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古文:盛庸平安何福顾成

现代文:盛庸,不知何地人。

古文: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

现代文:洪武年间,累升至都指挥。

古文:建文初,以参将从耿炳文伐燕。

现代文:建文初年,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

古文:李景隆代炳文,遂隶景隆麾下。

现代文: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后,他又隶属李景隆。

古文:二年四月,景隆败于白沟河,走济南。

现代文:二年四月,李景隆败于白沟河,逃往济南。

古文:燕师随至,景隆复南走。

现代文:燕兵跟随而至,李景隆又南逃。

古文: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

现代文:盛庸与参政铁铉全力固守,燕兵围攻济南三月不下。

古文: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

现代文:盛庸、铁铉乘夜出兵袭击,燕兵大败,解围而去,盛庸等乘胜收复德州。

古文: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

现代文:九月论功时,盛庸被封为历城侯,食禄一千石。

古文:寻命为平燕将军,充总兵官。

现代文:盛庸随即被命为平燕将军,任总兵官。

古文:陈晖、平安为左右副总兵,马溥、徐真为左右参将,进铉兵部尚书参赞军务。

现代文:陈晖、平安为左右副总兵,马溥、徐真为左右参将,铁铉进升为兵部尚书参赞军务。

古文:时吴杰、平安守定州,庸驻德州,徐凯屯沧州,为犄角。

现代文:当时吴杰、平安防守定州,盛庸驻扎德州,徐凯屯于沧州,互为掎角。

古文:是冬,燕兵袭沧州,破,擒凯。掠其辎重,进薄济宁。

现代文:这年冬天,燕兵袭击沧州,破擒徐凯,掠其辎重,进逼济宁。

古文:庸引兵屯东昌以邀之,背城而阵。

现代文:盛庸率军驻扎东昌进行拦击,背城列阵。

古文:燕王帅兵直前薄庸军左翼,不动。

现代文:燕王率军直逼盛庸军的左翼,其军不动。

古文:复冲中坚,庸开阵纵王入,围之数重。

现代文:又冲其中坚,盛庸张开队列放进燕王,再以兵包围数重。

古文:燕将朱能帅番骑来救,王乘间突围出。

现代文:燕将朱能率番骑来救,燕王乘机突围而出。

古文:而燕军为火器所伤甚众,大将张玉死于阵。

现代文:但许多燕军被火器所伤,大将军张玉死于阵中。

古文:王独以百骑殿,退至馆陶。

现代文:只有燕王以百名骑兵殿后,退至馆陶。

古文:庸檄吴杰、平安自真定遮燕归路。

现代文:盛庸传令命吴杰、平安从真定拦截燕军归路。

古文:明年正月,杰、平安战深州不利,燕师始得归。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吴杰、平安在深州之战失利,燕军才得以返回。

古文:是役也,燕精锐丧失几尽,庸军声大振,帝为享庙告捷。

现代文:在这次战役中,燕军精锐几乎丧失殆尽,盛庸军声威大振,皇上为此祭庙告捷。

古文:三月,燕兵复南出保定。

现代文:三月,燕兵又南出保定。

古文:庸营夹河。

现代文:盛庸军扎营夹河。

古文:王将轻骑来觇,掠阵而过。

现代文:燕王率轻骑来探,掠阵而过。

古文:庸遣千骑追之,为燕兵射却。

现代文:盛庸派遣千名骑兵追击,被燕兵射箭击退。

古文:及战,庸军列盾以进。

现代文:交战后,盛庸军持盾而进。

古文:王令步卒先攻,骑兵乘间驰入。

现代文:燕王命步兵先攻,骑兵则乘机迅速推进。

古文:庸麾军力战,斩其将谭渊。

现代文:盛庸率军力战,斩其大将谭渊。

古文:而朱能、张武等帅众殊死斗。王以劲骑贯阵与能合。庸部骁将庄得、皂旗张等俱战死。

现代文:而朱能、张武等也率部殊死战斗,燕王以劲骑穿越阵地与朱能会合,盛庸的部将庄得、皂旗张等都战死。

古文:是日,燕军几败。

现代文:这一天,燕军几乎失败。

古文:明日复战,燕军东北,庸军西南,自辰至未,互胜负。

现代文:第二天再战,燕军在东北,盛庸军在西南,从早晨至下午,双方互有胜负。

古文:两军皆疲,将士各坐息。

现代文:两军都已疲惫,将士各自坐下休息。

古文:复起战,忽东北风大起,飞尘蔽天。

现代文:又开始交战,忽然东北风大起,飞尘遮蔽天空。

古文:燕兵乘风大呼,左右横击。

现代文:燕兵乘风大喊,左右横击。

古文:庸大败走还德州,自是气沮。

现代文:盛庸大败,逃回德州,从此气沮。

古文:已而燕将李远焚粮艘于沛县,庸军遂乏饷。

现代文:不久燕将李远在沛县焚毁运粮船只,盛庸军于是缺乏粮饷。

古文:明年,灵璧战败,平安等被执。

现代文:第二年,灵璧战败,平安等被捉。

古文:庸独引军而南,列战舰淮南岸。

现代文:盛庸独自率军向南,在淮水南岸排列战舰。

古文:燕将邱福等潜济,出庸后。

现代文:燕将丘福等偷偷渡过淮河,出现在盛庸军之后。

古文:庸不能支,退为守江计。

现代文:盛庸军力不能支,只得退守长江。

古文:燕兵渡淮,由盱眙陷扬州。

现代文:燕兵渡过淮水,由盱眙攻陷扬州。

古文:庸御战于六合及浦子口,皆失利,都督陈瑄帅舟师降燕,燕兵遂渡江。

现代文:盛庸在六合及浦子口率军抵御,都失利。都督陈蠧率水师投降燕军,燕兵乘势渡江。

古文:庸仓卒聚海艘出高资港迎战,复败,军益溃散。

现代文:盛庸仓促聚集海船出高资港迎战,又败,军队更加溃散。

古文:成祖入京师,庸以余众降,即命守淮安。

现代文:成祖进入京城,盛庸率余部投降,随即奉命驻守淮安。

古文:寻赐敕曰: 比以山东未定,命卿镇守淮安。

现代文:不久成祖赐诏说 :以前山东未定,所以才命你镇守淮安。

古文:今铁铉就获,诸郡悉平。

现代文:现在铁铉被俘,诸郡全部平定。

古文:朕念山东久困兵革,惫于转输。

现代文:朕念山东久为兵乱所困,疲于转输之劳。

**古文:卿宜辑兵养民,以称朕意。 **

现代文:你应当抚兵养民,以称朕意。

古文:永乐元年,致仕。

现代文:永乐元年,盛庸辞去官职。

古文:无何,千户王钦讦庸罪状,立进钦指挥同知。

现代文:不久,千户王钦揭发盛庸的罪状,朝廷立即进升王钦为指挥同知。

古文:于是都御史陈瑛劾庸怨望有异图。

现代文:于是都御使陈瑛弹劾盛庸心存怨恨,图谋不轨。

古文:庸自杀。

现代文:盛庸因而自杀。

古文:平安,滁人,小字保儿。

现代文:平安,滁阳人,小字保儿。

古文:父定,从太祖起兵,官济宁卫指挥佥事。

现代文:父亲平定,跟随太祖起兵,任济宁卫指挥佥事。

古文:从常遇春下元都,战没。

现代文:随常遇春攻下元都,战死。

古文:安初为太祖养子,骁勇善战,力举数百斤。

现代文:平安初为太祖的养子,骁勇善战,力大能举数百斤。

古文:袭父职,迁密云指挥使,进右军都督佥事。

现代文:他承袭父职,迁升密云指挥使,又进升右军都督佥事。

古文: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

现代文:建文元年伐燕,平安以列将身份随军出征。

古文:及李景隆代将,用安为先锋。

现代文:李景隆代为统军后,命平安为先锋。

古文:燕王将渡白沟河,安伏万骑河侧邀之。

现代文:燕王将渡白沟河,平安在河边埋伏万名骑兵准备拦截。

**古文:燕王曰: 平安,竖子耳。往岁从出塞,识我用兵,今当先破之。 **

现代文:燕王说道 :平安这小子,往年随我出塞,知道我怎么用兵,现在应当先打败他。

古文:及战,不能挫安。

现代文:但双方交战后,燕军未能挫败平安。

古文:时南军六十万,列阵河上。

现代文:当时南军六十万列阵河上。

古文:王帅将士驰入阵,战至暝,互有杀伤。

现代文:燕王率将士突入阵中,战至天黑,双方互有死伤。

古文:及夜深,乃各敛军。

现代文:及至深夜,才各自收兵。

古文: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下马伏地视河流,辨东西,始知营垒所在。

现代文:燕王迷了路,仅三名骑兵跟着他,下马伏地根据河流分辨东西后,才找到营垒所在。

古文:明日再战,安击败燕蒋房宽、陈亨。

现代文:第二天再战,平安击败燕王部将房宽、陈亨。

古文: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

现代文:燕王见战事危急,便亲自上阵拼力战斗。

古文: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

现代文:可是马伤箭尽,剑断不能击。

古文: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

现代文:他只得徒步登上堤上,举起马鞭佯装招引后来的骑兵以迷惑敌人。

古文:会高煦救至,乃得免。

现代文:正好高煦援兵赶到,他才得以幸免。

古文: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

现代文:那个时候,诸将中平安战得最猛,燕王差一点被平安的长矛刺中。

古文:已而败。语详《成祖纪》。

现代文:不久失败,详见《成祖传》。

古文:燕兵围济南。

现代文:燕兵围攻济南。

古文:安营单家桥,谋出御河夺燕饷舟。

现代文:平安率军扎营单家桥,计划出兵御河夺取燕军运饷船只。

古文:又选善水卒五千人渡河,将攻德州。围乃解。

现代文:又挑选五千名水性好的士兵渡河,准备进攻德州,济南城围才得以解除。

古文:安与吴杰进屯定州。

现代文:平安与吴杰进驻定州。

古文:明年,燕败盛庸于夹河,回军与安战单家桥。安奋击大破之,擒其将薛禄。

现代文:第二年,燕兵在夹河击败盛庸,回军与平安战于单家桥,平安率军奋击,大败燕兵,擒获其将薛禄,不久,薛禄逃跑。

古文:无何,逸去。再战滹沱河,又破之。

现代文:双方再战于滹沱河,平安击败对手。

古文:安于阵中缚木为楼,高数丈,战酣,辄登楼望,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

现代文:平安在阵中架起木楼,高数丈。急战时,他总要登楼眺望,以强弩射击燕军,死者甚多。

古文:忽大风起,发屋拔树,声如雷。

现代文:忽然刮起了大风,掀屋拔树,风声如雷。

古文:都指挥邓戩、陈鹏等陷敌中,安遂败走真定。

现代文:都指挥邓戬、陈鹏等陷入敌军中,平安只得败逃真定。

古文:燕王与南军数大战,每亲身陷阵,所向皆靡,惟安与庸二军屡挫之。

现代文:燕王与南军屡次大战,每次都亲自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惟独屡受平安与盛庸二军所挫。

古文:滹沱之战,矢集王旗如蝟毛。

现代文:滹沱之战,射在燕王旗上的箭就像刺猬的毛那样多。

古文: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以示后世。

现代文:燕王命人将此旗送回北平,让世子小心收藏,以示后世。

**古文: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曰: 臣自少从军,今老矣,多历战阵,未尝见若此也。 **

现代文:顾成已先被捉拿至燕,见到此旗后哭道: 臣自小从军。现在已经老了,多次作战,还从未见过像这样的。

古文:逾月,燕师出大名。

现代文:一个月后,燕军出兵大名。

古文:安与庸及吴杰等分兵扰其饷道。

现代文:平安与盛庸及吴杰等分兵骚扰其运饷之路。

古文:燕王患之,遣指挥武胜上书于朝,请撤安等息兵,为缓师计。

现代文:燕王很担心,便派指挥武胜上书朝廷,请求停战,撤退平安等人,以此作为缓兵之计。

古文:帝不许。

现代文:皇上不许。

古文:燕王亦决计南下。遣李远等潜走沛县,焚粮舟,掠彰德,破尾尖寨,谕降林县。

现代文:燕王决计南下,派遣李远等潜至沛县,焚毁粮船,夺取彰德,攻破尾尖寨,招降林县。

古文:时安在真定,度北平空虚,帅万骑直走北平。

现代文:当时平安驻在真定,估计北平空虚,便率万名骑兵直奔北平。

古文:至平村,去城五十里而军。

现代文:到达平村,在离北平城五十里之地扎营。

古文:燕王惧,遣刘江等驰还救。

现代文:燕王害怕了,命刘江等迅速回救。

古文:安战不利,引还。

现代文:平安战而不利,引军返回。

古文:时大同守将房昭引兵入紫荆关,据易州西水寨以窥北平,安自真定饷之。

现代文:当时大同守将房昭率军进入紫荆关,占据易州西水寨以窥视北平,平安从真定供饷给他。

古文:八月,燕兵北归。

现代文:八月,燕兵北归。

古文: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败之。

现代文:平安与燕将李彬战于杨村,李彬战败。

古文:四年,燕兵复南下,破萧县。

现代文:建文四年,燕兵重又南下,攻破萧县。

古文:安引军蹑其后,至淝河。

现代文:平安率军跟随其后,到达氵肥河。

古文:燕将白义、王真、刘江迎敌。

现代文:燕王令白义、王真、刘江迎敌。

古文:安转战,斩真。

现代文:平安转战,斩杀王真。

**古文:真,骁将。燕王尝曰: 诸将奋勇如王真,何事不成! **

现代文:王真是一名骁将,燕王曾说 :如果诸将都能像王真一样勇猛,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古文:至是为安所杀。

现代文:这时王真却为平安所杀。

古文:燕王乃身自迎战,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

现代文:燕王不得不亲自迎战。平安的部将火耳灰手持长矛,大喊直向燕王刺去。

古文:马忽蹶,被擒。安稍引却。

现代文:但因战马突然摔倒而被擒,平安率军稍退。

古文:已,复进至小河,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

现代文:不久,又进至小河,派出左右翼进击燕军,斩其大将陈文。

古文:已,复移军齐眉山,与诸将列阵大战。自午至酉,又败之。

现代文:随后又移军齐眉山,与诸将列阵大战,从中午到下午,又败燕军。

古文:燕诸将谋北还,图后举。

现代文:燕军诸将建议北还,以图后举。

古文:王不听。

现代文:燕王不听。

古文:寻阻何福军亦至,与安合。

现代文:随即何福军也赶到,与平安会合。

古文:燕军益大惧,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现代文:燕军更为恐慌,燕王一连数日昼夜披甲在身。

古文: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而粮运为燕兵所阴,不得达。

现代文:何福想持久以拖垮燕军,于是移驻灵璧,以深壕高垒自固,但粮运却被燕兵所阻,不能运达。

古文: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骑遮安军,分为二。

现代文:平安分兵去迎,燕王以精锐骑兵拦截平安军,将其一分为二。

古文: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

现代文:何福打开军营的围墙出来支援,被高煦所败。

古文: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

现代文:诸将建议转移到淮河去寻找粮食,于是当夜下令:听到三声炮响马上出发。

古文:翌日,燕军猝薄垒,发三炮。

现代文:第二天,燕军突然进逼营垒,发射三炮。

古文: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

现代文:军中将士误以为是自己的信号,争相奔往营门,于是营中大乱。

古文:燕兵乘之,人马坠壕堑俱满。

现代文:燕兵乘机进攻,使南军人马坠落壕沟。

古文:福单骑走,安及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人皆被执。

现代文:何福独自骑马逃走,平安及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人都被捉拿。

古文:文臣宦官在军被执者又百五十余人,时四月辛已也。

现代文:在军中的文臣、宦官一百五十余人被俘,这天是四月二十九日。

古文: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骁将数人,燕将莫敢婴其锋。

现代文:平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杀骁将数人,燕将中无人敢挡其锋。

**古文:至是被擒,军中欢呼动地,曰: 吾属自此获安矣! **

现代文:这时平安被俘,燕军中欢声雷动: 我们现在安全了。

古文:争请杀安。

现代文:纷纷请求杀死平安。

古文:燕王惜其材勇,选锐卒卫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视之。

现代文:燕王爱惜他的才勇,便挑选精锐士兵将他护送到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待他。

古文:王即帝位,以安为北平都指挥使。寻进行后府都督佥事。

现代文:燕王即帝位后,以平安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即进升为行后府都督佥事。

古文:永乐七年三月,帝巡北京。

现代文:永乐七年三月,皇上巡幸北京。

**古文:将至,览章奏见安名,谓左右曰: 平保儿尚在耶? **

现代文:将到时,翻阅奏章见到平安的名字,向左右问道: 平保儿还在吗?

古文:安闻之,遂自杀。

现代文:平安听说后,遂自杀。

古文:命以指挥使禄给其子。

现代文:皇上下令将指挥使的俸禄传给其儿子。

古文:何福,凤阳人。

现代文:何福,凤阳人。

古文:洪武初,累功为金吾后卫指挥同知。

现代文:洪武初年,因功屡升为金吾后卫指挥同知。

古文:从傅友德征云南,擢都督佥事。

现代文:他跟随傅友德征讨云南,被提升为都督佥事。

古文:又从蓝玉出塞,至捕鱼儿海。

现代文:又随蓝玉出塞,到达捕鱼儿海。

古文:二十一年,江阴侯吴高帅迤北降人南征。

现代文:二十一年,江阴侯吴高率迤北降人南征。

古文:抵沅江,众叛,由思州出荆、樊,道渭河,欲遁归沙漠。

现代文:抵达沅江时,部众反叛,由思州出荆、樊,取道渭河,企图逃回沙漠。

古文:明年正月,福与都督聂纬追击,及诸鹿阝、延,尽歼之。

现代文:第二年正月,何福与都督聂纬奉命追击,追至、延,将他们全部歼灭。

古文:移兵讨平都匀蛮,俘斩万计。

现代文:然后移兵讨平都匀蛮族,俘斩数以万计。

古文:二十四年,拜平羌将军,讨越州叛蛮阿资,破降之。

现代文:二十四年,何福被授为平羌将军,征讨越州叛蛮阿资,破降之。

古文:择地立栅处其众,置宁越堡。

现代文:并选择地方树立栅栏安排其部众,设置宁越堡。

古文:遂平九名、九姓诸蛮。

现代文:遂平定九名、九姓诸蛮。

古文:寻与都督茅鼎会兵,徇五开。

现代文:随后与都督茅鼎会合攻战于五开。

古文:未行,而毕节诸蛮复叛,大掠屯堡,杀吏士。

现代文:还未出发,毕节诸蛮重又反叛,大肆抢掠屯堡,杀害官兵。

古文:福令毕节诸卫严备,而檄都督陶文等从鼎捣其巢。

现代文:何福命毕节诸卫严密防备,又召都督陶文等跟随茅鼎直捣其巢穴。

古文:擒叛酋,戮之。分兵尽捕诸蛮,建堡设戍,乃趋五开。

现代文:擒获叛酋,将其处死,并分兵将诸蛮全部捕获,建堡设卫之后,这才赶往五开。

古文:请因兵力讨水西奢香,不许。

现代文:何福请求趁此用兵征讨水西奢香。皇上不许。

古文:三十年三月,水西蛮居宗必登等作乱,会顾成讨平之。

现代文:三十年三月,水西蛮居宗必登作乱,何福会合顾成讨平。

古文:其冬拜征虏左将军,副西平侯沐春讨麓川叛蛮刀干孟。

现代文:这年冬天,他被授为征虏左将军,协助西平侯沐春征讨麓川叛蛮刀干孟。

古文:明年,福与都督瞿能逾高良公山,捣南甸,擒其酋刀名孟。

现代文:第二年,何福与都督瞿能越过高良公山,直捣南甸,擒获其酋长刀名孟。

古文:回军击景罕寨,不下。

现代文:然后回军进攻景罕寨,不下。

古文:春以锐军至,贼惊溃。干孟惧,乞降。

现代文:沐春率精锐部队赶到,贼军惊溃,干孟害怕了,请求投降。

古文:已而春卒,贼复怀贰。

现代文:不久沐春死去,蛮贼又心怀两端。

古文:是时太祖已崩,惠帝初即位,拜福征虏将军。

现代文:这时太祖已经去世,惠帝刚刚即位,授何福为征虏将军。

古文:福遂破擒刀干孟,降其众七万。分兵徇下诸寨,麓川地悉定。

现代文:何福遂破擒刀干孟,降服其七万部众,并分兵攻下诸寨,麓川之地全部平定。

古文:建文元年,还京师,论功进都督同知。

现代文:建文元年,何福返回京城,论功时进升为都督同知。

古文:练兵德州,进左都督。

现代文:后练兵于德州,进升左都督。

古文:与盛庸、平安会兵伐燕,战淮北不利,奔还。

现代文:又与盛庸、平安合兵伐燕,在淮北战而不利,奔返。

古文:成祖即位,以福宿将知兵,推诚用之。聘其甥女徐氏为赵王妃。

现代文:成祖即位后,因何福是宿将,熟知兵事,而推诚任用,并将其外甥女徐氏聘为赵王妃。

古文:寻,命佩征虏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宁夏,节制山、陕、河南诸军。

现代文:随即又命何福佩带征虏将军印,充任总兵官,镇守宁夏,节制山、陕、河南诸军。

古文:福至镇,宣布德意,招徕远人,塞外诸部降者相踵。

现代文:何福到宁夏后,宣布圣恩,招来远处之人,塞外诸部纷纷前来降附。

古文:边陲无事,因请置驿、屯田、积谷,定赏罚,为经久计。

现代文:边陲无事,何福因此请求设立驿站,屯田积粮,制定赏罚标准,作为长远之计。

古文:会有谗之者。

现代文:当时有人说他的坏话。

古文:帝不听,降敕褒慰。

现代文:皇上不听,并降旨褒奖慰劳他。

古文:永乐五年八月,移镇甘肃。

现代文:永乐五年八月,何福移兵镇守甘肃。

古文:福驭军严,下多不便者。

现代文:何福治军极严,许多部下不以为然。

古文:帝间使使戒福,善自卫,毋为小人所中。

现代文:皇上暗里命使臣告诫何福,要善于自卫,不要被小人中伤。

古文:六年,福请遣京师蕃将将迤北降人。

现代文:六年,何福请求派京城蕃将统领迤北降人。

古文:帝报曰: 尔久总蕃、汉兵,恐势众致谗耳。

现代文:皇上回答说 :你长期统率蕃、汉军队,惟恐势众而招来谗言。

**古文:尔老将,朕推诚倚重,毋顾虑。 **

现代文:你是老将,朕推诚倚重,你不要有什么顾虑。

古文:寻请以布市马,选其良者别为群,置官给印专领之。

现代文:随后,何福请求用钱买马,选出其中的良马另外分群,设立官吏,发给印章,专门进行管理。

古文:于是马大蕃息。

现代文:于是马匹大量增加。

古文:永昌苑牧马自此始。

现代文:永昌苑牧马自此开始。

古文:明年,本雅失里纠阿鲁台将入寇,为瓦剌所败,走胪朐河,欲收诸部溃卒窥河西。

现代文:第二年,本雅失里纠集阿鲁台将入侵,为瓦剌所败,逃往胪朐河,企图聚集诸部溃兵窥视河西。

古文:诏福严兵为备。

现代文:皇上诏令何福严密防备。

古文:迤北王子、国公、司徒以下十余人帅所部驻亦集乃,乞内附。

现代文:迤北王子、国公、司徒以下十余人率所部驻扎亦集乃,请求内附。

古文:福以闻,帝令庶子杨荣往,佐福经理,其众悉降。

现代文:何福将此事上奏。皇上命庶子杨荣前去协助何福,其部众全部投降。

古文:福亲至亦集乃镇抚之,送其酋长于京师。

现代文:何福亲自到亦集乃加以安抚,将其酋长送至京城。

古文:帝嘉福功,命荣即军中封福为宁远侯,禄千石,且诏福军中事先行后闻。

现代文:皇上称赞何福有功,命杨荣前往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年禄一千石,并且诏令何福军中之事可先行后奏。

古文:八年,帝北征,召福从出塞。

现代文:八年,皇上北征,召何福跟随出塞。

古文:初,帝以福有才略,宠任逾诸将。

现代文:当初,皇上因何福富于才略,对他的宠信超过其他将领。

古文:福亦善引嫌,有事未尝专决。

现代文:何福也善于避嫌,遇事从不独断专行。

古文:在镇尝请取西平侯家巩昌蓄马,以充孳牧。

现代文:他率军镇守时曾请求选在西平侯的家乡巩昌养马,以充实畜牧。

古文:帝报曰: 皇考时贵近家多许养马,以示共享富贵之意。

现代文:皇上回答说 :先皇时各显贵亲近之家大多允许养马,以示共享富贵。

**古文:尔所奏固为国矣,然非待勋戚之道。 **

现代文:你所奏固然是为了国家,但却非待勋臣外戚之道。

古文:不听。

现代文:因而没有采纳。

古文:其余有请辄行,委寄甚重。

现代文:其余凡是何福的请求都下令执行,对他委任甚重。

古文:及从征,数违节度。

现代文:可当何福随行北征时,屡次违反节度。

古文:群臣有言其罪者,福益怏怏有怨言。

现代文:群臣中有人揭发何福的罪状,何福更加闷闷不乐,抱有怨言。

古文:师还,都御史陈瑛复劾之。

现代文:回师之后,都御史陈瑛又弹劾他。

古文:福惧,自缢死,爵除。

现代文:何福很害怕,便自缢而死,封爵被除。

古文:而赵王妃亦寻废。

现代文:而赵王妃也随后被废。

古文: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

现代文:顾成,字景韶,其祖先是湘潭人。

古文: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

现代文:祖父以撑船为业,往来于江、淮之间,因此在江都安家。

古文: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

现代文:顾成年少魁梧,臂力绝人,善于骑马、持矛,并纹身以使自己与众不同。

古文: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

现代文:太祖渡江后,顾成前来投靠,因勇猛被选为帐前亲兵。

古文: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现代文:有一次他随太祖出行,船被泥沙所阻,顾成便背船而行。

古文: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

现代文:随大军攻镇江时,顾成与十名勇士转战入城,被捉,十名勇士全部死去,顾成挣断绳索,一跃而起,扑倒持刀者,逃脱而归。

古文: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

现代文:并引军攻城,攻克后,授为百户。

古文: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

现代文:经历大小数十战,顾成都有功劳,晋升为坚城卫指挥佥事。

古文: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

现代文:随军伐蜀,进攻罗江,擒获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而降服汉州,四川平定,顾成改任成都后卫。

古文: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现代文:洪武六年,擒获重庆妖贼王元保。

古文:八年调守贵州。

现代文:八年,顾成调守贵州。

古文: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

现代文:当时群蛮时叛时从。顾成连年出兵,全部平定诸蛮。

古文: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

现代文:不久,他随颍川侯傅友德征讨云南,为前锋,首先攻克普定,顾成留下设栅而守。

古文: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

现代文:数万蛮贼来攻,顾成跃出栅栏,亲手杀死数十上百人,蛮贼退走。

**古文: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 吾夜二鼓来杀汝。 **

现代文:其他蛮贼仍在南城,顾成斩杀所俘蛮贼,而将一人放回,并对他说: 我今夜二更再来杀你。

古文:夜二鼓,吹角鸣炮,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进指挥使。

现代文:当夜二更,吹角鸣炮。蛮贼听后全部逃走,顾成获得器械无数,进升为指挥使。

古文:诸蛮隶普定者悉平。

现代文:隶属普定的诸蛮亦全被平定。

古文: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

现代文:十七年,顾成平定阿黑、螺蛳等十余寨。

古文: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进贵州都指挥同知。

现代文:第二年,顾成奏请取消普定府,将其地分为三州、六长官司,又进升为贵州都指挥同知。

古文:有告其受赇及僣用玉器等物者,以久劳不问。

现代文:有人告发顾成受贿及僭用玉器等物,太祖因他长期的功劳而不予问罪。

古文:二十九年迁右军都督佥事,佩征南将军印。会何福讨水西蛮,斩其酋居宗必登。

现代文:二十九年,顾成升为右军都督佥事,佩带征南将军印,会合何福征讨水西蛮贼,斩杀其酋居宗必登。

古文:明年,西堡、沧浪诸寨蛮乱,成遣指挥陆秉与其子统分道讨平之。

现代文:第二年,西堡、沧浪诸寨蛮族叛乱。顾成命指挥陆秉与其子陆统分道讨平之。

古文: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

现代文:顾成在贵州共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数以百计,都只杀其首领,而安抚余众。

古文:恩信大布,蛮人帖服。

现代文:大示恩德、信用,蛮人十分帖服。

古文:是年二月,召还京。

现代文:这年二月,顾成应诏回京。

古文: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

现代文:建文元年,顾成为左军都督,随耿炳文抵御燕兵,战于真定,被捉。

**古文:燕王解其缚曰: 此天以尔授我也! **

现代文:燕王解开捆绑他的绳索,说道: 这是上天把你交给我。

古文:送北平,辅世子居守。

现代文:然后将他送回北平,辅助世子留守。

古文: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

现代文:南军围城时,城中一切防御、调度都听从于顾成。

古文: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现代文:燕王即位后,论功时,顾成被封为镇远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仍奉命镇守贵州。

古文:永乐元年,上书,请严备西北诸边,及早建东宫。

现代文:永乐元年,顾成上书,请求在西北边境严加防备,并及早修建东宫。

古文:帝褒答之。

现代文:皇上褒奖了他。

古文:六年三月召至京,赐金帛遣还。

现代文:六年三月,他应召至京,被赏赐黄金、布帛,又返回贵州。

古文: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构兵,诏成以兵五万压其境,琛等就擒。

现代文: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兴兵,皇上诏令顾成率兵五万压境,田琛等被俘。

古文:于是分思州、思南地,更置州县,遂设贵州布政司。

现代文:于是在思州、思南分别改设州县,遂设贵州布政司。

古文:其年八月,台罗苗普亮等作乱,诏成帅二都司三卫兵讨平之。

现代文:这年八月,台罗苗普亮等作乱,皇上诏令顾成率二都司三卫兵讨平之。

古文:成性忠谨,涉猎书史。

现代文:顾成性情忠诚、谨慎,广泛涉猎文史书籍。

古文: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

现代文:他开始住在北平,多为出谋划策,但始终不肯统兵,赏赐兵器也不接受。

古文: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

现代文:后来镇守贵州,屡次平定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震南中,土人为此设生祠祭祀他。

古文: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

现代文:他被召至京,受命辅佐太子监国。

**古文:成顿首言: 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

现代文:顾成叩首说道 :太子仁爱、英明,廷臣都很贤能,辅佐之事非愚臣所及,请求回去防备诸蛮。

古文: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

现代文:当时群臣图谋夺嫡立庶,太子心中不安。

**古文:成入辞文华殿,因曰: 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

现代文:顾成到文华殿辞行,趁机安慰道 :殿下只须竭诚孝敬,体恤百姓,万事在天,不必在意那些小人。

古文: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

现代文:十二年五月,顾成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古文:赠夏国公,谥武毅。

现代文:被追赠为夏国公,谥号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