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文:后妃上宣穆张皇后景怀夏侯皇后景献羊皇后

现代文:宣穆张皇后景怀夏侯皇后景献羊皇后

古文:文明王皇后武元杨皇后武悼杨皇后

现代文:文明王皇后武元杨皇后武悼杨皇后

古文:左贵嫔胡贵嫔诸葛夫人

现代文:左贵嫔胡贵嫔诸葛夫人

古文:惠贾皇后惠羊皇后谢夫人

现代文:惠贾皇后惠羊皇后谢夫人

古文:怀王皇太后元夏侯太妃

现代文:怀王皇太后元夏侯太妃

古文:夫乾坤定位,男女流形,伉俪之义同归,贵贱之名异等。

现代文:乾与坤早已定位,男人女人已变化成形,夫妇之间的道义有了共同的趋向,高贵低贱的名分也分成不同的等级。

古文: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床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

现代文:如果与帝王相匹配,与帝王的尊严相等齐,就像是玉床星接连着后星,又好比是月光配合太阳。

古文:爰自夐古,是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王后。

现代文:自远古开始,定名为元妃;传到中世之时,便称为王后。

古文:四人并列,光于帝喾之宫;二妃同降,著彼有虞之典。

现代文:四人并列,显耀在帝医的宫中;二位后妃同时产生,着明于有虞的典籍中。

古文:夏商以上,六宫之制,其详靡得而闻焉。姬刘以降,五翟之规,其事可略而言矣。

现代文:夏、商以前,六宫制度,其具体情况无法知道,秦、漠以来,五翟法规,其内容还是可以粗略地讲述的。

古文:周礼,天子立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王者内政。

现代文:周代的礼制,天子立一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用来掌管天子内宫的事务。

**古文:故《婚义》曰: 天子之与后,如日之与月,阴之与阳。 **

现代文:所以《婚义》上说: 天子与王后,就像太阳与月亮,阴与阳一样。

古文:由斯而谈,其所从来远矣。

现代文:从这一点来讲,后妃的由来已经很久远了。

古文:故能母仪天下,助宣王化,德均载物,比大坤维,宗庙歆其荐羞,穹壤俟其交泰。

现代文:所以后妃能成为普天之下人母的仪范,帮助宣行帝王的教化,德性承载万物,像大地一样。宗庙神灵先享其供奉的馐馔,天地苍穹等待其和融通泰。

古文:是以哲王垂宪,尤重造舟之礼;诗人立言,先奖《葛覃》之训。

现代文:所以圣明的君王制定礼法,特别重视娶亲迎婚的礼仪;诗人著书立说,首先赞颂《葛覃》中的规范。

古文:后烛流景,所以裁其宴私,房乐希声,是用节其容止。

现代文:后宫的烛光耀眼,是为了节制宴饮私会;房中娱乐之声轻微,是为了要约束形动举止。

古文:履端正本,抑斯之谓欤!

现代文:从开始就端正其本,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古文:若乃娉纳有方,防闲有礼,肃尊仪而修四德,体柔范而弘六义,阴教洽于宫闱,淑誉腾于区域。

现代文:至于说到迎娶有一定的法规,防备和禁忌有一定的礼制,整肃好仪容而修养德言容功四种德性,体现出闺中的礼仪规范弘扬温柔敦厚的六种教义,妇德之教在宫庭内部推广,贤善之美名在邦国传扬。

古文:则玄云入户,上帝锡母萌之符;黄神降征,坤灵赞寿丘之道,终能鼎祚惟永,胤嗣克昌。

现代文:这样就会龙种入怀,上天赐给作母亲的吉兆;黄神降下征兆,地神赞颂着其出生地寿丘的功德,最终能使国运长久,子孙后代繁衍昌盛。

古文:至若俪极亏闲,凭天作孽,倒裳衣于衽席,感朓侧于弦望。则龙漦结衅,宗周鞠为黍苗。燕尾挻灾,隆汉坠其枌搁社矣。

现代文:至于那些依附帝王而有失防范,凭着至尊而为非作孽,在衽席间颠倒尊卑等级,在乎日破坏了行为准则,于是龙吐出的涎水结成了不祥的迹象,使周朝的宗室被迫束迁而有黍苗之怨;飞燕的尾翼招引灾祸,使强盛的汉朝丧失了自己的政权。

古文:自曹刘内主,位以色登,甄卫之家,荣非德举。

现代文:自从曹魏和刘蜀两国的皇后凭藉容貌而登尊位,甄后和卫后两家,其荣宠也并不是由于他们的功德所致。

古文:淫荒挺性,蔑西郊之礼容;婉娈含辞,作南国之奇态。

现代文:这些人荒淫放纵骄横不羁,蔑视西郊行祭的礼仪;柔媚缠绵委婉妖娆,作出一副南国女子的奇妙姿态。

古文:诐谒由斯外入,秽德于是内宣。

现代文:邪恶的行为从此由外而入,污秽的流习开始在宫闱之内流传。

古文:椒掖播晨牝之风,兰殿绝河雎之响。

现代文:后妃的宫殿中散播着干预朝政的风气,芳洁的殿堂上断绝了歌颂后妃的诗乐。

古文:永言彤史,大练之范逾微;缅视青蒲,脱珥之猷替矣。

现代文:当记载宫闱生活的秘史受到称赞时,后妃的风范越来越微;当皇后的地位受到损害时,妇人懿德贤行的法则就全泯灭。

古文:晋承其末,与世污隆,宣皇创基,功弘而道屈;穆后一善,绩侔于十乱。

现代文:晋代承继其末世,和世道一起盛衰兴替,宣皇帝创立基业,功德恢弘而仁义亏缺;宣穆皇后坚持禀德行善,其功绩相当于十个大臣。

古文:洎乎世祖,始亲选良家,既而帝掩纨扇,躬行请托。

现代文:待到世祖武帝,开始亲自挑选良家女子,不久他就以纨扇掩面遮羞,亲口向杨皇后提出选美的要求。

古文:后采长白,实彰妒忌之情;贾纳短青,竟践覆亡之辙。

现代文:皇后仅选择那些肤白高大的女子,实际上显明了她的妒忌之心;贾南风形体短小面色青黑,然而被纳为后,最终走上了覆灭被杀的道路。

古文:得失遗迹,焕在绨缃,兴灭所由,义同画一。

现代文:荣宠得失的陈迹,都清楚明白地写在书卷之上,兴衰覆灭的缘由,道义相同整齐划一。

古文:故列其本事,以为后妃传云。

现代文:所以陈述史实本末,作为后妃传。

古文:宣穆张皇后,讳春华,河内平皋人也。

现代文:宣穆张皇后名春华,河内平皋人。

古文:父汪,魏粟邑令。母河内山氏,司徒涛之从祖姑也。

现代文:父亲张汪,魏时任粟邑令;母亲河内人,姓山,是司徒山涛的堂姑。

古文:后少有德行,智识过人,生景帝、文帝、平原王干、南阳公主。

现代文:皇后年少时即有德行,智慧见识超过常人,生了景帝、文帝、平原王司马干和南阳公主。

古文:宣帝初辞魏武之命,托以风痹,尝暴书,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

现代文:宣帝当初拜辞了魏武帝的诏命,藉口患有风痹病,有一次晾晒书籍,忽遇大暴雨,不由自主地自己去收书。

古文:家惟有一婢见之,后乃恐事泄致祸,遂手杀之以灭口,而亲自执爨。

现代文:家中惟有一个婢女看到此事,皇后担心装病之事泄露出去招致灾祸,便亲手杀死婢女灭口,而亲自下灶烧火做饭。

古文:帝由是重之。

现代文:宣帝由此十分看重她。

古文:其后柏夫人有宠,后罕得进见。

现代文:以后柏夫人受到宠幸,皇后难得有机会见到宣帝。

古文:帝尝卧疾,后往省病。

现代文:宣帝曾生病卧床,皇后前去探望病情。

**古文:帝曰: 老物可憎,何烦出也! **

现代文:宣帝说: 老东西真讨厌,哪用得着烦劳你出来呢!

古文:后惭恚不食,将自杀,诸子亦不食。

现代文:张皇后羞惭怨恨拒绝进食,想要自杀,她的几个孩子也不吃饭。

古文:帝惊而致谢,后乃止。

现代文:宣帝惊恐而陪礼道歉,皇后才停止绝食。

**古文:帝退而谓人曰: 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兒耳! **

现代文:皇帝出来后对别人说: 老东西不值得怜惜,忧虑的是苦了我的好儿子们!

古文:魏正始八年崩,时年五十九,葬洛阳高原陵,追赠广平县君。

现代文:张皇后于魏正始八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葬在洛阳高原陵,追赠为广平县君。

古文:咸熙元年,追号宣穆妃。

现代文:咸熙元年,追封为宣穆妃。

古文:及武帝受禅,追尊为皇后。

现代文:到武帝受禅让称帝后,追尊为皇后

古文:景怀夏侯皇后,讳徽,字媛容,沛国谯人也。

现代文:景怀夏侯皇后名徽,字媛容,沛国谯地人。

古文:父尚,魏征南大将军。母曹氏,魏德阳乡主。

现代文:父亲夏侯尚,是魏征南大将军;母亲曹氏,是魏德阳乡主。

古文:后雅有识度,帝每有所为,必豫筹画。

现代文:夏侯皇后高雅博识有器度,景帝每要有所作为,她一定预先筹划。

古文:魏明帝世,宣帝居上将之重,诸子并有雄才大略。

现代文:魏明帝之世,宣帝居于上将重位,各位公子都有雄才大略。

古文: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

现代文:皇后知道景帝绝不是魏的忠臣,而皇后却是魏的外甥女,景帝对她非常疑忌。

古文: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葬峻平陵。

现代文:青龙二年,饮毒药而死,当时仅二十四岁,葬于峻平陵。

古文:武帝登阼,初未追崇,弘训太后每以为言,泰始二年始加号谥。

现代文:武帝登基之后,开始没有追封她,弘训太后常常说起此事,泰始二年才开始封号加谧。

古文:后无男,生五女。

现代文:皇后没有儿子,生了五个女儿。

古文:景献羊皇后,讳徽瑜,泰山南城人。

现代文:景献羊皇后名徽瑜,泰山南城人。

古文:父衟,上党太守。后母陈留蔡氏,汉左中郎将邕之女也。

现代文:父亲羊个,是上盏太守;母亲是速鱼基姓人,是选伐左中郎将蔡邕的女儿。

古文:后聪敏有才行。

现代文:羊皇后聪慧贤德。

古文:景怀皇后崩,景帝更娶镇北将军濮阳吴质女,见黜,复纳后,无子。

现代文:景怀皇后去世后,景帝又娶了镇北将军濮阳人吴质的女儿,吴女被废黜后,又纳娶了羊皇后,羊皇后没有儿子。

古文:武帝受禅,居弘训宫,号弘训太后。

现代文:武帝受禅后,羊皇后住在弘训宫,号为弘训太后。

古文:泰始九年,追赠蔡氏济阳县君,谥曰穆。

现代文:泰始九年,追赠她的母亲蔡氏为济阳县君,谧号穆。

古文:咸宁四年,太后崩,时年六十五,祔葬峻平陵。

现代文:咸宁四年,羊太后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与景帝合葬在峻平陵。

古文:文明王皇后,讳元姬,东海郯人也。

现代文:文明王皇后名元蜒,塞连郯人。

古文:父肃,魏中领军、兰陵侯。

现代文:父亲王盛,是魏中领军、兰陵侯。

古文:后年八岁,诵《诗》《论》,尤善丧服。苟有文义,目所一见,必贯于心。

现代文:皇后八岁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尤其精通丧服礼仪;衹要是有文义的,看了一遍,一定能记在心中。

古文:年九岁,遇母疾,扶侍不舍左右,衣不解带者久之。

现代文:九岁那年,碰到母亲生病,她不离左右地侍奉母亲,很长时间衣不解带。

古文:每先意候指,动中所适,由是父母令摄家事,每尽其理。

现代文:常在没有听到父母的吩咐时就已经顺承其意去做事了,举止行为适当,因此父母让她管理家事,她总是处理得合情合理。

**古文:祖郎甚爱异之,曰: 兴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为男矣! **

现代文:祖父王朗非常喜爱她,说: 使我们家兴盛起来的,一定是这个女孩,可惜她不是个男人!

古文:年十二,郎薨。后哀戚哭泣,发于自然,其父益加敬异。

现代文:十二岁时,王朗去世,皇后悲戚哀伤痛哭流涕,发自内心,父亲更加珍惜重视她。

古文:既笄,归于文帝,生武帝及辽东悼王定国、齐献王攸、城阳哀王兆、广汉殇王广德、京兆公主。

现代文:成年之后,嫁给文帝,生下武帝和辽东悼王司马定国、齐献王司马攸、城阳哀王司马兆、广汉殇王司马广德和京兆公主。

古文:后事舅姑尽妇道,谦冲接下,嫔御有序。

现代文:皇后事奉公婆竭尽妇道,谦和待下,嫔妃有序。

古文:及居父丧,身不胜衣,言与泪俱。

现代文:为父亲守丧时,身体赢弱瘦不胜衣,一说话就掉眼泪。

**古文:时钟会以才能见任,后每言于帝曰: 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 **

现代文:当时钟会因有才能受到重任,皇后常常对文帝说: 钟会见利忘义,喜欢挑起事端,恩宠过分一定会作乱,不能委以重任。

古文:会后果反。

现代文:钟会后来果然谋反。

古文:武帝受禅,尊为皇太后,宫曰崇化。

现代文:武帝接受掸让之后,被尊为皇太后,所住的宫殿叫崇化宫。

古文:初置宫卿,重选其职,以太常诸葛绪为卫尉,太仆刘原为太仆,宗正曹楷为少府。

现代文:开始设置宫中官员,重选他们的职位,任命太常诸葛绪为卫尉,太仆刘原为太仆,宗正曹楷为少府。

古文:后虽处尊位,不忘素业,躬执纺绩,器服无文,御浣濯之衣,食不参味。

现代文:皇太后虽然处于至尊之位,却不忘旧业,亲自纺织,器物服饰朴素而无文彩,穿洗过的衣服,吃饭从不讲究美味。

古文:而敦睦九族,垂心万物,言必典礼,浸润不行。

现代文:使宗族亲属都亲善和睦,关注天下百姓,讲话一定符合礼制,谗言诽谤从未有过。

古文:帝以后母羊氏未崇谥号,泰始三年下诏曰: 昔汉文追崇灵文之号,武、宣有平原、博平之封,咸所以奉尊尊之敬,广亲亲之恩也。

现代文:武帝因为皇太后的母亲羊氏没有被尊赠谧号,于泰始三年下韶说: 从前汉文帝追封灵文之号,武帝、宣帝也追加了平原、博乎的封号,都是为了表示尊奉先人,扩大慈爱亲情的恩德。

古文:故卫将军、兰陵景侯夫人羊氏,含章体顺,仁德醇备,内承世胄,出嫔大国,三从之行,率礼无违。

现代文:已故卫将军、兰陵景侯夫人羊氏,内怀美质,仁慈贤德,出身于世代贵族之家,又出嫁到侯王之府,遵守三从美德,依照礼仪从不违谬。

古文:仍遭不造,频丧统嗣,抚育众胤,克成家道。

现代文:但仍遭受不幸,多次丧失应有的封号,抚育众多的子女,终于成就了家业。

古文:母仪之教,光于邦族,诞启圣明,祚流万国,而早世殂陨,不遇休宠。

现代文:母仪的教化,光显于邦国宗族,开启圣明之道,流传于万国。然而她早年去世,没得到恩宠。

古文:皇太后孝思蒸蒸,永慕罔极。

现代文:皇太后孝亲之情淳厚,永远思慕先母。

古文:朕感存遗训,追远伤怀。其封夫人为县君,依德纪谥,主者详如旧典 于是使使持节、谒者何融追谥为平阳靖君。

现代文:我感念于遣训,追念往事心怀感伤,现封夫人为县君,依照她的德行给予谧号,主管之人可依据旧典执行。 于是派使持节、谒者何融为夫人追谧为平阳靖君。

古文:四年,后崩,时年五十二,合葬崇阳陵。

现代文:四年,皇太后去世,享年五十二岁,与文帝合葬于崇阳陵。

古文:将迁祔,帝手疏后德行,命史官为哀策曰:

现代文:将要迁殡合葬之时,武帝亲自列举皇后的德行,命史官写了一篇哀文:

古文:明明先后,兴我晋道。

现代文:大明大德的先后啊,振兴我大晋的国运。

古文:晖章淑问,以翼皇考。

现代文:其美名昭显彰明,用来辅佐先帝。

古文:迈德宣猷,大业有造,贻庆孤矇,堂构是保。

现代文:勉行其德明顺其理,开创了恢宏的帝业。给孤弱蒙昧的人送来福泽,保障了祖辈的遣业。

古文:庶资复顾,永享难老。

现代文:本希望能长久接受教育永享长寿。

古文:奄然登遐,弃我何早!

现代文:如今突然仙逝,过早丢下了我!

古文:沈哀罔诉,如何穹昊。

现代文:悲哀无法诉说,谁料到上天这样安排。

古文:呜呼哀哉!

现代文:呜呼哀哉!

古文:厥初生民,树之惠康。

现代文:万民初生之时,施加恩惠使之安康。

古文:帝迁明德,顾予先皇。

现代文:天帝将明贤之德,移到先皇身上。

古文:天立厥配,我皇是光。

现代文:选择确立了他的配偶,我皇由此而英名远扬。

古文:作邦作对,德音无疆。

现代文:兴建了邦国,美好的名声传播四方。

古文:愍予不吊,天笃降殃。

现代文:可怜我们没有长久得到庇护,上天降下了灾殃。

古文:日没《明夷》,中年陨丧。

现代文:像太阳陨落光明被淹没一样,皇后中年陨丧。

古文:茕茕在疚,永怀摧伤。

现代文:孤苦而身处忧伤,常常痛断肝肠。

古文:寻惟景行,于穆不已。

现代文:怀念思慕高尚的德行,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古文:海岱降灵,世荷繁祉。

现代文:柬海与泰山降下神灵,世代承受祥福的恩德。

古文:永锡祚胤,笃生文母。诞膺纯和,淑慎容止。质直不渝,体兹孝友。《诗》《书》是悦,礼籍是纪。

现代文:赐给我们长久的国运,降生出贤德的后妃,能纯正平和地承受天命,仪容举止端庄谨慎,朴实正直坚贞不渝,亲身奉行孝友之道。喜好《诗》、《书》,通晓礼法典籍。

古文:三从无违,中馈允理。

现代文:从不违背三从之德,得当地行使治家之道。

古文:追惟先后,劳谦是尚。

现代文:追慕先后,崇尚勤劳谦恭的美德。

古文:爰初在室,竭力致养。嫔于大邦,皇基是相。

现代文:当初未嫁之时,竭尽全力奉亲养老,嫁到大国之后,努力辅佐帝王。

古文:谧静隆化,帝业以创。

现代文:宁静敦厚成风,帝业由此而创。

古文:内叙嫔御,外协时望。

现代文:内使嫔妃井然有序,外合当时之人望。

古文:履信居顺,德行洽暢。

现代文:履行信义处事和洽,道德通畅。

古文:密勿无荒,劬劳克让。

现代文:勤勉而不惰怠,辛苦劳累克己谦让。

古文:崇俭抑华,冲素是放。

现代文:崇尚俭朴反对奢华,谦和纯朴。

古文:虽享崇高,欢嘉未飨。

现代文:虽然享有崇高的地位,却从未享受尽情欢娱。

古文:胡宁弃之,我将曷仰?

现代文:怎么能弃之而去,以后我将依靠谁呢?

古文:咨余不造,大罚荐臻。

现代文:哀叹我的不幸,大的惩罚接连来到。

古文:皇考背世,始逾三年。

现代文:文皇仙逝,仅过三年。

古文:仰奉慈亲,冀无后艰。

现代文:我侍奉母亲,希望再没有灾患。

古文:凶灾仍集,何辜于天。

现代文:谁料凶事灾祸仍然降临,是我辜负上天。

古文:呜呼哀哉!

现代文:呜呼哀哉!

古文:灵轜夙驾,设祖中闱。辒辌动轸,既往不追。

现代文:灵车清晨即将出行,宫阐中已安排好了路祭,丧车启动,过去的已无法追回。

古文:哀哀皇妣,永潜灵晖。

现代文:可怜的母亲大人啊,永远地潜藏了神灵。

古文:进攀梓宫,顾援素旂。屏营穷痛,谁告谁依?

现代文:向前攀扶住棺木,环顾四周送葬的旗幡,心中惶恐悲痛,向谁诉说向谁依托?

古文:诉情赠策,以舒伤悲。

现代文:诉以衷情献上悼文,表达我心中的悲伤。

古文:尚或有闻,顾予孤遗。

现代文:您如能听到,眷顾我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

古文:呜呼哀哉!

现代文:呜呼哀哉!

古文:其后帝追慕不已,复下诏曰: 外曾祖母故司徒王郎夫人杨氏,舅氏尊属,郑、刘二从母,先后至爱。

现代文:这以后武帝追念不已,又下诏说: 外曾祖母已故司徒王朗的夫人杨氏,是舅父家辈分高的亲属,郑氏、刘氏两位姨母,都是先后的至爱亲友。

古文:每惟圣善,敦睦遗旨,渭阳之感,永怀靡及。

现代文:常怀念其美德,亲厚和睦的遣训,就是渭阳诗中的感叹,也远远比不上这长久的思念。

**古文:其封杨夫人及从母为乡君,邑各五百户。 **

现代文:封杨夫人及姨母为乡君,食邑各五百户。

古文:太康七年,追赠继祖母夏侯氏为荥阳乡君。

现代文:太康七年,又追赠继祖母夏侯氏为荣阳乡君。

古文:武元杨皇后,讳艳,字琼芝,弘农华阴人也。

现代文:武元杨皇后名艳,字琼芝,是弘农华阴人。

古文:父文宗,见《外戚传》。母天水赵氏,早卒。

现代文:父亲杨文宗,他的事迹见《外戚传》;母亲是天水赵姓人氏,早就去世。

古文:后依舅家,舅妻仁爱,亲乳养后,遣他人乳其子。

现代文:皇后依靠舅舅家,舅舅的妻子慈善仁爱,亲自喂养皇后,让别人哺乳自己的孩子。

古文:及长,又随后母段氏,依其家。

现代文:皇后长大以后,又跟随后母段氏,依赖她家。

古文:后少聪慧,善书,姿质美丽,闲于女工。

现代文:皇后从小就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娴熟女工。

古文:有善相者尝相后,当极贵,文帝闻而为世子聘焉。

现代文:有个会相面的人曾经给皇后相面,认为她肯定非常尊贵。文帝听说后就为世子聘了她。

古文:甚被宠遇,生毗陵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平阳、新丰、阳平公主。

现代文:皇后深得宠幸,生下了毗陵悼王司马轨、晋惠帝、秦献王司马柬和平阳、新丰、阳乎三位公主。

古文:武帝即位,立为皇后。

现代文:武帝即位后,立她为皇后。

古文:有司奏依汉故事,皇后、太子各食汤沐邑四十县,而帝以非古典,不许。

现代文:主管部门上奏说依照漠代以往的旧例,皇后、太子各封汤沐邑四十县,然而武帝认为逭不同于古代的制度,没有同意。

古文:后追怀舅氏之恩,显官赵俊,纳俊兄虞女粲于后宫为夫人。

现代文:皇后追念舅舅的恩德,让赵俊任高官居显任,并将赵俊哥哥赵虞的女儿赵粲纳在后宫为夫人。

古文: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

现代文:武帝认为皇太子没有能力继承帝位,私下告诉皇后。

**古文:后曰: 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

现代文:皇后说: 设立嫡子依年长而不依才能,怎么可以改换呢?

古文:初,贾充妻郭氏使赂后,求以女为太子妃。

现代文:当初,买充的妻子郭氏让人贿赂皇后,请求让自己的女儿为太子妃。

古文:及议太子婚,帝欲娶卫瓘女。然后盛称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上乃听之。

现代文:等到商议太子婚事时,武帝想迎娶卫璀的女儿,但是皇后盛赞贾后有美德,又密令太子太傅荀频进言相劝,武帝便同意了。

古文:泰始中,帝博选良家以充后宫,先下书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召充选者使后拣择。

现代文:泰始年间,武帝广选良家女子以充备后宫,事先下诏书禁止百姓婚嫁,派宦官乘使者之车,赐与了驾驶车马的随从,急行各州郡,召集候选的人让皇后挑选。

古文:后性妒,惟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

现代文:皇后嫉妒,仅选取那些面色白净、身材修长的女子,那些端庄秀丽的姑娘并不被留下。

**古文:时卞籓女有美色,帝掩扇谓后曰: 卞氏女佳。 **

现代文:当时卞藩的女儿长得很美,武帝用扇子掩着脸对皇后说: 卞氏女很好。

**古文:后曰: 籓三世后族,其女不可枉以卑位。 **

现代文:皇后说: 卞藩三代都是皇后的亲属,他的女儿不能委屈地居于卑位。

古文:帝乃止。

现代文:武帝便作罢。

古文: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及世族子女并充三夫人九嫔之列。

现代文: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以及世族的女子一起充三夫人九嫔之列。

古文:司、冀、兗、豫四州二千石将吏家,补良人以下。

现代文:司、冀、兖、豫四州中二千石的将吏之家,补为良人以下。

古文: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

现代文:名家大族的女子,大多都穿上破衣、毁坏容颜逃避被选入宫。

古文: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

现代文:皇后生病时,知道了武帝宠幸胡夫人,恐怕以后立她为皇后,担心太子的地位不稳。

**古文:临终,枕帝膝曰: 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 **

现代文:临终时,头枕武帝膝说: 叔父杨骏的女儿男胤才貌兼备,愿陛下选她来备六宫。

古文:因悲泣,帝流涕许之。

现代文:并悲伤地哭泣,武帝流着眼泪答应了。

古文:泰始十年,崩于明光殿,绝子帝膝,时年三十七。

现代文:泰始十年,皇后在明光殿中去世,死在武帝的膝上,当时三十七岁。

古文:诏曰: 皇后逮事先后,常冀能终始永奉宗庙,一旦殂陨,痛悼伤怀。

现代文:诏书说: 皇后自从奉事以来,常希望能自始至终地永奉宗庙,一旦陨命,真是伤心悲痛。

古文:每自以夙丧二亲,于家门之情特隆。

现代文:她常常因为早年丧失双亲,对家族的情感非常深厚。

古文:又有心欲改葬父祖,以顷者务崇俭约,初不有言,近垂困,说此意,情亦愍之。

现代文:又有心想改葬父亲和祖父,但因为当时提倡节约,因此从来没有讲出来过。最近病至垂危,才说明了这个想法,我心裹也很怜恤她。

古文:其使领前军将军骏等自克改葬之宜,至时,主者供给葬事。

现代文:现在命领前军将军杨骏等人完成改葬事宜,到时候,主管人员供给丧葬所用物品。

古文:赐谥母赵氏为县君,以继母段氏为乡君。

现代文:追谧其母赵氏为县君,其继母垦氏为乡君。

**古文:传不云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

现代文:古代典籍中不是说过吗,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百姓的德行就会忠厚 。

**古文:且使亡者有知,尚或嘉之。 **

现代文:况且假如死者有知,也会保佑我们。

古文:于是有司卜吉,窀穸有期,乃命史臣作哀策叙怀。

现代文:于是主管部门占卜吉日,定好埋葬的日子后,就命史臣作悼文来抒发心情。

古文:其词曰:

现代文:悼文中说:

古文:天地配序,成化两仪。

现代文:天地相配,化成两仪。

古文:王假有家,道在伉俪。

现代文:王者家族兴旺,人口众多,道在于夫妇之间。

古文:姜嫄佐喾,二妃兴妫。

现代文:姜螈辅助帝营,娥皇、女英二妃使舜的事业兴盛发达。

古文:仰希古昔,冀亦同规。

现代文:仰慕古昔之人,希望也能同她们一样。

古文:今胡不然,景命夙亏。

现代文:现在却不是这样,你的性命早就陨减。

古文:呜呼哀哉!

现代文:呜呼哀哉!

古文:我应图箓,统临万方。

现代文:我顺应上天符命,统治天下。

古文:正位于内,实在嫔嫱。

现代文:而在宫内正名位,则在于嫔嫱。

古文:天作之合,骏发之祥。

现代文:天作之合,是骏发的祥兆。

古文:河岳降灵,启祚华阳。

现代文:高山大河降灵,皇后降生在华阳。

古文:奕世丰衍,硃绋斯煌。

现代文:世代富足繁衍,红色的官服艳丽辉煌。

古文:缵女惟行,受命溥将。

现代文:好女出嫁,承受祖命并光大发扬。

古文:来翼家邦,宪度是常。

现代文:嫁到皇家之后,崇尚遵守法度。

古文:缉熙阴教,德声显扬。

现代文:光大女子的教化,贤德之声颢扬。

古文:昔我先妣,晖曜休光。

现代文:从前我的先母,美德美行,熠熠生辉。

古文:后承前训,奉述遗芳。

现代文:皇后继承了前人遣训,遵奉着遣留的盛德。

古文:宜嗣徽音,继序无荒。

现代文:正应该延续德音,承继而无荒。

古文:如何不吊,背世陨丧。

现代文:为何如此不幸,竟然英年早逝。

古文:望齐无主,长去烝尝。

现代文:望齐门上已没有故主,祭祀时也永远地失去了你的容光。

古文:追怀永悼,率土摧伤。

现代文:永远地追念你啊,普天之下都痛心悲伤。

古文:呜呼哀哉!

现代文:呜呼哀哉!

古文:陵兆既窆,将迁幽都,宵陈夙驾,元妃其徂。

现代文:陵墓已经挖好,你将迁往幽宫。夜晚列队清晨出发,皇后就要出行。

古文:宫闱遏密,阶庭空虚。

现代文:宫殿之内断绝了音乐,庭阶之上空寂无声。

古文:设祖布绋,告驾启涂。

现代文:设好了祖祭备好了绋绳,即将起驾踏上途程。

古文:服翚褕狄,寄象容车。

现代文:穿戴好礼服,将一切依托在容车之上。

古文:金路晻蔼,裳帐不舒。

现代文:饰金的车子阴暗不明,绕棺的裳帷也曲卷难舒。

古文:千乘动轸,六骥踌躇。

现代文:大队人马开始行动,驾车的马却踌躇不前。

古文:铭旌树表,翣柳云敷。

现代文:树立好标志的旗幡,敷设好引棺的要柳。

古文:祁祁同轨,岌岌烝徒。

现代文:车辆缓缓整齐行进,百姓惶恐跟随。

古文:孰不云怀,哀感万夫。

现代文:谁不感怀,万众哀痛感伤。

古文:宁神虞卜,安体玄庐。

现代文:安抚神灵举行虞葬,将遗体安放在陵墓之中。

古文:土房陶簋,齐制遂初。

现代文:泥土建造的房屋陶土制成的祭器,都已按照预想的样子准备完毕。

古文:依行纪谥,声被八区。

现代文:依照惯例定了谧号,贤德的声望覆满天下。

古文:虽背明光,亦归皇姑。

现代文:虽然离开了旧时的宫殿,也是归附到先母之处。

古文:没而不朽,世德作谟。

现代文:虽死而不朽,世代奉为楷模。

古文:呜呼哀哉!

现代文:呜呼哀哉!

古文:乃葬于峻阳陵。

现代文:葬在峻阳陵。

古文:武悼杨皇后,讳芷,字季兰,小字男胤,元后从妹。

现代文:武悼杨皇后名芷,字垩盐,小名昱凰,是五匠的堂妹。

古文:父骏,别有传。

现代文:父亲握坚,另外有传。

古文:以咸宁二年立为皇后。

现代文:在盛空二年立为皇后。

古文:婉嫕有妇德,美映椒房,甚有宠。

现代文:温顺娴静有妇人之美德,其美德映照着后宫椒房,非常得宠。

古文:生渤海殇王,早薨,遂无子。

现代文:生了渤海殇王,不幸早亡,以后再没有生孩子。

古文:太康九年,后率内外夫人命妇躬桑于西郊,赐帛各有差。

现代文:太康九年,皇后率领内外夫人及命妇们在西郊亲自采桑养蚕,赏帛多少不等。

古文:太子妃贾氏妒忌,帝将废之。

现代文:太子妃亘压生性妒忌,亘生童准备废掉她。

**古文:后言于帝曰: 贾公闾有勋社稷,犹当数世宥之,贾妃亲是其女,正复妒忌之间,不足以一眚掩其大德。 **

现代文:皇后对亘递说: 玺公翅对国家有功,还是应该几世都宽厚地对待。贾妃是他的嫡亲之女,又在妒忌的年龄,不值得因为这一短处而埋没了她的大德。

古文:后又数诫厉妃,妃不知后之助己,因以致恨,谓后构之于帝,忿怨弥深。

现代文:皇后又多次地告诫劝勉买妃,买妃不知道皇后一直在帮助自己,以致产生怨恨,认为是皇后在逮童面前诽谤自己,怨恨越来越深。

古文:及帝崩,尊为皇太后。

现代文:武帝去世以后,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古文:贾后凶悖,忌后父骏执权,遂诬骏为乱,使楚王玮与东安王繇称诏诛骏。

现代文:买后凶暴悖逆,忌恨皇后的父亲杨骏执掌大权,就诬蠛杨骏犯上作乱,命楚王司马璋和束安王司马繇假称韶令杀了杨骏。

古文:内外隔塞,后题帛为书,射之城外,曰 救太傅者有赏, 贾后因宣言太后同逆。

现代文:当时宫内外消息隔绝,皇后在帛上写字为信,射到城外,上面写着 救出太傅之人有赏 ,贾后于是就宣称皇太后伙同参与叛逆。

古文:骏既死,诏使后军将军荀悝送后于永宁宫。

现代文:杨骏死后,下诏书命令后军将军荀悝将太后送到永宁宫。

古文:特全后母高都君庞氏之命,听就后居止。

现代文:特别保全太后的母亲高都君庞氏的性命,听任她到太后那裹一起居住。

古文:贾后讽群公有司奏曰: 皇太后阴渐奸谋,图危社稷,飞箭系书,要募将士,同恶相济,自绝于天。

现代文:贾后指使诸公卿及各部门上奏说: 皇太后暗中有阴谋,企图危害国家,把信系在箭上射出去,计划招募将士,共同作恶,自绝于天。

古文:鲁侯绝文姜,《春秋》所许,盖以奉顺祖宗,任至公于天下。

现代文:鲁侯弃绝了母亲文姜,是《春秋》上所赞许的,那是为了敬奉顺应祖宗,在天下推行至公至道。

古文:陛下虽怀无已之情,臣下不敢奉诏。

现代文:陛下虽怀有无法消除的亲情,臣下却不敢奉诏行事。

**古文:可宣敕王公于朝堂会议。 **

现代文:希望把王公们宣召到朝堂上一起讨论。

**古文:诏曰: 此大事,更详之。 **

现代文:韶书说: 这是一件大事,要进一步了解。

古文:有司又奏: 骏藉外戚之资,居冢宰之任,陛下既居谅闇,委以重权,至乃阴图凶逆,布树私党。

现代文:主管部门又上奏道: 杨骏凭藉身为外戚的资格,居于宰臣的高位,陛下居丧时,又把重权委托给他,以至于他暗自图谋悖逆谋反,建立私党。

古文:皇太后内为脣齿,协同逆谋,祸衅既彰,背捍诏命,阻兵负众,血刃宫省,而复流书募众,以奖凶党,上背祖宗之灵,下绝亿兆之望。

现代文:皇太后在内应和相助,同心协力阴谋叛逆,祸端已经很明显,公然违背诏令,依仗军队人多势众,在皇宫内大行杀戮,然后又传信招募兵众,奖励叛党,上背弃了祖宗的神灵,下断绝了天下人的期望。

**古文:昔文姜与乱,《春秋》所贬,吕宗叛戾,高后降配,宜废皇太后为峻阳庶人。 **

现代文:从前文姜参与了淫乱,为《春秋》所贬,吕姓宗室叛逆,高祖之后也遭贬降。应该将皇太后废为峻阳庶人。

古文:中书监张华等以为 太后非得罪于先帝者也,今党恶所亲,为不母于圣世。宜依孝成赵皇后故事,曰武帝皇后,处之离宫,以全贵终之恩 。

现代文:中书监张华等人认为 太后并没有在先帝那裹获罪,现在与她的亲族勾结成党,在当今圣世做出了不像母后的举动,应该依照孝成赵皇后以前的事例,称为武帝皇后,把她安置在离宫,以保全让她终身显贵的恩德 。

古文:尚书令、下邳王晃等议曰: 皇太后与骏潜谋,欲危社稷,不可复奉承宗庙,配合先帝。

现代文:尚书令、下邳王司马晃等人议道: 皇太后与杨骏阴谋策划,想要危害国家,不能再让她奉承宗庙,也不能再与先帝相配。

**古文:宜贬尊号,废诣金墉城。 **

现代文:应该贬去尊号,废弃之后迁往金墉城。

古文:于是有司奏: 请从晃等议,废太后为庶人。

现代文:于是主管部门奏道: 请听从司马晃等人的意见,将太后废为庶人。

古文:遣使者以太牢告于郊庙,以奉承祖宗之命,称万国之望。

现代文:派人奉太牢之祭祝告于祖庙,来奉承祖宗的意旨,符合天下的愿望。

**古文:至于诸所供奉,可顺圣恩,务从丰厚。 **

现代文:至于各种供奉,可以顺承圣上的恩惠,一定力求丰厚。

古文:诏不许。

现代文:诏令没有同意。

古文:有司又固请,乃可之。

现代文:主管部门又坚持请求,批准了奏请。

古文:又奏: 杨骏造乱,家属应诛,诏原其妻庞命,以慰太后之心。

现代文:又奏道: 杨骏谋反作乱,家属应该诛灭,诏书宽恕了他的妻子庞氏,是为了抚慰太后的心。

**古文:今太后废为庶人,请以庞付廷尉行刑。 **

现代文:现在太后被废为庶人,请把庞氏交付廷尉执行死刑。

**古文:诏曰: 听庞与庶人相随。 **

现代文:诏书说: 允许庞氏与庶人相随。

古文:有司希贾后旨,固请,乃从之。

现代文:主管部门迎合买后的旨意,坚持请求,于是听从。

古文:庞临刑,太后抱持号叫,截发稽颡,上表诣贾后称妾,请全母命,不见省。

现代文:庞氏临刑前,太后抱着她号哭,扯断头发以头触地,上奏表给贾后自称妾,请求保全母亲的性命,不被理睬。

古文:初,太后尚有侍御十馀人,贾后夺之,绝膳而崩,时年三十四,在位十五年。

现代文:起初,太后还有十几个侍奉的人,买后全撤去,太后绝食而死,时年三十四岁,在位十五年。

古文:贾后又信妖巫,谓太后必诉冤先帝,乃覆而殡之,施诸厌劾符书药物。

现代文:贾后又相信妖巫之言,认为太后一定会到先帝那裹诉冤,于是就以面朝地颠倒而殡,并加上各种除邪的符书药物。

古文:永嘉元年,追复尊号,别立庙,神主不配武帝。

现代文:永嘉元年,又追认恢复了尊号,另外立了祀庙,神位没有与武帝相配。

古文:至成帝咸康七年,下诏使内外详议。

现代文:成帝咸康七年,下诏书命令内外大臣认真讨论。

古文:卫将军虞潭议曰: 世祖武皇帝光有四海,元皇后应乾作配。

现代文:卫将军虞潭议论说: 世祖武皇帝光照四海,元皇后顺应天意与之相配。

古文:元后既崩,悼后继作,至杨骏肆逆,祸延天母。

现代文:元后去世之后,悼后继立,直至杨骏放纵叛乱,灾祸延及到太后身上。

古文:孝怀皇帝追复号谥,岂不以鲧殛禹兴,义在不替者乎!

现代文:孝怀皇帝追认恢复了谧号,难道不正像鲧被处死而大禹被重用一样,表明道义就在于不以他人替罪吗?

古文:又太宁二年,臣宗正,帝谱泯弃,罔所循按。

现代文:再者,太宁二年,我忝居宗正之职,帝王宗室的族谱灭绝不存,没有能够遵循的资料。

古文:时博谘旧齿,以定昭穆,与故骠骑将军华恆、尚书荀崧、侍中荀邃因旧谱参论撰次,尊号之重,一无改替。

现代文:当时广泛地询问德高望重的长者,以确定昭穆序位。与前骠骑将军华恒、尚书荀崧、侍中荀邃一起依照旧谱共同讨论编集撰写,尊号这样重大的事情,难以改动。

古文:今圣上孝思,祗肃禋祀,询及群司,将以恢定大礼。

现代文:现在圣上怀孝亲之心,恭敬严肃地进行里祀,征询遍及群司百官,准备恢复确定大礼。

古文:臣辄思详,伏见惠皇帝《起居注》、群臣议奏,列骏作逆谋,危社稷,引鲁之文姜,汉之吕后。

现代文:我再三考虑,敬览了惠皇帝的《起居注》、群臣议奏,其中列举了杨骏阴谋叛逆、危害社稷的事实,援引了鲁国的文姜、汉朝的吕后等事例。

古文:臣窃以文姜虽庄公之母,实为父仇;吕后宠树私戚,几危刘氏,按此二事异于今日,昔汉章帝窦后杀和帝之母,和帝即位尽诛诸窦。

现代文:我认为文姜虽是鲁庄公的母亲,实际上却是父亲的仇人;吕后宠信自己的亲戚,几乎危害了刘汉天下,这二事与今天的事情并不相同。从前漠章帝宝后杀死了和帝的母亲,和帝即位后把宝后家族之人全部斩杀。

古文:当时议者欲贬窦后,及后之亡,欲不以礼葬。

现代文:当时商议此事的大臣建议贬斥窦后,及宝后死亡之时,也不按照皇后之礼来埋葬。

古文:和帝以奉事十年,义不可违,臣子之道,务从丰厚,仁明之称,表于往代。

现代文:和帝认为实后侍奉先帝十年,礼义不可违背,作为臣子之道,应力求宽容,他的仁爱圣明的名声,显扬于后代。

古文:又见故尚书仆射裴頠议悼后故事,称继母虽出,追服无改。

现代文:又看到前尚书仆射裴愿所议悼后往事,说是继母虽被休弃,但补行服丧的制度不能改变。

古文:是以孝怀皇帝尊崇号谥,还葬峻陵。

现代文:所以孝怀皇帝加了谧号,把尸体运回峻陵安葬。

古文:此则母子道全,而废事荡革也。

现代文:这样就使母子之道完美无缺,而往事也全部荡除。

古文:于时祭于弘训之宫,未入太庙。

现代文:当时在弘训之宫进行祭祀,没有入太庙。

古文:盖是事之未尽,非义典也。

现代文:这是事情没办完全,不符合道义法规。

古文:若以悼后复位为宜,则应配食世祖;若以复之为非,则谱谥宜阙,未有位号居正,而偏祠别室者也。

现代文:如果认为悼后恢复旧位是合宜的,那么就应该与世祖一起享受祭祀;如果认为复位是不对的,那么谱系中的谧号也应该空缺,没有位置名号居于正室之位,而在另一室进行祭祀的道理。

**古文:若以孝怀皇帝私隆母子之道,特为立庙者,此苟崇私情,有亏国典,则国谱帝讳,皆宜除弃,匪徒不得同祀于世祖之庙也。 **

现代文:如果认为孝怀皇帝私心看重母子之道,特地为她建立了庙,这属于苟徇私情,有亏于国家法典,那么国家和帝室的族谱秘典中,都应该除去有关悼后的封号,不仅是不能和世祖一起在太庙中享受祭祀。

古文:会稽王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尚书谢广、光禄勋留擢、丹杨尹殷融、护军将军冯怀、散骑常侍邓逸等咸从潭议,由是太后配食武帝。

现代文:会稽王司马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尚书谢广、光禄勋留擢、丹杨尹殷融、护军将军!妪、散骑常侍塑逸等人都赞同虞潭的意见,从此太后得以和武帝一起享受祭祀。

古文:左贵嫔,名芬。

现代文:左贵嫔名芬。

古文:兄思,别有传。

现代文:其兄左思,另外有传。

古文: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

现代文:左芬白幼好学,善于写文章,名声仅亚于左思,武帝听说之后将她纳在后宫。

古文:泰始八年,拜修仪。

现代文:泰始八年,封为修仪。

古文:受诏作愁思之文,因为《离思赋》曰:

现代文:接受韶命撰写有关愁思的文章,于是写成了《离思赋》:

古文: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于文符。

现代文:生长在蓬门陋巷啊,并不娴熟于官府文章。

古文: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

现代文:没有见过美妙的图像啊,也没听到过先哲的教诲。

古文: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厕于紫庐。

现代文:既蠢笨无知又孤陋寡闻,可又忝居于皇室的宫阙。

古文:非草苗之所处兮,恆怵惕以忧惧。

现代文:这裹并不是卑微之人所应该住的地方啊,所以总是恐惧忧愁而诚恐诚惶。

古文: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

现代文:心怀思慕而感伤啊,自始至终都有万般疑虑。

古文: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

现代文:哀叹那心底的忧患渐渐沉积啊,郁结而无处陈诉。

古文: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

现代文:心情烦乱百无聊赖啊,思绪缠绵而倍增离愁。

古文: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

现代文:夜间耿耿难眠啊,心神恍惚直至天明。

古文:风骚骚而四起兮,霜皑皑而依庭。

现代文:寒风四起萧瑟凄凉啊,皑皑的白霜布满了院庭。

古文:日晻暧而无光兮,气懰栗以冽清。

现代文:太阳昏暗无光啊,空气也显得悲怆寒冷。

古文: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

现代文:心怀悲戚而多愁善感啊,不禁凄然而涕下。

古文: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

现代文:从前伯瑜依顺父母啊,常身着彩衣而娱亲。

古文: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

现代文:感伤今天的别离啊,突然和家人成了相互隔绝的星辰。

古文: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

现代文:这岂是相隔得太远啊,其距离不超过数十尺。

古文: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

现代文:无奈宫禁之中森严而清贵啊,想要看望亲人而没有理由。

古文:仰行云以歔欷兮,涕流射而沾巾。

现代文:仰望行云而悲泣叹息啊,涕泪滂沱而沾满衣巾。

古文: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

现代文:屈原也曾感伤哀叹啊,为离别而嗟叹哀伤。

古文: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

现代文:他遥望城阙而作诗啊,也是以月为喻。

古文: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

现代文:何况骨肉之间的相亲相爱啊,却永远地分绝两地。

古文: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现代文:长久含哀而抱戚啊,仰望苍天而泣血。

古文: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

现代文:乱曰:骨肉至亲,却变成陌生人,永久别离。

古文: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

现代文:悲怆凄凉,梦归故里,见到思念的亲人。

古文:惊寤号咷,心不自聊,泣涟氵而兮。

现代文:惊醒而哀号,无法自慰,涕泪涟涟。提笔抒怀,增添泪水,写了此诗。

古文: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后为贵嫔,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

现代文:后来被封为贵嫔,因为容貌丑陋而得不到宠幸,而以文才德性受到礼遇。

古文:体羸多患,常居薄室,帝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

现代文:她身体羸弱多愁善感,常居住在陋室之中,武帝每次游华林,常回车前来看望她。

古文: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

现代文:谈论到文义,言辞答对清丽秀美,左右侍听之人,没有不赞美的。

古文:及元杨皇后崩,芬献诔曰:惟泰始十年秋七月丙寅,晋元皇后杨氏崩,呜呼哀哉!

现代文:元杨皇后去世时,左芬献上一篇悼文:泰始十年秋七月丙寅,晋元皇后杨氏辞世,呜呼哀哉!

古文:昔有莘适殷,姜姒归周,宣德中闱,徽音永流。

现代文:以前有莘之女嫁到殷,姜姒作了周天子的夫人,她们在宫中弘扬道德,德音永远流传。

古文:樊卫二姬,匡齐翼楚;马邓两妃,亦毗汉主。

现代文:樊、卫二姬,匡齐辅楚;马、邓二妃,佐助漠皇。

古文:峨峨元后,光嫔晋宇。

现代文:端庄的元后,幸运地嫁到了晋宫。

古文:伉俪圣皇,比踪往古。

现代文:与圣皇结成伉俪,可与古人相比。

古文:遭命不永,背阳即阴。

现代文:不幸命不长寿,离开人世走向阴间。

古文:六宫号咷,四海恸心。

现代文:六宫上下哀号,四海之内悲伤。

古文:嗟余鄙妾,衔恩特深。

现代文:嗟叹我臣妾,承受的恩惠深厚。

古文:追慕三良,甘心自沈。

现代文:追念古代的三位良妃,甘心沉溺。

古文:何用存思?

现代文:如何寄托哀思?

古文:不忘德音。

现代文:永不忘记她的德音。

古文:何用纪述?

现代文:用什么来记述她的事迹?

古文:托辞翰林。

现代文:在于笔墨文辞。于是写下悼文:

古文:惟岳降神,显兹祯祥。

现代文:显赫的元后,出白杨氏之门。

古文:笃生英媛,休有烈光。

现代文:世代都是显贵,在华阳光照耀人。

古文:含灵握文,异于庶姜。

现代文:山岳降下神灵,显示吉祥的征兆,贤女降生,大显光耀。

古文:和暢春日,操厉秋霜。

现代文:饱含灵气才华横溢,与一般的女子绝然不同。

古文:疾彼攸遂,敦此义方。

现代文:在和畅的春日,在紧迫的寒秋,厌恶专擅独断,奉行规范的道德法规。

古文:率由四教,匪怠匪荒。

现代文:遵循德言容功四种教养,从不懈怠。

古文:行周六亲,徽音显扬。

现代文:道德恩惠遍及六亲,美名到处显扬。

古文:显扬伊何?

现代文:显扬如何?

古文:京室是臧。

现代文:王室称赞。

古文:乃娉乃纳,聿嫔圣皇。

现代文:于是行聘行娶,陪伴在圣皇身旁。

古文:鸣珮有节,发言有章。

现代文:主掌后宫,是因为看重其品德。行动合乎礼仪,言谈合乎法规。

古文:仰观列图,俯览篇籍。

现代文:遍观图书,综览篇章。

古文:顾问女史,咨询竹帛。

现代文:请教后宫女史,查询古籍文章。

古文:思媚皇姑,虔恭朝夕。

现代文:敬爱皇姑,早晚虔诚侍奉。

古文:允厘中馈,执事有恪。

现代文:内宫管理得当,处理事务有法有章。

古文:于礼斯劳,于敬斯勤。

现代文:有礼而谨慎用心,恭敬而勤勉不怠。

古文:虽曰齐圣,迈德日新。

现代文:虽说是睿智敏达,也是勉行其德日日更新。

古文:日新伊何,克广弘仁。

现代文:道德日新又如何,仁德发扬广大。

古文:终温且惠,帝妹是亲。

现代文:又温柔又贤惠,亲切地对待皇亲姊妹。

古文:经纬六宫,罔不弥纶。

现代文:统率六宫,靡不照顾周到。

古文:群妾惟仰,譬彼北辰。

现代文:群妾仰慕,把她比作北极星。

古文:亦既青阳,鸣鸠告时,躬执桑曲,率导媵姬。

现代文:每到初春,斑鸠啼鸣报时,率领媵姬,养蚕采桑。

古文:修成蚕蔟,分茧理丝。

现代文:整理蚕具分别蚕茧理好蚕丝。

古文:女工是察,祭服是治。

现代文:督察女工,缝制祭服。

古文:祗奉宗庙,永言孝思。

现代文:供奉宗庙,吟咏孝亲之情。

古文:于彼六行,靡不蹈之。

现代文:六种善行,全都奉行。

古文:皇英佐舜,涂山翼禹。惟卫惟樊,二霸是辅。

现代文:娥皇、女英辅佐舜帝、涂山之女帮助大禹,卫后和樊姬,分别辅助了两位霸主。

古文:明明我后,异世同矩。

现代文:我们贤明能干的皇后,与她们虽不同时却有着相同的道德。

古文:亦能有乱,谋及天府。

现代文:也能有乱,虑及到天府要事。

古文:内敷阴教,外毗阳化。

现代文:内施女子之教,外行王化之理。

古文:绸缪庶正,密勿夙夜。

现代文:在庶嫡之间亲密相处,日夜勤勉努力。

古文:恩从风翔,泽随雨播。

现代文:恩泽像是随风扩散,如雨遍降。

古文:中外禔福,遐迩咏歌。

现代文:朝廷内外安宁幸福,远近歌颂。

古文:天祚贞吉,克昌克繁。

现代文:上天赐给吉祥与幸福,子孙昌大众多。

古文:则百斯庆,育圣育贤。教逾妊姒,训迈姜嫄。

现代文:多子多孙,圣明贤德教诲超越了太妊太姒,训育比过了姜螈。

古文:堂堂太子,惟国之元。

现代文:堂堂英武的太子,居于国家的首位。

古文:济济南阳,为屏为籓。

现代文:美丽富庶的南阳,是社稷的藩篱屏障。

古文:本支菴蔼,四海廕焉。

现代文:嫡庶子孙不衰,四海都得到荫护。

古文:微斯皇妣,孰兹克臻。

现代文:如此皇后,谁能这样完美。

古文:曰乾盖聪,曰圣允诚。

现代文:称君是因为聪明,称圣是因为诚信。

古文:积善之堂,五福所并。

现代文:积善的殿堂,聚集福禄康寿。

古文:宜享高年,匪陨匪倾。

现代文:皇后理应享有高寿,不受到任何损伤。

古文:如彭之齿,如聃之龄。

现代文:应像彭祖那样长寿,应像老聃那样高龄。

古文:云胡不造,于兹祸殃。寝疾弥留,寤寐不康。

现代文:为什么这么不幸,碰上了这样的灾祸。卧病在床,长久不愈,日夜不得安康。

古文:巫咸骋术,和鹊奏方。

现代文:请巫咸一样的神医施展才能,请和与扁鹊那样的大夫贡献药方。

古文:祈祷无应,尝药无良。

现代文:祈祷没有回应,吃药也不见好转。

古文:形神将离,载昏载荒。

现代文:形与神将要分离,每天昏昏沉沉。

古文:奄忽崩殂,湮精灭光。

现代文:一旦殒命早逝,皇后的灵光云飞烟灭。

古文:哀哀太子,南阳繁昌。

现代文:悲痛欲绝的太子啊,正在南阳繁昌。

古文:攀援不寐,擗踊摧伤。

现代文:攀援哭泣夜不能寐,捶胸顿足无限悲伤。

古文:呜呼哀哉!

现代文:呜呼哀哉!

古文:阖宫号咷,宇内震惊。

现代文:宫中号眺,天下震惊。

古文:奔者填衢,赴者塞庭,哀恸雷骇,流泪雨零。

现代文:奔丧之人充斥大道,赴哀之人挤满院庭。哀痛至极哭声震天,涕泗滂沱,像天降大雨。

古文:惟帝与后,契阔在昔。

现代文:人人献欷,就像失去亲生父母一样。

古文:比翼白屋,双飞紫阁。

现代文:皇帝与皇后,从前相依相约,在平淡中一起生活,在富贵时比翼双飞。

古文:悼后伤后,早即窀穸。

现代文:悼念皇后,过早地长眠于地下。

古文:言斯既及,涕泗陨落。

现代文:一说到逭裹,眼泪就止不住往下落。

古文:追惟我后,实聪实哲。

现代文:追念我们的皇后,多么聪颖多么圣明。

古文:通于性命,达于俭节。

现代文:通晓性命,明达俭节。

古文:送终之礼,比素上世。

现代文:送终的礼仪,质朴无华可与前世相比。

古文:襚无珍宝,唅无明月。

现代文:衣衾没有珍宝,口中也不见明珠。

古文:潜辉梓宫,永背昭晰。

现代文:光辉隐没在棺椁之中,永远失去了明哲与光耀。

古文:臣妾哀号,同此断绝。

现代文:臣妾哀号,与此永别。

古文:庭宇遏密,幽室增阴。

现代文:房舍庭院寂静无声,幽暗的居室徒增阴冷。

古文:空设帏帐,虚置衣衾。

现代文:空设了帏帐,徒然地摆放着衣衾。

古文:人亦有言,神道难寻。

现代文:人们常言,神道难以寻觅。

古文:悠悠精爽,岂浮岂沈。

现代文:悠悠灵魂,岂在沉浮。

古文:丰奠日陈,冀魂之临。

现代文:天天供奉丰厚的祭品,盼望着灵魂降临。

古文:孰云元后,不闻其音。

现代文:谁说我们的元后,听不到这些声音。

古文:乃议景行,景行已溢。

现代文:追议她高尚的德行,根据其德行选定了谧号。

古文:乃考龟筮,龟筮袭吉。

现代文:又用龟筮进行占卜,龟筮之兆非常吉祥。

古文:爰定宅兆,克成玄室。

现代文:测定了墓地,修筑了墓室。

古文:魂之往矣,于以令日。

现代文:灵魂启程的时间,就在选定的吉。

古文:仲秋之晨,启明始出。

现代文:仲秋的早晨,天色微明就开始出发。

古文:星陈夙驾,灵舆结驷。

现代文:星宿似的队列黎明起驾,灵车驾着四匹大马。

古文:其舆伊何?

现代文:灵车样子如何?

古文:金根玉箱。

现代文:金柱瑞车银制的车箱。

古文:其驷伊何?

现代文:四匹大马什么模样?

古文:二骆双黄。

现代文:两匹白色两匹黄。

古文:习习容车,硃服丹章。

现代文:缓缓行驶的灵车,朱赤的礼服红色的花纹。

古文:隐隐轜轩,弁绖繐裳。

现代文:丧车隐隐行进,人们披麻戴孝。

古文:华毂曜野,素盖被原。

现代文:精美的车驾在田野上辉映,素白的伞盖布满了原野。

古文:方相仡仡,旌旐翻翻。

现代文:扮成神灵以驱除鬼怪的队伍威武雄壮,各色旌旗随风飘扬。

古文:挽童引歌,白骥鸣辕。

现代文:牵挽灵车的童子高唱葬歌,白色的辕马阵阵悲鸣。

古文:观者夹涂,士女涕涟。

现代文:观看的人群站满两边,男女涕泪涟涟。

古文:千乘万骑,迄彼峻山。

现代文:大小官员骑着骏马,来到高峻的山岗。

古文:峻山峨峨,曾阜重阿。

现代文:山峰巍峨,连绵重叠。

古文:弘高显敞,据洛背河。左瞻皇姑,右睇帝家。

现代文:墓地高大开阔敞亮,面对洛水,背靠黄回,可以左瞻太后,右顾皇陵。

古文:推存揆亡,明神所嘉。

现代文:推究其生死存亡,都是明神的嘉赐。

古文:诸姑姊妹,娣以媵御。

现代文:众多的姑母姊妹,娣姒媵妃。

古文:追送尘轨,号咣衢路。

现代文:追随送别皇后的丧车,一路上号眺痛哭。

古文:王侯卿士,云会星布。

现代文:送葬的王侯卿士,像天上的星云。

古文:群官庶僚,缟盖无数。

现代文:大小官员,白色的丧服不计其数。

古文:咨嗟通夜,东方云曙。

现代文:人们整夜地哀伤叹息,直到东方出现曙光。

古文:百祗奉迎,我后安厝。

现代文:众多的神灵前来迎奉,皇后正在安葬。

古文:中外俱临,同哀并慕。

现代文:皇宫内外全部到齐,共表哀悼思慕之情。

古文:涕如连云,泪如湛露。

现代文:泪水淋滩,上连天云,下比浓露。

古文:扃闿既阖,窈窈冥冥。

现代文:墓室的大门已经关闭,深邃而幽暗。

古文:有夜无昼,曷用其明。

现代文:有黑夜而没有白昼,何用照明。

古文:不封不树,山坂同形。

现代文:没有封冢,没有树碑,其墓地与山陂同形。

古文:昔后之崩,大火西流。寒往暑过,今亦孟秋。

现代文:皇后去世,大火星西行,寒来暑往,现在又到了初秋。

古文:自我衔恤,倏忽一周。

现代文:自从我们遭遇丧事,已过一年。

古文:衣服将变,痛心若抽。

现代文:丧服即将除去,内心十分苦痛。

古文:逼彼礼制,惟以增忧。

现代文:被礼制所束缚,反而增添了忧伤。

古文:去此素衣,结恋灵丘。

现代文:虽然脱去了素服,心还留在皇后的灵丘旁。

古文:有始有终,天地之经。自非三光,谁能不零。

现代文:有始有终,这天地常道,不是日月星三光,谁能长生不老。

古文:存播令德,没图丹青。

现代文:传颂高尚的品德,而不企盼留下形影。

古文:先哲之志,以此为荣。

现代文:先哲的心愿,以此为荣。

古文:温温元后,实宣慈焉。

现代文:温文尔雅的皇后啊,确实是博爱天下。

古文:抚育群生,恩惠滋焉。

现代文:抚育了芸芸众生,恩惠无处不在。

古文:遗爱不已,永见思焉。

现代文:遣留下的恩德,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古文:悬名日月,垂万春焉。

现代文:名字舆曰月齐明,永垂不朽。

古文:呜呼庶妾,感四时焉。

现代文:呜呼庶妾,一年四季无时不怀念。

古文:言思言慕,涕涟氵而焉。

现代文:想念皇后,伤心的泪水长流。

古文:咸宁二年,纳悼后,芬于座受诏作颂,其辞曰:

现代文:咸宁二年,纳立悼后,左芬在座位上接受诏令而作颂,其辞曰:

古文:峨峨华狱,峻极泰清。

现代文:巍峨的华山啊,险峻陡峭高耸入云。

古文:巨灵导流,河渎是经。惟渎之神,惟岳之灵。

现代文:河神巨灵疏导江流,治理了大小河川。河渎之神,华岳之灵。

古文:钟于杨族,载育盛明。

现代文:钟情于杨氏家族,使之兴旺昌明。

古文:穆穆我后,应期挺生。

现代文:贤良的皇后啊,就在这裹诞生。

古文:含聪履喆,岐嶷夙成。

现代文:她机智伶俐才能出众,聪明智慧从小生成。

古文:如兰之茂,如玉之荣。

现代文:好像兰花那样繁茂,好像玉石那样美好。

古文:越在幼冲,休有令名。

现代文:还在幼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好名声。

古文:飞声八极,翕习紫庭。

现代文:名声很快地传播到八方,又回到宫庭。

古文:超妊邈姒,比德皇英。

现代文:超过了太妊和太姒,德性可以和娥皇、女英相比。

古文:京室是嘉,备礼致娉。

现代文:皇室之人赞美她,准备礼品行聘。

古文:令月吉辰,百僚奉迎。

现代文:选择吉日良辰,百官一起奉迎。

古文:周生归韩,诗人是咏。

现代文:如同周生归韩,诗人都歌咏。

古文:我后戾止,车服晖映。登位太微,明德日盛。

现代文:皇后来到皇宫,车驾服饰交相辉映,登上皇后的宝座,德行一日盛一日。

古文:群黎欣戴,函夏同庆。

现代文:百姓拥戴,普天同庆。

古文:翼翼圣皇,睿喆孔纯。

现代文:庄重的圣皇,明哲和谐。

古文:愍兹狂戾,阐惠播仁。

现代文:怜悯那些暴戾之人,显扬恩惠散播慈仁。

古文:蠲衅涤秽,与时惟新。

现代文:涤除不和与污秽,日曰更新。

古文:沛然洪赦,恩诏遐震。

现代文:天下大赦,赐恩的诏令影响到远方。

古文:后之践阼,囹圄虚陈。

现代文:皇后被封之后,监狱成了虚设。

古文:万国齐欢,六合同欣。

现代文:内外共同欢呼,天下共同庆祝。

古文:坤神抃舞,天人载悦。

现代文:女神击掌舞蹈,仙人欢欣鼓舞。

古文:兴瑞降祥,表精日月。

现代文:降下吉祥和瑞兆,曰月放出瑞气。

古文:和气烟煴,三光朗烈。

现代文:祥云缭绕二气和合,曰月星明亮照人。

古文:既获嘉时,寻播甘雪。

现代文:已经等到了好时节,随即就要播撒瑞雪。

古文:玄云晻蔼,灵液霏霏,既储既积,待阳而晞。

现代文:浓云密布,雨露霏霏。蓄积下吉祥的雨露,等待太阳的光辉。

古文:曣晛沾濡,柔润中畿。

现代文:和熙的雨露浸润遍地,滋润了京都各地。

古文:长享丰年,福禄永绥。

现代文:祝愿长寿,福禄无穷。

古文:及帝女万年公主薨,帝痛悼不已,诏芬为诔,其文甚丽。

现代文:武帝的女儿万年公主去世时,武帝哀痛不已,下诏左芬写了一篇悼文,文辞华丽。

古文: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以是屡获恩赐焉。

现代文:武帝看重左芬的文章词藻,每当有土产与异实,一定令她为赋写颂,因此多次获得恩赐。

古文:答兄思诗、书及杂赋颂数十篇,并行于世。

现代文:她写的应答哥哥左思的诗、信以及赋颂几十篇,都在世上流传。

古文:胡贵嫔名芳。

现代文:胡贵嫔名芳。

古文:父奋,别有传。

现代文:父亲胡奋,另外有传。

古文:泰始九年,帝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自择其美者以绛纱系臂。

现代文:泰始九年,武帝广泛选择良家女子来充实内宫,自己从中挑选漂亮的女子用绛色的丝绢系在手臂上。

**古文:而芳既入选,下殿号泣。左右止之曰: 陛下闻声。 **

现代文:胡芳在入选之后,下了殿就号哭,左右的人制止说: 陛下听到哭声不吉利。

**古文:芳曰: 死且不畏,何畏陛下! **

现代文:胡芳说: 死都不怕,怎么会怕陛下!

古文:帝遣洛阳令司马肇策拜芳为贵嫔。

现代文:武帝派洛阳令司马肇封胡芳为贵嫔。

古文:帝每有顾问,不饰言辞,率尔而答,进退方雅。

现代文:武帝每次有所询问时,她都不修饰言辞,率直回答,举动进退刚正大方。

古文: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现代文:当时武帝有许多宠幸的姬妾,平定吴国之后又收纳了孙皓的几千名宫女,从此内宫的嫔妃将近万人。而受到宠幸的很多,武帝不知道应该去何处,常常乘着羊车,随其所到地,到了之后就休息住宿。

古文:官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现代文:宫女们拿竹叶插在门上,把盐汁洒在地上,用来吸引武帝的羊车。

古文:然芳最蒙爱幸,殆有专房之宠焉,侍御服饰亚于皇后。

现代文:然而胡芳最受到宠爱,几乎有专房之宠,侍奉和服饰等仅次于皇后。

古文: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

现代文:武帝曾经和她行挥蒲游戏,争夺箭,抓伤了武帝的手指。

**古文:帝怒曰: 此固将种也! **

现代文:武帝生气地说: 这一定是武将的后代!

**古文:芳对曰: 北伐公孙,西距诸葛,非将种而何? **

现代文:胡芳回答说: 北伐公孙,西抗诸葛,不是武将的后代是什么呢?

古文:帝甚有惭色。

现代文:武帝面露惭愧之色。

古文:芳生武安公主。

现代文:胡芳生育了武安公主。

古文:诸葛夫人,名婉,琅邪阳都人也。

现代文:诸葛夫人名诸葛婉,琅邪阳都人。

古文:父冲,字茂长,廷尉卿。

现代文:父亲诸葛冲,字茂长,任廷尉卿。

古文:婉以泰始九年春入宫,帝临轩,使使持节、洛阳令司马肇拜为夫人。

现代文:诸葛婉于泰始九年春入宫,武帝亲至前殿,令使持节、洛阳令司马肇宣拜诸葛婉为夫人。

古文:兄铨,字德林,散骑常侍。

现代文:夫人之兄诸葛铨,字德林,任散骑常侍。

古文:铨弟玫,字仁林,侍中、御史中丞。

现代文:弟诸葛玫,字仁林,任侍中、御史中丞。

古文:玫妇弟周穆,清河王覃之舅也。

现代文:诸葛玫妻弟周穆,是清河王司马覃之舅。

古文:永嘉初,穆与玫劝东海王越废怀帝,立覃,越不许。

现代文:永嘉初年,周穆与诸葛玫劝说束海王司马越废掉晋怀帝,改立司马覃,司马越不答应。

古文:重言之,越怒,遂斩玫及穆。

现代文:反复劝说,司马越大怒,斩杀了诸葛玫和周穆。

**古文:临刑,玫谓穆曰: 我语卿何道? **

现代文:临刑前,诸葛玫对周穆说: 我告诉遇你什么话?

**古文:穆曰: 今日复何所说。 **

现代文:周穆说: 现在还有何可说。

古文:时人方知谋出于穆,非玫之意。

现代文:这时人们才知道计谋出自周穆,并不是诸葛玫的本意。

古文:惠贾皇后,讳南风,平阳人也,小名旹。父充,别有传。

现代文:惠贾皇后名南风,平阳人,小名青。父亲贾充,另外有传。

古文:初,武帝欲为太子取卫瓘女,元后纳贾郭亲党之说,欲婚贾氏。

现代文:当初,武帝想为太子聘娶卫璇的女儿,元后听取了买氏、郭氏亲信党羽的劝说,想舆买氏结亲。

古文:帝曰: 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

现代文:武帝说: 卫公的女儿有五点可取,贾公的女儿有五点不可取。

**古文: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 **

现代文:卫家的后代贤良而且多子女,容貌美丽而且身材修长肤色白;贾家的后代生性嫉妒而且子女少,容貌丑陋身材矮小皮肤粗黑。

古文:元后固请,荀顗、荀勖并称充女之贤,乃定婚。

现代文:元后坚持要求,荀颌、荀勖都称颂贾充的女儿贤惠,就定了婚约。

古文:始欲聘后妹午,午年十二,小太子一岁,短小未胜衣。

现代文:开始想聘娶贾后的妹妹贾午,买午当时十二岁,比太子小一岁,矮小还不能穿成人衣服。

古文:更娶南风,时年十五,大太子二岁。

现代文:就改娶了南风,当时十五岁,比太子大两岁。

古文:泰始八年二月辛卯,册拜太子妃。

现代文:泰始八年二月辛卯,被策封为太子妃。

古文:妒忌多权诈,太子畏而惑之,嫔御罕有进幸者。

现代文:她生性妒忌而诡诈,太子既怕她又被她迷惑,嫔妃中很少有受太子宠幸的。

古文:帝常疑太子不慧,且朝臣和峤等多以为言,故欲试之。

现代文:武帝常怀疑太子不聪明,而且朝中官员和崤等人也多次把造作为话题,所以想测试他。

古文:尽召东宫大小官属,为设宴会,而密封疑事,使太子决之,停信待反。

现代文:把束宫上下大小官属全部召来,摆设了宴会,以疑难事为题而密封好,让太子决断,停留信使等待答覆。

古文:妃大惧,倩外人作答。

现代文:贾妃非常恐慌,请外人代作回答。

古文:答者多引古义。

现代文:代答的人大多援引古义。

古文:给使张泓曰: 太子不学,而答诏引义,必责作草主,更益谴负。

现代文:给使张泓说: 太子不好学,而回答韶书却能援引古义,圣上一定会追查代答的人,造就更加重了谴责。

**古文:不如直以意对。 **

现代文:不如直接根据意思对答。

**古文:妃大喜,语泓: 便为我好答,富贵与汝共之。 **

现代文:贾妃非常高兴,对张泓说: 立刻替我好好回答,将来若能富贵一定与你共享。

古文:泓素有小才,具草,令太子自写。

现代文:张泓素来有些小才,拟好草稿,让太子自己抄写。

古文:帝省之,甚悦。

现代文:武帝看过之后,很高兴。

古文:先示太子少傅卫瓘,瓘大踧,众人乃知瓘先有毁言,殿上皆称万岁。

现代文:先拿给太子少傅卫璀看,卫璇非常不安,众人才知道卫璀以前说过不满太子的话,殿上之人都呼万岁。

**古文:充密遣语妃云: 卫瓘老奴,几破汝家。 **

现代文:贾充秘密派人告诉贾妃说: 卫璀这个老东西,几乎毁坏了我们家。

古文: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

现代文:买妃生性非常暴虐,曾经亲手杀死数人。

古文: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

现代文:有时用戟掷杀怀孕的姬妾,胎儿随着戟刃落地。

古文:帝闻之,大怒,已修金墉城,将废之。

现代文:武帝听说了这件事,非常生气,已经修筑了金墉城,准备废掉她。

古文:充华赵粲从容言曰: 贾妃年少,妒是妇人之情耳,长自当差。

现代文:女官趟粲从容地说道: 贾妃年轻,妒忌是妇人的常情,年长之后就会好些。

**古文:愿陛下察之。 **

现代文:希望陛下明察。

**古文:其后杨珧亦为之言曰: 陛下忘贾公闾耶? **

现代文:之后杨珧也为买妃讲情说: 陛下难道忘了买公间了吗?

古文:荀勖深救之,故得不废。

现代文:荀勖又大力相救,故得以不废。

古文:惠帝即位,立为皇后,生河东、临海、始平公主、哀献皇女。

现代文:惠帝即位之后,立为皇后,生了河东、临海、始平三位公主和哀献皇女。

古文:后暴戾日甚。

现代文:贾后一天比一天暴戾。

古文:侍中贾模,后之族兄,右卫郭彰,后之从舅,并以才望居位,与楚王玮、东安公繇分掌朝政。

现代文:侍中贾模,是皇后的族兄,右卫郭彰,是皇后的叔伯舅舅,他们都以才能和声望身居高位,和楚王司马璋、束安公司马繇分掌朝廷大权。

古文:后母广城君养孙贾谧干预国事,权侔人主。

现代文:皇后的母亲广城君的养孙贾谧干预国事,权力竟与皇帝相当。

古文:繇密欲废后,贾氏惮之。

现代文:司马繇密谋想废掉皇后,贾后很畏惧他。

古文:及太宰亮、卫瓘等表繇徙带方,夺楚王中候,后知玮怨之,乃使帝作密诏令玮诛瓘、亮,以报宿憾。

现代文:太宰司马亮、卫璀等人上表弹劾司马繇,使之迁徙到带方,削去了楚王的中候,皇后知道楚王司马璋怨恨此事,就让惠帝下密诏命令司马璋杀掉卫灌和司马亮,以报旧仇。

古文:模知后凶暴,恐祸及己,乃与裴頠、王衍谋废之,衍悔而谋寝。

现代文:买模知道皇后凶狠残暴,害怕灾祸连及自己,就与裴顿、王衍密谋废掉她,由于王衍后悔而计划没有成功。

古文:后遂荒淫放恣,与太医令程据等乱彰内外。

现代文:皇后更加荒淫放纵,与太医令程据等人淫乱不堪而闻名于皇宫内外。

古文:洛南有盗尉部小吏,端丽美容止,既给厮役,忽有非常衣服,众咸疑其窃盗,尉嫌而辩之。

现代文:洛南有个盗尉部的小吏,端庄秀美容貌好,一直是个干杂事的奴仆,忽然有了不寻常的衣服,众人都怀疑他盗窃,尉官很嫌恶此事而对小吏推问。

古文:贾后疏亲欲求盗物,往听对辞。

现代文:买后的远房亲属想要这些贿物,就去听对证。

古文:小吏云: 先行逢一老妪,说家有疾病,师卜云宜得城南少年厌之,欲暂相烦,必有重报。

现代文:小吏说: 前些日子行走中遇到一个老妇人,说家中有人生病,巫师说应该找一个城南的少年去镇服驱除恶疾,想临时麻烦你一下,一定有重谢。

古文:于是随去,上车下帷,内簏箱中,行可十馀里,过六七门限,开簏箱,忽见楼阙好屋。

现代文:于是就随她而去,上车后放下帷帘,藏入一个竹编的箱子裹,走了大约十余里路,遇了六七个门槛,打开竹箱子,衹看见精美的楼阁居室。

古文:问此是何处,云是天上,即以香汤见浴,好衣美食将入。

现代文:问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是天上,立即用香汤洗浴,送进来考究的衣服精美的食品。

古文:见一妇人,年可三十五六,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

现代文:看见一个妇人,年纪大约三十五六岁,身材矮小面色青黑,眉毛后面有疵。

**古文:见留数夕,共寝欢宴。临出赠此众物。 **

现代文:我被留下住了几夜,与妇人同吃同住,临出来时送给我这些东西。

古文:听者闻其形状,知是贾后,惭笑而去,尉亦解意。

现代文:听的人听到这些情况,知道是贾后,惭愧地讪笑而去,尉官也消除了疑心。

古文:时他人入者多死,惟此小吏,以后爱之,得全而出。

现代文:当时其他进入皇宫的人大都被杀死,惟有这个小吏,因为买后很喜爱他,得以保全性命出来。

古文:及河东公主有疾,师巫以为宜施宽令,乃称诏大赦天下。

现代文:直到河东公主生病,巫师认为应该实施宽大令,这才下诏大赦天下。

古文:初,后诈有身,内稿物为产具,遂取妹夫韩寿子慰祖养之,托谅闇所生,故弗显。

现代文:当初,买后假称有了身孕,就运进了草荐之类作为生产用的物品,之后就抱来妹夫韩寿的儿子韩慰祖抚养,假托是在皇帝居丧时生的,所以没有暴露出来。

古文:遂谋废太子,以所养代立。

现代文:于是就谋划废掉太子,用自己抚养的孩子代替。

**古文:时洛中谣曰: 南风烈烈吹黄沙,遥望鲁国郁嵯峨,前至三月灭汝家。 **

现代文:当时洛中歌谣唱道: 南风烈烈吹黄沙,遥望鲁国郁嵯峨,三月之后灭你家。

古文:后母广城君以后无子,甚敬重愍怀,每劝厉后,使加慈爱。

现代文:皇后的母亲广城君因为皇后没有儿子,非常敬重愍怀太子,常常劝告皇后,让她施加慈爱。

古文:贾谧恃贵骄纵,不能推崇太子,广城君恆切责之,及广城君病笃,占术谓不宜封广城,乃改封宜城。

现代文:买谧依仗自身的宠贵骄横放纵,不尊重太子,广城君总是严厉地责备他。等到广城君病重之时,占卜结果说不适宜封广城,于是就改封宜城。

古文:后出侍疾十余日,太子常往宜城第,将医出入,恂恂尽礼。

现代文:皇后出宫侍奉宜城君十几天,太子常到宜城第,带领医生出入,恭敬而有礼。

**古文:宜城临终执后手,令尽意于太子,言甚切至,又曰: 赵粲及午必乱汝事,我死后,勿复听入,深忆吾言。 **

现代文:宜城君临终前拉着皇后的手,让她全心全意地善待太子,言辞非常恳切。又说: 赵粲和买午一定会搅乱你的大事,我死后,不要再听任她们入宫,一定要记住我的话。

古文:后不能遵之,遂专制天下,威服内外。

现代文:皇后不遵照这些嘱咐,而独行专制于天下,用威力镇服朝廷内外。

古文:更与粲、午专为奸谋,诬害太子,众恶彰著。

现代文:进一步与趟粲、买午密谋诬害太子,罪恶昭著。

古文:初,诛杨骏及汝南王亮、太保卫瓘、楚王玮等,皆临机专断。宦人董猛参预其事。

现代文:当初,杀杨骏及汝南王司马毫、太保鲢、茎王司马璋等人,都是独断专行,宦官董猛也参预了这事。

古文:猛,武帝时为寺人监,侍东宫,得亲信于后,预诛杨骏,封武安侯,猛三兄皆为亭侯,天下咸怨。

现代文:董猛,在武帝时为寺人监,侍奉太子,在买后那裹成为亲信,参预了杀杨骏之事,被封为武安侯,董猛三兄弟都被封为亭侯,天下怨恨。

古文:及太子废黜,赵王伦、孙秀等因众怨谋欲废后。

现代文:太子被废黜之后,赵王司马伦、孙秀等人因众人怨忿预谋废掉贾后。

古文:后数遣宫婢微服于人间视听,其谋颇泄。

现代文:贾后多次派遣宫中婢女微服去民间探听,赵王等人的阴谋颇有泄露。

古文:后甚惧,遂害太子,以绝众望。

现代文:宣后十分恐惧,就杀害了太子,以绝天下之望。

古文:赵王伦乃率兵入宫,使翊军校尉齐王冏入殿废后。

现代文:趟王司马伦便率兵闯入宫中,让翊军校尉齐王司马同入殿宣布废黜皇后。

古文:后与冏母有隙,故伦使之。

现代文:皇后与司马冈的母亲有仇,所以司马伦派他去。

**古文:后惊曰: 卿何为来! **

现代文:皇后吃惊地间道: 你干什么来了?

**古文:冏曰: 有诏收后。 **

现代文:司马冈说: 有诏书命令拘捕你。

**古文:后曰: 诏当从我出,何诏也? **

现代文:皇后说: 诏书应该从我手裹发出,你这是什么诏书?

**古文:后至上閤,遥呼帝曰: 陛下有妇,使人废之,亦行自废。 **

现代文:皇后走到上阁,远喊惠帝说: 陛下有妻子,让别人废掉,也就是自己废自己。

**古文:又问冏曰: 起事者谁? **

现代文:又问司马同说: 领头起事的人是谁?

**古文:冏曰: 梁、赵。 **

现代文:司马冈说: 銮王与趟王。

**古文:后曰: 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何得不然! **

现代文:皇后说: 拴狗应该拴住脖子,现在却拴在尾巴上,怎么会不如此!

古文:至宫西,见谧尸,再举声而哭遽止。

现代文:到了宫殿西面,看到了贾谧的尸体,放声痛哭但哭了两声就一下子止住。

古文:伦乃矫诏遣尚书刘弘等持节赍金屑酒赐后死。

现代文:司马伦假造韶书派尚书刘弘等人手持符节送去金屑酒让买后自杀。

古文:后在位十一年。

现代文:买后在位十一年。

古文:赵粲、贾午、韩寿、董猛等皆伏诛。

现代文:赵粲、贾午、韩寿、董猛等人全部依法处死。

古文:临海公主先封清河,洛阳之乱,为人所略,传卖吴兴钱温。

现代文:临海公主先封在清河,洛阳之乱时,被人掳掠去,转卖给吴兴人钱温。

古文:温以送女,女遇主甚酷。

现代文:钱温把公主送给自己的女儿,他的女儿虐待公主。

古文:元帝镇建鄴,主诣县自言。

现代文:元帝镇守建邺之时,公主到县上讲明情况。

古文:元帝诛温及女,改封临海,宗正曹统尚之。

现代文:元帝杀了钱温和他的女儿,将公主改封临海,宗正曹统娶之为妻。

古文:惠羊皇后,讳献容,泰山南城人。

现代文:惠羊皇后名献容,泰山南城人。

古文:祖瑾,父玄之,并见《外戚传》。

现代文:祖父羊瑾,父亲羊玄之,都见于《外戚传》。

古文:贾后既废,孙秀议立后。

现代文:买后被废之后,孙秀提议立皇后之事。

古文:后外祖孙旂与秀合族,又诸子自结于秀,故以太安元年立为皇后。

现代文:羊皇后的外祖父孙旃与孙秀同族,几个儿子又各自结好于孙秀,所以于太安元年被立为皇后。

古文:将入宫,衣中有火。

现代文:将要入宫时,衣中起火。

古文:成都王颖伐长沙王乂,以讨玄之为名。

现代文: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义,以讨伐羊玄之为名。

古文:乂败,颖奏废后为庶人,处金墉城。

现代文:司马义兵败,司马颖上奏废羊皇后为庶人,安置在金墉城。

古文:陈等唱伐成都王,大赦,复后位。

现代文:陈胗等人发起讨伐成都王,大赦天下,恢复了羊后之位。

古文:张方入洛,又废后。

现代文:张方入洛阳之后,又废黜了羊后。

古文:方逼迁大驾幸长安,留台复后位。

现代文:张方逼迫惠帝迁往长安,留守京师之官恢复羊后为皇后。

古文:永兴初,张方又废后。

现代文:永兴初年,张方又废黜羊匠。

古文:河间王颙矫诏,以后屡为奸人所立,遣尚书田淑敕留台赐后死。

现代文:河间王司马颐假造诏书,认为羊后多次被奸臣立为皇后,派遣尚书田淑敕令留守京都的官员将羊后赐死。

古文:诏书累至,司隶校尉刘暾与尚书仆射荀籓、河南尹周馥驰上奏曰: 奉被手诏,伏读惶悴。

现代文:诏书一封接一封地传到,司隶校尉刘暾与尚书仆射荀藩、河南尹周馥疾驰上奏说: 收到手韶,拜读之后惶恐不安。

古文:臣按古今书籍,亡国破家,毁丧宗祊,皆由犯众违人之所致也。

现代文:臣等认为古今书籍之中,大凡国破家亡、宗庙毁丧之事,都是由于违犯众人心愿而造成的。

古文:陛下迁幸,旧京廓然,众庶悠悠,罔所依倚。

现代文:陛下迁居新宫,而旧京寂寞空虚,众人忧愁,没有可以依靠的。

古文:家有跂踵之心,人想銮舆之声,思望大德,释兵归农。而兵缠不解,处处互起,岂非善者不至,人情猜隔故耶!

现代文:家家企盼,人人想望,希望降下大恩,休战归农。但兵甲不息,到处战乱,这难道不是贤人未至,人心猜疑的缘故吗!

古文:今上官巳犯阙称兵,焚烧宫省,百姓喧骇,宜镇之以静。

现代文:现在上官巳犯上兴兵,焚烧皇宫,百姓惊慌,应该安定他们。

古文:而大使卒至,赫然执药,当诣金墉,内外震动,谓非圣意。

现代文:然而大使忽然来到,公然手执毒药,准备送到金墉继,宫内外大为震动,都说不是圣上本意。

古文:羊庶人门户残破,废放空宫,门禁峻密,若绝天地,无缘得与奸人构乱。

现代文:羊庶人已是家破人亡,被废独置空宫,门禁森严,好像与天地隔绝,没有可能和好诈之人作乱。

古文:众无智愚,皆谓不然,刑书猥至,罪不值辜,人心一愤,易致兴动。

现代文:众一词,都认为不该这样。刑书接连而至,而其罪没到该杀的地步,人心一时激愤,容易导致祸乱。

古文:夫杀一人而天下喜悦者,宗庙社稷之福也。

现代文:如果杀掉一人而天下之人高兴,那是宗庙社稷之福。

古文:今杀一枯穷之人而令天下伤惨,臣惧凶竖乘间,妄生变故。

现代文:现在枉杀一穷困无望之人而让天下之人伤悲,我担心奸臣会乘此机会,乘机为乱。

古文:臣忝司京辇,观察众心,实以深忧,宜当含忍。

现代文:我留守京城,观察民心,确实感到非常担忧,觉得应该有所容忍。

古文:不胜所见,谨密启闻。

现代文:这是我的看法,谨慎地上奏。

**古文:愿陛下更深与太宰参详,勿令远近疑惑,取谤天下。 **

现代文:希望陛下再与太宰详审,不要让远近之人产生疑惑,使天下人怨谤。

古文:颙见表大怒,乃遣陈颜、吕朗东收暾。

现代文:司马颐看见奏表后非常生气,就派陈颜、吕朗东来拘捕刘暾。

古文:暾奔青州,后遂得免,帝还洛,迎后复位。

现代文:刘暾逃到青州,羊后得以免死。惠帝返还洛阳,迎回羊后,恢复后位。

古文:后洛阳令何乔又废后。

现代文:后来洛阳令何乔又废黜了羊后。

古文:及张方首至,其日复后位。

现代文:直至张方的首级被送到的当天,恢复了皇后之位。

古文:会帝崩,后虑太弟立为嫂叔,不得称太后,催前太子清河王覃入,将立之,不果。

现代文:惠帝去世时,皇后顾虑太弟继位后成了叔嫂关系,无法称为太后,就催促前太子清河王司马覃入都,准备立为天子,没有成功。

古文:怀帝即位,尊后为惠帝皇后,居弘训宫。

现代文:怀帝即位之后,将羊后尊为惠帝皇后,让她住在弘训宫。

古文:洛阳败,没于刘曜。

现代文:洛阳兵败,皇后陷入刘曜之手。

古文:曜僭位,以为皇后。

现代文:刘曜僭越称帝,以羊后为皇后。

**古文:因问曰: 吾何如司马家兒? **

现代文:曾问道: 我比司马家的小子怎么样?

古文:后曰: 胡可并言?

现代文:皇后说: 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古文:陛下开基之圣主,彼亡国之暗夫,有一妇一子及身三耳,不能庇之,贵为帝王,而妻子辱于凡庶之手。遣妾尔时实不思生,何图复有今日。

现代文:陛下是创业开基的圣主,他是亡国的昏愚之人,仅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和自己三个人,都不能保护。自身贵为帝王,而妻儿在凡夫庶人手中受辱,使我当时确实不想再活下去了,想不到还有今天。

古文:妾生于高门,常谓世间男子皆然。

现代文:我生在高门贵族,常认为世间的男子都是那样。

**古文:自奉巾栉以来,始知天下有丈夫耳。 **

现代文:自成为你的妻子以来,方知天下有男子汉。

古文:曜甚爱宠之,生曜二子而死,伪谥献文皇后。

现代文:刘曜非常宠爱她,生下刘曜的两个儿子后去世,伪谧为献文皇后。

古文:谢夫人,名玖。

现代文:谢夫人名谢玖。

古文:家本贫贱,父以屠羊为业,玖清惠贞正而有淑姿,选入后庭为才人。

现代文:家中本来很贫贱,父亲以杀羊为业。谢玖清纯贤惠正直而美貌,被选入后宫为才人。

古文:惠帝在东宫,将纳妃。

现代文:惠帝在柬宫时,准备纳妃。

古文:武帝虑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乃遣往东宫侍寝,由是得幸有身。

现代文:武帝担心太子年纪小,不懂得闺房之事,就派谢玖去束宫服侍,由此而得幸怀有身孕。

古文:贾后妒忌之,玖求还西宫,遂生愍怀太子,年三四岁,惠帝不知也。

现代文:买后妒忌她,谢玖请求返回西宫,生下了愍怀太子,长到三、四岁,惠帝还不知道。

**古文:入朝,见愍怀与诸皇子共戏,执其手,武帝曰: 是汝兒也。 **

现代文:入朝时,看见愍怀与各位皇子一起玩耍,拉住他的手,武帝说: 这是你的儿子。

古文:及立为太子,拜玖为淑媛。

现代文:立为太子后,封谢玖为淑媛。

古文:贾后不听太子与玖相见,处之一室。

现代文:贾后不许太子与谢玖相见,把她单独置于一室。

古文:及愍怀遇酷,玖亦被害焉。

现代文:愍怀太子遭难。谢玖也被害。

古文:永康初,诏改葬太子,因赠玖夫人印绶,葬显平陵。

现代文:永康初年,下诏改葬太子,遂追赠谢玖夫人印绶,葬在显平陵。

古文:怀王皇太后,讳媛姬,不知所出。

现代文:怀王皇太后名蟹坦,不知道身世。

古文:初入武帝宫,拜中才人,早卒。

现代文:当初选入武帝后宫,为中才人,很早去世。

古文:怀帝即位,追尊曰皇太后。

现代文:怀帝即位后,追封为皇太后。

古文:元夏侯太妃,名光姬,沛国谯人也。

现代文:元夏侯太妃名光姬,是沛国谯地人。

古文:祖威,兗州刺史。

现代文:祖父夏侯威,曾任兖州刺史。

古文:父庄,字仲容,淮南太守、清明亭侯。

现代文:父亲夏侯庄,字仲容,曾任淮南太守、清明亭侯。

古文:妃生自华宗,幼而明慧。

现代文:太妃出生贵族,自幼就聪明贤慧。

古文:琅邪武王为世子觐纳焉,生元帝。

现代文:琅邪武王为世子司马觐纳娶为妻,生下元帝。

古文:及恭王薨,元帝嗣立,称王太妃。

现代文:恭王去世时,元帝立为帝,她被称为王太妃。

古文:永嘉元年,薨于江左,葬琅邪国。

现代文:永嘉元年,在江左去世,葬在琅邪国。

古文:初有谶云 铜马入海建鄴期, 太妃小字铜环,而元帝中兴于江左焉。

现代文:当初曾有谶语说 铜马入海是建邺之期 ,太妃小名叫铜环,而元帝正是在江左得以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