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古文:顾时吴祯薛显郭兴陈德王志梅思祖金朝兴唐胜宗陆仲亨费聚陆聚郑遇春黄彬叶升顾时,字时举,濠人。

现代文:顾时,字时举,濠州人。

古文:倜傥好奇略。

现代文:风流倜傥,有胆略。

古文:从太祖渡江,积功由百夫长授元帅。

现代文:跟从太祖渡江,积功从百夫长晋升为元帅。

古文: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擢天策卫指挥同知。

现代文:攻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晋升为天策卫指挥同知。

古文:李济据濠州,时从平章韩政讨降之。

现代文:李济占据濠州,顾时跟从平章韩政讨伐,使之投降。

古文:攻张士诚升山水寨,引小舫绕敌舟,舟中多俯视而笑。

现代文:进攻张士诚升山水寨,率小船绕过敌船,敌人在船上俯视讥笑。

古文: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

现代文:顾时乘敌人懈怠,率壮士数人,大呼跃入敌船中。

古文:众大乱,余舟竞进。

现代文:敌人大乱,其余的船只争相前进。

古文: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

现代文:五太子前来援助,又被薛显打败,五太子等人投降。

古文: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

现代文:于是跟从大将军徐达平定吴地,攻取山东。

古文:洪武元年,拜大都督府副使兼同知率府事。

现代文:洪武元年,被任命为大都督府副使并兼同知率府事。

古文:从大将军定河南北,浚闸以通舟师,自临清至通州。

现代文:跟从大将军徐达平定黄河南北,使舟师得以从临清到通州通行无阻。

古文:下元都,与诸将分逻古北诸隘口。

现代文:攻下元都,和诸将分守古北各个隘口。

古文:从大军取平阳,克崞州,获逃将王信等四十六人。

现代文:跟从大军攻取平阳,攻克崞州,俘虏王信等四十六逃将。

古文:取兰州,围庆阳。

现代文:攻取兰州,围攻庆阳。

古文:张良臣耀兵城下,击败之,获其劲将九人。

现代文:张良臣在城下炫耀兵力,顾时将其击败,俘虏敌得力将领九人。

古文:良臣乃不敢复出。

现代文:于是张良臣不敢再出来挑战。

古文:庆阳平。

现代文:又平定了庆阳。

古文:徐达还京,令时将骑兵略静宁州,走贺宗哲。

现代文:徐达班师回京,命令顾时带骑兵经略静宁州,赶跑了贺宗哲。

古文:西边悉平。

现代文:西边得以全部平定。

古文:三年进大都督同知,封济宁侯,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三年,晋升为大都督同知,赐封济宁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凭证。

古文:四年为左副将军,副傅友德帅河南、陕西步骑伐蜀。

现代文:四年,担任左副将军,协助傅友德率河南、陕西的步、骑兵讨伐蜀地。

古文:自兴元进克阶、文,败蜀兵于汉州,遂克成都。

现代文:顾时从兴元进克阶、文,在汉州打败了蜀兵,于是攻克成都。

古文:明年副李文忠北征,分道入沙漠。

现代文:第二年协助李文忠北征,分兵进入沙漠。

古文:迷失道,粮且尽。遇寇,士疲不能战。

现代文:迷失了方向,粮已尽,又遇敌人,士兵疲乏而不能作战。

古文:时帅麾下数百人,跃马冲击。

现代文:顾时率麾下数百人,跃马出击。

古文:敌众引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军声大振。

现代文:敌人退去,顾时缴获其辎重、粮食、牲畜而归,军威大振。

古文:六年从徐达镇北平。

现代文:六年跟从徐达镇守北平。

古文:逾年,召还。

现代文:过了一年,被召回。

古文:八年复出镇。

现代文:八年再次镇守北平。

古文: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葬钟山。

现代文:十二年顾时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安葬于钟山。

古文:追封滕国公,谥襄靖,祔祭功臣庙。

现代文:追封为滕国公,谥号襄靖,牌位附祭功臣庙。

古文:时能以少击众,沉鸷不伐。

现代文:顾时能以少胜多,沉鸷不伐,深得皇上器重。

古文:帝甚重之。

现代文:他的儿子顾敬,金吾卫镇抚。

古文:子敬,金吾卫镇抚,十五年嗣侯,为左副将军。平龙泉山寇有功。

现代文:十五年继承侯位,担任左副将军,平定龙泉山寇有功。

古文: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时为首,敬坐死,爵除。

现代文:二十三年追查胡惟庸党,榜列群臣,顾时名列榜首,顾敬受牵连而被杀,爵位被剥夺。

古文:吴祯,江国襄烈公良弟也。

现代文:吴祯,江国襄烈公吴良的弟弟。

古文:初名国宝,赐名祯。

现代文:最初名叫国宝,赐名为祯。

古文:与良俱从克滁、和,渡江克采石,从定集庆。下镇江、广德、常州、宣城、江阴,皆有功。

现代文:与吴良一起从大军攻克滁州、和州,渡江攻克采石,又随大军定集庆,下镇江、广德、常州、宣城、江阴,都立有战功。

古文:又从常遇春自铜陵取池州,以舟师毁其北门,入城。

现代文:又跟从常遇春自铜陵攻取池州,用水师摧毁池州的北门,进入城中。

古文:敌舰百余至,复大败之,遂克池州。积功,由帐前都先锋累迁为天兴翼副元帅。

现代文:敌舰百余艘驶来,皆被打败,于是攻克池州,积功由帐前都先锋晋升为天兴翼副元帅。

古文:以千人助良守江阴,数败吴兵,破士诚水寨,擒其骁将朱定。

现代文:带领千人协助吴良镇守江阴,多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攻破张士诚的水寨,活捉其猛将朱定。

古文:授英武卫亲军指挥使。

现代文:被授予英武卫亲军指挥使。

古文:又大破吴兵于浮子门。从大将军徐达帅马步舟师取湖州,勒奇兵出旧馆,大捷。

现代文:于浮子门大破吴兵。跟从大将军徐达率马步舟师夺取湖州,指挥奇兵出旧馆,大胜。

古文:湖州平,遂戍之。

现代文:平定湖州,并带兵戍守。

古文:从围平江,破葑、胥二门,进佥大都督府事,抚平江。

现代文:从大军围攻平江,攻破葑、胥二门,晋升为佥大都督府事,安抚平江。

古文:寻副征南将军汤和讨方国珍,乘潮入曹娥江,毁坝通道,出不意直抵军厩。

现代文:不久,又随征南将军汤和讨伐方国珍,乘涨潮进入曹娥江,毁坝通道,出其意外地抵达了敌营。

古文:国珍亡入海。追及之盘屿,合战,自申至戌,败之,尽获其战舰士卒辎重,国珍降。

现代文:方国珍逃入海上,追至盘屿,会战,从申时战至戌时,打败了方国珍,全部缴获了其战舰、辎重,俘其士兵,方国珍投降。

古文:复自海道进取福州,围其西、南、水部三门,一鼓克之。

现代文:再次从海道进攻福州,包围了其西、南、水部三门,一举攻克。

古文:洪武元年,进兵破延平,擒陈友定。

现代文:洪武元年,出兵攻占延平,活捉了陈友定。

古文:闽海悉平。

现代文:福建沿海得以全部平定。

古文:还次昌国。会海寇劫兰秀山,剿平之。

现代文:回到昌国,正遇海盗在兰秀山抢劫,于是剿平这股海盗。

古文:兼率府副使。寻为吴王左相兼佥大都督府事。

现代文:兼任率府副使,不久担任吴王左相兼佥大都督府事。

古文:二年,大将军平陕西还,祯与副将军冯胜驻庆阳。

现代文:二年,大将军平定陕西回来,吴祯与副将军冯胜驻守庆阳。

古文:三年讨平沂州答山贼。

现代文:三年,讨平沂州答山贼。

古文:命为靖海将军,练军海上。

现代文:任命为靖海将军,在海上练兵。

古文:其冬,封靖海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这年冬天,封为靖海侯,食禄为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与秦、晋二王傅金朝兴、汪兴祖并专傅王,解都督府事。

现代文:与秦、晋二王教导金朝兴、汪兴祖,并专门辅佐二王,解除了都督府事的官职。

古文:仇成戍辽阳,命祯总舟师数万,由登州饷之。

现代文:仇成戍守辽东,命令吴祯总管数万舟师,由登州供应粮饷。

古文:海道险远,经理有方,兵食无乏。完城练卒,尽收辽海未附之地,降平章高家奴等。

现代文:海道险远,他经营有方,军队的粮草充足,同时修固城池,练习士兵,全部收复辽海未归附的地方,使平章高家奴等人投降。

古文:坐事谪定辽卫指挥使,寻召还。

现代文:因牵连被贬职为定辽卫指挥使,不久被召回。

古文:七年,海上有警,复充总兵官,同都督佥事于显总江阴四卫舟师出捕倭。至琉球大洋,获其兵船,献俘京师。

现代文:七年,海上有敌情,吴祯再次担任总兵官,同都督佥事於显统领江阴四卫的水师,出海追捕倭寇,到了琉球大洋,缴获敌兵船,把俘获物品呈献京师。

古文:自是常往来海道,总理军务数年,海上无寇。

现代文:从此吴祯常常往来在海道上,总理军务数年,海上无寇贼。

古文:十一年,奉诏出定辽,得疾,舆还京师。

现代文:十一年奉诏出师定辽,患病,乘车回到京师。

古文:明年卒。追封海国公,谥襄毅,与良俱肖像功臣庙。

现代文:第二年去世,追封为海国公,谥号襄毅,他和吴良的肖像均放在功臣庙里。

古文:子忠嗣侯。

现代文:儿子吴忠继承侯位。

古文:二十三年追论祯胡惟庸党,爵除。

现代文:二十三年,追究吴祯是胡惟庸同党,爵位被削去。

古文:薛显,萧人。

现代文:薛显,萧人。

古文:赵均用据徐州,以显为元帅,守泗州。

现代文:赵均用据守徐州时,任命薛显为元帅,镇守泗州。

古文:均用死,以泗州来降,授亲军指挥,从征伐。

现代文:赵均用死后,薛显带泗州地盘归附太祖,被授予亲军指挥,从征讨伐。

古文:南昌平,命显从大都督朱文正守之。

现代文:平定南昌后,命薛显随从都督朱文正镇守。

古文:陈友谅寇南昌,显守章江、新城二门。

现代文:陈友谅进犯南昌,薛显守卫章江、新城二门。

古文:友谅攻甚急。

现代文:陈友谅进攻十分激烈。

古文:显随方御之,间出锐卒搏战,斩其平章刘进昭,擒副枢赵祥。

现代文:薛显随机应变,其间派出精兵与敌搏击,斩敌平章刘进昭,活捉副将赵祥。

古文:固守三月,乃解。

现代文:固守南昌三个月,终于解围。

古文:武昌既平,邓仲谦据新淦不下,显讨斩之,因徇下未附诸郡县。

现代文:平定武昌,邓仲谦占据新淦不下,薛显征讨斩首,降服没有归附的郡县。

古文:以功擢江西行省参政。

现代文:因功晋升为江西行省参政。

古文:从徐达等收淮东,遂伐张士诚。

现代文:跟从徐达等人收复淮东,讨伐张士诚。

古文:与常遇春攻湖州。别将游军取德清,攻升山水寨。

现代文:随常遇春攻打湖州,另派军队攻取德清,攻破升山水寨。

古文:士诚遣其五太子盛兵来援,遇春与战,小却。显帅舟师奋击,烧其船。

现代文:张士诚遣五太子带众兵来援,常遇春与之交战后稍微退却,薛显率水师奋击,焚烧敌人的船只,敌众溃败。

古文:众大溃,五太子及朱暹、吕珍等以旧馆降,得兵六万人。

现代文:五太子及朱暹、吕珍等人以旧馆投降,俘敌兵六万人。

**古文:遇春谓显曰: 今日之战,将军功,遇春弗如也。 **

现代文:常遇春对薛显说: 今日之战,是将军你的功劳,我遇春自叹不如啊。

古文:五太子等既降,吴人震恐,湖州遂下。

现代文:五太子等人已经投降,吴人十分震恐,湖州于是得以平定。

古文:进围平江,与诸将分门而军。

现代文:进围平江,和诸将分门而驻军。

古文:吴平,进行省右丞。

现代文:平定吴后,薛显晋升为行省右丞。

古文:命从大将军徐达取中原。

现代文:太祖命薛显跟从大将军徐达攻取中原。

**古文:濒行,太祖谕诸将,谓 薛显、傅友德勇略冠军,可当一面。 **

现代文:临行前太祖告谕诸将,说薛显、傅友德最为勇敢和富有胆略,可以独挡一面。

古文:进克兖、沂、青、济,取东昌、棣州,乐安。

现代文:进攻兖、沂、青、济,攻取东昌、棣州、乐安。

古文:还收河南,捣关、陕。

现代文:收复河南,直捣关、陕。

古文:渡河,取卫辉、彰德、广平、临清。

现代文:渡过黄河,攻取卫辉、彰德、广平、临清。

古文:帅马步舟师取德州、长芦。败元兵于河西务,又败之通州,遂克元都。

现代文:率马步舟师攻取德州、长芦,在河西务打败元兵,又在通州再次打败元兵,攻克元都城。

古文:分兵逻古北诸隘口,略大同,获乔右丞等三十四人。

现代文:分兵巡逻古北的各个隘口,进攻大同,俘乔右丞等三十四人。

古文:进征山西,次保定,取七垛寨,追败脱因贴木儿。

现代文:进而征讨山西、保定,占领七垛寨,追击脱因帖木儿。

古文:与友德将铁骑三千,略平定西。取太原,走扩廓,降豁鼻马。

现代文:与傅友德率骑兵三千人,扫平定西,占领太原,赶走扩廓,降服豁鼻马。

古文:邀击贺宗哲于石州,拔白崖、桃花诸山寨。

现代文:在石州痛击贺宗哲,攻破白崖、桃花诸山寨。

古文:与大将军达会平阳,以降将杜旺等十一人见,遂从入关中。

现代文:和大将军徐达在平阳会师,以降将杜旺等十一人为见面礼。于是进入关中,抵达临洮。

古文:抵临洮,别将攻马鞍山西番寨,大获其畜产,袭走元豫王,败扩廓于宁夏。复与达会师取平凉。

现代文:另派兵攻打马鞍山西番寨,大获敌牲畜财产,袭击赶跑了元豫王,在宁夏打败了扩廓,再与徐达会师后攻取平凉。

古文: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

现代文:张良臣伪称以庆阳投降,薛显前去受降。

古文:良臣蒲伏道迎,夜劫显营,突围免。

现代文:张良臣伏兵迎击,趁黑夜袭击薛显的兵营,薛显突围。

古文:良臣据城叛,达进围之。

现代文:张良臣据城反叛,徐达围攻。

古文:扩廓遣韩紥儿攻原州,以挠明师。

现代文:扩廓派韩扎儿进攻原州,以此来分散明军的力量。

古文:显驻兵灵州,遏之。

现代文:薛显驻兵灵州加以阻击。

古文:良臣援绝,遂败。

现代文:张良臣断绝了后援,于是被打败。

古文:追贺宗哲于六盘山,逐扩廓出塞外,陕西悉平。

现代文:追击贺宗哲到六盘山,把扩廓赶出塞外,于是陕西得以全部平定。

古文:洪武三年冬,大封功臣。

现代文:洪武三年冬,大封功臣。

古文:以显擅杀胥吏、兽医、火者、马军及千户吴富,面数其罪。

现代文:因薛显擅杀胥吏、兽医、火者、马军及千户吴富,当面数落其罪。

古文:封永城侯,勿予券,谪居海南。

现代文:赐封为永城侯,没给予凭证,被贬居海南。

古文:分其禄为三:一以赡所杀吴富及马军之家;一以给其母妻,令功过无相掩。

现代文:把他的食禄一分为三:一份用以赡养他所杀的吴富及马军的家人,一份给他的母亲和妻子,并命令功过不能相抵。

古文:显居海南逾年,帝念之,召还。予世券,食禄一千五百石。

现代文:薛显居住海南过了一年,皇上十分想念他,把他召回,给予世袭的凭证,食禄一千五百石。

古文:复从大将军征漠北。

现代文:再次从大将军征讨漠北。

古文:数奉命巡视河南,屯田北平,练军山西,从魏国公巡北边,从宋国公出金山。

现代文:多次奉命巡视河南,在北平屯田,在山西练兵,跟从魏国公巡行北疆,跟从宋国公出师金山。

古文:二十年冬,召还,次山海卫,卒。

现代文:二十年冬被召回,驻扎山海卫,不久,去世。

古文:赠永国公,谥桓襄。

现代文:赐封永国公,谥号桓襄。

古文:无子,弟纲幼。

现代文:无子,弟弟薛纲年幼。

古文:二十三年追坐显胡惟庸党,以死不问,爵除。

现代文:二十三年追究薛显为胡惟庸余党,因他已死而不予追究,爵位被削去。

古文:郭兴,一名子兴,濠人。

现代文:郭兴,又名子兴,濠州人。

古文:滁阳王郭子兴据濠,称元帅,与隶麾下。

现代文:滁阳王郭子兴占据濠州,自称元帅,统率部下。

古文:太祖在甥馆,兴归心焉。

现代文:太祖在甥馆时,郭兴就归附了,部队前行,曾充任宿卫。

古文:军行,尝备宿卫,累功授管军总管,进统军元帅。围常州,昼夜不解甲者七月。

现代文:累计功劳被授予管军总管,晋升为统军元帅。围攻常州,郭兴昼夜不解甲长达七个月。

古文:城下,受上赏。

现代文:城被攻下,郭兴受到皇上赞赏。

古文:从攻宁国、江阴、宜兴、婺州、安庆、衢州,皆下之。

现代文:从大军攻宁国、江阴、宜兴、婺州、安庆、衢州,都被攻下。

古文:战于鄱阳,陈友谅连巨舰以进,我师屡却,兴献计以火攻之。

现代文:交战于鄱阳,陈友谅连接巨舰进攻,太祖军屡败,郭兴献计用火攻。

古文:友谅死。

现代文:陈友谅死。

古文:从征武昌,斩获多,进鹰扬卫指挥使。

现代文:又从大军征武昌,杀、俘敌兵许多,晋升为鹰扬卫指挥使。

古文:从徐达取庐州,援安丰,大败张士诚兵。

现代文:跟从徐达取庐州,支援安丰,大败张士诚部队。

古文:平襄阳、衡、澧。还克高邮、淮安。转战湖州,围平江,军于娄门。

现代文:平定襄阳、衡、澧,攻克高邮、淮安,转战湖州,围攻平江,在娄门驻军。

古文:吴平,擢镇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

现代文:平定吴后,晋升为镇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

古文:洪武元年,从达取中原,克汴梁,守御河南。

现代文:洪武元年,跟从徐达攻取中原,攻克汴梁,守卫河南。

古文:冯胜取陕州,请益兵守潼关。

现代文:冯胜占领陕州后,请求派兵守卫潼关。

**古文:达曰: 无如兴者。 **

现代文:徐达说: 没有比郭兴更合适的。

古文:遂调守之。

现代文:于是郭兴被调守潼关。

古文:潼关,三秦门户,时哈麻图据奉元,李思齐、张思道等与为犄角,日窥伺欲东向。兴悉力捍御。

现代文:潼关是三秦的门户,当时,哈麻图据守奉元,李思齐、张思道等互为掎角,窥伺机会准备东犯,郭兴全力守卫。

古文:王左丞来攻,大败之。

现代文:王左丞进攻,被郭兴击败。

古文:从徐达帅轻骑直捣奉元。

现代文:跟从徐达率轻骑直捣奉元。

古文:大军继进,遂克之。

现代文:大军继进,终被攻克。

古文:移镇巩昌,边境帖然。

现代文:郭兴移镇巩昌,边境安然。

古文:三年为秦王武傅,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

现代文:三年为秦王武傅,兼任陕西行都督府佥事。

古文:其冬,封功臣,兴以不守纪律,止封巩昌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这年冬天,赐封功臣,郭兴因以不守纪律的原因,只被封了个巩昌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四年伐蜀,克汉州、成都。

现代文:四年,讨攻蜀地,攻克汉州、成都。

古文:六年从徐达镇北平,同陈德败元兵于答刺海口。

现代文:六年,跟从徐达镇守北平,和陈德于答剌海口打败元的部队。

古文:十一年练兵临清。

现代文:十一年在临清练兵。

古文:十六年巡北边。召还,逾年卒。

现代文:十六年巡行北疆,被召回,过一年去世。

**古文:帝谓宁妃曰: 始以汝兄戏言,今实为之,真风汉也。 **

现代文:封陕国公,谥号宣武。二十三年,追究胡惟庸党,受牵连,取消爵位。

古文:后党事起,坐死者相属,德成竟得免。陈德,字至善,濠人。

现代文:郭兴的女儿为宁妃,弟弟郭英为武定侯。陈德,字至善,濠州人。

古文:世农家,有勇力。

现代文:世代务农,勇敢有力气。

古文:从太祖于定远,以万夫长从战,皆有功,为帐前都先锋。

现代文:在定远跟从太祖,担任万夫长,从战皆立功,晋升为帐前都先锋。

古文:同诸将取宁、徽、衢、婺诸城,擢元帅。

现代文:和诸将一同攻取宁、徽、衢、婺诸城,晋升为元帅。

古文:李伯升寇长兴,德往援,击走之。

现代文:李伯升侵犯长兴,陈德支援,打败李伯升。

古文:从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水寨姚平章。

现代文:随大军支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拿水寨姚平章。

古文:太祖舟胶浅,德力战,身被九矢,不退。

现代文:太祖的船被搁浅,陈德奋力迎敌,身上中了九箭而不退缩。

古文:从平武昌。大败张士诚兵于旧馆,擢天策卫亲军指挥使。

现代文:又从大军平武昌,在旧馆打败张士诚的部队,晋升为天策卫亲军指挥使。

古文:吴平,进佥大都督府事。

现代文:平定吴地后,晋升为佥大都督府事。

古文:从大将军北取中原,克元汴梁。立河南行都督府,以德署府事,讨平群盗。

现代文:跟从大将军徐达北取中原,攻克元汴梁,建立河南行都督府,任命陈德为府事,讨伐平定群盗。

古文:征山西,破泽州磨盘寨,获参政喻仁,遂会大军克平阳、太原、大同。

现代文:征讨山西,攻破泽州磨盘寨,俘虏参政喻仁,会同大军攻克平阳、太原、大同。

古文:渡河取奉元、凤翔,至秦州,元守将吕国公遁,追擒之。

现代文:渡黄河攻取奉元、凤翔,抵达秦州。元守将吕国公逃跑了,被追赶擒拿。

古文:徐达围张良臣于庆阳,良臣恃其兄思道为外援,间使往来,德悉擒获,庆阳遂下。

现代文:徐达在庆阳围攻张良臣,张良臣依恃其兄张思道为外援,派使者往来,陈德全部擒获,庆阳于是被攻下。

古文:又大破扩廓于古城,降其卒八万。

现代文:又在古城打败扩廓,敌兵八万投降。

古文:洪武三年,封临江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洪武三年赐封为临江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明年,从颍川侯傅友德伐蜀,分道入绵州,破龙德,大败吴友仁之众,乘胜拔汉州。

现代文:第二年跟从颍川侯傅友德讨伐蜀地,分道进入绵州,攻破友德,大败吴友仁的部队,乘胜攻占了汉州。

古文:向大亨、戴寿等走成都,追败之,遂与友德围成都。

现代文:向大亨、戴寿等人逃到成都。陈德率兵追击,与傅友德围攻成都。

古文:蜀平,赐白金彩币。复还汴。

现代文:平定蜀地,被赐给白金彩币,再回到汴梁。

古文:五年为左副将军,与冯胜征漠北,破敌于别笃山,俘斩万计。

现代文:五年担任左副将军,和冯胜征讨漠北,在别笃山打败敌兵,共杀敌、俘虏数以万计。

古文:克甘肃,取亦集乃路,留兵扼关而还。

现代文:攻克甘肃,占领亦集乃路,留下部队扼守关口后回师。

古文: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

现代文:第二年再次带兵出师朔方,在三岔山打败敌人,活捉副枢失剌罕等七十多人。

古文: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

现代文:这年秋天,再次出战答剌海口,杀敌六百人,俘虏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

古文:凡三战三捷。

现代文:三战三捷。

古文:七年练兵北平。

现代文:七年在北平练兵。

古文:十年还凤阳。

现代文:十年回到凤阳。

古文:王志,临淮人。

现代文:王志,临淮人。

古文:以乡兵从太祖于濠,下滁、和。

现代文:带领乡兵自濠州跟从太祖。攻下滁州、和州。

古文:从渡江,屡腾栅先登,身冒矢石。授右副元帅。

现代文:随太祖渡江,冒着炮火,身先士卒,授予右副元帅。

古文:从取常州、宁国、江阴。复宜兴,攻高邮,捣九江,下黄梅,鏖战鄱阳。

现代文:跟随大军攻取常州、宁国、江阴,回到宜兴,攻占高邮,捣毁九江,挥师攻下黄梅,激战鄱阳。

古文:从平武昌,还克庐州,败张士诚兵,追奔四十里。

现代文:又随大军平武昌,攻克庐州,打败张士诚部队,追敌四十里。

古文:以亲军卫指挥使改六安卫,守六安。

现代文:由亲军卫指挥使改任六安卫指挥使,镇守六安。

古文:从幸汴梁,渡河,取怀庆、泽、潞,留守平阳。

现代文:从皇上到汴梁,渡黄河,攻取怀庆、泽、潞,留守平阳。

古文:大将军徐达西伐,会师克兴元。

现代文:大将军徐达西征,会师后攻克兴元。

古文:洪武三年,进同知都督府事,封六安侯,岁禄九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洪武三年,晋升为同知都督府事,封为六安侯,年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移守汉中,帅兵出察罕脑儿塞,还镇平阳。

现代文:移守汉中,率兵出师察罕脑儿塞,回师镇守平阳。

古文:复从大将军征沙漠。

现代文:又从大将军徐达征讨沙漠。

古文:其后用兵西南,皆以偏将军从,虽无首功,然持重,未尝败衄。

现代文:这以后出兵西南,都是以偏将军随从。虽然没有头功,但也负责辎重,从来没有失败过。

古文:其攻合肥,败楼儿张,擒吴副使,为战功第一。

现代文:他攻打合肥时,打败楼儿张,擒拿了吴副使,立下战功第一。

古文:领山西都司卫所军务,帝称其处置得宜。

现代文:统管山西都司卫所军务,皇上称赞他处理得当。

古文:十六年督兵往云南品甸。缮城池,立屯堡,置驿传,安辑其民。

现代文:十六年,率部队前往云南品甸,修缮城池,建立屯堡,设置驿站,安抚百姓。

古文:十九年卒。追封许国公,谥襄简。

现代文:十九年去世,追封为许国公,谥号襄简。

古文:子威,二十二年嗣侯。

现代文:儿子王威,二十二年继承侯位。

古文:明年,坐事谪安南卫指挥使。

现代文:第二年,犯罪被贬任安南卫指挥使。

古文:卒,无子。弟琙嗣,改清平卫,世袭。

现代文:去世后,没有儿子,由弟弟王王或继承,改任清平卫,允准世袭。

古文:志亦追坐胡惟庸党,以死不问。

现代文:王志也被追究为胡惟庸同党,因已去世而不追究。

古文:梅思祖,夏邑人。

现代文:梅思祖,夏邑人。

古文:初为元义兵元帅,叛从刘福通。

现代文:当初为元义兵元帅,后投靠了刘福通。

古文:扩廓醢其父。

现代文:扩廓于是残酷地杀害了他的父亲。

古文:寻弃福通,归张士诚,为中书左丞,守淮安。

现代文:不久他背弃了刘福通归附张士诚,担任中书左丞,镇守淮安。

古文:徐达兵至,迎降,并献四州。

现代文:徐达的军队打来,梅思祖迎降,并献上泗州。

古文:士诚杀其兄弟数人。

现代文:张士诚杀了他兄弟几人。

古文:太祖擢思祖大都督府副使。

现代文:太祖提拔梅思祖为大都督府副使。

古文:从大军伐吴,克升山水寨。下湖州,围平江,皆有功。

现代文:跟随大军讨伐吴,攻克升山水寨,下湖州,围攻平江,都立有战功。

古文:吴平,迁浙江行省右丞。

现代文:平定吴地后,晋升为浙江行省右丞。

古文:从大将军伐中原,克山东,取汴、洛,破陕州,下潼关。

现代文:跟从大将军讨伐中原,攻克山东,攻取汴、洛,占领陕州,下潼关。

古文:旋师徇河北,至卫辉。

现代文:凯旋回师,巡视河北,抵达卫辉。

古文:元平章龙二弃城走彰德,师从之。

现代文:元平章龙二弃城逃跑到彰德,派兵追击。

古文:龙二复出走,遂降其城,守之。

现代文:龙二再次逃跑,于是攻占了彰德城,并派兵镇守。

古文:略定北平未下州郡。

现代文:平定了北平尚未攻下的州郡。

古文:从大军平晋、冀,复从平陕西。别将克邠州,获元参政毛贵等三十人。

现代文:跟从大军平定晋、冀,又跟随大军平定陕西,另派部队攻克州,俘虏了元参政毛贵等三十人。

古文:从大将军破扩廓于定西。

现代文:跟从大军在定西打败扩廓。

古文:还自秦州,破略阳,入沔州,取兴元。

现代文:回到秦州,攻破略阳,进入沔州,占领兴元。

古文:洪武三年,论功封汝南侯,食禄九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洪武三年,论功行赏被封为汝南侯,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四年伐蜀。

现代文:四年,讨伐蜀地。

古文:五年征甘肃。

现代文:五年,征讨甘肃。

古文:还命巡视山、陕、辽东城池。

现代文:受命巡视山、陕、辽东城池。

古文:十四年,四川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长官作乱,命思祖为征南副将云南军,与江夏侯周德兴帅兵讨平之。

现代文:十四年,四川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的首领作乱,命令梅思祖为征南副将军,与江夏侯周德兴率兵讨伐平定了诸洞。

古文:十五年复与傅友德平云南,置贵州都司,以思祖署都指挥使。

现代文:十五年,再与傅友德平定云南,设置贵州都司,任命梅思祖担任都指挥使。

古文:寻署云南布政司事,与平章潘元明同守云南。

现代文:不久担任云南布政司事,与平章潘元明共同守卫云南。

古文:思祖善抚辑,远人安之。

现代文:梅思祖善于安抚,使远方的百姓能安居乐业。

古文:是年卒,赐葬钟山之阴。

现代文:就在这一年,梅思祖去世,赐葬于钟山之北。

古文:子义,辽东都指挥使。

现代文:梅思祖的儿子梅义,辽东都指挥使。

古文:二十三年追坐思祖胡惟庸党,灭其家。

现代文:二十三年,追究为胡惟庸同党,全家被杀。

古文:思祖从子殷,为驸马都尉,别有传。

现代文:思祖的从子梅殷,为驸马都尉,另有传。

古文:金朝兴,巢人。

现代文:金朝兴,巢人。

古文:淮西乱,聚众结寨自保。

现代文:淮西战乱,他聚众结寨自保。

古文:俞通海等既归太祖,朝兴亦帅众来附。

现代文:俞通海等人已归附太祖,金朝兴也率部前来归附。

古文:从渡江,征伐皆预,有功。

现代文:从太祖渡江,征伐各地,立下战功。

古文:克常州,为都先锋。

现代文:攻克常州,担任都先锋。

古文:复宜兴,为左翼副元帅。

现代文:收复宜兴,担任左翼副元帅。

古文:平武昌,进龙骧卫指挥同知。

现代文:平定武昌,晋升为龙骧卫指挥同知。

古文:平吴,改镇武卫指挥使。

现代文:平定吴地,改任镇武卫指挥使。

古文:克大同,改大同卫指挥使。

现代文:攻克大同,改任大同卫指挥使。

古文:取东胜州,获元平章刘麟等十八人。

现代文:占领东胜州,俘虏元平章刘麟等十八人。

古文:洪武三年,论功为都督佥事兼秦王左相。

现代文:洪武三年,论功行赏封为都督佥事,兼任秦王左相。

古文:未几,解都督府事,专傅王。

现代文:没多久,解除都督府事,专门辅佐秦王。

古文:四年从大军伐蜀。

现代文:四年,跟从大军讨伐蜀地。

古文:七年帅师至黑城,获元太尉卢伯颜、平章帖儿不花并省院等官二十五人。

现代文:七年,统率军队打到黑城,俘虏元太尉卢伯颜、平章帖儿不花和省院等官二十五人。

古文:遂从李文忠分领东道兵,取和林,语具文忠传。

现代文:跟从李文忠统领东道兵,攻取和林,详情记载在《李文忠传》里。

古文:朝兴沉勇有智略,所至以偏师取胜,虽未为大帅,而功出诸将上。

现代文:金朝兴沉着勇敢,足智多谋,所到之处常常以少胜多,虽没担任大帅,但功劳高出诸将士。

古文:十一年从沐英西征,收纳邻七站地。

现代文:十一年,跟从沐英西征,收复纳邻七站地。

古文:明年论功封宣德侯,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使。

现代文:第二年论功赐封为宣德侯,食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使。

古文:十五年从傅友德征云南,驻师临安,元右丞兀卜台、元帅完者都、土酋杨政等俱降。

现代文:十五年,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在临安驻军,元右丞兀卜台、元帅完者都、土酋杨政等人都投降了。

古文:朝兴抚辑有方,军民咸悦。

现代文:金朝兴安抚有方,军民都十分高兴。

古文:嘉靖元年,命立傅友德、梅思祖及朝兴庙于云南,额曰 报功 。唐胜宗,濠人。

现代文:进入会川后,不幸逝世,追封为沂国公,谥号武毅。十七年,论平定云南功劳,变更赐世侯券,增加食禄五百石。唐胜宗,濠州人。

古文:太祖起兵,胜宗年十八,来归。

现代文:太祖起兵时,唐胜宗才十八岁,前来归附。

古文:从渡江,积功为中翼元帅。

现代文:从太祖渡江,积功被赐封为中翼元帅。

古文:从徐达克常州,进围宁国,扼险力战,败其援兵。

现代文:跟从徐达攻克常州,进而围攻宁国,扼守险关力战,打败了敌人的援兵,于是攻下宁国城。

古文:城遂降。

现代文:从征婺州,力攻而克。

古文:从征婺州,克之。从征池州,力战,败陈友谅兵,擢龙骧卫指挥佥事。从征友谅,至安庆,敌固守。

现代文:从征池州,力战打败陈友谅的部队,提升为龙骧卫指挥佥事。从征陈友谅,抵达安庆,敌人固守。

古文:胜宗为陆兵疑之,出不意,捣克其水寨。

现代文:唐胜宗以陆军迷惑敌人,出其不意捣毁敌人水寨。

古文:从下南昌,略定江西诸郡。

现代文:从大军下南昌,平定江西诸郡。

古文:援安丰,攻庐州,战鄱阳,邀击泾江口,皆有功。擢骠骑卫指挥同知。

现代文:援助安丰,攻打庐州,激战鄱阳,攻击泾江口,都立下战功,晋升为骠骑卫指挥同知。

古文:从定武昌,徇长沙、沅陵、澧阳。

现代文:从定武昌,巡行长沙、沅陵、澧阳。

古文:从徐达取江陵,还定淮东。穴城克安丰,追获元将忻都。为安丰卫指挥使守之。

现代文:跟从徐达攻取江陵,回师平定淮东,用挖洞穴的方法攻克了安丰,追获元将忻都,担任安丰卫指挥使。

古文:从大将军伐中原,克汴梁、归德、许州,辄留守。

现代文:跟从大将军徐达讨伐中原,攻克汴梁、归德、许州,并留守。

古文:从大军克延安,进都督府同知。

现代文:跟从大军攻克延安,晋升为都督府同知。

古文:洪武三年冬封延安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洪武三年冬,封为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坐擅驰驿骑,夺爵,降指挥。

现代文:因擅驰驿骑,被削去爵位,降职为指挥。

古文:捕代县反者。

现代文:捕俘了代县谋反之人。

古文:久之,复爵。

现代文:一段时间后,恢复了爵位。

古文:十四年,浙东山寇叶丁香等作乱,命总兵讨之,擒贼首并其党三千余人。

现代文:十四年,浙东山寇叶丁香等人作乱,受命统兵讨伐,擒拿了贼首和同党三千多人。

古文:分兵平安福贼,至临安,降元右丞兀卜台等。

现代文:分兵平定安福贼,抵达临安,降服了元右丞兀卜台等人。

古文:十五年巡视陕西,督屯田,简军士。

现代文:十五年巡视陕西,督促屯田,精简军队。

古文:明年镇辽东,奉敕勿通高丽。

现代文:第二年镇守辽东,奉敕令不与高丽往来。

古文:高丽使至,察其奸,表闻。赐敕褒美,比魏田豫却乌桓赂,称名臣。

现代文:高丽使者来,观其狡诈,赶紧上表报呈,受到皇上称赞,将他比为魏国拒绝乌桓的贿赂的田豫,一时称为名臣。

古文:在镇七年,威信大著。

现代文:在镇七年,威信大增。

古文:召还,帅师讨平贵州蛮。练兵黄平。

现代文:被召回后,率兵讨平了贵州蛮,在黄平练兵。

古文: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诛,爵除。

现代文:二十三年,因是胡惟庸同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

古文:陆仲亨,濠人。

现代文:陆仲亨,濠州人。

古文:归太祖,从征滁州,取大柳树诸寨。

现代文:归附太祖,从征滁州,攻取大柳树诸寨。

古文:克和阳,击败元兵。逐青山群盗。

现代文:攻克和阳,击败元兵,赶跑青山群盗。

古文:从渡江,取太平,定集庆,从徐达下诸郡县。授左翼统军元帅。

现代文:从太祖渡江,攻取太平,平定集庆,跟从徐达攻下诸郡县,授予左翼统军元帅。

古文:从征陈友谅,功多,进骠骑卫指挥使。

现代文:从征陈友谅,功劳较大,晋升为骠骑卫指挥使。

古文:从常遇春讨赣州,降熊天瑞,为赣州卫指挥使,节制岭南北新附诸郡。

现代文:跟从常遇春讨伐赣州,降服熊天瑞,担任赣州卫指挥使,节制岭南北新归附的诸郡。

古文:调兵克梅州、会昌、湘乡,悉平诸山寨。

现代文:调兵攻克梅州、会昌、湘乡,全部平定了诸山寨。

古文:洪武元年,帅卫军与廖永忠等征广东,略定诸郡县,会永忠于广州,降元将卢左丞。广东平。

现代文:洪武元年,率卫军与廖永忠等人征讨广东,平定诸郡县,在广州和廖永忠会师,降服元将卢左丞,平定广东。

古文:改美东卫指挥使,擢江西行省平章,代邓愈镇襄阳,改同知都督府事。

现代文:改任美东卫指挥使,担任江西省平章。代替邓愈镇守襄阳,改任同知都督府事。

古文:三年冬封吉安侯,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三年冬,封为吉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凭证。

古文:与唐胜宗同坐事降指挥使。捕寇雁门,同复爵。

现代文:和唐胜宗同因犯事降为指挥使,在雁门捕抓寇贼,此后又与唐胜宗一同恢复爵位。

古文:十二年与周德兴、黄彬等从汤和练兵临清。

现代文:十二年,与周德兴、黄彬等人跟从汤和在临清练兵。

古文:未几,即军中逮三人至京,既而释之。

现代文:没多久,逮捕军中三人押送京城,不久又释放了他们。

古文:移镇成都,平巨津州叛蛮。

现代文:移镇成都,平定巨津州叛蛮。

古文:乌撒诸蛮复叛,从傅友德讨平之。

现代文:乌撒诸蛮再次叛乱,跟从傅友德前往平定。

古文:二十三年,治胡惟庸逆党,家奴封贴木告仲亨与胜宗、费聚、赵庸皆与通谋,下吏讯。

现代文:二十三年,惩治胡惟庸逆党,家奴封帖木告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都和胡惟庸通谋,于是加以逼供,投入监狱。

**古文:狱具,帝曰: 朕每怪其居贵位有忧色。 **

现代文:皇上说 :我常常责怪他身居贵位而面有忧色。

古文:遂诛仲亨,籍其家。

现代文:于是下令杀了陆仲亨,抄了他的家。

古文:初,仲亨年十七,为乱兵所掠。父母兄弟俱亡,持一升麦伏草间。

现代文:最初,陆仲亨年方十七,被乱兵所掠,父母兄弟都死了,他手持一升麦伏在草中。

古文:帝见之,呼曰 来 ,遂从征伐,至封侯。

现代文:太祖见到他,叫道, 来 ,于是陆仲亨就跟随太祖征伐,后来爵至封侯。

**古文:帝尝曰: 此我初起时腹心股肱也。 **

现代文:太祖曾经说 :他是我最初起兵时的心腹助手啊。

古文:竟诛死。

现代文:竟然也被杀。

古文:费聚,字子英,五河人。

现代文:费聚,字子英,五河人。

古文:父德兴,以材勇为游徼卒。

现代文:父亲叫费德兴,因才智勇猛担任游徼卒。

古文:聚少习技击。

现代文:费聚年少时就操练击技。

古文:太祖遇于濠,伟其貌,深相结纳。

现代文:和太祖相遇于濠州,因费聚相貌伟岸,深得太祖喜爱,被接纳。

古文: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

现代文:定远张家堡的民兵没有归属,郭子兴想招抚,但思虑着没有使者。

古文:太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

现代文:太祖立即请求前往,带上了费聚和步兵九人。

古文:至宝公河,望其营甚整,弓弩皆外向。

现代文:到了宝公河,看到民兵的兵营十分整齐,弓弩都向外。

古文:步卒惧,欲走。

现代文:步卒害怕,想逃走。

**古文:太祖曰: 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 **

现代文:太祖说: 他们像坐骑一样,如果踢我,又能逃到哪里去?

古文:遂前抵其营。

现代文:于是抵达了民兵的军营。

古文:招谕已定,约三日。太祖先归,留聚俟之。

现代文:招谕事宜已定,约定三天后,太祖先回去了,留下费聚等候。

古文:其帅欲他属,聚还报。

现代文:民兵的首领想另附他人,费聚回去报告。

古文:太祖复偕聚以三百人往,计缚其帅,收卒三千人。

现代文:太祖和费聚带领三百人再次前往,用计谋抓住了民兵的首领,收编了其部下三千人。

古文:豁鼻山有秦把头八百余人,聚复招降之。

现代文:豁鼻山有秦把头八百多人,费聚再次招降了他们。

古文:遂从取灵璧,克泗、滁、和州。

现代文:于是从太祖取灵璧,攻克泗、滁、和州。

古文:授承信校尉。

现代文:授予承信校尉。

古文:既定江东,克长兴,立永兴翼元帅府,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

现代文:平定江东后,攻克长兴,设立永兴翼元帅府,耿炳文为元帅,费聚为副。

古文:张士诚入寇,击败之。

现代文:张士诚入侵,被打败。

古文:召领宿卫。

现代文:召领宿卫。

古文:援安丰,两定江西,克武昌,皆从。

现代文:援助安丰,两次平定江西,攻克武昌,费聚都从战。

古文: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亲军指挥司,仍副炳文为指挥同知。

现代文: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亲军指挥司,费聚仍协助耿炳文担任指挥同知。

古文: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

现代文:张士诚再次入侵,费聚等俘虏其帅宋兴祖,再次将其击败。

古文: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现代文:张士诚元气大伤,不敢再窥视长兴。

古文:随征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进指挥使。

现代文:随征淮安、湖州、平江,都立有战功,晋升为指挥使。

古文:汤和讨方国珍,聚以舟师从海道邀击。

现代文:汤和讨伐方国珍,费聚率领舟师从海道袭击。

古文:浙东平,复由海道取福州,破延平。

现代文:浙东平定了,费聚又从海道攻取福州,攻破延平。

古文: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至是,聚始独将。

现代文:回到昌南,在兰秀山围剿叶、陈二姓海寇,至此,费聚开始独立作战了。

古文:洪武二年会大军取西安,改西安卫指挥使,进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

现代文:洪武二年,会同大军攻取西安,改任西安卫指挥使,晋升为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

古文:三年封平凉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三年,封为平凉侯,年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

现代文:当时诸将在边疆屯田招兵,每年都上缴常规的赋税。

古文:聚颇耽酒色,无所事事。

现代文:费聚沉溺酒色,无所事事。

古文:又以招降无功,召还,切责之。

现代文:又因招降无功,被召回,受到痛责。

古文: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大战白石江,擒达里麻。

现代文:第二年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大战白石江,活捉了达里麻。

古文:云南平,进取大理。

现代文:云南平定后,进而攻取大理。

古文:未几,诸蛮复叛,命副安陆侯吴复为总兵。授以方略,分攻关索岭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蛮地始定。

现代文:没多久,诸蛮又叛乱,命安陆侯吴复担任总兵,费聚协从,授以计策,分头攻击关索岭和阿咱等寨,全部被攻下,蛮地最终得以平定。

古文: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以聚署司事。

现代文:设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任命费聚担任司事。

古文:十八年命为总兵官,帅指挥丁忠等征广南,擒火立达,俘其众万人。

现代文:十八年,受命担任总兵官,率领指挥丁忠等人征讨广南,活捉了火立达,俘虏其部下上万人。

古文:还镇云南。

现代文:回守云南。

古文:孙宏,从征云南,积功为右卫指挥使。

现代文:二十三年被召回。李善长事败,供词中牵连到费聚。太祖说 :费聚以前出使姑苏不称旨,我曾谴责他,于是他想造反了!

古文:坐奏对不实,戍金齿。陆聚,不知何许人。元枢密院同知。

现代文:最终费聚坐胡惟庸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陆聚,不知是哪里人,元枢密院同知。

古文:脱脱败芝蔴李于徐州,彭大等奔濠。

现代文:脱脱在徐州打败芝麻李,彭大等人逃奔濠州。

古文:聚抚戢流亡,缮城保境,寇不敢犯。

现代文:陆聚招抚流亡,修缮城堡保卫境内,敌人不敢来犯。

古文:徐达经理江、淮,聚以徐、宿二州降。

现代文:徐达治理江、淮,陆聚以徐、宿二州来降。

**古文:太祖尝诏谕: 二州,吾桑梓地,未忍加兵。 **

现代文:太祖曾经诏谕 :二州是我的桑梓之地,不忍心派兵攻打。

古文:及归附,大悦。以聚为江南行省参政,仍守徐州。遣兵略定沛、鱼台、邳、萧、宿迁、睢宁。

现代文:听到归附的消息,太祖十分高兴,任命陆聚为江南行省参政,仍镇守徐州,派兵平定沛、鱼台、邳、萧、宿迁、睢宁等地。

古文:扩廓遣李左丞侵徐,驻陵子村。

现代文:扩廓派李左丞进犯徐州,在陵子村驻兵。

古文:聚遣指挥傅友德击之,俘其众,擒李左丞。

现代文:陆聚派指挥傅友德前去迎战,俘虏许多敌军,活捉了李左丞。

古文:又败元兵于宿州,擒佥院邢端等。

现代文:又在宿州打败了元兵,活捉佥院邢端等人。

古文:从定山东,平汴梁。

现代文:随大军定山东,攻取汴梁。

古文:还镇,改山东行省参政。

现代文:回守徐州,改任山东行省参政。

古文:从平元都,略大同、保定、真定。攻克车子山及凤山、城山、铁山诸寨,分守井陉故关,会师陕西,克承天寨。

现代文:随大军平定元都,进攻大同、保定、真定,攻克车子山和凤山、城山、铁山诸寨,分兵镇守井陉故关,在陕西会师,攻克承天寨。

古文:聚所部皆淮北劲卒,虽燕、赵精骑不及也。

现代文:陆聚的部队由淮北精锐士兵组成,燕、赵的精骑无与伦比。

古文:北征,沂、邳山民乘间作乱,召聚还,讨平之。

现代文:北征,沂、邳山民乘机作乱,召回陆聚,讨伐平定了他们。

古文:洪武三年,封河南侯,岁禄九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洪武三年封为河南侯,年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八年,同卫国公愈屯田陕西,置卫戍守。

现代文:八年,和卫国公邓愈在陕西屯田,设置卫戍守。

古文:十二年同信国公和练兵临清。

现代文:十二年,和信国公汤和在临清练兵。

古文:寻理福建军务。

现代文:不久负责福建的军务。

古文:召还,赐第凤阳。

现代文:被召回,赐住宅于凤阳。

古文: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现代文:二十三年,因胡惟庸党案牵连,被杀,削去爵位。

古文:郑遇春,濠人。

现代文:郑遇春,濠州人。

古文:与兄遇霖俱以勇力闻。

现代文:和兄长郑遇霖都以勇敢闻名。

古文:遇霖与里人有郤,欲杀之,遇春力护,得解取。

现代文:郑遇霖和里人有矛盾,想杀了他们,郑遇春极力调解并化解了矛盾。

古文:众皆畏遇霖,而以遇春为贤。

现代文:众人都害怕郑遇霖,而认为郑遇春十分贤良。

古文:太祖下滁州,遇霖为先锋。取铁佛冈、三郤河、大柳等寨,遇春亦累功至总管。

现代文:太祖攻下滁州,郑遇霖担任先锋,攻取铁佛冈、三汊河、大柳等寨,郑遇春累计功劳被任命为总管。

古文:攻芜湖,遇霖战死,遇春领其众。

现代文:攻打芜湖,郑遇霖战死,郑遇春统率了他的部队。

古文:时诸将所部不过千人,遇春兼两队,而所部尤骁果。累战功多,授左翼元帅。

现代文:当时诸将的部队不过千人,而郑遇春则兼任两支部队的首领,他的部下又十分骁勇,多次勇战,功绩卓著,授予左翼元帅。

古文:从平陈友谅,身先士卒,未尝自言功,太祖异之。

现代文:从大军平定陈友谅,身先士卒,从不自夸其功。太祖认为他十分奇特。

古文:取六安,为六安卫指挥佥事。

现代文:攻取六安,担任六安卫指挥佥事。

古文:从大将军定山东、河南北,克朔州,改朔州卫指挥副使。

现代文:跟从大将军平定山东、黄河南北,攻克朔州,改任朔州卫指挥副使。

古文:洪武三年,进同知大都督府事,封荥阳侯,岁禄九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洪武三年,晋升为同知大都督府事,封为荥阳侯,年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明年命驻临濠,开行大都督府。坐累夺爵。

现代文:第二年受命驻守临濠,开行大都督府,因受到牵累而被削去爵位。

古文:寻复之,复守朔州。

现代文:不久得以恢复,再次镇守朔州。

古文:从傅友德平云南,帅杨文等经略城池屯堡。

现代文:跟从傅友德平定云南,率杨文等人经略城池屯堡。

古文:还京,督金吾诸卫,造海船百八十艘,运饷辽东,籍陕西岷州诸卫官马。

现代文:回到京城,统率金吾诸卫,兴造海船一百八十艘,运饷辽东,登记陕西岷州诸卫的官马。

古文: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现代文:二十三年,受胡惟庸党案牵连,被杀,削去爵位。

古文:黄彬,江夏人。

现代文:黄彬,江夏人。

古文:从欧普祥攻陷袁、吉属县,徐寿辉以普祥守袁州。

现代文:跟从欧普祥攻陷袁、吉属县,徐寿辉任用欧普祥镇守袁州。

古文:及陈友谅杀寿辉,僣伪号,彬言于普祥曰: 公与友谅比肩,奈何下之?

现代文:到了陈友谅杀害徐寿辉,僭称伪号时,黄彬对欧普祥说: 您和陈友谅一样高,为什么矮他一等?

古文:友谅骄恣,非江东敌也。

现代文:陈友谅骄横恣意,不是江东的对手。

**古文:保境候东师,当不失富贵。 **

现代文:保卫境内,等候东面军队的到来,这样才不失富贵。

古文:普祥遂遣使纳款。

现代文:欧普祥于是派使者前来归附。

古文:友谅遣弟友仁攻之。

现代文:陈友谅派其弟陈友仁进攻。

古文:彬与普祥败其众,获友仁。

现代文:黄彬和欧普祥打败了来犯之敌,俘虏了陈友仁。

古文:友谅惧,约分界不相犯,乃释友仁。

现代文:陈友谅害怕了,相约分界互不侵犯,于是黄彬释放了陈友仁。

古文:时江、楚诸郡皆为陈氏有,袁扼其要害,潭、岳、赣兵不得出。友谅势大蹙。

现代文:当时江、楚诸郡都被陈友谅占据,袁处在其要害处,所以,潭、岳、赣的部队不敢出击,陈友谅的势力深感窘迫。

古文:太祖兵临之,遂弃江州,彬力也。

现代文:太祖兵临城下,陈友谅丢弃了江州,这是黄彬的功劳。

古文:太祖至龙兴,令普祥仍守袁州,而以彬为江西行省参政。

现代文:太祖到了龙兴,命令欧普祥仍镇守袁州,而任命黄彬为江西行省参政。

古文:未几,普祥死,彬领其众。

现代文:没多久,欧普祥死了,黄彬统领了他的军队。

古文:普祥故残暴,彬尽反所为,民甚安之。

现代文:欧普祥十分残暴,而黄彬则完全相反,老百姓深感十分安宁。

古文:从常遇春征赣州。

现代文:跟从常遇春征讨赣州。

古文:饶鼎臣据吉安,为熊天瑞声援。

现代文:饶鼎臣占据吉安,熊天瑞声援。

古文:遇春兵至,鼎臣走安福,彬以兵蹑之。

现代文:常遇春的部队来到,饶鼎臣逃至安福,黄彬带兵跟踪追击。

古文:鼎臣走茶陵,天瑞乃降。

现代文:饶鼎臣逃到茶陵,熊天瑞投降。

古文:永新守将周安叛,彬从汤和执安,鼎臣亦殪。

现代文:永新守将周安反叛,黄彬跟从汤和平定叛乱,饶鼎臣也被杀。

古文:移镇袁州,招集诸山寨。江西悉定。

现代文:移镇袁州,招集诸山寨,江西全部得以平定。

古文:进江淮行省中书左丞。

现代文:晋升为江淮行省中书左丞。

古文:洪武三年封宜春侯,岁禄九百石,予世券。

现代文:洪武三年,封为宜春侯,岁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古文:四年,赣州上犹山寇叛,讨平之。

现代文:四年,赣州上犹山寇叛乱,黄彬征讨平定。

古文:五年,古州等洞蛮叛,以邓愈为征南将军,三道出师,彬与营阳侯璟出澧州。

现代文:古州等洞蛮叛,任命邓愈为征南将军,分三路出兵,黄彬和营阳侯杨瞡出师澧州。

古文:师还,赐第中都。

现代文:回师后,赐房屋于中都。

古文:明年从徐达镇北平,出练兵沂州、临清。

现代文:第二年,跟从徐达镇守北平,在沂州、临清练兵。

古文: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现代文:二十三年,因胡惟庸党案牵连,被杀,削去爵位。

古文:叶升,合肥人。

现代文:叶升,合肥人。

古文:左君弼据庐,升自拔来归。

现代文:左君弼占据庐州,叶升前来归附。

古文:以右翼元帅从征江州,以指挥佥事从取吴,以府军卫指挥使从定明州。

现代文:以右翼元帅的身份从征江州,以指挥佥事身份随大军攻取吴地,以府军卫指挥使身份从定明州。

古文:洪武三年论功,佥大都督府事。

现代文:洪武三年论功行赏,担任大都督府事。

古文:明年从征西将军汤和以舟师取蜀。

现代文:第二年跟从征西将军汤和用水师攻取蜀地。

古文:越二年,出为都指挥使,镇守西安,讨平庆阳叛寇。

现代文:再过二年,出任都指挥使,镇守西安,讨平庆阳叛敌。

古文:十二年复佥大都督府事。

现代文:十二年,再任大都督府事。

古文:西番叛,与都督王弼征之,降乞失迦,平其部落。

现代文:西番叛乱,与都督王弼一同率兵征讨,降服了乞失迦,平定其部落。

古文:复讨平延安伯颜帖木儿,擒洮州番酋。

现代文:又讨伐平定延安伯颜帖木儿,活捉洮州番酋。

古文:论功,封靖宁侯,岁禄二千石,世指挥使。

现代文:评论功劳,封其为靖宁侯,年食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使。

古文:镇辽东,修海、盖、复三城。

现代文:镇守辽东,修缮海、盖、复三座城市。

古文:在镇六年,边备修举,外寇不敢犯。

现代文:在镇六年,边防设施得到修缮,敌人不敢侵犯。

古文:发高丽赂遗,帝屡赐敕,与唐胜宗同褒。

现代文:发高丽赂遗,太祖多次赐敕,和唐胜宗一道得到褒奖。

古文:二十年,命同普定侯陈桓总制诸军于云南定边、姚安,立营、屯田,经理毕节卫。

现代文:二十年,受命同普定侯陈桓在云南定边、姚安总制诸军,设立军营屯田,治理毕节卫。

古文:明年,东川、龙海诸蛮叛,升以参将从沐英讨平之。

现代文:第二年,东川、龙海诸蛮叛乱,叶升以参将身份跟从沐英讨伐平定诸蛮。

古文:已而湖广安福所千户夏德忠诱九溪洞蛮为寇,升同胡海等讨之。潜兵出贼后,掩击,擒德忠。立永定、九溪二卫,因留屯襄阳。

现代文:不久,湖广安福所千户夏德忠引诱九溪洞蛮为寇贼,叶升同胡海等人讨伐平定,派兵侵袭敌人后方,活捉了夏德忠,设立永定、九溪二卫,留兵屯守襄阳。

古文:赣州山贼复结湖广峒蛮为寇。

现代文:赣州山贼又联合湖广洞蛮为敌。

古文:升为副将军,同胡海等讨平之,俘获万七千人。

现代文:叶升为副将军,同胡海等人讨伐平定,俘虏敌人一万七千人。

古文:升凡三平叛蛮。再出练兵甘肃、河南。

现代文:叶升三次平定了蛮人的叛乱,又出师甘肃、河南练兵。

古文: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觉,诛死。

现代文:二十五年八月,由于牵涉胡惟庸党案,被杀。

古文:凉国公蓝玉,升姻也,玉败,复连及升,以故名隶两党云。

现代文:凉国公蓝玉是叶升的姻亲,蓝玉失败后,又牵连了叶升。叶升故名 两党 。

古文:赞曰:诸将当草昧之际,上观天命,委心明主,战胜攻取,克建殊勋,皆一时之智勇也。及海内宁谧,乃名隶党籍,或追论,或身坐,鲜有能自全者。

现代文:所以,叶升属于 两党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