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古文: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

现代文:姚广孝,长洲人,本是医家子弟。

古文: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

现代文:十四岁时,他出家为僧,法号道衍,字斯道,奉事道士席应真,获得其阴阳术数之学。

**古文: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 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

现代文:道衍曾游历嵩山寺,有一名叫袁珙的相士见到他后说 :这是何等僧人,三角眼,形如病虎,必定嗜杀成性,是刘秉忠之流。

古文:道衍大喜。

现代文:道衍听后大喜。

古文: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

现代文:洪武年中,太祖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

古文:不受官,赐僧服还。

现代文:道衍不受官,被赐僧服而归。

古文:经北固山,赋诗怀古。

现代文:途经北固山,赋诗怀古。

**古文:其侪宗泐曰: 此岂释子语耶? **

现代文:其同辈宗泐问道 :这难道是僧人该说的话吗?

古文:道衍笑不答。

现代文:道衍笑而不答。

古文: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

现代文:高皇后去世后,太祖要挑选高僧陪侍诸王,为他们诵经祝福。

古文: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

现代文:宗泐当时为左善世,于是举荐道衍。

古文: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

现代文:燕王与他交谈,十分投合,便奏请让道衍跟随自己。

古文:至北平,住持庆寿寺。

现代文:到北平后,道衍住持庆寿寺。

古文: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现代文:他出入燕王府中,行踪十分隐密,经常与燕王避人而语。

古文: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

现代文:太祖去世后,惠帝即位,依次削除诸王,周、湘、代、齐、岷诸王相继获罪,道衍于是密劝成祖举兵。

**古文:成祖曰: 民心向彼,奈何? **

现代文:成祖说 :民心向着他,怎么办?

**古文:道衍曰: 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

现代文:道衍回答说: 臣知天道,何必去理会民心呢?

古文: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

现代文:然后向成祖推荐袁珙及卜者金忠。

古文:于是成祖意益决。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

现代文:于是成祖主意更加坚定,暗地里挑选将校,聚集军队,收纳才勇异能之士。

古文:燕邸,故元宫也,深邃。

现代文:燕王宫邸是以前元朝的王宫,宫内十分深邃。

古文:道衍练兵后苑中。

现代文:道衍在后苑中练兵。

古文: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现代文:穴地建造层叠的房屋,又以厚墙环绕,暗中用砖将瓶子瓦器砌在其中,日夜在屋内铸造兵器,并畜养鹅、鸭来掩盖所发出的声响。

古文: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变。

现代文: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奏告变。

古文:诏逮府中官属。

现代文:皇上诏令逮捕府中官属。

古文:都指挥张信输诚于成祖,成祖遂决策起兵。

现代文:都指挥张信向成祖献纳诚心,成祖于是决意起兵。

古文: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

现代文:适逢大风雨突至,屋上的瓦片坠落下地,成祖见此色变。

古文:道衍曰: 祥也。

现代文:道衍却说 :这是祥兆。

古文:飞龙在天,从以风雨。

现代文:飞龙在天,风雨相随。

**古文:瓦堕,将易黄也。 **

现代文:瓦片坠地,意味着将换成黄色了。

**古文:兵起,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曰 靖难之师。 **

现代文:成祖这才起兵,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其军队号称 靖难之师 。

古文:道衍辅世子居守。

现代文:道衍辅佐世子留守。

古文:其年十月,成祖袭大宁,李景隆乘间围北平。

现代文:这年十月,成祖率军袭击大宁,李景隆乘机围攻北平。

古文:道衍守御甚固,击却攻者。

现代文:道衍防守十分严密,击退来攻者。

古文:夜缒壮士击伤南兵。

现代文:又在夜间派壮士,缒城而出击伤南兵。

古文:援师至,内外合击,斩首无算。

现代文:援军赶到,内外合击,斩首无数。

古文:景隆、平安等先后败遁。

现代文:李景隆、平安等先后败逃。

**古文: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 师老矣,请班师。 **

现代文:成祖围攻济南达三个月,未能攻克,道衍马上去信说 :我军已经疲惫了,请班师回来吧。

古文:乃还。

现代文:成祖因而撤军返回。

古文:复攻东昌,战败,亡大将张玉,复还。

现代文:又攻东昌,战败,损失大将张玉,又返回。

古文: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

现代文:成祖意欲稍微休整一下,道衍却极力催促他,更抓紧招募勇士,击败盛庸,攻破房昭西水寨。

古文:道衍语成祖: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现代文:道衍对成祖说: 不要去攻城邑,而要迅速直趋京城。

**古文:京师单弱,势必举。 **

现代文:京城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

古文:从之。

现代文:成祖采纳了他的建议。

古文: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

现代文:于是连败诸将于氵肥水、灵璧,渡江进入京城。

古文: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

现代文:成祖即帝位后,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

古文: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

现代文:皇上在藩邸时,所接触的都是武人,唯独道衍定策起兵。

古文:及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

现代文:当皇上转战山东、黄河之北时,在军中三年,或去或归,战守机宜都由道衍决定。

古文: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现代文:道衍虽未曾临阵作战,但是皇上用兵得天下,道衍出力最多,论功时名列第一。

古文: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

现代文:永乐二年四月,皇上授道衍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恢复其姓,赐名广孝,追赠其祖父以同样的官职。

古文: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

现代文:皇上与他交谈时,称他为少师而不叫他的名字。

古文:命蓄发,不肯。

现代文:命他蓄发,他不肯。

古文: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

现代文:又赐给府邸及两名宫女,他都不接受。

古文: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现代文:姚广孝常住僧寺,去朝见皇上时便穿着冠服,佩上腰带,退朝之后则仍换回僧服。

古文:出振苏、湖。至长洲,以所赐金帛散宗族乡人。

现代文:他曾去赈济苏、湖,到长洲时,将所赐的黄金、布帛全都分发给宗族乡人。

古文:重修《太祖实录》,广孝为监修。

现代文:朝廷重新编修《太祖实录》,姚广孝为监修。

古文:又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

现代文:他又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

古文:书成,帝褒美之。

现代文:书成之后,皇上褒奖了他。

古文:帝往来两都、出塞北征,广孝皆留辅太子于南京。

现代文:皇上往来于两都,出塞北征时,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

古文:五年四月,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说书。

现代文:五年四月,皇长孙出门就学,姚广孝陪同讲解书籍。

古文:十六年三月,入观,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

现代文:十六年三月,姚广孝入朝觐见,这时他已八十四岁,病得很重,此后再也不能去朝见了,仍住在庆寿寺。

古文: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睡壶。

现代文:皇上两次乘车前去探视,两人谈得十分高兴。皇上赐给他金唾壶,并问他有什么要求。

**古文:问所欲言,广孝曰: 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

现代文:姚广孝说道 :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已经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

古文: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

现代文: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

古文: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

现代文:当初,皇上进入南京,有人说建文帝装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这件事,有人则说建文帝藏在溥洽家里。

古文: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

现代文:皇上便以他事为由禁锢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氵荧等到处寻找建文帝,一直都找不到,溥洽被下狱已有十余年。

古文: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

现代文:直到这时,皇上因姚广孝的请求,马上下令将他放出来。

古文:广孝顿首谢。

现代文:姚广孝叩首拜谢。

古文:寻卒。

现代文:不久便去世了。

古文: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

现代文:皇上为之震动悲悼,辍朝二日,并命有关官员治丧,以僧礼安葬。

古文: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

现代文: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古文:赐葬房山县东北。

现代文:赐葬于房山县东北。

古文: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官其养子继尚宝少卿。

现代文:皇上亲自书写神道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劳,并授给其养子姚继尚宝少卿的官职。

古文:广孝少好学,工诗。

现代文:姚广孝年少好学,擅长作诗。

古文:与王宾、高启、杨孟载友善。

现代文:他与王宾、高启、杨孟载是好友。

古文:宋濂、苏伯衡亦推奖之。

现代文:宋濂、苏伯衡也都推举他。

古文:于是尚书李时偕大学士张璁、桂萼等议请移祀大兴隆寺,太常春秋致祭。

现代文:晚年著有《道余录》,诋毁以往的儒者,知道这本书的人都开始轻视他。他到长洲去问候同胞姐姐,其姐竟不让他进门。去拜访朋友王宾,王宾也不见他,只是远远地对他说: 和尚错了,和尚错了。

古文:诏曰: 可 。

现代文:又再去见他姐姐,其姐骂他。

古文:张玉,字世美,祥符人。

现代文:姚广孝十分惘然。张玉,字世美,祥符人。

古文:仕元为枢密知院。

现代文:元朝时任枢密知院。

古文:元亡,从走漠北。

现代文:元朝灭亡后,他跟随逃往漠北。

古文:洪武十八年来归。

现代文:洪武十八年,前来归附太祖。

古文:从大军出塞,至捕鱼儿海,以功授济南卫副千户,迁安庆卫指挥佥事。

现代文:他随大军出塞,到达捕鱼儿海,因功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升为安庆卫指挥佥事。

古文:又从征远顺、散毛诸洞。北逐元人之扰边者,至鸦寒山还,调燕山左护卫。

现代文:又随征远顺、散毛诸洞,北逐骚扰边境的元朝人,追至鸦寒山而返,调任燕山左护卫。

古文:从燕王出塞,至黑松林。

现代文:他随燕王出塞,到达黑松林。

古文:又从征野人诸部。以骁果善谋画为王所亲任。

现代文:又跟随征讨野人诸部,因为他骁勇果敢,善于谋划,而被燕王重用。

古文:建文元年,成祖起兵。

现代文:建文元年,成祖起兵。

古文:玉帅众夺北平九门,抚谕城内外,三日而定。

现代文:张玉率军夺取北平九门,安抚城中内外,三日遂定。

古文:师将南,玉献计,遣朱能东攻蓟州,杀马宣,降遵化。分兵下永平、密云,皆致其精甲以益师。

现代文:军队将往南,张玉献计,派朱能东攻蓟州,杀死马宣,降服遵化,分兵攻下永平、密云,每到一处,都将所获精锐充实军中。

古文:擢都指挥佥事。

现代文:张玉因而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

古文:是时朝廷遣大兵讨燕:都督徐凯军河间;潘忠、杨松军鄚州;长兴侯耿炳文以三十万众军真定。

现代文:这时朝廷派大军伐燕,都督徐凯驻扎河间,潘忠、杨松驻扎莫阝州,长兴侯耿炳文率三十万军队驻扎真定。

**古文:玉进说曰: 潘、杨勇而无谋,可袭而俘也。 **

现代文:张玉劝说道 :潘、杨二人有勇无谋,可以前去袭击,俘获他们。

古文:成祖命玉将亲兵为前锋,抵楼桑。

现代文:成祖便命张玉率领亲兵为前锋,直抵楼桑。

古文:值中秋,南军方宴会。

现代文:恰好是中秋节,南军正在设宴。

古文:夜半,疾驰破雄县。

现代文:夜半时分,张玉军迅速攻破雄县。

古文:忠、松来援,邀击于月漾桥,生擒之。遂克鄚州。

现代文:当潘忠、杨松前来救援时,便在月漾桥进行拦击,生擒他俩,遂克莫阝州。

古文:自以轻骑觇炳文军。

现代文:张玉亲率轻骑窥探耿炳文军。

**古文:还言: 军无纪律,其上有败气,宜急击。 **

现代文:回来后说耿炳文军毫无纪律,在当官的中间有失败气氛,应当迅速进击。

古文:成祖遂引兵西,至无极,顾诸将谋所向。

现代文:成祖遂引兵往西,到达无极时,回头与诸将商量该往何处。

古文:诸将以南军盛,请屯新乐。

现代文:诸将认为南军盛多,请求驻扎新乐。

古文:玉曰: 彼虽众,皆新集。

现代文:张玉则说 :他们人虽多,但都是新招集的。

**古文:我军乘胜径趋真定,破之必矣。 **

现代文:我军乘胜直趋真定,一定能攻克它。

**古文:成祖喜曰: 吾倚玉足济大事! **

现代文:成祖高兴地说 :我有了张玉便足以成大事了。

古文:明日抵真定,大破炳文军,获副将李坚、甯忠,都督顾成等,斩首三万。复败安陆侯吴杰军。燕兵由是大振。

现代文:第二天便抵达真定,大破耿炳文军,俘获副将李坚、宁忠,都督顾成等,斩首三万,又击败安陆侯吴杰军,燕兵从此大振。

古文:江阴侯吴高以辽东兵围永平。

现代文: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围攻永平。

古文:曹国公李景隆引数十万众将攻北平。

现代文:曹国公李景隆则率数十万大军将攻北平。

古文:成祖与玉谋,先援永平。

现代文:成祖与张玉商量,决定先援永平。

古文:至则高遁走,玉追斩甚众。

现代文:燕兵一到,吴高便逃走了,张玉追斩甚多。

古文:遂从间道袭大宁,拔其众而还,次会州。

现代文:然后抄小道袭击大宁,俘虏多人而返。驻扎会州。

古文:初立五军,以玉将中军。

现代文:开始设立五军,张玉统领中军。

古文:时李景隆已围北平,成祖旋师,大战于郑村坝,景隆败。

现代文:当时李景隆已围攻北平,成祖回师,双方大战于郑村坝。

古文:成祖乘胜抵城下。

现代文:李景隆战败,成祖乘胜直抵城下。

古文:城中兵鼓噪出,内外夹攻,南军大溃。

现代文:城中守军呐喊而出,内外夹攻,南军大溃。

古文:明年从攻广昌、蔚州、大同。

现代文:第二年,张玉随军进攻广昌、蔚州、大同。

古文:谍报景隆收溃卒,号百万,且复至。

现代文:探子报告说李景隆收集溃兵,号称百万,即将来到。

**古文:玉曰: 兵贵神速,请先据白沟河,以逸待劳。 **

现代文:张玉说: 兵贵神速,我们要先占白沟河,以逸待劳。

古文:驻河上三日,景隆至。以精骑驰击,复大败之。

现代文:燕军驻扎河上三日后,李景隆才到,燕兵以精锐骑兵迅速进击,又大败之。

古文:进拔德州,追奔至济南,围其城三月,解围还。

现代文:并进拔德州,追赶到济南,围攻三月后,解围而返。

古文:寻再出,破沧州,擒徐凯。进攻东昌,与盛庸军遇。

现代文:随后再次出兵,破沧州,擒徐凯,进攻东昌,与盛庸军相遇。

古文:成祖以数十骑绕出其后。

现代文:成祖率数十名骑兵绕到其后。

古文:庸围之数重,成祖奋击得出。

现代文:盛庸将他们层层包围起来,成祖奋击才得以冲出重围。

古文:玉不知成祖所在,突入阵中力战,格杀数十人,被创死。

现代文:张玉不知成祖在何处,便突入阵中拼力而战,格杀数十人,自己也受伤而死。

古文:年五十八。

现代文:终年五十八岁。

古文:燕兵起,转斗三年,锋锐甚。

现代文:燕兵兴起以来,转战三年,兵锋极锐。

古文:至是失大将,一军夺气。

现代文:现在损失大将,全军气馁。

古文:师还北平,诸将叩头请罪。

现代文:回师北平后,诸将叩首请罪。

古文:成祖曰: 胜负常事,不足计,恨失玉耳。

现代文:成祖说: 胜败乃是常事,不必在意,只可惜失去了张玉。

**古文:艰难之际,失吾良辅。 **

现代文:正是艰难之际,我却失去了一位好帮手。

古文:因泣下不能止,诸将皆泣。

现代文:成祖泪流不止,诸将也都哭了。

古文:其后谭渊没于夹河,王真没于淝河,虽悼惜,不如玉也。

现代文:此后谭渊死于夹河,王真死于氵肥河,成祖虽然悲悼痛惜,却都不如当初对张玉。

古文:建文四年六月,成祖称帝,赠玉都指挥同知。

现代文:建文四年六月,成祖称帝,追赠张玉为都指挥同知。

古文:宣德六年迁四川都指挥佥事。

现代文:九月初四日,又追赠他为荣国公,谥号忠显。

古文:在蜀十五年致仕。朱能,字士弘,怀远人。

现代文:洪熙元年三月,张玉被加封河间王,改谥忠武,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起配享成祖庙庭。朱能,字士弘,怀远人。

古文:父亮,从太祖渡江,积功至燕山护卫副千户。

现代文:父亲朱亮,跟随太祖渡江,积功升至燕山护卫副千户。

古文:能嗣职,事成祖藩邸。

现代文:朱能承袭父职,在成祖藩邸奉事。

古文:尝从北征,降元太尉乃儿不花。

现代文:曾随军北征,降服元太尉乃儿不花。

古文:燕兵起,与张玉首谋杀张昺、谢贵,夺九门。

现代文:燕王起兵后,朱能与张玉谋划杀死张籨、谢贵,夺取九门。

古文:授指挥同知。

现代文:朱能被授为指挥同知。

古文:帅众拔蓟州,杀马宣,下遵化。

现代文:他率军拔蓟州,杀马宣,下遵化。

古文:从破雄县,战月漾桥,执杨松、潘忠,降其众于鄚州。

现代文:又随军破雄县,战月漾桥,捉拿杨松、潘忠,在莫阝州降服其部众。

古文:长驱至真定,大败耿炳文军。

现代文:长驱直入真定,大败耿炳文军。

古文:独与敢死士三十骑追奔至滹沱河,跃马大呼突南军,军数万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众,降三千余人。

现代文:朱能独自与三十名骑兵敢死队追奔至滹沱河,跃马大呼冲向南军。南军数万人望风披靡,被踩死者甚多,三千人投降。

古文:成祖以手札劳之,进都指挥佥事。

现代文:成祖亲自写信慰劳朱能,并进升他为都指挥佥事。

古文:从援永平,走吴高,袭克大宁。

现代文:朱能随军支援永平,赶走吴高,攻克大宁。

古文:还,将左军,破李景隆于郑村坝。

现代文:返回后,统领左军。在郑村坝打败李景隆。

古文:从攻广昌、蔚州、大同,战白沟河,为前锋,再败平安军。

现代文:又随军进攻广昌、蔚州、大同,战于白沟河,朱能为前锋,再败平安军。

古文:进攻济南,次铧山。

现代文:进攻济南,驻扎铧山。

古文:南军乘高而阵,能以奇兵绕其后,袭破之,降万余人。

现代文:南军居高列阵,朱能以奇兵绕到其后,击败之,降服万余人。

古文:从攻沧州,破东门入,斩首万余级。

现代文:又随攻沧州,斩杀万余人。

古文:东昌之战,盛庸、铁铉围成祖数重。张玉战死。

现代文:东昌之战,成祖陷入盛庸、铁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张玉战死。

古文:事急,能帅周长等殊死斗,翼成祖溃围出。

现代文:情况十分危急,朱能率周长等殊死作战,帮助成祖突围而出。

古文:复从战夹河,谭渊死,燕师挫。

现代文:又随军战于夹河,谭渊战死,燕军受挫。

古文:能至,再战再捷,军复振。

现代文:朱能赶到,再战再捷,使燕军重新振作起来。

古文:与平安战藁城,败之。追奔至真定,略地彰德、定州,破西水寨。

现代文:又与平安战于藁城,击败之,追奔至真定,夺取彰德、定州,攻破西水寨。

古文:将轻骑千人掠衡水,获指挥贾荣。克东阿、东平,尽破汶上诸寨。

现代文:朱能率轻骑千人夺取衡水,俘获指挥贾荣,攻克东阿、东平,尽克汶上诸寨。

古文:既而王真战死淝河,燕军屡败。

现代文:不久,王真在氵肥河战死,燕军屡屡战败,诸将建议回师。

古文:诸将议旋师,能独按剑曰: 汉高十战九败,终有天下。

现代文:唯独朱能按剑说道: 汉高祖开始十战九败,最终却获得了天下。

**古文:今举事连得胜。小挫辄归,更能北面事人耶! **

现代文:而今举兵连连得胜,遇上小挫动辄就归,岂能因此而北面事人耶?

**古文:成祖亦叱诸将曰: 任公等所之! **

现代文:成祖也大声呵斥诸将说 :你们想怎么办都行。

古文:诸将乃不敢言。

现代文:诸将遂不再敢言。

古文:遂引兵南,败平安银牌军。

现代文:于是引兵往南,击败平安的银牌军。

古文:都督陈晖来援,又败之。

现代文:都督陈晖来援,又败之。

古文:遂拔灵璧军,擒平安等,降十万众。

现代文:然后击败灵璧军队,擒获平安等,降服十万人。

古文:累迁右军都督佥事。

现代文:朱能累升至右军都督佥事。

古文:进克泗州,渡淮,败盛庸兵。

现代文:又进克泗州,渡过淮河,击败盛庸军。

古文:拔盱眙,下扬州,渡江,入金川门。

现代文:然后拔盱眙,下扬州,渡长江,入金川门。

古文:九月甲申论功,次邱福。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禄二千二百石,与世券。

现代文:九月初四日,论功时,朱能仅次于邱福,被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成国公,食禄二千二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古文:永乐二年兼太子太傅,加禄千石。

现代文:永乐二年,朱能兼任太子太傅,加禄一千石。

古文:四年七月诏能佩征夷将军印,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由广西、云南分道讨安南,帝亲送之龙江。

现代文:四年七月,皇上下诏命朱能佩征夷将军印,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由广西、云南分道征讨安南,皇上亲自送到龙江。

古文:十月行次龙州,卒于军。

现代文:十月,朱能行至龙州,死于军中。

古文:年三十七。

现代文:年仅三十七岁。

古文:能于诸将中年最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

现代文:朱能在诸将中年纪最轻,十分善战,张玉则善于谋略,皇上将他俩当作左右手。

古文:玉殁后,军中进止悉谘能。

现代文:张玉死后,关于军中进退之事全都找朱能商量。

古文:能身长八尺。雄毅开豁,居家孝友。

现代文:朱能身高八尺,雄毅豁达,孝敬友爱。

古文:李自成薄京师,帝手刺纯臣总督中外诸军,辅太子。

现代文:虽位列上公,却不曾因富贵而放纵自己。他善于安抚士卒,他死的时候,将校们都为之悲痛流泪。

古文:敕未下,城已陷,为贼所杀。

现代文:皇上将他赐葬于昌平,追封为东平王,谥号武烈。

古文:邱福,凤阳人。

现代文:洪熙时,朱能配享成祖庙庭。邱福,凤阳人。

古文:起卒伍,事成祖藩邸。

现代文:出身于行伍,在成祖藩邸奉事。

古文:积年劳,授燕山中护卫千户。

现代文:积多年功劳,被授为燕山中护卫千户。

古文:燕师起,与朱能、张玉首夺九门。

现代文:燕王起兵后,邱福与朱能、张玉一起率先攻夺九门。

古文:大战真定,突入子城。

现代文:大战真定,突入子城。

古文:战白沟河,以劲卒捣中坚。

现代文:战于白沟河,他率劲卒直捣敌军中坚。

古文:夹河、沧州、灵璧诸大战,皆为军锋。

现代文:夹河、沧州、灵璧诸场大战,邱福都为前锋。

古文:盛庸兵扼淮,战舰数千艘蔽淮岸。

现代文:盛庸军扼守淮河,数千艘战舰排列淮河岸边。

古文:福与朱能将数百人,西行二十里,自上流潜济,猝薄南军。

现代文:邱福与朱能率领数百人,西行二十里,从上游悄悄渡过淮河,突然进逼南军。

古文:庸惊走,尽夺其战舰,军乃得渡。

现代文:盛庸大惊而逃,燕军夺取全部战舰,使大军得以渡河。

古文:累迁至中军都督同知。

现代文:邱福累升至中军都督同知。

古文:福为人朴戆鸷勇,谋画智计不如玉,敢战深入与能埒。

现代文:邱福为人朴实憨厚,十分勇猛,出谋划策不如张玉,敢冲敢战却与朱能相同。

古文:每战胜,诸将争前效虏获,福独后。

现代文:每打胜仗诸将都争相献上所俘获的东西,邱福却独落其后。

**古文:成祖每叹曰: 丘将军功,我自知之。 **

现代文:成祖每次都叹道: 丘将军之功,我心里明白。

古文:即位,大封功臣,第福为首。

现代文:即位后,大封功臣,将邱福排在首位。

古文: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禄二千五百石,与世券。命议诸功臣封赏,每奉命议政,皆首福。

现代文: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成祖下令商议诸功臣的封赏,及每次奉命议政,邱福均排在首位。

古文:汉王高煦数将兵有功,成祖爱之。

现代文:汉王高煦多次率军有功,成祖很疼爱他。

古文:福武人,与之善,数劝立为太子。

现代文:邱福是个武人,与高煦关系很好,多次劝皇上立他为太子。

古文:帝犹豫久之,竟立仁宗。以福为太子太师。

现代文:皇上犹豫再三,最终立仁宗为太子,命邱福为太子太师。

古文:六年加岁禄千石。

现代文:六年,邱福增加食禄一千石。

古文:寻命与蹇义、金忠等辅导皇长孙。

现代文:随即受命与蹇义、金忠等辅导皇长孙。

古文:明年七月将大军出塞,至胪朐河,败没。

现代文:第二年七月,邱福率大军出塞,至胪朐河,邱福战败而死。

古文:先是,本雅失里杀使臣郭骥,帝大怒,发兵讨之。

现代文:在此之前,本雅失里处死使臣郭骥,皇上大怒,发兵声讨。

古文:命福佩征虏大将军印,充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以十万骑行。

现代文:命邱福佩征虏大将军印,充任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率十万骑兵前往。

古文:帝虑福轻敌,谕以: 兵事须慎重。

现代文:皇上担心邱福轻敌,嘱咐道: 兵事必须慎重。

古文:自开平以北,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

现代文:自开平以北,即使未见贼寇,也应时时如临敌兵,相机进退,不可固执一见。

**古文:一举未捷,俟再举。 **

现代文:一战未捷,可图再举。

古文:已行,又连赐敕,谓军中有言敌易取者,慎勿信之。

现代文:出发之后,又接连赐诏,说军中如果有人认为敌兵容易攻取,千万不要相信。

古文:福出塞,帅千余人先至胪朐河南。

现代文:邱福出塞后,率千余人先至胪朐河之南。

古文:遇游骑,击败之,遂渡河。

现代文:遇上敌军游骑,击败之,遂渡河。

古文:获其尚书一人,饮之酒,问本雅失里所在。

现代文:俘获其一名尚书,给他酒喝,并询问本雅失里现在何处。

**古文:尚书言: 闻大兵来,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 **

现代文:尚书说: 听说大军来到,他惶恐北逃,现在大概离这三十里。

**古文:福大喜曰: 当疾驰擒之。 **

现代文:邱福大喜道 :应当马上去将他擒获。

古文:诸将请俟诸军集,侦虚实而后进。

现代文:诸将请求等诸军齐集,并侦察虚实后再出兵。

古文:福不从。

现代文:邱福不听。

古文:以尚书为乡导,直薄敌营。

现代文:以尚书为向导,直逼敌营。

古文:战二日,每战,敌辄佯败引去,福锐意乘之。

现代文:交战二日,每次作战,敌军总是佯装战败退去,邱福急于想乘机取之。

古文:李远谏曰: 将军轻信敌闲,悬军转斗。敌示弱诱我深入,进必不利,退则惧为所乘,独可结营自固。

现代文:李远劝道 :将军轻信敌人之言,毫无把握地率军转战,敌人故意示弱引诱我军深入,我军前进必然不利,后退则恐怕为敌所乘,所以只能结营自固。

古文:昼扬旗伐鼓,出奇兵与挑战;夜多燃炬鸣炮,张军势,使彼莫测。

现代文:白天扬旗击鼓,出奇兵向敌人挑战;夜里则燃炬鸣炮,声张军势,使敌人摸不着头脑。

古文:俟我军毕至,并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师而还。

现代文:待我军全部赶到,合力而攻,必定获胜,否则也可以全军而返。

**古文:始上与将军言何如,而遂忘之乎? **

现代文:当初皇上对将军说了些什么,你难道都忘了吗?

古文:王聪亦力言不可。

现代文:王聪也力言不可。

**古文:福皆不听,厉声曰: 违命者斩! **

现代文:邱福都听不进去,并厉声说道: 违命者斩!

古文:即先驰,麾士卒随行。

现代文:随即率先驱马前进,命士卒随行。

古文:控马者皆泣下。

现代文:骑马的人都哭了。

古文:诸将不得已与俱。

现代文:诸将不得已与他同行。

古文:俄而敌大至,围之数重。聪战死,福及诸将皆被执遇害,年六十七,一军皆没。

现代文:不久,敌军大至,将他们重重包围起来,王聪战死,邱福及诸将都被俘遇害,邱福当时六十岁,全军覆没。

古文:败闻,帝震怒。以诸将无足任者,决计亲征。

现代文:消息传至朝廷,成祖为之震怒,因为诸将中无人能承担此任,决定亲征。

古文:夺福世爵,徙其家海南。

现代文:并剥夺邱福的世袭爵位,将其家迁徙海南。

古文:李远,怀远人。

现代文:李远,怀远人。

古文:袭父职为蔚州卫指挥佥事。

现代文:承袭父职为蔚州卫指挥佥事。

古文:燕兵攻蔚州,举城降。

现代文:燕兵进攻蔚州时,李远举城投降。

古文:南军驻德州,运道出徐、沛间。

现代文:南军驻扎德州,运送粮饷时途经徐、沛之间。

古文:远以轻兵六千,诈为南军袍铠,人插柳一枝于背,径济宁、沙河至沛,无觉者。

现代文:李远率轻兵六千,假装南军官兵,每人在背上插一支柳条,经济宁、沙河至沛无人发觉。

古文:焚粮舟数万,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

现代文:他们焚毁南军数万粮船,河水全被烧热,连鱼鳖都被烫死,浮于水面。

古文:南将袁宇三万骑来追,伏兵击败之。

现代文:南军将领袁宇率领三万骑兵来追,李远伏兵击败之。

古文:建文四年正月,燕军驻蠡县。

现代文:建文四年正月,燕军驻扎蠡县。

古文:远分哨至藁城,遇德州将葛进步骑万余,乘冰渡滹沱河。

现代文:李远巡哨至藁城,恰遇德州守将葛进率步骑万余,乘结冰时渡过滹沱河。

古文:远迎击之。

现代文:李远迎击之。

古文:进系马林间,以步兵接战。

现代文:葛进将马系在树林中,率步兵接战。

古文:远佯却,潜分兵出其后,解所系马,再战。

现代文:李远佯装后退,暗中分兵抄至其后,解开系着的马匹,然后再战。

古文:进引退失马,遂大败。

现代文:葛进引兵退却,却失去了战马,于是大败。

古文:斩首四千,获马千匹。

现代文:李远斩首四千,获马千匹。

**古文:成祖以岁首大捷,赐书嘉劳曰: 将军以轻骑八百,破敌数万,出奇应变,虽古名将不过也。 **

现代文:成祖因岁首大捷,赐信嘉奖、慰劳道 :将军以轻骑八百,破敌数万,出奇应变,即使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

古文:复遣哨淮上,败守淮将士,斩千余级。

现代文:李远又奉命巡哨淮河上,击败守淮将士,斩杀千余人。

古文:累功为都督佥事,封安平侯,禄千石,予世伯券。

现代文:他积功升为都督佥事,被封为安平侯,食禄一千石,并被授予世袭伯爵凭证。

古文:永乐元年,偕武安侯郑亨备宣府。

现代文:永乐元年李远偕同武安侯郑亨守备宣府。

古文:远沈毅有胆略,言论慷慨。

现代文:李远沉毅有胆略,言谈慷慨。

古文:既从邱福出塞,至胪朐河。

现代文:他随邱福出塞,至胪朐河。

古文:谏福,不听,师败。

现代文:劝谏邱福,邱福不听。

古文:后军不继,被擒。不屈,贼支解之。

现代文:兵败后,李远率五百名骑兵突围,杀死数百人,因战马摔倒被俘,骂不绝口而死。年仅四十六岁。

古文:官为建祠曰 忠勇 。

现代文:李远被追封为莒国公,谥号忠壮。

古文:谭渊,清流人。

现代文:谭渊,清流人。

古文:嗣父职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

现代文:承袭父职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

古文:燕兵起,从夺九门。破雄县。

现代文:燕王起兵时,他随军攻夺九门,攻取雄县。

古文:潘忠、杨松自鄚州来援,渊帅壮士千余人,伏月漾桥水中,人持茭草一束,蒙头通鼻息。

现代文:潘忠、杨松自莫阝州来援。谭渊率壮士千余人,埋伏于月漾桥下的水里,每人持一束茭草,将头蒙在水中以茭草通气息。

古文:南军已过,即出据桥。

现代文:南军过后,便马上出来占据此桥。

古文:忠等战败,趋桥不得渡,遂被擒。

现代文:潘忠等战败,过不了桥,因而被擒。

古文:累进都指挥同知。

现代文:谭渊累升至都指挥同知。

古文:渊骁勇善战,引两石弓,射无不中。

现代文:谭渊骁勇善战,能张开两石弓,百发百中。

古文:然性嗜杀。

现代文:但是却嗜杀成性。

古文:沧州破,成祖命给牒散降卒。

现代文:攻克沧州后,成祖下令遣散降兵。

古文:未遣者三千余人,待明给牒。

现代文:还未遣散的三千余人,待第二天再给予凭证遣散。

古文:渊一夜尽杀之。

现代文:谭渊却一夜之间将他们全部杀了。

古文:王怒。

现代文:燕王大怒。

**古文:渊曰: 此曹皆壮士,释之为后患。 **

现代文:谭渊则说 :这些人都是壮士,放了他们,将成为后患。

古文:王曰: 如尔言,当尽杀敌。

现代文:燕王说道: 如你所说,应当将敌人全部杀掉。

**古文:敌可尽乎? **

现代文:敌人杀得完吗?

古文:渊惭而退。

现代文:谭渊惭愧而退。

古文:嘉靖十四年镇湖广,剿九溪蛮有功,益禄。

现代文:夹河之战,南军齐军上阵。谭渊迅速向前冲杀,马倒被杀。

古文:坐占役军士夺爵。

现代文:成祖为之悲悼痛惜。

古文:数传至弘业,国亡,死于贼。王真,咸宁人。

现代文:即位之后,追赠他为都指挥使,追封为崇安侯,谥号壮节,并立祠祭祀。王真,咸宁人。

古文:洪武中,起卒伍。

现代文:洪武年间,起于行伍。

古文:积功至燕山右护卫百户。

现代文:积功升至燕山右护卫百户。

古文:燕兵起,攻九门。

现代文:燕王兴兵,攻夺九门。

古文:战永平、真定,下广昌,徇雁门。

现代文:战于永平、真定,攻下广昌,攻战于雁门。

古文:从破沧州,追南兵至滑口,俘获七千余人。

现代文:王真随军攻克沧州,追击南军至滑口,俘获七千余人。

古文:累迁都指挥使。

现代文:累升至都指挥使。

古文:淝河之战,真与白义、刘江各帅百骑诱平安军。

现代文:氵肥河之战,王真与白义、刘江各帅百名骑兵前去引诱平安军,将草绑起来放置袋中成束帛状。

古文:缚草置囊中为束帛状,安追击,真等佯弃囊走,安军士竞取之。

现代文:平安军追击,王真等佯装弃袋逃走,平安军纷纷去抢他们扔下的袋子。

古文:伏发,两军鏖战。

现代文:这时伏兵趁机出击,两军鏖战。

古文:真帅壮士直前,斩馘无算。

现代文:王真率领壮士直冲向前,斩首无数。

古文:后军不继,安军围之数匝。

现代文:可是后军不继,平安军将他们包围数层。

**古文:真被重创,连格杀数十人,顾左右曰: 我义不死敌手。 **

现代文:王真身受重伤,还接连格杀数十人,对左右说道 :我决不死于敌人之手。

古文:遂自刎。

现代文:于是自刎而死。

古文:成祖即位,追封金乡侯,谥忠壮。

现代文:成祖即位后,追封他为金乡侯,谥号真壮。

古文:真勇健有智略。

现代文:王真强健勇敢,富有智谋。

古文:成祖每追悼之曰: 奋武如王真,何功不成!

现代文:成祖每当追悼他时便说 :如果都能像王真那么勇猛,还有什么功业不能实现的呢?

**古文:不死,功当冠诸将。 **

现代文:他不死的话,功劳应当居诸将之首。

古文:仁宗时,追封宁国公,加号效忠。

现代文:仁宗时,追封王真为宁国公,加封号为效忠。

古文:子通自有传。陈亨,寿州人。元末扬州万户。

现代文:陈亨,寿州人,元末扬州万户。

古文:从太祖于濠,为铁甲长,擢千户。

现代文:在濠州跟随太祖,为铁甲长,后提升为千户。

古文:从大将军北征,守东昌。

现代文:他随大将军北征,驻守东昌。

古文:敌数万奄至,亨固守,出奇兵诱败之。

现代文:数万敌军突至,陈亨固守,派出奇兵引诱敌军,将其击败。

古文:复从徇未下诸城。

现代文:又随军攻夺,未下诸城。

古文:洪武二年守大同。

现代文:洪武二年,陈亨驻守大同。

古文:积功至燕山左卫指挥佥事。

现代文:积功升至燕山左卫指挥佥事。

古文:数从出塞,迁北平都指挥使。

现代文:他多次随军出塞。升为北平都指挥使。

古文:及惠帝即位,擢都督佥事。

现代文:惠帝即位后,陈亨被提升为都督佥事。

古文:燕师起,亨与刘真、卜万守大宁。

现代文:燕王起兵时,陈亨与刘真、卜万驻守大宁。

古文:移兵出松亭关,驻沙河,谋攻遵化。

现代文:他移兵出松亭关,驻扎沙河,谋攻遵化。

古文:燕兵至,退保关。

现代文:燕兵到后,陈亨退兵保关。

古文:当是时,李景隆帅五十万众将攻北平。

现代文:当时,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将攻北平。

古文:北平势弱,而大宁行都司所领兴州、营州二十余卫,皆西北精锐;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元降将所统番骑彍卒,尤骁勇。

现代文:北平兵力虚弱,而大宁行都司所统领的兴州、营州二十余卫,都是西北精锐。朵颜、泰宁、福馀三卫,元降将所统的番骑弓广卒,尤其骁勇。

古文:卜万将与景隆军合。成祖惧,以计绐亨囚万,遂从刘家口间道疾攻大宁。

现代文:卜万将与李景隆军会合,成祖很担心,便设计哄骗陈亨拘禁卜万,然后从刘家口抄小路进攻大宁。

古文:亨及刘真自松亭回救,中道闻大宁破,乃与指挥徐理、陈文等谋降燕。

现代文:陈亨及刘真自松亭回救,途中获悉大宁已陷,便与指挥徐理、陈文等商量投降燕军。

古文:夜二鼓,袭刘真营。

现代文:夜里二更时分,袭击刘真营垒。

古文:真单骑走广宁,亨等帅众降。

现代文:刘真独自骑马逃往广宁,陈亨等率众投降。

古文:成祖尽拔诸军及三卫骑卒,挟宁王以归。

现代文:成祖尽拔诸军及三卫骑兵,挟持宁王而归。

古文:自是冲锋陷阵多三卫兵。

现代文:从此为成祖冲锋陷阵的大多是三卫兵。

古文: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

现代文:成祖获取天下,即自大宁开始。

古文:亨、理既降,累从破南军。

现代文:陈亨、徐理投降后,屡屡随军击败南军。

古文:白沟河之战,亨中创几死。已,攻济南,与平安战铧山,大败。

现代文:白沟河之战,陈亨受伤,几乎丧命,不久进攻济南,陈亨与平安战于铧山,大败。

古文:创甚,舆还北平。

现代文:他伤势极重,乘车返回北平。

古文:进都督同知。

现代文:进升为都督同知。

古文:成祖还军,亲诣亨第劳问。

现代文:成祖率军返回后,亲自到陈亨的府邸慰劳问候。

古文:其年十月卒。

现代文:这年十月,陈亨去世。

古文:成祖自为文以祭。

现代文:成祖亲自写文章祭祀。

古文:比即位,追封泾国公,谥襄敏。

现代文:即位之后,追封他为泾国公,谥号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