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古文:金纯,字德修,泗州人。

现代文:金纯,字德修,泗州人。

古文:洪武中国子监生。以吏部尚书杜泽荐,授吏部文选司郎中。

现代文:洪武年间国子监生,因吏部尚书杜泽的推荐,被授予吏部文选司郎中。

古文:三十一年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现代文:三十一年,他出任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古文:成祖即位,以蹇义荐,召为刑部右侍郎。

现代文:成祖即位后,因蹇义的推荐,把他召回任刑部右侍郎。

古文:时将营北京,命采木湖广。

现代文:当时将营建北京,命他到湖广采木。

古文:永乐七年从巡北京。

现代文:永乐七年,他随从皇上巡视北京。

古文:八年从北征,迁左侍郎。

现代文:八年,随从皇上北征,升为左侍郎。

古文:九年命与宋礼同治会通河,又同徐亨、蒋廷瓒浚鱼王口黄河故道。

现代文:九年,命他和宋礼一同治理会通河,又同徐亨、蒋廷瓒疏浚鱼王口黄河故道。

古文:初,太祖用兵梁、晋间,使大将军徐达开塌场口,通河于泗。又开济宁西耐牢坡引曹、郓河水,以通中原之运。

现代文:当初,太祖在梁、晋之间用兵,派大将军徐达挖开塌场口,把黄河通到泗水;又掘开济宁以西的耐牢坡,引曹州、郓城地区的黄河水,以开通中原的运输通道。

古文:其后故道浸塞,至是纯疏治之。

现代文:后来故道渐渐淤塞,至此金纯来疏浚治理它。

古文:自开封北引水达郓城,入塌场,出谷亭北十里为永通、广运二闸。

现代文:他从开封之北引水到郓城,进入塌场,出谷亭以北十里,在这里设永通、广运两座闸门。

古文:十四年改礼部左侍郎。

现代文:十四年,他改任礼部左侍郎。

古文:越二月,进尚书。

现代文:过了两个月,他升为尚书。

古文:十五年从巡北京。

现代文:十五年他随从皇上巡视北京。

古文:十九年同给事中葛绍祖巡抚四川。

现代文:十九年,他同给事中葛绍祖巡抚四川。

古文:仁宗即位,改工部。

现代文:仁宗即位后,他改为工部尚书。

古文:居数月,又改刑部。

现代文:几个月后,又改为刑部尚书。

古文:明年兼太子宾客。

现代文:第二年他兼任太子宾客。

古文:宣德三年,纯有疾,帝命医视疗。

现代文:宣德三年,金纯有病,皇上派医生给他看病。

古文:稍间,免其朝参,俾护疾视事。

现代文:病情有好转后,皇上免予他朝参,让他能养病治事。

古文:会暑,敕法司理滞囚。

现代文:当时正暑热,皇上敕令法司审理积压的案件。

古文:纯数从朝贵饮,为言官所劾。

现代文:金纯多次与朝中显贵饮酒,被言官弹劾。

**古文:帝怒曰: 纯以疾不朝而燕于私,可乎? **

现代文:皇上怒道: 金纯因病不朝见,却私下燕饮,这能行吗?

古文:命系锦衣狱。

现代文:命令将他关进锦衣卫监狱。

古文:既念纯老臣,释之,落太子宾客。

现代文:后来又念金纯是老臣,放了他,降为太子宾客。

古文:八月予致仕去。

现代文:八月,准予他退休而去。

古文:纯在刑部,仁宗尝谕纯: 法司近尚罗织,言者辄以诽谤得罪,甚无谓。

现代文:金纯在刑部时,仁宗曾谕告他说: 法司近来专好罗织罪名,提意见的人常被指责为诽谤而得罪,这很没意思。

**古文:自今告诽谤者勿论。 **

现代文:自今以后,告诽谤的不要论罪。

古文:纯亦务宽大,每诫属吏不得妄椎击人。

现代文:金纯也力求宽大,常告诫属官不得乱拷打犯人。

古文:故当纯时,狱无瘐死者。

现代文:所以金纯当权时期,没有死于狱中的人。

古文:正统五年卒。

现代文:他于正统五年去世。

古文:赠山阳伯。

现代文:赠山阳伯。

古文:张本,字致中,东阿人。

现代文:张本,字致中,东阿人。

古文:洪武中,自国子生授江都知县。

现代文:洪武年间,他以国子监生被授予江都知县。

古文:燕兵至扬州,御史王彬据城抗,为守将所缚。

现代文:燕王的部队到达扬州时,御史王彬据城抵抗,被守将所缚。

古文:本率父老迎降。

现代文:张本率父老迎接并归降。

古文:成祖以滁、泰二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偕见任知府谭友德同涖府事。

现代文:成祖因滁、泰二州的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便命他们与张本同为扬州知府,偕同现任知府谭友德治理府事。

古文:寻擢本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现代文:不久他升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古文: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

现代文:永乐四年,他被召回任工部左侍郎。

古文:坐事免官,冠带办事。

现代文:后来因犯有过失被免官,但仍让他冠带办事。

古文:明年五月复官。

现代文:第二年五月给他复官。

古文: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劾。

现代文:不久他因在奏章中署官衔时误左为右,被给事中弹劾。

古文:帝命改授本部右侍郎而宥其罪。

现代文:皇上命改任他为本部右侍郎。而宽宥了他的罪过。

古文:七年,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

现代文:七年,皇太子监国,上奏任他为刑部右侍郎。

古文:善摘奸。

现代文:他善于发现奸情。

古文: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

现代文:他奉命总督北河运输时,亲自巡视,订立制度,使舟行无阻。

古文: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现代文:正值他疾病发作,太子赐给他狐裘冠帽和钞币,派医生驰往为他看病。

古文:十九年将北征,命本及王彰分往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督有司造车挽运。

现代文:十九年,皇上将北征,命张本和王彰分别前往南北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监督有关官员造车挽运。

古文:明年即命本督北征饷。

现代文:第二年即命张本总督北征粮饷。

古文: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

现代文:仁宗即位后,他被任为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务。

古文: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

现代文:他被召见时,谈论时政得失,并请严整武备。

古文:帝嘉纳之,遂留行在兵部。

现代文:皇上嘉纳了他的建议,遂把他留在行在兵部。

古文: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

现代文:宣德初年,工部侍郎蔡信请征取军匠家属隶属于锦衣卫。

古文:本言: 军匠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丁。

现代文:张本说 :军匠二万六千户,分属于二百四十五个卫所,为匠的人暂且每家役使一丁。

古文: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万。

现代文:如果全部把他们征来,每家按三四丁计算,为数将近十万。

**古文:军伍既缺,人情惊骇,不可。 **

现代文:这样则不但军伍缺少,而且人情惊骇。不可。

古文:帝善本言。

现代文:皇上称赞张本的意见。

古文:征汉庶人,从调兵食。

现代文:征讨汉庶人时,张本随从,处理军饷。

古文: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余党。

现代文:汉庶人就擒后,张本受命安抚他的部众,并登记其余党。

古文: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

现代文:回来后,他将军政久弊,奸邪之人通过纳贿得以脱籍,而把平民拉来充实军伍的情况报告了皇上。

古文:择廷臣四出厘正之。

现代文:皇上挑选廷臣四出,进行改正。

古文:时马大孳息,畿内军民为畜牧所困。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

现代文:当时马匹大量繁衍,畿内军民被畜牧所困,张本请到山东、河南、大名等府分别牧养。

古文:山东、河南养马自此始。

现代文:山东、河南养马自此而始。

古文:晋王济熿坐不轨夺爵,本奉命散其护卫军于边镇。

现代文:晋王朱济火黄犯行为不法被削夺封爵,张本奉命将他的护卫军分派到各个边镇。

古文:四年命兼太子宾客。

现代文:四年,张本兼任太子宾客。

古文:户部以官田租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

现代文:户部因官田租税减少,请削减外官的俸禄和生员军士的月给。

古文:帝以军士艰,不听减。

现代文:皇上认为军士生活艰难,不让减,其他的交大臣廷议。

古文: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之宜。

现代文:张本等人反对,此事作罢。阳武侯薛禄修筑独石等戍城池成功,张本前往谋划守御事宜。

古文:还奏称旨,命兼掌户部。

现代文:回来后他作了汇报,很合皇上旨意,命他兼掌户部事务。

古文:本虑边食不足,而诸边比岁稔,请出丝麻布帛输边易谷,多者三四十万石,少者亦十万石,储偫顿充。

现代文:张本担心边防储粮不足,而各边地连年丰收,便请拿出丝麻布帛输运到边疆以换取粮食,多的三、四十万石,少的也有十万石,边粮储备顿时充实起来。

古文:六年病卒,赐赙三万缗,葬祭甚厚。

现代文:六年,张本病逝。赐给丧资三万缗,葬祭很丰厚。

古文: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

现代文:张本廉洁刚介,有原则,比较严厉而少有宽恕。

古文:同官有为不义者,辄厉色待之,其人悔谢乃已。性好学,公退,手不释卷。

现代文:登记朱高煦党羽时,胁从者多不得免。成祖宴请近臣,每人都各摆银器一案,并把这些都赐给各人,唯独给张本的案上摆陶案,对他说: 爱卿号称 穷张 ,银器没什么用。

古文:六年,卒官,年六十二。郭琎,字时用,初名进,新安人。

现代文:张本叩头致谢。他就是这样为皇上所知。郭琎,字时用,初名进,新安人。

古文:永乐初,以太学生擢户部主事。历官吏部左、右侍郎。

现代文:永乐初年,他以太学生被升为户部主事,历任吏部左、右侍郎。

古文:仁宗即位,命兼詹事府少詹事,更名琎。

现代文:仁宗即位后,命他兼詹事府少詹事,改名为璡。

古文:宣宗初,掌行在詹事府。

现代文:宣宗初年,他掌管行在詹事府。

古文:吏部尚书蹇义老,辍部务,帝欲以琎代。

现代文:吏部尚书蹇义年老,解除了部里职务,皇上想用郭璡取代他。

古文:琎厚重勤敏,然寡学术。

现代文:郭琎为人厚重勤敏,但没有学问。

古文:杨士奇言恐琎不足当之,宜妙择大臣通经术知今古者,帝乃止。

现代文:杨士奇说恐怕郭琎不能胜任,应当妙选通经术知古今的大臣来担任。

古文:逾年,卒为尚书。

现代文:皇上于是作罢。过了一年,他终于成为尚书。

古文:谕以吕蒙正夹袋,虞允文材馆录故事。

现代文:皇上对他谈吕蒙正夹袋、虞允文材馆录的故事。

古文:琎由是留意人才。

现代文:郭璡由此留意人才。

古文:识进士李贤辅相器,授吏部主事,后果为名相。

现代文:他知道进士李贤有辅相之器,便任他为吏部主事,李贤后来果然成为名相。

古文:时外官九年考满,部民走阙下乞留,辄增秩复任。

现代文:当时外官九年任满后,所辖百姓来到京城请求让其留任的,总是增加俸禄让他复任。

古文:琎虑有妄者,请覆实。

现代文:郭璡担心其中有的有诈,请求核实。

古文:从之。

现代文:皇上听从了。

古文:琎虽长六卿,然望轻。

现代文:郭琎虽然为六卿长官,但名望较轻。

古文:又政归内阁,自布政使至知府阙,听京官三品以上荐举;既又命御史、知县,皆听京官五品以上荐举。

现代文:汉时又政归内阁,从布政使到知府,有了出缺,听任京官三品以上推荐。后来又命御史和知县,也都听任京官五品以上推荐。

古文:要职选擢,皆不关吏部。

现代文:要职选任和提升,都不关吏部。

古文:正统初,左通政陈恭言: 古者择任庶官,悉由选部,职任专而事体一。

现代文:正统初年,左通政陈恭说: 古代择任百官,都经过选部,职责专任而事体一致。

**古文:今令朝臣各举所知,恐开私谒之门,长奔竞之风,乞杜绝,令归一。 **

现代文:现在令朝臣各举荐其所了解的人,恐怕令开私谒之门,助长奔走之风,乞请杜绝,使职权归一。

古文:下吏部议。

现代文:皇上交吏部讨论。

古文:琎逊谢不敢当,事遂寝。

现代文:郭璡谦逊辞谢,说不敢当,此事遂罢。

古文:正统六年,御史曹恭以灾异请罢大臣不职者。

现代文:正统六年,御史曹恭因有灾异请求罢免不称职的大臣。

古文:帝命科道官参议。

现代文:皇上命科道官员会同讨论。

古文:琎及尚书吴中、侍郎李庸等被劾者二十人。

现代文:郭璡和尚书吴中、侍郎李庸等二十人被弹劾。

古文:琎等自陈,帝切责而宥之。

现代文:郭琎等人自述自己所为。皇上严厉责备他,而后宽宥了他。

古文:琎子亮受赂为人求官。

现代文:郭琎的儿子郭亮受贿为他人求官。

古文:事觉,御史孙毓等劾琎。

现代文:事情被发觉后,御史孙毓等人弹劾郭璡。

古文:乃令琎致仕,而以王直代。

现代文:于是皇上令郭琎退休,而以王直取代他。

古文: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

现代文: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

古文: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

现代文:永乐四年,中进士。后被授予监察御史。

古文: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

现代文:江西安福的百姓告有谋逆事,朝廷命郑辰前往查访,查得诬告的情况。

古文: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

现代文:福建外番杀人,又命郑辰前往。

古文:止坐首恶,释其余。

现代文:郑辰只将首恶治罪,其他的都释放了。

古文: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

现代文:南京敕令建报恩寺,役使囚犯一万人。

古文: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

现代文:有流言说役夫诽谤,恐怕有变,朝廷命郑辰前往调查。

古文:无实,无一得罪者。

现代文:郑辰查无实据,结果没有一人得罪。

古文: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

现代文:谷庶人图谋不轨,又命郑辰察访,郑辰全部查清了他的踪迹。

**古文:帝语方宾曰: 是真国家耳目臣矣。 **

现代文:皇上对方宾说 :他真是国家耳目之臣啊!

古文: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

现代文:十六年,他被超升为山西按察使,惩治贪污者,不稍有宽贷。

古文: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

现代文:潞州有盗贼起事,有关官员上报说有反叛,诏令发兵去讨伐。

**古文:辰方以事朝京师,奏曰: 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 **

现代文:郑辰正有事回京师朝见,上奏说 :这是百姓苦于徭役而已,请不要发兵。

古文:帝然之。

现代文:皇上同意了。

古文: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

现代文:他回去时则屏退驺从人员,亲自入山谷中进行安抚。

古文:盗皆感泣,复为良民。

现代文:盗贼都感动而泣,重做良民。

古文:礼部侍郎蔚绶转粟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

现代文:礼部侍郎蔚绶转运粮食给山海关驻军,郑辰统领山西百姓用车运。

古文: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

现代文:百姓很辛苦,多有拖欠和损耗,蔚绶命令就在山海关借贷偿还。

古文:辰曰: 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

现代文:郑辰说 :山西百姓贫穷而且凶悍,逼急了恐怕会生变。

**古文:不如缓之,使自通有无。 **

现代文:不如先缓一下,让他们自通有无。

古文:用其言,卒无逋者。

现代文:他的意见被采纳,终于没有拖欠。

古文: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留。

现代文:遭母丧归家时,军民都前往御史处乞请把他留下。

古文:御史以闻,服阕还旧任。

现代文:御史上报朝廷,郑辰守孝期满后,回到旧任。

古文:宣德三年召为南京工部右侍郎。

现代文:宣德三年,他被召回任南京工部右侍郎。

古文:初,两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

现代文:当初,两京六部堂官出缺,皇上命令廷臣推荐可胜任的在外的方面之臣。

古文:蹇义等荐九人。

现代文:蹇义等推荐了九个人。

古文: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现代文:只有郑辰和邵王己、傅启让三人,皇上素知他们的名字,马上真授他们官职,其他的只是试用而已。

古文: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

现代文:英宗即位后,分派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

古文: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

现代文:郑辰前往四川、贵州、云南,都上奏罢免不称职的人。

古文: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丧,继娶。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

现代文:云南布政使周王景在妻丧期间纳妾,郑辰弹劾他有伤风教,周王景被免职。

古文: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

现代文:正统二年,他奉命赈济南畿、河南饥荒。

古文: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

现代文:当时黄河决堤,即命郑辰趁便修复堤防。

古文:或议自大名开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

现代文:有人建议从大名开渠,引各水灌通卫河,以利于灌溉运输。

古文: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

现代文:郑辰说这样会劳民,不便,此事遂罢了。

古文: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

现代文:后来他升任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运粮食到宣府、大同。

古文:镇守都督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

现代文:镇守都督谭广阻挠命令,郑辰弹劾他,事情得以办妥。

古文:八年得风疾,告归。明年卒。

现代文:八年,他患风疾,告病归家,第二年去世。

古文:辰为人重义轻财。

现代文:郑辰为人重义轻财。

古文: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

现代文:初登进士时,他把财产都让给兄弟。

古文: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

现代文:在山西时,与同僚杜佥事有言语冲突。

古文: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现代文:杜去世后,郑辰为他治丧,出资遣送他的妻儿回乡。

古文:柴车,字叔舆,钱塘人。

现代文:柴车,字叔舆,钱塘人。

古文:永乐二年,以举人授兵部武选司主事,历员外郎。

现代文:永乐二年,他以举人被任为兵部武选司主事,历任员外郎。

古文:八年,帝北征,从尚书方宾扈行。

现代文:八年,皇上北征,柴车随从尚书方宾扈行。

古文:还迁江西右参议。

现代文:回来后升为江西右参议。

古文:坐事,左迁兵部郎中,出知岳州府,复入为郎中。

现代文:后因犯有过失,降为兵部郎中,出京任岳州知府,后来又入京任郎中。

古文:宣德五年擢兵部侍郎。

现代文:宣德五年,他升为兵部侍郎。

古文:明年,山西巡按御史张勖言,大同屯田多为豪右占据,命车往按。

现代文:第二年,山西巡按御史张勖说大同的屯田多被豪门大族所占据,朝廷命柴车前往处理。

古文:得田几二千顷,还之军。

现代文:他查得田地近二千顷,还给了部队。

古文:英宗初,西鄙不靖。

现代文:英宗初年,西陲不宁。

古文:以车廉干,命协赞甘肃军务。

现代文:皇上因柴车廉洁而有才干,命他协助赞理甘肃军务。

古文:调军给饷,悉得事宜。

现代文:柴车调动军队,供应粮饷,都很合宜。

古文:初,朵儿只伯寇凉州,副总兵刘广丧师。不以实闻,顾饰功要赏。

现代文:当初,朵儿只伯入侵凉州,副总兵刘广兵败丧师,不据实上报,还粉饰功劳以邀赏赐。

古文:车劾其罪,械广至京。赐车金币,旌其直。

现代文:柴车弹劾他的罪状。刘广被押送到京师,皇上赐给柴车金币,以表彰他的正直。

古文:岷州土官后能冒功得升赏,车奏请加罪。

现代文:岷州土官后能冒功获得升赏,柴车奏请给他加罪。

古文:能复请,命宥之。

现代文:后能又上书请赏,皇上命令宽宥他。

古文:车反覆论其不可,曰: 诈冒如能者,实繁有徒,臣方次第按核。

现代文:柴车反复论奏说这样不行,他说: 像后能这样欺诈的人,实应罚做苦役,臣正在逐步调查。

古文:今宥能,何以戢众?

现代文:现在宽宥后能,何以管治大众?

**古文:若无功得官,则捐躯死敌者,何以待之? **

现代文:如果无功可以得官,那么捐躯死敌的人,又怎么对待他们呢?

古文:朝廷虽从能请,然嘉车贤,遣使劳赐之。

现代文:朝廷虽然批准了后能的请求,但都赞柴车贤明,派使者去慰劳他。

古文:正统三年,以破朵儿只伯功,增俸一级。

现代文:正统三年,柴车以击破朵儿只伯之功,得增加一级俸禄。

古文:在边,章数十上,悉中时病。

现代文:他在边防,上了数十篇奏章,都切中时弊。

古文:同事多不悦,车持益坚。

现代文:同事多不高兴,柴车却更坚持自己的意见。

古文:尝建言: 漠北降人,朝廷留之京师,虽厚爵赏,其心终异。

现代文:他曾建议说: 漠北来投降的人,朝廷把他们留在京师,虽然给了他们优厚的封赏,但其心终究与我们不同。

古文:如长脱脱木儿者,昔随其长来归,未几叛去。

现代文:如长脱脱木儿,当初随他的首领来归附,不久却又叛去。

**古文:今乃复来,安知他日不再叛,宜徙江南,离其党类。 **

现代文:如今又来,怎知将来他不再叛呢?宜将他迁到江南,让他与他的族类分开。

古文:事下兵部,请处之河间、德州。

现代文:此事下到兵部,兵部请把他安置到河间、德州一带。

古文:帝报可。

现代文:皇上的回报批准了。

古文:后降者悉以此令从事。

现代文:后来来归降的人都按此令执行。

古文:稽核屯田豪占者,悉清出之,得六百余顷。

现代文:柴车检查被豪门占去的屯田,全部清了出来,共得六百余顷。

古文:四年进兵部尚书,参赞如故。

现代文:四年,柴车升为兵部尚书,仍参赞边务。

古文:寻命兼理陕西屯田。

现代文:不久命他兼理陕西屯田。

古文:明年召还,命与佥都御史曹翼岁更代出镇。

现代文:第二年把他召回,命他与佥都御史曹翼每年轮流出去镇守。

古文:及期病甚。诏遣大理寺少卿程富代翼,而命车归治疾。

现代文:到期时,柴车病重,诏派大理寺少卿程富代替曹翼,而命柴车回来治病。

古文:未及行,六年六月卒。

现代文:柴车还来不及动身,六年六月去世。

古文:车在江西时,以采木入闽,经广信。

现代文:柴车在江西时,因采办木材入四川,经过广信。

古文:广信守,故人也,馈蜜一罂。

现代文:广信长官是故人,赠给他一坛蜜。

古文:发视之,乃白金。

现代文:柴车揭开一看,却是白金。

古文:笑曰: 公不知故人矣 ,却不受。

现代文:柴车笑道: 公还不了解故人呢。 推辞不收。

古文:同事边塞者多以宴乐为豪举。车恶之,遂断酒肉。

现代文:在边塞的同事多以宴乐为豪华,柴车很厌恶,便戒掉了酒肉。

古文:其介特多此类。

现代文:他的节操多类这样。

古文:刘中敷,大兴人,初名中孚。

现代文:刘中敷,大兴人,初名中孚。

古文:燕王举兵,以诸生守城功,授陈留丞。

现代文:燕王举兵时,他作为生员,以守城之功,被任为陈留县丞。

古文:擢工部员外郎。

现代文:后来升为工部员外郎。

古文:仁宗监国,命署部事,赐今名。迁江西右参议。

现代文:仁宗监国时,命他代理工部事,赐给今名,升为江西右参议。

古文:宣德三年迁山东右参政,进左布政使。

现代文:宣德三年,升为山东右参政,再升为左布政使。

古文:质直廉静,吏民畏怀。

现代文:他朴实正直,廉洁清静,吏民都敬畏他,诚心归附。

古文:岁大侵,言于巡抚,减赋三之二。

现代文:农作物严重欠收,中敷向巡抚请求,得减去三分之二的税收。

古文:正统改元,父忧夺情,俄召拜户部尚书。

现代文:正统改元后,他遭父丧,被夺情留任,不久召他回京任户部尚书。

古文:帝冲年践阼,虑群下欺己,治尚严。

现代文:皇上幼龄登基,担心臣下欺骗自己,所以统治从严。

古文:而中官王振假以立威,屡摭大臣小过,导帝用重典,大臣下吏无虚岁。

现代文:而宦官王振借此来立威,屡次抓住大臣小过,引导皇上用重刑,每年都有大臣被交给司法官员处罪。

古文:三年讽给事御史劾中敷与左侍郎吴玺等,下狱,释还职。

现代文:三年,王振暗示给事中和御史弹劾中敷和左侍郎吴玺等人,将他们投进监狱,不久释放复职。

古文:六年,言官劾中敷专擅。

现代文:六年,言官弹劾中敷专权。

古文:诏法司于内廷杂治。

现代文:诏令法司在内廷全面审理。

古文:当流,许输赎。

现代文:论罪应当流放,允许出资赎罪。

古文:帝特宥之。

现代文:皇上特别宽宥了他。

古文:其冬,中敷、玺及右侍郎陈瑺请以供御牛马分牧民间。

现代文:这年冬,中敷、吴玺和右侍郎陈纋请将供御用的牛马分给民间牧养。

古文:言官劾其变乱成法,并下狱论斩。

现代文:言官弹劾他们变乱成法,他们并被下狱论斩。

古文:诏荷校长安门外,凡十六日而释。

现代文:诏令将他们枷在长安门外,十六天后才释放。

古文:瓦剌入贡,诏问马驼刍菽数,不能对,复与玺、瑺论斩系狱。

现代文:瓦剌来朝贡,皇上下诏问他马驼和草料豆类的数量,中敷答不上来,又把他和吴玺、陈纋论斩,关进监狱。

古文:中敷以母病,特许归省。

现代文:中敷因母亲有病,特许回家省亲。

古文:明年冬,当决囚,法司以请。

现代文:第二年冬,应当处理刑狱案件,法司请示皇上。

古文:命玺、瑺戍边,中敷俟母终其奏。

现代文:皇上命吴玺、陈纋戍边,中敷等他母亲去世后再具奏。

古文:已,释为民。

现代文:后来,把他释放为民。

古文:景帝立,起户部左侍郎兼太子宾客。

现代文:景帝即位后,起用他为户部左侍郎兼太子宾客。

古文:时方用兵,论功行赏无虚日。

现代文:当时正在用兵,每天都在论功行赏。

古文:中敷言府库财有限,宜撙节以备缓急。

现代文:中敷说府库财物有限,应节制以备缓急之用。

古文:帝嘉纳。

现代文:皇上嘉许采纳了他的建议。

古文:致仕归,卒。

现代文:景泰四年,中敷去世。

古文:张凤,字子仪,安平人。

现代文:赠尚书。中敷个性淡泊,食不重味,为官五十年,家无余资。张凤,字子仪,安平人。

古文:父益,官给事中。

现代文:父亲张益,官任给事中。

古文:永乐八年从征漠北,殁于阵。

现代文:永乐八年,他从征漠北,阵亡。

古文:凤登宣德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现代文:张凤考中宣德二年进士,后被授予刑部主事。

古文:谳江西叛狱,平反数百人。

现代文:他审理江西反叛一案,平反了数百人。

古文:正统三年十二月,法司坐事尽系狱,遂擢凤本部右侍郎。

现代文:正统三年十二月,司法官员因犯了过失全被关进监狱,遂升张凤为本部右侍郎。

古文:以主事擢侍郎,前时未有也。

现代文:从主事升为侍郎,从前还没有过。

古文:明年命提督京仓。

现代文:第二年命他提督京师粮仓。

古文:六年改户部,寻调南京。

现代文:六年,把他改到户部,不久调往南京。

古文:适尚书久阙,凤遂掌部事。

现代文:正好尚书一职长期出缺,张凤于是掌管南京户部事务。

古文:贵州奏军卫乏粮,乞运龙江仓及两淮盐于镇远府易米。

现代文:贵州上奏说军卫缺粮,请求运龙江仓和两淮的盐到镇远府换米。

古文:凤以龙江盐杂泥沙,不堪易米给军,尽以淮盐予之,然后以闻。

现代文:张凤因龙江的盐杂有泥沙,不能换米来供给军队,便全部以淮盐来给他们,然后再上报。

古文:帝嘉赏。

现代文:皇上嘉奖了他。

古文:又言留都重地,宜岁储二百万石,为根本计。

现代文:他又说南京留都重地,应每年储存二百万石粮食,作根本打算。

古文:从之,遂为令。

现代文:皇上批准了,并定为法令。

古文:南京粮储,旧督以都御史,十二年冬命凤兼理。

现代文:南京的粮储,旧由都御史提督,十二年冬,命张凤兼理。

古文:廉谨善执法,号 板张 。

现代文:张凤谦谨,善于执法,号称 板张 。

古文:景泰二年进尚书。

现代文:景泰二年,他升为尚书。

古文:四年改兵部,参赞军务。

现代文:四年改任兵部尚书,参赞军务。

古文:户部尚书金濂卒,召凤代之。

现代文:户部尚书金濂去世,皇上召张凤回京取代他。

古文:时四方兵息,而灾伤特甚。帝屡诏宽恤。

现代文:当时四方战事平息,而灾荒却特别严重,皇上屡次下诏宽恤。

古文:凤偕廷臣议上十事,明年复先后议上八事,咸报可。

现代文:张凤与廷臣一同议上十项建议。第二年他又先后议上八项。回报都说可行。

古文:凤以灾伤蠲赋多,国用益诎,乃奏言: 国初天下田八百四十九万余顷,今数既减半,加以水旱停征,国用何以取给。

现代文:张凤因灾荒严重,国家减免的租税多,导致国家用度更加不足,便上奏说 :建国初期天下田地八百四十九万余顷,现在耕地数量已经减半,加上因水旱之灾而停征租税,国家开支到哪儿去支给?

古文:京畿及河南、山东无额田,甲方垦辟,乙即讦其漏赋。

现代文:京畿以及河南、山东没有税额的田地,甲方一开垦,乙方即揭发他漏税。

**古文:请准轻则征租,不惟永绝争端,亦且少助军国。 **

现代文:请批准轻额征税,这样不仅可以永绝争端,而且还可以稍稍助军国之用。

古文:报可。

现代文:回报说可行。

古文:给事中成章等劾凤擅更祖制,杨穟等复争之。

现代文:给事中成章等弹劾张凤擅自更改祖制,杨禾遂等人又极力论争。

古文:帝曰: 国初都江南,转输易。

现代文:皇上说 :建国初期定都江南,输运粮食容易。

**古文:今居极北,可守常制耶? **

现代文:现在定都极北之地,难道还能守常制吗?

古文:四方报凶荒者,凤请令御史勘实。

现代文:四方报告灾荒的,张凤请令御史调查核实。

古文:议者非之。

现代文:议论的人因此而非难他。

古文:英宗复辟,调南京户部,仍兼督粮储。

现代文:英宗复辟后,张凤调到南京户部,仍兼督粮储。

古文:五年二月卒。

现代文:五年二月,张凤去世。

古文:凤有孝行。性淳朴。

现代文:张凤有孝行,个性淳朴。

古文:故人死,聘其女为子妇,教其子而养其母终身。

现代文:有个故人死了,他聘其女儿为儿媳,教其儿子而奉养其母亲终身。

古文:同学友苏洪好面斥凤过,及为凤属官犹然。

现代文:同窗好友苏洪喜欢当面指责张凤的过失,到张凤当官后还是这样,但张凤都一如既往地对待他。

古文:凤待之如初,闻其贫,即赒给之。周瑄,字廷玉,阳曲人。

现代文:听说他贫寒,张凤立即接济他。周瑄,字廷玉,阳曲人。

古文:由乡举入国学。

现代文:由乡荐进入国子学。

古文:正统中,除刑部主事,善治狱。

现代文:正统年间,他被授予刑部主事,善于处理法律案件。

古文:十三年迁员外郎。

现代文:十三年,升为员外郎。

古文:明年,帝北征。郎中当扈从者多托疾,瑄请行。

现代文:第二年,皇上北征,应当扈从圣驾的郎中多托病不去,周瑄请求随行。

古文:六师覆没,瑄被创归,擢署郎中。

现代文:六师覆没,周瑄受伤而回,升为代理郎中。

古文:校尉受赇纵盗,以仇人代。

现代文:有校尉受贿放了盗贼,而以仇人来代替。

古文:瑄辨雪之,抵校尉罪。

现代文:周瑄进行辩解,为他雪了冤,而将校尉抵罪。

古文:外郡送囚,一日至八百人。瑄虑其触热,三日决遣之殆尽。

现代文:外郡送来囚犯,一天达八百人,周瑄担心他们中暑,三天便审理遣送殆尽。

古文:景泰元年,以尚书王直荐,超拜刑部右侍郎。

现代文:景泰元年,因尚书王直的推荐,超升周瑄为刑部右侍郎。

古文:久之,出振顺天、河间饥。

现代文:后来,他出去赈济顺天、河间饥荒。

古文:未竣,而英宗复位。

现代文:还没办完,英宗已复位。

古文:有司请召还。不听。

现代文:有关官员请把他召回,皇上不听。

古文:复赐敕,令便宜处置。

现代文:又赐给他敕令,命他可以相机处置。

古文:瑄遍历所部,大举荒政,先后振饥民二十六万五千,给牛种各万余,奏行利民八事。

现代文:周瑄遍历所辖地区,大举救荒之政,先后赈济饥民二十六万五千人,发给耕牛种子各一万多,上奏实行利民八件事。

古文:事竣还,明年转左。

现代文:事情办完后回京,第二年转为左侍郎。

古文:帝方任门达、逯杲,数兴大狱。

现代文:皇上正信任门达、录杲,多次制造大案。

古文:瑄委曲开谕,多所救正,复饬诸郎毋避祸。

现代文:周瑄千方百计疏导,多有匡正,他还转告各郎官不要避祸。

古文:以故移部定罪者,不至冤滥。

现代文:因此移交刑部定罪的人,不至于滥被冤枉。

古文:官刑部久,属吏不敢欺。

现代文:他供职刑部岁久,属下官吏多不敢欺骗。

古文:意主宽恕,不为深文。

现代文:他主张宽恕,不苛刻地引用法律条文来定罪。

古文:同佐部者安化孔文英,为御史时按黄岩妖言狱,当坐者三千人,皆白其诬,独械首从一人论罪。

现代文:一同佐理部务的安化人孔文英,他任御史时曾审理黄岩妖言案,应当判罪的有三千人,孔文英说他们都是冤枉,结果只抓了首从一人定罪。

古文:及是居部,与瑄并称长者。

现代文:至此他与周瑄同在刑部,并称为长者。

古文:七年命瑄署掌工部事。

现代文:七年,命周瑄代理工部事务。

古文:瑄恬静淡荣利。

现代文:周瑄恬静,淡于名利。

古文:成化改元,为侍郎十六年矣,始迁右都御史。

现代文:成化改元时,他任侍郎已十六年了,才升为右都御史。

古文:督理南京粮储,捕惩作奸者数辈,宿弊为清。

现代文:他督理南京粮储时,捕捉惩治作奸者多人,清除了宿弊。

古文:凤阳、淮、徐饥,以瑄言发廪四十万以振。

现代文:凤阳、淮安、徐州闹饥荒,皇上据周瑄的建议发仓米四十万赈济。

古文:久之,迁南京刑部尚书。

现代文:后来,他升为南京刑部尚书。

古文:令诸司事不须勘者,毋出五日。狱无滞囚。

现代文:他命令各部门,凡是不需要调查的案情,不出五日必须处理完毕,因此监狱中没有滞留的囚犯。

**古文:暑疫,悉遣轻系者,曰: 召汝则至。 **

现代文:夏天发生瘟疫,他将犯轻罪的放出监狱,对他们说: 叫你们时再来。

古文:囚欢呼去,无失期者。

现代文:囚犯们欢呼而去,没有人误期回来。

古文:为尚书九载,屡疏乞休。久之乃得请。

现代文:他任尚书九年,多次上疏请求退休,过了好久才得到批准。

古文:家无田园,卜居南京。

现代文:他家中没有田园,择地居于南京。

古文:卒,赠太子少保,谥庄懿。

现代文:他去世后,赠太子少保,谥庄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