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八

古文:何腾蛟瞿式耜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

现代文: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

古文:天启元年举于乡。

现代文:天启元年在乡试中中举。

古文:崇祯中授南阳知县。

现代文:崇祯年间授官南阳知县。

古文:地四达,贼出没其间,数被挫去。

现代文:当地道路四通八达,贼寇经常在那里出没,多次被打败离去。

古文:已,从巡抚陈必谦破贼安皋山,斩首四百余级,又讨平土寇,益知名。迁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出为怀来兵备佥事,调口北道。

现代文:后来,跟从巡抚陈必谦在安皋山击破贼兵,斩获四百多首级,又讨伐削平当地贼寇,因此更加出名,升为兵部主事,又升为员外郎,然后外放出任怀来兵备佥事,后来调往口北道。

古文:才谞精敏,所在见称。

现代文:腾蛟才智敏锐,所到之处都受人称赞。

古文:遭母忧,巡抚刘永祚荐其贤,乞夺情任事。

现代文:在他为母亲守丧期间,巡抚刘永祚向朝廷推荐他有本领,请让他放弃自己的孝心,出来担任职务。

古文:腾蛟不可,固辞归。

现代文:腾蛟没有同意,坚决谢绝,回家去了。

古文:服除,起淮徐兵备佥事。讨平土寇,部内宴然。

现代文:除去丧服后,得到起用担任淮徐兵备佥事,削平了当地的贼寇,使自己的辖区内一无战事,格外平静。

古文:十六年冬,拜右佥都御史,代王聚奎巡抚湖广。

现代文:崇祯十六年冬天,担任右佥都御史,代替王聚奎巡视湖广。

古文:时湖北地尽失,止存武昌,屯左良玉大军,军横甚。

现代文:这时湖北地盘大多失陷,只有武昌在手,驻扎着左良玉的大批部队,骄横不法。

古文:腾蛟与良玉交欢,得相安。

现代文:腾蛟同良玉友好相处,双方总算相安无事。

古文:明年春,遣将惠登相、毛宪文复德安、随州。

现代文:第二年春天,他们两个派遣将领惠登相、毛宪文收复了德安、随州。

古文:五月,福王立。

现代文:五月,福王即位。

古文:诏至,良玉驻汉阳,其部下有异议,不欲开读。

现代文:诏书传到时,良玉正驻守汉阳,他的部下对此有异议,不想宣读诏书。

古文:腾蛟曰: 社稷安危,系此一举。

现代文:腾蛟说 :国家的安危全在这一下了。

**古文:倘不奉诏,吾以死殉之。 **

现代文:如果大家不接受诏书,我就只好以死殉国了。

古文:抵良玉所,而良玉已听正纪卢鼎言,开读如礼。

现代文:他抵达良玉的驻所,良玉已经听了正纪卢鼎的话,按照礼仪宣读了诏书。

古文:正纪者,良玉所置官名也。

现代文:正纪是良玉设置的官名。

古文:八月,福王命加腾蛟兵部右侍郎,兼抚湖南,代李乾德。

现代文:八月,福王命令加封腾蛟兵部右侍郎,兼管巡视湖南,取代了李乾德。

古文:寻以故官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召总督杨鹗还。

现代文:不多久朝廷又让他以原先的身份总管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军务,把总管杨鄂召了回去。

古文:明年三月,南京有北来太子事,中外以为真,朝臣皆曰伪。

现代文:第二年三月,南京发生了北来太子一事,京城内外都以为是真太子,朝中大臣都认为是假的。

古文:腾蛟力言不可杀,与当国者大忤。

现代文:腾蛟极力说不能杀他,同当权的人大相违背。

古文:无何,良玉举兵反,邀腾蛟偕行,不可,则尽杀城中人以劫之。士民争匿其署中,腾蛟坐大门纵之入。

现代文:没多久,良玉率兵造反,邀请腾蛟同行。腾蛟没有同意,良玉就以杀尽城中百姓相威胁,士民都争着隐藏到他的官署中,腾蛟坐守在大门口让他们进去躲避。

古文:良玉破垣举火,避难者悉焚死。

现代文:良玉毁坏院墙放了一把火,避难的人们全部被烧死了。

古文:腾蛟急解印付家人,令速走,将自刭,为良玉部将拥去。

现代文:腾蛟赶紧解下官印给家人,命令他们迅速逃走,自己打算自杀,被良玉的部将劫持走了。

古文: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

现代文:良玉想同他坐同一条船,腾蛟不答应,就把他放在别的船上,让四个副将守住他。

古文:舟次汉阳门,乘间跌入江水。

现代文:船行到汉阳门,腾蛟乘机跳入江中。

古文:四人惧诛,亦赴水。

现代文:那四个副将怕被杀头,也跳入水中。

古文:腾蛟漂十余里,渔舟救之起,则汉前将军关壮缪侯庙前也。

现代文:腾蛟在水上漂了十几里,被渔船上的人救了起来,上岸正好就到了汉前将军关北缪侯的庙前。

古文:家人怀印者亦至,相视大惊。

现代文:带着他的官印的家人正好这时也到了,相互见面后都非常吃惊。

古文:觅渔舟,忽不见。

现代文:回头寻找渔船,也忽然不见了。

古文: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益归心焉。

现代文:远近各地的人们都说是因为腾蛟为人忠诚得到了神的保佑,从此对他更加归附了。

古文:腾蛟乃从宁州转浏阳,抵长沙。

现代文:腾蛟于是从宁州转浏阳,抵达长沙。

古文:集诸属吏堵胤锡、傅上瑞、严起恒、章旷、周大启、吴晋锡等,痛哭盟誓。

现代文:聚集过去手下的僚属堵胤锡、傅上瑞、严起恒、章旷、周大启、吴晋锡等,大家痛苦地订立盟约、誓言。

古文:分士马舟舰糗粮,各任其一。

现代文:他们分配马匹、船只、粮草,建立几支武装分别担任首领。

古文:令胤锡摄湖北巡抚,上瑞摄湖南巡抚,旷为总督监军,大启提督学政。起恒故衡永道,即督二郡军食,晋锡以长沙推官摄郴桂道事。

现代文:命令胤锡代理湖北巡抚,上瑞代理湖南巡抚,章旷为总督监军,大启监管学政,起恒原本是衡、永道官员,就让他督管二郡的军粮,晋锡以长沙推官的身份代理郴、桂道的职务。

古文:即遣旷调副将黄朝宣、张先璧、刘承胤兵。

现代文:接着就派章旷调遣副将黄朝宣、张先璧、刘承胤的兵力。

古文:朝宣自燕子窝,先璧自溆浦,承胤自武冈,先后至,兵势稍振。

现代文:朝宣从燕子窝,先譬从溆浦,承胤从武冈先后到来,军威稍稍振作起来。

古文:而是时良玉已死。

现代文:而这时良玉已经死掉了。

古文:顺治二年五月,大兵下南都。唐王聿键自立于福州。

现代文:顺治二年五月,大清兵攻克南都,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自立为王。

古文:王居南阳时,素知腾蛟贤,委任益至。

现代文:福王居住在南阳时,本来知道腾蛟能干,这时就更加重用他了。

古文:李自成毙于九宫山,其将刘体仁、郝摇旗等以众无主,议归腾蛟。

现代文: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打死以后,他的将领刘体仁、郝摇旗等因为没了主帅,打算归附腾蛟。

古文:率四五万人骤入湘阴,距长沙百余里。

现代文:他们率领四五万人突然间进入湘阴,与长沙相距只一百多里。

古文:城中人不知其求归也,惧甚。

现代文:城中的人们不知道他们是来归顺的,非常害怕。

古文:朝宣即引兵还燕子窝。

现代文:朝宣就率兵回燕子窝去了。

**古文:上瑞请腾蛟出避,腾蛟曰: 死于左,死于贼,一也,何避焉。 **

现代文:上瑞请求腾蛟出去避一时,腾蛟说 :死在左良玉的手中,同死在贼手,是一样的,为什么要逃避呢?

古文:长沙知府周二南请往侦之,以千人护行。

现代文:长沙知府周二南请求前往侦察他们,腾蛟派了一千人为他护行。

古文:贼谓其迎敌也,射杀之,从行者尽死。

现代文:贼兵认为他们是来迎战的,就用箭射死了他,随行的士兵也都死了。

古文:城中益惧,士女悉窜。

现代文:这下城中更加惧怕,士绅百姓、男男女女全都逃跑了。

古文:腾蛟与旷谋,遣部将万人鹏等二人往抚。

现代文:腾蛟同章旷谋划,派遣部将万大鹏等两个人前去招安。

古文:贼见止二骑,迎入演武场,饮之酒。

现代文:贼寇见只有二匹马,就迎接他们进入演武场,用酒肉招待他们。

古文:二人不交一言,与痛饮。

现代文:他们两个没有说一句话,只跟贼寇痛饮。

古文:饮毕,贼问来意,答言督师以湘阴褊小,不足容大军,请即移长沙。

现代文:饮酒完毕,贼寇问他们的来意,二人回答说,督师认为淮阴狭小不能够容纳大军,请你们就移驻长沙好了。

**古文:因致腾蛟手书召之曰: 公等归朝,誓永保富贵。 **

现代文:于是拿出腾蛟的手信招请他们说: 何先生等待着你们归顺的那一天,他发誓永远保证你们享受富贵。

古文:摇旗等大喜,与大鹏至长沙。

现代文:摇旗等人非常高兴,立刻同大鹏一道到了长沙。

古文:腾蛟开诚抚慰,宴饮尽欢,犒从官牛酒。

现代文:腾蛟开诚布公地对他们加以安抚和慰问,设宴饮酒狂欢,并且用牛肉和酒犒劳了他的随行官员。

古文:命先璧以卒三万驰射,旌旗蔽天。

现代文:腾蛟命令先璧率领三万士兵演习骑射,大小军旗遮天蔽日。

古文:摇旗等大悦,招其党袁宗第、蔺养成、王进才、牛有勇皆来归,骤增兵十余万,声威大震。

现代文:摇旗等又非常高兴,招集他的党羽袁宗第、蔺养成、王进才、牛有勇等都来归顺,一下子增加了十多万士兵,军威大振。

古文:未几,自成将李锦、高必正拥众数十万逼常德。

现代文:不多久,李自成的将领李锦、高必正带领几十万部队逼近常德。

古文:腾蛟令胤锡抚降之,置之荆州。

现代文:腾蛟命令胤锡把他们招安了,安置在荆州。

古文:锦,自成从子,后赐名赤心。

现代文:李锦是李自成的侄子,后来朝廷赐给他的名字叫赤心。

古文:必正则自成妻高氏弟也。

现代文:必正是自成的妻子高氏的弟弟。

**古文:高氏语锦曰: 汝愿为无赖贼,抑愿为大将邪? **

现代文:高氏对李锦说 :你愿意当一个无赖的贼呢,还是愿意做大将军呢?

**古文:锦曰: 何谓也? **

现代文:李锦说: 这话什么意思呢?

**古文:曰: 为贼无论,既以身许国,当爱民,受主将节制,有死无二,吾所愿也。 锦曰: 诺。 **

现代文:高氏说: 要做贼就不说了,假如要以身许国的话,就应当爱护人民,受主将节制,就是死也不能有二心,这就是我所希望于你的。 李锦说: 是。

古文:腾蛟虑锦跋扈,他日过其营,请见高氏,再拜,执礼恭。

现代文:腾蛟害怕李锦骄横不法,后来有一天经过他的军营,就拜见高氏,拜了两拜,礼节很是恭敬。

古文:高氏悦,戒其子毋忘何公,锦自是无异志。

现代文:高氏十分高兴,告诫他的侄子不要忘记何先生。李锦从这以后不曾有过不规矩的动机。

古文:自成乱天下二十年,陷帝都,覆庙社,其众数十万悉归腾蛟。

现代文:自成在天下造反二十年,攻陷皇都,颠覆庙社,他的几十万士兵最终全归附了腾蛟。

古文:而腾蛟上疏,但言元凶已除,稍泄神人愤,宜告谢郊庙,卒不言己功。

现代文:而腾蛟上书只说罪魁祸首已除掉,稍微发泄了神灵的一口怨气,应该到郊庙去祭告神灵,始终不谈自己的功劳。

古文:唐王大喜,立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仍督师。而疑自成死未实。

现代文:唐王非常高兴,立刻任命他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加封他为定兴伯,仍然统帅军队,但是心中怀疑自成之死不真实。

古文:腾蛟言自成定死,身首已糜烂。

现代文:腾蛟肯定自成死了,尸体都已经腐烂了。

古文:不敢居功,因固辞封爵。

现代文:腾蛟不敢以有功自居,因而坚决辞谢给自己加封的爵位。

古文:不允,令规取江西及南都。

现代文:唐王不准他辞谢,命令他谋划攻取江西以及南都。

古文:当是时,降卒既众,腾蛟欲以旧军参之,乃题授朝宣、先璧为总兵官,与承胤、赤心、郝永忠、宗第、进才及董英、马进忠、马士秀、曹志建、王允成、卢鼎并开镇湖南、北,时所谓十三镇者也。

现代文:在这个时候,投诚的士兵已经很多了,腾蛟打算把原有的部队掺进他们中间去,于是题写、授予朝宣、先璧为总兵官,与承胤、赤心、郝永忠、宗第、进才以及董英、马进忠、马士秀、曹志建、王允成、卢鼎等一并在湖南、湖北开设军镇,这就是当时所说的十三镇。

古文:永忠即摇旗,英,腾蛟中军,志建则故巡按刘熙祚中军,余皆良玉旧将也。

现代文:永忠就是摇旗,董英是腾蛟的中军,志建是以前的巡抚刘熙祚的中军,其余的都是良玉的旧将领。

古文:腾蛟锐意东下,拜表出师。

现代文:腾蛟态度坚决地想举兵东下,就上表给唐王要求出兵作战。

古文:明年正月与监军御史李膺品先赴湘阴,期大会岳州。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与监军御史李鹰品率先开赴湘阴,约定时期与其他将领在岳州大会合。

古文:先璧逗遛,诸营亦观望,独赤心自湖北至,为大兵所败而还,诸镇兵遂罢,腾蛟威望由此损。

现代文:先璧在原地逗留不肯赶来,其他的各军也在相互观望,只有赤心从湖北到来,被大清兵打败,然后返回,各镇的出兵于是都成了泡影了,腾蛟的威望也因此受到损害。

古文:时诸将皆骄且贪残,朝宣尤甚,劫人而剥其皮。永忠效之,杀民无虚日。腾蛟不能制。

现代文:当时各位将领都骄横贪婪而且残忍,朝宣尤其突出,他抢劫了人还要剥掉人皮,永忠也仿效他,没有一天不杀人,腾蛟不能制止他们。

古文:故总督杨鹗者,克饷失军心,至是复夤缘为偏沅总督。

现代文:旧总督杨鹗过去因克扣军饷失去军心,现在又向上巴结当了偏沅总督。

古文:腾蛟以为言,乃召鹗还。

现代文:腾蛟对此说了话,朝廷才把杨鹗召回。

古文:王数议出关,为郑氏所阻。

现代文:唐王多次讨论出关,被郑氏阻止。

古文:腾蛟屡请幸赣,协力取江西。

现代文:腾蛟屡次请求唐王亲临江西,以便联合力量攻取江西。

古文:王遣使征兵,腾蛟发永忠精骑五千往。

现代文:唐王派遣使者来征集兵力,腾蛟派永忠的精锐骑兵五千人前去应征。

古文:永忠不肯前,五月始抵郴州。

现代文:永忠不肯前去,五月份才抵达郴州。

古文:会大兵破汀州,聿键被执死,赣州亦失。

现代文:恰好大清兵攻下汀州,聿键被俘而死,赣州也失陷了。

古文:腾蛟闻王死,大恸,厉兵保境如平时。

现代文:腾蛟听说唐王去世,非常悲恸,但还是像平常一样整治军队保守边境。

古文:已,闻永明王立,乃稍自安。

现代文:后来听说永明王即位,心里才稍稍安静下来。

古文:王寻以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现代文:不久永明王让腾蛟做武英殿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保。

古文:王进才故守益阳,闻大兵渐逼,还长沙。

现代文:王进才本来在把守益阳,听说大清兵渐渐逼近,竟然回到长沙去了。

古文:四年春,进才扬言乏饷,大掠,并及湘阴。

现代文:四年春天,进才扬言缺乏军饷,在当地大肆抢劫,并且一直抢到湘阴。

古文:适大兵至长沙,进才走湖北。

现代文:恰好大清兵到达长沙,进才逃往湖北。

古文:腾蛟不能守,单骑走衡州,长沙、湘阴并失。

现代文:腾蛟不能把守,单枪匹马逃往衡州,长沙、湘阴一同失陷。

古文:卢鼎时守衡州,而先璧兵突至,大掠。

现代文:卢鼎此时把守衡州,而先璧的军队突然到来,大肆掳掠。

古文:鼎不能抗,走永州。

现代文:卢鼎不能抵抗,逃到永州。

古文:先璧遂挟腾蛟走祁阳,又间道走辰州。

现代文:先璧于是挟持腾蛟到祁阳,又从小路到辰州。

古文:腾蛟脱还,走永州。

现代文:腾蛟半道逃脱回来,到了永州。

古文:甫至,鼎部将复大掠。

现代文:立足未稳,卢鼎部下的将领也开始大肆抢劫。

古文:鼎走道州,腾蛟与侍郎严起恒走白牙市,大兵遂下衡、永。

现代文:卢鼎逃往道州,腾蛟与侍郎严起恒跑到了白牙市,大清兵于是拿下了衡州和永州。

古文:初,腾蛟建十三镇以卫长沙,至是皆自为盗贼。

现代文:当初,腾蛟建立十三个军镇用来保卫长沙,到现在各军都自己做了盗贼,谈什么保卫国家呢?

古文:大兵入衡州,守将黄朝宣降。

现代文:大清兵进入衡州,守将黄朝宣投降了。

古文:数其罪,支解之,远近大快。

现代文:大清兵列举他的罪行,把他肢解了,周围地区的人民都拍手称快。

古文:大清以一知府守永州,副将周金汤瞷城虚,夜鼓噪而登,知府出走,金汤遂入永。

现代文:大清政府让一个知府把守永州,副将周金汤探察到守城力量薄弱,夜间率兵击鼓大喊着登上城墙,知府弃城逃跑,金汤于是进入了永州。

古文:六月,腾蛟在白牙。

现代文:六月,腾蛟在白牙。

古文:王密遣中使告以刘承胤罪,令入武冈除之。

现代文:永明王暗中派遣中使告诉他刘承胤的罪行,命令他到武冈除掉他。

古文:腾蛟乃走谒王,王及太后皆召见。

现代文:腾蛟于是前去拜见永明王,永明王和王太后都召见了他。

古文:承胤由小校,以腾蛟荐至大将,已渐倨。

现代文:承胤起初是一个小校,凭腾蛟推荐做到了大将,现在已经渐渐地骄傲起来。

**古文:腾蛟在长沙征其兵,承胤大怒,言: 先调朝宣、先璧军,皆章旷亲行,今乃折箠使我。 **

现代文:腾蛟在长沙征调他的兵力,承胤非常愤怒,说: 你以前调遣朝宣、先璧的军队时,都是章旷亲自过去说好话,现在倒来军令使唤我。

古文:遂驰至黎平,执腾蛟子,索饷数万。

现代文:于是派骑兵到黎平,抓住腾蛟的儿子做人质,向他勒索了几万饷银。

古文:子走诉腾蛟,腾蛟遣旷行,承胤乃以众至。

现代文:腾蛟的儿子逃跑回来告诉他,腾蛟派遣章旷去,承胤才会率领军队来。

古文:腾蛟为请于王,得封定蛮伯,且与为姻,承胤益骄。

现代文:腾蛟并且同他约为儿女亲家,承胤这一来更加骄横。

古文:至是爵安国公,勋上柱国,赐尚方剑,益坐大。

现代文:到这时加封爵号为安国公,勋阶为上柱国,赐了他尚方宝剑,他更加坐地自大。

古文:忌腾蛟出己上,欲夺其权,请用为户部尚书,专领饷务,王不许。

现代文:承胤忌妒腾蛟位置在自己之上,想夺取他的权力,请求朝廷封他做户部尚书,专门管理粮饷,永明王没有同意他的建议。

古文:王召腾蛟图承胤,腾蛟无兵,命以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兵隶之。

现代文:永明王召见腾蛟谋划收拾承胤,但腾蛟没有兵力,永明王就命令把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兵力交给他管。

古文:及辞朝,赐银币,命廷臣郊饯。

现代文:等到他辞别时,又赐给他银币,命令朝廷大臣在郊外为他饯行。

古文:承胤伏千骑袭腾蛟,印选卒力战,尽歼之,腾蛟乃还驻白牙。

现代文:承胤埋伏了一千骑兵袭击腾蛟,印选的士兵奋力作战,全部歼灭了他们,腾蛟才得以返回到白牙驻守。

古文:八月,大兵破武冈,承胤降。

现代文:八月,大清兵打下武冈,承胤投降了。

古文:王走靖州,又走柳州。

现代文:永明王先逃往靖州,后来又到了柳州。

古文:时常德、宝庆已失,永亦再失。

现代文:当时常德、宝庆已经丢掉了,永州也再次陷落。

古文:乃遣琏、永忠、鼎、印选、一青分扼兴安、灵川、永宁、义宁诸州县。十一月,大兵逼全州,腾蛟督五将合御。

现代文:永明王打算返回桂林,而桂林城中只有焦琏的微弱兵力,腾蛟率领印选、一青的部队进城支援他们。可是南安侯郝永忠也突然带着一万多兵力到来,打算同焦琏的军队作战,恰好宜章伯卢鼎的军队也到了,腾蛟三下里为他们相互调剂,桂林才安定下来。于是腾蛟派遣焦琏、永忠、卢鼎、印选、一青分别把守兴安、灵川、永宁、义宁各州县,腾蛟率领五位将领联合抵御。

古文:五年正月,王居桂林,加腾蛟太师,进爵为侯,子孙世袭。

现代文:五年正月,永明王居住在桂林,加封腾蛟为太师、进爵为侯,子孙世袭。

古文:二月,大兵破全州,至兴安。

现代文:二月,大清兵打下全州,到达兴安。

古文:永忠兵大溃,奔桂林,逼王西,纵兵大掠。

现代文:永忠的军队大败,逃往桂林,逼迫永明王西走,纵使士兵在桂林大肆抢劫。

古文:腾蛟自永福至。

现代文:腾蛟从永福赶到桂林。

古文:大兵知桂林有变,直抵北门。

现代文:大清兵知道桂林发生事变,直抵北门。

古文:腾蛟督琏、一青等分三门拒守,大兵乃还全州。

现代文:腾蛟督使焦琏、一青等人分别把守三道城门,大清兵才返回到全州。

古文:会金声桓、李成栋叛大清,以兵附。

现代文:恰好金声恒、李成栋背叛大清兵,率领军队归附了永明王。

古文:大兵在湖南者姑退,腾蛟遂取全州。

现代文:在湖南的大清兵只好暂时退回,腾蛟于是占领了全州。

古文:复遣保昌侯曹志建、宜章侯卢鼎、新兴侯焦琏、新宁侯赵印选攻永州,围城三月,大小三十六战,十一月朔克之。

现代文:又派保昌侯曹志建、宜章侯卢鼎、新兴侯焦琏、新宁侯赵印选攻打永州,围困了三个月,经过大大小小三十六次战斗,十一月初攻下了永州。

古文:未几,监军御史余鲲起、职方主事李甲春取宝庆,诸将亦取衡州,马进忠取常德,所失地多复。

现代文:不久,监军御史余鲲起和职方主事李甲春攻取宝庆,别的将领们也攻占了衡州,马进忠打下了常德,丢失的地盘大多又恢复了。

古文:腾蛟议进兵长沙。

现代文:腾蛟打算进兵长沙。

古文:会督师堵胤锡恶进忠,招忠贞营李赤心军自夔州至,令进忠让常德与之。

现代文:恰好督师堵胤锡讨厌进忠,招忠贞营李赤心的军队从夔州到来,让进忠把常德让给他。

古文:进忠大怒,尽驱居民出城,焚庐舍,走武冈。

现代文:进忠非常愤怒,把居民全部驱逐出城,烧毁房舍,移驻武冈去了。

古文:宝庆守将王进才亦弃城走,他守将皆溃。

现代文:宝庆守将王进才也弃城出走,其他守将都战败而退。

古文:赤心等所至皆空城,旋弃走,东趋长沙。

现代文:赤心等将领所到之处都把城镇扫荡一空,接着就弃城而去,向东直趋长沙。

古文:腾蛟时驻衡州,大骇。

现代文:腾蛟当时驻军衡州,听说这些后非常吃惊。

古文:六年正月檄进忠由益阳出长沙,期诸将毕会,而亲诣忠贞营,邀赤心入衡。

现代文:六年正月,传令让进忠从益阳出军长沙,约定各位将领前往会合,然后亲自到忠贞营去,邀请赤心入驻衡州。

古文:部下卒六千人,惧忠贞营掩袭,不护行,止携吏卒三十人往。将至,闻其军已东,即尾之至湘潭。

现代文:腾蛟部下六千名士兵,因为害怕忠贞营合力袭击,不敢让他们为自己护行,只携带了三十名属吏和士兵一同前往,眼看快到了,听说赤心率兵东去,就跟着他到了湘潭。

古文:湘潭空城也,赤心不守而去,腾蛟乃入居之。

现代文:湘潭是一座空城,赤心未加防守就离开了,腾蛟于是进去暂停。

古文:大兵知腾蛟入空城,遣将徐勇引军入。

现代文:大清兵得知腾蛟进入这座空城,就派遣将领李勇引兵进城。

古文:勇,腾蛟旧部将也,率其卒罗拜,劝腾蛟降。

现代文:李勇过去是腾蛟部下的将领,他进城后就率领他的士兵围住腾蛟行礼,劝腾蛟投降。

古文:腾蛟大叱,勇遂拥之去。

现代文:腾蛟破口大骂,李勇于是把他劫持走了。

古文:绝食七日,乃杀之。

现代文:腾蛟绝食七天,大清兵只好杀了他。

古文:逾年,与刘承胤并诛死。瞿式耜,字起田,常熟人。

现代文:永明王得知这个消息后痛加哀悼,多次予以祭奠,追赠给他中湘王,谥文烈,让他的儿子文瑞做了佥都御史。瞿式耜,字起田,常熟人。

古文:礼部侍郎景淳孙,湖广参议汝说子也。

现代文:是礼部侍郎瞿景淳的孙子,湖广参议瞿汝说的儿子。

古文:举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现代文:他考中万历四十四年榜进士。

古文:授吉安永丰知县,有惠政。

现代文:授吉安永丰知县,任职期间实施利民政策。

古文:天启元年调江陵。

现代文:天启元年朝廷要调他到江陵。

古文:永丰民乞留,命再任。

现代文:永丰县百姓请求让他留下来,朝廷任命他继续担任永丰知县。

古文:以忧归。

现代文:后来因为守丧回家去了。

古文:崇祯元年,擢户科给事中,疏言李国〈木普〉宜留内阁,王永光宜典铨,曹于汴宜秉宪,郑三俊、毕懋良宜总版曹,李邦华宜主戎政。

现代文:崇祯元年他提升为户部给事中,上书说李国木普应该留在内阁,王永光应该主管选拔官吏,曹于汴应该掌管宪令,郑三俊、毕懋良应掌管户部事务,李邦华应主管军事。

古文:帝多采其言。

现代文:崇祯皇帝多半采纳了他的建议。

古文:俄陈朝政不平,为王之寀请恤,孙慎行讼冤,速杨镐、王化贞之诛,白杨涟、左光斗结毒之谤,追论故相魏广微、顾秉谦、冯铨、黄立极之罪。因言夺情建祠之朱童蒙不可宽,积愆久废之汤宾尹不可用。

现代文:不久他上书叙说朝政不公正,为王之肕请求抚恤,为孙慎行诉冤,请求立即杀掉杨镐、王化贞,澄清杨涟、左光斗勾结害人的不白之冤,追论原任辅臣魏广微、顾秉谦、冯铨、黄立极的罪过,进而又说到放弃守丧出任并为自己建祠的朱童蒙不可宽恕,罪恶累累长期免职的汤宾严不可使用。

古文:帝亦纳之。

现代文:崇祯皇帝也采纳了他的建议。

古文:又极论来宗道、杨景辰附逆不可居政府,二人旋罢去。

现代文:又极力论述来宗道、杨景辰曾追随逆党不能让他们在政府任职。

古文:御史袁弘勋劾大学士刘鸿训,逆党徐大化实主之。

现代文:他们俩不久也被罢免离去。御史袁弘弹劾大学士刘鸿川,实际上是逆党徐大化在主使他。

古文:川贵总督张鹤鸣先已被废,其复用由魏忠贤。

现代文:川贵总督张鹤鸣以先曾被罢免,他重新得到起用是由于魏忠贤的帮助。

古文:式耜并疏论。

现代文:式耜一并上书诉说。

古文:已,颂杨涟、魏大中、周顺昌为清中之清,忠中之忠,三人遂赐谥。

现代文:后来,他又赞扬杨莲、魏大中、周顺昌是清官中的清官,忠臣中的忠臣,这三个人因而得到追赠和加谥。

古文:未几,陈时务七事,言: 起废不可不核,升迁不可不渐,会推不可不慎。

现代文:没多久,上书对时事提出了七点建议: 起用废除官吏不能不审核,官吏提升不能不循序进行,选举官吏不能不谨慎。

**古文:谥典宜严,刑章宜饬,论人宜审,附珰者宜区分。 **

现代文:谥典应该严格把关,法纪应当整顿,评价人物应该仔细,对依附宦官的人应当加以区分。

古文:又极论馆选奔竞之弊,请临轩亲试。

现代文:又极力论述了馆阁用人中存在的奔走请告的弊端,要求崇祯皇帝亲临现场加以考试。

古文:末言: 古有左右史,记天子言动。

现代文:最后说: 古代帝王身边设有左、右史记录天子的言行举止。

**古文:今召对时勤,宜令史官入侍纪录,昭示朝野。 **

现代文:现在陛下经常召集大臣问话,应该让史官在身边加以记录,向朝野公布。

古文:事多议行。

现代文:他所说的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实施。

古文:时将定逆案,请尽发红本,定其情罪轻重。又言宣府巡抚徐良彦不附逆奄,为崔呈秀诬劾遣戍,亟当登用。

现代文:当时朝廷即将议论逆党一案,他请求把红本下发给大臣,以便确定这些罪行的轻重,又说宣府巡抚徐良彦没有追随谋逆的阉党,被崔呈秀诬陷弹劾贬到边疆充军,应当立即加以提拔任用。

古文:良彦遂获起。

现代文:良彦于是得到起用。

古文:式耜矫矫立名,所建白多当帝意,然搏击权豪,大臣多畏其口。

现代文:式耜胆大口直地建功立名。所提出的建议大多符合皇上的心意,但是他敢于攻击豪门权臣,大臣们都害怕他的一张嘴巴。

古文:十月诏会推阁臣,礼部侍郎钱谦益以同官周延儒方言事蒙眷,虑并推则己绌,谋沮之。

现代文:十月崇祯皇帝下诏让朝廷推选内阁大臣,礼部侍郎钱谦益因为同事周延儒正因为论事受到皇上的宠爱,担心和自己一起推荐上去自己就会落选,于是打算阻止他被推荐的可能性。

古文:式耜,谦益门人也,言于当事者,摈延儒弗推,而列谦益第二。

现代文:式耜是谦益的门人,就为谦益向当权者游说,要大家把延儒排斥不予推选。而把谦益排在第二位。

古文:温体仁遂发难,延儒助之。

现代文:温体仁于是首先告发了他们,延儒也帮着他说话。

古文:谦益夺官闲住,式耜坐贬谪。

现代文:谦益被免除官职,式耜因此被贬了官。

古文:式耜尝颂贵宁参政胡平表杀贼功,请优擢。

现代文:式耜曾经颂扬过贵宁参政胡平表杀贼的功绩,请求提升他。

古文:其后平表为贵州布政使,坐不谨罢。

现代文:后来平表做贵州布政便,因办事不谨慎被罢官。

古文:式耜再贬二秩,遂废于家。

现代文:式耜因此又被贬官二级,也就是罢官在家了。

古文:久之,常熟奸民张汉儒希体仁指,讦谦益、式耜贪肆不法。

现代文:很久以后,常熟的一个奸民张汉儒迎合温体仁心思,攻击谦益、式耜贪婪、放肆、不守法。

古文:体仁主之,下法司逮治。

现代文:体仁在朝中做主,下令法司逮捕他们治罪。

古文:巡抚张国维、巡按路振飞交章白其冤,不听。

现代文:巡抚张国维、巡按路振飞先后上书为他申冤,崇祯皇帝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

古文:比两人就狱,则体仁已去位,狱稍解。

现代文:等到他们两人下狱后,体仁已经罢官,案件稍稍缓解。

古文:谦益坐削籍,式耜赎徒。

现代文:谦益因此削去了官籍。式耜用钱赎罪出狱。

古文:言官疏荐,不纳。

现代文:谏官上书推荐式耜,崇祯皇帝没有采纳。

古文:十七年,福王立于南京。

现代文:十七年,福王在南京即位。

古文:八月起式耜应天府丞。

现代文:八月起用式耜做应天府的府丞。

古文:已,擢右佥都御史,代方震孺巡抚广西。

现代文:后来,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方震孺巡抚广西。

古文:明年夏,甫抵梧州,闻南京破。

现代文:第二年夏天,他刚抵达梧州,就听到南京城被打下。

古文:靖江王亨嘉谋僣号,召式耜。拒不往,而檄思恩参将陈邦传助防。止狼兵,勿应亨嘉调。

现代文:靖江王亨嘉打算僭取皇位,召式耜见他,式耜拒绝了他没有去,而且传檄文给思恩的参将陈邦传要他帮助把守,阻止了狼兵过去,不要听从亨嘉的调遣。

古文:亨嘉至梧,劫式耜,幽之桂林,遣入取其敕印。

现代文:亨嘉到梧州,劫持了式耜,把他囚禁在桂林,并派人去取回他的敕印。

古文:初,式耜议立桂端王子安仁王。

现代文:开始,式耜主张立桂端王的儿子安仁王。

古文:及唐王监国,式耜以为伦序不当立,不奉表劝进。至是为亨嘉所幽,乃遣使贺王,因乞援。

现代文:等到唐王监国后,式耜认为按照辈份、排行他不应该立为皇帝,就没有奉表劝进,到现在被亨嘉囚禁在这里了,就派遣使者前去为唐王祝贺,并请求帮助。

古文:王喜,而亨嘉为丁魁楚所攻,势窘,乃释式耜。

现代文:唐王高兴起来,而这时亨嘉遭受丁魁楚的攻击,形势难堪,就只好释放了式耜。

古文:式耜与中军官焦琏召邦传共执亨嘉,乱遂定。

现代文:式耜与中军官焦琏召邦传一同捉拿了亨嘉,叛乱才平定下来。

古文:唐王擢式耜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以晏日曙来代。

现代文:唐王提升式耜为兵部右侍郎,协助管理军事,暂时由晏日曙代理着。

古文:式耜不入朝,退居广东。

现代文:式耜没有入朝,而是退居广东去了。

古文:顺治三年九月,大兵破汀州。

现代文:顺治三年九月,大清兵打下了汀州。

古文:式耜与魁楚等议立永明王由榔,乃迎王梧州,以十月十日监国肇庆。

现代文:式耜与丁魁楚等人决定立永明王由榔为皇帝,于是到梧州迎接永明王,于十月十日在肇庆监国。

古文:进式耜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兼掌吏部事。

现代文:永明王晋升式耜为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兼管吏部事务。

古文:未几,赣州败报至,司礼王坤迫王赴梧州。

现代文:不多久,赣州失败的消息传来,司礼王坤逼迫永明王前去梧州。

古文:式耜力争,不得。

现代文:式耜竭力阻止,没有成功。

古文:十一月朔,苏观生立唐王聿于广州。

现代文:十一月初一,苏观生在广州拥立唐王聿钅粤。

古文:式耜乃与魁楚等定议迎王还肇庆,遣总督林佳鼎御观生兵,败殁。

现代文:式耜于是同丁魁楚等约定迎接永明王回肇庆,派遣总督林佳鼎抵御苏观生的部队,林佳鼎战败死了。

古文:式耜视师峡口。

现代文:式耜到峡口检阅部队去了。

古文:十二月望,大兵破广州。

现代文:十二月十五日,大清兵打下了广州。

古文:王坤趣王西走。

现代文:王坤催促永明王西逃。

古文:式耜趋赴王,王已越梧而西。

现代文:式耜前往追赶永明王,永明王已越过梧州向西去了。

古文:四年正月,大兵破肇庆,逼梧州,巡抚曹晔迎降。

现代文:四年正月,大清兵打下了肇庆,逼近梧州,巡抚曹晔迎降。

古文:王欲走依何腾蛟于湖广,丁魁楚、吕大器、王化澄皆弃王去,止式耜及吴炳、吴贞毓等从,乃由平乐抵桂林。

现代文:永明王请求前去湖广依靠何腾蛟。丁楚魁、吕大器、王化澄都离开永明王各自走散,只有式耜以及吴炳、吴贞毓等跟从在身边,于是从平乐抵达桂林。

古文:二月,大兵袭平乐,分兵趋桂林。

现代文:二月,大清兵袭击平乐,同时分出兵力奔赴桂林。

古文:王将走全州,式耜极陈桂林形势,请留,不许。

现代文:永明王打算逃往全州,式耜极力陈述桂林的形势,请求永明王留下来,永明王不听。

古文:自请留守,许之。

现代文:式耜请求让自己留下来守卫桂林,永明王同意了。

古文:进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赐剑,便宜从事。

现代文:同时提拔他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赐给他尚方宝剑,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古文:平乐、浔州相继破,桂林危甚。

现代文:平乐、涛州相继被打下,桂林的形势很危险。

古文:总督侍郎朱盛浓走灵川,巡按御史辜延泰走融县,布政使朱盛氵调、副使杨垂云、桂林知府王惠卿以下皆遁,惟式耜与通判郑国藩,县丞李世荣及都司林应昌、李当瑞、沈煌在焉。

现代文:总督侍郎朱盛浓逃往灵州,巡抚御使秦延泰逃往融县,布政使朱盛氵调、副使杨垂云、桂林知府王惠卿以下的官员都逃跑了,只有式耜与通判郑国藩、县丞李世荣以及都司林应昌、李当瑞、沈煌仍然留在这里。

古文:王令兵部右侍郎丁元晔代盛浓,御史鲁可藻代延泰。

现代文:永明王任命兵部侍郎丁元晔接替盛浓,御史鲁可藻取代延泰。

古文:未赴而大兵已于三月薄桂林,以骑数十突入文昌门,登城楼瞰式耜公署。

现代文:他们还未动身,大清兵已于三月逼近桂林,派几十个骑兵突然进入了文昌门,登上城楼俯视式耜的公署。

古文:式耜急令援将焦琏拒战。

现代文:式耜赶忙命令援将焦琏抵御。

古文:初,永明王为贼执,琏率众攀城上,破械出之。

现代文:当初,永明王有一次被贼兵捉住,焦琏率领队伍攀上爬墙,进去砸坏枷锁把他救了出来。

古文:王病不能行,琏负王以行。

现代文:永明王病得不能走路,焦琏就背着他走。

古文:王以此德琏,用破靖江王功,命为参将。

现代文:永明王因此感激焦琏,就借他打败清江王的战功,让他做了参将。

古文:及是战守三月,琏功最多,元晔、可藻亦尽力。

现代文:到这个时候焦琏在桂林守御作战达三个月,功绩最大,元晔、可藻也尽了力。

古文:式耜身立矢石中,与士卒同甘苦。

现代文:式耜冒着敌人射来的箭和打来的木雷石,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古文:积雨城坏,吏士无人色,式耜督城守自如,故人无叛志。

现代文:老天连续下雨,城墙被浇坏了,官兵们面无人色,式耜仍然平静地监督守城,所以官兵们没有投降的想法。

古文:援兵索饷而哗,式耜括库不足,妻邵捐簪珥佐之。

现代文:援兵来讨军饷,趁机起哄,式耜把仓库中的东西全拿出来还不够,他的妻子邵氏捐出簪珥帮助凑。

古文:既而琏兵主客不和,噪而去,城几破者数矣。

现代文:不久焦琏的部下官兵不和,一哄而散,桂林城几次差点被打下来。

古文:会陈邦彦等攻广州,大兵引而东,桂林获全。

现代文:正好这时陈邦彦等人攻打广州,大清兵退出向东去了,桂林才得以保全。

古文:琏亦复阳朔及平乐,陈邦传亦由浔复梧州。

现代文:焦琏也收复了阳朔和平乐,陈邦传也从浔州出兵收复了梧州。

古文:王闻捷,封式耜临桂伯,琏新兴伯,元晔等进秩有差。

现代文:永明王听到捷报,封式耜为临桂伯,焦琏为新兴伯,元晔等人也不同程度地升了官。

古文:式耜初请王返全州,不听。

现代文:式耜当初请永明王返回仓州,永明王不听。

古文:已,请还桂林。

现代文:后来,请求他回到桂林。

古文:王已许之,会武冈破,王由靖州走柳州,式耜复请还桂林。

现代文:永明王已经答应,碰上武冈失守,永明王从靖州逃往柳州,式耜又请永明王回到桂林。

古文:十一月,大兵自湖南逼全州,式耜偕腾蛟拒却。

现代文:十一月,大清兵从湖南逼近全州,式耜同腾蛟一起打退了我军。

古文:已,梧州复破,王方在象州,欲走南宁。

现代文:后来,梧州又被打下来,当时永明王正在象州,打算逃往南宁。

古文:以大臣力争,乃以十二月还桂林。

现代文:因为大臣的竭力劝阻,才在十二月份回到桂林。

古文:五年二月,南安侯郝永忠驻桂林,恶城外团练兵,尽破水东十八村,杀戮无算,与式耜构难。

现代文:五年二月,南安侯郝永忠驻守桂林,厌恶城外的团练兵,就把护城河东的十八个村庄全部攻打下来了。

古文:式耜力调剂,永忠乃驻兴安。

现代文:杀死无数的百姓,并且同式耜制造矛盾。式耜极力和解,永忠才驻军兴安。

古文:大兵前驱至灵川,永忠战败,奔入桂林,请王即夕西走。

现代文:大清兵前进到达灵州,永忠战败,跑回桂林,请求永明王当晚上就向西逃。

古文:式耜力争,不听。

现代文:式耜竭力劝阻,永明王没有听他。

古文:左右皆请速驾,式耜又争。

现代文:周围的人都请求永明王立即出发,式耜又极力争辩。

**古文:王曰: 卿不过欲予死社稷尔。 **

现代文:永明王说 :你只不过是想让我为国家捐躯罢了。

古文:式耜为泣下沾衣。

现代文:式耜为劝说永明王流下的泪都沾湿了衣襟。

古文:王甫行,永忠即大掠,捶杀太常卿黄太元。式耜家亦被掠,家人矫腾蛟令箭,乃出城。

现代文:结果还是没有用。永明王刚走,永忠就大肆抢劫,用棍子打死了太常卿黄太元,式耜家里也被抢劫了,家人假借腾蛟的令箭才得以出城逃命。

古文:日中,赵印选诸营自灵川至,亦大掠,城内外如洗。

现代文:中午,赵印选的军队从灵川到来,也大肆抢劫,桂林城内外被一洗而空。

古文:永忠走柳州,印选等走永宁。

现代文:永忠逃到柳州,印选等逃往永宁。

古文:明日,式耜息城中余烬,安抚远近。

现代文:第二天,式耜灭掉城中还在烧着的火灰,安抚周围地区的人民。

古文:焦琏及诸镇周金、汤兆佐、胡一青等各率所部至,腾蛟军亦至。

现代文:焦琏以及周金、汤兆佐、胡一青等各自率领的部队到来,何腾蛟的部队也到了。

古文:三月,大兵知桂林有变,来袭,抵北门。

现代文:三月,大清兵得知桂林发生兵变,前来袭击,抵达北门。

古文:腾蛟督诸将拒战,城获全。

现代文:腾蛟率领各位将领防御作战,桂林城得以保全。

古文:时王驻南宁,式耜遣使慰三宫起居。王始知式耜无恙,为泣下。

现代文:当时永明王驻在南宁,式耜派遣使者过去慰问三宫起居的情况,永明王才知道式耜没有什么危险,并为他流下了眼泪。

古文:闰三月,广东李成栋、江西金声桓皆叛大清,据地归,式耜请王还桂林。

现代文:闰三月,广东李成栋、江西金声恒都背叛大清,占据着当地归附永明王。式耜请求永明王回到桂林。

古文:王从成栋请,将赴广州。

现代文:永明王听从成栋的请求,打算前往广州。

古文:式耜虑成栋挟王自专,如刘承胤事,力争之,乃驻肇庆。

现代文:式耜担心成栋挟持天子,自我尊大,像刘承胤所做过的那样,就极力劝阻,于是永明王驻在了肇庆。

古文:十一月,永州、宝庆、衡州并复。

现代文:十一月,永州、宝庆、衡州都得到收复。

古文:式耜以机会可乘,请王还桂林,图出楚之计,不纳。

现代文:式耜认为有机会可乘,请求永明王回到桂林,谋划出兵湖北的计划,永明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古文:庆国公陈邦传守浔州,自称世守广西,欲如黔国公例。

现代文:庆国公陈邦传把守浔州,自称陈家也要守广西,想仿效黔国公的事例。

古文:式耜特疏劾之,会中外多争者,邦传乃止。

现代文:式耜特意上书弹劾他,正好朝廷内外有许多人争论此事,邦传才罢休了。

古文:广西巡抚鲁可藻自署衔巡抚两广,式耜亦疏驳之。

现代文:广西巡抚鲁可藻自署官衔巡抚两广,式耜也上疏批驳了他。

古文:式耜身在外,政有阙,必疏谏。

现代文:式耜虽然在地方上,朝廷有什么过失,他一定会上书进谏。

古文:尝曰: 臣与主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不同他臣。

现代文:他曾说过: 我与主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不同于其他大臣。

**古文: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

现代文:朝中的一切大事,我应当知道。

古文:王为褒纳。

现代文:永明王为此表扬、采纳了他的上书。

古文:而是时成栋子元胤专朝政,知敬式耜,袁彭年、丁时魁、金堡等遂争相倚附。

现代文:而这时成栋的儿子元胤专制朝政,懂得尊敬式耜,袁彭年、丁时魁、金堡等于是就争着追随式耜。

古文:六年正月,时魁等逐朱天麟,不欲何吾驺为首辅。召式耜入直,以文渊印畀之,式耜终不入也。

现代文:六年正月,时魁等人驱逐朱时麟,不想让何吾驺做首辅大臣,召式耜入朝值勤,把文渊东阁大学士的官印给了他,但式耜最终还是没有入朝。

古文:未几,腾蛟、声桓、成栋相继败殁,国势大危。

现代文:不多久,腾蛟、声恒、成栋相继战败身亡,国家形势危急。

古文:朝士方植党相角,式耜不能禁。

现代文:可是朝廷中间的官员都还在扶植党羽相互争斗,式耜也不能够制止他们。

古文:七年正月,南雄破。

现代文:七年正月,南雄被打了下来。

古文:王惧,走梧州。

现代文:永明王害怕了,逃往梧州。

古文:诸大臣讦时魁等下狱,式耜七疏论救。

现代文:大臣们攻击时魁等人,把他们打入监狱中,式耜七次上书挽救他们。

古文:胡执恭之擅封孙可望也,式耜疏请斩之。

现代文:胡执恭擅自封赏孙可望,式耜上书请求斩了他,永明王都没有听取他的建议。

古文:皆不纳。

现代文:九月,全州被攻占。

古文:九月,全州破。开国公赵印选居桂林,卫国公胡一青守榕江,与宁远伯王永祚皆惧不出兵,大兵遂入严关。

现代文:开国公赵印选居住在桂林,卫国公胡一清请把守榕江,与宁远伯王永祚都害怕得不敢出兵,大清兵于是进入严关。

古文:十月,一青、永祚入桂林分饷,榕江无戍兵,大兵益深入。

现代文:十月,一青、永祚到桂林分取粮饷,榕江没有防守的军队,大清兵得以更加深入。

古文:十一月五日,式耜檄印选出,不肯行,再趣之,则尽室逃。

现代文:十一月五日,式耜传令印选出战,他却不肯出兵,二次催促他后,他就带领全家逃跑了。

古文:一青及武陵侯杨国栋、绥宁伯蒲缨、宁武伯马养麟亦逃去。

现代文:一青及武陵侯杨国栋、绥宁伯蒲缨、宁武伯马养麟也逃跑了。

古文:永祚迎降,城中无一兵。

现代文:永祚向大清兵迎降,桂林城中没有一个士兵守护。

古文:式耜端坐府中,家人亦散。

现代文:式耜孤单地端坐在府邸中,他的家人也疏散了。

古文:部将戚良勋请式耜上马速走,式耜坚不听,叱退之。

现代文:他的部将戚良勋请求他迅速上马离开,式耜坚决不听,把他喝退回去。

古文:俄总督张同敞至,誓偕死,乃相对饮酒,一老兵侍。

现代文:过了一会儿总督张同敞来了,发誓要和他一同死,两个人开始相对饮酒,一个老兵在一旁侍候他们。

古文:召中军徐高付以敕印,属驰送王。

现代文:式耜召来中军徐高把敕文、官印交给他,嘱托他骑马送到永明王那儿去。

古文:是夕,两人秉烛危坐。

现代文:这天晚上,他们两人点上蜡烛在室内正襟危坐。

古文:黎明,数骑至。

现代文:黎明时分,大清部队的几个骑兵来了。

古文:式耜曰: 吾两人待死久矣 ,遂与偕行,至则踞坐于地。

现代文:式耜说 :我们等死已经等很久了。 接着就跟着他们走了,到达清兵营部就叉着腿坐在地上。

古文:谕之降,不听,幽于民舍。

现代文:叫他们投降,他们不肯听从,就被囚禁在民房中。

古文:两人日赋诗倡和,得百余首。

现代文:他们两人每天赋诗相唱和,总共写了一百多首诗。

古文:至闰十一月十有七日,将就刑,天大雷电,空中震击者三,远近称异,遂与同敞俱死。

现代文:到闰十一月十七日,他们即将被执行死刑时,苍天忽然电闪雷鸣,半空中传来三声巨响,周围的人都感觉到奇怪。式耜就这样与同敞一起死了。

古文:同敞,大学士居正曾孙,事见《居正传》。

现代文:同敞是大学士张居正的曾孙,他的事迹详见于《张居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