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光庭

古文:张说以大驾东巡,恐突厥乘间入寇,议加兵备边,召兵部郎中裴光庭谋之。

现代文:原文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宰相张说考虑到天子大驾东去泰山封禅,恐怕突厥乘机侵犯边境,主张加派军队守备边境,他找来兵部郎中裴光庭一起商量这件事情。

**古文:光庭曰: 封禅,告成功也,今将升中于天而戎狄是惧,非所以昭盛德也。 **

现代文:裴光庭说: 天子封禅,是向天下表明治国的成功。现在将要宣告成功的时候却害怕突厥的入侵,这就显示不出大唐的强盛和功德了。

**古文:说曰: 如之何? **

现代文:张说问道: 那应该怎么办呢?

古文:光庭曰: 四夷之中,突厥为大。比屡求和亲,而朝廷羁縻未决许也。

现代文:裴光庭答道: 四方的夷国之中,突厥是个大国,他们屡次要求与朝廷和亲,可是朝廷一直犹豫不决没答应。

古文:今遣一使,征其大臣从封泰山,彼必欣然承命。

现代文:现在派遣一名使者,征求突厥国派一名大臣,随从天子封禅泰山,他们必定欣然从命。

**古文:突厥来,则戎狄君长无不皆来,可以偃旗卧鼓,高枕有余矣。 **

现代文:只要突厥来人,那么其他外族的君长就没有不来的了。这样,边境上可以偃旗息鼓,高枕无忧了!

古文:说曰: 善!

现代文:张说道: 对!

**古文:吾所不及。 **

现代文:你的见解是我所不及的。

古文:即奏行之。

现代文:张说立即向天子奏明,按裴光庭的建议执行,派遣使者知会突厥。

古文:遣使谕突厥,突厥乃遣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入贡,因扈从东巡。

现代文:突厥于是派遣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入朝进贡,接着随从天子去泰山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