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八

古文:汤鼐,字用之,寿州人。

现代文:汤鼐,字用之,寿州人。

古文:成化十一年进士。

现代文:成化十一年,考中进士。

古文:授行人,擢御史。

现代文:授行人职,又提升为御史。

古文:孝宗嗣位,首劾大学士万安罔上误国。

现代文:明孝宗继位,汤鼐首先弹劾大学士万安欺君误国。

**古文:明日,宣至左顺门。中官森列,令跪。鼐曰: 令鼐跪者,旨耶,抑太监意耶? **

现代文:第二天,诏令他到左顺门,宦官排列森严,并命令汤鼐跪下,汤鼐说 :令汤鼐下跪的,是皇上的圣旨,还是太监的意思呢?

**古文:曰: 有旨。 **

现代文:宦官说 :有圣旨。

古文:鼐始跪。及宣旨,言疏已留中。

现代文:汤鼐大声说: 臣所说的是有关国家大事,为什么留在宫中不发下来呢?

**古文:鼐大言: 臣所言国家大事,奈何留中? **

现代文:不久万安被赶出内阁,汤鼐也到京郊掌管登记清理皇家马匹事务。

古文:已而安斥,鼐亦出畿辅印马,驰疏言: 陛下视朝之余,宜御便殿,择侍臣端方谨厚若刘健、谢迁、程敏政、吴宽者,日与讲学论道,以为出治之本。

现代文:汤鼐在畿辅以快递的形式上奏说: 陛下处理朝政之余,应该选择正直、谨慎、敦厚的像刘健、谢迁、程敏政、吴宽这样的大臣,每天和他们在便殿讲学论道,以为治政的根本。

古文:至如内阁尹直、尚书李裕、都御史刘敷、侍郎黄景,奸邪无耻,或夤缘中官进用,或依附佞幸行私。

现代文:至于内阁尹直、尚书李裕、都御史刘敷、侍郎黄景,都是奸诈邪恶的无耻之徒,有的靠巴结宦官得到晋升,有的依靠谄媚而得宠幸。

古文:不早驱斥,必累圣明。

现代文:如果不及早驱逐,必定蒙蔽皇上。

古文:司礼中官李荣、萧敬曩为言官劾罢,寻夤缘复入。遂摭言官过,贬窜殆尽,致士气委靡。

现代文:司礼宦官李荣、萧敬先前被言官弹劾罢免官职,不久靠巴结又进入宫中,就专门挑言官的过失,几乎尽将言官贬出朝廷。致使士气萎靡不振。

古文:宜亟正典刑,勿为姑息。

现代文:对他们应该按律判罪,不能姑息。

古文:诸传奉得官者,请悉编置瘴乡,示天下戒。

现代文:对那些靠攀附巴结得官的,请全部将他们安置在有瘴气的边远地区,以此警戒天下。

**古文:且召致仕尚书王恕、王竑,都御史彭韶,佥事章懋等,而还建言得罪诸臣,以厉风节。 **

现代文:并且召回辞官回乡的尚书王恕、王、都御史彭韶、佥事章懋等,以及召还因进言而被贬斥的诸位廷臣,以鼓励风骨、气节。

古文:报闻。

现代文:奏疏送上,皇帝说知道了。

古文:弘治元年正月,鼐又劾礼部尚书周洪谟,侍郎倪岳、张悦,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因言: 少傅刘吉,与万安、尹直奸贪等耳。安、直斥,而吉独进官,不以为耻。

现代文:弘治元年正月,汤鼐又弹劾礼部尚书周洪谟,侍郎倪岳、张悦、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也说: 少傅刘吉同万安、尹直一样奸诈贪婪,万安和尹直受到斥责,而刘吉却升官,不以为耻辱。

**古文:请大申黜陟,明示劝惩。 **

现代文:请求重新申明升降的原则,以明确奖惩。

古文:又劾李荣、萧敬,而荐谪降进士李文祥为台谏。

现代文:又弹劾李荣、萧敬,而举荐因罪降级的进士李文祥为台谏。

古文:尚书王恕以盛暑请辍经筵,鼐极言不可,语侵恕。

现代文:尚书王恕因为盛夏天气炎热请求暂停御前讲席,汤鼐极力阻止,言语得罪了王恕。

古文:当是时,帝更新庶政,言路大开。

现代文:此时,孝宗更新朝政,广开言路。

古文:新进者争,欲以功名自见。

现代文:新任官员纷纷想建立功绩来自我表现。

古文:封章旁午,颇伤激讦,鼐意气尤锐。

现代文:机密奏章不断地呈献在皇帝面前,其中颇有些激烈的攻讦之词,汤鼐的态度尤其坚决。

古文:其所抨击,间及海内人望,以故大臣多畏之,而吉尤不能堪。

现代文:他所抨击的有时还包括天下有声望的人物,因此大臣大都很害怕,而刘吉更是不能忍受。

**古文:使人啖御史魏璋曰: 君能去鼐,行佥院事矣。 **

现代文:派人去诱惑御史魏璋,说 :如果你能除掉汤鼐,让你负责都察院事。

古文:璋欣然,日夜伺鼐短。

现代文:魏璋很高兴,他日夜寻找汤鼐的过失。

古文:未几,而吉人之狱起。

现代文:不久,发生了吉人案件。

古文:吉人者,长安人。成化末进士,为中书舍人。

现代文:吉人是长安人,成化末年考中进士,任中书舍人。

古文:四川饥,帝遣郎中江汉往振。

现代文:四川发生饥荒,皇帝派遣郎中江汉前去救济灾民。

古文:人言汉不胜任,宜遣四使分道振,且择才能御史为巡按,庶荒政有裨。

现代文:吉人说江汉不能胜任救灾工作,应该派遣四位使臣分道救济,并且挑选有能力的御史作为巡按,这样才能对救灾事宜有利。

古文:因荐给事中宋琮、陈璚、韩鼎,御史曹璘,郎中王沂、洪钟,员外郎东思诚,评事王寅,理刑知县韩福及寿州知州刘概可使,而巡按则鼐足任之。

现代文:于是推荐给事中宋琮、陈、韩鼎,御史曹瞞,郎中王沂、洪钟,员外郎东思诚,评事王寅,理刑知县韩福以及寿州知州刘概可以作为使臣的人选,而巡按之职则汤鼐足以充任。

古文:璋遂草疏,伪署御史陈景隆等名,言吉人抵抗成命,私立朋党。

现代文:魏璋就起草奏疏,在未获本人同意情况下署上御史陈景隆等的名字,疏中称吉人违抗皇帝旨意,私下结成朋党。

古文:帝怒,下人诏狱,令自引其党。

现代文:孝宗发怒,将吉人逮捕关进皇家监狱,命令吉人供出其党名字。

古文:人以鼐、璘、思诚、概、福对。

现代文:吉人回答有汤鼐、曹瞞、东思诚、刘概、韩福。

古文:璋又嗾御史陈璧等言: 璘、福、思诚非其党,其党则鼐、概及主事李文祥、庶吉士邹智、知州董傑是也。

现代文:魏璋又怂恿御史陈璧等说 :曹瞞、韩福、东思诚不是吉人同党,其党是汤鼐、刘概以及主事李文祥、庶吉士邹智、知州董杰等。

古文:概尝馈鼐白金,贻之书,谓夜梦一人骑牛几堕,鼐手挽之得不仆,又见鼐手执五色石引牛就道。

现代文:刘概曾送汤鼐白金,并写信给汤,信中说晚上梦见一个人骑牛差一点摔下去,汤鼐用手拉住才没倒,又梦见汤鼐手拿五色石将牛引上道路。

**古文:因解之曰: 人骑牛谓朱,乃国姓。意者国将倾,赖鼐扶之,而引君当道也。 **

现代文:并且解说梦境,说: 人骑牛就是朱字,这是国姓,意思是说国家将倾覆,全靠汤鼐扶助,并且引导君王执政。

**古文:鼐、概等自相标榜,诋毁时政,请并文祥、智、傑逮治。 **

现代文:汤鼐、刘概等互相标榜,诋毁时政,请求连同李文祥、邹智、董杰逮捕治罪。

古文:疏上,吉从中主之,悉下诏狱,欲尽置之死。

现代文:疏呈上,刘吉从中操纵,全部捕入皇家诏狱,意欲将他们全都置于死地。

古文:刑部尚书何乔新、侍郎彭韶等持之,外议亦汹汹不平。

现代文:刑部尚书何乔新、侍郎彭韶等持反对意见,朝廷外边的舆论也愤愤不平。

古文:乃坐概妖言律斩;鼐受贿,戍肃州;人欺罔,削籍;智、文祥、傑皆谪官。

现代文:于是将刘概以散布妖言罪处以斩刑,汤鼐受贿,贬戍肃州;吉人欺君罔上,削去官籍;邹智、李文祥、董杰都被贬职。

古文:吏部尚书王恕奏曰: 律重妖言,谓造作符谶类耳。

现代文:吏部尚书王恕奏道: 律令重判妖言,是指的制造符图谶之类。

古文:概书词虽妄,良以鼐数言事不避利害,因推诩之。

现代文:刘概信中言词虽然荒谬,的确是由于汤鼐多次论及事情时不考虑自身利害,而推崇汤鼐。

**古文:今当以妖言,设有如造亡秦谶者,更何以罪之? **

现代文:现在判为妖言,假若有制造如亡秦谶言的,那再判什么罪?

古文:帝得疏意动,命姑系狱。既而热审,乔新等言: 概本不应妖言律。且概五岁而孤,无兄弟,母孙氏守节三十年,曾被旌,老病且贫。

现代文:皇帝见到王恕奏疏有些心动,下令暂且关进牢狱,不久在夏季的重新审理中,何乔新等说: 刘概本不应按妖言定罪,况且他五岁失去父亲,没有兄弟,母亲孙氏守寡三十年,曾受到表彰,她年老有病并且贫穷。

**古文:概死,母必不全,祈圣恩矜恤。 **

现代文:刘概死了,母亲必然活不下去,祈求陛下怜悯。

古文:乃减概死,戍海州。

现代文:孝宗最后免刘概死罪,谪戍海州。

古文:济宁人。成化二十年进士。

现代文:汤鼐被罚守边,因无人援救,很久才释放回来。徐溥,字时用,宜兴人。

古文:除寿州知州,毁境内淫祠几尽,三年教化大行。

现代文:祖父徐鉴曾任琼州知府,对民众多有恩惠。徐溥于景泰五年考中进士,授编修职。

古文:弘治初上言: 刑赏予夺,人主大柄,后世乃有为女子、小人、强臣、外戚所攘窃者,由此辈心险术巧,人主稍加亲信,辄堕计中。

现代文:宪宗初年,提升为左庶子,又调升为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授礼部右侍郎职,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郎,一段时间后改在吏部任职。孝宗继位,徐溥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不久晋升礼部尚书。弘治五年,刘吉被罢免官职,徐溥任首辅,累次加封为少傅、太子太傅。

古文:爱者,乘君之喜而游言以扬之;恶者,乘君之怒而微言以中之,使贤人君子卒受暧昧而去。

现代文:刘吉治政狂妄凶暴,徐溥接替刘吉以后,以安定平静为宗旨,务守成规,与同事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同心协力辅助治理朝政,每当遇到不可行的事,总是一起争辩。

古文:卿相缺人,则迁延饵引,待有交通请属软美易制之人,然后荐用。

现代文:钦天监中被革职的监正李华为昌国公张峦选择墓地,宫中降旨恢复他的官职。徐溥等上言道: 陛下登基以来,未曾有过宫中降旨事,恐怕权贵亲幸之门一开,不良之徒无所顾忌,臣等不敢接受这一诏令。

古文:其刚正不阿者,辄媒孽而放弃之,俟其气衰虑易,不至大立异同,乃更收录。

现代文:八年,太皇太后召崇王进宫朝见,徐溥等与尚书倪岳进行劝谏,明孝宗亲自劝说太皇太后,此事才得以停止。占城奏报安南入境侵犯骚扰,孝宗准备派大臣前往调解,徐溥等说: 外国之间发生侵略现象,有关部门发道檄文告诫就行了,不需派遣使臣。

古文:巧计既行,刑赏予夺虽名人主独操,实一出于其所簸弄。

现代文:万一安南不听使臣命令,则有损国威,再去兴师问罪,后患越来越大。

古文:迨党立势成,复恐一旦败露,则又极意以排谏诤之士。

现代文:就未派遣大臣。这年十二月,孝宗下诏要撰三清乐章。徐溥等说 :天,至高无上,没有谁能匹配。

古文:务使其君孤立于上,耳无闻,目无见,以图便其私,不至其身与国俱败不止。

现代文:汉代祭祀五帝,儒者尚且认为不对。

古文:故夫刑赏予夺,必由大臣奏请、台谏集议而后可行。

现代文:况且三清是道家荒谬之说。一天之上,岂得有三大帝。

**古文:或有矫诬,穷治不轻贷,则谗佞莫能间,而权不下移矣。 **

现代文:并且以周代柱下史李耳充其中一帝,将人鬼列为天神,荒诞至极。

古文:考绩赴都,遂遇祸,竟卒于戍所。

现代文:郊祀乐章都是太祖亲自创作,现在以写作的时俗词曲祭祀神明,亵渎更甚。

古文:鼐既戍,无援之者,久之始释归。

现代文:臣等熟读儒家书籍,对邪说俚曲向来不在意,不敢用旁门左道侍奉陛下。

古文:董傑,泾县人。成化末进士。鼐之论暑月辍讲也,傑方谒选,亦抗疏争,由是知名。

现代文:国家设置文渊阁,命令学士在此任职,的确是想让学士为国家谋划政事,讲经论史,培养治政的根本,纠正过失,并非要其阿谀奉承,唯命是从。

古文:授沔阳知州,甫数月,逮系诏狱,谪四川行都司知事,历迁河南左布政使。

现代文:现在御前讲席早已停止,讲官入侍讲读很久没有进行,异端邪说乘隙而入。这些都是因为臣等侍奉不当,不能够启发陛下之心,保持陛下初登位时治政的良好势头。

古文:所在尽职业,为民所怀。

现代文:我们万分忧心与惭愧,无地自容。

古文:正德六年,江西盗起,巡抚王哲兵败召还,擢杰右副都御史代之。

现代文:数月以来,对宫中降旨中处理政事不当的,我们将其封还宫中,并再三向皇上奏明我们的看法。

古文:未几卒。璋既为吉心腹,果擢大理寺丞。坐事下狱,黜为九江同知,悒悒死。

现代文:希望陛下曲身听从,使臣等竭尽拙笨之力稍稍有所帮助,不仅仅只指乐章一事。 奏章呈送孝宗,孝宗很赞赏,接纳了他们的劝谏。

古文:姜绾,字玉卿。

现代文:孝宗自弘治八年后,上朝时间渐晚,徐溥等屡次上言劝谏。

古文:弋阳人。成化十四年进士。

现代文:宦官李广借炼丹、设斋坛得到皇帝宠幸。

古文:由景陵知县擢南京御史。弘治初,陈治道十事。

现代文:十年二月,徐溥等上疏深切地论述说: 旧制,内殿每日两次奏事,事项多的可以随时上奏,皇帝又常常召见儒臣,咨询政事。

古文:又言午朝宜论大政,毋泛陈细故,皆报闻。

现代文:现在奏事每天只有一次,除上朝之外,再见不到陛下。

古文:二年二月,南京守备中官蒋琮以芦场事下绾覆按,琮嘱绾求右己。

现代文:奏章、奏议与批答不准时断决,有的滞留好几个月,有的竟然不施行。事情大多堆集在一起,妨碍政体。

古文:绾疏言: 琮以守备重臣与小民争利,假公事以适私情。

现代文:御前讲席每年只开几天,疏远正直人士,邪说得以流行。近来听说有借斋坛炼丹之说得到重用的。宋徽宗崇尚道教,科条仪式符最盛行,以致颠沛流离于道路。

古文:用揭帖而抗诏旨,扬言阴中,胁以必从。

现代文:金石之药,性能多是酷烈的。唐宪宗相信柳泌以致殒命,此祸可作借鉴。

古文:其他变乱成法,厥罪有十。以内官侵言官职,罪一。

现代文:现在龙虎山的上清宫、神乐观、祖师殿以及内府番经厂都被焚毁,它们如有神灵,为什么连自身也保不住?

古文:妒害大臣,妄论都御史秦纮,罪二。

现代文:上天讨厌这些污秽行为,已是很明白的了。

古文:怒河闸官失迎候,欲奏罢之,罪三。

现代文:陛下如果亲近儒臣,懂得正道,施行仁政,那么福兆祥瑞,以及许多值得庆贺的好事就会不招自来,何须借助妖妄之说呢?

古文:受民词不由通政,罪四。分遣腹心,侵渔国课,罪五。

现代文:自古以来奸人要蛊惑君王动心,必定先说太平无事。

古文:按季收班匠工银,罪六。擅收用罢闲都事,罪七。

现代文:唐朝大臣李绛曾说过 :忧心于事行之前,可以免除担忧。事情干完了再担忧,于事无益。

古文:官僚忤意,辄肆中伤,罪八。

现代文:现在太平日子很长,沉溺于安逸。

**古文:妄奏主事周琦罪,欺罔朝廷,罪九。保举罢斥内臣,窃天子威柄,罪十。 **

现代文:就目前来看,虽然好像无事,然而工役频繁兴起,苛捐杂税百出,人马疲惫不堪,民间穷困,人民愁苦的叹息声影响着上天的和顺之气以致造成火星失去常规,太阳无光,天鸣地震,草木成为妖孽,四方奏报这些情况的几乎每月都有,将来的后患灼然使人担忧。

古文:事下南京三法司。

现代文:陛下高居深宫,言官都害怕引祸上身缄口沉默。

古文:既,复特遣官覆治以奏。

现代文:臣等假如再不说,谁又肯为陛下说。

古文:先是,御史余濬劾中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湖为之淤。奏下南京主事卢锦勘报。锦故与祖生有隙。

现代文:孝宗被徐溥的话所感动。三月二十七日,孝宗在文华殿召见徐溥以及刘健、李东阳、谢迁,把各部门的奏疏交给他们说 :与先生辈商议。

古文:而给事中方向尝率同官缪樗等劾祖生及文武大臣不职状,又因雷震孝陵柏,劾大学士刘吉等十一人,而诋祖生益力。祖生衔向切骨。

现代文:徐溥等起草诏令呈上,孝宗就手批改。

古文:时向方监后湖黄册,祖生遂揭向、锦实侵湖田。

现代文:事端多的,刘健请求拿出去详细阅读,孝宗说 :何不就此地面议。

古文:诏下法司勘。

现代文:事完之后,赐徐溥等饮茶方退。

古文:勘未上,而琮为绾所劾。

现代文:自从成化年间,宪宗召彭时、商辂对答以后,至此时才开始再次出现,举朝夸耀为盛事。

古文:于是琮、祖生及吉合谋削锦籍,谪向官,复逮绾及同官孙纮、刘逊、金章、纪杰、曹玉、谭肃、徐礼、余濬,给事中缪樗,赴京论鞫,皆谪为州判官。

现代文:然而在徐溥整个任职期间,也只有这么一次受到皇帝召见。不久,由于灾害,异常现象发生,朝廷广开言路,朝廷大臣所上的密封的奏章,过了一个月还不回答,而且言官因议论救助何鼎违背皇帝旨意等待被治罪已有很长时间,徐溥等都将这些情况向孝宗进言。于是搁置的奏章全部批发下来,并且免言官的罪。

古文:绾谪判桂阳,量移宁国同知,迁庆远知府。

现代文:徐溥这时七十岁,以年老请求退休,孝宗不批准,下诏让他在风雨寒暑天免去朝见。十一年,皇太子离开东宫,加封徐溥太子太师,升为华盖殿大学士。

古文:斩剧贼韦七旋、韦万妙。

现代文:因为眼病请求返乡。孝宗舍不得放他走,很久才同意他的返乡,给徐溥很多赏赐。

古文:其党纠贼数万攻城,绾坚守,檄民兵夹击,破走之。

现代文:过了一年徐溥去世,追赠太师,赐谥号文靖。徐溥生性庄重,举止有法度,在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助劝导。

古文:东兰诸州蛮悉归侵地。总督刘大夏奇其材,荐为右江兵备副使。

现代文:遇到有人犯有过失,总是为其掩盖,他说 :天生人才很不容易,我不忍心人才因小过错被抛弃。

古文:思恩知府岑濬逐田州知府岑猛,绾献策总督潘蕃。

现代文:屡次遇到大狱案,以及逮捕言官,他都要从中委婉调停。

古文:蕃令与都指挥金堂合诸路兵大破贼,思恩平。

现代文:孝宗仁慈淳厚,对徐溥等所提的意见大都接受,天下暗暗地受到他的庇护。徐溥曾说 :祖宗法度在恩惠百姓的事方面已经完备,所担心的是不能守住。

古文:绾条二府形势,请改设流官,比中土,廷议从之。

现代文:因此,他对祖宗成法无所变更。徐溥对父母极为孝顺,曾经两次在父母墓旁小房居住。

古文:绾引疾还。

现代文: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则很低,好施舍别人。

古文:俄起河南按察使,寻复以疾归,卒于家。

现代文:购置义田八百亩赡养宗族族人,并请官府为之登记于册以求永久保存,孝宗为此免除徐溥家的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