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古文:秦愍王樉,太祖第二子。

现代文:秦愍王朱樉,太祖第二子。

古文:洪武三年封。

现代文:洪武三年受封。

古文:十一年就藩西安。

现代文:十一年前往藩地西安。

古文:其年五月赐玺书曰: 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不胜其敝。

现代文:这年五月,太祖赐其玺书说: 关内百姓,自元朝失政以来,不胜疲惫。

古文:今吾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民未休息。

现代文:今日我平定天下,又有运粮纳税之劳,百姓仍未休养生息。

**古文:尔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不急之务悉已之。 **

现代文:你到藩地之后,如果宫殿已完工,就暂且将其他不重要的事务全部停止吧。

古文:十五年八月,高皇后崩,与晋、燕诸王奔丧京师,十月还国。

现代文:十五年八月,高皇后去世,秦王与晋、燕诸王前往京城奔丧,十月返回藩地。

古文:十七年,皇后大祥,复来朝,寻遣还。

现代文:十七年,因奉祭高皇后,秦王再次来朝,不久又受命归藩。

古文:二十二年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樉为宗人令。

现代文:二十二年,太祖将大宗正院改为宗人府,命朱樉为宗人令。

古文:二十四年,以樉多过失,召还京师,令皇太子巡视关陕。

现代文:二十四年,太祖以朱樉过失太多为由,将其召回京城,而命皇太子巡视关陕。

古文:太子还,为之解。

现代文:太子返回之后,从中调解。

古文:明年命归藩。

现代文:第二年,太祖才命朱樉返回藩地。

古文:二十八年正月,命帅平羌将军甯正征叛番于洮州,番惧而降。

现代文:二十八年正月,朱樉受命率平羌将军宁正前往洮州征伐叛番,叛番畏惧乃降。

古文:帝悦,赉予甚厚。

现代文:太祖十分高兴,对其赏赐甚多。

古文:其年三月薨,赐谥册曰: 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谥者,天下之公。

现代文:这年三月,朱樉去世,太祖赐其谥册说: 我深感哀痛,此乃父子之常情,我追赐谥号,此乃天下之公理。

古文:朕封建诸子,以尔年长,首封于秦,期永绥禄位,以藩屏帝室。

现代文:朕所封诸子,以你年长,首封于秦,希望你能永保禄位,以作帝室之屏。

**古文: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愍。 **

现代文:为何你不修养德行,以致殒身,故赐谥号为愍。

古文:樉妃,元河南王王保保女弟。

现代文:朱樉之妃,是元代河南王王保保之妹。

古文:次妃,宁河王邓愈女。

现代文:次妃是宁河王邓愈之女。

古文:樉薨,王妃殉。

现代文:朱樉死后,王妃殉葬。

古文:子隐王尚炳嗣。

现代文:朱樉之子隐王朱尚炳承袭王位。

古文:沔人高福兴等为乱,尚炳巡边境上捕盗。

现代文:沔人高福兴等作乱,朱尚炳巡察边境捕捉盗贼。

古文:永乐九年,使者至西安,尚炳称疾不出迎,见使者又傲慢。

现代文:永乐九年,朝廷使臣到西安时,朱尚炳称病而不出迎,见到使臣后又态度傲慢。

古文:帝逮治王府官吏,赐尚炳书曰: 齐王拜胙,遂以国霸;晋候惰玉,见讥无后。

现代文:成祖在逮捕惩治王府官吏时,赐信朱尚炳说: 齐王敬上,便相安无事;晋侯傲慢,终无好结果。

**古文:王勉之。 **

现代文:望你能好自为之。

古文:尚炳惧,来朝谢罪。

现代文:朱尚炳害怕了,便来朝谢罪。

古文:明年三月薨。

现代文:第二年三月去世。

古文:子僖王志堩嗣,二十二年薨。

现代文:其子僖王朱志即嗣王位,二十二年去世。

古文:无子,庶兄怀王志均由渭南王嗣,宣德元年薨。

现代文:朱志无子,其同父异母哥哥怀王朱志均以渭南王的身份继嗣,宣德元年去世。

古文:妃张氏,未婚,入宫守服。

现代文:其妃张氏,与朱志均还未成婚,仍入宫守丧。

古文:弟康王志邅嗣。

现代文:朱志均之弟康王朱志继嗣。

古文:好古嗜学。

现代文:他好古嗜学。

古文:四年,护卫军张嵩等讦其府中事。

现代文:宣德四年,护卫军张嵩等告发其府中之事。

古文:志邅不安,辞三护卫。

现代文:朱志心中不安,便辞去三护卫。

古文:宣宗答书奖谕,予一护卫。

现代文:宣宗回信嘉奖,赏给其一护卫。

古文:志邅顾数听细人,正统十年诬奏镇守都御史陈镒,按问皆虚,而审理正秦弘等又交章奏王凌辱府僚,棰死军役。

现代文:可朱志反而多次听信小人之言,正统十年诬奏镇守都御史陈镒,朝廷追查发现其所奏均不属实,而审理正秦弘等纷纷上奏说朱志凌辱府僚,并将军役鞭打致死。

古文:帝再以书戒饬之。

现代文:英宗再次致信警告他。

古文:景泰六年薨。

现代文:景泰六年,朱志去世。

古文:定王以闻。

现代文:其子惠王朱公锡继嗣,获得贤能的名声。

古文:世宗表其门。

现代文:成化二十二年,朱公锡去世。

古文:晋恭王,太祖第三子也。

现代文:晋恭王朱㭎,太祖第三子。

古文:学文于宋濂,学书于杜环,洪武三年封。

现代文:他向宋濂学习文辞,随杜环学习书法。洪武三年受封。

古文:十一年就藩太原,中道笞膳夫。

现代文:十一年,朱㭎前往藩地太原,中途鞭打膳夫。

古文:帝驰谕曰: 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

现代文:太祖马上告诫他说 :我率群英平定祸乱,从不姑息任何人。

古文: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

现代文:唯独膳夫徐兴祖,为我效力二十三年,从未受到挫折和污辱。

**古文:怨不在大,小子识之。 **

现代文:怨不在大,小子你要牢记这一点。

古文: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

现代文:朱㭎修目美须,威风凛凛,富有智谋。

古文:然性骄,在国多不法。

现代文:然而性情骄纵,在藩地经常违法。

古文:或告有异谋。

现代文:有人告发朱㭎企图谋反。

古文: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

现代文:太祖大怒,要将其治罪,经太子力救才得以幸免。

古文:二十四年,太子巡陕西归,随来朝,敕归藩。

现代文:二十四年,太子巡视陕西回京,朱㭎随同来朝,太祖命其返回藩地。

古文:自是折节,待官属皆有礼,更以恭慎闻。

现代文:从此之后,朱㭎改变了平日的骄纵行为,对属官均以礼相待,为人更加恭敬谨慎。

古文:是时,帝念边防甚,且欲诸子习兵事,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

现代文:这时,太祖十分担心边防,打算让诸子熟习战事,受封并且驻守边疆的诸王都参与军务。

古文: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

现代文:而晋、燕二王,尤其受到重托,太祖多次命二王率军出塞及筑城屯田。

古文: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节制。

现代文: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大将均受二王节制。

古文:又诏二王,军中事大者方以闻。

现代文:太祖又诏令二王,只需上奏军中大事。

古文:三十一年三月薨,子定王济熺嗣。

现代文:三十一年三月,朱㭎去世,其子定王朱济火喜继嗣。

古文:永乐初,帝以济熺纵下,黜其长史龙潭。

现代文:永乐初年,成祖以朱济火喜放纵部下为由,罢黜其长史龙潭。

古文:济熺惧,欲上护卫。

现代文:朱济火喜心中畏惧,要进献护卫。

古文:不许。

现代文:成祖不许。

古文:弟平阳王济熿,幼狠戾,失爱于父。

现代文:其弟平阳王朱济火黄,幼年便凶狠乖戾,以致失去父亲的疼爱。

古文:及长,太祖召秦、晋、燕、周四世子及庶子之长者,教于京师。

现代文:长大之后,太祖将秦、晋、燕、周四位世子及年长的庶子招来,在京城教育。

古文:济熿与燕王子高煦、周王子有动邪诡相比,不为太祖所爱。

现代文:朱济火黄与燕王之子朱高煦、周王之子朱有火动奸邪相当,都不被太祖疼爱。

古文:济熺既嗣王,成祖封济熿平阳王。

现代文:朱济火喜即嗣王位之后,成祖封朱济火黄为平阳王。

古文:济熿追憾父,并憾济熺不为解,嗾其弟庆成王济炫等日诉济熺过于朝,又诱府中官校,文致其罪,历年不已。

现代文:朱济火黄追溯以往,怀恨其父,并且也对朱济火喜不从中调解怀恨在心,便唆使其弟庆成王朱济火玄等经常在朝廷诉说朱济火喜的过失,又诱使府中官吏,写文章告发其罪,历年不止。

古文:十二年,帝夺济熺爵,及世子美圭皆为庶人,俾守恭王园,而立济熿为晋王。

现代文:十二年,成祖褫夺朱济火喜的爵位,将他与其世子朱美圭一起贬为庶人,守护恭王园林,而将朱济火黄立为晋王。

古文:济熿既立,益横暴,至进毒弑嫡母谢氏,逼烝恭王侍儿吉祥,幽济熺父子,蔬食不给。

现代文:朱济火黄立为晋王后,更加横暴,乃至毒害亲生母亲谢氏,强奸恭王婢女吉祥,幽禁朱济火喜父子,断其饮食。

古文:父兄故侍从宫人多为所害,莫敢言。

现代文:其父兄以往侍从宫女大多为其所害,都不敢言。

古文:恭王宫中老媪走诉成祖,乃即狱中召晋府故承奉左微问之,尽得济熿构济熺状。

现代文:恭王宫中老妇向成祖投诉,成祖乃到狱中召见晋府旧承奉左微查问,尽知朱济火黄陷害朱济火喜的情况。

古文:立命微驰召济熺父子,济熺幽空室已十年矣。

现代文:马上命左微速召朱济火喜父子,此时朱济火喜被幽禁空屋已达十年之久了。

古文:左微者,故因济熺牵连系狱,或传微死已久。

现代文:左微因受朱济火喜牵连下狱,传说左微已死很久。

古文:及至,一府大惊。

现代文:左微到后,全府上下大吃一惊。

古文:微入空室,释济熺父子,相抱持大恸。

现代文:左微进入空屋,释放了朱济火喜父子,相互拥抱,大声痛哭。

古文:时帝北征,驻驿沙城,济喜父子谒行在所。

现代文:当时成祖正在北征,驻扎沙城,朱济火喜父子前往行在所谒见。

古文:帝见济熺病,恻然,封美圭平阳王,使奉父居平阳,予以恭王故连伯滩田。

现代文:成祖见朱济火喜有病,不由恻然,封朱美圭为平阳王,命其奉父居于平阳,并将恭王在连伯滩的田赐给他。

古文:会帝崩,济熿遂不与美圭田。

现代文:成祖死后,朱济火黄便不再将田交给朱美圭。

古文:仁宗连以书谕,卒不听。

现代文:仁宗多次写信谕示,朱济火黄仍不听从。

古文:又闻朝廷赐济熺王者冠服及他赉予,益怨望。

现代文:又听说朝廷赐给朱济火喜王公冠服及其他赏赐,朱济火黄更加怨恨。

古文:成祖、仁宗之崩,不为服,使寺人代临,幕中广致妖巫为诅咒不辍。

现代文:成祖、仁宗去世,朱济火黄不穿丧服,而命宦官代替,且在府中广布妖巫诅咒不已。

古文:宣宗即位,济熿密遣人结高煦谋不轨,宁化王济焕告变。

现代文:宣宗即位,朱济火黄暗中派人勾结朱高煦图谋不轨,宁化王朱济焕告发此事。

古文:比擒高煦,又得济熿交通书,帝未之问也,而济熿所遣使高煦人惧罪及,走京师首实。

现代文:等到擒获朱高煦,又得到朱济火黄的交往书信,宣宗还未去追问,而朱济火黄派往联系朱高煦的人害怕罪及自己,便前往京城自首。

古文:内使刘信等数十人告济熿擅取屯粮十万余石,欲应高煦,并发其宫中诅咒事。

现代文:内使刘信等数十人告发朱济火黄擅取屯粮十万余石,企图响应朱高煦,并揭发其在宫中诅咒之事。

古文:济焕亦至是始知嫡母被弑,驰奏。

现代文:朱济焕至此也才知亲生母亲被杀之事,迅速上奏。

古文:遣人察实,召至京,示以诸所发奸逆状,废为庶人,幽凤阳。

现代文:宣宗命人查证属实,便将朱济火黄召回京城,宣布其被人们所揭发的奸逆罪状,将其废为庶人,幽禁于凤阳。

古文:同谋官属及诸巫悉论死。

现代文:其同谋属官及诸妖巫均被处死刑。

古文:时宣德二年四月也。

现代文:当时是宣德二年二月。

古文:晋国绝封凡八年,至英宗即位之二月,乃进封美圭为晋王,还居太原。

现代文:晋国绝封共八年,至英宗即位的二月,才进封朱美圭为晋王,还居太原。

古文:正统六年薨。

现代文:正统六年,朱美圭去世。

古文:子庄王钟铉嗣,弘治十五年薨。

现代文:其子庄王朱钟铉继嗣,弘治十五年去世。

古文:世子奇源及其子表荣皆前卒,表荣子端王知烊嗣。

现代文:朱钟铉的世子朱奇源及其子朱表荣都比朱钟铉先死,因此由朱表荣之子端王朱知烊继嗣。

古文:知烊七岁而孤,能尽哀,居母丧呕血,芝生寝宫。

现代文:朱知烊七岁成孤儿,经受了极度的悲哀,在为母守丧时曾吐血,芝兰长于其寝宫。

古文:嘉靖十二年薨。

现代文:嘉靖十二年,朱知烊去世。

古文:无子,再从子简王新〈土典〉嗣。

现代文:无子,其堂侄简王朱新土典继嗣。

古文:新化王表槏、荥泽王表檈者,端王诸父也。表槏先卒,子知节嗣为新化王,亦前卒,二子新〈土典〉、新墧。

现代文:新化王朱表木兼、荥泽王朱表都是端王。朱表木兼先死,其子朱知火节承袭新化王,也先端王而死,其有二子朱新土典、朱新土乔。

古文:端王请新〈土典〉嗣新化王,未封而端王薨,表檈谋摄府事。

现代文:端王让朱新土典承袭新化王,还未受封,端王便去世了,朱表企图摄理王府事务。

**古文:端王妃王氏曰: 王无后,次及新化王,新化父子卒,有孙新〈土典〉在。 **

现代文:端王妃王氏说道: 端王无后,王位应由新化王继承,新化王父子已死,但其孙朱新土典还在。

古文:即召入府,拜几筵为丧主。

现代文:即召朱新土典入府,摆设酒宴,拜为端王。

**古文:表檈忿曰: 我尊行,顾不得王。 **

现代文:朱表气愤地说 :我辈份为大,反而不能承袭端王。

**古文:上疏言: 新〈土典〉故新化王长子,不得为人后,新〈土典〉宜嗣新化王,新墧宜嗣晋王。 **

现代文:又上疏说: 朱新土典是已故新化王的长子,不得为人之后,朱新土典应继嗣新化王,朱新土乔才应继嗣端王。

古文:礼部议新〈土典〉宜嗣,是为简王。

现代文:礼部认为应由朱新土典继嗣,即为简王。

古文:新〈土典〉母太妃尚氏严,教子以礼。

现代文:朱新土典之母太妃尚氏严厉,以礼教子。

古文:太妃疾,新〈土典〉叩头露祷。

现代文:太妃生病,朱新土典在露天叩首祈祷。

古文:长史有敷陈,辄拜受教。

现代文:长史有事敷陈,朱新土典总是恭敬接受教导。

古文:其老也,以弟镇国将军新墧子慎镜摄藩事。

现代文:他年老之后,命其弟镇国将军朱新土乔之子朱慎镜摄理藩事。

古文:万历三年薨,慎镜亦卒。

现代文:万历三年,朱新土典去世,朱慎镜也死。

古文:穆宗登极,释归,命有司存恤。

现代文:其弟惠王朱慎钅取继嗣。七年去世。

古文:楚昭王桢,太祖第六子。

现代文:其子穆王朱敏淳继嗣,三十八年去世,其子朱求桂继嗣。

**古文:始生时,平武昌报适至,太祖喜曰: 子长,以楚封之。 **

现代文:李自成攻陷山西时,朱求桂与秦王朱存枢同被贼寇所捉,进入北京,不知所终。楚昭王朱桢,太祖第六子。当他出生时,平定武昌的捷报正好传到,太祖高兴地说: 此儿长大后,以楚封之。

古文:洪武三年封楚王。

现代文:洪武三年,朱桢封为楚王。

古文:十四年就藩武昌。

现代文:十四年,朱桢前往藩地武昌。

古文:尝录《御注洪范》及《大宝箴》置座右。

现代文:曾抄录《御注洪范》及《大宝箴》放置座位之右。

古文:十八年四月,铜鼓、思州诸蛮乱,命桢与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帅师往讨。

现代文:十八年四月,铜鼓、思州诸蛮作乱,太祖命朱桢与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率军前往征讨。

古文:和等分屯诸洞,立栅与蛮人杂耕作。

现代文:汤和等分屯诸洞,竖立栅栏与蛮人一起耕作。

古文:久之,擒其渠魁,余党悉溃。

现代文:时间一久,便擒获其首领,余党全部溃散。

古文:三十年,古州蛮叛,帝命桢帅师,湘王柏为副,往征。

现代文:三十年,古州蛮人发动叛乱,太祖命朱桢率军,湘王朱柏为副帅,前往征讨。

古文:桢请饷三十万,又不亲莅军。

现代文:朱桢请求发饷三十万,又不亲临军队。

古文:帝诘责之,命城铜鼓卫而还。

现代文:太祖指责他,命他修筑铜鼓卫后回京。

古文:是年,荧惑入太微,诏谕桢戒慎,桢书十事以自警。

现代文:这一年荧惑星进入太微,太祖下诏谕示朱桢要十分谨慎,朱桢乃列出十事以自警。

古文:未几,桢子巴陵王卒,帝复与敕曰: 旧岁荧惑入太微,太微天庭,居翼轸,楚分也。

现代文:不久,朱桢之子巴陵王去世,太祖再次下诏对他说道 :往年荧惑星进入太微,太微天廷,居于翼轸,在楚的上空。

古文:五星无故入,灾必甚焉。

现代文:五星无故而入,必有大灾。

**古文:尔子疾逝,恐灾不止此,尚省慎以回天意。 **

现代文:你的儿子突然死去,恐怕灾害不止于此,还须自省其身,处事谨慎,以回天意。

古文:至冬,王妃薨。

现代文:到了冬天,朱桢的王妃去世。

古文:时初设宗人府,以桢为右宗人。

现代文:当时刚设宗人府,太祖命朱桢为右宗人。

古文:永乐初,进宗正。

现代文:永乐年初,朱桢晋升为宗正。

古文:二十二年薨。

现代文:二十二年,朱桢去世。

古文:子庄王孟烷嗣,敬慎好学。

现代文:其子庄王朱孟烷继嗣,他为人恭敬、谨慎,又十分好学。

古文:宣德中,平江伯陈瑄密奏: 湖广,东南大藩,襟带湖、湘,控引蛮越,人民蕃庶,商贾辐聚。

现代文:宣德年中,平江伯陈王宣密奏道: 湖广之地,是东南大藩,连接湖、湘,控制蛮越,人民富庶,商人群集。

古文:楚设三护卫,自始封至今,生齿日繁,兵强国富,小人行险,或生邪心。

现代文:楚设有三护卫,从始封至今,人口日繁,兵强国富,小人铤而走险,便会妄生邪念。

**古文:请选其精锐,以转漕为名,俟至京师,因而留之,可无后患。 **

现代文:请求选其精锐,以漕运为名,等到了京城,便将其留下,可绝后患。

**古文:帝曰: 楚无过,不可。 **

现代文:宣宗说道 :楚无过失,不行。

古文:孟烷闻之惧。

现代文:朱孟烷听说此事后十分害怕。

古文:五年上书请纳两护卫,自留其一。

现代文:五年,上书请求交纳两护卫,自留其一。

古文:帝劳而听之。

现代文:宣宗加以慰劳并听从了他的建议。

古文:正统四年薨。

现代文:正统四年,朱孟烷去世。

古文:子宪王季堄嗣。事母邓妃至孝。

现代文:其子宪王朱季继嗣,朱季对母亲邓氏极为孝顺。

古文:英宗赐书奖谕。

现代文:英宗赐信予以褒奖。

古文:著《东平河间图赞》,为士林所诵。

现代文:朱季所著《东平河间图赞》,为当时学术界所传诵。

古文:八年薨。

现代文:八年,朱季去世。

古文:弟康王季埱嗣。天顺六年薨。

现代文:其弟康王朱季土叔继嗣,天顺六年去世。

古文:再从子靖王均鈋嗣,正德五年薨。

现代文:朱季土叔的堂侄靖王朱均钅化继嗣,正德五年去世。

古文:子端王荣氵戒嗣,以仁孝著称,武宗表曰 彰孝之坊 。

现代文:朱均钅化之子端王朱荣氵戒继嗣,他以仁孝著称,武宗将其住所命名为 彰孝之坊 。

古文:嘉靖十三年薨。

现代文:嘉靖十三年,朱荣氵戒去世。

古文:子愍王显榕嗣,居丧哀痛,遇庆礼却贺。

现代文:其子愍王朱显榕继嗣,居丧守孝,倍感哀痛,遇有庆礼却又前往庆贺。

古文:端王婿仪宾沈宝与显榕有隙,使人诬奏显榕左右呼显榕万岁,且诱显榕设水戏以习水军。

现代文:端王女婿沈宝与朱显榕之间有隔阂,沈宝派人诬奏朱显榕的左右称呼朱显榕为万岁,并且诱使朱显榕设水戏来练习水军。

古文:世宗下其章,抚臣具言显榕居丧能守礼。

现代文:世宗将其奏章下议,抚臣都说朱显榕居丧期间能守礼仪。

古文:宝坐诬,削为民。

现代文:沈宝因诬奏获罪,被削为民。

古文:显榕妃吴氏,生世子英耀,性淫恶,尝烝显榕宫人。

现代文:朱显榕之妃吴氏,生世子朱英火翟,他性情淫荡邪恶,曾私通其父朱显榕的宫女。

古文:显榕知之,杖杀其所使陶元儿。

现代文:朱显榕知道后,杖杀其使者陶元儿。

古文:英耀又使卒刘金纳妓宋么儿于别馆。

现代文:朱英火翟又派士兵刘金在别馆收纳妓女宋么儿。

古文:显榕欲罪金,金遂诱英耀谋为逆。

现代文:朱显榕要加罪于刘金,刘金于是诱使朱英火翟图谋叛乱。

古文: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十八日,张灯置酒飨显榕,别宴显榕弟武冈王显槐于西室。

现代文: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十八日,朱英火翟大张筵席款待父亲朱显榕,又另在西室宴请朱显榕之弟武冈王朱显槐。

古文:酒半,金等从座后出,以铜瓜击显榕脑,立毙。

现代文:酒宴当中,刘金等从座后冲出,挥动铜勺猛击朱显榕头部,朱显榕当场毙命。

古文:显槐惊救,被伤,奔免。

现代文:朱显槐为之震惊,前往营救,受伤逃走,幸免一死。

古文:英耀徙显榕尸宫中,命长史孙立以中风报。

现代文:朱英火翟将朱显榕的尸体移往宫中,命长史孙立以朱显榕中风而死上报。

古文:王从者朱贵抉门出告变,抚、按官以闻。

现代文:跟随朱显榕的朱贵撬门而出,告发此事,抚臣、按官马上上奏。

古文:英耀惧,具疏奏辨,且逼崇阳王显休为保奏。

现代文:朱英火翟心中畏惧,上疏辩解,而且逼迫崇阳王朱显休为其保奏。

古文:通山王英炊不从,直奏英耀弑逆状。

现代文:通山王朱英炊不愿听从,直陈朱英火翟杀父叛逆的罪状。

古文:诏遣中官及驸马都尉邬景和、侍郎喻茂坚往讯。

现代文:世宗下诏命宦官及驸马都尉邬景和、侍郎喻茂坚前往审讯。

古文:英耀辞服。

现代文:朱英火翟理屈词穷,只得服罪。

古文:诏逮入京。

现代文:世宗下诏将其逮捕至京。

古文:是年九月,告太庙,伏诛,焚尸扬灰。

现代文:这年九月,祭告太庙,将朱英火翟处死,焚尸扬灰。

古文:悉诛其党,革显休禄十之三。

现代文:并将其党羽全部处死,削除朱显休食禄的十分之三。

古文:显槐、英炊皆赉金币,而以显榕次子恭王英佥嗣。

现代文:朱显槐、朱英炊赏赐给金币,而且命朱显榕次子恭王朱英火佥承袭楚王之位。

古文:隆庆五年薨。

现代文:隆庆五年,朱英火佥去世。

古文:子华奎幼,万历八年,始嗣爵。

现代文:其子朱华奎年纪尚幼,万历八年,才继承爵位。

**古文:卫官王守仁上告曰: 远祖定远侯弼,楚王桢妃父也,遗瑰宝数十万寄楚帑,为嗣王侵匿。 **

现代文:卫官王守仁上告说 :远祖定远侯王弼,即楚王朱桢妃子之父,遗留瑰宝数十万寄存于楚王府库中,现在却被嗣王侵夺藏匿起来。

古文:诏遣中官清核。

现代文:神宗下诏命宦官前去清查核实。

古文:华奎奏辨,且请避宫搜掘。

现代文:朱华奎上奏辩解,并且请求避宫搜掘,都未获答复。

古文:皆不报。久之,系鞫王府承奉等,无所得。

现代文:长时间内,宦官连续审问王府承奉等,却毫无所得。

古文:时诸珰方以搜括希上意,不欲暴守仁罪。

现代文:当时宦官们正在搜括财宝希望讨好皇上,不想揭露王守仁的罪过。

古文:帝颇悟,罢其事。

现代文:神宗才颇为醒悟,停止追查朱华奎。

古文:华奎乃奏上二万金助三殿工。

现代文:朱华奎于是献上二万黄金,帮助三殿工程。

古文:三十一年,楚宗人华甿等言: 华奎与弟宣化王华壁皆非恭王子。

现代文:三十一年,楚王宗人朱华等说: 朱华奎与其弟宣化王朱华壁都不是恭王之子。

古文:华奎乃恭王妃兄王如言子,抱养宫中。

现代文:朱华奎乃恭王妃之兄王如言之子,抱养于宫中。

古文:华壁则王如綍家人王玉子也。

现代文:朱华壁则是王如纟孛仆人王玉之子。

**古文:华甿妻,即如言女,知之悉。 **

现代文:朱华之妻,即王如言之女,对此事了如指掌。

古文:礼部侍郎郭正域请行勘。

现代文:礼部侍郎郭正域请求勘查此事。

古文:大学士沈一贯右华奎,委抚按讯,皆言伪王事无左验。

现代文:大学士沈一贯维护朱华奎,经委抚、审讯,都说伪王之事毫无凭证。

古文:而华甿妻持其说甚坚,不能决,廷议令覆勘。

现代文:而朱华之妻坚持她的说法,此事不能决断,因此廷臣商议命重新勘查。

古文:中旨以楚王袭封已二十余年,宜治华甿等诬罔。

现代文:中旨却认为楚王袭封已二十余年,应当以朱华诬告治罪。

古文:御史钱梦皋为一贯劾正域,正域发华奎行贿一贯事。

现代文:御史钱梦皋为沈一贯弹劾郭正域,郭正域则揭发朱华奎行贿沈一贯。

古文:华奎遂讼言正域主使,正域罢去。

现代文:朱华奎于是诉说是郭正域主使的,郭正域被罢职离去。

古文:东安王英燧、武冈王华增、江夏王华塇等皆言伪迹昭著,行贿有据。

现代文:东安王朱英燧、武冈王朱华增、江夏王朱华土宣等都说朱华奎伪迹昭著,行贿有据。

古文:诸宗人赴都投揭。

现代文:诸宗人纷纷赴京投诉揭发。

古文:奉旨切责,罚禄、削爵有差。

现代文:朱华奎奉旨切责他们,分别给与他们罚禄、削爵的惩罚。

古文:华甿坐诬告,降庶人,锢凤阳。

现代文:朱华则因诬告获罪,被降为庶人,禁锢于凤阳。

古文:未几,华奎输贿入都,宗人遮夺之。

现代文:不久,朱华奎输贿入京,宗人将其截夺。

古文:巡抚赵可怀属有司捕治。

现代文:巡捕赵可怀委托有关官员将朱华奎逮捕治罪。

古文:宗人蕴鉁等方恨可怀治楚狱不平,遂大哄,殴可怀死。

现代文:宗人朱蕴锢等正对赵可怀处理楚的官司不公平怀恨在心,于是趁机起哄,将赵可怀殴打致死。

古文:巡按吴楷以楚叛告。

现代文:巡按吴楷将楚发生叛乱上告。

古文:一贯拟发兵会剿。

现代文:沈一贯建议发兵会剿。

古文:命未下,诸宗人悉就缚。

现代文:命令还未下达,诸宗人就全都自缚就范。

古文:于是斩二人,勒四人自尽,锢高墙及禁闲宅者复四十五人。

现代文:于是斩首二人,勒令四人自尽,禁锢在高墙之内及空宅的四十五人。

古文:三十三年四月也。

现代文:当时是三十三年四月。

古文:自是无敢言楚事者。

现代文: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提起楚的事情。

古文:无子,除其封。赵王杞,太祖第九子。

现代文:时间一久,被禁锢的人因遇皇恩得以获释,而朱华奎的真伪始终未弄清楚。后来,张献忠抢劫湖广,朱华奎募兵自卫,以张其在为帅。

古文:洪武二年生。次年受封,明年殇。鲁荒王檀,太祖第十子。

现代文:张献忠兵至武昌,张其在为内应,将朱华奎捉拿并沉入江中,诸宗族中无人幸免。鲁荒王朱檀,太祖第十子。

古文:洪武三年生,生两月而封。

现代文:洪武三年出生,出生两个月时即受封。

古文:十八年就藩兖州。

现代文:十八年前往藩地兖州。

古文:好文礼士,善诗歌。

现代文:他爱好文学,礼贤下士,善写诗歌。

古文:饵金石药,毒发伤目。

现代文:朱檀因吃了金石药而毒发伤目。

古文:帝恶之。

现代文:太祖厌恶他。

古文:二十二年薨,谥曰荒。

现代文:二十二年,朱檀去世,谥号为荒。

古文:子靖王肇军,甫弥月。

现代文:其子靖王朱肇火军,当时刚刚满月。

古文:母妃汤,信国公和女,抚育教诲有度。

现代文:母妃汤氏,是信国公汤和之女,对朱肇火军的抚养教诲十分严格。

古文:永乐元年三月始得嗣。

现代文:永乐元年三月,朱肇火军才得以继嗣。

古文:成祖爱重之。

现代文:成祖十分疼爱他。

古文:车驾北巡过兖,锡以诗币。

现代文:成祖车驾北巡经过兖州时,赐给他诗文钱币。

**古文:宣德初,上言: 国长史郑昭、纪善王贞,奉职三十年矣,宜以礼致其事。 **

现代文:宣德年初,朱肇火军上奏道: 我藩长史郑昭、纪善王贞,供职已达三十年,应当对他们给以礼遇。

**古文:帝谓蹇义曰: 皇祖称王礼贤敬士,不虚也。 **

现代文:宣宗对蹇义说 :皇祖称赞鲁王礼贤下士,果然名不虚传啊!

古文:许之。成化二年薨。

现代文:宣宗于是答应了朱肇火军的请求。成化二年,朱肇火军去世。

古文:子惠王泰堪嗣,九年薨。

现代文:其子惠王朱泰堪继嗣,九年去世。

古文:子庄王阳铸嗣,嘉靖二年薨。

现代文:朱泰堪之子庄王朱阳铸继嗣,嘉靖二年去世。

古文:庄王在位久,世子当漎,当漎子健杙皆前卒,健杙子端王观定嗣。

现代文:庄王在位时间长,其世子朱当氵从,朱当氵从之子朱健木弋均死于庄王之前,因此由朱健木弋之子端王朱观火定继嗣。

古文:狎典膳秦信等,游戏无度,挟娼乐,裸男女杂坐。

现代文:朱观火定狎昵典膳秦信等人,游戏无度,招惹娼妓,裸男裸女混杂而坐,肆意玩乐。

古文:左右有忤者,锥斧立毙,或加以炮烙。

现代文:左右如有抵触者,他便立刻让其死在锥斧之下,或对其施以炮烙之刑。

古文:信等乘势残杀人。

现代文:秦信等乘势杀人。

古文:馆陶王当淴亦淫暴,与观定交恶,相讦奏。

现代文:馆陶王朱当氵忽也十分淫荡残暴,与朱观火定交恶,两人争相上奏,攻击对方。

古文:帝念观定尚幼,革其禄三之二,逮诛信等,亦革当淴禄三之一。

现代文:世宗且念朱观火定年纪尚幼,只削减其食禄的三分之二,而将秦信等逮捕处死,也削减朱当氵忽食禄的三分之一。

古文:二十八年,观定薨。

现代文:二十八年,朱观火定去世。

古文:子恭王颐坦嗣,有孝行,捐邸中田湖,赡贫民,辞常禄,给贫宗。

现代文:其子恭王朱颐坦继嗣,有善行,他捐出邸中田湖,赡养贫民,又辞去常禄,分给贫穷宗人。

古文:前后七赐玺书嘉劳。

现代文:世宗为此前后七次赐其玺书嘉奖慰劳。

古文:万历二十二年薨。

现代文:万历二十二年,朱颐坦去世。

古文:世子寿钅爵先卒,弟敬王寿鏳嗣,二十八年薨。

现代文:世子朱寿钅爵死于父亲之前,因此由其弟敬王朱寿钅曾继嗣,二十八年去世。

古文:弟宪王寿鋐嗣,崇祯九年薨。

现代文:其弟宪王朱寿钅宏继嗣,崇祯九年去世。

古文:弟肃王寿镛嗣,薨。

现代文:其弟肃王朱寿镛继嗣,去世。

古文:子以派嗣,十五年,大清兵克兖州,被执死。

现代文:朱寿镛之子朱以派继嗣。十五年,大清军队攻克兖州,朱以派被捕而死。

古文:弟以海转徙台州,张国维等迎居于绍兴,号鲁监国。

现代文:其弟朱以海转迁台州,张国维等将其迎居绍兴,号称鲁监国。

古文:顺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绍兴,以海遁入海。

现代文:顺治三年六月,清兵攻克绍兴,朱以海逃亡入海。

古文: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

现代文:很长一段时间内,朱以海住在金门,郑成功待他相当恭敬。

古文: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

现代文:不久,郑成功的态度松懈下来,朱以海心中不满,要迁往南澳。

古文: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现代文:郑成功派人将他沉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