:翼明罢官后,又在崇祯十六年冬天被朝廷起复为四川总兵官,因为道路阻塞,任命状没能传到他手里来。

古文:而拱明值普名声之乱,与贼斗死,赠恤如制。

现代文:拱明碰上普名声叛乱,在与贼寇作战时死掉,朝廷按规定给他进行了追赠和抚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