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二

古文:世指挥佥事,举武会试,授南安守备。

现代文:崔文荣,浙江海宁卫人,其家世代为指挥佥事。文荣以武举参加会试,授南安守备。

古文:崇祯中,临、蓝盗起,逼桂阳,桂王告急。

现代文:崇祯年间,临、蓝地方百姓反明,进逼桂阳,桂王告急。

古文:文荣督所部会剿,却贼四万人。以功,擢武昌参将。

现代文:文荣督所部会剿,打退义军四万人,因功劳升武昌参将。

古文:十六年四月,张献忠犯汉阳,文荣渡江袭斩六百级。

现代文:崇祯十六年四月,张献忠进攻汉阳,文荣渡江袭击义军,斩六百人。

古文:已而城陷,武昌震惧。

现代文:其后汉阳城陷落,武昌人心不安。

古文:巡抚宋一鹤既死,承天新任巡抚王聚奎未至,武昌素不宿重兵,城空虚。

现代文:巡抚宋一鹤已死,而承天新任巡抚王聚奎未到任,武昌素来不屯驻重兵,城内空虚。

**古文:或议撤江上兵以守,文荣曰: 守城不如守江,团风、煤炭、鸭蛋诸洲,浅不及马腹,纵之飞渡,而坐守孤城,非策也。 **

现代文:有人提出撤江上兵来守武昌,文荣则认为 :守城不如守江,团风、煤炭、鸭蛋诸洲,水浅不及马腹,放弃这些地方,让敌人飞渡,而我们坐守孤城,这不是用兵方略。

古文:县无人,贼出营樊口,文荣军洪山寺扼之。

现代文:但当权者没有听取他的意见,结果是让义军从团风渡江,攻陷武昌县,屯兵于樊口。文荣屯军于洪山寺以扼守武昌城。

古文:既,敛兵入城,以他将代守。

现代文:其后,收兵入城,由他将代守。

古文:贼全军由鸭蛋洲毕渡,抵洪山,守将亦退入城。

现代文:义军由鸭蛋洲渡江,进抵洪山。明军守将退入武昌城内。

古文:文荣以武胜门当贼冲,偕故相贺逢圣协守,贼攻之不能下。

现代文:文荣认为武胜门是御敌要冲,与故相贺逢圣共同防守,义军难以攻下。

古文:监军参政王扬基时已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承天、德安二郡,未闻命,尚驻武昌。见势急,与推官傅上瑞诡言有事汉阳,开门遁去,人情益汹汹。

现代文:监军参政王杨基,这时已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承天、德安二郡,但尚未接到调令,仍驻武昌,他见形势危急,与推官傅上瑞借口有事去汉阳,开城门逃走,武昌城内人心更加不安。

**古文:贼悯其老不杀,俾养马,叱曰: 我为士数十年,肯役于贼耶! **

现代文:先前,楚王曾出资募兵,应募者都是蕲州和黄州的残兵溃卒,其中还有义军的间谍。这时,他们开文昌、保安门放义军入城。文荣方出战回来,来不及关闭城门,跃马大呼,斩杀三人。自己被义军用长矛刺死。

古文:延颈就刃,贼杀之。蔡道宪,字元白,晋江人。

现代文:蔡道宪,字元白,福建晋江人。

古文:崇祯十年进士。为长沙推官。

现代文:崇祯十年进士,任长沙推官。

古文:地多盗,察豪民通盗者,把其罪而任之。

现代文:长沙这地方多盗,而且与豪民私通。道宪查出通盗豪民,令他们戴罪立功。

古文:盗方劫富家分财,收者已至。

现代文:强盗刚劫掠富人的财物分赃,后面就来人收走了这些财物。

古文:召富家还所失物,皆愕不知所自。

现代文:道宪把被劫的富贵人家召来认领,大家都感到诧异,不知这些财物是如何获得的。

古文:恶少年闭户谋为盗,启户,捕卒已坐其门,惊逸去。

现代文:有恶少年闭户偷盗,一开门便见捕卒已在门口等候,惊慌而逃。

古文:吉王府宗人恣为奸,道宪先治而后启王。

现代文:吉王府的同族人恃势恣意为奸,道宪先治其罪,而后告诉吉王。

**古文:王召责之,抗声曰: 今四海鼎沸,寇盗日滋。王不爱民,一旦铤而走险,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 **

现代文:吉王把道宪召来斥责一顿,道宪厉声道: 今四海不安,寇盗日多,王若不爱民,一旦他们铤而走险,王能与你同族人保其富贵吗?

古文:王悟,谢遣之。

现代文:吉王这才明白,向道宪道歉,把他送走。

古文:十六年五月,张献忠陷武昌,长沙大震。

现代文:崇祯十六年五月,张献忠攻克武昌,长沙大为震惊。

古文:承天巡抚王扬基率所部千人,自岳州奔长沙。

现代文:承天巡抚王扬基率所部千人,从岳州逃往长沙。

**古文:道宪请还驻岳州,曰: 岳与长沙唇齿也,并力守岳则长沙可保,而衡、永亦无虞。 **

现代文:道宪请他回去屯驻岳州,对他说: 岳与长沙唇齿相依,全力守住岳州则长沙可保,衡阳、永兴也无虞。

**古文:扬基曰: 岳,非我属也。 **

现代文:扬基说: 岳州不是我管辖范围。

**古文:道宪曰: 弃北守南,犹不失为楚地。若南北俱弃,所属地安在? **

现代文:道宪道: 弃北而守南,还不失为楚地;若南北都失,你的属地又在哪里?

古文:扬基语塞,乃赴岳州。

现代文:扬基无话可说,只得去岳州。

古文:及贼入蒲圻,即遁去。

现代文:但义军一到蒲圻,他便立即逃跑了。

古文:湖广巡抚王聚奎远驻袁州,惮贼不敢进。

现代文:湖广巡抚王聚奎远驻江西袁州,怕农民起义军而不敢到湖广来。

古文:道宪亦请移岳,聚奎不得已至岳,数日即徙长沙。

现代文:道宪也请他移驻岳州。聚奎不得已到了岳州,但只几天就迁到长沙。

古文:道宪曰: 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

现代文:道宪对他说: 贼离岳还远,可加固城墙以备防守。

古文:彼犯岳,犹惮长沙援。

现代文:敌若攻岳,会怕长沙的援兵。

**古文: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 **

现代文:如果放弃岳州,长沙怎能保住。

古文:聚奎不从。

现代文:聚奎不听。

古文:贼果以八月陷岳州,直犯长沙。

现代文:义军果于八月攻陷岳州,直指长沙。

古文:先是,巡按御史刘熙祚令道宪募兵,得壮丁五千训练之,皆可用。

现代文:在此以前,巡按御史刘熙祚令道宪募兵,得壮丁五千,训练后皆可用。

古文:至是亲将之,与总兵官尹先民等扼罗塘河。

现代文:这时,聚奎亲自统领,与总兵尹先民等扼守瑭河。

古文:聚奎闻贼逼,大惧,撤兵还城。

现代文:闻农民义军逼进,十分恐惧,撤兵回城。

**古文:道宪曰: 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栅以守,毋使贼逾此。 **

现代文:道宪建议: 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立栅扼守,毋使贼越过此地。

古文:又不从。

现代文:聚奎又不采纳。

古文:时知府堵胤锡入觐未返,通判周二南摄攸县事,城中文武无几。

现代文:知府堵胤锡入朝拜见皇帝未还,通判周二南代行攸县政务,城中文武人员不多。

古文:贼薄城,士民尽窜。

现代文:义军逼近长沙城,士民都逃走了。

古文:聚奎诡出战,遽率所部遁。

现代文:聚奎借口出战,率所部逃跑,道宪独自拒守。

**古文:道宪独拒守,贼绕城呼曰: 军中久知蔡推官名,速降,毋自苦。 **

现代文:义军绕城大呼 :军中久知蔡推官大名,快投降吧,毋自讨苦吃!

古文:已而恶展,构韬杀之,据嘉定,蜀人咸不直乾德。

现代文:道宪命守军以箭来回答。过了三天,尹先民出战,失败而还。义军夺门而入,先民降,道宪被执,义军要给他官做,道宪大骂。

古文:会刘文秀自云南至,擒韬,陷嘉定,乾德乃驱家人及其弟御史升德,俱赴水死。

现代文:义军为他解缚,请他上坐,他还是大骂。义军知他终不肯降,将他处斩,年仅二十九岁。

古文:刘熙祚,字仲缉,武进人。

现代文:朝廷赠太仆寺少卿,谥忠烈。刘熙祚,字仲缉,常州府武进人。

古文:父纯仁,泉州推官。

现代文:父刘纯仁,曾任泉州推官。

古文:十五年冬巡按湖南。

现代文:崇祯十五年冬,巡按湖南。

古文:李自成陷荆、襄诸郡,张献忠又破蕲、黄,临江欲渡。

现代文:李自成攻陷荆州、襄阳诸郡,张献忠攻破蕲州、黄州,准备渡江。

古文:熙祚以明年二月抵岳州,檄诸将分防江浒,偏沅、郧阳二抚联络形势。

现代文:熙祚估计张献忠会在第二年二月抵岳州,令诸将分别防御江边,联络偏沅、郧阳二抚以为声援。

古文:会贼马守应据澧州,窥常德,土寇甘明扬等助之。

现代文:当时义军马守应占据澧州,欲进取常德,当地农民军甘明杨等接应。

古文:熙祚驰至常德,击斩明扬。五月还长沙。

现代文:熙祚赶到常德斩明杨,五月还长沙。

古文:及武昌、岳州相继陷,急令总兵尹先民、副将何一德督万人守罗塘河,扼要害。

现代文:武昌、岳州相继陷落,熙祚急令总兵尹先民,副将何一德率军万人守罗塘河,扼住要害。

古文:而巡抚王聚奎乃撤守长沙,贼遂长驱至。

现代文:而巡抚王聚奎却撤守长沙,义军长驱南进。

古文:聚奎率溃将孔全彬、黄朝宣、张先璧等走湘潭,长沙不能守。

现代文:聚奎率败将孔全彬、黄朝宣、张先壁等退往湘潭,长沙不能守。

古文:惠王避地至长沙,与吉王谋出奔,熙祚奉以奔衡州。

现代文:这时避居于长沙的惠王与吉王计划逃走,熙祚把他送到衡州。

古文:衡州,桂王封地也,聚奎兵至,大焚劫,王及吉、惠二王皆登舟避乱。

现代文:衡州本桂王的封地,聚奎的军队也到了这里,大肆焚劫,桂王、吉王、惠王都乘船避难。

古文:熙祚单骑赴永州为城守计。

现代文:熙祚单骑赴永州布置防务。

古文:未几,聚奎复走祁阳,衡州遂陷。

现代文:不久,聚奎又退往祁阳,衡州失守。

古文:永士民闻之,空城逃。

现代文:永州士民闻聚奎将至,纷纷逃亡,永州成为空城。

古文:三王至永州,聚奎继至,越日全彬等亦至,劫库金去。

现代文:桂、吉、惠三王至永州,聚奎随即而至,第二天孔全彬等也到了永州,抢劫府库金银而去。

古文:积劳得疾,请告归卒。兄弟三人并死王事。

现代文:熙祚派兵护送桂、吉、惠三王逃往广西,随即回永州拒守。义军追捕到熙祚,献忠在桂王宫中令熙祚跪下,熙不跪。

古文:王聚奎既失永州,后伺贼退,潜还武昌,为代者何腾蛟所劾,夤缘免。王孙兰,字畹仲,无锡人。

现代文:又派降将尹先民去劝说,熙祚仍不屈,被杀。朝廷闻知,赠太常寺少卿,谥忠毅。王孙兰,字畹仲,常州府无锡人。

古文:崇祯四年进士。累迁成都知府。

现代文:崇祯四年进士,曾任成都知府。

古文:蜀宗人虐民,民相聚,将焚内江王第。孙兰抚谕之,乃解。

现代文:蜀王同族人虐待百姓,百姓聚众焚毁内江蜀王府,孙兰进行安抚,这场风波才平息下来。

古文:父扰,服阕,起官绍兴,修荒政。

现代文:父亲去世后孙兰服丧。期满,启任绍兴官员。

古文:迁广东副使,分巡南雄、韶州二府。

现代文:在绍兴有政绩,升为广东副使,分巡南雄、韶州二府。

古文:连州瑶贼为乱,驰剿,三战皆捷。

现代文:连州瑶民反对朝廷,孙兰领兵镇压,三战三捷。

古文:十六年,张献忠大乱湖南,湖南之郴州宜章与韶接壤。孙兰乞援督府,不应,最后以七百人至,一宿复调去。

现代文:十六年,张献忠进军湖南。湖南郴州之宜章与韶州接壤,孙兰向督府求救援,不应,最后虽派出七百人来援,但只一晚又调走了。

古文:及贼陷衡州,肆屠戮。韶所辖乐昌、乳源、仁化,逋窜一空。

现代文:张献忠攻克衡州,韶州所辖之乐昌、乳渠、仁化的守军逃跑一空。

**古文:连州守将先据城叛,韶士民闻之,空城逃,而贼所设伪官传檄将至。孙兰仰天叹曰: 失封疆当死,贼陷城又当死,吾盍先死乎! **

现代文:连州守将首先举起反明的旗帜,韶州士民闻知,纷纷逃走。献忠派的官员即将到来,孙兰仰天叹息说: 失守边境当死,贼攻陷城也当死,我何不先死!

古文:遂自缢。

现代文:遂自缢。

古文:既死,贼竟不至,朝廷悯其忠,予赠恤。

现代文:孙兰死后,农民义军并没有来到韶州,朝廷念孙兰的忠义,予以赠恤。

古文:程良筹,字持卿,孝感人,工部尚书注子也。

现代文:程良筹,字持卿,湖广孝感人,二部尚书程注之子。

古文:天启五年进士。

现代文:天启五年进士。

古文:时注为太常少卿,不附魏忠贤。御史王士英劾其为赵南星、李三才私党,忠贤遂矫旨并良筹除名,永不叙录。

现代文:此时,注为太常少卿,不依附于魏忠贤,御史王士英弹劾他是赵南星、李三才的私党,忠贤便假传圣旨将良筹除名,永不录用。

古文:未出仕而除名,前此未有也。

现代文:进士未授官而除名,这是从未有之事。

古文:崇祯元年起官,历文选员外郎,掌选事。

现代文:至崇祯元年才启用,授文选员外郎之职,掌管选事。

古文:麻城李长庚为尚书,以同乡故,甚倚之。

现代文:麻城人李长庚为尚书,因为与良筹是同乡而甚倚重于他。

古文:正郎久缺不推补,同列多忌,朝论亦少之。

现代文:正郎官久缺未补,长庚任用良筹,同僚多忌妒,朝廷许多人也轻视他。

古文:长庚用推举失当削籍,良筹亦下吏遣戍,久乃释归。

现代文:长庚被弹劾用人失当而被削职,良筹也因而被革职发往边疆戍守,很久后才释归。

古文:十六年,李自成犯承天,孝感亦陷。

现代文: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进攻承天府,孝感也被攻陷。

古文:良筹以白云山险峻,与同邑参政夏时亨筑垒聚守。

现代文:良筹因知白云山险峻,与同县参政夏时亨筑垒防守。

古文:贼使说降,良筹毁其书。

现代文:自成派人去劝降,良筹撕毁自成的信。

古文:贼怒,设长围攻之,相持四十余日,解去。

现代文:义军展开围攻,相持四十余天未下,解围退去。

古文:时汉阳、武昌亦为张献忠所陷,四面皆贼,独白云孤处其间,贼颇患之。

现代文:这时汉阳、武昌也为张献忠攻陷,白云山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其后,武昌为官军收复。

古文:已,武昌为官军所复,良筹号召远近诸寨,掎角进兵。其冬,遂复孝感、云梦。

现代文:良筹号召远近诸寨进军,相互支援。

古文:十二月,进薄德安,兵败,退保白莲寨。寨中人素通贼,为内应,良筹遂被执。

现代文:这年冬季相继收复孝感、云梦。十二月,官军进逼德安府,被击败,退保白莲寨,寨中人与义军暗中有联系,为内应,良筹被执。

古文:说降,不屈,羁之密室。

现代文:劝他降,不肯,把他囚禁于密室。

古文:明年正月,左良玉遣将攻德安。

现代文:十七年正月,左良玉遣将进攻德安。

古文:世清登崇祯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榷浒墅关,有清操。历员外郎,屡迁右参议,分守商、雒,驻商州。

现代文:崇祯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右参议,分守商、雒,驻商州。

古文:城屡遭兵,四野萧然,民皆入保城中。

现代文:商州城屡遭兵乱,四野萧条,百姓都迁入城中避难。

古文:而客兵所过淫掠,民苦兵甚于贼。

现代文:客兵所过地方奸淫抢掠,民苦于兵。

古文:世清下令兵不得阑入城。

现代文:世清下令:兵不得擅自入城。

古文:未几,关中兵经其地,有二卒挝门,榜以徇。督抚发兵,诫毋犯黄参议令。

现代文:不久,关中兵经过商州,督抚下令,诫军士不要违犯黄参议不准擅自入城的命令。

古文:李自成躏荆、襄,远近震动。

现代文:李自成进军荆、襄,远近受到震动。

古文:世清一子方幼,属友人养人,誓身殉。

现代文:世清一子年幼,托友人抚养,他自己誓以身殉职。

古文:十六年十月,自成败孙传庭军,长驱入关,遣右营十万人从南阳犯商州。

现代文:崇祯十六年十月,自成打败明朝孙传庭军,长驱入关,遣右营十万人由南阳进攻商州。

**古文:世清凭城守,有奸民投贼,至城下说降,世清佯与语,发炮毙之,悬其首城上曰: 怀二心者视此! **

现代文:世清坚守。有人投降义军,到城下来劝降,世清假装与他答话,发炮击毙此人,悬其头于城上,城中士民不得不为他效力守城。

**古文:叹曰: 城小无兵,空令士民受祸,计惟自靖耳。 **

现代文:炮弹、箭矢用尽,则用石头,石头用尽,妇人掘砖继之。

古文:令妻妾子女尽缢,乃投缳死。简仁瑞,字季麟,荣县人。由举人历安西官同知,迁平凉知府。十六年冬,贼入关,诸王及监司以下官谋遁走。

现代文:朝廷赠光禄寺卿。简仁瑞,字季麟,四川荣县人。由举人任西安同知,后调平凉知府。崇祯十六年冬,农民起义军入关,诸王及监司以下的官吏准备逃走。

古文:仁瑞谒韩王曰: 长安有重兵,讹言不足信。

现代文:仁瑞去拜谒韩王时说: 长安有重兵,讹言不足信。

古文:殿下轻弃三百年宗社,欲何之?

现代文:殿下轻易抛弃三百年的宗社,准备到哪里去?

**古文:纵贼压境,延、宁、甘、凉诸军足相援,必不能支,同死社稷,亦不辱二祖列宗。 **

现代文:纵然贼军压境,而延、宁、甘、凉地方的军队足可相援。若实在不能支持,与社稷共存亡,也不辱太祖、成祖及列宗。

古文:王不从。

现代文:韩王不听从。

古文:是夕,其护卫卒噪,挟王及诸郡王、宗室斩关出奔,胁仁瑞行。

现代文:当晚,韩王的护卫军士兵挟王及诸郡王、宗室斩关出逃,还胁迫仁瑞同行。

**古文:仁瑞曰: 吾平凉守也,吾去,谁与守? **

现代文:仁瑞拒不随行,对他们说: 我的责任是守平凉,我走了,谁来防守?

古文:众遂去。仁瑞乃撤四关居民入城,以土石塞门为死守计。

现代文:他把四关居民迁入城内,以土石塞堵城门,准备死守。

**古文:出按云南,还朝,言: 陛下议均输再征一年,民力已竭,讨贼诸臣泄泄沓沓,徒糜数百万金钱。 **

现代文:不久,农民义军传令他们投降。仁瑞把未处决的死囚召来对他们说 :我过去曾不杀你们,你们也报答我吗?

古文:帝纳其言,敕兵部飞骑勒熊文灿进兵,而张献忠已叛矣。十五年迁浙江右参政,未任而罢。

现代文:都说愿意听命。第二天,义军进抵城下,城中士民草拟了降书,要求仁瑞签名盖官印。

古文:贼陷城,胁之仕,不屈死。

现代文:仁瑞怒斥他们,整顿衣冠,自缢于堂上。

古文:都任,字弘若,祥符人。

现代文:义军攻克平凉,全城士民都投降义军。都任,字弘若,河南祥符人。

古文: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进郎中,屡迁四川右参政。

现代文: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进升郎中,又调任四川右参政。

古文:天启五年大计,左迁江西佥事,复屡迁陕西左布政使。

现代文:天启五年考核地方官吏,升江西佥事,再升陕西左布政使。

古文:崇祯五年又谪山东右参政。再迁山西按察使。

现代文:崇祯五年,贬为山东右参政,后再升山西按察使。

古文:任性刚严,多忤物,数谪徙,终不变。

现代文:任禀性刚毅,常得罪人,虽多次遭到贬谪,但始终不改。

古文:月朔,同僚朝晋王,任据《会典》争,不赴。

现代文:每月初一日,同僚去拜谒晋王,任依据《会典》而不去。

古文:巡按御史张孙振诬劾提学佥事袁继咸,任数慰问继咸,赆其行。

现代文:巡按御史张孙振诬劾提学佥事袁继咸,任多次慰问继咸,离开时还送他路费。

古文:孙振怒,复中以大计,贬秩归。

现代文:孙振闻知大怒,再乘考核官吏之机,降都任的官阶,让他辞职回家。

古文:后复起,历右布政使兼副使,饬榆林兵备。

现代文:后再启任右布政使兼副使,令他负责榆林兵备。

古文:十六年九月,巡抚崔源之罢去,代者张凤翼未至,总兵官王定从孙传庭出关,大败奔还,远近震恐。

现代文:崇祯十六年九月,巡抚崔源之罢官,而接任的张凤翼还未到任,总兵官王定随孙传庭出关御敌,大败而回,远近震动。

古文:李自成遂据西安,遣其将李过以精卒数万徇三边,延安、绥德相继陷。

现代文:李自成占据西安,遣其将李过以精兵数万攻取三边,延安、绥德相继被占领。

古文:定惧,诡言讨河套寇,率所部遁去,榆林益空虚。

现代文:王定害怕了,诡称讨河套寇而率所部逃跑,榆林更加空虚。

古文:任急集军民,慷慨流涕,谕以大义,与督饷员外郎王家录、副将惠显等议城守。

现代文:都任忙召集军民誓死守城,与督饷员外郎王家录、副将惠显等商议守城事宜。

古文:乃慕义殉忠,志不少挫,无一屈身贼庭,其忠烈又为天下最。事闻,天子嗟悼,将大行褒恤,国亡不果。

现代文:城中被罢职的武将,任因为尤世威会用兵,推为主帅,率诸将王世钦等数十人誓死守御。十一月十五日,义军围攻榆林,二十七日攻克,都任在巷战中被俘。要他投降,不肯。被处死。

古文:祝万龄,咸宁人。

现代文:世威等都死。祝万龄,湖广咸宁人。

古文:父世乔。

现代文:父亲祝世乔,远游不归。

古文:有至行,以父远游不归,年十五即独身访求,濒死,历数千里,卒得之。后由选贡通判南康,以清慎著。万龄师乡人冯从吾,举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累官保定知府。

现代文:万龄十五岁单身去寻找,行程数千里,终于找到父亲。后由选贡授南康通判,为官清廉谨慎。万龄拜同乡人冯从吾为师,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授保定知府。

古文:天启六年,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万龄愤。

现代文:天启六年,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万龄非常愤怒。

古文:逆党李鲁生遂劾万龄倡讹言,谓天变、地震、物怪、人妖,悉由毁书院所致,非圣诬天实甚。

现代文:魏忠贤党人李鲁生弹劾万龄,散布讹言,说天变、地震、物怪、人妖等,都是由于书院所造成的。万龄因而被撤职。

古文:万龄遂落职。崇祯初,用荐起黄州知府,集诸生定惠书院,迪以正学。

现代文:崇祯初年,起任万龄为黄州知府,他在黄州把本府生员召集于定惠书院,以儒家正学来开导他们。

古文:居三年,迁河南副使,监军磁州。

现代文:在黄州任职三年后,调为河南副使,监军磁州。

古文:辉县之北与山西陵川之南,有村曰水峪,回贼窃据数十年,大为民患。

现代文:辉县之北与山西陵川之南,有个水峪村,是农民起义军老回回部的根据地,在此已数十年。

古文:万龄与山西监司王肇生合兵击,六战焚其巢三百余,贼遂平。

现代文:万龄与山西监司王肇生合兵进剿,大战六次,焚烧三百余里,攻克此村。

古文:录功,加右参政。

现代文:万龄因功加右参政之职。

古文:流贼自山西入河北,掠新乡。

现代文:义军由山西入河北,进攻新乡。

古文:万龄邀击之,贼走陵川。

现代文:万龄截击,义军转战陵川,其后又攻新乡。

古文:已,复大至,坐失事,削籍归。

现代文:万龄战败,削职归家。汤开远为他伸冤,无效。

古文:汤开远讼其冤,不纳。久之,廷臣交荐,未及用,而西安陷。

现代文:许久以后,廷臣交相举荐,正准备任用,西安为义军所陷。

古文:万龄深衣大带,趣至关中书院,哭拜先圣,投缳死。

现代文:万龄赴关中书院,哭拜先圣,上吊自尽。

古文:佥事泾阳王徵、太常寺卿耀州宋师襄、怀庆通判咸宁窦光仪、仪封知县长安徐方敬、芮城知县咸宁徐芳声、举人宗室朱谊巉及席增光皆里居,城破,并抗节死。

现代文:泾阳人佥事王征、太常寺卿耀州宋师襄、咸宁人怀庆通判窦光仪、长安人仪封知县徐方敬、咸宁人芮城知县徐芳声、明王朝宗族举人米谊及举人席增光都在西安,城破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