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古文:王艮,字敬止,吉水人。

现代文:王艮,字敬止,吉水人。

古文:建文二年进士。

现代文:建文二年成为进士。

古文:对策第一。

现代文:廷试对策名列第一。

古文: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艮次之,又次李贯。

现代文:因他相貌丑陋,而改为胡靖第一,胡靖即胡广,王艮第二,李贯第三。

古文:三人皆同里,并授修撰,如洪武中故事,设文史馆居之。

现代文:三人都是同乡,一同被授为修撰,朝廷并按照洪武年中成例,设文史馆让他们居住。

古文:预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时政记》诸书。

现代文:王艮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时政记》等书。

古文:一时大著作皆综理之。

现代文:由此许多重要著作均由他来负责整理。

古文:数上书言时务。

现代文:此外王艮还多次上书谈论时务。

古文:燕兵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 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

现代文:燕兵逼近京城,王艮与妻子诀别时说 :食人之禄,为人而死,我不能再活下去了。

古文:吾不可复生矣。 解缙、吴溥与艮、靖比舍居。

现代文:解缙、吴溥与王艮、胡靖相邻而居。

古文: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

现代文:京城失陷前一晚,他们都聚集在吴溥屋内。

古文: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

现代文:解缙陈说大义,胡靖也奋激慷慨,唯独王艮流泪不语。

**古文: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 胡叔能死,是大佳事。 **

现代文:三人离去后,吴溥之子吴与弼年纪尚幼,他叹道: 胡叔叔能死节,是大好事。

**古文:溥曰: 不然,独王叔死耳。 **

现代文:吴溥却说: 不对,只有王叔叔会死。

**古文:语未毕,隔墙闻靖呼: 外喧甚,谨视豚。 **

现代文:语音未落,只听胡靖隔墙在喊: 外面吵闹得很,要小心看着小猪。

**古文:溥顾与弼曰: 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 **

现代文:吴溥回头对吴与弼说道 :一只猪都舍不得,怎么舍得去死呢?

古文:须臾艮舍哭,饮鸩死矣。

现代文:片刻之后,王艮在屋内哭泣,然后喝毒酒而死。

古文:缙驰谒,成祖甚喜。

现代文:解缙则驱马前去拜谒,成祖十分高兴。

古文:明日荐靖,召至,叩头谢。

现代文:第二天,解缙推荐胡靖,胡靖应诏而至,叩头谢恩。

古文:贯亦迎附。

现代文:李贯也迎附成祖。

古文:后成祖出建文时群臣封事千余通,令缙等编阅。

现代文:后来成祖拿出建文帝时分封群臣之事千余件,命解缙等编阅。

古文:事涉兵农、钱谷者留之,诸言语干犯及他,一切皆焚毁。

现代文:涉及兵、农、钱、谷之事的留下,而言语冒犯者及其他一切都加以焚毁。

**古文:因从容问贯、缙等曰: 尔等宜皆有之。 **

现代文:成祖趁机从容问李贯、解缙等说: 你们应该都曾为此受封过吧?

**古文:众未对,贯独顿首曰: 臣实未尝有也。 **

现代文:众人未答,只有李贯叩首说道: 臣确实未曾有过。

古文:成祖曰: 尔以无为美耶?

现代文:成祖说 :你认为没有就是好吗?

古文:食其禄,任其事,当国家危急,官近侍独无一言可乎?

现代文:拿其食禄,担负其事,当国家危急之时,作为近臣却毫无建议可以吗?

古文:泰尝游学宫,狂人挤之,溺池中几死,弗校。

现代文:朕特别讨厌那些引诱建文帝破坏祖法,扰乱国政的人。 后来李贯升为中允,被牵连获罪,死于狱中。临死时叹道: 我愧对王敬止啊!

古文:人服其量。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

现代文:周是修,名德,以字行世,泰和人。

古文:洪武末,举明经,为霍邱训导。

现代文:洪武末年,他考中明经,任为霍丘训导。

**古文:太祖问家居何为。对曰: 教人子弟,教弟力田。 **

现代文:太祖问他在家做什么事,周是修回答: 教人子弟,孝弟力田。

古文:太祖喜,擢周府奉祀正。

现代文:太祖听后很高兴,将他提拔为周府奉祀正。

古文:逾年,从王北征至黑山,还迁纪善。

现代文:一年之后,周是修跟随周王北征至黑山,回来后升为纪善。

古文:建文元年,有告王不法者,官属皆下吏。

现代文:建文元年,有人告发周王违法,属官都被交付司法官吏审判治罪。

古文:是修以尝谏王得免,改衡府纪善。

现代文:周是修因曾经劝谏过周王而得以幸免,改任衡府纪善。

古文:衡王,惠帝母弟,未之藩。

现代文:衡王,惠帝的亲弟弟,没有前往藩地。

古文:是修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陈说国家大计。

现代文:周是修留在京城,参与翰林纂修,喜欢推荐贤人、陈述国家大事。

古文:燕兵渡淮,与萧用道上书指斥用事者。

现代文:燕兵渡过淮河时,周是修与萧用道上书斥责朝廷当权者。

古文:用事者怒,共挫折之,是修屹不为动。

现代文:当权者大怒,一起来对付他,周是修不为所动。

古文:京城失守,留书别友人江仲隆、解缙、胡靖、萧用道、杨士奇,付以后事。具衣冠,为赞系衣带间。

现代文:京城失守,周是修留下书信告别友人江仲隆、解缙、胡靖、萧用道、杨士奇等,交托后事,然后穿戴整齐,将赞文系于衣带之间。

古文:入应天府学,拜先师毕,自经于尊经阁,年四十九。

现代文:前往应天府学,拜别先师,然后在尊经阁自缢而死,终年四十九岁。

古文:燕王即帝位,陈瑛言是修不顺天命,请追戮。

现代文:燕王即帝位后,陈瑛说周是修不顺天命,请求追戮他。

**古文:帝曰: 彼食其禄,自尽其心,勿问。 **

现代文:成祖却说 :他拿其俸禄,自尽其心,不必追究。

古文:是修外和内刚,志操卓荦。非其义,一介不苟得也。

现代文:周是修外和内刚,志向和操守非同常人,不合大义,决不苟合。

**古文:尝曰: 忠臣不计得失,故言无不直;烈女不虑死生,故行无不果。 **

现代文:他说 :忠臣不计个人得失,因而所言无不正直;烈女不顾自己生死,因而所为无不果敢。

古文: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现代文:并将古今忠节之事编辑成《观感录》。

古文:其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医卜,靡不通究。为文援笔立就而雅赡条达。

现代文:他对经史百家,阴阳医卜,无不精通,而且下笔成章,言辞高雅,条达通畅。

古文:初与士奇、缙、靖及金幼孜、黄淮、胡俨约同死。

现代文:当初他与杨士奇、解缙、胡靖及金幼孜、黄淮、胡俨相约一起去死。

古文:临难,惟是修竟行其志云。

现代文:临难时,最终只有周是修完成了他的志向。

古文:程本立,字原道,崇德人。

现代文:程本立,字原道,崇德人。

古文:先儒颐之后。

现代文:先儒程颐之后。

古文:父德刚,负才气不仕。

现代文:父亲程德刚,富于才气,却不为官。

古文:元将路成兵过皂林,暴掠。

现代文:元将路成率兵经过皂林,军队施暴抢掠。

古文:德刚为陈利害。

现代文:程德刚前去陈述利弊。

古文:成悦,戢其部众。俗奏,官之,辞去。

现代文:路成十分高兴,禁止其部众抢掠,并要上奏让程德刚担任官职,程德刚推辞离去。

古文:本立少有大志,读书不事章句。

现代文:程本立年少有大志,读书从不拘泥于章句。

古文:洪武中,旌孝子,太祖尝谓之曰: 学者争务科举,以穷经为名而无实学。

现代文:洪武年中,表彰孝子,太祖曾对他说 :读书人争相参加科举,以研究经书为名,而无实学之实。

**古文:子质近厚,当志圣贤之学。 **

现代文:你生性厚道,应当有志于圣贤之学。

古文:本立益自力。

现代文:程本立更加发奋学习。

古文:闻金华朱克修得朱熹之传于许谦,往从之游。

现代文:他听说金华朱克修从许谦那里获得朱熹之真传,便前去跟随许谦游学。

古文:举明经、秀才。除秦府引礼舍人,赐楮币、鞍马。

现代文:他考中明经、秀才,被授为秦府引礼舍人,并被赐给纸币、鞍马。

古文:母忧去官,服除,补周府礼官,从王之开封。

现代文:因遭母丧辞官,服丧完后,补任周府礼官,跟随周王前往开封。

古文:二十年春进长史。从王入觐。

现代文:二十年,程本立升为长史,随周王入朝觐见。

古文:坐累,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留家大梁,携一仆之任。

现代文:被牵连获罪,贬为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他将家人留在大梁,仅携一仆人上任。

古文:土酋施可伐煽百夷为乱,本立单骑入其巢,谕以祸福,诸酋咸附。

现代文:土酋施可伐煽动百夷叛乱,程本立独自骑马入其巢穴,晓谕祸福,诸酋因而全部归附。

古文:未几,复变。

现代文:不久,再次反叛。

古文:西平侯沐英、布政使张紞知本立贤,属行县典兵事,且抚且御。自楚雄、姚安抵大理、永昌鹤庆、丽江。山行野宿,往来绥辑凡九年,民夷安业。

现代文:西平侯沐英、布政使张知道程本立贤能,命他代掌本县军事,且抚且御,从楚雄、姚安直到大理、永昌、鹤庆、丽江,翻山越岭,餐风露宿,往来安抚共九年,各族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古文:三十一年奏计京师。

现代文:三十一年,程本立上奏考核京官。

古文:学士董伦、府尹向宝交荐之。

现代文:学士董伦、府尹向宝一起举荐他。

古文: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

现代文:程本立被征入翰林,参加编修《太祖实录》,又升为右佥都御史。

古文:俸入外,不通馈遗。

现代文:他除了俸禄之外,从不与人互通馈赠。

古文:建文三年坐失陪祀,贬官,仍留纂修。

现代文:建文三年,因陪祀过失而被贬官,但仍留任纂修。

古文:《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

现代文:《太祖实录》完成后,程本立出任江西副使。

古文:未行,燕兵入,自缢死。

现代文:还未出发,燕兵已入京城,便自缢而死。

古文:黄观,字伯澜,一字尚宾,贵池人。

现代文:黄观,字伯澜,又字尚宾,贵池人。

古文:父赘许,从许姓。

现代文:父亲入赘许家,转随许姓。

古文:受学于元待制黄冔。

现代文:黄观就学于元朝待制黄。

古文:冔死节,观益自励。

现代文:黄死节,黄观更加自励。

古文:洪武中,贡入太学。

现代文:洪武年间,黄观被推荐入太学。

古文:绘父母墓为图,赡拜辄泪下。

现代文:他将父母之墓绘成图,每次瞻拜总是泪流不止。

古文:二十四年,会试、廷试皆第一。

现代文:二十四年,黄观在会试、廷试中都名列第一。

古文:累官礼部右侍郎,乃奏复姓。

现代文:累升为礼部右侍郎,于是上奏恢复原姓。

古文:建文初,更官制,左、右侍中次尚书。改观右侍中,与方孝孺等并亲用。

现代文:建文初年,更改官制,左、右侍中居尚书之下,黄观改任右侍中,与方孝孺等一起被重用。

古文:燕王举兵,观草制,讽其散军归藩,敕身谢罪,辞极诋斥。

现代文:燕王举兵后,黄观起草皇上命令劝告他遣散军队返回藩地,然后自绑谢罪,言辞十分严厉。

古文:四年奉诏募兵上游,且督诸郡兵赴援。

现代文:建文四年,黄观奉诏前往上游募兵,并且督率诸郡军队赴援。

古文:至安庆,燕王已渡江入京师,下令暴左班文职奸臣罪状,观名在第六。

现代文:到达安庆时,燕王已经渡江进入京城,下令揭露左班文职奸臣罪状,黄观名列第六。

**古文:既而索国宝,不知所在,或言: 已付观出收兵矣! **

现代文:不久搜寻国宝,不知所在,有人说已交给黄观去募兵了。

古文:命有司追捕,收其妻翁氏并二女给象奴。

现代文:成祖下令,命官府追捕黄观,逮捕其妻翁氏及二个女儿交给象奴。

古文:奴索钗钏市酒肴,翁氏悉与之持去,急携二女及家属十人,投淮清桥下死。

现代文:象奴索取钗镯去买酒菜,翁氏便让其全部拿去,然后迅速带领二个女儿及家属十人,跳下淮清桥而死。

**古文:观闻金川门不守,叹曰: 吾妻有志节,必死。 **

现代文:黄观获悉金川门失守,叹道: 我妻守节操,必死无疑。

古文:招魂,葬之江上。

现代文:于是招魂葬于江上。

古文:命舟至罗刹矶,朝服东向拜,投湍急处死。

现代文:然后下令将船开到罗刹矶,黄观身穿朝服向东拜别,在江水湍急处投江而死。

古文:观弟覯,先匿其幼子,逃他处。

现代文:黄观之弟黄觏,先将其幼子藏起来,然后自己逃往他处。

古文:或云覯妻毕氏孀居母家,遗腹生子,故黄氏有后于贵池。

现代文:有人说黄觏之妻毕氏孀居母家,生下遗腹子,因而黄氏在贵池才有后代。

**古文:初,观妻投水时,呕血石上,成小影,阴雨则见,相传为大士像。僧舁至庵中。翁氏见梦曰; 我黄状元妻也。 **

现代文:当初,黄观之妻投水时,曾吐血在一块石头上,形成小影,阴雨时可见,相传为大士像,僧人将此石抬至庵中,翁氏托梦说: 我是黄状元之妻。

古文:比明,沃以水,影愈明,有愁惨状。

现代文:等到天明,在石头上浇水,影子更加清晰,显出愁惨的样子。

古文:后移至观祠,名翁夫人血影石。

现代文:后来被移至黄观祠,称作翁夫人血影石。

古文:今尚存。

现代文:现在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