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母 柴克宏母

古文:秦、赵相距长平,赵王信秦反间,欲以赵奢之子括为将而代廉颇。

现代文:原文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两国的军队在长平列队对阵,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想要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古文:括平日每易言兵,奢不以为然,及是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 括不可使将。 **

现代文:赵括平素轻率谈论用兵,赵奢对此不以为然。赵括即将率兵启程的时候,他的母亲亲自上书赵王,说: 赵括不能担当将领的职责。

**古文:王曰: 何以? **

现代文:赵王问: 为什么?

**古文:对曰: 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

现代文:赵母说: 当初赵括的父亲在世为将时,想要去亲身侍奉他饮食的人就有十几个,和他结交为友的则有一百多位;国君以及宗室所赏赐的东西,先夫都会全都分给手下的官兵;每当接受君王的命令之后,便不问家事专心投入战事准备之中;现在赵括做了将军,军官们没有人敢抬头看他,君王一有了赏赐,他就全部拿回家中收藏起来;看到便宜的田宅,能买的就将它们买下来。他们父子的心志是不一样的,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

**古文:王曰: 母置之,吾已决矣。 **

现代文:赵王说: 你不要再多说了,孤王已经决定了。

**古文:括母因曰: 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坐。 **

现代文:赵母说: 既然大王已经决定,如果今后赵括做了不称职的事情,请不要治我的罪。

古文:王许诺。

现代文:赵王答应了她。

古文:括既将,悉变廉颇约束,兵败身死,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现代文:赵括代替廉颇做将军之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式,最后果真兵败身死,赵王因为有言在先,因此赵母并没有受到牵连。

古文:后唐龙武都虞侯柴克宏,再用之子也。

现代文:南唐的龙武都虞侯柴克宏是柴再用的儿子。

古文:沈默好施,不事家产,虽典宿卫,日与宾客博弈饮酒,未尝言兵,时人以为非将帅才。

现代文:平素不善言谈但是喜欢帮助别人,平时不重视自家产业的经营,虽然他身为禁宫警卫,但是每天和朋友下棋喝酒,从来没有听到他谈论用兵之道,有人因此断定他绝非将帅之才。

**古文:及吴越围常州,克宏请效死行阵,其母亦表称克宏有父风,可为将,苟不胜任,分甘孥戮。 **

现代文:后来吴越围攻常州的时候,柴克宏请求准许自己随军御敌,他的母亲也上表章说儿子有乃父的风范,可以任命为将领,如果日后柴克宏有失职之处,愿意领罪受罚。

古文:元宗用为左武卫将军,使救常州,大破敌兵。

现代文:元宗于是任命他为左武卫将军,让他救援常州,结果果真大破敌兵。

古文:括母不独知人,其论将处亦高。

现代文:赵母不仅了解自己的儿子,而且议论为将之道的见解也颇为高明。

古文:括唯不知兵,故易言兵;克宏未尝言兵,政深于兵。

现代文:正因为赵括只知道死读兵书,不懂得军事,因此才敢轻易地谈论兵事;柴克宏没有谈论过兵事,却是深懂得用兵之道。

古文:赵母知败,柴母知胜,皆以其父决之,异哉!

现代文:赵母知道自己的儿子带兵必定失败,柴母知道自己的儿子为将必定成功,两位母亲都是从他们的父亲来评断儿子日后的作为,不能不令人称奇。