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婴

古文:屠岸贾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现代文:原文春秋时期晋国人屠岸贾在下宫诛杀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整个赵氏家族都被他杀了。

古文:赵朔妻,成公姊也,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

现代文: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已经怀有身孕,侥幸逃了出来,藏在成公的宫中。

**古文: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 胡不死? **

现代文:赵朔的门客当中,有个叫公孙杵臼的,对赵朔的好友程婴说: 你怎么没有随赵氏一族死呢?

古文:程婴曰: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生男,吾奉之;即女也。

现代文:程婴说: 赵朔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如果是个男孩,我要抚育他成人,好让他为赵氏一门报仇;如果是个女孩,我立即就死。

**古文:吾徐死耳。 **

现代文:没过多久,赵朔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

**古文:居无何,而朔妇娩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裤中,祝曰: 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 **

现代文:屠岸贾听到赵氏有了后代,立即派人到宫中搜捕,夫人将婴儿藏在衣裤中,暗自祈祷: 如果赵氏注定从此灭绝,你就哭出声来;如果赵氏一门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

古文:及索儿,竟无声,已脱。

现代文:非常奇怪,在屠岸贾的爪牙四处搜寻的时候,婴儿竟然完全没有啼哭,逃过了屠岸贾的搜捕。

**古文:程婴谓公孙杵臼曰: 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 **

现代文:程婴对公孙杵臼说: 老贼这次没有搜到婴儿,一定不会死心,日后必定再次来搜查,该怎么办呢?

**古文:公孙杵臼曰: 立孤与死孰难? **

现代文:公孙杵臼说: 抚养孤儿和一死相比较哪件事更困难呢?

**古文:程婴曰: 死易,立孤难耳。 **

现代文:程婴说: 当然是抚养孤儿比较困难,死反倒容易些。

**古文:公孙杵臼曰: 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

现代文:公孙杵臼说: 先主赵朔待你很好,你就负责难的事情,容易做的就由我来做吧,让我先死吧。

古文:乃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现代文:于是两人从别人那里买了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包裹上绣有赵家标志的衣物,然后让公孙杵臼带着躲藏在山中。

**古文: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 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我告赵氏孤处。 **

现代文:一切安排妥后,程婴来到将军府告密说: 程婴是个贪财怕死之人,抚育赵氏孤儿的大任不能胜任,只要你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你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

古文:诸将军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 小人哉程婴!

现代文:各位将军听到后都非常高兴,立刻答应了程婴的要求,随即调动军队跟随程婴来到公孙杵臼与赵氏孤儿的藏匿处。

**古文: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 **

现代文:公孙杵臼一见到程婴,就破口大骂: 程婴你这个小人,当初屠贼在下宫杀害赵氏一族的时候,你没有追随主公于地下已经是不忠,和我约好一起藏匿孤儿,现在又出卖了我,你纵使不愿抚育孤儿,又怎能忍心出卖他呢?

古文:抱儿呼曰: 天乎!天乎!

现代文:公孙杵臼把婴儿抱在怀中大声哭喊着说: 天哪!天哪!

**古文: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

现代文:孩子有什么罪啊,请你们饶了他,要杀就杀我一人吧!

古文: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

现代文:诸将军不答应,于是把公孙杵臼和孤儿一起杀死了。

古文: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现代文:将军们认为已斩草除根,十分高兴。

古文: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现代文:然而真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名字叫赵武,和程婴一起隐藏在山中十五年。

**古文: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 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 **

现代文:一天,晋景公生病了,请人卜卦,卜辞中说: 大业之后的冤魂在作祟。

**古文: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以赵氏对,景公问: 赵尚有后子孙乎? **

现代文:景公询问韩厥卜辞,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活着,便对景公说可能是赵氏的冤魂作祟。

古文:厥具以实告。

现代文:景公问韩厥: 赵家是否有后代存活?

古文: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

现代文:韩厥就将程婴、公孙杵臼抚养孤儿的事详细地禀告了景公。于是景公便和韩厥商议册立赵氏孤儿,召来赵氏孤儿将他藏在宫中。

古文: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

现代文:当年参与谋害赵家的众将听说景公生病了,都前来问候,景公依仗着韩厥的人马胁迫诸将面见赵氏孤儿,这个赵氏孤儿名叫赵武。

古文:诸将不得已,皆委罪于屠岸贾,于是武、婴遍拜诸将,相与攻岸贾,灭其族。

现代文:诸将迫不得已,就将罪过全都推到了屠岸贾身上,于是赵武和程婴联合众将围攻屠岸贾,并灭了他一族。

古文: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现代文:景公将赵氏原有的田地归还给赵武。

**古文:及武既冠成人,婴曰: 吾将下报公孙杵臼。 **

现代文:在赵武成年之后,程婴说: 我终于可以去见老友公孙杵臼了。

古文:遂自杀。

现代文:于是程婴自杀。

古文:赵氏知人,能得死士力,所以蹶而复起,卒有晋国。

现代文:评译赵氏知人善任,因此有能为自己效命的死士和他结交,因而赵氏一族最终能够复兴,最后竟然成为有国的诸侯。

古文:后世缙绅门下,不以利投,则以谀合,一旦有事,孰为婴、杵?

现代文:反观后世的门客,不是因利就是为势而投靠,一旦发生危险,哪里能做到和程婴或公孙杵臼那样的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