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一

古文:武大烈,临潼人。

现代文:武大烈,临潼人。

古文:举天启七年乡试。崇祯中,授永宁知县。

现代文:天启七年乡试中举,崇祯年间授永宁知县。

古文:奸人倚万安郡王恣不法,大烈痛惩之。

现代文:奸人仗万安郡王之势,恣意为非作歹,大烈予以痛惩。

古文:十三年十二月,李自成自南阳陷宜阳,知县唐启泰被害,遂攻永宁。

现代文:十三年十二月,李自成自南阳攻陷宜阳,杀知县唐启泰,进攻永宁。

古文:大烈与乡官四川巡抚张论协力捍御。

现代文:大烈与乡官四川巡抚张论协力捍御。

古文:论殁,子吏部郎中鼎延及从父治中讃继之。

现代文:张论战死,其子吏部郎中张鼎延及叔父治中张赞来到永宁。

古文:有狱囚勾贼入,都司马有义弃城走。

现代文:有奸人勾结义军入城,都司马有义弃城逃走。

古文:大烈、鼎延等固守三日,贼夜半登城,执大烈。

现代文:大烈、鼎延等固守三日。义军于夜半登城,捉住了大烈。

古文:自成以同乡欲活之,大烈不屈,索印又不予,乃燔灼以死。

现代文:自成念同乡之谊,有意不杀他,劝他投降,大烈不屈。要他交出县印,他也不肯,把他活活烧死。

古文:汝人立庙祀之。盛以恒,潼关卫人。

现代文:一同被害的还有张赞及其子国学生张祚延、主簿魏国辅、教谕任维清、守备王正已、百户孙世英及方安王采钅轻。

古文:崇祯十三年举人。知商城县。

现代文:盛以恒,潼关卫人。崇祯十三年举人,授商城县知县。

古文:视事月余,流贼突至,却之。

现代文:以恒到任一个多月,农民义军攻商城,被他击退。

古文:明年,张献忠陷襄阳,邻境大恐。

现代文:第二年,张献忠攻陷襄阳,邻境大为恐慌。

古文:以恒已迁开封同知,将行,士民恳留之,乃登陴,与乡官杨所修、洪胤衡、马刚中、段增辉共城守。

现代文:这时,以恒已奉命调开封同知,启程之际,商城士民恳切挽留。于是以恒与乡官杨所修、洪胤衡、马刚中、段增辉共登城守御。

古文:二月中,贼奄至,适雨雪,守者冻馁不能战。

现代文:二月中,义军进至城下,时逢大雨大雪,守城士卒又冻又饿,不能战斗。

古文:天启中,州县长吏殉难者,率赠京卿,荫锦衣世职,赐祭葬,有司建祠。

现代文:以恒督率家兵射敌十七人坠马。义军大怒,全力攻城,箭中以恒右颊,从北城突入。以恒家兵巷战,都战死,以恒被俘,辱骂不屈,被肢解而死。

古文:崇祯初,改荫国子生,俾之出仕,而京卿之赠如故,至是始改赠外僚云。

现代文:其孙盛觉及典史吕维显、教谕曹维正都死。十五年七月,赠以恒副使。

古文:颜日愉,字华阳,上虞人。

现代文:颜日愉,字华阳,浙江上虞人。

古文:万历中,举于乡。

现代文:万历中乡试举人。

古文:崇祯初,除知叶县,有惠政,为上官所恶,劾罢。

现代文:崇祯初年授叶县知县,政治清平,但为上级所恶,被劾罢官。

古文:部民争诣阙讼冤,乃获叙用。

现代文:该县百姓到朝廷为他申冤,才被任用。

古文:后为静宁知州。

现代文:后为静宁知州。

古文:罗贼乱,驰请固镇五道兵合剿。

现代文:罗汝才领导农民起义,日愉忙请固镇五道兵合剿,自己先率敢死队数人去招安。

古文:而先率敢死士数人招谕之,贼弛备,遂遣精卒捣其营,贼仓皇溃,斩数百级。黎明,五道兵继至,复大破之。

现代文:义军因而松弛戒备。日愉遣精锐兵猝攻义军大营。义军没有防备仓皇退走。第二天清晨,固镇五道兵至,又大败义军。

古文:事闻,赠太仆卿。

现代文:日愉因功升开封同知。

古文:贼既不得志去,遂纵掠旁近州县。

现代文:这时农民起义烽火漫天,上级认为南阳为要冲之地,荐任日愉为知府。

古文:其冬再围南阳,攻陷之,参议艾毓初死焉。

现代文:日愉在南阳大办守城战具,人心稍安。崇祯十四年五月,义军突然发起对南阳的进攻,百余人冒雨登城。日愉顽强抵抗,城虽保住,但他战死。

古文:毓初,字孩如,米脂人,户部侍郎希淳曾孙也。

现代文:朝廷赠太仆寺卿。艾毓初,字孩如,米脂人,户部侍郎艾希淳之曾孙。

古文:崇祯四年进士。授内乡知县。

现代文:崇祯四年进士,授内乡知县。

古文:生长边陲,习战事。

现代文:毓初生长边疆,习于战事。

古文:六年冬,流寇来犯。埋大炮名 滚地龙 者于城外,城中燃线发之,贼死无算,遂解去。

现代文:崇祯六年冬,农民起义军进攻内乡,毓初将 滚地龙 大炮置于城外,在城内燃线发炮,义军死伤无数,解围而去。

古文:内乡与领邑淅川多深山邃谷,为盗窟,民居懔懔。

现代文:内乡与邻县淅川多高山深谷,为义军盘踞之地,居民惶惶不安。

古文:毓初至,为设守备,民得少安。

现代文:毓初到任后,设防守御,民心稍安。

古文:明年冬,唐王聿键上言: 祖制,亲王所封地,有司早晚必谒见。

现代文:崇祯七年冬,唐王聿键上书说 :祖制:亲王的封地,地方官吏早晚必谒见。

**古文:今艾毓初等皆不谒。 **

现代文:今艾毓初等都不来拜见。

古文:帝怒,悉逮下法司,而敕礼部申典制。

现代文:帝大怒,把他们都逮捕交司法衙门审理,令礼部重申朝廷典章制度。

古文:已而王被逮,毓初获补官。

现代文:其后唐王被捕,毓初得以补官。

古文:屡迁至右参议,分守南阳,与日愉却贼有功。

现代文:后调任右参议,分守南阳,与颜日愉抗敌有功。

古文:自成用宋献策计,欲取南阳以图关中,复率大众来寇。毓初偕总兵官猛如虎等坚守。

现代文:李自成用宋献策之计,欲取南阳以图关中,于是再率大军攻南阳,毓初与总兵官猛如虎等坚守。

古文:贼徵之不出,胁以死,镌其背曰: 誓不从贼 ,遂呕血而死。

现代文:义军攻入南门,正在此时总督杨文岳援军赶到,义军只得退走。文岳走后,义军再攻城,守军粮尽援绝,毓初题诗于城楼,自缢而死。

古文:刘振之,字而强,慈谿人。

现代文:南阳知县姚运熙、主簿门迎恩、训导杨气开都被杀。刘振之,字而强,浙江慈溪人。

古文:性刚方,敦学行,乡人严重之。

现代文:性情刚毅,致力于学习和道德修养,乡人都敬重他。

古文:崇祯初,举于乡,以教谕迁鄢陵知县。

现代文:崇祯初年中举,从教谕升鄢陵知县。

古文:十四年十二月,李自成陷许州。

现代文:崇祯十四年十二月,李自成攻陷许州。

古文:知州王应翼被害,都司张守正,乡官魏完真,诸生李文鹏、王应鹏皆死。

现代文:知州王应翼被害,都司张守正,乡官魏完真,生员李文鹏、王应鹏都死。

古文:自许以南无坚城。

现代文:自许州以南无能坚守之城。

古文:有奸人素通贼,倡言城小宜速降,振之怒叱退之。

现代文:有奸人素与李自成相通,扬言许州城小,以速降为好。振之愤怒地骂走了这个人。

**古文:典史杜邦举曰: 城存与存,亡与亡,人臣大义,公言是。 **

现代文:典史杜邦举表示 :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此人臣之大义,公言极是。

古文:振之乃与集吏民共守。

现代文:振之与吏民共守许州。

古文:贼大至,城陷,振之秉笏坐堂上。

现代文:义军至,城被攻破,振之持笏坐于公堂上。

古文:贼索印,不与,缚置雪中三日夜,骂不绝口,乱刃交下乃死。

现代文:义军要他交出印来,振之不肯,被捆绑置于雪中三日三夜,仍骂口不绝,终为乱刀杀死。

古文:初,振之书一小简,藏箧中,每岁元旦取视,辄加纸封其上。

现代文:振之曾写一小简,藏于一个小书箱内,每年元旦必取出来看,看后又放在书箱并加上封条。

古文:侄敦华亦遇害。栋赠太仆卿,爵太仆少卿。

现代文:振之死后,家人把书箱打开,取出小简,上面写着 不贪财、不好色、不畏死 三句话,表示其志向。

古文:关永杰,字人孟,巩昌卫人。

现代文:朝廷赠振之光禄寺丞。关永杰,字人孟,陕西巩昌卫人。

古文:世官百户。

现代文:家世代为百户。

古文:永杰好读书,每遇忠义事,辄书之壁。

现代文:永杰好读书,每遇忠义事便立即写在墙壁上。

古文:状貌奇伟,类世人所绘壮缪侯像。

现代文:永杰相貌魁伟,如同世人所绘之壮缪侯关云长。

古文:崇祯四年会试入都,与侪辈游壮缪祠。

现代文:崇祯四年入京都参加会试,与同辈人游关帝祠。

**古文:有道士前曰: 昨梦神告: 吾后人当有登第者,后且继我忠义,可语之。 **

现代文:有道士上前来说道 :昨夜梦见神人告诉我: 吾后人当有进士及第者,而且以后继承我忠义,可告诉他。

古文:永杰愕然,颇自喜。

现代文:永杰颇为惊异,且沾沾自喜。

古文:已果登第,授开封推官,强植不阿,民畏爱之。

现代文:其后永杰果然中进士,授开封推官。永杰为官刚直不阿,百姓敬畏他。

古文:忧归,起官绍兴。

现代文:亲丧,服孝期满,起用在绍兴为官,后调兵部主事。

古文:迁兵部主事,督师杨嗣昌荐其才,请用之军前,乃擢睢陈兵备佥事,驻陈州。陈故贼冲,岁被蹂躏,永杰日夜为儆备。

现代文:督师杨嗣昌见他有才干,举荐用于军前,升为睢陈兵备佥事,驻于陈州。陈州原为农民起义军进攻目标,永杰日夜防备。

古文:十五年二月,李自成数十万众来攻,永杰与知州侯君擢、乡官崔泌之、举人王受爵等率士民分堞守。

现代文:崇祯十五年二月,李自成率数十万大军攻陈州,永杰与知州侯君擢、乡官崔沁之、举人王受爵等率士民分守。

古文:贼遣使说降,斩其头,悬之城上。

现代文:义军派人来劝降,永杰斩来使,将其头挂在城头上。

古文:贼怒,攻破之,永杰格杀数贼,身中乱刃而死。

现代文:义军大怒,一举攻下陈州。永杰在战中为乱刀杀死。

古文:君擢,字际明,成安人,起家举人。

现代文:朝廷赠永杰光禄寺卿。任栋,陕西永寿人,由贡生进莱州通判。

古文:城围时,身先士卒,运木石击贼,城濠皆满。

现代文:崇祯四年,李自成等反明,攻莱州,栋协助知府朱万年守御。

古文:后被缚,骂不绝口死。泌之,鹿邑人。

现代文:万年与巡抚谢琏为义军所捕,栋与同知寇化、掖县知县洪恩火召助大帅杨御蕃合力抗拒。莱州解围,任栋论功晋升官阶,调为保定监军佥事。

古文:进士。

现代文:十四年随总督杨文岳南征。

古文:行次林县,闻京师陷,将赴南京,至东明,率壮士百余骑还讨林县伪官。

现代文:鸣皋镇之捷,栋也有功。不久又与总兵虎大威相继破义军于平峪和邓州。十五年正月,随大军解开封之围。

古文:遇贼,战败被执。

现代文:随即又取得郾城大捷。

古文:伪官释其缚,屡说之降,不从,毙之狱。

现代文:又随大军援开封,左良玉在朱仙镇被义军打得大败,栋极力抵御义军的追杀,阵亡。

古文:王世琇,字昆良,清苑人。

现代文:朝廷赠太仆寺卿。王世琇,字昆良,保定府清苑县人。

古文:崇祯十年进士。授归德推官,迁工部主事。

现代文:崇祯十年进士,授归德推官,调工部主事。

古文:十五年二月,李自成陷陈州,乘胜犯归德。

现代文:十五年二月,李自成攻陷陈州,乘胜进攻归德。

**古文:世琇将行,僚属邀共守,慨然曰: 久官其地,临难而去之,非谊也。 **

现代文:世琇将启程赴工部就任,其部属约他共守归德,世琇慨然同意,并且说: 我在此长期为官,临难而去,是不应该的。

古文:遂与同知颜则孔、经历徐一源、商丘知县梁以樟、教谕夏世英、里居尚书周士朴等誓众坚守。

现代文:于是与同知颜则孔、经历徐一源、商丘知县梁以樟、教谕夏业英、居家尚书周士朴等,向群众宣誓坚守。

古文:贼攻围七日,总督侯恂家商丘,其子方夏率家众斩关出,伤守者,众遂乱。

现代文:义军围攻七日,总督侯恂家在商丘,其子侯方夏率家丁斩关而出,杀伤守城的人,守军混乱,义军乘机而入。

古文:贼乘之入,世琇、则孔并遇害。

现代文:世琇、则孔均遇害。

古文:讹传土寇剽掠,篆出御之,陷阵死。篆,胶州人,起家任子。李贞佐,字无欲,安邑人。

现代文:则孔女闻父死也自缢。在这次归德守城战斗中被义军杀死的明朝官员及举人、贡生、官生、国子生等共一百一十余人。李贞佐,字无欲,山西安邑人。

古文:少受业同里曹于汴之门,以学行著,后举于乡。

现代文:年少时拜同乡曹于汴为师,以学问、品行称著于世,后中乡举。

古文:崇祯十四年除知郏县。

现代文:崇祯十四年为郏县知县。

古文:初,李自成焚掠至郏,土寇导之,害前令邵可灼。

现代文:在此之前,李自成曾攻陷郏县,杀县令邵可灼。

古文:贞佐至,则练乡兵,括土寇财充饷,时出郊劳耕者,月课士。

现代文:贞佐到任后,训练乡兵,没收本县反明人家的财产以充军饷。时常到城外去了解农民情况,每月为本县士子讲课。

古文:邑有姊妹二人抗贼死,拜其冢,祀以少牢。

现代文:本县有姊妹二人因反对义军而死,贞佐在她们的墓前举行祭祀。

古文:民王锡胤有孝行,造庐礼之。士民大悦。

现代文:民王锡胤有孝行,贞佐到他家中去拜望,士民大悦。

古文:明年二月,自成复来寇,贞佐集众死守。

现代文:崇祯十五年二月,李自成又攻郏县,贞佐率士民死守。

古文:时中州举人尽节者,南阳张凤翷、王明物,洛阳张民表,永城夏云醇,商城余容善,光州王者琯,光山胡植,嵩县王翼明,并骂贼死。鲁世任,字愧尹,垣曲人。

现代文:朝廷赠河南佥事。鲁世任,字愧尹,山西垣曲人。

古文:性端方,事亲孝。

现代文:品行端正,孝敬父母。

古文:从安邑曹于汴学,又交绛州辛全,学日有闻。

现代文:拜安邑曹于汴为师,又与绛州的辛全结交,学问日增。

古文:天启末举于乡。

现代文:天启末中乡举。

古文:崇祯十年知郑州,建天中书院,集士子讲肄其中,远近从学者千人。

现代文:崇祯十年为郑州知州,在那里建 天中书院 ,集士子于其中讲学。远近来学习的千人。

古文:十三年秋,给事中范士髦荐世任及临城诸生乔己百、内丘太原通判乔中和于朝,称为德行醇儒,堪继薛瑄、陈献章之后。

现代文:十三年秋,给事中范士髦荐举世任及临城生员乔己百、内丘大原通判乔中和于朝廷,称之为 德行醇儒 ,可认为是继承了薛蠧、陈献章的学问道德,希望朝廷重用。

古文:祖仕,刑部郎中,以诤大礼廷杖。

现代文:但范士髦的举荐奏疏并未进呈于皇帝。崇祯十五年,农民起义军进攻郑州,世任统率民兵抵御,战败自刎而死。

古文:后与定李福达狱,下吏遣戍。

现代文:士民在天中书院设灵位祭祀。刘禋,字诚吾,陕西中部人。

古文:穆宗朝起太仆少卿,不就。

现代文:祖父刘仕,曾任刑部郎中,因大礼事谏诤,违背皇帝旨意,受到廷杖。

古文:父尔完,历知商丘、名山,有学行。

现代文:父亲刘尔完,历任商丘、名山知县。

古文:禋性孝,母殁于名山,四千里扶榇,过剑阁云栈,以肩任之。

现代文:禋孝敬父母。母殁于名山县,他扶灵柩归葬,行程四千里,过剑阁走栈道,他亲自把母亲灵柩抬过去。

古文:父少寐,爱听《史记》,禋每夕朗诵,俟父熟寝乃已,崇祯四年,贼陷中部,禋负父走免。

现代文:父亲休息时爱听《史记》,他每晚为父诵读,直到父亲熟睡为止。崇祯四年,农民起义军攻陷中部县,禋背着父亲逃走。

古文:十四年由乡举授登封知县。

现代文:崇祯十四年,由乡试举人而授登封知县。

古文:土寇为乱,禋练壮士,且守且战,寇不敢近。十五年,李自成陷其城,禋被缚。

现代文:当地人民反对朝廷,他训练壮士,且守且战。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陷登封,禋被俘。

**古文:自成以同郡故欲降之,禋叱曰: 岂有奕世清白吏肯降贼耶! **

现代文:自成看他是同乡,劝他归降。

古文:自成义之,遣贼将反覆说,禋执弥厉,乃见杀。

现代文:禋不肯,破口大骂。自成还是派人反复劝说,坚持不肯,终被杀。

古文:赠佥事。

现代文:赠佥事。

古文:荫长,吴桥人。

现代文:何燮,字中理,福建晋江人。

古文:并由乡举。

现代文:乡试中举。

古文:崇祯中,知亳州。

现代文:崇祯年间为亳州知州。

古文:州自八年后,寇贼交横,益以饥馑,民死徙过半。

现代文:该州自崇祯八年以后,多次受到农民起义军的攻击,加上饥荒,百姓死或逃走者已过半数。

古文:燮尽心拊循,营战守具甚备。

现代文:燮尽心安抚,修缮军械防备义军的攻击。

古文:未几,山东、河南土寇迭至,燮战卢家庙,生擒贼魁二人,刳其肠示众,抚降者数千人。

现代文:不久,山东、河南人民纷纷起义,进攻亳州。燮在卢家庙与义军交战,擒获义军首领二人,将他们剖腹示众。

古文:县故无城,渊持戟至龟山寺力斗,殪数人。

现代文:崇祯十五年二月,李自成攻陷河南,居民望风而逃,亳州成为一座空城,不能守。义军至,捉住了何燮,劝他投降。

古文:贼骇欲遁,会马蹶被执,奋骂而死。渊,永年人,起家贡生。

现代文:燮不肯,大肆辱骂义军。义军断其足,剖其胸,示众三日。

古文:赵兴基,云南太和人。

现代文:接着义军又攻克霍丘、灵璧、盱眙。赵兴基,云南太和人。

古文:崇祯初,以乡举通判庐州。

现代文:崇祯初年,以举人授庐州通判。

古文:贺一龙、左金王等五部据英、霍二山,暑入秋出以为常。

现代文:农民起义军贺一龙、左金王等五部,占据英山、霍山二县山区,夏入秋出。

古文:督师杨嗣昌遣监军佥事杨卓然招之,受侮而返。

现代文:督师杨嗣昌遣监军佥事杨卓然去招安,受侮辱而返。

古文:十四年六月袭陷英山,知县高在飖抗贼死。

现代文:崇祯十四年六月,义军攻陷英山县城,杀知县高在岑。

古文:十二月陷潜山,知县李胤嘉、典史沈所安素苛急,奸民导贼执之,并不屈死。

现代文:十二月,义军攻陷潜山县。知县李胤嘉、典史沈所安素来对百姓十分苛刻,义军将他一一处死。

古文:所安子亦死焉。十五年,张献忠为左良玉所败,走与诸部合,遂以三月攻舒城。

现代文:十五年,张献忠为左良玉所败,与其他义军汇合,于三月攻舒城。

古文:逾月城陷,改为得胜州,据之。

现代文:经一个月的围攻,终破其城,将舒城改名为得胜州,作为义军根据地。

古文:遣其党分掠旁邑,游骑日抵庐州城下。

现代文:然后分头进攻附近各县,直抵庐州城下。

古文:兴基与知府郑履祥、经历郑元绶、合肥知县潘登贵、指挥同知赵之璞、里居参政程楷分门守。

现代文:兴基与知府郑履祥、经历郑元绶、合肥知县潘登贵、指挥同知赵之璞、居乡参政程楷分门防守。

古文:监司蔡如蘅贪戾,民不附,贼谍满城中不能知。

现代文:监司蔡如蘅贪婪暴戾,百姓怨恨,故为义军传送消息。

古文:五月,提学御史徐之垣以试士至,献忠遣其徒伪为诸生,袭儒冠以入,夜半举炮,城中大扰。

现代文:提学御史徐之垣来庐州主持对生员的考试,献忠遣其部属穿着儒服,打扮成生员潜入城中,夜半发炮,城中大惊。

古文:之垣、如蘅及履祥、登贵并缒城走。

现代文:之垣、如蘅及履祥、登贵等用长绳从城上缒下来逃走。

古文:兴基时守水西门,闻变,挺刃下戍楼与斗,斩数人,被创死。

现代文:兴基守水西门,闻知形势变化,持刀下城楼与义军战斗,斩数人,终为义军杀死。

古文:元绶、楷共守南薰门,元绶力斗死,楷不屈死。

现代文:郑元绶、程楷守南熏门、赵之璞守东门,均被义军攻陷杀死。

古文:之璞守东门,巷战死。贼乘势连陷含山、巢县、庐江及无为、六安,又陷太湖。

现代文:义军乘胜攻下含山、巢县、庐江、无为、六安、太湖等地。许文岐,字我西,浙江仁和人。

古文:知县杨春芳、典史陈知训、教谕沈鸿起、训导娄懋履并死焉。

现代文:祖父许子良,曾为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亲许联枢,曾任广西左参政。文岐于崇祯七年中进士,授南京职方郎中。

古文:庐州城池高深。八年春,贼百方力攻,知府吴太朴坚守不下。

现代文:江北农民起义烽火遍地,文岐辅助尚书范景文进行防御,景文十分倚重于他。后调任黄州知府,在与义军交战中,曾射杀义军首领一只虎,夺大旗而还。

古文:后屡犯,终不得志,至是以计得之。

现代文:狱中有判重刑的囚徒七人,文岐放他们回去省亲,规定时间回狱,这七人果然守约,于是请求上官宽免其罪。

古文:履祥、登贵惧罪,委之兴基。

现代文:崇祯十三年,调任下江防道副使,驻蕲州。

古文:总督史可法察其冤以闻,乃治守令罪,而赠兴基河南佥事,楷光禄卿,元绶亦赠恤。

现代文:义军贺一龙、蔺养成等部聚集于蕲州、黄州一带,文岐严密防备。义军张雄飞部南渡长江,文岐命游击杨富去袭击,烧毁义军船只,迫使义军放弃这次渡江计划。

古文:方贼攻舒城,县令适以忧去,里居编修胡守恒与游击孔廷训督民兵共守。

现代文:巡抚宋一鹤将文岐这次军功上报于朝廷。副将一龙善用兵,文岐很器重他。曾共宿一帐中,半夜军中呼喊,文岐说: 这是奸人想乘夜逃跑。

古文:会游击纵所部淫掠,士民遂叛降贼。城将陷,悍卒杀守恒。

现代文:仍卧床不动。天明,有叛兵百余夺门西逃,一龙追捕而尽杀之,全军肃然。

古文:事闻,赠少詹事,谥文节。

现代文:朝廷闻知,赠文岐太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