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四

古文:◎河渠六

现代文:河渠六

古文:○直省水利

现代文:直省水利

古文:三代疆理水土之制甚详。

现代文:三代划分治理山川的制度很详细。

古文:自井田废,沟遂堙,水常不得其治,於是穿凿渠塘井陂,以资灌溉。

现代文:自从井田制度废弃之后,田间水道完全堵塞,河水常常不能得到治理,于是开通渠塘井陂,用来供给灌溉。

古文:明初,太祖诏所在有司,民以水利条上者,即陈奏。

现代文:明朝初年,太祖诏令各地主管官吏,百姓因为水利备文向上陈述的,立即向皇帝上奏。

古文:越二十七年,特谕工部,陂塘湖堰可蓄泄以备旱潦者,皆因其地势修治之。

现代文:过了二十七年,又特意训谕工部,陂塘湖堰可以蓄积排放水流用来防备旱灾涝灾的,都顺着其地势修筑治理。

古文:乃分遣国子生及人材,遍诣天下,督修水利。

现代文:于是分别派遣国子生及有才能的人,普遍地前往全国各地,监督兴修水利。

古文:明年冬,郡邑交奏。

现代文:第二年冬,郡邑纷纷上奏。

古文:凡开塘堰四万九百八十七处,其恤民者至矣。

现代文:总共开通塘堰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他体恤百姓算是最周到了。

古文:嗣后有所兴筑,或役本境,或资邻封,或支官料,或采山场,或农隙鸠工,或随时集事,或遣大臣董成。

现代文:随后有所兴建,有的役使本境,有的靠邻县帮助,有的由官府供给材料,有的开采山场,有的农闲时聚集工役,有的随时完工,有的派遣大臣督促完成。

古文:终明世水政屡修,可具列云。

现代文:整个明朝水政多次整治,可以详尽地陈述于后。

古文:洪武元年修和州铜城堰闸,周回二百馀里。

现代文:洪武元年,修建和州铜城堰闸门,周围二百多里。

古文:四年修兴安灵渠,为陡渠者三十六。

现代文:四年,修建兴安灵渠,设置陡渠三十六处。

古文:渠水发海阳山,秦时凿,溉田万顷。

现代文:渠水发源于海阳山,秦朝时开通,灌溉田地上万顷。

古文:马援葺之,后圮。

现代文:马援曾经整治它,后来被毁坏。

古文:至是始复。

现代文:到适时纔修复。

古文:六年发松江、嘉兴民夫二万开上海胡家港,自海口至漕泾千二百馀丈,以通海船,且浚海盐澉浦。

现代文:六年,派遣松江、嘉兴民工二万人开通上海胡家港,从入海口到漕泾一千二百多丈,用来通行海船。并且疏浚海盐澉浦。

古文:八年开登州蓬莱阁河。

现代文:八年,开通登州蓬莱阁河河道。

古文:命耿炳文浚泾阳洪渠堰,溉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田二百馀里。

现代文:命令耿炳文浚通泾阳洪渠堰,灌溉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田地二百多里。

古文:九年修彭州都江堰。

现代文:九年,修筑彭州都江堰。

**古文:十二年,李文忠言: 陕西病咸卤,请穿渠城中,遥引龙首渠东注。 **

现代文:十二年,李文忠说: 陕西之地苦于盐咸,请求穿通水渠于城中,远远导引龙首渠往东灌注。

古文:从其请,甃以石。

现代文:依从他的请求,用石头砌成。

古文:十四年筑海盐海塘。

现代文:十四年,修筑海盐海堤。

古文:十七年筑磁州漳河决堤。

现代文:十七年,修筑磁州漳河溃决堤岸。

古文:决荆州岳山坝以灌民田。

现代文:掘荆州岳山坝来灌溉百姓田地。

古文:十九年筑长乐海堤。

现代文:十九年,修筑长乐沿海堤防。

古文:二十三年修崇明、海门决堤二万三千九百馀丈,役夫二十五万人。

现代文:二十三年,修筑崇明、海门演决堤岸二万三千九百多丈,役使人夫二十五万人。

**古文:四川永宁宣慰使言: 所辖水道百九十滩,江门大滩八十二,皆被石塞。 **

现代文:四川丞室宣慰使说: 所管辖的水道有一百九十滩,江门大滩八十二处,都被石头堵塞。

古文:诏景川侯曹震往疏之。

现代文:诏令景川侯曹震前去疏通它。

古文:二十四年修临海横山岭水闸,宁海、奉化海堤四千三百馀丈。

现代文:二十四年,修筑临海横山岭水闸,宁海、奉化沿海堤防四千三百多丈。

古文:筑上虞海堤四千丈,改建石闸。

现代文:修筑上虞沿海堤防四千丈,改建石闸门。

古文:浚定海、鄞二县东钱湖,灌田数万顷。

现代文:疏浚定海、鄞二县束钱湖,灌溉田地几万顷。

古文:二十五年凿溧阳银墅东坝河道,由十字港抵沙子河胭脂坝四千三百馀丈,役夫三十五万九千馀人。

现代文:二十五年,开通溧阳银墅束坝河道,从十字港到沙子河胭脂坝四千三百多丈,役使人夫三十五万九千多人。

**古文:二十七年浚山阳支家河,郁林州民言: 州南北二江相去二十馀里,乞凿通,设石陡诸闸。 **

现代文:二十七年,疏通山阳支家河。郁林州百姓说: 州内南北二江相距二十多里,请求凿通,设立石陡各闸门。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们的请求。

古文:二十九年修筑河南洛堤。

现代文:二十九年,修筑河南洛河堤岸。

古文:复兴安灵渠。

现代文:修复兴安灵渠。

古文:时尚书唐铎以军兴至其地,图渠状以闻。

现代文:当时,尚书唐铎因为用兵到了那个她方,将沟渠的形状绘成图让朝廷知道。

古文:请浚深广,通官舟以饷军。

现代文:请求挖深挖宽,通行官船来运送军粮供应军队。

古文:命御史严震直烧凿陡涧之石,饷道果通。

现代文:命令御史严震直烧灼开凿陡峭山涧的石头,运送粮饷的道路终于开通。

古文:三十一年,洪渠堰圮,复命耿炳文修治之。

现代文:三十一年,洪渠堰毁坏,又命令耿炳文修筑整治。

古文:且浚渠十万三千馀丈。

现代文:并且疏浚渠道十万三千多丈。

古文:建文四年疏吴淞江。

现代文:建文四年,疏通吴淞江。

古文:永乐元年,修安陆京山汉水塌岸,章丘漯河东堤,高密、濰决岸,安阳河堤,福山护城决堤,浙江赭山江塘,馀干龙窟坝塘岸,临颍褚河决口,濰县白浪河堤,潜山、怀宁陂堰,高要青岐、罗婆圩,通州徐灶、食利等港,平遥广济渠,句容杨家港、王旱圩等堤,肇庆、凤翔遥头冈决岸,南阳高家、屯头二堰及沙、澧等河堤,夏县古河决口三十馀里。

现代文:永乐元年,修筑安陆京山汉水溃塌的堤岸,章丘漯河东边的堤岸,高密、滩河溃决堤岸,安阳河堤岸,福山护城河溃决堤岸,浙江赭山江边堤防,余干龙窟坝堤岸,临颖褚河决口,滩县白浪河堤岸,潜山、怀宁陂池低坝,高要青岐、罗婆圩,通州徐灶、食利等港口,壬迁广济渠,句容杨家港、玉呈笪等堤岸,肇庆、凤翔迁头冈溃决堤岸,南阳高家、屯头二处低坝及沙、澧等河堤岸,夏县古河决口三十多里。

古文:修筑和州保大等圩百二十余里,蓄水陡门九。浚昌邑河渠五所,凿嘉定小横沥以通秦、赵二泾,浚昆山葫芦等河。

现代文:修筑和州保大等圩堤一百二十多里,蓄水陡门九处,疏通昌邑河渠五处,开通嘉定小横沥使接通秦、趟二水,疏通昆山葫芦等河道。

古文:命夏原吉治苏、松、嘉兴水患,浚华亭、上海运盐河,金山卫闸及漕泾分水港。

现代文:命令夏原吉治理苏州、松江、嘉兴水灾,疏通华亭、上海运盛河道,金山卫闸门及漕泾分水港口。

古文:原吉言: 浙西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嘉、湖、常颇高,环以太湖,绵亘五百里。

现代文:夏原吉说: 浙西各郡,苏州、松江处于最下游,嘉兴、湖州、常州略高,太湖环绕,绵延五百里。

古文:纳杭、湖、宣、歙溪涧之水,散注淀山诸湖,以入三泖。

现代文:容纳杭州、湖州、宣州、歙州溪沟之水,分散灌注于淀山各湖,而流入三泖。

古文:顷为浦港堙塞,涨溢害稼。

现代文:不久,被浦港堵塞,水涨泛滥危害庄稼。

古文:拯治之法,在浚吴淞诸浦。

现代文:拯救治理的办法,在于疏浚吴淞各处水渠。

古文:按吴淞江袤二百馀里,广百五十馀丈,西接太湖,东通海,前代常疏之。

现代文:按吴淞江长二百多里,宽一百五十多丈,往西连接太湖,往东通到大海,前代经常疏通它。

古文:然当潮汐之冲,旋疏旋塞。

现代文:然而,逭地方正当潮水的冲击,随即疏通随即堵塞。

古文:自吴江长桥抵下界浦,百二十馀里,水流虽通,实多窄浅。

现代文:从吴江长桥到下界浦,一百二十多里,水流虽然畅通,实际上多处狭窄水浅。

古文:从浦抵上海南仓浦口,百三十馀里,潮汐淤塞,已成平陆,氵艳沙游泥,难以施工。

现代文:从下界浦到上海南仓浦口,一百三十多里,潮水淤塞,已经成为平坦的陆地,流沙流泥,难以施工。

古文: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入海,常熟白茆港径入江,皆广川急流。

现代文:嘉定刘家港就是原来的娄江,径直流入大海,常熟白茆港径直流入大江,都是大河急流。

古文:宜疏吴淞南北两岸、安亭等浦,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二港,使其势分。

现代文:应当疏通吴淞南北两岸、安亭等处水沟,导引太湖各水流入刘家、白茆二港口,使其水势分碱。

古文: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今下流遏塞难浚。

现代文:松江大黄浦就是通到吴淞的重要水道,现在下游淤塞难以疏通。

古文:旁有范家浜,至南仓浦口径达海。

现代文:旁边有范家泪,刭南仓浦口径直到达大海。

古文:宜浚深阔,上接大黄浦,达泖湖之水,庶几复《禹贡》 三江入海 之旧。

现代文:应当挖深加宽,往上连接大黄浦,达于泖湖之水,差不多又恢复《禹贡》记载 三江流入大海,的旧道。

古文:水道既通,乃相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

现代文:水道已经畅通,然后察看地势,各自建立石闸门,按照一定的时间开关。

**古文:每岁水涸时,预修圩岸,以防暴流,则水患可息。 **

现代文:每年河水枯竭时:预先修筑圩岸,用来防御突然到来的水流,那么水灾就可以平息。

古文:帝命发民丁开浚。

现代文:皇帝命令派遣民工开挖疏浚。

古文:原吉昼夜徙步,以身先之,功遂成。

现代文:夏原吉日夜步行,用自身的行动作为表率,这项工程终于完成。

古文:二年,修泰州河塘万八千丈,兴化南北堤、泰兴沿江圩岸、六合瓜步等屯。

现代文:永乐二年,修筑泰州河堤一万八千丈,修筑兴化南北堤岸、泰兴沿江圩岸、六合瓜步等河港。

古文:浚丹徒通潮旧江,又修象山茭湖塘岸,海康、徐闻二县那隐坡、调黎等港堤岸,黄严混水等十五闸、六陡门,孟津河堤,分宜湖塘,武陟马田堤岸,香山竹径水陂,复兴安分水塘。

现代文:疏浚丹徒通往海边的旧河道,又修筑象山茭湖堤岸,海康、徐闻二县那隐坡、调黎等港口堤岸,黄岩混水等十五座闸门、六座陡门,孟津河堤,分宜湖堤,武陟马田堤岸,香山竹径水岸,修复兴安分水堤岸。

古文:兴安有江,源出海阳山。

现代文:兴安有江,源出海阳山。

古文:江中横筑石埭,分南北渠,溉民田甚溥。

现代文:江中横向修筑石堤,分成南北水渠,灌溉百姓田地非常广大。

古文:埭上叠石如鳞,以防冲溢。

现代文:堤上累积鳞片一样的石头,用来防止冲击泛滥。

古文:严震直撤石增埭,水迫无所泄,冲塘岸,尽趋北渠,南渠浅涩,民失利。

现代文:严震直撤除石头增筑堤岸,洪水逼近没有地方排放,冲破堤岸,全都直奔北渠,南渠水浅不畅通,百姓失去水的便利。

古文:至是修复如旧。

现代文:到这时,修复如原先那样。

古文:海门民请发淮安、苏、常民丁协修张墩港、东明港百馀里溃堤。

现代文:海门百姓请求调遣淮安、苏州、常州民工协助修筑张墩港、柬明港一百多里溃决堤岸。

**古文:帝曰: 三郡民方苦水患,不可重劳。 **

现代文:皇帝说: 三郡百姓正苦于水灾,不可以加重劳役。

古文:遣官行视,以扬州民协筑之。

现代文:派遣官吏巡行视察,用扬州民工协助修筑。

古文:当涂民言: 慈湖濒江,上通宣、歙,东抵丹阳湖,西接芜湖。

现代文:当涂百姓说: 慈湖靠近江边,往上通到宣州、歙县,往东到达丹阳湖,往西连接芜湖。

**古文:久雨浸淫,潮涨伤农,宜遣勘修筑。 **

现代文:长久下雨土地浸润,潮水泛滥伤害庄稼,应当派遣官吏勘测修治。

古文:帝从其请,且谕工部,安、徽、苏、松,浙江、江西、湖广,凡湖泊卑下,圩岸倾颓,亟督有司治之。

现代文:皇帝依从他们的请求,并且诏令工部,安庆、徽州、苏州、松江、浙江、江西、湖广凡是湖泊低下,圩岸倒塌之处,赶快督促主管部门治理它。

古文:夏原吉复奉命治水苏、松,尽通旧河港。

现代文:夏原吉又奉命到苏州、松江治理水患,使河水完全通到旧河港。

古文:又浚苏州千墩浦、致和塘、安亭、顾浦、陆皎浦、尤泾、黄泾共二万九千馀丈,松江大黄浦、赤雁浦、范家浜共万二千丈,以通太湖下流。

现代文:又疏浚苏州千墩浦、致和塘、安亭、顾浦、陆皎浦、尤泾、黄泾水道共计二万九千多丈,松江大黄浦、赤雁浦、范家浜水道共计一万二千丈,以通到太湖游。

古文:先是,修含山崇义堰。

现代文:在此之前,修筑含山崇义堰。

**古文:未几,和州民言: 铜城闸上抵巢湖,下扬子江,决圩岸七十馀处,乞修治。 **

现代文:不久,和州百姓说: 铜城闸往上到巢湖,往下通到扬子江,冲破圩岸七十多处,请求修筑整治。

**古文:其吏目张良兴又言: 水淹麻、澧二湖田五万馀顷,宜筑圩埂,起桃花桥,讫含山界三十里。 **

现代文:其州吏目张良兴又说: 河水淹没麻、澧二湖田地五万多顷,应该修筑圩埂,起于桃花桥,止于含山地界三十里。

古文:俱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提议。

古文:三年,修上虞曹娥江坝埂,温县驮坞村堤堰四千馀丈,南海卫莲塘、四会县鸦鹊水等堤岸,无为州周兴等乡及鹰扬卫乌江屯江岸。

现代文:永乐三年,修筑上虞曹娥江堤防,温县驮坞村堤坝四千多丈,南海卫莲塘、四会县鹅鹊水等堤岸,无为州周兴等乡以及鹰扬卫乌江屯江岸。

古文:筑昌黎及历城小清河决堤,应天新河口北岸,从大胜关抵江东驿三千三百丈。

现代文:修筑昌黎及历城小清河溃决堤岸,应天新河口北岸,从大胜关到江束驿三千三百丈。

古文:浚海州北旧河,上通高桥,下接临洪场及山阳运盐河十八里。

现代文:疏通海州北边旧河道,往上接通高桥,往下连接临洪场及山阳运盐河十八里。

古文:四年,修筑宣城十九圩,丰城穆湖圩岸,石首临江万石堤,溧水决圩。

现代文:永乐四年,修筑宣城十九处圩岸,以及丰城穆湖圩岸,石首临江万石堤,溧水溃决圩岸。

古文:修怀宁斗潭河、彭滩圩岸,顺天固安,保定荆岱,乐亭鲁家套、社河口,吉水刘家塘、云陂,江都刘家圩港。

现代文:修筑怀宁斗潭河、彭滩圩岸,顺天固安,保定剂岱,乐亭鲁家套、社河口,吉水刘家塘、云陂,江都刘家圩港口。

古文:筑湖广广济、武家穴等江岸。

现代文:修筑湖广广济武家穴等江岸。

古文:新建石头冈圩岸、江浦沿江堤。

现代文:新建石头冈圩岸、江浦沿江堤防。

古文:开泰州运盐河、普定秦潼河、西溪南仪阡三处河口,导流兴化、盐城界入海。

现代文:开通泰州运盐河、普定秦潼河、西溪南仪阡三处河口,导引流入兴化、盐城地界流入大海。

古文:浚常熟福山塘三十六里。

现代文:疏通常熟福山塘三十六里。

古文:五年,修长洲、吴江、昆山、华亭、钱塘、仁和、嘉兴堤岸,馀姚南湖坝,筑高要银冈、金山等溃堤,溉田五百馀顷。

现代文:永乐五年,修筑长洲、吴江、昆山、华亭、钱塘、仁和、嘉兴堤岸,余姚南湖堤坝,修筑高要银冈、金山等处溃决堤岸,灌溉田地五百多顷。

古文:治杭州江岸之沦者。

现代文:修治杭州江岸的沉没之处。

古文:六年浚浙江平阳县河。

现代文:六年,疏浚浙江平阳县河道。

古文:七年修安陆州渲马滩决岸、海盐石堤,筑泰兴拦江堤三千九百馀丈。

现代文:七年,修筑安陆州渲马滩溃决堤岸、海盐石堤,修筑泰兴拦江堤防三干九百多丈。

古文:且浚大港北淤河,抵县南,出大江,四千五百馀丈。

现代文:并且疏浚大港北边的淤塞河道,直到县南,到大江,四千五百多丈。

古文:八年修丹阳练湖塘,汝阳汝河堤岸,南陵野塘圩、蚌荡坝,松滋张家坑、何家洲堤岸,平度州濰水、浮糠河决口百十二,堤堰八千馀丈,吴江石塘官路桥梁。

现代文:八年,修筑丹阳练湖堤岸,汝阳汝河堤岸,南陵野塘圩、蚌荡坝,松滋张家坑、何家洲堤岸,平度州潍水、浮糠河决口一百一十二处,堤坝八千多丈,修筑吴江石塘官道的桥梁。

古文:九年,修安福丁陂等塘堰,安仁铙家陂、寿光堤,安陆京山景陵圩岸,长乐官塘,长洲至嘉兴石土塘桥路七十馀里,泄水洞百三十一处,监利车水堤四千四百馀丈,高安华陂屯陂堤,仁和、海宁、海盐土石塘岸万馀丈。

现代文:永乐九年,修筑安福丁陂等堤坝,安仁饶家陂、寿光堤,安陆京山景陵圩堤岸,长乐官塘,长洲到嘉兴石土堤岸桥梁道路七十多里,泄水洞一百三十一处,监利车水堤四千四百多丈,高安华陂屯陂堤,仁和、海宁、海盐土石堤岸一万多丈。

古文:筑沂州沭河口决岸,并瀹述阳述河。

现代文:修筑沂州沭河河口溃决坭岸,并且疏通沭阳沭河。

古文:筑直隶新城张村等口决堤,仁和黄濠塘岸三百馀丈,孙家围塘岸二十馀里。

现代文:修筑直隶新城张村等河口溃决堤岸,仁和黄濠塘堤岸三百多丈,孙家围堤岸二十多里。

古文:浚濰县干丹河、定襄故渠六十三里,引滹沱水灌田六百馀顷。

现代文:疏浚滩县干丹河、定襄旧渠道六十三里,导引滹沱水灌溉田地六百多顷。

古文:疏福山官渠,浚江阴青阳河道,邹平白条沟河三十馀里。

现代文:疏通福山官渠,疏浚江阴青阳河道,邹平白条沟河道三十多里。

古文:丽水民言: 县有通济渠,截松阳、遂昌诸溪水入焉。

现代文:丽水百姓说: 本县有通济渠,截住松阳、遂昌各处溪水流入其中。

古文:上、中、下三源,流四十八派,溉田二千馀顷。

现代文:上、中、下三水源,分流为四十八支流,灌溉田地二千多顷。

古文:上源民泄水自利,下源流绝,沙壅渠塞。

现代文:在上源的百姓排放渠水自然便利,下源渠水断流,泥沙堵塞渠道。

**古文:请修堤堰如旧。 **

现代文:请求如原先那样修筑堤岸。

古文:部议从之。

现代文:工部商议依从他们的请求。

古文:齐东知县张升言: 小清河洪水冲决,淹没诸盐场及青州田。

现代文:齐东知县张升说: 小清河被洪水冲决堤岸,淹没各处盐场及青州田地。

**古文:请浚上流,修长堤,使水行故道。 **

现代文:请求疏通上游,修筑长堤,使河水通行于故道。

古文:皇太子遣官经理之。

现代文:皇太子派遣官吏治理其河。

古文:鄜州民言: 洛水横决而西,冲塌州城东北隅。

现代文:墉州百姓说: 洛水从旁边溢出而向西,冲塌本州岛城墙东北角。

**古文:请浚故道,循州东山麓南流。 **

现代文:请求疏通故道,顺着州城束边的山脚往南流。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们的请求。

古文:十年,修浙江平阳捍潮堤岸,黄梅临江决岸百二十馀里,海门捍潮堤百三十里。

现代文:永乐十年,修筑浙江平阳抵御潮水的堤岸,黄梅临近江边的溃决堤岸一百二十多里,海门抵御潮水的堤岸一百三十里。

古文:筑新会圩岸二千馀丈,献县、饶阳恭俭等岸,安丘红河决岸,安州直亭等河决口八十九,华容、安津等堤决口四十六。

现代文:修筑新会圩岸二干多丈,献县、饶阳恭俭等堤岸,安丘红河溃决堤岸,安州直亭等河道决口八十九处,华容、安津等河堤决口四十六处。

古文:浚上海蟠龙江、濰县白浪河。

现代文:疏通上海蟠龙江、潍县白浪河。

古文:北京行太仆卿杨砥言: 吴桥、东光、兴济、交河及天津等卫屯田,雨水决堤伤稼。

现代文:北京行太仆卿杨砥说: 昱桥、柬光、兴济、交河及天津等卫屯田,暴雨洪水冲决堤岸损害庄稼。

古文:德州良店驿东南二十五里有黄河故道,与州南土河通。

现代文:德州良店驿东南二十五里有黄河故道,与州南边土河相通。

**古文:穿渠置闸,分杀水势,大为民便。 **

现代文:开通渠道建立闸门,分流减缓水势,极大地给百姓带来便利。

古文:命侍郎兰芳往理之。

现代文:命令侍郎蔺芳前去治理它。

古文:十一年,修芜湖陶辛、政和二圩,保定、文安二县河口决岸五十四,应天新河圩岸,天长福胜、戚家庄二塘,荥泽大滨河堤。

现代文:永乐十一年,修筑芜湖陶辛、政和二处圩岸,保定、文安二县河口溃决堤岸五十四处,应天新河圩岸,天长福胜、戚家庄二处堤岸,荣泽大滨河堤岸。

古文:浚昆山太平河。

现代文:疏通昆山太平河。

古文:十二年修凤阳安丰塘水门十六座及牛角坝、新仓铺塌岸,武陟郭村、马曲堤岸,聊城龙湾河,濮州红船口,范县曹村河堤岸。

现代文:十二年,修筑凤阳安丰塘水门十六座及牛角坝、新仓铺倒塌堤岸,武陟郭村、马曲堤岸,聊城龙湾河,濮州红船口,范县曹村河堤岸。

古文:筑三河决堤。

现代文:修筑三绦河流的溃决堤岸。

古文:浚海州官河二百四十里。

现代文:疏通海州官河二百四十里。

**古文:解州民言: 临晋涑水河逆流,决姚暹渠堰,入砂地,淹民田,将及盐池。 **

现代文:解州百姓说: 临晋涑水河河水倒流,冲决姚暹渠堤堰,流入沙地,淹没百姓田地,将要殃及盐池。

**古文:寻又言: 硝池水溢,决豁口,入盐池。 **

现代文:不久又说: 硝池河水泛滥,冲决豁口,流入盐池。

古文:以涑水渠、姚暹渠并流,故命官修筑如其请。

现代文:因为涑水渠、姚暹渠合流,所以命令官吏依照他们的请求修筑。

古文:十三年,修兴济决岸、南京羽林右卫刁家圩屯田堤。

现代文:永乐十三年,修筑兴济溃决堤岸、南京羽林右卫刁家圩屯田堤岸。

古文:吴江县丞李升言: 苏、松水患,太湖为甚,急宜泄其下流。

现代文:吴江县丞李升说: 苏州、松江遭受水灾,太湖就更严重,应当赶快排放其下游河水。

古文:若常熟白茆诸港,昆山千墩等河,长洲十八都港汊,吴县、无锡近湖河道,皆宜循其故迹,浚而深之。

现代文:像常熟白茆各港,昆山千墩等河,长洲十八都港汊,吴县、无锡靠近湖边河道,都应当沿着其旧有的故道,疏浚而又使其加深。

古文:乃修蔡泾等闸,候潮来往,以时启闭。

现代文:因而修筑蔡泾等闸门,根据潮水来去,按照一定的时间开关。

**古文:则泛滥可免,而民获耕种之利。 **

现代文:那么,洪水泛滥就可以避免,因而百姓获得耕种的好处。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主张。

古文:十五年修固安孙家口及临漳固冢堤岸。

现代文:十五年,修筑固安孙家口及临漳固冢堤岸。

古文:十六年,修魏县决岸。

现代文:十六年,修筑魏县溃决堤岸。

古文:十七年,萧山民言: 境内河渠四十五里,溉田万顷,比年淤塞。

现代文:永乐十七年,萧山百姓说: 境内河流与渠道四十五里,灌溉田地上万顷,近年被淤塞。

**古文:乞疏浚,仍置闸钱清小江坝东,庶旱潦无忧。 **

现代文:请求疏浚,仍然在钱清小江坝柬面建立闸门,差不多就没有旱涝灾害的忧虑。

古文:山东新城民言: 县东郑黄沟源出淄川,下流壅沮,霖潦妨农。

现代文:山东新城百姓说: 县柬郑黄沟源出于淄川,下游堵塞,久雨积水妨害农业。

**古文:陈家庄南有乾河,上与沟接,下通乌江,乞浚治。 **

现代文:陈家庄南有干河,往上与护城河连接,往下通到乌江,请求疏通治理。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主张。

**古文:十八年,海宁诸县民言: 潮没海塘二千六百馀丈,延及吴家等坝。 **

现代文:十八年,海宁各县百姓说: 潮水淹没海岸二干六百多丈,连及吴家等堤坝。

古文:通政岳福亦言: 仁和、海宁坏长降等坝,沦海千五百馀丈。

现代文:通政岳福也说: 仁和、海宁之水毁坏长降等堤坝,沉没于海一千五百多丈。

古文:东岸赭山、严门山、蜀山旧有海道,淤绝久,故西岸潮愈猛。

现代文:东岸赭山、岩门山、蜀山原先有海运之道,淤塞阻断了很久,因此西岸潮水更加汹涌。

**古文:乞以军民修筑。 **

现代文:请求使用军队和百姓来修筑。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建议。

古文:明年修海宁等县塘岸。

现代文:第二年,修筑海宁等县堤岸。

古文:二十一年,修嘉定抵松江潮圮圩岸五千馀丈、交耻顺化卫决堤百馀丈。

现代文:永乐二十一年,修筑嘉定到松江被潮水冲毁的圩岸五千多丈、交肚顺化卫溃决堤岸一百多丈。

古文:文水民言: 文谷山常稔渠分引文谷河流,袤三十馀里,灌田。

现代文:文水百姓说: 文谷山常稔渠分流导引文谷河流,长三十多里,灌溉田地。

**古文:今河溃泄水。 **

现代文:现在,河流冲破堤防泄漏河水。

古文:从其奏,葺治之。

现代文:依从他们的奏请,治理这条河道。

古文:二十二年,修临海广济河闸。

现代文:三十二年,修建临海广济河闸门。

古文:洪熙元年修黄岩滨海闸坝。视永乐初,增府判一员,专其事。

现代文:洪熙元年,修筑黄岩靠近海边的闸门和堤坝照永乐年初,增设府判一员,专门管理这件事。

古文:修献县、铙阳恭俭堤及窑堤口。

现代文:修筑献县、饶阳恭俭堤及窑堤口。

古文:宣德二年,浙江归安知县华嵩言: 泾阳洪渠堰溉五县田八千四百馀顷。

现代文:宣德二年,浙江归安知县华嵩说: 泾阳洪渠堰灌溉五县田地八千四百多顷。

古文:洪武时,长兴侯耿炳文前后修浚,未久堰坏。

现代文:洪武年间,长兴侯耿炳文先后修筑疏浚,没有多久,堤岸被毁坏。

古文:永乐间,老人徐龄言於朝,遣官修筑,会营造不果。

现代文:永乐年间,老人徐龄向朝廷建议,派遣官吏修筑,正值营建宫室最终没有实施。

**古文:乞专命大臣起军夫协治。 **

现代文:请求专门命令大臣组织兵士协助治理。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建议。

古文:三年修灌县都江等堰四十四。

现代文:三年,修筑灌县都江等堰四十四处。

**古文:临海民言: 胡巉诸闸潴水灌田,近年闸坏而金鳌、大浦、湖涞、举屿等河遂皆壅阻,乞为开筑。 **

现代文:临海百姓说: 胡巉各处闸门蓄水灌溉田地,近年来,闸门被毁坏,因此金鳌、大浦、湖沫、举屿等河道就都被堵塞,请求给予开通修筑。

**古文:帝曰: 水利急务,使民自诉於朝,此守令不得人尔。 **

现代文:皇帝说: 水利是紧急的事情,让百姓自己告诉朝廷,这是地方官吏没有选到贤人担任而已。

古文:命工部即饬郡县秋收起工。

现代文:命令工部立刻敕令郡县,秋收后开始动工。

**古文:仍诏天下: 凡水利当兴者,有司即举行,毋缓视。 **

现代文:仍然诏令天下: 凡是水利应当兴建的地方,有关部门即刻施行,不要延缓。

古文:巡按江西御史许胜言: 南昌瑞河两岸低洼,多良田。

现代文:巡按江西御史许胜说: 南昌瑞河两岸低下,多有良田。

古文:洪武间修筑,水不为患。

现代文:洪武年间修筑,河水不造成灾难。

古文:比年水溢,岸圮二十馀处。

现代文:近年来河水泛滥,堤岸倒塌二十多处。

古文:丰城安沙绳湾圩岸三千六百馀丈,永乐间水冲,改修百三十馀丈。

现代文:丰城安沙绳湾圩岸三千六百多丈,永乐年间被河水冲毁,改修一百三十多丈。

古文:近者久雨,江涨堤坏。

现代文:近来久雨,江水泛滥堤岸冲坏。

**古文:乞敕有司募夫修理。 **

现代文:请求诏令主管官吏招募役夫进行修筑治理。

古文:中书舍人陆伯伦言: 常熟七浦塘东西百里,灌常熟、昆山田,岁租二十馀万石。

现代文:中书舍人陆伯伦说: 常熟七浦塘东西相距一百里,灌溉常熟、昆山田地,每年租税二十多万石。

**古文:乞听民自浚之。 **

现代文:请求允许百姓自行疏浚。

古文:皆诏可。

现代文:全都韶令许可。

古文:四年,修献县柳林口堤岸。

现代文:宣德四年,修筑献县柳林口堤岸。

古文:潜江民言: 蚌湖、阳湖皆临襄河,水涨岸决,害荆州三卫、荆门、江陵诸州县官民屯田无算。

现代文:港江百姓说: 蚌湖、阳湖都临近襄河,洪水泛滥堤岸演决,危害剂州三卫、剂门、江陵各州县官府和百姓的屯田不可计算。

古文:乞发军民筑治。

现代文:请求派遣军队和百姓修筑治理。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们的请求。

古文:福清民言: 光贤里官民田百馀顷,堤障海水。

现代文:福清百姓说: 光贤里有官府和百姓的田地一百多顷,有堤防阻挡海水。

古文:堤坏久,田尽荒。

现代文:堤防毁坏了很久,田地全部荒废。

**古文:永乐中,尝命修治,迄今未举,民不得耕。 **

现代文:永乐年间,曾经命令修筑治理,到现在还没有施行,百姓不能耕种。

古文:帝责有司亟治,而谕尚书吴中严饬郡邑,陂池堤堰及时修浚,慢者治以罪。

现代文:皇帝责令主管部门赶快治理,又诏令尚书吴中严厉敕令府县,池塘堤坝及时修筑疏浚,怠慢的人以罪惩处。

古文:五年,巡抚侍郎成均言: 海盐去海二里,石嵌土岸二千四百馀丈,水啮其石,皆已刓敝。

现代文:宣德五年,巡抚侍郎成均说: 海盐距离海边=里,用石头镶嵌土岸二千四百多丈,海水侵蚀土岸上的石头,全都已经损坏。

古文:议筑新石於岸内,而存其旧者以为外障。

现代文:建议在土岸里面修筑新石堤,而保存其原来的土岸把它作为外部屏障。

**古文:乞如洪武中令嘉、严、绍三府协夫举工。 **

现代文:请求像洪武年间那样,命令嘉、严、绍三府协助役夫施工。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请求。

古文:六年,修浏阳、广济诸县堤堰,丰城西北临江石堤及西南七圩坝,石首临江三堤。

现代文:宣德六年,修筑浏阳、广济各县堤坝水堰,以及丰城西北靠近江边的石堤及西南的七圩坝,石首靠近江边的三处堤防。

古文:浚馀姚旧河池。

现代文:疏浚余姚原先的护城河。

古文:巡抚侍郎周忱言: 溧水永丰圩周围八十馀里,环以丹阳、石臼诸湖。

现代文:巡抚侍郎周忱说: 溧水永丰圩周围八十多里,环绕丹阳、石臼各湖。

古文:旧筑埂坝,通陟门石塔,农甚利之。

现代文:原先修筑堤坝,通到陟门石塔,对农业非常有利。

**古文:今颓败,请葺治。 **

现代文:现在已经垮塌毁坏,请求整治。

古文:教谕唐敏言: 常熟耿泾塘,南接梅里,通昆承湖,北达大江。

现代文:教谕唐敏说: 常熟耿泾塘,往南连接梅里,通到昆承湖,往北到达大江。

古文:洪武中,浚以溉田。

现代文:洪武年间,疏浚来灌溉田地。

**古文:今壅阻,请疏导。 **

现代文:现在已经堵塞,请求疏通。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请求。

古文:七年,修眉州新津通济堰。

现代文:宣德七年,修筑眉州新津通济堰。

古文:堰水出彭山,分十六渠,溉田二万五千馀亩。

现代文:堰水出于彭山,分为十六条沟渠,灌溉田地二万五千多亩。

古文:河东盐运使言: 盐池近地姚暹河,流入五星湖转黄流河,两岸洼下。

现代文:河东盐运使说: 盐池附近的姚暹河,流入五星湖转入黄流河,两岸地势低下。

古文:比岁雨溢水涨,冲至解州。

现代文:近年雨水过多洪水泛滥,冲到解州。

古文:浪益急,遂溃南岸,没民田三十馀里,盐池护堤皆坏。

现代文:波浪更加急速,于是冲破南岸,淹没百姓田地三十多里,盐池护堤都被毁坏。

古文:复因下流涑水河高,壅淤逆流,姚暹以决。

现代文:又因下游涑水河河道高,致使河道淤塞河水倒流,姚暹因此溃决。

**古文:乞起民夫疏瀹。 **

现代文:请求征发民工疏通。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主张。

古文:苏州知府况钟言: 苏、松、嘉、湖湖有六,曰太湖、庞山、阳城、沙湖、昆承、尚湖。

现代文:苏州知府况锺说: 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有湖六处,叫做太湖、庞山、阳城、沙湖、昆承、尚湖。

古文:永乐初,夏原吉浚导,今复淤。

现代文:永乐初年,夏原吉疏通,现在又淤塞。

**古文:乞遣大臣疏浚。 **

现代文:请派遣大臣疏浚。

古文:乃命周忱与钟治之。

现代文:于是命令周忱舆况锺治理它。

古文:是岁,汾河骤溢,败太原堤。

现代文:这年,汾河突然泛滥,毁坏太原堤防。

古文:镇守都司李谦、巡按御史徐杰以便宜修治,然后驰奏。

现代文:镇守都司李谦、巡按御史徐杰根据形势进行修整治理,然后迅速上奏。

古文:帝嘉奖之。

现代文:皇帝嘉奖他们。

古文:八年,葺湖广偏桥卫高陂石洞,完县南关旧河。

现代文:宣德八年,修整湖广偏桥卫高处堤岸石洞,以及完县南门旧河道。

古文:复和州铜城堰闸。

现代文:修复和州铜城堰闸门。

古文:修安阳广惠等渠,磁州滏阳河、五爪济民渠。

现代文:修治安阳广惠等渠道,磁州滏阳河、五爪济民渠。

古文:九年修江陵枝江沿江堤岸。

现代文:九年,修筑江陵枝江沿江堤岸。

古文:筑蓟州决岸。

现代文:修筑蓟州溃决的堤岸。

古文:毁苏、松民私筑堤堰。十年筑海盐潮决海塘千五百馀丈。

现代文:撤除苏州、松江百姓私自修筑的堤坝十年,修筑海盐被潮水冲破的海岸一千五百多丈。

古文:主事沈中言: 山阴西小江,上通金、严,下接三江海口,引诸暨、浦江、义乌诸湖水以通舟。

现代文:主事沈中说: 山阴西小江,往上通到金、严,往下连接三江入海口,导引诸暨、浦江、义乌各处湖水来通行船只。

**古文:江口近淤,宜筑临浦戚堰障诸湖水,俾仍出小江。 **

现代文:江口近来被淤塞,应当修筑临浦戚堰来阻拦各处湖水,使其依然出于小江。

古文:诏部覆夺。

现代文:诏令工部审核定夺。

古文:正统元年,修吉安沿江堤。

现代文:正统元年,修筑吉安沿江堤岸。

古文:筑海阳、登云、都云、步村等决堤。

现代文:修筑海阳、登云、都云、步村等溃决的堤岸。

古文:浚陕西西安灞桥河。

现代文:疏通陕西西安灞桥河。

古文:二年筑蠡县王家等决口。

现代文:二年,修筑蠡县王家等决口。

古文:修新会鸾台山至瓦塘浦颓岸,江陵、松滋、公安、石首、潜江、监利近江决堤。

现代文:修筑新会鸾台山到瓦塘浦垮塌的堤岸,江陵、松滋、公安、石首、潜江、监利靠近长江的溃决河堤。

古文:又修湖广老龙堤,以为汉水所溃也。

现代文:又修筑湖广老龙堤,因为堤是被汉水所冲破。

古文:三年疏泰兴顺德乡三渠,引湖溉田;潞州永禄等沟渠二十八道,通於漳河。

现代文:三年,疏通泰兴顺德乡三条沟渠,导引湖水灌溉田地;潞州永禄等沟渠二十八条,通流于漳河。

古文:四年修容城杜村口堤。

现代文:四年,修筑容城杜村口堤岸。

古文:设正阳门外减水河,并疏城内沟渠。

现代文:建立正阳门外碱水河,并且疏通城内沟渠。

古文:荆州民言: 城西江水高城十馀丈,霖潦坏堤,水即灌城。

现代文:荆州百姓说: 城西长江水高于城墙十多丈,如果久雨积水毁坏堤岸,洪水立即灌于城中。

**古文:请先事修治。 **

现代文:请事先进行整治。

古文:宁夏巡抚都御史金濂言: 镇有五渠,资以行溉,今明沙州七星、汉伯、石灰三渠久塞。

现代文:宁夏巡抚都御史金濂说: 该镇有五条渠道,用来供给实施灌溉,现在,明沙州七星、汉伯、石灰三条渠道长期堵塞。

**古文:请用夫四万疏浚,溉芜田千三百馀顷。 **

现代文:请使用役夫四万人进行疏浚,可灌溉荒废的田地一千三百多顷。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部依从他们的主张。

古文:五年,修太湖堤,海盐海岸,南京上中下新河及济川卫新江口防水堤,漷县、南宫诸堤。

现代文:正统五年,修筑太湖堤岸,海盐海岸,南京上中下新河及济川卫新江口防水河堤,椁县、南宫各处堤岸。

古文:筑顺天、河间及容城杜村口、郎家口决堤。

现代文:修筑顺天、河间及容城杜村口、郎家口溃决堤岸。

古文:塞海宁蛎岩决堤口。

现代文:堵塞海宁蛎岩溃决的堤口。

古文:浚盐城伍祐、新兴二场运河。

现代文:疏浚盐城伍佑、新兴二处运输河道。

古文:初,溧水有镇曰广通,其西固城湖入大江,东则三塔堰河入太湖。

现代文:原先,溧水有镇叫做广通,其西边的固城湖流入大江,束边则是三塔堰河流入太湖。

古文:中间相距十五里,洪武中凿以通舟。

现代文:中间相距十五里,洪武年间,开通它来通行船只。

古文:县地稍洼,而湖纳宁国、广德诸水,遇潦即溢,乃筑坝於镇以御之,而堰水不能至坝下。

现代文:县治地势稍微低下,而湖容纳宁国、广德各河水,遇到大雨就泛滥,于是,在其镇建筑堤坝,用来防御溢水的危害,但是,堰河水不能流到堤坝之下。

古文:是岁,改筑坝於叶家桥。

现代文:这一年,在叶家桥改筑堤坝。

古文:胭脂河者,溧水入秦淮道也。

现代文:胭脂河,是溧水流入秦淮水道。

古文:苏、松船皆由以达,沙石壅塞,因并浚之。

现代文:苏州、松江的船只都经由这里到达,沙石堵塞其道,因此一起疏通它。

古文:山阳泾河坝,上接漕河,下达盐城,旧置绞关以通舟,岁久且敝,又恐盗泄水利,遂筑塞河口。

现代文:山阳泾河坝,往上连接漕河,往下到达盐城,原壳,建立绞关来通行船只,年岁太久将要损坏,又担心私自排放水利设施积蓄的水,于是堵塞河口。

古文:是岁,从民请,修坝并复绞关。

现代文:这一年,依从百姓的请求,修筑堤坝,并且恢复绞关。

古文:六年,造宣武门东城河南岸桥。

现代文:正统六年,修建宣武门东边护城河南岸的桥梁。

古文:修江米巷玉河桥及堤,并浚京城西南河。

现代文:修筑江米巷玉河桥以及堤防,并且疏通京城西南的河道。

古文:筑丰城沙月诸河堤、芜湖陶辛圩新埂。

现代文:修筑丰城沙月等河道堤防、芜湖陶辛圩新堤。

古文:浚海宁官河及花塘河、硖石桥塘河,筑瓦石堰二所。

现代文:疏通海宁官河以及花塘河、破石桥塘河,修筑瓦石水坝二处。

古文:疏南京江洲,杀其水势,以便修筑塌岸。

现代文:疏浚南京长江中的小洲,减缓其水势,以便于修筑溃塌堤岸。

古文:高邮知州韩简言: 官河上下二闸皆圮,河亦不通,且子婴沟塞,减水阴洞闭,致旱涝无所济。

现代文:高邮知州韩简说: 官河上下二闸门都被毁坏,河道也不畅通,而且子婴沟堵塞,减水暗洞闭塞不通,致使旱滂之时没有调济功用。

**古文:俱乞浚治。 **

现代文:都请疏浚整治。

古文:诏部核实以行。

现代文:诏令工部核实以后施行。

古文:七年,修江西广昌江岸、萧山长山浦海塘、彭山通济堰。

现代文:正统七年,修筑江西广昌江边堤岸、萧山长山浦海边堤防、彭山通济堰。

古文:筑南京浦子口、大胜关堤,九江及武昌临江塌岸。

现代文:修筑南京浦子口、大胜关堤防,九江及武昌临近长江的溃塌的堤岸。

古文:浚江陵、荆门、潜江淤沙三十馀里。

现代文:疏通江陵、荆门、潜江淤积泥沙三十多里。

古文:八年修兰溪卸桥浦口堤,弋阳官陂三所。

现代文:八年,修筑兰溪卸桥浦口堤防,弋阳官家陂塘三处。

古文:浚南京城河。

现代文:疏通南京护城河。

古文:九年,修德州耿家湾等堤岸、杞县离沟堤。

现代文:正统九年,修筑德州耿家湾等处堤岸、杞县离沟堤岸。

古文:筑容城杜村堤决口。

现代文:堵塞容城杜村堤岸决口。

古文:易上虞菱湖土坝为石闸。挑无锡里谷、苏塘、华港、上村、李走马塘诸河,东南接苏州苑山湖塘,北通扬子江,西接新兴河,引水灌田。

现代文:改上虞菱湖土坝为石闸,挖通无锡里谷、苏塘、华港、上村、李走马塘各河道,往东南连接苏州苑山湖塘,往北通到扬子江,往西连接新兴河,导引河水灌溉田地。

古文:浚杞县牛墓冈旧河,武进太平、永兴二河。

现代文:疏通杞县牛墓冈旧河道,武进太平、永兴二河。

古文:疏海盐永安河,茶市院新泾、陶泾塘诸河。

现代文:疏通海盐永安河,茶市院新泾、陶泾塘等河道。

古文:都御史陈镒言: 朝邑多沙硷,难耕。

现代文:都御史陈镒说: 朝邑多沙碱之地,难于耕种。

**古文:县治洛河,与渭水通,请穿渠灌之。 **

现代文:其县治在洛河,与渭水相通,请求开通水渠灌注于其中。

**古文:新安民言: 城南长沟河,西通徐、漕二水,东连雄县直沽,沙土淤塞,请发丁夫疏浚。 **

现代文:新安百姓说: 城南长沟河,往西通到徐、漕二水,往东连接雄县直沽,被沙土淤塞,请派遣役夫疏通。

古文:海阳民萧瑶言: 县有长溪,源出山麓,流抵海口,周袤潮郡,故登隆等都俱置沟通溉。

现代文:海阳百姓萧瑶说: 县中有长溪,源出山脚,流到入海口,围绕着潮郡,所以登隆等都全部设置沟渠通水灌溉。

古文:惟隆津等都陆野绝水,岁旱无所赖。

现代文:只有隆津等都陆地田野没有水源,每年干旱无所依赖。

**古文:乞开沟如登隆。 **

现代文:请求像登隆那样开通沟渠。

古文:长乐民刘彦梁言: 严湖二十馀里,南接稠溪,西通倒流溪,可备旱溢。又有张塘涵、塘前涵、大塘涵、陈塘港,其利如严湖。

现代文:长乐百姓刘彦梁说: 严湖二十多里,往南连接稠庵溪,往西通到倒流溪,可以防备旱灾和水灾又有张塘涵、塘前涵、大塘涵、陈塘港,它带来的利益与严湖带给百姓的利益一样。

**古文:乞令有司疏浚。 **

现代文:请求命令主管部门疏浚。

古文:广济民言: 县与邻邑黄梅,岁运粮三万石於望牛墩。

现代文:广济百姓说: 县与邻邑黄梅,每年运送军粮三万石到望牛墩。

古文:小车盘剥,不堪其劳。

现代文:再用小车上下搬运,不能经受其劳苦。

古文:连城湖港廖家口有沟抵墩前,淤浅不能行船。

现代文:连城湖港廖家口有水沟通到望牛墩前,淤塞水浅,不能通行船只。

**古文:请与黄梅合力浚通,以便水运。 **

现代文:请求与黄梅共同出力疏通,以便于水运。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请求。

古文:十一年,修洞庭湖堤。

现代文:正统十一年,修筑洞庭湖堤岸。

古文:筑登州河岸。

现代文:修筑登州河岸。

古文:浚通州金沙场八里河,以通运渠。

现代文:疏通通州金沙场八里河,使运输渠道畅通。

古文:任丘民言: 凌城港去县二十五里,内有定安桥河,北十八里通流,东七里沙塞。

现代文:任丘百姓说: 凌城港距离县城二十五里,内有定安桥河,往北十八里通流水,往东七里被泥沙淤塞。

**古文:宜疏通与港相接。入直沽张家湾。 **

现代文:应当疏通与港口连接,流入直沽张家湾。

古文:巡抚周忱言: 应天、镇江、太平、宁国诸府,旧有石臼等湖。

现代文:巡抚周忱说: 应天、镇江、太平、宁国等府,原先有石臼等湖。

古文:其中沟港,岁办鱼课。

现代文:其中沟渠小河,每年交纳鱼业赋税。

古文:其外平圩浅滩,听民牧放孳畜、采掘菱藕,不许种耕。

现代文:外面平圩浅滩,听任百姓放牧繁殖牲畜、采挖菱角莲耦,不许耕种。

古文:故山溪水涨,有所宣泄。

现代文:所以溪沟洪水泛滥,有地方排放。

**古文:近者富豪筑圩田,遏湖水,每遇泛溢,害即及民,宜悉禁革。 **

现代文:近来,有钱有势的人修筑圩田,阻止湖水,每遇泛滥,危害就殃及百姓,应当全部禁止和撤除。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建议。

古文:十二年,疏平度州大湾口河道,荆州公安门外河,以便公安、石首诸县输纳。

现代文:正统十二年,疏通平度州大湾口河道,剂州公安城门外河道,以便于公安、石首各县缴纳粮食。

古文:浙江听选官王信言: 绍兴东小江,南通诸暨七十二湖,西通钱塘江。

现代文:浙江听选官王信说: 绍兴束小江,往南通到诸暨七十二湖,往西通到钱塘江。

古文:近为潮水涌塞,江与田平,舟不能行,久雨水溢,邻田辄受其害。

现代文:近来被潮水涌来充塞,江水与田地齐平,船不能通行,久雨河水泛滥,相邻的田地便遭受其害。

**古文:乞发丁夫疏浚。 **

现代文:请派遣役夫疏浚。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请求。

古文:十三年,筑宁夏汉、唐坝决口。

现代文:至统十三年,堵塞宁夏汉、唐拦河坝决口。

古文:疏山西涑水河、南海县通海泉源。

现代文:疏通山西涑水河、南海县通海泉源头。

古文:凿宣府城濠,引城北山水入南城大河。

现代文:开凿宣府护城河,导引城北山水流入南城大河。

古文:湖广五开卫言: 卫与苗接,山路峻险。

现代文:湖广五开卫说: 卫与苗地相连,山路陡峭险峻。

**古文:去卫三十里有水通靖州江,乱石沙滩,请疏以便输运。 **

现代文:离卫三十里有河流通到靖州江,乱石沙滩,请求疏通以便利于运输。

古文:云南邓川州言: 本州民田与大理卫屯田接壤湖畔,每岁雨水沙土壅淤,禾苗淹没。

现代文:云南邓川州说: 本州岛百姓田地与大理卫屯田在湖畔接壤,每年雨水冲刷泥沙淤积,禾苗被淹没。

**古文:乞命州卫军民疏治。 **

现代文:请命令州卫驻军和百姓进行疏浚治理。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意见。

古文:十四年,浚南海潘埇堤岸,置水闸。

现代文:正统十四年,疏浚南海潘塥堤岸,建立拦水闸门。

古文:和州民言: 州有姥镇河,上通麻、澧二湖,下接牛屯大河,长七十里许,广八丈。

现代文:和州百姓说: 州内有姥镇河,往上通到麻、澧二湖,往下连接牛屯大河,长七十里左右,宽八丈。

古文:又有张家沟,连铜城闸,通大江,长减姥镇之半,广如之,灌溉降福等七十馀圩及南京诸卫屯田,近年河溃闸圮,率皆淤塞。

现代文:又有张家沟,连接铜城闱,通到大江,长度是姥镇河的一半,宽与其相同,灌溉降福等七十多处圩田及南京各驻军屯田。近年,河堤溃决闸门毁坏,大都被淤塞。

**古文:请兴役疏浚,仍於姥镇、丰山嘴、叶公坡各建闸以备旱涝。 **

现代文:请求兴起工役进行疏浚,仍然在姥镇、丰山嘴、叶公坡各处建立闸门来防备旱涝灾害。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建议。

古文:景泰元年,筑丹阳甘露等坝。

现代文:景泰元年,修筑丹阳甘露等拦河坝。

古文:二年修玉河东、西堤。

现代文:二年,修筑玉河东西两岸河堤。

古文:浚安定门东城河,永嘉三十六都河,常熟顾新塘,南至当湖,北至扬子江。

现代文:疏通安定门束城河道,以及永嘉三十六都河道,常熟顾新塘,往南到达当湖,往北到达扬子江。

古文:三年修泰和信丰堤。

现代文:三年,修筑泰和信丰堤。

古文:筑延安、绥德决河,绵州西岔河通江堤岸。

现代文:堵塞延安、绥德溃决河口,绵州西岔河通到江边的堤岸。

古文:浚常熟七浦塘,剑州海子。

现代文:疏浚常熟七浦塘,剑州海子。

古文:疏孟渎河浜泾十一。

现代文:疏通孟渎河小河沟十一处。

**古文:工部言: 海盐石塘十八里,潮水冲决,浮土修筑,不能久。 **

现代文:工部说: 海盐石堤十八里,被潮水冲破,用疏松的细土修筑,不能持久。

古文:诏别筑石塘捍之。

现代文:下诏另外修筑石堤来护卫它。

古文:四年,浚江阴顺塘河十馀里,东接永利仓大河,西通夏港及扬子江。

现代文:景泰四年,疏浚江阴顺塘河十多里,往东连接永利仓大河,往西通到夏港及扬子江。

古文:云南总兵官沐璘言: 城东有水南流,源发邵甸,会九十九泉为一,抵松花坝分为二支:一绕金马山麓,入滇池;一从黑窑村流至云泽桥,亦入滇池。

现代文:云南总兵官沐璘说: 城束有水往南流,水源发端于邵甸,汇合九十九条泉水为一河,到达松花坝分为二支河:一支环绕金马山山脚,流入滇池;一支从黑窑村流到云泽桥,也流入滇池。

古文:旧於下流筑堰,溉军民田数十万顷,霖潦无所泄。

现代文:原先在下游修筑拦河堰,灌溉军队和百姓的田地数十万顷,久雨积水没有地方排放。

**古文:请令受利之家,自造石闸,启闭以时。 **

现代文:请让受到利益的人家,自己建造石闸门,按照一定的时间开关。

古文:报可。

现代文:报告得到许可。

古文:五年疏灵宝黎园庄渠,通鸿泸涧,溉田万顷。

现代文:五年,疏通垒童鍪园庄渠,通到鸿泸涧,灌溉田地上万顷。

古文:六年浚华容杜预渠,通运船入江,避洞庭险。

现代文:六年,疏通华容杜预渠,通运轮船只进入长江,避开洞庭的危险。

古文:修容城白沟河杜村口、固安杨家等口决堤。

现代文:修筑容城白沟河杜村口、固安杨家等河口的溃决堤岸。

古文:七年,尚书孙原贞言: 杭州西湖旧有二闸,近皆倾圮,湖遂淤塞。

现代文:景泰七年,尚书孙原贞说: 杭州西湖原来有两座闸门,近来全都倒塌,湖于是淤塞。

古文:按宋苏轼云 杭本江海故地,水泉碱苦。

现代文:按宋朝苏轼说: 杭州本来就是江海故地,泉水咸苦。

**古文:自唐李泌引湖水入城为六井,然后井邑日富,不可许人佃种。 **

现代文:自从唐李泌导引湖水流入城内焉六处水井,然后,城乡一天天富裕,不准许人们租种。

**古文:周淙亦言: 西湖贵深阔。 **

现代文:周淙也说: 西湖的可贵在于水深湖宽。

古文:因招兵二百,专一捞湖。

现代文:于是,招集兵士二百人,专门捞取湖中淤泥。

古文:其后,豪户复请佃,湖日益填塞,大旱水涸。

现代文:这以后,有钱有势的人家又请求租种,其湖一天天更加淤塞,遇到大旱湖水干涸。

古文:诏郡守赵与亹开浚,芰荷茭荡悉去,杭民以利。

现代文:韶令郡守赵与葱开挖疏浚,其中菱角、莲藕、茭白全部除去,杭州百姓因此而获利。

古文:此前代经理西湖大略也。

现代文:这是前代人治理西湖的大致办法。

古文:其后,势豪侵占无已,湖小浅狭,闸石毁坏。

现代文:这以后,被有钱有势的人侵占不停,其湖变小水浅狭窄,石闱门被毁坏。

古文:今民田无灌溉资,官河亦涩阻。

现代文:现在,百姓田地无法提供灌溉,官府的河道也不通畅。

**古文:乞敕有司兴浚,禁侵占以利军民。 **

现代文:请敕令有关部门发动疏浚,严禁侵占以有利于军队和百姓。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意见。

古文:天顺二年,修彭县万工堰,灌田千馀顷。

现代文:天顺二年,修筑彭县万工堰,灌溉田地一千多顷。

古文:五年,佥事李观言: 泾水出泾阳仲山谷,道高陵,至栎阳入渭,袤二百里。

现代文:五年,愈事李观说: 泾水出于泾阳仲山谷,经过高陵,到达梁阳流入渭河,南北相距二百里。

古文:汉开渠溉田,宋、元俱设官主之。

现代文:汉朝开通沟渠灌溉田地,宋、丞二朝都设立官员掌管这事。

**古文:今虽有瓠口郑、白二渠,而堤堰摧决,沟洫壅潴,民弗蒙利。 **

现代文:现在虽然有瓠口郑、白二沟渠,然而堤坝被毁坏,田间水道被堵塞,百姓不能蒙受利益。

古文:乃命有司浚之。

现代文:于是命令主管官吏疏通它。

古文:八年,永平民言: 漆河绕城西南流入海,城趾皆石,故水不能决。

现代文:天顺八年,永平百姓说, 漆河环绕城墙西南流入大海,城墙地基都是石头,所以,河水不能使其渍决。

古文:其馀则沙土易溃,前人於东北筑土堤,西南甓岸。

现代文:其余则是沙土容易溃决,前人在其东北修筑土堤,西南修筑砖石堤岸。

**古文:今岁久日塌,宜作堤於东流,横以激之,使合西流,庶无荡析患。 **

现代文:现在,时间久了一天天垮塌,应当在向东的水流修筑堤防,横向来阻拦水流,使其汇合向西的水流,差不多就没有了荡涤离析的灾难。

古文:都御史项忠言: 泾阳之瓠口郑、白二渠,引泾水溉田数万顷,至元犹溉八千顷。

现代文:都御史项忠说: 泾阳的瓠口郑、白二渠道,导引泾水灌溉田地几万顷,到元朝时还灌溉八千顷。

古文:其后渠日浅,利因以废。

现代文:这以后,渠道一天天变浅,有利条件因此而废弃。

古文:宣德初,遣官修凿,亩收四三石。

现代文:宣德初年,派遣官吏修治开通,每亩收粮三四石。

古文:无何复塞,渠旁之田,遇旱为赤地。

现代文:没有多久又被堵塞,渠道两旁的田地,遇到干旱就变为赤地。

古文:泾阳、醴泉、三原、高陵皆患苦之。

现代文:泾阳、醴泉、三原、高陵全都受其灾患。

古文:昨请於泾水上源龙潭左侧疏浚,讫旧渠口,寻以诏例停止。

现代文:过去,请求在泾水上游源头龙潭左侧进行疏浚,直到旧渠口,不久,皇帝诏令全部停止。

古文:今宜毕其役。

现代文:现在应当完成其工役。

古文:西安城西井泉碱苦,饮者辄病。

现代文:西安城西井下泉水既咸又苦,饮用此水的人就生病。

古文:龙首渠引水七十里,修筑不易,且利止及城东。

现代文:龙首渠引水七十里,修筑很不容易,并且,有利之处只到达城束。

**古文:西南皂河去城一舍许,可凿,令引水与龙首渠会,则居民尽利。 **

现代文:西南的皂河距城三十里左右,可以凿通,让引来的水与龙首渠汇合,那么,居住在周围的百姓全都获得好处。

古文:邳州知州孟琳言: 榆行诸社俱临沂河,久雨岸崩二十八处,低田尽淹。

现代文:邳州知州孟琳说: 榆行各社全都靠近沂河,长时间下雨使堤岸毁坏二十八处,低处田地全被淹没。

古文:乞与修筑。

现代文:请求给予修筑。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请求。

古文:成化二年,修寿州安丰塘。

现代文:成化二年,修筑寿州安丰塘。

古文:四年,疏石州城河。

现代文:四年,疏通石州护城河。

古文:六年,修平湖周家泾及独山海塘。

现代文:六年,修筑平湖周家泾及独山海岸。

古文:七年,潮决钱塘江岸及山阴、会稽、萧山、上虞,乍浦、沥海二所,钱清诸场。

现代文:七年,潮水冲决钱塘江堤岸及山阴、会稽、萧山、上虞等地,和乍浦、沥海二所,以及塑遭各场。

古文:命侍郎李颙修筑。

现代文:命令侍郎李颐进行惨筑。

古文:八年,堤襄阳决岸。

现代文:八年,在襄阳溃决河岸筑堤。

古文:十年,廷臣会议:江浦北城圩古沟,北通滁河浦子口;城东黑水泉古沟,南入大江。

现代文:十年,朝廷大臣会合商议,江浦城北圩旧沟渠,往北通到滁河浦子口;城柬黑水泉旧沟渠,往南流入大江。

古文:二沟相望,冈垅中截。

现代文:两条沟渠相对,山冈从中拦截。

古文:宜凿通成河,旱引涝泄。

现代文:应当开通成为河道,旱时引水灌注,滂时开闸排放。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主张。

古文:十一年,浚杭州钱塘门故渠,左属涌金门,建桥闸以蓄湖水。

现代文:成化十一年,疏浚杭州钱塘门旧渠道,往左连接涌金门,建立桥闸来蓄积湖水。

古文:巡抚都御史牟俸言: 山东小清河,上接济南趵突诸泉,下通乐安沿海高家港盐场。

现代文:巡抚都御史牟俸说: 山东小清河,往上连接济南趵突各处泉水,往下通到乐安海边高家港盐场。

古文:大清河,上接东平坎河诸泉,下通滨州海丰、利津,沿海富国盐场。

现代文:大清河,往上连接束平坎河各处泉水,往下通到滨州海丰、利津,海边富国盥场。

古文:淤塞,苦盘剥,雨水又患淹没。

现代文:河道淤塞,苦于搬运装卸,又担忧下雨被水淹没。

**古文:劝农参政唐虞浚河造闸,请令兼治水利。 **

现代文:劝农参政唐演疏通河道建立闸门,请命令他同时整治水利工程。

古文:诏可。

现代文:诏令许可。

古文:十二年,巡按御史许进言: 河西十五卫,东起庄浪,西抵肃州,绵亘几二千里,所资水利多夺於势豪。

现代文:成化十二年,巡按御史许进说: 河西十五卫,束起于庄浪,西到肃州,连绵不断将近二千里,所凭借的水利设施多数被有钱有势的人所强占。

**古文:宜设官专理。 **

现代文:应当设置官吏专门进行治理。

古文:诏屯田佥事兼之。

现代文:诏令屯田愈事兼管这件事。

古文:十四年,俸言: 直隶苏、松与浙西各府,频年旱涝,缘周环太湖,乃东南最洼地,而苏、松尤最下之冲。

现代文:成化十四年,牟俸说: 直隶苏州、松江与浙西各府,连年旱滂,因为四周环绕太湖,是东南最低下的地方,而且,苏州、松江更是最低下的地方。

古文:故每逢积雨,众水奔溃,湖泖涨漫,淹没无际。

现代文:所以每次遭逢久雨,众水奔流冲破堤防,湖泊上涨泛滥,淹没的土地无边无际。

古文:按太湖即古震泽,上纳嘉、湖、宣、歙诸州之水,下通娄、东、吴淞三江之流,东江今不复见,娄、淞入海故迹具存。

现代文:按,太湖就是原先的震泽,往上容纳嘉、湖、宣、歙各州之河水,往下通到娄、束、吴淞三江之水,束江现在不能再见到,娄江、吴淞江流入大海的故道都还存在。

古文:其地势与常熟福山、白茆二塘俱能导太湖入江海,使民无垫溺,而土可耕种,历代开浚具有成法。

现代文:其地势与常熟福山、白茆二塘都能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江大海,使百姓不再淹没在水中,而且土地可以耕种,历代开掘疏浚都有现成的办法。

古文:本朝亦常命官修治,不得其要。

现代文:本朝也常常命令官吏修建治理,但没有得到治理的关键。

古文:而滨湖豪家尽将淤滩栽莳为利。

现代文:而靠近湖边有钱有势的人家完全把淤积成的滩地用来栽种谋取利益。

古文:治水官不悉利害,率於泄处置石梁,壅土为道,或虑盗船往来,则钉木为栅。

现代文:治水官吏不知道利与害,都在排水处建立石桥,堆积泥土成为道路,有的担心盗贼的船只往来,就用木绦钉成栅栏。

古文:以致水道堙塞,公私交病。

现代文:因此导致水道堵塞,公家和私人同时受害。

**古文:请择大臣深知水利者专理之,设提督水利分司一员随时修理,则水势疏通,东南厚利也。 **

现代文:请求选择大臣中深知水利的人专门治理它,设立提督水利分司一员随时修建治理,则水势疏通,东南多有刹。

古文:帝即令俸兼领水利,听所浚筑。

现代文:皇帝就命令牟俸兼任治理水利之职,听凭疏浚修筑。

古文:功成,乃专设分司。

现代文:工程完成,就专门设立分司。

古文:十五年,修南京内外河道。

现代文:成化十五年,修筑南京内外河道。

古文:十八年,浚云南东西二沟,自松华坝黑龙潭抵西南柳坝南村,灌田数万顷。

现代文:十八年,疏浚云南东西二沟,从松华坝黑龙潭到西南柳坝南村,灌溉田地几万顷。

古文:修居庸关水关、城券及隘口水门四十九,楼铺、墩台百二。

现代文:修筑居庸关水关、城门拱券及隘口水门四十九处,楼铺、墩台一百零二处。

古文:二十年,修嘉兴等六府海田堤岸,特选京堂官往督之。

现代文:二十年,修筑嘉兴等六府海田堤岸,特地派遣京堂官前往督促这件事。

古文:二十二年,浚南京中下二新河。

现代文:二十二年,疏通南京中下二新河。

古文:弘治三年,从巡抚都御史丘鼐言,设官专领灌县都江堰。

现代文:弘治三年,依从巡抚都御史丘鼐的计策,设立官职专门治理灌县都江堰。

古文:六年,敕抚民参政朱瑄浚河南伊、洛,彰德高平、万金,怀庆广济,南阳召公等渠,汝宁桃陂等堰。

现代文:六年,敕令抚民参政朱坛疏通河南伊河、洛河,彰德高平、万金,怀庆广济,南阳召公等渠道,汝宁桃陂等水堰。

古文:七年,浚南京天、潮二河,备军卫屯田水利。

现代文:弘治七年,疏浚南京天、潮二河,满足卫所屯田水利。

古文:七月命侍郎徐贯与都御史何鉴经理浙西水利。

现代文:七月,命令侍郎徐贯与都御史何鉴治理浙西水利。

古文:明年四月告成。

现代文:第二年四月宣告成功。

古文:贯初奉命,奏以主事祝萃自随。

现代文:徐贯刚刚接受使命时,奏请令主事祝萃跟随自己。

古文:萃乘小舟究悉源委。

现代文:祝萃乘着小船探求了解水的源委。

古文:贯乃令苏州通判张旻疏各河港水,潴之大坝。

现代文:徐贯然后命令苏州通判张曼疏通各河港之水,蓄积于大坝。

古文:旋开白茆港沙面,乘潮退,决大坝水冲激之,沙泥刷尽。

现代文:随即开挖白茆港浮沙,趁潮水退落,打开大坝之水冲击它,泥沙被冲刷干净。

古文:潮水荡激,日益阔深,水达海无阻。

现代文:潮水震荡冲击,一天天加宽加深,河水达于大海不受阻碍。

古文:又令浙江参政周季麟修嘉兴旧堤三十馀里,易之以石,增缮湖州长兴堤岸七十馀里。

现代文:又命令浙江参政周季麟修筑嘉兴旧堤三十多里,用石堤代替土堤,增修湖州长兴堤岸七十多里。

古文:贯乃上言: 东南财赋所出,而水患为多。

现代文:徐贯于是上奏说: 东南是财赋征收所出之地,然而水灾太多。

古文:永乐初,命夏原吉疏浚。

现代文:永乐初年,命令夏原吉疏浚。

古文:时以吴淞江氵艳沙浮荡,未克施工。

现代文:当时,因为吴淞江浮沙流动,不能施工。

古文:迨今九十馀年,港浦愈塞。

现代文:到现在九十多年,河港沟渠更加堵塞。

古文:臣督官行视,浚吴江长桥,导太湖散入淀山、阳城、昆承等湖泖。

现代文:臣监督官吏巡行视察,疏通吴江长桥,导引太湖分散流入淀山、阳城、昆承等湖荡。

古文:复开吴淞江并大石、赵屯等浦,泄氵殿山湖水,由吴淞江以达於海。

现代文:又开通吴淞江同大石、趟屯等沟渠,排放淀山湖湖水,经由吴淞江然后到达大海。

古文:开白茆港白鱼洪、鲇鱼口,泄昆承湖水,由白茆港以注於江。

现代文:开通白茆港白鱼洪、鲇鱼口,排放昆承湖湖水,经由白茆港然后灌注到大江。

古文:开斜堰、七铺、盐铁等塘,泄阳城湖水,由七丫港以达於海。

现代文:开通斜堰、七铺、盐铁等池塘排放阳城湖湖水,经由七丫港然后到达大海。

古文:下流疏通,不复壅塞。

现代文:下游疏通,不再堵塞。

古文:乃开湖州之溇泾,泄西湖、天目、安吉诸山之水,自西南入於太湖。

现代文:于是,开通湖州的漠泾,排放西湖、天目、安吉各山之水,从西南流入太湖。

古文:开常州之百渎,泄溧阳、镇江、练湖之水,自西北入於太湖。

现代文:开通常州的百渎,排放溧阳、镇江、练湖之水,从西北流入太湖。

古文:又开诸陡门,泄漕河之水,由江阴以入於大江。

现代文:又打开各陡门,排放漕河之水,经由江阴然后流入大江。

**古文:上流亦通,不复堙滞。 **

现代文:上游也畅通,不再堵塞滞留。

古文:是役也,修浚河、港、泾、渎、湖、塘、陡门、堤岸百三十五道,役夫二十馀万,祝萃之功多焉。

现代文:这次工程,修建和疏通河、港、泾、渎、湖、塘、陡门、堤岸一百三十五道,使用民夫二十多万,祝萃的功劳大啊。

古文:巡抚都御史王珣言: 宁夏古渠三道,东汉、中唐并通。

现代文:巡抚都御史王殉说: 宁夏往昔有水渠三道,束汉、中唐全都畅通。

古文:惟西一渠傍山,长三百馀里,广二十馀丈,两岸危峻,汉、唐旧迹俱堙。

现代文:只有西边一道水渠傍着大山,长三百多里,宽二十多丈,两岸危险高峻,汉、唐旧迹全被淹没。

古文:宜发卒浚凿,引水下流。

现代文:应当派遣兵士疏通,引水下流。

古文:即以土筑东岸,建营堡屯兵以遏寇冲。

现代文:即用泥土修筑柬岸,建造营堡驻扎军队来防止盗贼侵犯。

**古文:请帑银三万两,并灵州六年盐课,以给其费。 **

现代文:请支库银三万两,以及灵州六年的盐税,用来供给其耗费。

古文:又请於灵州金积山河,开渠灌田,给军民佃种。

现代文:又请求在灵州金积山河口,开通水渠灌溉田地,给予军队和百姓租种。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请求。

古文:十八年,修筑常熟塘坝,自尚湖口抵江,及黄、泗等浦,新庄等沙三十馀处。

现代文:弘治十八年,修筑常熟堤坝,从尚湖口到长江,及黄、泗等浦,新庄等沙滩三十多处。

古文:浚杭州西湖。

现代文:疏浚杭州西湖。

古文:正德七年,修广平滏阳河口堤岸。

现代文:正德七年,修筑广平滏阳河口堤岸。

古文:十四年浚南京新江口右河。

现代文:十四年,疏浚南京新江口右边河道。

古文:十五年,御史成英言: 应天等卫屯田在江北滁、和、六合者,地势低,屡为水败。

现代文:十五年,御史成英说: 应天等卫屯田在长江北边的滁、和、六合等县,地势低下,多次被洪水毁坏。

**古文:从金城港抵浊河达乌江三十馀里,因旧迹浚之,则水势泄而屯田利。 **

现代文:从金城港至浊河到达迭辽三十多里,顺着旧河道疏浚它,那么水势就能排放而屯田有利。

古文:诏可。

现代文:诏令许可。

古文:嘉靖元年,筑浚束鹿、肥乡、献、魏堤渠。

现代文:嘉靖元年,修筑疏浚束鹿、肥乡、献、魏的堤防和沟渠。

古文:初,苏、松水道尽为势家所据。

现代文:原来,苏州、松江的水道全被有钱有势的人家所占据。

古文:巡抚李充嗣画水为井地,示开凿法,户占一区,计工刻日。

现代文:巡抚李充嗣将水道划分成井田一样的地区,告示开通的办法,每户人家占据一个地区,计算工作量限定时间。

古文:造浚川爬,用巨筏数百,曳木齿,随潮进退,击汰泥沙。

现代文:制造浚川爬,用巨大木筏几百个,拖着木齿,随着潮水进退,敲打除去泥沙。

古文:置小艇百馀,尾铁帚以导之。

现代文:购置小船一百多只,船尾安装铁扫帚来疏浚它。

古文:浚故道,穿新渠,巨浦支流,罔不灌注。

现代文:疏通旧河道,开通新水渠,大的水沟支流,无不使水灌注。

古文:帝嘉其劳,赉以银币。

现代文:皇帝嘉奖他的功劳,用银两彩帛赐予他。

古文:二年,修德胜门东、朝阳门北城垣河道,筑仪真、江都官塘五区。

现代文:二年,修建德胜门束、朝阳门北城墙护城河河道,修筑仪真、江都官塘五处。

古文:十年,工部郎中陆时雍言: 良乡卢沟河,涿州琉璃、胡良二河,新城、雄县白沟河,河间沙河,青县滹沱河,下流皆淤。

现代文:嘉靖十年,工部郎中陆时雍说: 良乡卢沟河,涿州琉璃、胡良二河,新城、雄县白沟河,河问沙河,青县滹沱河,下游全都淤塞。

**古文:宜以时浚,使达於海。 **

现代文:应当按季筛疏浚,使通达大海。

古文:诏巡抚议之。

现代文:诏令巡抚商议这件事情。

古文:十一年,太仆卿何栋勘畿封河患有二。

现代文:十一年,太仆卿何栋勘测京畿内河水造成的灾害有二。

古文:一论滹沱河。

现代文:一是评论滹沱河。

古文:其一言: 真定鸭、沙、磁三河,俱发源五台。

现代文:其中之一说: 真定的鸭、沙、磁三河,都发源于五台山。

古文:会诸支水,抵唐河兰家圈,合流入河间。

现代文:汇合各支流,到达唐河蔺家圈,汇合流入河间。

古文:东南经任丘、霸州、天津入海,此故道也。

现代文:往东南经过任丘、霸州、天津流入大海,这是故道。

古文:河间东南高,东北下,故水决兰家口,而肃宁、新安皆罹其害。

现代文:河间东南高,东北低,所以河水冲破蔺家口,因此,肃宁、新安都遭受其灾祸。

古文:宜筑决口,浚故道。

现代文:应当填塞决口,疏浚故道。

古文:涿州胡良河,自拒马分流,至州东入浑河。

现代文:涿州胡良河,从拒马分流,到州束流入浑河。

古文:良乡琉璃河,发源磁家务,潜入地中,至良乡东入浑河。

现代文:良乡琉璃河,发源于磁家务,成暗流入地中,到良乡往东流入浑河。

古文:比者浑河壅塞,二河不流。

现代文:近来浑河堵塞,二河之水不流。

**古文:然下流淤沙仅四五里,请亟浚之。 **

现代文:然而,下游淤积的泥沙只有四五里,请求赶快疏浚它。

古文:部覆允行。

现代文:工部回复允许施行。

古文:郎中徐元祉受命振灾,上言: 河本以泄水,今反下壅;淀本以潴水,今反上溢。

现代文:郎中徐元祉接受使命赈济灾民,上奏说: 河道本来是用来排放河水,现在反而堵塞;湖泊本来是用来蓄积湖水,现在反而向上泛滥。

古文:故畿辅常苦水,顺天利害相半,真定利多於害,保定害多於利,河间全受其害。

现代文:所以,京都附近常常苦于水灾,顺天水带来的利与害各占一半,到真定则利多于害,保定害多于利,河间全受其害。

古文:弘、正间,尝筑长堤,排决口,旋即溃败。

现代文:弘治、正德年间,曾经修筑长堤,消除决口,随即溃堤毁坏。

古文:今惟疏浚可施,其策凡六。

现代文:现在,只有疏浚可以施行,其办法有六条。

古文:一浚本河,俾河身宽邃。

现代文:一是疏通河干,使河床宽阔深邃。

古文:九河自山西来者,南合滹沱而不侵真定诸郡,北合白沟而不侵保定诸郡。

现代文:九河从山西来的,往南汇合滹沱而不侵犯真定各郡,往北汇合白沟而不侵犯保定各郡。

古文:此第一义也。

现代文:这是首要的办法。

古文:一浚支河。

现代文:二是疏浚支河。

古文:令九河之流,经大清河,从紫城口入;经文都村,从涅槃口入;经白洋淀,从兰家口入;经章哥洼,从杨村河入。

现代文:使九河之水,经过大清河,从紫城口流入;经过文都村,从涅盘口流入;经过白洋淀,从蔺家口流入;经过章哥洼,从杨村河流入。

古文:直遂以纳细流,水力分矣。

现代文:直的通道用来容纳细小水流,水力就分散了。

古文:一浚决河。

现代文:三是疏浚溃决河道。

古文:九河安流时,本支二河可受,遇涨则岸口四冲。

现代文:九河安静流动之时,主流支流可以容纳,遇到涨水,堤岸河口就遭受四方冲击。

古文:宜每冲量存一口,复浚令合成一渠,以杀湍急,备淫溢。

现代文:应当在每一冲击之地酌量保留一个河口,再疏浚使其合成为一条水渠,用来减缓湍急的水流,防止泛滥。

古文:一浚淀河。

现代文:四是疏浚浅水湖泊。

古文:令淀淀相通,达於本支二河,使下有所泄。

现代文:让湖泊与湖泊相通,到达主流和支流,使下游有地方排放。

古文:一浚淤河。

现代文:五是疏浚淤塞河道。

古文:九河东逝,悉由故道,高者下,下者通。

现代文:九阿往东奔流,全部经由故道,高的地方使其低下,低下之处使其畅通。

古文:占据曲防者抵罪。

现代文:占据并乱设堤防的人,应受到相应的惩罚。

古文:一浚下河。

现代文:六是疏浚下游河道。

古文:九河一出青县,一出丁字沽,二流相匝於苑家口。

现代文:九河一出青县,一出丁字沽,二流互相环绕于苑家旦。

**古文:故施工必自苑家口始,渐有成效,然后次第举行,庶减诸郡水害。 **

现代文:所以,施工必须从苑家口开始,渐渐地就有成效,然后依次施行,也许可以减轻各郡的水害。

古文:帝嘉纳之。

现代文:皇帝赞许并采纳他的主张。

古文:明年,香河郭家庄自开新河一道,长百七十丈,阔五十丈,近旧河十里馀。

现代文:第二年,香河郭家庄自开新河一道,长一百七十丈,宽五十丈,靠近旧河十里多。

古文:诏河官亟缮治。

现代文:诏令治河官吏赶快整治。

古文:十三年,巡抚都御史周金言: 兰家圈决口,塞之则东溢,病河间;不塞则东流渐淤,病保定。

现代文:嘉靖十三年,巡抚都御史周金说: 蔺家圈决口,堵塞它就往东泛滥,危害河问;不堵塞就往东流而逐渐淤塞,危害保定。

**古文:宜存决口而浚广新河,使水东北平流,无壅涸患。 **

现代文:应当保留决口然后挖宽新河,使河水往东北平稳流行,没有堵塞干涸的灾害。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主张。

古文:二十四年,浚南京后湖。

现代文:嘉靖二十四年,疏通南京后湖。

古文:初,胡体乾按吴,以松江泛溢,进六策: 曰开川,曰浚湖,曰杀上流之势,曰决下流之壑,曰排潮涨之沙,曰立治田之规。

现代文:原先,胡体干巡按吴江,因为松江泛滥,进献六种治理办法:叫做开通河道、疏浚湖底;削减上游的水势、开通下游的水道、排除潮水泛滥时淤积的泥沙、建立治理田地的法度。

古文:是年,吕光洵按吴,复奏苏、松水利五事:

现代文:这年,吕光洵巡按吴江,又上奏苏州、松江水利工程五件事:

古文:一曰广疏浚以备潴泄。

现代文:一是广泛疏浚,以预备蓄水和排水。

古文:三吴泽国,西南受太湖诸泽,水势尤卑。

现代文:三吴是水乡之地,西南容纳太湖各湖泽,水势尤其低下。

古文:东北际海,冈陇之地,视西南特高。

现代文:东北靠近大海,冈陇之地,比照西南特别高。

古文:高苦旱,卑苦涝。

现代文:地势高苦于干旱,地势低苦于水滂。

古文:昔人於下流疏为塘浦,导诸湖水北入江,东入海,又引江潮流衍於冈陇外。潴泄有法,水旱无患。

现代文:从前,人们在下游开挖成池塘沟渠,导引各湖水往北流入长江,往东流入大海,又导引入江潮水广泛流布于冈陇之外蓄水排水有法度,发生水灾旱灾没有忧虑。

古文:比来纵浦横塘,多堙不治,惟黄浦、刘河二江颇通。

现代文:近来,纵横的沟渠池塘,多被堵塞不去修治,祇有黄浦、刘河二江很畅通。

古文:然太湖之水源多势盛,二江不足以泄之。

现代文:然而,太湖之水水源多水势盛大,二江不能满足于排放它。

古文:冈陇支河又多壅绝,无以资灌溉。

现代文:冈陇支河又多被堵塞断流,不能用来供给灌溉。

古文:於是高下俱病,岁常告灾。

现代文:于是,地势高和地势低都受害,每年经常报告灾祸。

古文:宜先度要害,於氵殿山等茭芦地,导太湖水散入阳城、昆承、三泖等湖。

现代文:应当首先测量关键之处,在淀山等茭白芦苇之地,导引太湖水分散流入阳城、昆承、三泖等湖。

古文:又开吴淞江及大石、赵屯等浦,泄淀山之水以达於海。

现代文:又开通吴淞江及大石、趟屯等沟渠,排放淀山之水使到达大海。

古文:浚白茆、鲇鱼诸口,泄昆承之水以注於江。

现代文:疏通白茆、鲇鱼各河口,排放昆承的水使灌注于大江。

古文:开七浦、盐铁等塘,泄阳城之水以达於江。

现代文:开通七浦、盐铁等水塘,排放阳城之水使到达大江。

古文:又导田间之水,悉入小浦,以纳大浦,使流者皆有所归,潴者皆有所泄。

现代文:又导引田问之水,全部流入小沟渠,然后引入大沟渠,使流动的水都有地方归依,蓄积的水都有地方排放。

古文:则下流之地治,而涝无所忧矣。

现代文:那磨下游之地得到治理水滂发生也用不着忧虑了。

古文:乃浚艾祁、通波以溉青浦,浚顾浦、吴塘以溉嘉定,浚大瓦等浦以溉昆山之东,浚许浦等塘以溉常熟之北,浚臧村等港以溉金坛,浚澡港等河以溉武进。

现代文:于是,疏浚艾祁、通波以便灌溉青浦,疏浚颅浦、吴塘以便灌溉嘉定,疏浚大瓦等沟渠以便灌溉昆山之束,疏浚许浦等水塘以便灌溉常熟之北,疏浚臧村等港汊以便灌溉金坛,疏浚澡港等河道以便灌溉武进。

古文:凡陇冈支河堙塞不治者,皆浚之深广,使复其旧。

现代文:凡是冈陇支河被堵塞没有修治的地方,都把它挖深加宽,使恢复其原先的水道。

古文:则上流之地亦治,而旱无所忧矣。

现代文:那么上游之地也得到治理,干旱发生也用不着忧虑了。

古文:此三吴水利之经也。

现代文:这是三吴水利工程的根本途径。

古文:一曰修圩岸以固横流。

现代文:二是修筑圩岸,用来阻塞泛滥之水。

古文:苏、松、常、镇东南下流,而苏、松又常、镇下流,易潴难泄。

现代文:苏州、松江、常熟、镇江处于东南下游,而苏州、松江又处于常熟、镇江下游,水流容易聚积难以排放。

古文:虽导河浚浦引注江海,而秋霖泛涨,风涛相薄,则河浦之水逆行田间,冲啮为患。

现代文:虽然疏浚河道和沟渠引水灌注于江海,然而,秋天霖雨河水泛滥,风浪相搏击。则河渠之水逆流于田问,冲击侵蚀造成灾难。

古文:宋转运使王纯臣尝令苏、湖作田塍御水,民甚便之。

现代文:宋转运使王纯臣曾经令苏州、湖州百姓修筑田埂抵挡洪水,百姓感到非常有利。

**古文:司农丞郏亦云: 治河以治田为本。 **

现代文:司农丞郊直也说: 治理河道应把治理田地作为根本。

古文:故老皆云,前二三十年,民间足食,因馀力治圩岸,田益完美。

现代文:年老的人都说,前二三十年,百姓有充足的粮食,以余力来治理圩岸,田地更加完美。

古文:近皆空乏,无暇修缮,故田圩渐坏,岁多水灾。

现代文:近来,全都空虚匮乏,没有空闲进行修治,所以水田圩岸渐渐毁坏,每年多遭受水灾。

古文:合敕所在官司专治圩岸。

现代文:应敕令地方主管官吏专门治理圩岸。

古文:岸高则田自固,虽有霖涝,不能为害。

现代文:圩岸高水田自然就会巩固,即使有霖雨水滂也不会造成灾害。

古文:且足制诸湖之水咸归河浦中,则不待决泄,自然湍流。

现代文:而且,足以控制各湖之水全部回到河渠之中,则还没有溃决排泄,自然会水流湍急。

古文:而冈陇之地,亦因江水稍高,又得亩引以资灌溉,不特利於低田而已。

现代文:然而,冈陇之地,也因为江水稍微高于它,又得按田地引水用来供给灌溉,不只是有利于低处田地而已。

古文:一曰复板闸以防污氵殿。

现代文:三是恢复板闸,用来防止淤积。

古文:河浦之水皆自平原流入江海,水慢潮急,以故沙随浪涌,其势易淤。

现代文:河渠之水都从平原流入江海,河水缓慢潮水急速,所以,泥沙随着波浪涌来,其势容易淤积。

古文:昔人权其便宜,去江海十里许夹流为闸,随潮启闭,以御淤沙。

现代文:从前,人们根据具体情况,在距江海十里左右夹河建造闸门,随着潮水涨落而开关,以防御淤积泥沙。

古文:岁旱则长闭以蓄其流,岁涝则长启以宣其溢,所谓置闸有三利,盖谓此也。

现代文:当年岁干旱就长期关闭以便蓄积水流,当年岁水滂就长期开启以便排放多余的水,人们所说的建立闸门有三个好处,大概说的就是这些。

古文:近多堙塞,惟常熟福山闸尚存。

现代文:近年来多被堵塞,只有常熟福山闸还存在。

古文:故老以为河浦入海之地,诚皆置闸,自可历久不壅。

现代文:年老的人认为河渠流入大海之地,确实都应当建立闸门,自然可以经历长久而不壅塞。

古文:一曰量缓急以处工费。

现代文:四是考虑缓急,以便处理工程费用。

古文:一曰重委任以责成功。

现代文:五是重视委任,以便责求成功。

古文:诏悉如议。

现代文:诏令全部依照他的主张办。

古文:光洵因请专委巡抚欧阳必进。

现代文:吕光洵因此请求专门委任巡抚欧阳必进。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请求。

古文:二十六年,给事中陈斐请仿江南水田法,开江北沟洫,以祛水患,益岁收。

现代文:二十六年,给事中陈斐请求仿照长江以南水田种植的办法,开通长江以北的田间水道,以便消除水灾,增加每年的收成。

古文:报可。

现代文:回复说可以。

古文:三十八年,总督尚书杨博请开宣、大荒田水利。

现代文:嘉靖三十八年,总督尚书杨博请求开发宣、大灌溉边荒田地的水利工程。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请求。

古文:巡抚都御史翁大立言: 东吴水利,自震泽浚源以注江,三江导流以入海,而苏州三十六浦,松江八汇,毗陵十四渎,共以节宣旱涝。

现代文:巡抚都御史翁大立说: 束吴水利工程,从震泽疏通水源使灌注于江,三江导引水流使流入大海,而苏州的三十六条水渠,松江的八处水泽,昆陵的十四条沟渠,全都用来节制和宣泄水流防止旱涝灾害。

古文:近因倭寇冲突,汊港之交,率多钉栅筑堤以为捍御,因致水流停潴,淤滓日积。

现代文:近来,因为倭寇侵犯,在汊港的交汇处,大多钉上栅栏修筑堤防将其作为捍御,于是,导致水流停聚,淤渣一天天积累。

古文:渠道之间,仰高成阜。

现代文:渠道之间,向上增高成为小山。

古文:且具区湖泖,并水而居者杂莳茭芦,积泥成荡,民间又多自起圩岸。

现代文:而且,具区湖荡,挨着水边居住的人都栽种茭白芦苇,堆积泥土成为洼地,百姓中间又多自行兴建圩岸。

古文:上流日微,水势日杀。

现代文:上游的水一天天细微,水势一天天削减。

古文:黄浦、娄江之水又为舟师所居,下流亦淤。

现代文:黄浦、娄江之水又被水军所占据,下游也淤塞。

古文:海潮无力,水利难兴,民田渐硗。

现代文:海潮没有力量,水利难以兴建,百姓田地渐渐桡瘠。

古文:宜於吴淞、白茆、七浦等处造成石闸,启闭以时。

现代文:应当在吴淞、白茆、七浦等处造成石闸门,按照一定的时间开关。

**古文:挑镇江、常州漕河深广,使输挽无阻,公私之利也。 **

现代文:将镇江、常州漕河挖深挖宽,使运送物资不受阻碍,这是对官府和私人都有利的事。

古文:诏可。

现代文:诏令许可。

古文:四十二年,给事中张宪臣言: 苏、松、常、嘉、湖五郡水患叠见。

现代文:嘉靖四十二年,给事中张宪臣说: 苏、松、常、嘉、湖五郡水灾重复出现。

古文:请浚支河,通潮水;筑圩岸,御湍流。

现代文:请求疏通支河,通潮水;修筑圩岸,抵御急流。

**古文:其白茆港、刘家河、七浦、杨林及凡河渠河荡壅淤沮洳者,悉宜疏导。 **

现代文:其中自茆港、刘家河、七浦、杨林以及凡是水道河流平坦淤塞低湿之处,全都应当疏通。

古文:帝以江南久苦倭患,民不宜重劳,令酌浚支河而已。

现代文:皇帝认为江南长久苦于倭寇的祸害,对百姓不应当加重劳役,命令酌量疏通支河罢了。

古文:四十五年,参政凌云翼请专设御史督苏、松水利。

现代文:四十五年,参政凌云翼请求专门设立御史监督苏州、松江水利工程。

古文:诏巡盐御史兼之。

现代文:诏令巡盐御史兼任这一职务。

古文:隆庆三年,开湖广竹筒河以泄汉江。

现代文:隆庆三年,开挖湖广竹筒河来排放汉江之水。

古文:巡抚都御史海瑞疏吴淞江下流上海淤地万四千丈有奇。

现代文:巡抚都御史海瑞疏通吴淞江下游上海淤塞之处一万四千多丈。

古文:江面旧三十丈,增开十五丈,自黄渡至宋家桥长八十里。

现代文:江面原先宽三十丈,增开十五丈,从黄渡到宋家桥长八十里。

古文:明年春,瑞言: 三吴入海之道,南止吴淞,北止白茆,中止刘河。

现代文:第二年春天,海瑞说: 三吴入海的水道,在南边的只有吴淞,在北边的只有白茆,在中间的只有刘河。

古文:刘河通达无滞,吴淞方在挑疏。

现代文:刘河畅通无阻,吴淞正在疏浚。

**古文:土人请开白茆,计浚五千馀丈,役夫百六十四万馀。 **

现代文:本地人请求开通白茆,估计疏浚五千多丈,需役夫一百六十四万多。

古文:又言: 吴淞役垂竣,惟东西二坝未开。

现代文:又说: 吴淞工程将近竣工,只有东西二坝没有开通。

**古文:父老皆言昆山夏驾口、吴江长桥、长洲宝带桥、吴县胥口及凡可通流下吴淞者,逐一挑毕,方可开坝。 **

现代文:老年人都说昆山夏驾口、吴江长桥、长洲寅带桥、吴县胥口及凡是可以通行水流下到吴淞的河道,应当一处一处地挖通,纔可以开通东西二坝。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们的意见。

古文:是年筑海盐海塘。

现代文:这年,修筑海盐海岸。

古文:越四年,从巡抚侍郎徐栻议,复开海盐秦驻山,南至澉浦旧河。

现代文:过了四年,依从巡抚侍郎徐拭的主张,又开通海盐秦驻山,往南到达澉浦旧河道。

古文:万历二年,筑荆州采穴,承天泗港、谢家湾诸决堤口。

现代文:万历二年,堵塞剂州采穴,承天泗港、谢塞变各处溃决堤岸的缺口。

古文:复筑荆、岳等府及松滋诸县老垸堤。

现代文:又修筑剂、岳等府及松滋各县的旧垸堤。

古文:四年,巡抚都御史宋仪望言: 三吴水势,东南自嘉、秀沿海而北,皆趋松江,循黄浦入海;西北自常、镇沿江而东,皆趋江阴、常熟。

现代文:万历四年,巡抚都御史宋仪望说: 三墨水势,东南从嘉、秀沿着海边向北流,全都直奔松江,顺着黄浦流入大海;西北从常州、镇江沿着长江向东,全都直奔江阴、常熟。

古文:其中太湖潴蓄,汇为巨浸,流注庞山、渎墅、淀山、三泖,阳城诸湖。

现代文:其中太湖水蓄积,汇合成为巨大的湖泽,流入庞山、演墅、淀山、三泖、阳城各湖。

古文:乃开浦引湖,北经常熟七浦、白茆诸港入於江,东北经昆山、太仓穿刘家河,东南通吴淞江、黄浦,各入於海。

现代文:于是,开通沟渠导引湖水,往北经过常熟七浦、白茆各港口流入长江,往东北经过昆山、太仓通过刘家河,往东南通到吴淞江、黄浦,各自流入大海。

古文:诸水联络,四面环护,中如仰盂。

现代文:各条河水互相衔接,四面环绕护卫,中间如同仰置的水盂。

古文:杭、嘉湖、常、镇势绕四隅,苏州居中,松江为诸水所受,最居下。

现代文:杭州、嘉兴、湖州、常州、镇江水势环绕四周,苏州处在中间,松江成为各条河水所容纳之处,处在最下游。

**古文:乞专设水利佥事以裨国计。 **

现代文:请专门设立水利余事来给国家谋划。

古文:部议遣御史董之。

现代文:工部商议派遣御史督理这件事。

古文:六年,巡抚都御史胡执礼请先浚吴淞江长桥、黄浦。

现代文:万历六年,巡抚都御史胡执礼请求首先疏通吴淞江长桥、黄浦。

古文:先是,巡按御史林应训言:

现代文:在此之前,巡按御史林应训说:

古文: 苏、松水利在开吴淞江中段,以通入海之势。

现代文:苏州、松江水利在于开通吴淞江中段,使畅通流入大海的水势。

古文:太湖入海,其道有三:东北由刘河,即古娄江故道;东南由大黄浦,即古东江遗意;其中为吴淞江,经昆山、嘉定、青浦、上海,乃太湖正脉。

现代文:太湖水流入大海,其水道有三条:往东北经由刘河,就是原来的娄江故道;往束南经由大黄浦,就是原来的东江留下的痕迹;其中段为吴淞江,经过昆山、嘉定、青浦、上海,这是太湖主河道。

古文:今刘河、黄浦皆通,而中江独塞者,盖江流与海潮遇,海潮浑浊,赖江水迅涤之。

现代文:现在,刘河、黄逋都畅通无阻,而中段吴淞江依然被堵塞,大概是江水与海潮相遇,海潮浑浊,依赖江水疾速洗涤它。

古文:刘河独受巴、阳诸湖,又有新洋江、夏驾浦从旁以注;大黄浦总会杭、嘉之水,又有淀山、泖荡从上而灌。

现代文:刘河单独容纳巴、阳各湖之水,又有新洋江、夏驾浦从旁边来灌注其中;大黄浦聚集会合杭州、嘉兴的河水,又有淀山、泖荡从上游灌注。

古文:是以流皆清驶,足以敌潮,不能淤也。

现代文:所以水流都是水清流疾,足够用来抵挡海潮,所以不会淤积。

古文:惟吴淞江源出长桥、石塘下,经庞山、九里二湖而入。

现代文:只有吴淞江源出于长桥、石塘之下,经过庞山、九里二湖而流入。

古文:今长桥、石塘已堙,庞山、九里复为滩涨,其来已微。

现代文:现在,长桥、石塘已经堵塞,庞山、九里又被奔流的江水弥浸,流来的水已经细微。

古文:又有新洋江、夏驾浦掣其水以入刘河,势乃益弱,不能胜海潮汹涌之势而涤浊浑之流,日积月累,淤塞仅留一线。

现代文:又有新洋江、夏驾浦牵掣其水使流入刘河,水势就更加减弱,不能胜过海潮汹涌之势而涤荡浑浊之水,日积月累,淤塞严重仅仅剩下一线水道。

古文:水失故道,时致淫滥。

现代文:江水失去故道,常常导致过度泛滥。

古文:支河小港,亦复壅滞。

现代文:支河小港,又被堵塞。

古文:旧熟之田,半成荒亩。

现代文:原先种熟的田地,一半变成荒芜的田亩。

古文:前都御史海瑞力破群议,挑自上海江口宋家桥至嘉定艾祁八十里,幸尚通流。

现代文:前都御史海瑞力排众议,从上海江口宋家桥到嘉定艾祁挑挖八十里,所幸还可以通水流。

古文:自艾祁至昆山慢水港六十馀里,则俱涨滩,急宜开浚,计浅九千五百馀丈,阔二十丈。

现代文:从艾祁到昆山慢水港六十多里,则都是泥沙淤积成的滩地,应当赶快开挖疏通,估计疏通浅处九千五百多丈,挖宽二十丈。

**古文:此江一开,太湖直入於海,滨江诸渠得以引流灌田,青浦积荒之区俱可开垦成熟矣。 **

现代文:这条江一经开通,太湖水直接流入到大海,靠近江边的各条水渠能够用来引水灌溉田地,青浦很多荒芜的地区全都可以开垦成为熟地了。

古文:并从之。

现代文:一并依从他们的建议。

古文:至是,工成。

现代文:到这时,工程成功。

古文:应训又言:

现代文:林应训又说:

古文: 吴江县治居太湖正东,湖水由此下吴淞达海。

现代文:吴江县治处于太湖正东,湖水经由这里流到吴淞到达大海。

古文:宋时运道所经,畏风阻险,乃建长桥、石塘以通牵挽。

现代文:宋朝时,运道所经之处,害怕大风险阻,于是修建长桥、石塘来通行牵拉船只。

古文:长桥百三十丈,为洞六十有二。

现代文:长桥长一百三十丈,设立桥洞六十二处。

古文:石塘小则有窦,大则有桥,内外浦泾纵横贯穿,皆为泄水计也。

现代文:石塘小则有洞,大则有桥,内外沟渠纵横贯通,都是为排水谋划的。

古文:石塘泾窦半淤,长桥内外俱圮,仅一二洞门通水。

现代文:石塘沟渠一半被淤塞,长桥内外全都倒塌,只剩一二洞门通水。

古文:若不疏浚,虽开吴淞下流,终无益也。

现代文:假若不疏通,即使开通吴淞下游,终究没有益处。

古文:宜开庞山湖口,由长桥抵吴家港。

现代文:应当开通庞山湖口,从长桥到达吴家港。

古文:则湖有所泄,江有所归,源盛流长,为利大矣。

现代文:则湖水就有地方排放,江水有地方归依,水源多水流长,取得剎益就很大了。

古文:松江大黄浦西南受杭、嘉之水,西北受氵殿、泖诸荡之水,总会於浦,而秀州塘、山泾港诸处实黄浦来源也。

现代文:松江大黄浦西南容纳杭州、嘉兴的水流,西北容纳淀山、泖荡等荡的水流,集中汇合于大黄浦,而秀州塘、山泾港等处之水实为黄浦来源。

古文:氵殿山湖入黄浦道渐多淤浅,宜为疏瀹。

现代文:淀山湖流入黄浦的水道渐渐多被淤塞变浅,应当给予疏通。

古文:而自黄浦、横涝、洙泾,经秀州塘入南泖,至山泾港等处,万四千馀丈,待浚尤急。

现代文:而从黄浦、横滂、洙泾,经过秀州塘流入南泖,到达山泾港等处,一万四千多丈,等待疏浚更加迫切。

**古文:他如苏之茜泾、杨林、白茆、七浦诸港,松之蒲汇、官绍诸塘,常、镇之澡港、九曲诸河,并宜设法开导,次第修举。 **

现代文:其它如苏州的茜泾、杨林、白茆、七浦各港,松江的蒲汇、官绍各塘,常州、镇江的澡港、九曲各河,都应当设法开通,依次进行修筑。

古文:八年,又言: 苏、松诸郡干河支港凡数百,大则泄水入海,次则通湖达江,小则引流灌田。

现代文:万历八年,林应训又说:苏州、松江各郡主河支港总共数百绦,大的则排放河水流入大海,其次则通于湖达于江,小的则引水灌溉田地。

**古文:今吴淞江、白茆塘、秀州塘、蒲汇塘、孟渎河、舜河、青旸港俱已告成,支河数十,宜尽开浚。 **

现代文:现在,吴淞江、白茆塘、秀州塘、蒲汇塘、孟演河、舜河、青旸港全都已经宣告疏浚成功,支河数十条应当全部开掘疏浚。

古文:俱从其请。

现代文:全都依从他的请求。

古文:久之,用仪望议,特设苏、松水利副使,以许应逵领之。

现代文:过了很久,采用宋仪望的主张,特地设立苏州、松江水利副使,任用许应逵统领这件事。

古文:乃浚吴淞八十馀晨,筑塘九十馀处,开新河百二十三道,浚内河百三十九道,筑上海李家洪老鸦嘴海岸十八里,发帑金二十万。

现代文:于是,疏通吴淞江八十多里,修筑堤塘九十多处,开通新河一百二十三条,疏通内河一百三十九条,修筑上海李家洪老鸦嘴海岸十八里,调发库银二十万。

古文:应逵以其半讫工。

现代文:许应逵用了其中的一半便完工。

古文:三十七、八年间,霪雨浸溢,水患日炽。

现代文:三十七八年间,霪雨,河水泛滥,水灾一天天严重。

古文:越数年,给事中归子顾言: 宋时,吴淞江阔九里。

现代文:过了几年,给事中归子颅说: 宋朝时,吴淞江宽九里。

古文:元末淤塞。

现代文:元朝末年淤塞。

古文:正统间,周忱立表江心,疏而浚之。

现代文:正统年间,周忱树立标识于江心,疏通它。

古文:崔恭、徐贯、李充嗣、海瑞相继浚者凡五,迄今四十馀年,废而不讲。

现代文:崔恭、徐贯、李充嗣、海瑞一个接一个疏浚共五次,到现在四十多年,废弃不再治理。

**古文:宜使江阔水驶,塘浦支河分流四达。 **

现代文:应当使江面宽水流疾,塘浦支河分流达于四方。

古文:疏入留中。

现代文:奏疏呈入被留在宫中。

古文:巡按御史薛贞复请行之,下部议而未行。

现代文:巡按御史薛贞又请求施行治理它,下交工部商议而没有施行。

古文:至天启中,巡抚都御史周起元复请浚吴淞、白茆。

现代文:到天启年间,巡抚都御史周起元又请求疏通吴淞、白茆。

古文:崇祯初,员外郎蔡懋德、巡抚都御史李待问皆以为请。

现代文:崇祯初年,员外郎蔡懋德、巡抚都御史李待问都为此而呈请。

古文:久之,巡抚都御史张国维请疏吴江长桥七十二〈谷共〉及九里、石塘诸洞。

现代文:过了很久,巡抚都御史张国维请求疏通吴江长桥七十二处桥拱以及九里、石塘各洞口。

古文:御史李谟复请浚吴淞、白茆。

现代文:御史李谟又请求疏通吴淞、白茆。

古文:俱下部议,未能行也。

现代文:一起下到工部商议,没能施行。

古文:十年,增筑雄县横堤八里,御滹沱暴涨。

现代文:万历十年,增修雄县横堤八里,防御滹沱河突然上涨。

古文:十三年,以尚宝少卿徐贞明兼御史,领垦田使。

现代文:万历十三年,令尚宝少卿徐贞明兼任御史,统领垦田使。

古文:贞明为给事中,尝请兴西北水利如南人圩田之制,引水成田。

现代文:徐贞明担任给事中时,曾经请求像南方人修筑圩岸护田的形制那样兴建西北水利工程,引水成为水田。

古文:工部覆议: 畿辅诸郡邑,以上流十五河之水泄於猫儿一湾,海口又极束隘,故所在横流。

现代文:工部回复指出: 京都附近各郡邑,将上游十五条河流之水排放到猎儿一处港湾,入海口又很狭窄,因此,到处泛滥。

古文:必多开支河,挑浚海口,而后水势可平,疏浚可施。

现代文:必须多开通支河,疏通入海口,然后其水势可以平缓,疏浚之事可以施行。

**古文:然役大费繁,而今以民劳财匮,方务省事,请罢其议。 **

现代文:然而,工程浩大耗费繁多,现在因为百姓劳苦财力匮乏,正谋求省事,请取消其主张。

古文:乃已。

现代文:于是停止。

古文:后贞明谪官,著《潞水客谭》一书,论水利当兴者十四条。

现代文:后来,徐贞明被贬官,着有《潞水客谭》一书,论述水利工程应当兴建的理由有十四条。

古文:时巡抚张国彦、副使顾养谦方开水利於蓟、永有效,於是给事中王敬民荐贞明,特召还,赐敕勘水利。

现代文:当时,巡抚张国彦、副使顾养谦刚刚开通水利工程于蓟、永有功效,于是,给事中王敬民推荐徐贞明,特地召回,赐敕命勘测水利工程。

古文:贞明乃先治京东州邑,如密云燕乐庄,平谷水峪寺、龙家务庄,三河塘会庄、顺庆屯地。

现代文:徐贞明就首先治理京都束边的州邑,如密云燕乐庄,平谷水峪寺、龙家务莛,三河塘会庄、顺庆屯地。

古文:蓟州城北黄厓营,城西白马泉、镇国庄,城东马伸桥,夹林河而下别山铺,夹阴流河而下至於阴流。

现代文:蓟州城北黄匡营,城西白马泉、镇国庄,城束马伸桥,沿林河两岸而下到别山铺,沿阴流河两岸而下到阴流。

古文:遵化平安城,夹运河而下沙河铺西,城南铁厂、涌珠湖以下韭菜沟、上素河、下素河百馀里。

现代文:遵化平安城,沿运河而下到沙河铺西,城南铁厂、涌珠湖以下的韭菜沟、上素河、下素河一百多里。

古文:丰润之南,则大寨、剌榆坨、史家河、大王庄,东则榛子镇,西则鸦红桥,夹河五十馀里。

现代文:丰润之南,即大寨、剌榆坨、史家河、大王庄向东则是榛子镇,向西则是鸦红桥,沿河流五十多里。

古文:玉田青庄坞、后湖庄、三里屯及大泉、小泉,至於濒海之地,自水道沽关、黑严子墩至开平卫南宋家营,东西百馀里,南北百八十里。

现代文:玉田青庄坞、后湖庄、三里屯以及大泉、小泉,一直到靠近大海之地,从水道沽关、黑岩子墩到开平卫南的宋家营,东西一百多里,南北一百八十里。

古文:垦田三万九千馀亩。

现代文:开垦田地三万九千多亩。

**古文:至真定将治滹沱近堧地,御史王之栋言: 滹沱非人力可治,徒耗财扰民。 **

现代文:到真定将治理滹沱附近的田地,御史王之栋说: 滹沱不是用人力可以治理的,白白地耗费钱财烦劳百姓。

古文:帝入其言,欲罪诸建议者。

现代文: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想要治罪于各建议的人。

古文:申时行言: 垦田兴利谓之害民,议甚舛。

现代文:申时行说: 开垦田地来兴利被叫做祸害百姓,其主张实在是乖舛。

古文:顾为此说者,其故有二。

现代文:考察提出这种说法,其原因有二。

古文:北方民游惰好闲,惮於力作,水田有耕耨之劳,胼胝之苦,不便一也。

现代文:北方的百姓游手好闲,畏惧于劳作,水田有耕种的辛劳,手掌和脚底有生茧子的痛苦,这是不便利之一。

古文:贵势有力家侵占甚多,不待耕作,坐收芦苇薪刍之利;若开垦成田,归於业户,隶於有司,则已利尽失,不便二也。

现代文:有权势有能力的人家侵占太多,不打算耕作,坐收芦苇薪刍的利益;假若开垦成为水田,归于产业户,隶属于主管部门,那么,自己的利益就完全丧失,这是不便利之二。

古文:然以国家大计较之,不便者小,而便者大。

现代文:然而,用国家大的计策与其相比,不便利的地方小,而便利的地方大。

**古文:惟在斟酌地势,体察人情,沙碱不必尽开,黍麦无烦改作,应用夫役,必官募之,不拂民情,不失地利,乃谋国长策耳。 **

现代文:只是要斟酌地势,体察人心,沙碱之地不必全部开垦,黍麦不必改种,应当使用的役夫,必须由官府招募,不违逆民情,不丧失地利,纔是图谋国家长久的办法啊。

古文:於是贞明得无罪,而水田事终罢。

现代文:于是,徐贞明得以无罪,而开垦水田的事最终停止。

古文:巡抚都御史梁问孟筑横城堡边墙,虑宁夏有黄河患,请堤西岔河,障水东流。

现代文:巡抚都御史梁问孟修筑横城堡边界城墙,担心宁夏有黄河造成的灾害,请求在西岔河筑堤,防止河水柬流。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主张。

**古文:十九年,尚宝丞周弘禴言: 宁夏河东有汉、秦二坝,请依河西汉、唐坝筑以石,於渠外疏大渠一道,北达鸳鸯诸湖。 **

现代文:十九年,尚宝丞周弘檎说: 宁夏黄河东有汉、秦二坝,请求依照黄河西岸汉、唐用石头修筑堤坝,在水渠外疏通大渠一道,往北到达鸳鸯各湖。

古文:诏可。

现代文:诏令许可。

古文:二十三年,黄、淮涨溢,淮、扬昏垫。

现代文:万历二十三年,黄河、淮河泛滥,淮安、扬州困于水灾。

古文:议者多请开高家堰以分淮。

现代文:议论的人多请求开通高家堰来分流淮水。

古文:宝应知县陈煃为御史,虑高堰既开,害民产盐场,请自兴、盐迤东,疏白涂河、石〈石达〉口、廖家港为数河,分门出海;然后从下而上,浚清水、子婴二沟,且多开瓜、仪闸口以泄水。

现代文:宝应知县陈烟担任御史,担心高堰开通以后,危害百姓生产和盐场,请求从兴化、盐城向东,疏通白涂河、石醚口、廖家港成为几条河道,分成几道流到大海;然后从下游往上游,疏通清水、子婴二沟,并且多处开通瓜、仪闸口来排放河水。

古文:给事中祝世禄亦言: 议者欲放淮从广阳、射阳二湖入海。

现代文:给事中祝世禄也说: 议论此事的人想开放淮水从广阳、射阳二湖流入大海。

古文:广阳阔仅八里,射阳仅二十五丈,名为湖,实河也。

现代文:广阳湖宽只有八里,射阳湖宽只有二十五丈,名为湖泊,实为河流。

古文:且离海三百里,迂回浅窄,高、宝七州县水惟此一线宣泄之,又使淮注焉,田庐盐场,必无幸矣。

现代文:并且距离海边三百里,迂回曲折水浅狭窄,高、宝七州县的河水只有这一条水路来疏散它,又追使淮水注入其中,田地房舍盐场,一定不能幸免于灾。

**古文:广阳湖东有大湖,方广六十里,湖北口有旧官河,自官荡至盐城石〈石达〉口,通海仅五十三里,此导淮入海一便也。 **

现代文:广阳湖东边有大湖,面积六十里,其湖北口有旧运河,从官荡到盐城石硅口,通到海边祇有五十三里。这是导引淮水流入大海的一条便利之道。

古文:下部及河漕官议,俱格不行。

现代文:下交工部及河漕官吏商议,都抵制不能施行。

古文:既而总河尚书杨一魁言: 黄水倒灌,正以海口为阻。

现代文:随后,总河尚书杨一魁说: 黄河水倒灌,正是因为入海口被堵塞。

**古文:分黄工就,则石〈石达〉口、廖家港、白驹场海口,金湾、芒稻诸河,急宜开刷。 **

现代文:分流黄河工程完成,则石硅口、廖家港、白驹场入海口,金湾、芒稻各河道,应当赶快开通冲刷。

古文:乃命如议行之。

现代文:于是,命令依照他的主张施行治理。

古文:三十年,保定巡抚都御史汪应蛟言: 易水可溉金台,滹水可溉恒山,溏水可溉中山,滏水可溉襄国,漳水可溉邺下,而瀛海当众河下流,故号河中,视江南泽国不异。

现代文:万历三十年,保定巡抚都御史汪应蛟说: 易水可以灌溉金台,滹水可以灌溉恒山,溏水可以灌溉中山,滏水可以灌溉襄国,漳水可以灌溉邺下,而瀛海正对着众河流下游,所以别号河中,比照长江南边的水乡没有不同。

古文:至於山下之泉,地中之水,所在皆有,宜各设坝建闸,通渠筑堤,高者自灌,下则车汲。

现代文:至于山下面的泉水,地里面的泉水,到处都有,应当在各处修筑堤坝建立闸门,疏通水渠修筑堤防,地势高的泉水自然地灌注,低下的泉水就用水车提升上来。

古文:用南方水田法,六郡之内,得水田数万顷,畿民从此饶,永无旱涝之患。

现代文:采用南方水田蓄水种稻的方法,六郡之内,得到水田数万顷,京郊百姓从此富饶,永久没有旱滂之灾。

古文:不幸滨河有梗,亦可改折於南,取籴于北。

现代文:即使不幸靠近河边有阻塞,也可以改收银钱,在北方买入粮食。

**古文:此国家无穷利也。 **

现代文:这是国家无穷的利益。

古文:报可。

现代文:回复许可。

**古文:应蛟乃于天津葛沽、何家圈、双沟、白塘,令防海军丁屯种,人授田四亩,共种五千馀亩,水稻二千亩,收多,因上言: 垦地七千顷,岁可得谷二百馀万石,此行之而效者也。 **

现代文:汪应蛟就在天津葛沽、何家圈、双沟、白塘,命令海防驻军开荒耕种,每人给予田地四亩,共种五千多亩,其中水稻二千亩,收获很多,于是上奏说: 开垦土地七千顷,每年可以获得谷子二百多万石,这是施行就有成效的办法。

古文:是年,真定知府郭勉浚大鸣、小鸣泉四十馀穴,溉田千顷。

现代文:这年,真定知府郭勉疏浚大鸣、小呜泉水四十多个洞穴,灌溉田地上千顷。

古文:邢台达活、野狐二泉流为牛尾河,百泉流为澧河,建二十一闸二堤,灌田五百馀顷。

现代文:邢台达活、野狐二泉水流来合成为牛尾河,百泉流来成为澧河,修建二十一座闸门和二处堤防,灌溉田地五百多顷。

古文:天启元年,御史左光斗用应蛟策,复天津屯田,令通判卢观象管理屯田水利。

现代文:天启元年,御史左光斗采用汪应蛟的办法,恢复天津屯田,让通判卢观象管理屯田水利。

古文:明年,巡按御史张慎言言: 自枝河而西,静海、兴济之间,万顷沃壤。

现代文:第二年,巡按御史张慎言说: 从枝河向西,静海、兴济之间,有上万顷肥沃土壤。

古文:河之东,尚有盐水沽等处为膏腴之田,惜皆芜废。

现代文:河的东边,尚有盐水沽等处是肥沃的田地,可惜全都荒废。

古文:今观象开寇家口以南田三千馀亩,沟洫芦塘之法,种植疏浚之方,皆具而有法,人何惮而不为?

现代文:现在,卢观象开垦寇家口以南田地三千多亩,沟洫芦塘的方法,种植疏浚的方法,全都详尽而有法度,人们还畏惧什么而不去做呢?

古文:大抵开种之法有五:一官种。

现代文:大略闳挖种植的方法有五种。一是官府种植。

古文:谓牛、种、器具、耕作、雇募皆出於官,而官亦尽收其田之入也。

现代文:是说耕牛、种子、器具、耕作、出钱招募全都出于官府,而官府也全部获取其田地的收入。

古文:一佃种。

现代文:二是租地种植。

古文:谓民愿垦而无力,其牛、种、器具仰给於官,待纳稼之时,官十而取其四也。

现代文:是说百姓愿意开垦而没有能力,其中耕牛、种子、器具依赖于官府供给,等到收获粮食的时候,官府收取其收入的十分之四。

古文:一民种。

现代文:三是百姓种植。

古文:佃之有力者,自认开垦若干,迨开荒既熟,较数岁之中以为常,十一而取是也。一军种。

现代文:是说租地耕种有能力的人,自己承担开垦若干土地,等到开垦的荒地已经成为熟地,比较几年之中的收成把它作为正常年的收入,收取十分之一的赋税。四是军队种植。

古文:即令海防营军种葛沽之田,人耕四亩,收二石,缘有行、月粮,故收租重也。

现代文:就是让海防驻军耕种葛沽的田地,每人耕种四亩,收取二石赋税,因为有行军粮饷和每月口粮,所以收取赋税很重。

古文:一屯种。

现代文:五是屯田耕种。

古文:祖宗卫军有屯田,或五十亩,或百亩。

现代文:祖先卫军有屯田,有的五十亩,有的一百亩。

古文:军为屯种者,岁入十七於官,即以所入为官军岁支之用。

现代文:卫军开荒耕种的田地,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七交于官府,就把所收入的粮食作为军队每年开支之用。

古文:国初兵农之善制也。

现代文:这是建国初期军队耕种的最好制度。

古文:四法已行,惟屯种则今日兵与军分,而屯仅存其名。

现代文:四种方法已经施行,只有屯田耕种则因今天兵与军分离,因此屯田仅仅保留其名称。

**古文:当选各卫之屯馀,垦津门之沃土,如官种法行之。 **

现代文:应当选择各卫的屯余兵士,开垦津门的肥沃土地,依照官府种植的方法施行耕种。

古文:章下所司,命太仆卿董应举管天津至山海屯田,规画数年,开田十八万亩,积谷无算。

现代文:奏章下发主管部门,命令太仆卿董应举管理天津到山海的屯田,经营几年,开垦田地十八万亩,积蓄粮食不计其数。

古文:崇祯二年,兵部侍郎申用懋言: 永平泺河诸水,逶迤宽衍,可疏渠以防旱潦。

现代文:崇祯二年,兵部侍郎申用懋说: 永平滦河各水流,连绵宽阔平缓,可以疏通渠道来防止干旱和水滂。

古文:山坡隙地,便栽种。

现代文:山坡空闲之地,有利于种植。

**古文:宜令有司相地察源,为民兴利。 **

现代文:应当命令主管官吏察看地形考察水源,为百姓办理有利的事。

古文:从之。

现代文:依从他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