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恂

古文:高峻久不下,光武遣寇恂奉玺书往降之。

现代文:原文东汉光武帝的时候,因高峻久久不向武帝称臣,于是光武帝便派寇恂持玺书前往招降。

古文:恂至,峻第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请诛之。

现代文:寇恂来到高峻的驻地,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面接见寇恂。皇甫文言辞礼仪不恭,寇恂愤怒,请求诛杀他。

古文:诸将皆谏,恂不听,遂斩之。

现代文:诸将纷纷劝阻,寇恂都不理会,于是将皇甫文斩首。

**古文:遣其副归,告曰: 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即降。不则固守! **

现代文:然后放高峻的副将回去禀告,说: 军师由于态度无礼,已遭处斩,阁下若有归顺之意,请立即投降,否则就请一战。

古文:峻恐。即日开城门降。

现代文:高峻一听不由心慌,立即打开城门请降。

**古文:诸将皆贺,因曰: 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 **

现代文:诸将这时纷纷向寇恂道贺,并且问道: 为什么杀了高峻的使者后,高峻反而请降了呢?

古文:恂曰: 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

现代文:寇恂说: 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一切的行事都是出于皇甫文的策划。

古文: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

现代文:日前皇甫文来时,言辞不恭顺,一定没有归顺之心。

**古文: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

现代文:如果不杀皇甫文,那么皇甫文的狡计就能得逞;杀了皇甫文,那高峻少了胆量,只能投降了。

古文:唐僖宗幸蜀,惧南蛮为梗,许以婚姻。

现代文:唐僖宗临幸蜀地时,恐蛮人骚扰,答应两族联姻。

古文:蛮王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来朝行在,且迎公主。

现代文:蛮酋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前来拜谒僖宗,并且迎聘公主。

**古文:高太尉骈自淮南飞章云: 南蛮心膂,唯此数人,请止而鸩之。 **

现代文:太尉高骈得知僖宗许婚之事,立即从淮南紧急传书,说: 蛮酋心腹就只有这几人,只要将这三个人毒死,无须再忧虑会遭南蛮侵扰。

古文:迄僖宗还京,南方无虞,此亦寇恂之余智也。

现代文:果然在杀了这三人后,直到僖宗回京,南方都一直平安无事。这也是寇恂一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