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信 文天祥

古文:襄阳围急,将破,立信遗似道书,云: 沿江之守,不过七千里,而内郡见兵尚可七十余万,宜尽出之江干,以实外御。

现代文:原文南宋时襄阳城被蒙古军围攻,情势急迫时,汪立信写信给贾似道说: 沿长江的防线不过七千里,而内郡现有的士兵还有七十多万,应该都派到江边,充实对外防御的兵力。

古文:汰其老弱,可得精锐五十万,于七千里中,距百里为屯,屯有守将;十屯为府,府有总督。

现代文:七十多万兵力中,淘汰掉老弱不堪作战者,还有五十万精锐。在七千里之间,每距一百里设一屯,每屯有守将,十屯为一府,每府有总督。

古文:其尤要害处,则参倍其兵。

现代文:地势特别重要的地方,兵力则增加三倍。

古文:无事则泛舟江、淮,往来游徼,有事则东西互援,联络不断,以成率然之势,此上策也!

现代文:平时在江淮之间泛舟来往保持联系,战时东西彼此支援,联络不断,以造成足以应付蒙古人忽然攻击的防御力量,这是上策。

**古文:久拘聘使,无益于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莫若礼而归之,请输岁币以缓目前之急。俟边患稍休,徐图战守,此中策也! **

现代文:扣留蒙古人的使臣,对我们完全没有好处,只会给敌人更多攻击的借口。不如礼遇他们,放他们回去,并想办法以每年输送财帛的方式,和蒙古人达成暂时的和议,以缓和目前急迫的形势,等边境的压力稍微缓和下来,再从长计议战守的策略,这是中策。

**古文:后伯颜入建康,闻其策,叹曰: 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 **

现代文:后来蒙古伯颜攻入建康,听说汪立信这番策略,叹息道: 假使宋室真的采用,今天我们怎么可能在这里呢?

**古文:北人南侵,文天祥上疏,言: 朝廷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刚断之意少,乞斩师孟衅鼓,以作将士之气。 **

现代文:蒙古人南侵,文天祥上疏,大略是说: 朝廷只求一时偏安,牵制前方将帅作战的气息太浓,而奋发进取、决心作战的意志太弱。并要求立刻斩杀师孟,以他的鲜血涂于鼓,来激励士气。

古文:且言: 宋惩五季之乱,削藩镇,建邑郡,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变弱,故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残,中原陆沉,痛悔何及?

现代文:又说, 宋朝受五代之乱的伤害,虽然削弱拥兵的藩镇,建立邑郡,一时可以矫正军人拥兵作乱的弊病,然而也付出国力衰弱的代价。所以敌人每到一州,一州就残破,每到一县,一县也残破,最后弄得整个中原沦陷,如今后悔也来不及。

古文: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以广西益湖广,而建阃于长沙;以广东益江西,而建阃于隆兴;以福建益江东,而建阃于番阳;以淮西益淮东,而建阃于扬州。

现代文:如今应将天下分为四镇,每镇设立都督一人负责统领;将广西并入两湖为一镇,军府建于长沙;将广东并入江西为一镇,军府建于隆兴;将福建并入江东,军府建于鄱阳;将淮西并入淮东,军府建于扬州。

古文: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

现代文:要求长沙负责收复鄂地一带,隆兴负责蕲黄一带,鄱阳负责江东一带,扬州负责收复两淮一带。

古文:靖康有李纲不用,而用黄潜善、汪伯彦;咸淳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贾似道;德祐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陈宜中。

现代文:靖康年间有李纲不用,而用黄潜善、汪伯彦;咸淳年间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贾似道;德祐年间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陈宜中。

古文:然则宋不衰于金,自衰也;不亡于元,自亡也!

现代文:可见宋朝不是因金人强大而衰弱,而是自己衰弱;不是被元灭亡,而是自己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